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工厂布线方案范文

工厂布线方案范文

工厂布线方案范文工厂布线方案是指根据工厂的具体布局和需求,设计出合理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布置方案。

一个良好的工厂布线方案能够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

下面是一份关于工厂布线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布线的原则、步骤和具体方案。

一、工厂布线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布线方案要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可靠性原则:布线方案要充分考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3.灵活性原则:布线方案要适应工厂的需求变化,能够方便地新增或调整电路和设备。

4.经济性原则:布线方案要尽量减少成本,同时保证布线的质量和性能。

5.效率原则:布线方案要合理利用空间,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二、工厂布线的步骤1.确定负荷需求:首先要根据工厂的负荷需求,确定所需的电源容量和电气设备的数量。

2.设计供电系统:根据负荷需求,设计供电系统的容量和结构,包括主变配电室、总保护开关、分段开关等。

3.确定电缆规格:根据负荷需求和供电系统的设计,确定电缆的截面积、长度和材质等。

4.设计电气线路:根据负荷需求和供电系统的设计,设计电气线路的走向、布置和连接方式。

5.设计照明系统:根据工厂内部的照明需求,设计照明系统的布置方案,包括照明灯具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

6.设计设备电源系统:根据工厂内的各种设备的电源需求,设计设备电源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案,确保各设备能够正常供电。

7.考虑安全措施:布线方案要考虑安全措施,包括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安全开关和防护设施等。

三、工厂布线的具体方案1.布线结构方案:根据工厂的布局和负荷需求,确定供电系统的结构,包括主回路、副回路和支路等。

2.供电系统方案:根据负荷需求和布线结构方案,确定主变配电室、总保护开关和分段开关等设备的规格和布置位置。

3.电缆布线方案:根据负荷需求、布线结构和供电系统方案,确定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的布置路径和规格。

4.照明系统方案:根据工厂内的照明需求和布局,确定照明灯具的类型、位置和数量,设计照明线路的走向和连接方式。

厂区综合布线方案

厂区综合布线方案

45万吨新厂区综合布线需求目录第一章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ﻩ需求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网络系统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ﻩ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本期工程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监控报警系统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需求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伊品生物新厂区安防详细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ﻩ传输系统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有线电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外围管网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前言XX股份有限公司现在要建设45万吨级新生产厂区,现有的网络已经不能满足XX股份有限公司的日常工作需求,因此公司要求在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并建立一套新厂区的网络,将各个生产车间、宿舍、食堂和体育场汇聚到集团公司,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网络系统,从而使整个XX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一体化和资源共享,便于统一管理统一维护,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性能稳定、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1、需求分析XX股份有限公司45万吨新厂区项目,新厂区及生活办公区内所需的数据信息点、语音信息点、以及安防闭路监控、有线电视系统、外围管网系统.第二章网络系统1、概述1。

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_secret

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_secret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方案及时间进度目录施工方案及时间进度 (1)第1章施工方案 (1)1.1施工前准备 (1)1.2施工工艺流程图 (2)1.3施工关键点 (2)1.3.1工作区子系统 (2)1.3.2水平布线系统 (2)1.3.3管理子系统 (3)1.3.4线缆布放(含电缆、光缆) (3)1.3.5光缆端接 (3)1.3.6配线架 (5)1.3.7标签 (6)1.3.8系统测试 (8)第2章时间进度 (10)2.1进度计划 (10)2.2施工进度计划 (10)2.3施工进度计划表 (10)第1章施工方案1.1 施工前准备一)施工前的检查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

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1.2 施工工艺流程图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流程图1.3 施工关键点1.3.1 工作区子系统各楼层信息点分布点及编号详细情况标注于各楼层平面图上。

所有信息插座未经注明均为离地300mm 。

水平八芯双绞线在模块上卡接完毕,即应将面板装上。

工作区预留长度为0.3~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厂区综合布线方案

厂区综合布线方案

第1章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1.1系统概述近年来智能建筑的蓬勃发展,给学校、工厂、机关、公司等许多场所带来便捷的信息资源,所以迅速、准确地在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进行传递成为信息发展趋势。

因此,神州厂区弱电项目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配置通讯系统,并根据需求配制各种配线系统。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共享的逐渐形成,综合布线对于一个现代化常去来说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系统了。

本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与职能分布,以及具体的网络需求分析,就整个项目的综合布线作了具体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做到在尽可能减少一次性投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价比好、使用开放式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信息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配线网络或电信线路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缆线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配线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安装,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的神经中枢,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本方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今后的系统扩充、可靠性、易维护、易管理等问题。

1.2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过去,建筑物内各子系统均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但随着通信事业和电脑系统的高速发展,传统布线已不适应通信和电脑对传输线路的需求。

具体表现为:※协调性差。

各子系统专业设计,在线路路由上过多牵制,管线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重复投资。

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兼容性差各子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线路管理和维护的不便。

工厂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毕业设计

工厂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毕业设计

工厂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毕业设计一、项目背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布线系统可以提高办公效率,保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针对工厂办公楼的特殊需求,本文将提出一套综合布线系统,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环境的质量。

二、需求分析1.网络布线–实施高速网络布线,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需求。

2.电力布线–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各种办公设备的用电需求。

3.电话布线–提供稳定的电话线路,保障通讯的畅通。

4.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安全监控设备,确保办公楼内部的安全。

三、系统设计1.网络布线设计–利用CAT5E及以上标准的网线进行布线,各楼层设立网络中心,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2.电力布线设计–采用专业电力线路布置,进行合理的电路分布和负载平衡,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3.电话布线设计–采用CAT6标准网线进行电话线路的布置,建立电话线分机,保证通讯畅通。

