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合集下载

人才培养 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培养 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人才培养和经验交流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议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个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的范例,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

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我们公司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经验交流,旨在分享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促进公司内部的知识共享与团队协作。

二、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1. 培训与发展计划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与发展计划,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提升课程、领导力培训等。

这些计划针对不同层级和岗位的员工,确保他们都能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 导师制度为了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公司文化,我们实施了导师制度。

资深员工担任新员工的导师,提供业务指导、职业规划建议和生活支持。

3. 内部晋升机制我们鼓励内部晋升,并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通过定期评估和选拔,有能力的员工得以晋升至更高职位,发挥更大的价值。

4. 跨部门交流与合作为了提升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我们鼓励跨部门交流与合作。

通过项目合作、团队建设等方式,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部门的运作模式和工作内容。

5. 绩效考核与激励我们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团队、部门、公司的目标相结合。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我们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三、经验交流方式与效果1. 定期分享会我们组织定期的经验分享会,邀请各部门分享人才培养的成功案例、培训心得等。

这有助于促进部门间的知识共享和学习。

2. 在线学习平台我们建立了在线学习平台,供员工随时学习课程、观看培训视频等。

这种方式既方便又高效,为员工提供了灵活的学习途径。

3. 团队建设活动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团队竞赛等,员工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 反馈与改进机制我们鼓励员工提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定期收集反馈并进行改进。

XX公司人才工作经验材料(大全五篇)

XX公司人才工作经验材料(大全五篇)

XX公司人才工作经验材料(大全五篇)第一篇:XX公司人才工作经验材料XXXXXX公司“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交流材料“十二五”期间,XX公司深入贯彻集团公司“一五五”战略体系,全面落实“双提升”工作部署,紧密结合XX省公司“火电做强、风电做快、热力做大、煤炭做活、水电做稳、核电做实”的“六做”特色发展思路,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一、“十二五”末员工队伍现状分析截止2015年12月底,XXXXXX公司232人。

按专业类别划分,火电人才232人,占100%。

按年龄划分,35岁及以下147人,占63.4%;36岁至45岁60人,占25.9%;46岁至54岁24人,占10.3%;55岁及以上1人,占0.4%。

按学历划分,中专及以下学历9人,占3.9%;大专学历43人,占18.5%;本科学历177人,占76.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占1.3%。

按职称情况划分,初级职称92人,占39.7%;中级职称55人,占23.7%;高级职称16人,占6.9%。

按性别划分,男员工169人,占72.8%;女员工63人,占27.2%。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典型做法和经验人才培养力度,创造各种条件,到上级部门及政府机构挂职锻炼、公司内岗位轮换等,并实施动态动态调整、定期考察,适时调整充实各类后备人才队伍。

3.优化人才考核与评价机制。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落实分层分类考核。

以能力素质、履职行为和工作绩效为评价重点,将绩效考核作为实现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综合绩效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覆盖全员的绩效管理体系;并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层层分解考核指标:对管理人员,采用360度法主要评价其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技能人员,主要评价其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和实效。

强化流程管理,推动绩效结果应用,建立了“绩效计划-绩效考评-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的闭环绩效管理流程,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薪酬调整、岗位变动方面,切实把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材料××客车厂是我国地上铁路客车生产的主导厂,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是地铁客车生产的唯一工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长客厂提供了竞争的舞台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工厂不断发展壮大的实践说明:人才培养是企业腾飞的支点。

××客车厂职工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的,以产品开发为主线,把培训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全过程。

工厂培训中心坚持在生产准备、生产过程、售后服务全过程实施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设计骨干的超前培训是新型车辆研制成功的前提;二是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先期培训是保证新型车辆项目各项准备就绪的基础;三是对技术工人不惜重金的培训是保证车辆生产质量的关键。

四是对用户实施培训是新型车辆功能得以发挥的保证。

一、对设计骨干的超前长期培训是新型车辆研制成功的前提以地铁车辆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厂开创了中国的地铁制造工业,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为北京、天津、朝鲜平壤生产了500多辆地铁车,产品安全可靠,北京地铁单车年载客150万人次,比载入吉尼斯记录的墨西哥地铁载客量多了一倍。

