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词语看近代职业观念变革——以新词语(1843-1937)为中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新词语看近代职业观念变革——以新词语(1843-1937)

为中心-汉语言文学

从新词语看近代职业观念变革——以新词语(1843-1937)为中心

□张静吴昌

摘要:近代工商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传统士农工商职业结构和观念的变化,并在语言上留下了痕迹。分析这一领域中出现的新词语,可以反映出近代职业观念的变革,探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观念新词语社会转型语言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着一个社会中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表达和传递的绝大部分信息。”[1](P130)新词语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变化最为突出”[2](P47)忠实地记录着社会的变化。透过新词语,人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可以从特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中揭示出人们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3](P234)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指出:“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4](P26)本文对就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关职业生活的新词语加以分析,以了解近代职业观念,进而增强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人识。

二、新词语与近代职业观念变革

近代职业观念的变革首先在于对传统就业思想的突破。这可以从众多的关于近代职业称谓的新词语中得到体现。教育领域出现了“教师、校长、教育家、教员、翻译、通事”等名词;服务领域出现了“医生、护士、药剂师、服务生、门童、车夫、司机、律师、清道夫、清洁工”等名词;商业领域出现了“绅商、资本家、

工人、工程师、技师、修理工、管理员、买办、经理、船员、银行家”名词;休闲娱乐领域出现了“歌手、明星、诗人、作家、演员”等名词。可以发现,近代职业多种多样,商业色彩非常浓厚。据统计,“1844年的上海就有洋行11家,1847年増至39家,1867年增至300多家,1908年増至600余家”[5](P114)。快速发展的工商业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与之相关的身份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可以说,从事商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梦想,他们梦想有一天成为“中产阶级”,甚至希望成为“资本家”“老板”“经理”。或许人们并未意识到这种身份的意义,但是这众多的新词语的出现本身就说明近代职业生活变动下人们思想的选择,即放弃了传统的的从业理念。在传统社会“重农抑商”“崇道轻艺,重德轻技”观念的影响下,工商业被斥为“奇技淫巧、末业”,是不受尊敬的职业。很显然,近代历史变革极大地冲击了这一思想观念。

伴随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人才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也是近代职业观念变革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当经济发展被提高到社会的中心地位时,人们的利益观产生着显著的变化,对合理的个人利益的追求被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认同。”[3](P236)新词语则是这一变化的最显著的符号。古代“内圣外王”“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决定了人们以读书做官为最令人尊敬和向往的职业,但是这一观念在近代西方人的侵略下逐渐发生了变化,即“人才标准打破以往只以道德品行为衡量依据的传统单一模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实用的知识技能和实用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6](P30)。学习西方成为时代的潮流,由此出现了“实业”“实业人才”“实业学堂”“西学”“科学”“物理”“化学”“法律”等概念,这些无疑是当时最具时代色彩的话语。由此,“职业教育”开始兴起,

发展“职业教育”,创办“职业学校”,培养“职业人才”一时成为社会话语。“新式学堂”“商务西语”“补习班”等新词汇的出现就是社会为满足近代工商业发展,注重培养新式人才的需要而出现的。

女性就业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兴起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动成为职业观念变革的重要内容。“男耕女织”是传统社会的主要生产形式,女性从事的职业相对较少,多局限于家庭空间范围内。近代以来,随着传统家庭结构的变革,女性开始走向社会,逐渐参与到社会生产、社会服务、社会交际领域,进而形成了女性职业观念的变化,这可以从相关的新词语中得到体现。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一系列带“女”字的身份性称呼上,如”女医生、女教师、女打字员、女工人、女招待、纺织女工、女演员、女服务生”等。还有“护士、保姆、模特”等等。为了培养女性独立经济能力,在“女子学堂”,当“女学员”“女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成为众多女性的选择。不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词语如“交际花、夜玫瑰、交际女、缫丝阿姐娘姨、货腰女郎、康克令小姐”等的出现,在透露女性就业、寻求自身价值思想的时代特征之外,也表现出女性职业选择中思想的偏差。

近代职业观念突出表现为强调自由的思想。多种职业的出现为人们选择就业奠定了基础,职业称呼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人们自由的价值取向,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最能说明这一思想的是“自由职业者”这一称呼的出现。而“师傅”“学徒”转向“老师”“学生”“学童”的称谓,在某种程度上隐喻了人们职业生活中独立性的思想。尽管这样的称呼至今仍存在着,但在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网中,以服从作为前提的“个体的独立性往往被忽略。”[7](P135)因此,这类新词的出现具有反映职业观念与整个社会观念变革的双重符号意义。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近代职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词语的分析,能够为我们建构出一幅职业生活的图景,折射出近代职业观念的变革。得益于近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商业活动的兴盛、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动,以及人的自我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近代中国逐步建构出了一种以商业为中心、强调男女平等、注重人才和自我的近代职业观念。“在每一种语言中,每个新词汇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需要对新出现的现象、事物、观念给予抽象归纳并进行交流,这些词汇都是应思维与交流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1](P130)。简而言之,这些新词语是在中国近代化浪潮中出现的,适应时代和生产生活需要的新词语,除了展示社会的巨大变革之外,也体现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参考文献:

[1]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张立群.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分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1).

[3]王全权.从青年流行语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9).

[4]转引自伍铁平.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到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5]转引自张蕾.都市新词语与社会生活变迁——以清末民初的上海(1843~1925)为中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刘绍春.我国近代人才观的演变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7]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