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概观-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伯林与“后自由主义”本世纪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艾赛亚。

柏林(IsaiahBerlin,一九○九——一九九七)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五日以八十八岁高龄离别人世。

这位常被誉为英国最博学的思想家,没有留下任何一部系统性的代表作,他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零散文章的结集,这在必定程度上与他强烈的"反体系"立场有关,因为事实上柏林一直拒绝写作大部头的系统著作。

不但如此,柏林本人经常表明当世学界过高估量了他,说他本身的写作从无计划,更从未想过青史留名的问题,而是更多像一个出租车司机,哪里有叫唤就去哪里。

但不管怎样,英美学界数十年来对他确实评价甚高,认为柏林的特点在于擅长以一篇文章点出重大课题,用寥寥数十页廓清别人用数百页篇幅说不清的问题。

柏林于一九○九年六月六日生于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一个犹太家庭。

六岁随家迁往彼得堡,两年后亲眼目睹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

一九二一年他随家移民到英国,并在牛津大学完成学业。

一九三二年他成为牛津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犹太人教员,并成为所谓"牛津哲学"即今日人称"日常语言哲学"的最早发起人,事实上这个学派肇端于柏林和奥斯汀(JohnAustin)当时共同主持的哲学讨论班,稍后则形成为柏林家的每周四哲学聚会,直到大战爆发被打断。

但五十年代开始,正当牛津学派渐成英美哲学主流之时,柏林却颁布发表放弃哲学。

原因据说是有一次他坐在飞机上,看到天上的浮云全然无碍于飞机的飞行,他忽然觉得,分析哲学就像天上的浮云,实在无关人间兴亡事,因此决定转向思想史研究。

不过事实上柏林对思想史的爱好并非在五十年代才开始。

他本就对人文领域有广泛的爱好,最早颁发的文章乃是讨论威尔第的歌剧(以后常年任英国皇家歌剧院监事),一九三九年颁发的《马克思的生涯》已有思想史研究的性质。

但一九五一年他颁发名篇《托尔斯泰的历史怀疑论》(单行本以《刺猬与狐狸》名世)后,顿时名声大噪,从此奠定了他在思想史领域的大师地位。

德国浪漫主义

德国浪漫主义

海涅在他那本答德•斯达尔夫人的《论浪漫派》一书中,给德国的浪漫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

他说:“德国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

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德国这朵浪漫主义苦难之花的开放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紧紧相连。

十八世纪末叶,德国仍处于孱弱的小朝廷统治下。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在内向而深沉的德国人中激起什么波澜。

却助长了他们形而上学的冥想。

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德国拜倒在这位军人的摩下,整个德意志陷入死寂之中,普鲁土崛起后打败了拿破仑,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然而这个帝国无非是各邦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

德国人民并未从中获益,他们所向往的统一和自由仍然是个泡影。

于是,知识分子更是噤若寒蝉,大多假托放浪以自保。

思想逐渐从客观的大风雨退缩到主观的甲壳之中,由现实转向空想。

因而,出现了一批观念论的哲学家,如费希特提倡自我哲学,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非我”都由“自我”的能力产生,极端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为浪漫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础。

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主张提供艺术与自然一致的学说,认为自然本身就是艺术。

莱尔玛哈提倡“美的宗教哲学”,反对以理性处理宗教,主张以直觉及感情对待宗教,把美学和宗教合而为一。

这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正是形成当时德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德国浪漫派具有放纵恣肆、好奇尚美、随心所欲的特点。

他们抹煞各门艺术的界限,主张文学越俎代疱,承当一切艺术的功能;要求文学家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攻击一切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上的门外汉和审美上的低能儿,反对追踪希腊、罗马,强调发掘民间文学,鼓吹精神与自然相一致,以及以中世纪的天主教信仰为生活和创作的基础。

这种一味地追求神秘性、无理性、方向幻境的逃遁以及在夜的朦胧的状态中的沉缅,出现了一大群古怪而病态的人物:患肺病的兄弟会教徒,带有亢奋的情欲和亢奋的神秘渴念的诺瓦利斯;玩世不恭的忧郁病患者,带有病态的天主教倾向的蒂克;论天才,他有反抗的冲动,论无能,他又易于向外部权威屈服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