长客厂被称为“中国地铁的摇篮”。

1987年,已经有二十几年生产地铁客车经历的工厂突然没有了地铁定单。

早年研制的地铁车辆已经不能满足80年代末许多上地铁的城市对车辆档次和质量的要求,加之一些城市期望利用进地铁车投入北京运营。

至此长客厂的地铁制造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6年8月长客厂以其新的技术实力参与国际招标获得了11.47亿元人民币,217辆出口伊朗地铁的合同,1997年在北京复线采用国际最新变频技术的174辆地铁的国际招标中,长客厂又力克众多国外著名竞争对手,再次中标。

××客车厂走出地铁客车生产困境的决定因素是工厂坚持对科技人员有目标的培养。

工厂坚持培养高层次科技人员不仅推动了地铁开发。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一、公司内部培训:1. 内训课程: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公司发展的需要,设计和开展各种内部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技能培训、领导力培训、团队合作培训等。

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培训师资:公司可以邀请内外部专家和资深员工担任培训师,提供专业的培训。

培训师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让员工受益匪浅。

3.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公司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员工的反馈意见、培训后的工作表现等方式,评估培训的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二、外部培训:1. 参加行业会议和展览:公司可以组织员工参加行业的相关会议和展览,让员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与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拓宽员工的眼界和思路。

2. 合作培训项目:与其他企业或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培训项目。

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实现资源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3. 制定培训计划:公司可以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

三、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激励措施:1. 培养路径:制定员工职业发展的培养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在员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2. 奖励机制: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奖励,包括薪资激励、晋升机会、荣誉称号等。

通过奖励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导师制度:公司可以建立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导师,指导和培养新进员工。

通过与导师间的交流和学习,新进员工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提高工作能力。

四、员工培养的持续改善:1. 定期评估:公司需要定期对员工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培养效果和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提高员工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公司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人力资源部的XXX。

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公司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

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针对公司集团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

首先,我们建立了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发展培训等。

通过培训,我们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公司引进和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注重发掘和培养后备人才。

我们通过开展内部选拔和选拔人才项目,确定了一批潜力员工,并给予他们特殊的培训和岗位锻炼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潜在的管理者和领导人,为公司的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

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首先,我们制定了科学的薪酬政策,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水平给予相应的薪资和奖励,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我们注重员工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晋升通道和晋升机制,鼓励员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三、建立多渠道吸纳人才为了保证公司集团人才队伍的补充和更新,我们注重建立多渠道吸纳人才。

首先,我们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与各大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走访招聘,招揽新鲜血液。

其次,我们积极拓展社会招聘渠道,与中介机构和猎头公司合作,寻找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人才。

同时,我们还注重内部员工的晋升和培养,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发展。

以上是我们公司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谢谢大家!。

人才培养工作交流材料

人才培养工作交流材料

人才培养工作交流材料人才培养工作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场合与大家共同交流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思考。

我是XXX,XXX部门的负责人,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人才培养是每个企业、每个部门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

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人才培养便是保证队伍稳定和优秀的关键。

在我们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强调“全员培养”,而不仅仅是精英培养。

在很多企业中,重点培养的往往是那些优秀的员工,而对其他员工的培养却相对较少。

我们意识到,每一个员工都是部门组成的一部分,其个人的成长和培养不仅对个人发展有益,也对整个团队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平衡,注重所有员工的发展,并提供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机会。

其次,我们注重内外结合,综合运用各种培养渠道。

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培训等等,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员工需求和部门发展的需要,结合使用各种培训渠道和方法。

通过内部资源的共享,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机会。

第三,我们强调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一个良好的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不断改进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我们采取了多种评估方式,如培训成绩评估、员工反馈评估等,以了解培训效果和需求,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保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最后,我们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

持续学习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团队和企业发展的动力。

我们鼓励员工参加学习交流活动,组织专题讲座、分享会等,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我们还注重知识和经验的共享,通过内部知识库的建立和沟通平台的搭建,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通过以上的工作经验和思考,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企业员工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企业员工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企业员工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企业员工培养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员工培养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员工培养,提高其技能和能力水平,已经成为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员工培养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应该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根据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例如,可以建立内部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不同层次的岗位培训,并通过外部培训机构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其次,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员工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倡导学习型组织的理念,鼓励员工学习和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和适应变化的组织。

在这样的组织中,员工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分享经验,共同学习和成长。

企业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和知识分享,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最后,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工作往往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因此,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可以组织团队活动,如团队建设培训、团队合作项目等,让员工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总之,员工培养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应该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在组织中倡导学习型的文化氛围,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只有通过这些举措,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首先,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在引进人才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明确的招聘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招聘人才。

同时,企业还需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项目等形式吸引优秀人才。

在培养方面,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高。

其次,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要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被认可。

