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论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摘要】校园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基地,是学校各项事业的领跑者。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这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创新的提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并从优化育人环境角度,提出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几点措施。
【关键字】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建设21世纪是科学知识与经济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是各类人才素质的竞争。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
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最主要基地,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抓住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努力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所谓校园文化,具体来说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及其周围场所为主要活动空间,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学识智能、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方面。
[1] 高校的领导开始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重视校园的整体规划,使高校的各种功能区域布局更加科学与合理。
同时,加大了各种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所组成。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摘要: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了文化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思路和方法。
本文在总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文化建设;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一、文化与校园文化(一)何为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
随后,各个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都对文化进行不同的界定和分析,出现了各种对文化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综合观之,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规则的综合,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文化包括三大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他们之间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校园文化及其特点校园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人,因此,高校应该成为教职工专心教学科研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成为学生安心学业、发展成才的人生课堂;2、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
高等学校是一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教育单位,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因此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人才观、最高标准、办学宗旨、教育思想、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3、校园文化具有变动性。
校园文化制约着学校育人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随外界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影响而变化,而且随育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4、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学校传统、思想、情感和校风学风以及教学科研的服务意识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高等学校培育的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思想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探究精选3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探究精选3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探究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探究: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高校后勤校园管理融入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摘要:高校后勤校园管理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绿化造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设置室外学习场所和设施,营造学习氛围;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商业环境;建立全员参与的校园管理机制,建设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校园管理;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后勤工作不仅是高校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还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
后勤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身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在高校后勤工作中,校园规划建设与校园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关联。
以往关于高校后勤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大多只是在总体上探讨二者的关系,或者是关注校园规划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于具体的校园管理工作却甚少涉及,即使有也都是集中在服务保障、职工素质这些方面。
校园管理是常规性的工作,与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校园管理工作不应该仅仅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服务保障,还应该融入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绿化造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莘莘学子沉浸学海、寓美于学,令人赏心悦目、怡然自得、心灵和谐。
景观是校园的灵魂,也是突出校园文化品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校园造景常见的方法有建筑造景、山水造景、雕塑造景和绿化造景等。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李清清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1级指导老师:范琐哲【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设备设施,文化设施、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的积淀。
通常反映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情景设施以及课余时间组织。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关键词】: 小学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primary schoolLi Qingqing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stitute Gread 2011 Instuactor:FanSuozhe Abstract:Campus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form outside the school teaching process. A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Should refer to the sum of material wealth and spiritual wealth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to create the。
Including the material form of the campus facilities, cultural facilities,activity patterns of campus activities,and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inner psychological accumulation。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8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8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其意义、现状及对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校园文化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成长,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增进他们的人文精神。
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高职院校创造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二、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不够强烈。
部分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次要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不重视。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单一、形式呆板。
一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形式也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不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与持久性。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高职院校缺乏长期规划,只注重眼前的效果,而不是长远的发展;缺乏持久性,无法形成持续的文化氛围。
三、对策建议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规划,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增强机制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深度。
二是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生需求,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
例如文艺展演、体育赛事、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领域,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三是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校园文化中具有价值的传统元素,同时也要大力创新,加强创新教育,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是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
幸福教育校园文化建构论文

幸福教育校园文化建构论文概要: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积极推进,践行“让幸福文化润泽心灵”的理念,达到“以文化人”之目的,促进学生幸福学习、幸福成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包括被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文化观念、生活态度、管理作风等精神文化元素,是一所学校办学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幸福陈占梅小学的幸福文化,是基于“幸福教育”的内涵而建构的,其精神文化体现了办学思想与核心价值追求。