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

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

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

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

”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彭斯和布莱 克是浪漫主义文 学的前驱。
早期浪漫主 义代表者是“湖 畔派”诗人。
“湖畔派”
英国早期浪漫主义流派,成员有华兹华 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 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 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 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 市文明。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 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艾凡赫》插图:罗文纳为艾凡赫加冕
(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特点: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与 反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 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 地位:浪漫主义运动在法国得到了充分 的发展,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和戏剧, 都出现了许多杰作,将欧洲浪漫主义运 动推向高峰。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后期浪漫派
后期浪漫派的基本倾向与早期浪漫 派大致相同,但他们更重视民间文学, 在民间文学的搜集、加工、整理上做出 了突出的贡献。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著《男童的 神奇号角》(民歌集) 格林兄弟著《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
雅科布· 格林(1 785—1863) 和威廉· 格林(178 6—1859)是语 言学家和民间文学研 究者,两兄弟编有 《儿童与家庭童话 集》。
柯勒律治:力求把离奇古怪的轶事 描写得逼肖现实生活 。主要作品:《老 水手》(《古舟子咏》 )。 骚塞:《审判的幻景》。
后期代表:
第二代诗人 拜伦和雪莱把英 国浪漫主义文学 推向高峰。
雪莱
雪莱(1792年—1822年)生 于古老贵族家庭。雪莱与拜伦齐名,是英 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诗人。他充满战斗 热情,在诗歌中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 思想,被马克思赞誉他为“真正的革命 家”,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07浪漫主义文论

07浪漫主义文论

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车马店主家庭, 对当时英国的现状极为不满,曾加 入激进民主团; 济慈对于诗歌创作的看法和理论散 见于他的《书信集》中; 1821年2月,因患肺结核在意大利 逝世,年仅26岁。
①诗只表现感受,不表现思想;
坚持划清感受和思索的界限。他强调感受生活重要的原因在 于认为美真合一,美才是真,美比真更有价值。
德国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
• 首先,德国有优秀的民间文学传统。在中 世纪,这种文学作为非正统的文学,充满 了浪漫主义精神。 • 其次,路德宗教革命之后,新教在德国十 分盛行,新教否定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强调个人的虔诚信仰,要求通过虔诚的 信仰,使心灵直接和上帝打交道。过样的 宗教背景使德国民族形成沉思内向、注重 个人精神生活的心态。
早期的浪漫主义(耶拿浪漫主义)
• 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标志是:1、片断式写作;2、“演进 的总汇诗”;3、读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完成者。 • 所谓“片断”是F. 史勒格尔在这一时期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造 性的重要概念和美学原则之一。片断(Fragment)意指未完成 ,其主旨在于反对完整的体系,也就是通过片断这一形式的开 放性来取代规则、体系的封闭性,以期激活精神。所谓“总汇 诗”的概念,即融合各种文学体裁于一体,意在拓展表现形式 ,强调诗应该同时具有哲学、神话、讽喻和宗教的意味,也就 是文学应不拘一格,向外容纳不同学科,向内跨越体裁分类, 构成新的有机整体。而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生成和接受中的能 动作用,则为20世纪盛行一时的接受美学拉开了登台亮相的序 幕。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由于这类开风气之先的主张而打上了强 烈的理论色彩。
①诗的本质“介乎某一思想和某一事物之间”,是主客观的统一;
诗作为艺术的整体由不协调的对立的事物组成,因而它的内部是相互作用的, 是这种相互作用综合为某一思想或概念之中。柯勒律治强调主题自我的作用,强 调诗是诗人在某种永恒的思想概念支配下,把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这种对立 的东西统一起来的创造。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对于注视过人间生死的眼睛, 落日周围的云也染上了 庄严地颜色,显得深沉。 又一场比赛过去了,又一些人得胜了。 感谢有人心使我们生存, 感谢他的温柔、喜悦和恐惧, 我看最低微的鲜花都有思想, 但深藏在眼泪达不到的地方。 (《不朽的兆象》节选)
◆ 《抒情歌谣集〃 序》
《抒情歌谣集》—— 1798年,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发表的诗歌合集 《抒情歌谣集〃 序》 ——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宣言”
亚细亚:谁制造了世界包含的一切: 思想、热情、理智、意志和想象力? 德莫高根:上帝,威力无边的上帝! …… 亚细亚:谁制造了恐怖、疯狂、罪恶和懊丧? 它们拖住了事物变化的大链, 使它难于运转,压抑了人心的每个思想, 使人人都如背负重物, 只能了踉跄地奔向死亡的黑坑! 谁制造了失望,把爱转化为恨, 使人自鄙,这比血还难吞咽的苦汁! 痛苦的哀号,叫惯了也无人理睬, 还有尖声的嘶喊,天天在耳边, 还有地狱,和对地狱深刻的恐惧? 德莫高根:他在统治。
3、对社会不平深有所感,常作不平之鸣

