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导学案(2)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高一语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高一语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人教版 必修二 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为办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2.结合文章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3.理解蔡元培校长对北大学子的殷切期望,以及他对社会的深切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及崇高的修身做人的观念。

二、【自主学习】 (一)、教材助读,知识积累:1、走近作品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

字鹤卿,号孑民。

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

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

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工作。

担任过多个教育机构的官员。

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曾两次赴德留学。

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1917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整顿校风,改革教罗人才,使北京大学面目焕然一新。

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名誉主席。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

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信息链接——北大简介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

它诞生于清末民族危亡之时。

为了救亡图存,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

当时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也是负责管辖各省学堂的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戊戌变法失败后,各种新政多被废止,唯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

1912年5月1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原大学堂总监督改称校长。

所以严复,这位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成为北大首任校长。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本文作为就职演讲的独特之处2、分析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3、通过关键语句,体会文章写作背景,了解蔡元培的生平经历二、教学重点本篇演讲词的写作特点三、教学难点蔡元培对我们的意义四、教学课时 2课时五、教学工具1、课本2、辅助阅读资料3、多媒体ppt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就有了战斗的号角,就有了胜利的曙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古有战国苏泰数国游说不辱使命,三国孔明力排众议舌战群儒,近有革命领袖宣传爱国救亡图存演讲规起云涌,不战屈人之兵,谋划临阵倒戈,战前的动员,士气的鼓舞,人文的凝聚,乾坤的扭转……这一切都要通过口才表现出来。

口才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推动了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口才,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设问:你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吗?你是否曾经为提高自己口才做出过一定的努力?二、演讲演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修辞学》里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

现在演说已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竞选演说、就职演说等)三、演讲词的特点设问:你在听到别人成功的演讲时曾产生过什么样的感想?你有没有想到这种成功是从哪里获得的?(设题意图:让学生试着总结演讲词的特点,初步感知演讲词的特点)演说,是表现人们口才最明显的场合。

在这种场合,能不能把听众吸引到自己预定的场景中来,能不能把自己的见解、主张表达清楚,能不能鼓动听从接受自己的观点,需要演讲者具有高超的能力,更需要演讲者具有真挚的感情。

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要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学习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学习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一、新课导入:由伟人对蔡元培的评价导入1.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2.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3.蔡元培的“三不主义”: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

二、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先号民友,后改孑民。

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1868年l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清季进士出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

他忧民族危难,愤清王朝腐败无能,于1898年10月弃官南下,兴学育才以救国。

开始倡言反清革命,并与教育会同人创设爱国学社及爱国女学,培养革命人才。

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2月受孙中山委派,任迎袁世凯南下就总统职之专使。

7月因不满袁专权,愤而辞职,再次赴德留学。

1917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

1923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

1927年起,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

后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辞去其他职务。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2: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2: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学设计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知道吗?刚创办的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

,而且当时的北大,还被人们说是个腐败的大粪,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声名卓誉。

那么不能不提到对它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蔡元培。

他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时的一篇演讲。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大变化的一隅。

【板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二、背景知识1.作者介绍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先号民友,后改孑民。

他是一个清末的进士,他又是一个真诚的民主主义者。

他旧学深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却又有着明确的开放思想。

1912年他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担任过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

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幻灯片】(创作背景)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高中语文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重孙”就是“曾孙”《今古传奇》2013年第1期上的《最后的宰相》,是篇很不错的历史小说。

可惜在第十四回中出现了一个小错误:“胡惟庸道:‘我不需要,并非等于我的家人不需要。

我的儿子、孙子、重孙、曾孙,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很需要钱哪!……’”其中“儿子、孙子、重孙、曾孙”应该是依次排列的四代人,可是“曾孙”并不是“重孙”以后的下一代。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重孙和曾孙都是指“孙子的儿子”。

也就是说,重孙就是曾孙。

重孙(曾孙)的下一代叫“玄孙”。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潘传国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人。

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表率”。

相关知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提倡完全人格教育;二是力倡“尚自然、展个性”;三是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教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超级突出的地位。

其主要思想为:(1)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2)大学办学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大学学科的设置应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4)实行教授治校。

