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北方地区的概念,提问:“北方地区是指哪些省份?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3.合作探究(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资料,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共同解答问题:“北方地区为什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梳理归纳(15分钟)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开展课堂小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梳理归纳北方地区的主要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5.拓展延伸(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对当地居民有哪些影响?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有何贡献?”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拓展延伸的思考和讨论。
6.总结反思(10分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研究和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湘教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掌握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人文景观和生产生活习惯。
(3)能够分析比较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运用地图识别各地区的地理位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展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信息地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注区域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北方地区的定义及划分依据。
(2)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接区域。
2.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1)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的冬季。
(2)地形特征:平原、高原、山地等地形类型。
(3)河流与湖泊:黄河、黑龙江、辽河等河流,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
3. 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1)城市建筑与交通:北京、天津等城市,高速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
(2)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农业等。
(3)传统文化与民俗: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京剧、豫剧等地方戏剧,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生产生活习惯。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湖泊等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北方地区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观察、分析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北方地区城市、农业生产、传统文化等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划分,特别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概念。
2. 激发学生对北方和南方地区差异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的基本划分。
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定义。
教学活动:1. 引入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中国的地理划分。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
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定义的理解。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特征。
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3. 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特征。
教学资源:1. 北方地区的图片或视频。
2. 相关地理资料或书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特征。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3. 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南方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特征。
教学资源:1. 南方地区的图片或视频。
2. 相关地理资料或书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四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
2. 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节日、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定义和范围。
介绍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区的差异。
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了解和体验。
总结学生的讨论,并强调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自然环境特征。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引入北方地区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自然环境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分享学生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介绍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自然环境特征。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引入南方地区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自然环境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分享学生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和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地区特色展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情感。
(2)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包容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各地区特点的比较和分析。
(2)学生对地区特色的理解和展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图片。
(2)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
(2)准备小组合作展示的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地的差异。
(2)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讲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各地的特点和差异。
3. 课堂实践:(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地区特色展示。
(2)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区的文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对比图,标注各地的特点。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介绍,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地区特色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包容性态度的培养。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博物馆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和南方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两地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民俗习惯。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地理2. 年级:八年级3. 教材版本:湘教版4. 课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5.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3)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2)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地理素养;(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认同感;(3)培养学生珍视生态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3)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差异;(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地图等资源,自主探究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4. 地图分析法:利用地图,直观展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哪个地理区域?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学生通过地图,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2)掌握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差异;(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布;(2)运用比较法,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我国南北差异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2. 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差异;3. 南北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北方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比较;2. 南北差异的原因探讨。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2. 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具;3. 小组讨论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布;(2)邀请学生分享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2)学生结合地图,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差异。
3. 课堂讲解(1)讲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2)讲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差异;(3)引导学生关注南北差异的原因。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案例分析(1)展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案例,如农业生产、人文习俗等;(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南北差异。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7. 课后作业(1)绘制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布图;六、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教学内容,通过比较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培养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地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4.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1)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寒温带,气候寒冷干燥,冬季长,夏季短暂,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温暖湿润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温差较小。
2.经济发展比较(1)北方地区: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导,粮食、煤炭、钢铁等资源丰富。
(2)南方地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发达。
3.人文特色比较(1)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2)南方地区: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粤菜、闽南文化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内容。
2.比较法: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和理解它们的差异和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资源:1.胶卷、投影机等显示设备;2.教学PPT、图片、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参与程度;2.组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思考;3.出示图片进行展示,观察学生对比辨析能力。
七、教学延伸:1.请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实地调研,加深对两个地区的了解;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合作完成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研究,如制作展板、写作报告等;。
【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定义和划分。
2. 探讨地理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3. 展示一些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差异。
