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农民收入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江苏省发改委 > 体制改革 > 农村改革
淮安市改革开放结硕果 农民收入大增长

发布时间: 2008-08-29 17:10:00 来源: SRC-1109

【 字体:大 中 小 】 本文被阅读次数: 90 【 打印PRINT 】

改革开放30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人均50元增加到2007年的5010元,增长了近百倍,年均增长率为17.2%(未剔出价格因素,下同)。


一、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化过程


1.高速增长阶段(1978--1984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农业政策的“一号文件”,
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此后,又连续4年发布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以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打破了“大锅饭”,成功地进行了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农民分配制度的改革,农村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这一阶段,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50元增加到1984年的329元,短短6年增长5.6倍,年均增长达36.9%。



2.增速放缓阶段(1985--1998年)。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支持乡镇企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非农产业及多种经营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前一阶段。我市农民人均收入由1984年的329元增加到1988年的607元,年均增长16.5%。



3.实际收入下降阶段(1989—1991年)。经济的过热带来了高通胀,1988年物价指数高达1.25,国家开始对经济秩序、经济环境的进行治理整顿,采取通货紧缩政策,对乡镇企业由扶持逐步转向全面紧缩,同时关停了部分浪费资源、效益低下的企业,乡镇工业发展速度下降,进入低谷期,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也呈下降趋势。1991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又带来了严重影响,导致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1990、1991连续两年不升反降。1988年到1991年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31元。考虑到物价指数,实际收入是下降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的增长首次进入低谷。



4.再次快速增长阶段(1992--1997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的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大了市场对生产要素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力度,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削弱,而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产品价格全面放开,农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不仅开始经营二三产业,大批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同时,国家连续两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加上农业的生产形势保持良好,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迅速。部分劳动力改变了就业观念,离乡寻求就业门路,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工资性收入飞速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638元年增加到1997年的2604元,上了2个千元台阶,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6.4%。



5、缓慢增长阶段(1998~2003年)。前一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物价上涨得到控制,于1998年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但在控制通胀政策的惯性作用下,国民经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通货紧缩。国内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结构性过剩,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内需严重不足,而伴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形势不利,对外出口受阻,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局面。农产品价格持续四年走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减产更减收。历经6年的时间,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不增反而降了194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604元增加到2003年的3309元,年均仅增长4.1%。



6、快速增长阶段(2004年至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随后又连续5年发布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相继实施了减免农业税费、建立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10元,年均增长10.9%。


二、农民收入的结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几次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向多元化发展。



1.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工资性收入。80年代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二三产业的兴起,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才开始出现并逐年有所增加。1987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1.4%,1989年国家整治经济过热,直到
1992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呈现了下降趋势。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乡镇企业、私营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务工经商。尤其是近几年国家高度关注农民工问题,加快劳动力转移、开展技能培训、整治从业环境,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迅猛,占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由1992年的10.3
%上升到1997年的53.8%,取代家庭经营收入成为最主要的部分。


2.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仍占重要位置。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民的个人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家庭经营收入一度在农民收入中居主导地位。1987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为84.5%,至2007年为43.1%。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幅变化趋势和纯收入基本一致,经历了1989-1991年的下降期,1992-1997年的迅速增长期,1998-2003年的总体下降期,2004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倾农政策落实实施,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实现了止跌回升并稳步增长。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点增多,结构的多元化,虽然家庭经营收入在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3.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呈现总体增长趋势。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租金、土地征用补偿、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亲友赠送、离退休养老金、粮食直补、赔款等各类收入。由于该项收入总量低,受各种偶然性因素影响大,多年来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但总体是处于上升趋势,1987年至今,年均增长10.9%。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农民收入的内部构成以及外部

形势来看,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很多。



1.政策性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政策性收入也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在上一年已经增加的基础上再想依靠政策增收,空间非常有限。



2.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大。农业是个弱质产业,过分依赖于气候条件,天公作美就可实现增产进而增加收入,一旦气候条件不利,直接就会导致减产减收。另外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比较大,收入的预期不明朗。



3.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民增收。2007年农村住户调查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为32.3%;初中文化程度为54.7%;高中及以上的仅为13%。在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到一半,所占比重为43.5%,。由于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总体偏低,导致就业门路狭窄,难求高薪岗位。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增加农民的成本支出。近几年国家几次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但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的价格增长幅度均很大,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且远高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价上涨、粮食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等有利因素给农民带来的收益。


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来抓。其次,还要跳出农业看农业,从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规范土地流转、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促进农民收入全面、持续、快速增长。



1.保持良好的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在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大现实意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和发展思路,在政策重点和工作机制上进行相应调整,切实把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继续抓紧抓好,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强化“园区”建设,通过引进和创办更多的工业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增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劳动力转移成本。同时鼓励有能力、懂技术、熟悉市场、有资金的能人回乡创业。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农民回家创业的信心。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可以兼顾照顾好家庭。



3.继续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目前农业收入在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增收上也要下功夫。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前提下,大力发展林牧渔业生产。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创建大规模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优势、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把农业和农民逐步引导到按市场需求定产的市场轨道上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提高附加价值。



4.积极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依据区域特点,整合农村人口、土地等资源,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城镇,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使农村劳动力逐步转化为非农劳动力,进一步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5.继续搞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所必需经费,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机制改革,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注重培育新型农民所需的知识技能,切实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面和普及速度。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推广、咨询和信息网络,及时传递和运用科技知识与技术。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增强了,才能长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6.抑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要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控,有效控制价格上涨,充分消化由于物价上升、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降低农民收入的不利因素,保证农民实际收入的持续增长。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流通中过多的不必要的经营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为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对农民的增收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关

闭CLOSE ] [ 发表评论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旧版回顾

主办单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苏ICP备05073275号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TR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