4.安全监控系统设计–设立监控摄像头,安装安全监控软件,实现对办公楼内的全方位监控。

四、系统实施1.网络布线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网线布线,连接网络交换机和各终端设备。

2.电力布线实施–进行电力线路的铺设和接线,确保供电的正常运转。

3.电话布线实施–连接电话线路,设置电话分机,建立通讯网络。

4.安全监控系统实施–安装监控摄像头,连接监控软件,实现对办公楼内部的实时监控。

五、系统测试与调试1.网络测试–进行网络速度测试,保障网络连接畅通。

2.电力测试–检测电力线路的供电情况,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3.电话通讯测试–进行电话线路的通讯测试,确保通讯的畅通。

4.安全监控系统测试–模拟各种情况下的监控效果,确认监控系统的有效性。

六、系统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对布线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转。

2.问题处理–针对布线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维护。

3.数据备份–对关键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一套超完整的厂房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一套超完整的厂房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厂房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厂房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其设计、施工与后期维护对于保障厂房内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至关重要。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完整、高效、可扩展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满足厂房内不同区域的通信需求,提升厂房的信息化水平。

二、设计原则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布线系统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通信需求。

2.稳定性:确保布线系统稳定可靠,减少故障率,保障通信的连续性。

3.安全性: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4.可扩展性:设计灵活,方便未来进行扩展和升级。

5.易维护性:布线系统结构清晰,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

三、需求分析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我们对布线系统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

厂房内主要包括生产区、办公区、仓储区等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通信需求。

生产区需要支持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办公区需要实现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和内部通信,支持多种办公设备的使用;仓储区则需要支持无线覆盖和移动设备的接入,方便员工进行移动办公和库存管理。

四、系统架构设计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以中心机房为核心,通过主干光缆连接各区域的汇聚点,再由汇聚点通过水平线缆连接至各个终端设备。

系统架构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核心层:位于中心机房,由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路由功能。

2.汇聚层:设置在各区域的汇聚点,通过光缆与核心层连接,实现数据的汇聚和转发。

汇聚点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配线架和交换机等设备。

3.接入层:通过水平线缆连接汇聚点与终端设备,为厂房内的各种设备提供网络接入。

接入层采用六类或超六类网线,确保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高速性。

五、点位规划与布局根据厂房的平面布局和通信需求,我们对点位进行了合理规划。

大型工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教学文稿

大型工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教学文稿

**垃圾焚烧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南通金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5-12**垃圾焚烧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第一章需求分析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信息化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

网络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需求中,政府涉及使用到语音通信,互联网、政务内网网以及其他的专业网,另外还有视频监控的需求,因此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新厂周围对原有的线路设施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能够满足数据和视频传输需要的开放性多功能基础平台,未来可扩充。

1.1.1项目概况使用上分为周界视频及门卫监控中心,工厂四周线路所设计的布线含语音以及网络布线、网络接口。

在主要的路口和进出口布防监控探头。

1.1.2综合布线项目要求1、布线系统遵从国际(ISO/IEC 11801)标准和邮电部、建设部标准,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2、布线系统支持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高质量传输,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电脑及网络产品;3、布线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统一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插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4、易于管理。

面板、配线架有明显标识,机房线路管理、维护方便。

1.2 项目设计目标兼容性:综合布线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开放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对多数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灵活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并可灵活多变组网。

可靠性:系统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应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大型工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大型工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垃圾焚烧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南通金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5-12**垃圾焚烧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第一章需求分析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信息化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

网络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需求中,政府涉及使用到语音通信,互联网、政务内网网以及其他的专业网,另外还有视频监控的需求,因此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新厂周围对原有的线路设施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能够满足数据和视频传输需要的开放性多功能基础平台,未来可扩充。

1.1.1项目概况使用上分为周界视频及门卫监控中心,工厂四周线路所设计的布线含语音以及网络布线、网络接口。

在主要的路口和进出口布防监控探头。

1.1.2综合布线项目要求1、布线系统遵从国际(ISO/IEC 11801)标准和邮电部、建设部标准,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2、布线系统支持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高质量传输,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电脑及网络产品;3、布线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统一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插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4、易于管理。

面板、配线架有明显标识,机房线路管理、维护方便。

1.2 项目设计目标兼容性:综合布线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开放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对多数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灵活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并可灵活多变组网。

可靠性:系统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应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工厂管理)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

(工厂管理)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

厂区网络语音综合布线系统方案前言厂区综合布线,共有办公大楼一栋,型材车间两栋,管材车间两栋,碾碎车间两栋,等7栋建筑物,根据————有限公司为该厂区智能化系统工程制定的<<————有限公司————厂区综合布线的具体智能化功能要求,将建设一套适用于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印发的<<住宅厂前区智能化技术论证研讨会纪要>>和“住宅厂区智能化分级功能设置”要求的智能化系统,以能提高的舒适性、安全性、并可配合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厂区综合布线厂区的诸多综合功能。

在此,我公司将结合————有限公司————厂区综合布线厂区的具体情况及我公司在领域的成功经验,将为————有限公司设计一套适用于该————厂区综合布线厂区的智能化布线系统方案————有限公司————厂区综合布线厂区将会建成一个具有21世纪现代化综合功能的智能化厂区。