“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幸福情感为中介,通过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师生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让我们的教育充满着幸福,师生共享“幸福教育”人生。
“幸福教育”关注两个群体:一是教师,要把教育当作幸福的生活,体验和追求教育职业的幸福;二是学生,让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基于以上认知,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现在以下基本的办学理念与追求: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宗旨:办适合于平民的“幸福”学校办学目标:特色强、质量高、口碑好,在街道领先。
治校策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安全稳校管理方式:顶层设计规范运作精细管理体贴服务多元评价校训:幸福学习幸福成长校风:关爱合作务实进取教风:乐业勤业敬业精业学风:乐学勤学善学博学学校精神:亲如家人的关爱精神与人为善的合作精神严于律己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校园口号:从幸福小学走向幸福人生学校还设置了自己的标识,包括校徽、校歌、校花、校旗等。
期望幸福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有爱心、有爱好;身心健康、品行优良、能力发展、审美高雅;具有理解幸福的思维、体验幸福的境界、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人格。
一、制度文化——幸福文化建设的强力支撑没有制度,一切管理都会无章可循。
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并赋予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
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范文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内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实施一系列措施,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观念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宣传教育、文化交流和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全校师生宣传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文化展览区域,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科技成果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同时,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等作为讲师,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而培养起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行动。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文化交流。
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互访或演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风貌和魅力。
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包容性。
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国际学生交流项目,邀请外国学生来校就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国际化意识。
通过这种文化交流,可以在学生心中种下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的种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大活动开展的力度。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展、运动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学校可以设立各种社团组织,如音乐社、舞蹈社、戏剧社等,供学生参与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校还可以创办各类比赛,如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激情和创新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果,激发他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教育、文化交流和活动开展等多种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典优秀论文大全

经典优秀论文大全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塑造我们。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
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在现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用和美化的前提下,补充和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今建设校园文化的主题曲。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我校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谈谈认识、实践和思考。
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一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便可以振奋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大学生的心理,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她是校园文化的升华与结晶。
精神文化具有深层次,多样化,独特性等内涵,她构成某一学校的独特校园风格。
校园文化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
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校园文化环境是融合教育与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校园文化则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依托当地的历史底蕴,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马文化”,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校园文化的理念引领
校园文化应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因此,我校深入发掘本乡的历史底蕴,结合“走马”的来历故事中所蕴含的“勤劳、奉献、智慧、有为”的精神,提出了“一马当先,奋进有为”的办学思想,全力打造校园马文化。
学校马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做孺子牛,当千里马”。
做孺子牛是出发点,是根本,当千里马是归宿点,是目的。
当千里马可以理解为:
学校当千里马。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规划、办学特色,把学校创办成市、省较为知名的农村示范校,让走马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张名片。
校长当千里马。
校长具有一马当先的气魄,敢为天下先,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在各方面都发挥引领和榜样作用。
教师当千里马。
教师具备精深的知识,精湛的技能,精美的品行,成为教育事业的行家里手。
学生当千里马。
指学生以马自喻,树立奋蹄追日月的远大理想,自立、自强、自信,成为有用之才。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
我校的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文化。
我校的校门顶部用铝塑条造型,外观酷似一个中国画的写意马头。
下书老子的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鞭策全校师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橱窗文化。
学校开辟有“文馨苑”,内容包括“校赋”、“师德铭”、“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八骏图”、“祖国山水画”等,以此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以马自喻,奋发有为”。
还布置了美文展示栏、团队宣传栏、公开栏、作品栏、卫生公布栏、安全宣传栏等,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定期举办橱窗文化展示活动,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3、墙体文化。
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小学走廊文化以认识各种形态的马图为主,给学生以感观上的熏陶,初步认识到马的精神。
初中以马字、有关马的格言、成
语、俗语为主。
这些图文并茂的条幅,给学生以理性的启迪,教育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千里马。
学校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
教学楼每层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悬挂有珍稀保护动植物图片和南充历代名人肖像,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4、班级文化。
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小学突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特色。
初中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
每个班级门前都有班主任的照片和联系电话,设置有赠言牌,每周一班主任都要写赠言,给学生以温馨的勉励或劝诫。
班内前墙张贴有统一制作的一面小国旗,后墙设置有作品张贴栏,在重要的节日期间或有相关的创建活动期间,各班均要办专刊黑板报。
5、寝室文化。
突出半军事化管理特色,强调内务整理的四句话:“床上被褥叠方块,床下鞋子排成排。
毛巾边缘成直线,牙膏牙刷朝一边。
”以培养学生守纪、独立的生活意识。
6、警语文化。
花园、食堂、水池、厕所、活动场等处学校均设置有温馨提示牌,外观造型是二十六个英文大写字母。
如“别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等。
这些提示语充满了人性化的语言风格,字句优美亲切,意思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过目难忘。
7、活动文化。
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体育节、大课间活动、游园活动、卡拉OK大家唱等,既突出比赛的竞技性,又彰显活动的趣味性,其宗旨是倡导师生同参与,共娱乐,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的情谊,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校园文化的互动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校园文化环境里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体验者,而应是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管理者。
学校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设置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展示,亲身体验,真正实现物与人的对话交流。
比如在操场开辟美术大课堂,让学生以粉笔作画;在花园里开辟劳动实践园地,让学生修剪花草树木;开放图书室和网络室,创办文学沙龙;征集温馨提示语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这样才能让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
四、校园文化的生活性
故事缺乏曲折的情节变得枯燥,文化缺乏生活的内容显得冰冷。
因此,校园文化不应远离学生的生活,更不应是人为的作秀,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
我校注重文化的生活性,力争每一幅画、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亲、可信。
一是变名人名言为教师从教宣言和班级赠
言。
学校在公示栏公布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写出一句教育宣言,要求班主任每周在班级牌上写一句勉励的话。
二是变名人名画为学生涂鸦,每学期在走廊上张贴学生的书画作品。
三是变广播室为文化室,增设好歌大家听、美文大家读、好事大家议等节目,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品尝的佳肴,可以享受的乐趣。
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活动载体为助推,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美化环境为目标,突出校园文化的办学特色、管理特色、教育特色,群体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植出别具一格的校园马文化,既有鲜活而深刻的内涵,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高坪区走马中小学
201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