企业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福利待遇等方式激励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举办员工活动、组织团队建设等形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再次,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沟通和协作。

沟通和协作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建立开放、高效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多交流、多分享,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培训课程等形式,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能力。

最后,要注重人才队伍的评估和激励。

企业在建设人才队伍时,需要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给予员工相应的激励和奖励。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绩效考核、360度评估等,根据评估结果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

总之,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一、背景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公司企业需要致力于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主要介绍几家公司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分享,以期能够帮助其他公司企业在此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案例分析2.1 公司A公司A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拥有一支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团队。

该公司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给予员工自由的成长空间,并尽可能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

公司A采取的培养方式包括:•员工定期自我评估,反馈给主管;•在团队中给予员工多元化的工作机会;•每月举行团队分享会,鼓励员工分享学习心得;•提供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

公司A的这种方式在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增强员工个人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并基本上避免了员工流失。

2.2 公司B公司B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拥有多个部门。

该公司注重员工的专业技能培养,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并制定了严格的评估标准。

公司B采取的是内部推荐的方式确定员工晋升。

公司B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员工规划晋升方向。

公司B的这种方式在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也满足了员工对意义高度的工作要求。

2.3 公司C公司C是一家创业公司,规模较小。

该公司注重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并给予他们机会去执行自己的想法。

公司C采取的培养方式包括:•员工定期提出创新想法,公司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金;•把员工组织起来,提供自由的交流渠道;•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不断给予奖励和突破机会。

公司C的这种方式在激发员工创新思维和发挥员工潜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三、总结从上面三种案例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存在一种万能模式。

不同的公司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无论是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加强员工管理能力,还是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企业都应该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并为员工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机会。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机构和组织所关注的焦点,因为优秀的人才是社会进步和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有幸参与并亲眼目睹了一家知名企业的人才培养经验,以下是我对其经验的总结和交流。

首先,该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

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理论知识只是基础,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的动手能力,包括定期的实践培训、岗位轮岗、跨部门合作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员工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该企业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现代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创新能力成为员工必备的素质之一。

该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参与创新项目、定期开展创新思维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该企业也鼓励员工提出改善意见和创新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使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创新过程中。

此外,该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在工作中,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团队顺利运作的关键。

该企业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沟通技巧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此外,该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构建一个互相支持和协作的工作环境,使得每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整个团队的协同效能。

最后,该企业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该企业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包括职业规划、领导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等,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同时,该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员工福利和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使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以上是我对一家知名企业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和交流。

通过该企业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创新项目、沟通培训和全方位发展,全面提高员工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组织的宝贵财富。

人才培养典型经验材料:公司人才培养典型经验材料

人才培养典型经验材料:公司人才培养典型经验材料

人才培养典型经验材料:公司人才培养典型经验材料人才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一家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典型经验,希望对其他企业也能有所借鉴。

这家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的电子科技企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专注于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才储备成为该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为了加强人才培养,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计划和措施。

首先,公司实施了定期的员工培训计划。

每年,公司都会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员工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从技能培训到管理培训的各个方面。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规划和组织培训活动。

培训计划包括内训和外部培训,内训由公司内部专家担任讲师,外部培训则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工作职责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

通过不断的培训,员工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公司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在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培养是重要的一环。

公司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并设立了奖励机制来激励员工的创新能力。

公司还通过制定创新项目和研究课题来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每年,公司会组织创新比赛和项目评审,评选出优秀的创新项目和个人,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第三,公司实施了导师制度。

导师制度是该公司成功培养人才的关键之一。

每个新入职员工都会分配一位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导师,负责指导和培养新员工。

导师会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传授工作的技巧和经验。

导师和新员工会定期进行交流和沟通,解答新员工的问题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导师制度,新员工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前达到公司要求的技能水平。

最后,公司重视员工的发展和晋升。

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晋升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并鼓励员工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企业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企业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企业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交流经验。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企业人才工作交流方面的一些观点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对于企业人才的工作交流至关重要。

在团队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不同部门的同事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达成一个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见,积极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协作,做出更出色的业绩。

其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解决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善于与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除了以上两点,我认为在工作中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时代在不断变化,技能和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企业人才,我们需要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和学习的热情。

通过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
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企业人才工作交流方面的一些观点和心得体会。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谢谢!。

最新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最新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第二篇: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材料第三篇: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第四篇:青年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第五篇:企业人才培养材料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公司位于**市东郊,现有员工300人,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水泥20万吨企业,属**市水泥企业中规模和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