在————厂区综合布线厂区的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厂区综合布线厂区不但拥有庭院式的环境艺术设计,喷落水地和中心花园,以及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等休闲服务中心。

同时在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将建立先进的综合物业管理系统、集中的厂前区安全防范体系,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住宅厂区内光纤到大楼(FTTB)的高速宽带多媒体计算机Intranet网络平台,并为今后在厂区内实现电话、数据和电视“三网合一”创造条件,实现厂区内独立住宅的高度安全性、舒适性,和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与通讯的便捷性,达到21世纪智能住宅的功能目标。

本智能化布线系统方案设计实施,使得————厂区综合布线内的广大住户,领略现代科技给人们代来的高素质生活质量和精神内涵的新生活。

承蒙————有限公司能对公司的厚爱和信任,给予我公司为贵单位提供智能化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施工及服务机会,我公司深感荣幸并深表谢意。

公司希望本着敬业精业、诚挚、科学的态度,充分考虑贵方的要求,应用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我们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凭借我们成熟的技术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供贵方审阅。

工厂电气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

工厂电气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

工厂电气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工厂电气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工厂电气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是工厂电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电力供应、电气接线和综合布线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设计与布线系统能够保证工厂的电力供应稳定、信号传输畅通,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

首先,关于电力供应方面,合理的工厂电气设计需要根据工厂的用电情况和设备功耗来进行电源的布置和供电容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大型工厂需要接入高压电网,通过变压器将电能转换为供应给工厂的低压电能。

在布置变压器时,要考虑到电力的分配和回路的设计,确保每个回路的负载均衡,避免出现过载或短路的情况。

其次,对于电气接线方面,工厂电气设计需要根据工厂的布局和设备的位置来确定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电缆的敷设路径。

在选择电缆和电线时,要根据电流负载、环境温度和传输距离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型。

同时,要进行电气接线的标准化设计,确保每个设备的接线正确无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最后,对于综合布线方面,工厂电气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信号的传输需求,如数据、声音和视频信号等。

通常会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来进行布线,将各种信号集中传输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部分,水平布线是将各种信号通过通信线缆传输到各个工作区域,而垂直布线则是将各个工作区域的信号集中到一个主控制室或数据中心。

在综合布线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选用合适的通信线缆和设备。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信号的特性和使用需求,设计合理的接插件和面板,方便信号的接入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也需要注意线缆的敷设和标识,以及维护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工厂电气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对于工厂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保障非常重要。

一个合理的电气设计和布线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稳定、电气设备安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信息传输效率。

因此,在进行工厂电气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工厂的用电需求和设备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布线。

工厂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工厂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工厂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将成为工厂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将工厂内的各种电力、信号、网络、照明等线路进行规范化、整合化管理,以提高工厂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效率。

二、项目概述本工程为某工厂新建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电力线路、信号线路、网络线路以及照明等内容。

1. 电力线路电力线路是工厂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厂的正常运行。

因此,电力线路的规划和布线需要充分考虑工厂的用电需求、负载情况以及安全指标要求。

2. 信号线路信号线路主要用于工厂内各种传感器、控制元件的连接,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对工厂的自动化设备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信号线路的布线中,需要考虑信号传输距离、传输速度、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3. 网络线路随着工厂信息化程度的提升,网络线路的规划和布线变得尤为重要。

工厂的生产管理、数据采集、设备监控等大量场景需要依赖网络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因此,在网络线路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工厂的网络规模、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安全等因素。

4. 照明照明是工厂内部环境舒适度和视觉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照明布线中需要考虑工厂的照明需求、照明亮度、节能节电等因素。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前准备(1)确定项目范围:确认电力线路、信号线路、网络线路以及照明等布线范围,并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规划。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范围和施工要求,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工程进度、施工顺序和安全措施。

(3)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电缆、接头、插座、开关、管道等材料。

2. 施工流程(1)电力线路施工- 安装电缆:根据电力线路布局,进行电缆敷设和固定,确保电缆线路的整齐、明确、固定。

- 安装配电箱:根据用电负载情况,安装配电箱并连接各个电路。

- 接线测试:进行电缆接头的接线连接和测试,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

(2)信号线路施工- 安装传感器:根据信号线路布局,安装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并连接信号线路。

公司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公司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公司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是指在整个办公楼或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各个部门的电信和网络接入需求,安装和布置相应的电线、网线、电话线和其他相关设备的系统。

首先,对于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在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并分析各个部门的具体需求,包括电信设备、网络设备和电话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以及电信和网络传输速度的要求等。

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比如布线的方式(水平或垂直布线)以及所需的交换机、服务器和中继器等设备。

其次,对于布线的具体方式,采用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常见。

水平布线指将服务器室或电信机房的交换机和服务器与各个办公区域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布线方式,通常使用UTP(双绞线)或光纤。

而垂直布线则是指将服务器室或电信机房的交换机和服务器与楼层或楼房之间进行连接的布线方式,通常使用光纤。

此外,在综合布线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布线的走线路径和走线管道的选择。

走线路径应该避免与其它线路和设备产生干扰,并且尽量沿着墙壁或地板进行布置,以减少安装布线的成本。

走线管道可以选择塑料或金属,要求耐火、防水和耐腐蚀,并且预留一定的余量以满足后续的扩展需求。

另外,为了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

在安装布线完成后,通过使用测试仪器对线路进行测试,以确保线路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工作环境中的数据传输需求。

