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胜2011司考新学期刑法测试题答案
2011年司考刑法真题
![2011年司考刑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e966f6700abb68a982fbf3.png)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答案】D2.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的“中介费”、“劳务费”。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C.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答案】D3.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
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
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
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答案】D4.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
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
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
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答案】C5.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答案】D6.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075bb40029bd64783e2cee.png)
1、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1)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2)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3),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4)论处。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5)。
将下列哪一选项内容填充到以上相应位置是正确的?A.(1)地位(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B.(1)职务(2)国家工作人员(3)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C.(1)职务(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D.(1)地位(2)国家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2、某区工商分局对一公司未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销售电子出版物100套的行为,予以取缔,并罚款6000元。
该公司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公司可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B.在复议过程中区工商分局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C.市工商局应采取开庭审理方式审查此案D.如区工商分局的决定明显不当,市工商局应予以撤销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一药店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
后接举报称,该药店存在大量非法出售处方药的行为,该局在调查中发现药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系提供虚假材料欺骗所得。
关于对许可证的处理,该局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A.撤回B.撤销C.吊销D.待有效期限届满后注销4、甲在公园游玩时遇见仇人胡某,顿生杀死胡某的念头,便欺骗随行的朋友乙、丙说:“我们追逐胡某,让他出洋相。
”三人捡起木棒追逐胡某,致公园秩序严重混乱。
将胡某追到公园后门偏僻处后,乙、丙因故离开。
随后甲追上胡某,用木棒重击其头部,致其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触犯故意杀人罪与寻衅滋事罪B.乙、丙的追逐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与该行为能否产生救助胡某的义务是不同的问题C.乙、丙的追逐行为使胡某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无法预见甲会杀害胡某,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丙属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应从重处罚5、警察带着警犬(价值3万元)追捕逃犯甲。
2011司考卷一答案
![2011司考卷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bb0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1.png)
2011司考卷一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法律法规的效力层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C.宪法、法律、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D.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2.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A.拘役B.罚金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17.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26.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27.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口头提出回避申请。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1.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
32.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20分)(1)甲、乙、丙三人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5分)(2)若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丁能否要求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5分)(3)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甲、乙、丙三人应如何承担债务?(10分)六、论述题(共1题,15分)51. 论述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七、法律文书写作题(共1题,15分)原告:张某被告:李某案由:民间借贷纠纷八、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66. 根据我国《合同法》,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_________关系的协议。
67. 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_________;未经登记,不发生_________效力。
九、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71.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72.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十、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81.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合同总价款为100万元。
甲公司先支付了30万元定金,后因乙公司未能按期交货,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
2011司法考试刑诉习题参考答案
![2011司法考试刑诉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35f7274b35eefdc8d333e3.png)
2011年司法考试每周必练(刑诉)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④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刑诉解释》第198条规定:“对于自诉人要求撤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确属自愿的,应当准许……”本案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自诉人在审理过程中要求撤诉,且经审查确属自愿,区人民法院应当准许被害人撤诉,裁定终止审理。
本题应当选择D项。
2.答案:D解析:刑事证据基本理论。
首先,这段话肯定是证据,是证人证言而不是书证;是传来证据而不是原始证据。
其次,这段话既指出了发生了犯罪、杀人,又指出了谁是实施者,因此,是直接证据。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撤销假释的机关。
根据《刑诉解释》第356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假释的,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审判新罪时,对原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予以撤销。
因此应选B。
4.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和《六机关规定》第4条。