公司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

产品自1995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

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o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5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

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推荐访问 ea、msa、spc五大手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专业的人才队伍构建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

3、高效益使用人才。

公司始终坚持“最好的培养就是使用”的理念,致力于搭建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舞台,努力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切实使每一位在公司的人才都感受到“威孚是创业的乐园”。

一是公司通过干部助理制,让青年人才在实际岗位上压担子、挑大梁、露一手,使一大批有开拓力和创新力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加强后备干部换岗轮岗,多岗锻炼,使后备干部的适应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增强。

企业人才培养主要做法经验交流材料

企业人才培养主要做法经验交流材料

企业人才培养主要做法经验交流材料焦家金矿以人才培养促企业持续跨越发展企业人才培养主要做法经验交流材料日前焦家金矿公布实施《焦家金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焦家金矿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焦家金矿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

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从现实需求、近期发展和长期储备的角度出发努力做到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探索试行人才柔性引进策略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重其所酬”的招才引智新理念采取外部招聘、内部选拔、聘用、借用、咨询、讲课、兼职、合作交流、人才租赁等灵活形式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基层技术、技能人才等人才智力资源满足矿山的人才需求。

二是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才素质。

对管理岗位员工要强化以创新管理为主的培训、强化能力建设注重提高其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切实提高团队竞争力;对工程技术人员以提高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训重点;对生产操作人员要实施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主的岗位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

三是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逐步完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开发和使用专项基金。

积极拓宽人才投入渠道鼓励各种形式的人才开发项目。

制定先进的薪酬政策。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将人才的薪酬待遇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建立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和薪酬待遇吸引不断充实井下生产一线技术力量和人才储备。

四是完善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和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让每个职工凭能力上岗不断改进和完善竞争上岗办法;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凭能力定岗位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动态中优化人员配置最终达到以适合的人做恰当的事达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不断深入完善人事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以人为本创新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公司位于**市东郊,现有员工300人,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水泥20万吨企业,属**市水泥企业中规模和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

公司是IS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

产品自199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

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

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人员21人。

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或持有岗位上岗证的员工197人。

在46名大、中专毕业生中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实践,除三人还在车间一线岗位外,其他全部处于行政管理和生产管理岗位。

公司人才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简要谈谈人才应用或存在问题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公司人才缺乏的原因公司成立之初,因资金困难,面向社会集资,每人只要出资3000元,即可到水泥厂工作。

在此背景下,大量低学历和无所技能社会和农村的一些劳动力进入了公司,这是公我司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一大原因。

1993年,在公司即将投产前,根据人员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公司派出部分员工到其他水泥水产企业跟班学习,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和从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开始陆续到公司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培训,目前人员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求。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1xx公司位于xx市东郊,现有员工300人,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水泥20万吨企业,属xx市水泥企业中规模和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

公司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

产品自1995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xx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

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o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5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

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

×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坚持“精强主业、多元发展、走向国际”的发展思路,以“建设中国燃油喷射系统最大的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出口基地、科研中心和人才中心”为目标,多年来始终抓住人才这个企业发展之源,把握住吸引、培养、用好这三个环节,不断深化人才工程建设,以人才领先实现技术领先,变人才优势为企业发展优势,从而为企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资源。

进入新世纪,××公司之所以能实现持续高效发展,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公司从实际出发,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狠下功夫,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公司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108人,有含教授级高工在内的高级技术职称人才188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98人,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20xx人,有5人成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们单位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1.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 人才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

我们要尊重人才,关爱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3. 人才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

我们要培养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执行力强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我们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计划,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2. 加强内部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二是开展导师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传授技艺;三是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3. 激发人才潜能。

我们要关注员工的成长需求,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1.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员工的成长,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

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我们要传承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共育1. 深化校企合作。

我们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2. 开展产学研合作。

我们要将企业实际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相结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 建立人才交流平台。

我们要定期举办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素质。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材料
1. 公司内部培训计划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内部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性培训和能力提升,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 外部合作培训与知识共享:与优秀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将培训内容与公司内部的具体业务结合,使培训效果更加实用和有效。

3. 业务导师制度: 建立业务导师制度,将经验丰富的员工指定为新员工的导师,定期进行业务指导与经验分享,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和掌握业务技能。

4. 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定期的员工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评估发现员工的短板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5. 内部交流与分享活动: 组织定期的内部交流与分享活动,鼓励员工分享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员工相互学习和成长。

