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探讨初中数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探讨初中数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30T11:45:38.763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作者:田辉
[导读]
田辉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初级中学 44433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097-01
数学的学习,课堂是主战场,作业是根据地,是后勤的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如果设计得好,既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的发展寻找新路。
一.初中数学课堂作业现状分析
数学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数学课堂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笔者经过对本校数学课堂作业初步调查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枯燥乏味,无吸引力。
目前,部分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过分追求数学学科的规范性,过分注重数学化,不与生活联系,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毫无趣味可言,使不少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激情和兴趣,使得作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题量如海,有量无质。
数学作业堂堂有,学生堂堂做。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负担过重,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负面影。
3.无目的,无梯度。
很多教师在选取课堂作业时,本着“拣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没有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全体学生一概而论,布置的作业层次不分明,没有梯度。这种做法,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做无谓重复,而学困生又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许多题目束手无策,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原则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有效的回家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通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做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者厌恶数学,从而树立信心去应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
1.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连看了几个小时的电视却毫不厌烦,和伙伴们做长时间的游戏也不觉得疲惫,为什么?因为感兴趣啊!数学作业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待作业也能像对待游戏、电视的话,我想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会变得很轻松。
(1)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数学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应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这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作业的设计,应涉及阅读、模仿练习、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如讲“教育储蓄”前,先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附近的储蓄所了解有关储蓄知识,在搞清了储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储蓄方式以及本金、利息、利息税、本息和等基本术语后,就以自己家庭理财为例进行一些有关的计算,课上要求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设计参加教育储蓄的方案。设计这一作业,就是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时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数学作业的综合化。数学是“一门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作业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并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如在学习“浓度配比应用题”之后,我将课本上一道练习题改编如下:把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是一道数学题还是化学题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的问题打破了“陈规陋习”的束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3)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学生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大脑皮层会激烈运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设计要注重其趣味性,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动有趣的回家作业取代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自编或改编题目进行交流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作业:让学生动手折小正方形纸盒、棱柱、圆柱等常见的几何图形;在“展开与折叠”一节鼓励学生按不同方法用剪刀去展开小正方形纸盒,结果得到了比书上还多的展开图。
2.把握作业的适量性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曾向58,000名学生分发问卷,调查他们平均每星期用于作业的时间量,参加这项调查的提摩西·基恩认为“对于任何一个有能力水平的人来讲,增加作业量都会使成绩提高,作业具有补偿的作用。”然而他又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他的调查取样中,学生用于作业的平均时间并不特别多,而学习成绩却出奇的好。因此,他认为作业量不能无限地增加,只能适量,超过一定的界限,反会造成成绩下降。
许多教师总是认为,多做几道题总比少做或不做要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常常对某个知识点做反复的练习。这种操练式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比如说让那个学生做100道类似的题目,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学习,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作业会“熟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