测试项目包括信号强度、信号衰减和传输速度等方面。

最后,综合布线系统应该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维护过程中,应对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线路问题,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办公楼或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效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使用体验,同时还能够为公司未来的扩展和更新需求提供便利和支持。

因此,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在现代企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

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

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一、引言厂区综合布线技术方案是在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网络连接的关键性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针对厂区综合布线的技术方案,旨在提供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厂区布线需求。

二、技术方案概述本技术方案基于综合布线的思想,采用分布式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布线方案,通过合理规划布线路径,将不同的设备和系统连接到中央控制中心。

三、布线环境分析考虑到工业厂区环境的复杂性,需要详细分析布线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环境温度和湿度:厂区环境通常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布线材料和设备要能够适应此特殊环境。

2.防尘和防水能力:布线系统应具备一定的防尘和防水能力,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电磁干扰:厂区内可能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源,布线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4.布线范围和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布线范围和需要连接的设备数量。

四、布线设计方案在布线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布线路径规划:根据设备的位置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布线路径,避免布线交叉和过长路径。

2.网络拓扑结构:选择适当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星型、总线型或者环型拓扑结构,以及层次化的拓扑结构。

3.网络设备选择:选择适用于工业环境的防尘、防水、抗干扰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

4.电缆选择:选择适用于工业环境的高质量电缆,如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并确保电缆长度和性能满足需求。

5.安全性设计:在布线设计中,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使用网络安全技术,如VPN和防火墙,保护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

五、布线施工与维护布线施工是整个布线方案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过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布线施工,确保布线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2.标识和记录:对每条布线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期维护和故障排除。

3.维护计划: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检查电缆连接、设备状态和软件升级等。

4.故障排除:建立故障排除机制,及时解决布线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I. 前言综合布线设计是制造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涉及到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电力、通信和数据传输等方面,对于保障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套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以期为制造厂建设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II. 制造厂综合布线需求分析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制造厂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以下是对制造厂综合布线需求的分析:1. 电力布线需求制造厂通常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包括生产线、设备和照明等。

因此,电力布线需要考虑电源容量、线路规划和安全等因素。

2. 通信布线需求现代制造厂的管理和生产依赖于各种通信设备,如电话、网络和监控系统等。

因此,通信布线需要充分考虑信号传输距离、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分布等因素。

3. 数据传输布线需求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数据,需要通过数据传输进行处理和管理。

数据传输布线需要考虑数据传输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III.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 电力布线设计方案为满足制造厂的电力需求,制造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考虑:(1)电源容量规划:根据制造厂的用电负荷和未来的扩展计划,合理规划电源容量,确保稳定供电。

(2)线路布置:根据制造厂的布局和设备分布,设计合理的线路布置,最大程度减少电力线路的长度和损耗。

(3)安全保护:在电力布线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安全保护,包括使用安全电缆、标识警示和合理的接地等。

2. 通信布线设计方案制造厂的通信布线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考虑:(1)信号传输距离:根据制造厂的面积和通信设备的分布,设计合理的信号传输距离,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2)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制造厂的网络需求和设备数量,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或总线型等。

(3)设备分布:根据制造厂的布局和通信设备的使用需求,合理分布设备,最大程度减少通信线路的长度和干扰。

3. 数据传输布线设计方案制造厂的数据传输布线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考虑:(1)传输速度:根据制造厂的数据传输需求,选择适当的传输介质和设备,以达到所需的传输速度。

工厂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工厂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工厂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正常情况下,工厂(车间)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都会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但仍不能够完全摆脱在高温、高粉尘、强腐蚀、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的作业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下实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必然面对不同程度的挑战。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

工业领域厂房综合布线机房设计与防护:机房设计与防护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机房位置选择、机房面积大小、供电、照明、温湿度和设备配置、线缆敷设以及防电磁干扰、防尘、防火、防雷、接地和其他防护等,作为机房设计的主体专业需对下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1)机房位置选择:应避开有高低压配电、电机以及无线电发射等干扰源的场所;应避开高温、高粉尘、强腐蚀和强震动等场所;力争靠近系统信息点负荷中心等。

(2)机房面积大小:应根据当期系统建设需求及今后发展规模等因素综合确定。

(3)供电、照明:系统应采用可靠电源供电;根据其系统或主要设备的重要性,配置UPS电源供电;照明应满足日常操作和维护的照度要求。

(4)温湿度:应满足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采暖、通风和空调设施。

(5)设备配置:网络、配线、交换机和电源等设备应合理配置,设备间配线路径应短捷顺畅;设备间安装距离应满足操作和维护的需要。

(6)线缆敷设:机柜间线缆连接和线缆出入的敷设方式,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活动地板、线槽或吊顶敷设等。

(7)防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的环境,应采取抗干扰措施。

(8)防尘:机房应做到严密防尘和隔绝有害气体入侵。

(9)防火:应符合国家消防规范的有关规定。

(10)防雷: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规范的规定。

(11)接地: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机柜应连接到就近的等电位接地装置,不应串联连接;传输线缆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屏蔽线缆的屏蔽层两端应等电位连接并接地;传输线缆采用的金属材质保护敷设以及线路采用的金属箱盒,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做接地。

一套完整的厂房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一套完整的厂房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一套完整的厂房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综合布线施工方案旨在为某厂房提供一套完整、高效、稳定的网络布线系统,以满足其生产、办公、通信、数据传输等需求。