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5.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辩认,对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
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6.答案:D解析:参见《刑事诉讼法》第30条。
7.答案:B解析:《六机关规定》第32条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由公安机关决定,不再经人民检察院批准。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参考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5db598d0d233d4b14e69dc.png)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该原则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须使得公民能够事先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故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在事前明文规定。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对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处罚。
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答案】D《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八)规定,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本题中,孤儿院将38名儿童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收取所谓的“中介费”,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买卖儿童,侵害了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因此,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单位主管人员与其直接责任人员应受到刑罚处罚,以体现我国法治社会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3.【答案】D根据因果关系认定的条件说,当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一般人可以预料的,前行为适用因果关系,一般人不可预料的,介入因素适用因果关系。
选项D:虽然丁的行为给被害人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但被害人的死亡是其自己的行为所致,并不是因为丁的伤害直接造成的。
因此,不能认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答案】C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特定行为的性质、结果与意义的能力,而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支配自己实施或者不实施特定行为的能力。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一】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f0cd1cdc7f1922791688e8d9.png)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
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1题)A.本质的同源性B.彻底的人民性C.充分的开放性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答案】C【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
选项A、D错误。
本质的同源性、实践基础的相同性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因此,直接予以排除。
选项B错误。
彻底的人民性指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题干没有表明这种“借鉴”反映彻底的人民性。
选项C正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其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的特征。
2.近年来,政法机关通过“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做法,通过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
关于这些做法的意义,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恰当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2题)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答案】C【考点】执法为民的内涵【解析】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2011年司考卷三答案
![2011年司考卷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9f1a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e.png)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甲扬言要报复乙。
乙害怕甲实施报复,便随身携带一把匕首以自卫。
一日,甲、乙在街头相遇,甲故意挑衅,乙拿出匕首将甲刺成重伤。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正当防卫B. 犯罪预备C. 犯罪未遂D. 犯罪既遂2. 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 盲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3. 甲某晚潜入乙家行窃,发现乙家保险柜内存有大量现金,便将保险柜撬开,窃取现金5万元。
在逃离现场时,甲被保安发现。
为了逃跑,甲将保安打伤。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B. 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C. 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D.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此处省略47题,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51. 下列关于刑罚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B.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C.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的刑罚D.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52.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B.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C.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D.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此处省略28题,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81. 甲、乙、丙三人共同实施抢劫,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乙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丙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564565f242336c1eb95e91.png)
1、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关于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B.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C.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D.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以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为准【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50条的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
”可知A项正确。
根据该法第49条的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可知B项正确。
根据该法第48条的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4 .美国甲公司以CIF价格向新加坡乙公司出口一批电缆,甲公司租用韩国货轮“Han—jin”轮承运,后货物在驶往新加坡途中,在我国领海发生触礁,乙公司与承运人协商后决定到中国广州海事法院诉讼解决该运输合同争端。