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节选)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宛若孤飞的流云, 闲飘过峡谷山岗, 蓦然见成簇的水仙, 遍染出满地金黄: 或栖身树下,或绽放湖旁, 摇曳的花枝随风飘荡。 不绝如缕似银河的星斗, 隐约闪烁露一片光芒。 它们无际地向前伸展, 沿着湖畔散落成行。 放眼望,千朵万朵, 正颔首嬉戏,浪舞轻妆。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读书笔记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读书笔记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读书笔记一、德布林与表现主义布鲁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Bruno Alfred Döblin)于一八七八年出生于什切青城(今属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

十岁那年,父亲抛妻弃子,与人私奔,德布林跟着母亲及兄弟姐妹搬去了柏林。

在接下来将近四十五年的时间里,德布林一直都生活在柏林这座城市。

与鲁迅、济慈、契科夫、毛姆一样,他也有过学医的经历。

在柏林生活的这几十年,德布林都是以精神病医师作为职业,虽然日子拮据,但这一份工作却是德布林积累创作素材的十分重要的渠道。

我们甚至也有理由提出这样的设想,精神科的知识对德布林的写作风格及叙事手法会不会也或多或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呢?比如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部长篇小说中,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所有那些混乱、压迫、跳帧,难道不像是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能拥有的跳跃视角吗?或这根本就是一篇超长的、事无巨细的心理分析报告?德布林在柏林期间的作品通常聚焦于一战战后德国及魏玛时期德国的文化场景。

事实上,直到《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出版以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33年,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和纳粹势力的不断滋长,阿·德布林才不得不离开柏林,并做出离开德国的决定,开始自己的流亡生涯。

在现代主义流派的德语文学中,德布林无疑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时常被人们拿来与乔伊斯、多斯·帕索斯的作品放在一起共同讨论。

然而在中国,研究德布林及其作品的学者实可谓寥寥,其中一位就是我所读到的译本译者、北大西语系的罗炜。

一方面,有可能是德语文学本身相较于英美文学,数量上就少了许多,加上题材又通常更为严肃,哲学思辨倾向更浓。

比如要想感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趣味,读者最起码要看到“弗兰茨·毕勃科普夫走进柏林”这一小节,可大多数读者或许连第一小节都坚持不下来。

另一方面,就算是在德语文学领域里,德布林在中国的“行情”也是受冷落的。

相较同期的布莱希特与后辈君特·格拉斯在中国文艺爱好者中颇高的名望及口碑,德布林的“舆情”要低调很多,甚至堪称“冷门”——即使布莱希特与君特·格拉斯都曾对德布林表达过极高的赞赏,也并没有为他带来多少人气。

讲解文稿德国浪漫主义

讲解文稿德国浪漫主义

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

但是浪漫主义文学也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特点: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流派:1798年德国浪漫派的一些成员在耶拿创办文学杂志《雅典娜神庙》标志着德国耶拿浪漫派的正式诞生。

此杂志由施莱格尔兄弟领导。

雅典娜神庙是德国最早的纯文学杂志之一。

海德堡派诺瓦利斯和蒂克是耶拿派的主要创作家。

诺瓦利斯作品极力美化中古,鼓吹天主教,仇恨动荡,歌颂黑夜和死亡。

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夜的颂歌》。

1805年,德国中部的海德堡有一群志趣相投的青年作家创立了一本刊物《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浪漫派。

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论纲

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论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第173-184页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论纲黄小洲摘要: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对西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非常值得探究。

生命与体验是狄尔泰新浪漫主义美学的基础。

其中,生命主要是指人的意识或心灵,体验则是一种直接化、当下化的、本我本己的感性经验,审美活动的真正理解对象就是指蕴藏在艺术作品中的生命体验。

狄尔泰认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想象,一部艺术作品的优劣根本上是由想象力的高低决定的。

狄尔泰对想象力的理解具有浓重的科学主义倾向。

在诸种艺术形式中,诗对生命体验的表现最直接、最丰富、最深刻,因此诗应是最高级别的艺术形式。

狄尔泰非常珍视个体性在美学上的价值,他认为在传记文学里,伟大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要与其独特个性、生命历程等审美要素综合一起才能得到理解与反思。