1.注音(1)肄.业yì(2)提携.xié(3)弭.谤mǐ (4)造诣.yì(5)冶.游 yě (6)敷衍.yǎn (7)贻.误 yí (8)商榷.què (9)矫.正 jiǎo (10)訾詈..zǐ__lì (11)相勖. xù (12)砥砺..dǐ__lì (13)切磋. cuō (14)孜.孜求学 zī (15)⎩⎨⎧曾.经cénɡ曾.祖zēnɡ (16)⎩⎪⎨⎪⎧称.赞ch ēn ɡ对称.chèn (17)⎩⎨⎧裨.益bì裨.将pí (18)⎩⎨⎧轴.承zhóu 压轴.zhòu (19)⎩⎨⎧塞.责sè边塞.sài 活塞.sāi (20)⎩⎨⎧滑稽.jī稽.首qǐ (21)⎩⎨⎧沦丧.sànɡ丧.事sānɡ (22)⎩⎪⎨⎪⎧鲜.为人知xiǎn 新鲜.xiān 2.写对字形(1)⎩⎨⎧y ì肄业店sì肆 (2)⎩⎪⎨⎪⎧提xié携juān 镌刻提qiè挈(3)⎩⎨⎧y í贻误dài 殆尽 (4)⎩⎪⎨⎪⎧p ìn 聘请驰chěnɡ骋 (5)⎩⎪⎨⎪⎧国jí籍慰jiè藉 (6)⎩⎨⎧砥lì砺勉lì励lì厉害 (7)⎩⎪⎨⎪⎧切cuō磋cuō蹉跎cuō嵯峨(8)⎩⎪⎨⎪⎧正ɡuī规部队步入正ɡuǐ轨“山”是个象形字。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蔡元培校长《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分析蔡元培校长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北大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蔡元培校长的教育情怀和为人师表的品质。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蔡元培校长的教育理念。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句式。

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蔡元培校长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篇文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蔡元培校长吗?他在教育界有哪些贡献?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理解文章大意。

指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引导他们运用工具书解决问题。

3.合作讨论蔡元培校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文章中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有哪些?4.小组分享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文章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分析蔡元培校长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北大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现实中的教育案例,让学生运用蔡元培校长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蔡元培校长教育理念的理解。

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蔡元培校长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4.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蔡元培校长的教育理念,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难点: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解决办法:多探究,多发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

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精品教案(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精品教案(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上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今天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知道,蔡元培开门见山给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不良风气而提的,但没有深入地探究当时的社会怎样黑暗、北京大学又存在着哪些弊病和不良风气。

现在我们结合作者提的三点要求,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具体分析一下。

我给大家几分钟,认真找一找,把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北大情况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答案。

】生:“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

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师:分析得很好。

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生: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师:答得又快又准,但还不够完整,只说到了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想想,这样的学生若在校内,会对北大造成什么影响?出了社会,又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又误人。

师: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

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生: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

师:作者认为,大学的性质是什么?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师:非常好。

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公开课教案】人教语文必修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

【公开课教案】人教语文必修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 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知道吗?刚创办的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

,而且当时的北大,还被人们说是个腐败的大粪,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声名卓誉。

那么不能不提到对它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蔡元培。

他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时的一篇演讲。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大变化的一隅。

【板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二、背景知识1.作者介绍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先号民友,后改孑民。

他是一个清末的进士,他又是一个真诚的民主主义者。

他旧学深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却又有着明确的开放思想。

1912年他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担任过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

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幻灯片】(创作背景)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解析第四单元演讲辞本单元学习演讲辞。

演讲辞是演讲的书面文稿,也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讲旨在表达感情,发表见解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通过演讲,讲话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与会者,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

因此,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演讲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所以,学习演讲辞要注意把握演讲者的观点,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看看它们是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本单元所选文本,都是著名的演讲辞,但各具特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面对师生的就职演说,侧重于说理性;《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集会演讲辞,侧重于鼓动性;《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更多的是抒发赞美和哀悼之情。

【图说·画中有话】【概说·单元内容】1..了解并掌握演讲辞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

2.分析演讲辞的主旨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3.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

4.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揣摩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

【师说·单元所学】1..设置情境,反复诵读。

演讲辞是演讲的文稿,承载着演讲者的思想和情感。

学习演讲辞,首先必须反复诵读文稿,了解演讲的语气、节奏和遣词造句的风格,把握演讲的内容,揣摩演讲者的情感。

诵读时,可以设想是在面对听众的演讲现场,这样更利于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把握文脉,理清思路。

演讲是说与听的艺术,“说”要有条理,有层次;“听”要有重点,有中心。

因此,把握演讲辞的结构思路至关重要。

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十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教学目标:初步感受演讲辞的特点,梳理文本内容1、读文识人:蔡元培的人格特征2、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读文识人2、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综合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那么,蔡元培先生就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先生点过翰林,留过洋,当过高官,拿过厚禄,可是他最辉煌的人生篇章却是在北大写下的,被称为“北大永远的校长”。

上任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917年1月日,面对全校师生,先生发表了这篇语重心长的演说。

二、整体感知:请大家用信息式阅读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过渡:作为一篇演讲辞,首先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请大家用信息式阅读法,一目十行,捕捉文本最重要的信息,概括演说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明确:主要内容:一番寒暄、三点要求、两条计划三、文本探究:这篇演讲辞从哪些方面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了揭示?请具体阐述。

(要求:先大声朗读文本相关语句,然后分析)过渡:北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神往的地方,可是,当年蔡元培接到委任状(幻灯片)时,很多朋友却劝他不要去,那么,1917年的北大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让朋友们如此地担忧反对呢?(幻灯片)演讲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迅速阅读文本,寻找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老师看哪一组的同学找的既快又准。