方案将遵循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确保布线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二、项目准备阶段(一)项目需求分析1.深入了解厂房的生产工艺、设备布局、人员分布等,确定信息点需求。

2.分析现有网络架构和带宽需求,确定所需的传输速度和容量。

3.与业主或使用方沟通,明确布线系统的功能要求、安全要求及后期维护需求。

(二)现场勘查1.对厂房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了解楼层结构、房间布局、吊顶高度等。

2.检查现有管线、强弱电箱、配电箱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和状态。

3.评估施工难度和风险,确定施工重点和难点。

(三)设计方案制定1.根据需求和现场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2.确定布线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主干网、接入网、配线架等。

3.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规格和连接器,确保传输性能和稳定性。

4.规划布线点位和路径,避免与现有管线发生冲突。

5.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

三、材料准备阶段(一)材料清单制定1.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材料清单,包括线缆、配线架、连接器、标签等。

2.注明每种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及生产厂家等信息。

(二)材料采购与验收1.选择有信誉、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材料采购。

2.严格按照材料清单进行采购,确保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与清单一致。

3.对采购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详情+V bairui191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四、施工准备阶段(一)施工队伍组建与培训1.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工人等。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布线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施工工具与设备准备1.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剥线钳、压线钳、测试仪、电钻等。

2.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施工现场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综合布线案例

综合布线案例

综合布线案例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一种网络布线系统,它可以为各种设备和终端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综合布线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还可以简化网络管理和维护。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综合布线的实际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办公大楼的综合布线案例。

该办公大楼共有十层,每层都有大量的办公设备需要接入网络。

为了满足这些设备的需要,我们在每层都进行了综合布线,包括数据中心、机房、办公室等各个区域。

通过综合布线,我们可以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提高办公效率。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工厂的综合布线案例。

在工厂内部,有很多设备需要进行联网操作,包括生产设备、监控设备、办公设备等。

通过综合布线,我们可以将这些设备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操作。

这样一来,工厂的生产效率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再次,我们来看一个学校的综合布线案例。

在学校内部,有很多教学设备和学生终端需要接入网络,包括电脑、投影仪、智能黑板等。

通过综合布线,我们可以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持。

同时,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各个区域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商场的综合布线案例。

在商场内部,有很多商户需要进行网络销售和支付操作,同时商场也需要进行视频监控和广告发布。

通过综合布线,我们可以实现商场内各个商户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快速数据交换,为商场的运营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持。