关键词:狄尔泰;新浪漫主义美学;生命体验;想象力;诗DOI: 10.19836/ki.37-1100/c.2023.02.015在西方美学从19世纪向20世纪的转折过程中,尼采无疑是最耀眼的思想明星,他所塑造的酒神精神即狄奥尼索斯精神广为人知。

而与尼采同时代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狄尔泰也非常值得重视,其美学思想同样散发着魅力与光芒。

国际狄尔泰研究专家马克瑞尔指出,美学“始终是狄尔泰洞见的一个中心源”①。

狄尔泰的整个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命哲学,其美学也可称为生命美学。

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浪漫主义美学相比较,狄尔泰的生命美学表现为一种新浪漫主义美学。

值得指出的是,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对西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存在主义巨擘海德格尔、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等,均从狄尔泰那里吸收了很多重要的美学思想。

目前,中国学界对狄尔泰美学的关注与研究极为不足,与狄尔泰在西方现代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

因此,本文尝试论证狄尔泰美学的基本哲学架构,探讨其新浪漫主义美学的基本内涵,以期抛砖引玉,激发更多学者重视狄尔泰美学。

举例论证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性

举例论证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性

举例论证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性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

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

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西班牙画家--戈雅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风景画

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风景画

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风景画摘要:德国浪漫主义主要集中在1789年一1830年。

以赛亚.柏林(Isaia Berlin, 1909-1997)关于浪漫主义运动的定位是,“这次革命是西方生活中最深刻,最持久的变化,比起影响力不曾受到质疑的那三次大革命一一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俄国的社会经济革命一一一点都不逊色。

”“浪漫主义运动不仅仅是一个有关艺术的运动,或一次艺术运动,而且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支配生活其他方面的运动,艺术君临一切的运动。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浪漫主义的本质。

”“或者可以说,浪漫主义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是其后各种运动不能比的,它是发生在西方意识领域里最伟大的一次转折。

发生在十九,二十世纪历史进程中的其他转折都不及浪漫主义重要,而且它们都受到浪漫主义深刻的影响。

浪漫主义是西方思想与文化中的一次重要转变,对于深入的理解西方艺术,尤其是十九世纪早期的德国艺术,其意义不言自明。

关键词:弗里德里希,浪漫主义,风景画德国浪漫主义绘画,以弗里德里希、龙格(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以及拿撒勒画派(Nazarener)为代表。

在弗里德里希看来,风景画应该是写生风格与象征意义的结合,自然情感与宗教意识的结晶与交融。

浪漫主义绘画在两百年前曾开创了一个时代,而且直至今天,德国的艺术似乎仍然属于那个时代。

出生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里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德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浪漫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在稍许富裕的新教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弗里德里希,马丁路德新教的戒律使他从小便讲求自我内省,这也是其性格沉稳平静的原因之一。

在1781年,母亲的去世打击着只有7岁的弗里德里希,一年后,姐姐也相继去世。

命运还在考验着这位影响后人的艺术家。

1787年的冬天,弟弟为了救弗里德里希,而在滑雪中丧命。

这件事在弗里德里希心中造成了挥之不去的愧疚与悲痛,这也是其后来绘画风格悲观、神秘、独具崇高精神的重要原因。

以赛亚柏林

以赛亚柏林

以赛亚柏林及其思想介绍一,背景介绍以赛亚柏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

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

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担任哲学讲师,期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运动。

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

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

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1939)、封爵士。

1966年至1975年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概念与范畴》(1958)、《自由四论》(1969)、《唯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人性的曲木》(1990)、《现实感》(1997)等。

柏林是本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之一.他也是多元主义的鼓吹者.他的《自由四论》引起了西方世界对自由的广泛讨论.他一直积极参加世俗活动,在电视的谈话栏目中,他精力充沛,滔滔不绝,让听众心醉不已.他常常对出席各种活动不甚其烦,但他又觉得,"他有义务让其他人听到真理."而1997年他的去世,掀起了又一波对自由主义的讨论.二,其主要政治哲学思想—积极自由主义与消极自由主义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他所说的两种自由分别是negative freedom和positive freedom。

这两个术语在翻译为汉语的时候,通常的译法是“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在此基础上,有不少国内学者认为,柏林在这里谈论的是两个不同种类的自由。

应该说,这种译法和理解都是有误解的。

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先生曾经指出“柏林讲的是对自由的两种描述或定义方法,不涉及自由的分类问题,也不涉及自由本身是否被动、消极(passive) 的问题。