明确社会:“风俗日偷,道德沦丧”“毁德败行之事,所在触目皆是”北大:“腐败”学生宗旨:“做官发财”“考试则熟读讲义“敷衍塞责”“故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极端的功利主义)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了,可是科举时代的劣根性却并没有完全清除。

皇城根里,天子脚下,在一个可以望见紫禁城的地方读书,学生们心理上会形成怎样的期待,不言而喻。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投蔡元培身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投蔡元培身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投蔡元培身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蔡元培、吴稚晖到欧洲后,虽远离了当时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却仍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1915年2月25日,当法国报纸报道了日本强行提出的“对华二十一条”的消息,蔡元培与李石曾等人立即组织了“御辱会”,吴稚晖与他们函件来往,研商“御辱会”的宗旨及向南洋等地筹集经费事宜,以期设立机关反袁抗日。

不过,他们更多的是从事文化教育活动,认为今日之时代是全世界大交通的时代,对于欧洲文化的学习不是单靠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能掌握,非亲临其境不为功,大力提倡和推动留法教育。

留法教育的提倡实开始于民国元年,这年4月先由吴稚晖领衔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

时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也给这项活动以很大支持,由教育部拨款在北京方家胡同设立了留法预备学校,11月就有40多人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前往巴黎,1913年6月又送出了第二批。

“二次革命”后,“留法俭学会”在国内停止了活动。

这次他们在欧洲,一面经常去中国留学生较集中的法国蒙达尼看望留学生,同时还于1915年6月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提倡“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

那些因战争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学生也加入了勤工俭学的队伍中来。

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活动引起法国方面的重视,再加上一战期间,法国国内劳动力奇缺,大量华工进入法国,法国政府担心难以控制,需要有个组织加强对华工的教育和管理,有意与这两个组织发生联系。

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与法国方面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并于1916年3月成立了华法教育会,蔡元培与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欧乐担任会长,吴稚晖也列名发起会上。

这时吴稚晖接受了钮永建的邀请,回国主笔《中华新报》。

不久蔡元培接教育部电邀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也于这年10月回国。

吴稚晖回国后,仍继续提倡和推动留法教育。

鉴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蓬勃发展,1919年底吴稚晖忽发奇想,发表了《海外中国大学末议》一文。

他认为,勤工俭学运动只是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培养高级知识分子还得靠正规大学教育。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本课话题——勤奋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学生在校应珍惜时光,勤奋钻研,增长见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

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

毕业后,他在蒙藏学谋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

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

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

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

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3.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

——郭沫若4.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肄.业(yì) 提携.(xié) 弭.谤(mǐ) 孜孜..求学(zī)(zī) 造诣.(yì) 敷衍..(fū)(yǎn) 砥砺..(dǐ)(lì) 相勖.(xù) 冶.游(yě) 商榷.(què) 訾詈..(zǐ)(lì)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干.禄(gān)干.劲(gàn) (2)塞⎩⎪⎨⎪⎧塞.责(sè)塞.子(sāi)边塞.(sài) (3)轴⎩⎪⎨⎪⎧当轴.(zhòu)轴.承(zhóu) (4)裨⎩⎪⎨⎪⎧能裨.实用(bì)裨.将(pí) 2.语境辨析法(5)该公司应该对因不如实记载.(zǎi)装载.(zài)重量所造成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人教版必修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课时)教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体会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设想:1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历史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2采用探究、发问、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一、深入探究,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感想。

——针对“砥砺德行”。

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

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

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

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针对“抱定宗旨”。

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

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

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

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

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针对“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优秀教案4.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优秀教案4.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2)

1.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创新教案【从容说课】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

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

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

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

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

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思想自由谟议轩昂开日月兼容并包文章浩渺足波澜【学习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体味文章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3【学习难点】:目标4【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知识链接】1、认识演讲的重要性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

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

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所以我们要重视演讲,感受它的魅力。

2、演讲词的特点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

②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

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

③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④语言要通俗,尽量口语化。

⑤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收获。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3、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终身为教育救国的理想而奋斗。

毛泽东誉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4、写作背景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一、预习课文:字音、字形肄()业提携()弭()谤造诣()砥砺()矫()相勖()訾詈()店肆()商榷()长()斯校切磋()裨()二、鉴赏课文,合作探究1、本文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

那么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文,理出本文的思路?2、本文作为演讲稿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分别是针对什么社会现实提出的?在课本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3、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5、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6、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开门见山的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三、思考·探究《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

”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

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

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

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

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

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

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

在近些天,常有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四、拓展检测: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有哪些?试指出错在哪里。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④小张帮助李老师的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答: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4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3.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加点的字。

例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仿句:五、迁移阅读为学与做人(有删节)梁启超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

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

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

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

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

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

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

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

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

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

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

这就是专门学识。

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

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

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

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

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

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

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

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

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

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

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

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

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

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

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

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

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

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

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

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

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

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

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1922年12月(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4.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答:5.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答:6.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