根据我国现有规定,选项正确的是:A. 由于当事人各方均与中国没有实际联系,因此我国法院没有管辖权B. 若乙公司在中国法院起诉承运人,我国法院可以基于当事人的协议管辖约定行使管辖权C. 若我国广州海事法院拟受理该案,则在受理之前须报广东省高院,广东省高院认为可以受理,则应报最高院,最高院答复前暂不受理D. 我国法院受理后,在处理该纠纷时,应适用我国实体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海事诉讼法》第8条的规定,海事纠纷的当事人都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中国海事法院管辖的,即使与纠纷有实际联系的地点不在中国领域内,中国海事法院对该纠纷也具有管辖权。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和答案(超完整)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和答案(超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91893fc14028915f804dc2b2.png)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1.A.本质的同源性B.彻底的人民性C.充分的开放性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2.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3.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4.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5.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C.程序公正只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实体公正只适用于‚熟人社会‛D.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目标,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基础6.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A.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典范B.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C.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典范D.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典范8.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这属于义务性规则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2351e86294dd88d0d26bf1.png)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刑诉法》考试题库(6)72、【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裁定的适用对象。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2项规定:“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据此,A不当选。
《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据此,B不当选。
《刑事诉讼法》第161条第1款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
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
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
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据此,C不当选。
《刑事诉讼法》第189条第3项规定:“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因此,D当选。
73、【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检察院与法院之间的关系以及再审案件抗诉权的主体。
【解析】只要稍具常识,即当知晓,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只可能在同级之间发生业务关系,不可能在不同级别之间发生业务关系。
因此,上级人民检察院不可能向下级人民法院抗诉,下级人民检察院亦不可能向上级人民法院抗诉。
只有同级人民检察院才可能向同级人民法院抗诉。
我们可以将刑事诉讼中的这一现象称为“平行原则”。
因此,首先可以排除B、D两项。
另外,《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3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据此,除了基层人民检察院没有再审案件的抗诉权以外,各级人民检察院均有再审案件抗诉权。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刑法民法分论部分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刑法民法分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7fbe5641eb91a37f1115cc7.png)
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刑法民法分论部分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1.关于走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误将淫秽光盘当作普通光盘走私入境。
虽不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但如按照普通光盘计算,其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时,应认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B.乙走私大量弹头、弹壳。
由于弹头、弹壳不等于弹药,故乙不成立走私弹药罪C.丙走私枪支入境后非法出卖。
此情形属于吸收犯,按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论处D.丁走私武器时以暴力抗拒缉私。
此情形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12.关于洗钱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虽未明文规定侵犯财产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侵犯财产罪,依然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B.将上游的毒品犯罪所得误认为是贪污犯罪所得而实施洗钱行为的,不影响洗钱罪的成立C.上游犯罪事实上可以确认,因上游犯罪人死亡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D.单位贷款诈骗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为单位贷款诈骗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13.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D.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12周岁儿子而致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弃罪14.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15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5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15.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财物。
2011司考卷一二三答案
![2011司考卷一二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a15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f.png)
2011司考卷一二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人身自由权B. 言论自由权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依法服兵役2. 在我国,下列哪种情况下,公民不得行使选举权?A. 未满18周岁B. 被剥夺政治权利C. 患有精神疾病D. 服刑期间3. 下列哪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条件之一?A. 犯罪情节轻微B.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C. 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表现D. 犯罪嫌疑人不满18周岁4. 下列哪种证据属于直接证据?A. 目击证人的证言B. 犯罪现场的监控录像C. 犯罪工具D.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5. 在我国,下列哪个机关负责监督法院的执行工作?A. 人民检察院B. 公安机关C. 司法行政机关D. 人民代表大会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 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问题。
(×)3. 民事诉讼中,被告可以反诉原告。
(√)4.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 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________、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 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________。
4. 在我国,未满________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予起诉。
5. 诉讼法包括________、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3. 简述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4. 简述我国律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5. 简述仲裁与调解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甲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试分析甲某在侦查阶段享有哪些权利。
2. 乙某因合同纠纷将丙某诉至法院,试分析乙某在诉讼过程中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2011年司考刑诉法真题
![2011年司考刑诉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48c146f7ec4afe04a1df92.png)