无论取何种定义,柏林所讨论的都是政治自由。

欧洲浪漫主义概观

欧洲浪漫主义概观

欧洲浪漫主义概观摘要: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浪漫主义形成特征发展过程认识(一)欧洲浪漫主义形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来源。

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由此制定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

其追随者费希特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

谢林认为世界中搬演着悲剧,整体中存在不和谐,人们必须从自然出发,超越这种不和谐,寻求自我。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社会的真理在于其历史中,而人的精神是历史。

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

德国浪漫派文学

德国浪漫派文学
康德费希特和谢林施瓦本浪漫派德国浪漫主义流派耶拿浪漫派1798年文学杂志雅典娜神庙施莱格尔兄弟夜的颂歌极力美化中古鼓吹天主教仇恨动荡歌颂黑夜和死亡十五首宗教歌在那儿我曾经流下苦涩的泪在那儿我的希望在痛苦中灰飞烟灭我孤独地站在荒芜的土丘旁里面那狭小黑暗的空间里掩埋着我生命的形体孤独就像从来没有孤独者曾经被无言的恐惧所驱使无助只有不幸的思想在哀鸣
海德堡浪漫派
• 1805 青年 刊物《隐士报》
• 阿尔尼姆:《埃及的伊莎贝拉》、《冬天 的花园》、《萨维那夫人》 • 布伦塔诺:《花冠传奇》、《罗累莱》
• 与长于理论的耶拿派想比,海德堡派比较 注意德国民间文学并重视整理“国故”。
克莱斯特柏林浪漫派
• 按地域划分的文学派别 • “基督教德国聚餐会” • 《彭提西丽亚》、《赫尔曼之役》、《洪 堡亲王》、《破瓮记》、《科尔哈斯》、 《智利地震》、《O侯爵夫人》
背景及思想基础
概 述
•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 欧洲基督宗教思想
• 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康德、费希特和 谢林
德国浪漫主义流派

• 耶拿浪漫派 • 海德堡浪漫派

• 柏林浪漫派 • 施瓦本浪漫派
耶拿浪漫派
1798年 耶拿 文学杂志《雅典娜神庙》 施莱格尔兄弟
诺瓦利斯
蒂克
极力美化中古,鼓吹天主教,仇恨动荡, 歌颂黑夜和死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概 • 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 述
• 颠覆了旧的价值理性,构建了一个新的文 化模式 • 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施瓦本浪漫派
• • • • 霍夫曼 世界影响的浪漫派作家 《谢拉皮瓮兄弟》 《十日谈》 《斯居德丽小姐》 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性侦探小说

德国浪漫主义

德国浪漫主义

德国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场引人注目的思想运动。

它是西方世界自启蒙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思想事件。

国内学术界关于浪漫主义的探讨大多限于文学艺术领域;而对于浪漫主义政治思想则鲜有论及;国内出版的各种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中,德国浪漫主义往往只字不提。

事实上,即使是西人著述的政治思想史经典教材,例如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对浪漫主义政治思想也不加介绍。

这一方面或许是由于浪漫主义思想自身的复杂性、模糊性、无体系性以及其特殊的著述方式——浪漫派作家从未系统地阐述其政治见解,他们的政治思想只是散见于他们写作的许多断片、书信、笔记、名言警句之中;另一方面实际上也体现了英美自由主义话语霸权下的思想史写作中有意无意的取舍及其所折射出的偏见。

然而,浪漫主义绝不是一种可以忽略的思潮,相反,它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西方知识界的许多大家如卡尔·施米特、卡尔·曼海姆、汉娜·阿伦特、以塞亚·伯林等,皆高度重视浪漫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价值。

鉴于德国浪漫主义发展史上,早期浪漫派与晚期浪漫主义思想有较大差别,本文主要关注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这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并表达得最为明确,并且,这也是更好地理解德国浪漫主义中后期演变的必要的一步。

在介绍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历史背景及基本理念之后,本文将揭示浪漫主义的思想特色,并对这一思潮做出批判性思考。

一、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兴起“德国浪漫主义”是指一个组织松散、具有模糊的自我意识的知识运动,它肇始于18世纪90年代的德国,最初体现在文学、审美领域,其先声则是由歌德、赫尔德、海曼所代表的“狂飙运动”。

浪漫主义形成的关键时期是1797至1802年,中心在耶拿和柏林。

当时,许多作家聚会于耶拿的A·W·施勒格尔家中以及柏林的Henriette Herz 和Rahel Levin的文学沙龙中,他们自由而坦诚地谈论哲学、诗歌、政治、宗教等。