4. 讨论地理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气候、饮食习惯等。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帮助学生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等。
2. 探讨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如平原、高原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北方地区气候和地形的了解和体验。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帮助学生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暖、湿润等。
2. 探讨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如山地、丘陵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南方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南方地区气候和地形的了解和体验。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北方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差异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如面食、烤肉等。
2. 探讨北方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元宵节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和节日习俗,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1.3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2.3 教学内容:2.3.1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2.3.2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
2.3.3 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草原、树木为主。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3.3 教学内容:3.3.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3.3.2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丘陵、山地。
3.3.3 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森林、竹子为主。
第四章: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饮食、传统习俗等。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4.3 教学内容:4.3.1 北方地区的语言特点:普通话发音标准、方言较多。
4.3.2 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以面食、肉类为主。
4.3.3 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第五章: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饮食、传统习俗等。
5.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5.3 教学内容:5.3.1 南方地区的语言特点:方言较多、发音独特。
5.3.2 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以米食、蔬菜为主。
5.3.3 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第六章: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资源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文化特点。
激发学生对中国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定义和划分。
分析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探讨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地图展示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了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和资源。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寒冷的冬季和干旱的气候。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如平原和高原。
讨论中国北方地区的资源分布,如煤炭和铁矿。
2.3 教学方法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和资源。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分析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和资源。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降水。
探讨中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如山地和丘陵。
讨论中国南方地区的资源分布,如水稻和茶叶。
3.3 教学方法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和资源。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第四章:北方地区的文化特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特点。
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如面食和肉类。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元宵节。
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民俗活动,如冰雪节和庙会。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及各自的地理位置、范围;(3)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加深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认识;(2)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收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特色的尊重和欣赏;(2)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提高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及各自的地理位置、范围;(3)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2. 教学难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及其成因;(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及其成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及相关知识;(2)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3)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评价方法。
2. 学生准备:(1)预习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3)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了解;(2)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观察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及成因;(2)通过比较法,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3)组织学生分享调查收集的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4)运用案例分析,深入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掌握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差异。
(3)学会分析我国南北差异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2)运用比较法,归纳两个地区的特点。
(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我国南北差异的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国情意识,增强对国家地理特色的认识。
(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区文化的态度。
(3)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差异。
(3)我国南北差异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的分析和归纳。
(2)我国南北差异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
2. 教辅资料: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概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哪些差异吗?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学生结合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差异。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差异。
(2)教师举例说明我国南北差异的原因。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南北差异的影响因素。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差异和发展现状,提高对国家地理分布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定义、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状况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图片和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自然环境特征。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图片和实地考察地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自然环境特征。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图片和实地考察地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四章: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特点,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特点。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图片和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五章: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特点,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
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3)学会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3)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观念。
(2)培养学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3)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其差异的分析。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教材,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
(2)收集相关案例资料,用于课堂教学分析。
(3)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本知识。
(2)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了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3)讲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湘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学会分析我国地域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掌握湘教版教材中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观察和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3)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概括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热爱;(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1)气候特点:寒冷、干燥;(2)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3)植被特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 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1)气候特点:温暖、湿润;(2)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平原;(3)植被特点:以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 地域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饮食习惯: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2)民居特点:北方民居多为平顶、厚墙,南方民居多为尖顶、薄墙;(3)服饰特点:北方以棉、羽绒衣物为主,南方以麻、丝绸衣物为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地域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植被、地形的影响;(2)地域差异对饮食习惯、民居特点、服饰特点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分析、讨论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归纳总结法: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两地差异;(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差异、植被类型以及人文景观。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地貌、气候、植被、水资源等。
2. 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地貌、气候、植被、水资源等。
3. 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其影响。
4. 南北地区的人文景观:建筑风格、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差异、植被类型以及人文景观。
2. 教学难点:气候差异对南北地区的影响以及人文景观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南北地区的差异。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南北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水资源等图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南北地区的人文景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地理位置及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 北方地区:1) 地貌特点:平原、高原、山地等。