【答案】ABD 67.逮捕条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情形?( )(2011 年卷二多选第 67 题) A.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 B.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应当是主要犯罪事实 C.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D.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答案】ACD 68.被害人向检察院投诉,公安机关对于他遭受犯罪侵害的线索应当立案侦查而未 立案侦查。检察院的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2011 年卷二多选第 68 题) A.公安机关尚未作出不立案决定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B.不属于被投诉的公安机关管辖的,应当告知投诉人有管辖权的机关并建议向该机 关控告 C.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作出不立案决定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 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D.认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向被害人说明不 立案的理由 【答案】ABC 69.公安机关抓获一起抢夺案犯罪嫌疑人黄某、王某。王某声称被错抓,公安机关 决定组织对王某进行辨认。关于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 年卷二多选第 69 题) A.让 2 名被害人一同对王某进行辨认 B.让黄某单独对王某进行辨认 C.在辨认时没有安排见证人在场 D.将王某混在其他 5 名被辨认人当中 【答案】BC 70.关于量刑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1 年卷二多选第 70 题) A.检案院可以在公诉意见书中提出量刑建议 B.合议庭在评议前应向到庭旁听的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量刑的意见 C.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自愿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且知悉认罪法律后 果的,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 D.辩护人无权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 【答案】AC 71.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变更为适用普通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 的?( )(2011 年卷二多选第 71 题) A.法院可以决定直接变更为普通程序审理,不需要将案件退回检察院 B.对于自诉案件变更为普通程序的,按照自诉案件程序审理 C.自诉案件由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时原起诉仍然有效,自诉人不必另行起诉 D.在适用普通程序后又发现可适用简易程序时,可以再次变更为简易程序 【答案】BC 72.关于自诉案件的和解和调解,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1 年卷二多选 第 72 题) A.和解和调解适用于自诉案件 B.和解和调解都适用于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案件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e58a390066f5335a812156.png)
1、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下列哪项?(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家主席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下列哪个部门裁决?(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以下哪一项不可能出现?( )A签署公布 B终止审议 C进一步审议 D提请表决4、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法律规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C、国务院D、中共中央办公厅5、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组织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促进行政执法机关规范执法。
A、每年B、每两年C、每半年D、每三年6、下列法律规范中哪种效力最高?( )A政治规矩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法律7、为了加强治安管理,某治安联防队受公安机关的委托维持当地的社会治安,在一次巡逻中,因发现王某一伙人有结伙殴斗的危险,遂对王某等人进行了警告,但王某不服提出复议,那么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A、治安联防队B、公安机关C、治安联防队和公安机关D、不能申请复议,谈不上以谁为被申请人8、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多少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A五人 B十人 C十五人 D三十人9、《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照法律、法规,参照()。
”A、规章B、规范性文件C、相关国家政策D、条例1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哪里?(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科学立法C.依宪执政D.司法公正1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没有()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义务的决定。
”A、法律、法规B、法律、法规、规章C、行政规范性文件D、法律12、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3、诚信执法主要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行为作出过程中必须遵循()原则。
2011司法考试卷二解析及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1司法考试卷二解析及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99f441b964bcf84b9d57bd3.png)
2011年司考答案(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1.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2.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3.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4.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5.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6.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7.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8.D.法益——事项——真实——现实9.B.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0.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11.A.甲误将淫秽光盘当作普通光盘走私入境。
虽不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但如按照普通光盘计算,其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时,应认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2.D.单位贷款诈骗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为单位贷款诈骗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13.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14.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15.C.敲诈勒索预备与盗窃既遂16.D.入户盗窃成立盗窃罪的,既不要求数额较大,也不要求多次盗窃17.D.丁明知是他人盗窃的汽车而为其提供伪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18.B.持有毒品不限于本人持有,包括通过他人持有19.D.保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20.A.徇私枉法罪21.D.公平正义22.C.被害人方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23.D.全案由犯罪地的中级法院审判24.D.李某25.D.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26.B.意见证据规则27.D.搜查获得的杀人案凶器,未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凶器来源,一律不得采信28.B.吴某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29.D.因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调取新的证据而延期审理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30.B.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有决定权的上级检察院作出通缉决定31.D.被害人提出申诉后又撤回的,仍可向法院起诉32.D.指定一名审判员担任审判长重新审理33.A.