论浪漫派 第二篇

论浪漫派 第二篇

论浪漫派第二篇诚信是我严格给自己规定的准则,这里我必须谈谈许多法国人向我发出的怨言,他们说我对待施莱格尔兄弟,特别是对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先生出言太尖酸刻薄。

可是我相信,这里的人假使对德国文学有更切实的了解,这类埋怨就不会发生了。

许多法国人只是从奥@威@施莱格尔先生的高贵保护人冯@斯塔尔夫人的著作中知道这个人的。

大多数人只是知道他的名字。

这个叫起来在他们的记忆里有点像奥西里斯的名字,是某种闻名可敬的东西;关于奥西里斯,他们也只知道是一个奇特的怪神,在埃及为人所尊。

奥@威@施莱格尔先生和奥西里斯之间还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就极少知情了。

因为我一度曾是大施莱格尔的学生,因此人们似乎就认为,我对他应该留点屋面。

但是,奥@威@施莱格尔先生对待那位老毕尔格尔、他的文学师祖留过情吗?没有,他一依成堆惯例行事。

因为在文学界和在北美野人的森林里一样,父辈一旦老弱就被儿辈杀死。

我在前一篇里已经指明,弗利德利希@施莱格尔先生比奥@威@施莱格尔先生更为重要;事实上,奥@威@施莱格尔先生只是依仗他弟弟的思想为生,而且只了解从这些思想中创作的艺术。

弗@施莱格尔是个思想深刻的人。

他了解过去一切壮美的东西,也感觉到现在的所有痛苦。

但是他不理解这些苦痛是神圣的,它们对世界未来得救是必要的。

他目睹太阳落山,悲愁地盯着它陨落的地方,他看到黑夜降临,对它充满了幽怨;他没有发现,一轮崭新的旭日已经在东方发育。

弗@施莱格尔先生曾把历史学家叫做‚颠倒的预言家‛,这个称号是他自己最好的写照。

他憎恨现在,害怕未来,他的先见之明只能望穿他心爱的过去。

这个可悲的弗@施莱格尔,他看不出我们时代的痛苦是新生前的痛苦,而把它看成是垂死挣扎,他未想到神幔为何会撕裂,大地为何为震撼,山岩为何会崩塌。

由于怕死,他躲进了天主教会摇摇欲坠的废墟。

天主教无论如何是最适合他心理状态的避难所。

他一生中曾干过不少欢快豪爽的事情,但他把这些看作是有罪的,是以后需要忏悔的罪孽,这样,《卢琴德》的作者必须无可挽回地变成一个天主教的信奉者。

浪漫主义_现代命运_经典解读与启示

浪漫主义_现代命运_经典解读与启示

收稿日期:2009-10-21作者简介:张文初(1954-),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在表层社会心理的构成上,20世纪延续和深化着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反浪漫主义诉求,对浪漫精神持抵制、漠视、对抗的姿态。

整个20世纪的基本情调似乎都与“浪漫”无缘。

两次世界大战、核灾难、物化、生态危机、极权政治、理性囚牢、科技暴政:这些就是20世纪的人们殊深轸念的生存现实,它使这个世纪的人类感受到自我的生存完全陷落在非浪漫、反浪漫的深坑里。

“只需在战壕里呆上一周,就会涤除那些残存的对战争的浪漫想法。

”[1](P432)“战争是地狱,建造这所地狱的人是罪犯。

”[1](P432)“像大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那样几乎挺过整个战争的人(欧文在即将停战之际阵亡),对于战争的感受只有恐怖、遗憾、无聊。

战争引发的浪漫情绪一去不返,战后时期人们一想到战争就深恶痛绝。

”[1](P433)这些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生存叙说。

战争不只是制造千万人肉体的死亡,更是对整个人类精神生命的伤害。

战争也并非只是灾难的起因,更可怕的是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内在病灶的爆发。

庞德说,西方文明是“一个老调了牙的婊子”。

[1](P445)威尔斯说:“我们所在的文明正在倒塌,而且我想它倒塌的速度非常快。

”[1](P445)诸如此类的对于人生、人性、文明、文化的非浪漫的、反浪漫的描述和揭露几乎是整个20世纪前50年所有著名思想文本和文学著作的共同主题。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加塞特的《大众的反叛》、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城堡》、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雅斯贝斯的《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加谬的《鼠疫》,这些随便列举的书名呈现给我们的都是迷惘、破灭、绝望、荒诞、恐怖、恶心等等让欢快的浪漫主义者们无法理解的情绪。