2) 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 植被类型:草原、荒漠、森林等。
4) 水资源:地表水资源较少,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3. 南方地区:1) 地貌特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2)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3)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等。
4) 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4. 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其影响:1) 气候差异: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方多雨,北方干燥。
2) 影响:农业种植结构、人们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
5. 南北地区的人文景观:1) 北方建筑风格:故宫、四合院等。
2) 南方建筑风格:园林、徽派建筑等。
3) 民俗风情: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4) 饮食习惯:北方的面食、南方的米食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2. 激发学生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概念。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
2. 准备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
2. 向学生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定义。
3. 提问学生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通过展示图片和PPT,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差异。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地图,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
2. 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家人朋友交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1.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掌握程度。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掌握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知识。
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北方地区的植被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
2. 准备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 向学生讲解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如平原、高原、山地等。
3. 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温带季风等。
4.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北方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引导学生理解植被分布规律。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查阅资料或与家人朋友交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 请学生绘制一幅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图,标注出主要地形区。
(完整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doc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讲授新课]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 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秦岭 ?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
(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 7 页图 5.9 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
区域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年降水量(较多 / 较少)季节分配南方地区7 月接近 30℃ 1 月 0℃以上较多较均匀北方地区7 月 25℃左右 1 月 0℃以下较少主要集中在 7~8月季节变化明显活动 1:(课文第8 页活动第 1 题)归纳比较秦岭 ?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地区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内容1 月平均气温(高于0 ℃ / 低低于 0℃高于 0℃于 0℃)年降水量低于 800mm 高于 800mm主要地形高原、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活动 2:在图 5.9 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看图 5.9,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区域差异表现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
教材通过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且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
难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比较法、归纳法:本节课始终以南、北方地区的比较为主线,包括自然环境的比较、人文环境的比较,从图像的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比较,落实教学内容,列表格归纳知识点。
2、读图分析法:通过阅读各种图,提取信息,加以整合,初步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3、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发展,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南方、北方的视频,直观展示南、北方的景观、人类活动等。
问题情境:以上播放的是中国哪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差异大吗?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今天我们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一)我们来感受——欣赏中找差异图片展示:展示教材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问题情景: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自然差异?(指导判读景观图)教师讲述:学习区域,我们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分析。
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品读一:“南、北方地形图”分组活动:1.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
2.思维拓展: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意义?分组竞赛:出示南北方地区空白图,填出主要地形和分界线。
看哪个组填的又对又快。
教师小结: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秦岭——淮河一线既是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等。
品读二:“哈尔滨、北京、武汉、海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师指导识图:哈尔滨和北京最热月平均气温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下,降水量在500~600毫米,集中于7、8月,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而武汉最热月均温约30℃,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海口最热月均温约30℃,最冷月均温18℃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各月降水较丰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小结:越往北,气温年较差越大。
黑龙江的漠河是我国最晚进入春天的;南方的昆明四季如春;而海南省的海口位于热带,终年气温较高。
南方降水量比北方大,而且雨季时间长。
由此,我们感到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
品读三:“长江流量过程线图”、“黄河流量过程线图”问题情景:长江与黄河流量有什么特点?流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长江、黄河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长江流量比黄河大,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多。
夏季,南方地区的降水充沛,使和流水量大增,经常爆发洪涝灾害,所以,南方地区的人们每年都要提高警惕,预防洪灾。
品读四:“北方温带落叶林图”、“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东北的林海雪原景观图”、“海南岛热带风光景观图”。
分组讨论:南北方的植被各有什么特点?植被类型的不同与什么有关?其内部的植被完全一样吗?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同在北方地区,东北的森林比华北的森林茂密、高大;同在南方地区,海南的树木比亚热带地区的树木粗壮、高大。
这些都是与降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的。
练习:做学案导引第一题,归纳总结南北方的自然差异。
承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请看情景剧《两个广东人在山东的朋友家做客》,通过语言、行动表现出南北方的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传统民居的差异。
(三)我们来探究——交流合作求发展探究一:情景剧6月份,广州的小凯乘火车到济南的同学王成家做客,他们边吃边聊(用方言交谈)。
王成:你来的路上都看到什么?小凯:我沿途看到了麦收的场面,大型收割机正在收麦子;屋顶大多比较平,我感觉这边的空气比较干燥。
王成:你喜欢吃什么饭?我给你拿。
小凯:别客气,我自己来,我喜欢吃米饭。
王成:我喜欢吃馒头。
……问题情景:以上对话中体现了哪些地理知识?教师小结:人文环境比较可以从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饮食习惯、语言、民居特点等方面进行。
探究二:精读各图,探究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图片展示:“反映农耕制度的图片”结合学案讨论分析:南北方在农耕制度方面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综合农耕制度特点、人们饮食习惯特点都与地形、气候有直接关系。
由此,我们明确人类的生活、生存发展都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图片展示:“反映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方面的图片”问题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北方的哪些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南北方的传统民居,传统的交通方式、文化特点、传统体育项目、园林建筑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协调。
长期以来,南北方的自然环境特点造就了南北方的人文特点。
本节小结:依据板书将内容总结。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人文环境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优美的画面。
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等行为习惯上必须做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合理运用好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人地和谐发展。
板书设计六、学案引导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习方案)(一)我们来感受——欣赏中找差异(掌握学习方法)1、区域的对比可以从 、 两个方面对比。
2、自然环境一般从 、 、 、 、等方面来描述。
(二)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体验学习过程、方法)2020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测试试题与答案一、案例分析题(分析题目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案例一】4月12日一早,50辆出租车齐刷刷地驶出温州市运管局大院,车上的驾驶员穿着清一色的运管制服,他们中有市运管局副局长,也有各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
而50多名的哥、的姐,则戴上“监督员”的红袖章,分散到火车站、动车站、机场及各个汽车站场,协助运管人员、督察人员深入一线了解出租车司机的真实状态,同时也让司机更加理解执法工作,为下一步即将推出的出租车管理提升方案收集决策依据。
在市运管局副局长张士国驾驶的出租车上,副驾驶室前方的服务证已经换上了写有张士国姓名的代办客运资格证。
乘客陈女士来自苍南龙港,对运管人员与出租车司机互换岗位体验活动颇感兴趣。
“你有什么体会吗?”车到中途,陈女士问张士国,张士国说:“我从早上8点半开始上路,将近两个小时才拉了四五拨客人,如果真是需要开车来养家糊口,恐怕够悬,今天的换位体验让我明白,新的出租车投放不能过快啊!”在得知张士国的身份后,乘客胡女士向他反映了出租车拒载和拼载的情况。
在温州汽车南站的站场外,三名戴红袖章的出租车司机和几名运管人员正在路口维持秩序,一辆出租车正欲停靠接客,一名“红袖章”果断制止,并挥手提醒出租车司机驶离,因为按照规定,出租车在站场周边接客,只能进场,不得在外组客。
这名“红袖章”叫李自中,是一名来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
他说,自己接客时,也常有这样或那样的违规行为,如今作为旁观者,能更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
同时,运管人员在管理上也确实不易,希望今后这样的换位体验能多多举行,以增进相互的沟通和理解。
【案例分析】1.运管局工作人员与出租车司机“换位”体现了什么理念?2.请谈谈为实践这种理念,政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
【案例二】刘晓形容自己最近的心情“像坐了过山车一样。
”她奋斗3年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本以为会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进军首都”。
却不料仅过了一周,她几乎对未来绝望:“我今年26岁了,两年后28岁,注定不能落户北京了。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政策:今年北京市属各用人单位引进落户的应届非北京籍生源毕业生,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能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