6. 培训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公司内部的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将各部门、团队的培训资源整合起来,让员工可以共享各种培训材料和资源。

7.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公司能够在文化上倡导学习和成长,努力营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氛围,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8. 岗位轮岗制度: 实施岗位轮岗制度,让员工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进行轮岗,增加员工的工作经验和跨部门合作能力。

9. 提供外部进修机会: 公司鼓励并支持员工参加外部的进修和学习,如研讨会、培训课程等,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0. 导入先进的培训方法: 引进先进的培训方法和工具,如在线培训、虚拟实境等,提升培训效果和员工的学习参与度。

以上是一些建议,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企业人才培养经验进行交流和学习。

单位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单位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单位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发言主题是单位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单位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我所在的单位,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我将其中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单位注重全员培养。

在单位中,每个员工都被视为潜在的人才,不仅仅是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我们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通过内外部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这样的全员培养,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单位整体能力的提升。

其次,我们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鼓励员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贴近实践、借鉴经验,通过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单位内部的沟通是高效开展工作的基础。

我们鼓励员工多参与团队活动,加强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我们也开展交流分享会、组织员工参加行业会议等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最后,我们单位注重人才的潜力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员工的潜力与特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通过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单位的发展。

以上是我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当然,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借鉴,为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目录第一篇:×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第二篇: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材料第三篇: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第四篇:青年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第五篇:企业人才培养材料正文第一篇:×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公司位于**市东郊,现有员工300人,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水泥20万吨企业,属**市水泥企业中规模和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

公司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

产品自1995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

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o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5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

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人员21人。

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或持有岗位上岗证的员工197人。

在46名大、中专毕业生中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实践,除三人还在车间一线岗位外,其他全部处于行政管理和生产管理岗位。

公司人才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简要谈谈人才应用或存在问题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公司人才缺乏的原因公司成立之初,因资金困难,面向社会集资,每人只要出资3000元,即可到水泥厂工作。

在此背景下,大量低学历和无所技能社会和农村的一些劳动力进入了公司,这是公我司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一大原因。

1993年,在公司即将投产前,根据人员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公司派出部分员工到其他水泥水产企业跟班学习,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和从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开始陆续到公司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培训,目前人员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求。

但是在此之前,公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目前基本熟练的操作工是用“缎子当布培养学徒”的方式,从实践中产生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员素质偏低,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和壮大必将会起到抑制。

所以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注入新的生产力。

二、高低人才缺乏是目前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包括水泥在内的非国家垄断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效益多不可观,高级人才难进,难养;技工方面的一线可用人才企业难找或者没有人才供应。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调查报告,当前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

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技工只占3.5%。

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不过100余万,相对于7000万技术工人来说,可谓凤毛麟角。

预计今后几年,中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

因此,加快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现有技师19700名,而高级技师仅有67名,加上主要技术岗位和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不足4万人。

在全省200多万名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占55.6%,中级占40.1%,高级占3.5%,技师占0.78%,形成了“金字塔”型结构,与公认的“纺锤”型合理结构相差甚远,我公司更是相差太大。

而且,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客观上存在数量严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状况。

一是高级技师、技师和重要技术岗位与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的数量不足;二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传统产业,而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建材、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等朝阳产业人才短缺。

此外社会上存在片面的人才观。

不少人一提到人才,想到的是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自觉不自觉地把技术工人排斥在“人才”之外。

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人人都可成才、岗岗都有出息、高技能工人也是人才的共识。

当工人、学技能被视为没出息。

现实生活中,技校生与大学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落差,致使年轻人只愿上普高,将来考大学,而不愿上技校。

这是导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重要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三、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的兴衰与人才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渴望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XX年我公司转变为民营企业后,公司提出了“以人为本,质量兴业”的经营方针。

确定了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出人才的机制来运行。

开始我公司期望到人才市场上去进行引进,每年派人道人才招聘会上招生,结果好的人才不愿来,低的我们有没有必要用和养。

后来我们还是继续每年抱着希望坚持去引进,同时开始走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道路。

根据岗位的需要,选送文化水平相应高的人出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创造出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水平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实行“平者让,能者上”原则。

目前我公司管理岗位上的大多是大、中专生,公司并不是开始就把他们放在管理和主要岗位上,而是他们确实有文化理论基础,经过实践,自身出类拔萃上来的。

同时公司对企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思想素质要高,如果没有努力的诚心和实际行动,再大能力的人我们也不要。