然而当我们穿越社会心理的表层,向其深处窥探时,我们发现的却是另外的情景。

柏林:浪漫与典雅交织的城市

柏林:浪漫与典雅交织的城市

柏林:浪漫与典雅交织的城市
陆安
【期刊名称】《丝绸之路》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 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历史悠历,景色秀丽.去柏林那天,正是四年一度的德国大选前一天,我真切地感受了德国民众对政治的理性与热情.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陆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得失交织的当代柏林城市建设 [J], 张尚杰;刘丛红
2.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柏林城市意象与空间话语——以《柏林童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意外之地》为例 [J], 傅琪
3.新汉建业与典雅音乐花园举办 Burmestert柏林之声音乐欣赏会 [J],
4.未来柏林的城市标志——评介《从规划到建筑:柏林城市建筑规划》 [J], 朱冬冬
5.现代建筑大师如何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7) 典雅主义与浪漫主义 [J], 郭学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概观
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一篇演讲稿。

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演讲本身所具有的随意风格和偶尔出现的不规
范性,由此可能被一些正统的理论家排除在外。

但它从深层次探讨了浪漫主义的各个方面。

作为哲学家和政治家,伯林在文学上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关于浪漫主义的论述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他所作的拘谨的浪漫主义、奔放的浪漫主义的划分和分析对文艺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让我们认识到,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一次运动,它更多地涉及和影响了思想、政治、道德、美学等诸多领域。

一、浪漫主义的真正父执
伯林在最初并没有给出浪漫主义明确定义,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没有触及浪漫主义的真义。

尽管要想对浪漫主义有个明确的论断很困难,但伯林还是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没有直接说出是因为这个过程很复杂。

浪漫主义系统内部是混乱和危险的。

为了不迷失其中,伯林只好如履薄冰地涉足这个领域。

浪漫主义兴起于德国。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下18世纪欧洲。

以法国为例,那是个优雅的时代,理性高于一切。

而浪漫主义革命打破了这一切。

这也是对17世纪末18世纪初启蒙运动的首轮进攻。

启蒙主义者认为:世上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模式,艺术家能够把它们融入他们的意象之中,就像哲学家和科学家把
它们融入他们的概念之中一样。

但后来,看似无懈可击的启蒙主义的铁壁已经出现了裂痕。

孟德斯鸠说过,不同地方的人并不都是一个样的。

他这么一说,相当于把启蒙主义撞了一下,动摇了人们的观念。

随后,休谟的观点更具突破性。

他认为哲学家所相信的那种必然性,那种维系宇宙和人类理性能够掌握、人类必须遵循的逻辑网络实际上并不存在。

虽然孟德斯鸠和休谟都给启蒙主义理念之墙撞出一些轻微的凹痕,但两人所言尚未太离启蒙主义的谱。

当时真正意义上的反启蒙运动思潮,其实源自别的地方,即上面提到的那些德国人。

17、18世纪,德国人居住地区没有中心,没有活力,没有进步、变化和权威的意识。

基于这个背景,虔敬运动这一真正的浪漫主义之源得以渗透德国。

虔敬派特别强调精神生活,强调受苦的人类个体灵魂与造物主之间的个别关系,蔑视求知、庆典和一切形式的东西。

这种反文化、反精英和仇外情绪的特殊形式,是最初的浪漫主义。

在伯林看来,有一个人给了启蒙运动最沉重的打击,启动了浪漫主义和整个反叛启蒙主义理念的进程。

这人就是约翰·乔治·哈曼。

不过他不是孤军奋战,布莱克、卢梭在他们的著述里也有某些关于浪漫主义的表达。

尽管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但他的信念却仍是维系在理性上的。

在伯林眼里,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被哈曼看做真正称得上浪漫主义之父的两个人:赫尔德和康德。

赫尔德的三个观点对浪漫主义运动贡献巨大,其一是表白主义的观点;其二是归属的观点,意即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其三,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够调和。

赫尔德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而不管他信仰的是何种信仰,重要的是信仰的精神状态。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运动所要反对的启蒙主义的秩序是非常严整和庞大的。

浪漫主义本身又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和哲学基础,而它内部和外部的肌腱又是多么凌乱和庞杂。

我们只能约略的对其作出总结:浪漫主义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它是对独特细节的逼真再现,也是神秘模糊、令人悸动的勾勒;它是美,也是丑;它是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拯救社会的工具;它是有力的,也是软弱的;它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它是纯洁,也是堕落;是革命,也是反动;是和平,也是战争;是对生命的爱,也是对死亡的爱。