本案由少年法庭审理34.A.审判长可以提请庭长组织相关审判人员共同讨论35.D.要求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36.B.高级法院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37.A.发回重审原则上不能超过二次38.B.由再审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判决39.B.国务院40.C.议定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41.A.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42.B.撤销43.A.区政府在作出拒绝答复时,应告知刘某并说明理由44.C.采取该行为的前提是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45.A.李某应向赔偿委员会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4份46.C.市政府征收土地决定的合法性不属于本案的审查范围47.C.行政复议期间,复议机关发现被申请人的相关行政行为违法,可以制作行政复议意见书48.D.如陈某不履行决定又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起诉的,国土资源局可以自行拆除陈某所建房屋49.C.法律效力是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因素50.C.二审法院认为需要改变一审判决的,应同时对县环保局的决定作出判决二、多项选择题。
2011司法考试答案(司法部网站公布的答案)
![2011司法考试答案(司法部网站公布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7270e4a7302768e993956.png)
2011司法考试答案(司法部网站公布的答案)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1-5 CCABC 6-10 BBDBC 11-15 DBCCD 16-20 DCBDD 21-25 CCDDB26-30 ABCAD 31-35 CCACC 36-40 BADBC 41-45 DCBCA 46-50 BBACB二、多项选择题。
51 AD 52 BCD 53 BC 54 AC 55 AC 56 ABCD 57 ABCD 58 AB 59 ABC 60 BCD 61 AD 62 ACD 63 BD 64 AD 65 ABC 66 AB 67 ABCD 68 ABD 69 ABC 70 ABCD 71 BD 72 ABD 73 ABC 74 AC 75 BC 76 BC 77 AB 78 BCD 79 BC 80 BD 81 ABCD 82 CD 83 BC 84 ABC 85 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86 B 87 BD 88 ABC 89 A 90 ABC 91 ABCD 92 BD 93 ACD 94 AC95 ABD 96 AB 97 D 98 BD 99 C 100 BCD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1-5 DDDCD 6-10 CADBD 11-15 ADCBC 16-20 DDBDA 21-25 DCDDD 26-30 BDBDB 31-35 DDAAD 36-40 BABBC 41-45 ABACA 46-50 CCDCC二、多项选择题。
51 ABCD 52 ACD 53 AC 54 ABCD 55 ABD 56 ABCD 57 ABCD 58 AB59 ABC 60 ABD 61 ABC 62 ABCD 63 ACD 64 AD 65 CD 66 ABD 67 ACD 68 ABC 69 BC 70 AC 71 BC 72 BD 73 AD 74 ABCD 75 ABCD 76 AC 77 BC 78 ACD 79 ABD 80 ACD 81 ABD 82 ABC83 AB 84 AB 85 AC三、不定项选择题。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含答案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a4c0076edb6f1aff001fa9.png)
选项C错误。根据《巴黎公约》第4条及第6条的规定,关于外国人的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应由各成员国依本国法决定,而不应受原属国或其他任何国家就该申请作出的决定的影响。专利的申请和商标注册在成员国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优先权期限内申请的专利,在后申请是否提供保护、申请的结果如何,与在先申请没有关系。据此可知,张某在中国申请专利获得了批准,并不当然导致其在甲国的申请就会获得批准。
A.工商局可以委托城管执法局实施扣押
B.工商局扣押汽车的最长期限为90日
C.对扣押车辆,工商局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
D.对扣押车辆进行检测的费用,由某公司承担
【答案】ABD
8、某诈骗案,被告人甲17岁。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甲的父亲乙提出申请,要求担任本案庭审记录工作的书记员丙回避,理由是听人说被害人的父亲丁在开庭前曾请丙吃过饭,关于本案中的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周时结婚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 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2011司考卷二答案
![2011司考卷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842b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6.png)
2011司考卷二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A. 拘传B. 取保候审C. 逮捕D. 勘验2.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体现了哪种刑法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刑事责任年龄D. 犯罪主体3.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情形?A. 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B. 犯罪嫌疑人有证据证明其没有犯罪行为的C. 犯罪嫌疑人死亡,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D. 犯罪嫌疑人不满14周岁的4. 下列哪种证据属于直接证据?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鉴定意见5. 下列关于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说法错误的是?A. 辩护律师有权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了解案件有关情况B. 辩护律师有权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C. 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证据D. 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证据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2. 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的诉讼。
(√)3. 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
(×)4.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必须经过法庭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5.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措施包括:讯问、_______、勘验、检查、搜查、扣押、鉴定、通缉。
3. 刑事诉讼中的第一审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_______。
4.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_______、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司考新学期刑法测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2010年卷二第1题)【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为:(1)溯及既往的禁止,即事前的罪刑法定。
犯罪及其刑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在对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
(2)排斥习惯法,即成文的罪刑法定。
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者通过特定程序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刑事司法应以成文法为准,而不能适用习惯法。
(3)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即严格的罪刑法定。
类推解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予以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对国民的行为进行压制,这是不允许的。
(4)刑罚法规的适当,即确定的罪刑法定。
同时,刑罚法规的适当还包括刑法的明确性、禁止处罚不当处罚的行为、禁止不确定刑三方面内容。
2.【答案】C(2009年卷二第1题)【解析】本题考核刑法解释。
A项中,盗窃罪的对象“公私财物”都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他人的财物”的解释,去除了“他人占有”的限制,扩大了盗窃的对象,属于扩张解释。
B项中,将“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扩张解释,并不是当然解释。
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故B项说法错误。
C项对抢劫罪的认定进行了扩张解释,说法正确。
D项中,对“信用卡”的功能进行了扩张解释,故D项说法错误。
3.【答案】B(2010年卷二第4题)【考点】刑事责任年龄【解析】选项A、C错误。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选项A属于失火行为。