近几年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公司在不断开展减员和减费增效的管理过程中,都从来没有拒绝人才流入,每次人才交流会议,公司都派人参加,但每次均没有建材和机械方面的人才来应聘,低水平人才本公司已经富余,高人才不愿进入,这是公司目前所处的一个尴尬局面。

在对外引进人才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公司为鼓励员工自学成才,还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和政策,并纳入人事管理和考核制度中,以保证长期有效和具有连续性。

大的鼓励政策是:与水泥生产工艺直接相关的,经批准,可以带薪全脱出学习,并报效相应的学费;半脱产的给予带薪学习。

不乱何种学习形式,只要拿到国家承认学历的员工,本科给予奖励3000元,专科XX元,中专1000元。

除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外,公司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开展自帮自教,开展竞赛的学习形式。

每年均举办文化基础知识,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水泥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电工基础的培训班,培训技术后还要进行考试和考核。

此外针对大部分员工文化水平低,岗位技能接受慢的特点,公司还聘请专家来公司,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进行授课。

经理论和实践考核大部分员工拿到了岗位操作合格证书。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教育,公司所有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表现在: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逐年提高,水泥产销量从1999年的9万吨增加到XX年的13.5万吨。

相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质量事故大幅度减少。

应该说这是和公司鼓励自学成才措施的执行,每年进行年度教育培训考核和全方位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分不开的。

当今世界,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各个企业争夺的焦点,人才资源以比物质资源更快的速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已经拉开序幕。

人类已大步迈进了一个新的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以高科技为主要依托,势必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

任何好思路、好规划、好设计,都需要人匠把蓝图变成现实。

有了人才,我们事业发展就有了后劲,有了潜能,这是真正的实力所在。

时代需要创新人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急需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日趋融入国际竞争大舞台的中国呼唤创新人才。

我们认为加快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期望以后不久的将来有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到我们企业工作!《[推荐]×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第二篇: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材料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材料××客车厂是我国地上铁路客车生产的主导厂,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是地铁客车生产的唯一工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长客厂提供了竞争的舞台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工厂不断发展壮大的实践说明:人才培养是企业腾飞的支点。

××客车厂职工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的,以产品开发为主线,把培训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全过程。

工厂培训中心坚持在生产准备、生产过程、售后服务全过程实施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设计骨干的超前培训是新型车辆研制成功的前提;二是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先期培训是保证新型车辆项目各项准备就绪的基础;三是对技术工人不惜重金的培训是保证车辆生产质量的关键。

四是对用户实施培训是新型车辆功能得以发挥的保证。

一、对设计骨干的超前长期培训是新型车辆研制成功的前提以地铁车辆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厂开创了中国的地铁制造工业,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为北京、天津、朝鲜平壤生产了500多辆地铁车,产品安全可靠,北京地铁单车年载客150万人次,比载入吉尼斯记录的墨西哥地铁载客量多了一倍。

长客厂被称为“中国地铁的摇篮”。

1987年,已经有二十几年生产地铁客车经历的工厂突然没有了地铁定单。

早年研制的地铁车辆已经不能满足80年代末许多上地铁的城市对车辆档次和质量的要求,加之一些城市期望利用外国贷款建设地铁,因此国外地铁涌入国内,挤掉了长客厂的地铁车辆市场。

工厂领导认为关键在于虚心学习,缩小与国外在技术上的差距,提高国产地铁车辆的档次和质量,这是长客发展地铁的唯一出路。

在没有定单的情况下,长客厂成立了地铁研究所,用最精锐的队伍开展地铁研究,组织地铁设计骨干学习国外地铁先进技术。

1987年以来近十年的时间里,××客车厂坚持“科技兴企”,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培养人才。

工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不惜重金投入。

几年来,工厂每年都送出100多人出国,学习德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地铁技术。

多次请日本、英国专家到厂讲学,每天支出专家费用几百万美元。

在技术改造的方面,注重引进软件,工厂从南韩引进了地铁转向架技术,从日本引进了三辆样车。

通过学习消化国外技术,掌握了vvvf变频调速技术,无摇枕转向架技术等世界地铁先进技术。

研制了三辆先进地铁车投入北京运营。

至此长客厂的地铁制造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6年8月长客厂以其新的技术实力参与国际招标获得了11.47亿元人民币,217辆出口伊朗地铁的合同,1997年在北京复线采用国际最新变频技术的174辆地铁的国际招标中,长客厂又力克众多国外著名竞争对手,再次中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