之所以只能作出这样笼统的描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浪漫主义的争议很多,有人大唱反调,而物极必反,恰恰唱反调的那些人所做的作品把这场运动的观点扩大加深了。

比如康德,他就被纳入以下所论述的拘谨的浪漫主义者范畴。

二、拘谨的浪漫主义者和奔放的浪漫主义
1.拘谨的浪漫主义
康德、席勒、费希特三位德国思想家被伯林称为“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启蒙主义的影响,对浪漫
主义运动的推动也都是唱反调的,是有限的浪漫主义。

康德痛恨浪漫主义,憎恶一切形式的放纵和幻想,憎恨任何形式的夸张、神秘主义、暧昧、混乱。

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推举为浪漫主义的父执之一。

这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但事实的确如此:一个听凭冲动行动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多么慷慨;一个依照本身性格行动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多么高尚;一个屈服于无从避免的压力行动的人,不管这压力来自外界或自己的性情,这个人不算是在行动,至少不是作为道德的载体在行动。

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意志——这就是康德一再强调的核心命题。

它注定要带来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后果,那就是极大推动浪漫主义运动。

对此康德并未预料到。

和康德一样,席勒对于意志、自由、自律性、独立的人这些观念十分着迷。

席勒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自然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对比:自然是一个本质性的、反复无常的,或许有因果联系的、或许是偶然为之的实体,而人具有道德,能够辨别欲望与意志、责任与利益、正当与错误,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即便因此触犯自然。

他的这种观点使得后来的浪漫主义者摒弃了和谐的观念,摒弃了理性的观念,变得奔放起来。

思想家费希特是康德的信徒。

他为自由补充了一个激情洋溢的解释:“只要提到‘自由’二字,我的心马上敞开,开出花来,……”费希特对浪漫主义的贡献就在于他的这种性情。

他对自由的强调开启了一种巨大的驱策力,驱策着民族和个人不断的
追求净化自身,无止境地向前。

这种观念连同席勒对于人的强调,推动了奔放的浪漫主义的最终爆发。

2.奔放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认为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中存在着无限性,有限性试图成为无限性的象征符号。

在这里,必须用有限象征无限,用有形象征无形,用死亡象征生命,用言说象征那些无以言表的东西。

这种思想导致了两种现象:思乡情结和某种类型的偏执狂。

而这两者也就构成了伯林所界定的奔放的浪漫主义。

思乡情结源于某种尝试。

我们非得尝试不可,因为放弃尝试就是停止表达,停止表达就是停止活着。

对于浪漫主义者而言,活着就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为就是表达自己的天性。

表达人的天性就是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

虽然这种关系是不可表达的,但必须尝试着去表达。

这就是苦恼和难题,这就是无止境的向往。

如果赐予浪漫主义者他们正在寻找的家园,给予他们谈论的和谐与完美,他们却会拒绝这样的赐予。

浪漫主义的基本意象是一个尽力想要用语言阐述却永远不能阐明的意象。

与思乡情结有所不同,偏执狂反映了浪漫主义乐观的一面,认为只要不断前进,只要拓展天性,摧毁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不管它是什么……我们就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解放自己,使无限的天性在更深远、更自由的境界中翱翔。

在定义为奔放的浪漫主义的运动中,两种因素值得注意:其一是自由无羁的意志,以及否认世上存在事物的本性,其二是破
除事物具有稳固结构这一观念的尝试构成了这场价值非凡、意义重大的运动中最深刻也最疯狂的一部分。

三、浪漫主义的持久影响
浪漫主义涉及了古典主义遗漏的许多东西,打破了迄今为止人类以各种方式奉行的那个单一模式,即永恒的爱智慧,同时对国家、法学、经济等各方面都有渗透。

浪漫主义运动源于德国。

它越过国境,传向任何一个对社会存在不满的国家。

在今日,由浪漫主义引发了诸多运动中,法国存在主义被视为浪漫主义的真正继承人。

事实上,整个浪漫主义运动试图把一种美学模式强加于现实生活,使一切遵循艺术规律。

浪漫主义的最终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

尽管这和浪漫主义的初衷相去甚远。

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从哲学根源的方面分析了浪漫主义的产生、发展等,为浪漫主义找到了其哲学家园。

并在更为深刻的方面阐述了浪漫主义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这为我们在看待事物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或许这就是伯林浪漫主义思想的特点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