总的来说,综合布线在各种场合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综合布线,我们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管理维护。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厂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厂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厂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设计原则实用性原则采用成熟的、经实践证明其实用性的技术。能满足现行业务的管理,并适应将来业务发展的要求。可靠性原则设计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选用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应具备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以维持系统的先进性。标准性和开放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采用开放式系统体系结构。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选用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应具备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以维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原则系统应具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满足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密性等要求。扩展性原则在用户业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系统应可不断升级和扩充,保证系统可用。经济性原则系统在保证性能强大、先进的同时应考虑经济性,选用具有最佳性价比的产品。在系统设计时,针对上述几项原则进行综合考虑。系统任务本系统涵盖计算机网络、语音电话、有线电视、闭路视频监控四部分。其中:计算机网络部分需综合考虑部分单位的特殊网络需求,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因此,网络部分采用两套布线系统,两网之间实行完全的物理隔离。1. 网络布线系统1.1 可行性分析该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网,另外一个是外网。内网、外网主要是提供内部人员的网络办公环境。其中内网是指各进驻部门办公应用的特殊需求。外网是指连接互联网。针对部分部门的特殊网络需求,该工程中有特殊需求的单位网络布线系统分为内、外网络两部分。两部分在物理结构上实行完全隔离。系统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条件:A.双绞线设备端口至终端端口距离不得超过94米;B.数据传输的带宽在水平区小于等于155Mbps;依据该建筑特点的分析,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主线采用光纤接入,分支线路采用非屏蔽双绞线直接端口到端口。所有端口连线长度都没有超过94米,均符合EIA/TIA 568标准。1.2 机房位置确立依据网络设备安装相关要求,为了使网络运行稳定、维护便捷,该大楼每单位均已由甲方合理妥善地设计了网络机房,本次施工均按贵方提供的建筑图纸所标机房位置执行。1.3 垂直主干系统主干网络垂直干缆设于中心机房内,每层引出后与水平线槽相连。垂直线缆采用PVC套管暗敷。如主干采用分单位单独光缆接入形式,则不存在垂直主干系统。示意图如下:1.4 水平干线系统各楼层水平线槽沿墙体底部和地面暗敷到各个办公室信息点。必要时由墙面开孔进办公室,所有插口全部延伸至办公桌下部。示意图如下:1.5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1.6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RJ45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底边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下图所示:1.7 材料的选型该工程数据传输线缆主线缆采用光纤传输,分支线路采用联通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此线符合EIA/TIA 568的标准,它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在150米范围内以标准10Mbps的传输速率,在100米范围内保证155Mbps的传输速率。此外它也可以传输各种70V直流电压及在相应的距离下传输10MHZ及100MHZ频率以内的弱电信号。信息地插及电话、有线电视地插选用一舟系列。1.8 信息点位置确定及数量按需方要求,具体安装位置按需方出具的装修图纸确定。2. 语音电话布线系统语音电话线路敷设与网络线缆同行,实用点按需方图纸确定,备用点按需方要求确定3.有线电视布线系统系统规划有线电视点位需方确定,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线路敷设与网线同行。4.网络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4.1 系统划分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目前国际流行的TCP/IP为基础,采用OSI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保证以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能互连互通、互操作,为挑选性能价格比好的设备创造条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这种设计思路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化、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在本方案中,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规划为:按物理结构划分:可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完全分开。按网络层次分:可分为分布层和接入层。分布层分布层是网络核心层与接入层的分界点,分布层扮演许多角色,包括由于安全性原因控制对资源的访问,分布层可以配置为VLAN之间连接的路由,汇总接入层的路由。设计时考虑分布层与核心层有冗余的链路。接入层接入层为用户提供在局部网段访问互连网络的能力,直接与桌面计算机接入。实现VLAN划分与安全控制。这种层次型的结构,不仅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而且可以滤除网络主干上不必要的流量,并为网络管理与运行维护提供良好的基础。4.2 网络设备选型在前述综合布线系统中内网、外网中共设有360个数据点,目前接入层交换机的端口数与信息点数按1:1的比例配置。选用H3C S1224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与汇聚层交换机实现2Gbps全双工上行链路,同时为桌面提供10/100/1000Mbps的交换速率。在各个会议室为外网配置相应的无线接入设备,方便无线用户的接入。同时选用一台H3C S5024E交换机用来连接所有外网使用的S1224交换机。路由选用H3C ER5100。同时,针对各单位相对需要独立和物理分割的特殊网络需求,采用S1224交换机作为各内网接入层交换机。组网应用图如下:4.2.1 H3C ER5100ER5100是H3C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千兆下行路由器,它主要定位于以太网/光纤/ADSL接入的SMB市场和政府、企业机构等网络环境。 ER5100采用专业的64位双核网络处理器,主频高达500MHz,并且支持丰富的软件特性,如IP<->MAC 地址绑定,ARP防攻击,流量限速等功能。它是H3C ER系列路由器中的中高端产品。高处理性能ER5100采用64位双核网络处理器,主频高达500MHz,处理能力相当于1GHz 的专业网络处理器,同时配合DDRII高速RAM进行高速转发,可以达到双WAN口200M的线速转发。●IPSec VPNER5100支持标准的IPSec VPN,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WEB配置实现点对点之间的安全的VPN连接,最高支持168位的3DES加密;同时H3C结合国内用户的组网特点在ER5100上同时支持通过域名方式配置IPSec VPN连接和NAT-T的NAT 穿越功能。●多局域网功能(VLAN)ER5100支持多局域网功能,可以方便的划分局域网为多个网段,降低广播域和ARP病毒的影响,针对每个局域网可以配置单独的DHCP Server和防火墙规则,ER5100最多可同时支持16个内部局域网。●ARP病毒双重防护ER5100通过IP<->MAC地址绑定功能,固定了网关的ARP列表,可以有效防止ARP欺骗引起的内网通讯中断;此外ER5100毫秒级的免费ARP的定时发送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局域网PC中毒后引发的ARP攻击。●网络流量限速BT,迅雷等P2P软件对网络带宽的过度占用会影响到网内其他用户的正常业务,ER5100通过基于IP或基于NAT表项的网络流量限速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单台PC的上/下行流量和建立的NAT表项的个数,限制了P2P软件对网络带宽的过度占用。●业务控制(QQ/MSN/金融软件)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大量普及,造成员工办公效率低下,无法集中精力。ER5100独有的应用控制功能,可以方便的限制内网用户对QQ/MSN等应用的使用,ER5100同时支持对大智慧/分析家/同花顺/广发至强/光大证券/国元证券等金融软件的应用控制功能。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对特权用户组的设置保证关键用户的使用不受影响。4.2.2 H3C 5024EH3C S5000E系列全千兆以太网安全交换机,全系列包括S5024E和S5048E两款,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全千兆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分别提供了24/48个千兆以太网端口、4个千兆SFP端口(与后4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复用)以及一个Console端口,支持Vlan划分、端口镜像、端口限速、DHCP-Snooping、IP+MAC+端口+VLAN四元素绑定、防ARP欺骗、ACL、VLAN-ACL、STP/RSTP、Voice VLAN 、静态LACP等功能,可以通过Telnet、命令行、Web界面、SNMP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该产品针对目前局域网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了802.1x、Guest VLAN、防ARP欺骗、防蠕虫病毒、防MAC地址攻击、四元绑定、智能绑定(一键绑定)、DHCP Snooping、ACL等一系列安全特性,并且提供了可视化的WEB操作界面,通过简便操作,即可以有效防御ARP欺骗、DOS攻击及蠕虫攻击;同时为用户的各种业务应用提供了简单可靠的优化配置方案。H3C S5000E系列交换机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等行业,可为用户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可网管的全千兆安全解决方案。全线速的二层千兆交换:S5048E 96Gbps/S5024E 48Gbps的总线带宽为交换机所有的端口提供二层千兆线速交换能力,保证所有端口无阻塞的进行报文转发。