选项C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15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上述两种行为均不承担刑事责任。
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法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规定,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
据此可知,选项B中甲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甲应对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应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故意伤害罪。
选项D中,甲的行为仅造成被害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4.【答案】D(2009年卷二第3题)【解析】本题考核正当防卫。
A项中,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意味着不法侵害不可能继续侵害或威胁法益,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如果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加害行为的,已经不存在防卫的时间条件,应成立故意犯罪。
A项说法正确。
B项中,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B项说法正确。
1C项中,不法侵害应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情况下,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这种侵害属于不法侵害。
如果是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因为没有行为人实施,所以并不存在不法侵害的问题。
C项说法正确。
D项中,不法侵害不限于故意的不法侵害,也存在过失的不法侵害,此时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D 项说法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5.【答案】B(2009年卷二第5题)【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中止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复仇行为是正当行为,甲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排除AC.犯罪中止的本质是“能达目的而不欲”;犯罪未遂的本质是“欲达目的而不能”。
本题中,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虽然遇到意志以外的障碍,但该障碍并不足以将其行为停止下来,甲完全可以继续实施伤害行为,但甲松开了乙,这种行为应认定为甲出于自己内心的考虑放弃犯罪,故成立犯罪中止。
排除D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答案】D(2008年卷二第5题)【解析】被害人承诺,符合一定条件,便可以排除损害被害人法益的行为的违法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行为得到了被害人的承诺就不成立犯罪。
也就是说,只有在以违反被害人意志为前提的犯罪中,被害人的承诺才可能阻却违法性,如果不是以被害人的意志为前提,则被害人的承诺不能阻却违法性。
经过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排除犯罪的成立:第一,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而且该处分权限有一定的限度;第二,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第三,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第四,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现实上没有被害人的承诺,但是如果被害人知道事实真相后当然会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推定被害人的意志所实施的行为,就是基于推定的承诺的行为);第五,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第六,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本题中,A项中拐卖儿童行为中的被害人是赵某,其本身没有对拐卖进行承诺,由此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A错误,不当选。
B项中,发生火灾,乙的行为即是基于推定的钱某的承诺的行为,因此乙不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B的说法错误,不当选。
C中,孙某处分的是自己的法益,且没有超过范围,符合被害人承诺的要件,因此构成犯罪的排除事由,丙的行为不构成非法拘禁罪,C的说法错误,不当选。
D项中,李某虽然同意丁砍掉他的小手指,但是没有同意丁砍掉他的大拇指,丁的行为超过了承诺的范围,成立故意伤害罪,D的说法正确,当选。
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7.【答案】D(2009年卷二第6题)【解析】本题考核教唆犯。
A项中,被教唆的人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故A项说法错误,甲不构成抢夺罪的教唆犯,属于强奸罪的教唆未遂。
教唆犯也可以是实行犯。
例如:甲教唆乙抢劫,甲同样也实施了抢劫行为,此种情况下,甲既是教唆犯,也是实行犯。
因此,B项错误。
在刑法分则中,某些教唆行为直接按照犯罪实行行为处理,直接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定罪,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
B项中的“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该按照《刑法》第353条的规定直接定罪处罚,而不能再按照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来认定。
因此,C项错误。
D项中,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主次作用来处罚。
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就按从犯处罚。
所以“有的教唆犯是主犯”的说法正确。
根据刑法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其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通常就是指帮助犯,所以D 项后半句也是正确的,故D项说法正确。
8.【答案】C(2009年卷二第7题)2【解析】本题考核共同犯罪的认定。
本题“甲、乙共谋行抢”,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共谋抢劫,故不能以共同抢劫作为判断标准。
甲乙二人没有形成抢劫的共同故意,此时认定为抢夺的共同故意更合适,属于共犯中“过限行为”,也就是说甲属于在共同抢夺中单独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乙没有使用暴力的共同故意,仍属抢夺罪。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9.【答案】A(2009年卷二第8题)【解析】本题考核死刑在绑架罪中的适用。
《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上述规定可见,犯绑架罪判处死刑的情形是“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包括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心理状态,故A项甲绑架并伤害被绑架人致其残疾的,不应当判处死刑,而其他三项应当判处死刑。
(该考点属于非常规考点,提醒考生注意更加细致的掌握刑法关于定罪量刑的规定。
)10.【答案】A(2008年卷二第1题)【解析】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现实性、多样性和规范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所以A项所述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是错误的。
应选。
《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而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其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C项的说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根据上述法条可知,D项中丁某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11.【答案】C(2008年卷二第2题)【解析】一般情况下,盗窃自己的财物不成立盗窃罪,但是,如果盗窃本人已经被依法扣押的财物,或偷回本人已经交付他人合法持有或保管的财物,以致他人因赔偿责任而遭受财产损失,也构成盗窃罪。
A项中,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仍然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回,仍然可以成立盗窃罪,因此,A项说法错误,不选。
B项中,乙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可能是盗窃枪支,而希望或放任该行为的发生,属于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因此,依然成立盗窃枪支的犯罪,B 项说法错误,不选。
猥亵儿童罪,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3秽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因此,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C项说法正确,应选。
贩卖毒品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的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