●优异的安全性能:支持802.1x认证,安全专区提供多种丰富的安全功能,可以实现IP+MAC+端口+VLAN四元素绑定,并可通过DHCP-Snooping或者智能绑定自动获取绑定列表,有效防御ARP攻击、DOS攻击及蠕虫攻击,并可以方便的实现安全配置文件的导入和导出。●强大的链路扩展及备份能力:提供LACP、STP/RSTP功能,可有效实现链路扩展及备份。●网吧、企业专区智能端口设定及检查:为交换机所连接的收银服务器、监控服务器、电影音乐服务器、游戏更新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路由器等提供智能化的端口优化设置,并且提供智能检查告警功能。●简单方便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web可视化的界面,对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同时提供Console口和Telnet的命令行配置。4.2.3 H3C S1224H3C S1224交换机是H3C公司自主开发的全千兆无管理以太网交换产品,提供24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所有端口均支持全线速无阻塞交换以及端口自动翻转功能,带有H3C独有的流控拨码开关,可以安装于19英寸标准机架。●符合IEEE802.3、IEEE802.3u、IEEE802.3ab、和IEEE802.3x标准;●提供24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每个端口都支持Auto-MDI/MDIX功能;●每个端口都提供Speed和Link/Act指示灯,显示端口的工作状态。4.2.4 华为 WA1006E选用华为公司WA1006E系列无线产品作为会议系统提供无线的接入。在各个会议分别设1个无线接入点,通过VLAN的划分,对通过不同客户机适配器的用户进行管理;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用户,还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提高安全性。Quidway WA1006E是定位于公众标准网络的一种连接无线网络及有线网络无线接入点(AP)设备。利用QuidwayWA1006E,可有效整合有线及无线网络,是大型办公室、临时办公室、会议室等布线困难的场所组建高效、灵活的无线局域网的理想选择。Quidway WA1006E无线接入点遵循IEEE 802.11b及IEEE 802.11g,可提供高达54M的无线接入速率,并可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接入速率。作为无线接入点设备,它支持漫游(Roaming)功能以及ESSID、WEP、WPA以及AES的加密功能,可防止未经授权的不当存取资料,并可以通过符合SNMP协议的网管工具进行管理。Quidway WA1006E具有如下特点:1)标准:支持IEEE802.11b、 802.11g、802.3、802.3u、IEEE 802.3af 、Wi-Fi;2)数据速率:自动侦测联机速度支持1Mbps/2Mbps/5.5Mbps/11Mbps MbpsFor IEEE802.11b,支持6 Mbps/9 Mbps/12 Mbps Mbps/18 Mbps/24 Mbps/36 Mbps/ 48 Mbps/ 54 Mbps. for 802.11g ,具有更高的数据速率;3)数据安全:支持ESSID区分网络,支持64/128/152位增强性动态健控(Enhanced Dynamic Keying )WEP加密;支持动态加密机制WPA(WI-FI Protected Access),软件升级支持增强性安全-AES(TBD/CCM));4)用户安全:支持ESSID隐含功能,可有效防止用户被非法劫持;5)二层策略:支持MFF(二层转发抑止)、UIMF(WAN接口MAC地址过滤)、支持ACL控制用户接入;6)负载均衡:支持IAPP协议,支持基于用户数的负载均衡、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支持基于AP的性能监测,包括用户列表、流量等统计信息显示等;7)工作载频:支持设置工作载频、或自动信道选择;8)输出功率:支持100mW输出功率、多级功率可调、标准SMA接口外接天线;9)认证功能:支持802.1X认证、Radius Client、DHCP Server;10)组网模式: 有线Up-link口支持Bridge、Router、PPPOEClient(PAP/CHAP)等多种工作模式,支持NAT功能;11)抗干扰性:采用更先进的数据编码调制技术OFDM(正交频分复用)、分极天线以及2.4G带通滤波技术,具有优异的抗多径衰落特性;12)供电模式:支持POE(-48V远供,最远可实现200米)、支持本地供电;13)可靠性:支持链路完整性、支持Watch Dog;14)可管理性:支持SNMP、WEB、Telnet对AP的故障、配置、重启等管理,支持HGMP(华为集群管理协议)实现对AP的管理,节省管理IP地址,提高管理能力;15)升级维护:支持各种安装方式、支持firmware远程升级以及配置文件上传下载;以后随着用户对无线接入的需求,可以方便地增加无线接入的客户机适配器,增加无线用户的接入数。5.系统安全设计5.1 安全性分析1)环境和硬件为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它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过程。2)网络层安全网络层是网络入侵者进攻信息系统的渠道和通路。许多安全问题都集中体现在网络的安全方面。由于大型网络系统内运行的TPC/IP协议并非专为安全通讯而设计,所以网络系统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和威胁。网络入侵者一般采用预攻击探测、窃听等搜集信息,然后利用IP欺骗、重放或重演、拒绝服务攻击(SYN FLOOD,PING FLOOD等)、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篡改、堆栈溢出等手段进行攻击。保证网络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合理划分网段,利用网络中间设备的安全机制控制各网络间的访问。在对该网络设计时,我公司已经考虑了网段的划分的安全性问题。其中网络具体的拓扑结构好要根据需方所提供的服务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做出最终设计。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安全也称主机安全,由于现代操作系统的代码庞大,从而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一些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如Unix,Window NT,其安全漏洞更是广为流传。另一方面,系统管理员或使用人员对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其自身的安全机制了解不够,配置不当也会造成的安全隐患。4)数据库在许多关键的业务系统运行在数据库平台上,如果数据库安全无法保证,其上的应用系统也会被非法访问或破坏。数据库安全隐患集中在:系统认证:口令强度不够,过期帐号,登录攻击等。系统授权:帐号权限,登录时间超时等。系统完整性:Y2K兼容,特洛伊木马,审核配置,补丁和修正程序等。5.2 安全性设计依据本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保护网络上信息资源的安全;在系统整个安全性设计和方案的实施中,我们将遵循和参照最新的、最权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标准。这些安全标准包括:ISO/IEC 177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ISO/IEC 13335 Information technology–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T SecurityISO/IEC 154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我国的国家标准GB、国家军用标准GJB、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行业标准SJ 等标准作为本项目的参考标准。根据上述相应标准,我们将为行政大厅网络建成一个多级的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5.3 安全性管理建议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系统的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整个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对系统可能的安全脆弱性,除了在系统的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需要花大力气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因为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等方面,而这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所以应引起各计算机网络应用部门领导的重视。5.4 网络优化技术为了方便系统对内网、外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维护和管理,同时在网络扩张的情况下确保整体的高效和稳定,我们建议在采用高速、高性能主干网络设备的同时,利用VLAN划分策略,根据设备实现功能、用户组职能以及用户级别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子网。通过QoS机制进行按需的网络流量控制,使重要的数据获得比其它诸如电子邮件之类更高的优先级;未来通过增加模块支持和实现目前流行的IP电话,视频会议等实时性的数据技术。5.4.1 VLAN虚拟网管理策略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网络管理越来越困难,所以VLAN成为一个解决网络问题的流行的首选技术。VLAN可以减轻网络工程师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允许网络管理员取消过去的物理限制,并对用户的第3层网络地址进行控制,而不管它处在网络中的哪个位置;VLAN的其他优势包括加强网络的安全性能、易于控制广播和能够分布通信量。利用VLAN划分策略,根据设备实现功能、用户组职能以及用户级别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子网。虚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集中的路由功能实现,网络主干具有极强的扩充能力,网络性能不会因为网络的扩充而降低,与广域的路由器和主机配合实现广域上网络资源的备份和数据分流,保障局域网上的安全性。目前,各种VLAN划分技术大致有交换机端口分组和基于加标签的VLANl两种,在对内网、外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阶段,我们将实际应用情况,对便不同用户单位、部门的用户划分VLAN。同一单位、部门可以跨楼层进行相互访问,不同的单位或部门间未经允许不能进行访问;不同VLAN间的通信通过外网、内网的交换机实现。通过VLAN的划分,可以大大加强网络的管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有效地利用网络设备。5.4.2 服务质量(QoS)结合先进的、基于端口的QoS,复杂的流量处理,出色的管理,以及多个网络部署方案所必须的安全性,简化传统的第2层LAN交换。通过支持对延迟敏感的传输,交换构架的丰富QoS能力使网络管理员能保护关键任务应用。可以按每个队列对内置其中的快速分组内存进行动态分配,动态分配和用户定义队列阈值及可配置队列规划加权等一起使用,确保适当地处理时间敏感传输而不丢失数据包,从而实现端到端的服务质量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外部、机房内、机房外等不同场所通过化纤导线、光纤、合成肆电缆、配线线槽等布线设备,将信息传输设备互相连接,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本次施工项目为某大型商业办公楼多功能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初步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和业主需求,进行初步布线方案设计。

2. 施工图制作:由专业设计人员制作综合布线工程详细施工图。

3. 采购材料:根据施工图确定所需材料清单,进行采购。

4. 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5. 确定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 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标识,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布线设备安装1. 网线布设:根据施工图指引,进行网线的布设,连接网络设备。

2. 光纤布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光纤的布设和连接。

3. 配线线槽安装:安装配线线槽,将布设好的网线、光纤等线缆进行整理和连接。

4. 机房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机房内的布线设备和网络设备。

5. 连接测试:对布设好的线缆和设备进行连接测试,确保连接正常。

四、质量验收1. 线缆接头检查:检查线缆的接头是否牢固,没有松动现象。

2. 设备连接检查: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无误差。

3. 信号测试:对布设好的线缆和设备进行信号测试,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4. 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符合安全规范。

五、施工总结本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经过严格质量验收,最终完成了项目的施工任务。

在未来使用过程中,业主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升级,以满足不同的信息传输需求。

六、安全防护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标识工作区域和危险区域。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工程概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工程概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工程概况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数字化设备和通信设备在企业、工厂、学校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其网络和通信设备相应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保障网络和通信的畅通,综合布线设计成为了任何一个场所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将围绕综合布线设计来阐述这一重要工程的概况。

二、项目概述综合布线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需求,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和安装接口系统。

它不仅包括电力线路,还包括数据线路、电话线路等各种网络和通信线路。

而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工程,则是对综合布线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和实施,以满足各种设备的使用需求。

三、项目目标1. 满足各类数字化设备的接入需求,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2. 保障网络和通信设备的畅通,以确保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3. 提高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4. 减少布线系统的杂乱程度,提高布线系统的美观性。

四、设计内容1. 网络布线设计:根据不同的网络设备和使用需求,设计各种网线的引入和分布,包括光纤、网线等各种网络线路的敷设和连接。

2. 数据中心布线设计:对数据中心的布线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确保其能够满足各种设备接入的需求,同时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

3. 电话线路布线设计:对电话线路的布线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各个办公区域和会议室等地方的电话线路能够满足通信需求。

4. 电力线路布线设计:根据各类设备的需求,对电力线路进行规划和设计,保障各类设备的正常供电。

5. 安防监控布线设计:对安全监控设备的布线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设备的联网和监控能够正常运行。

6. 弱电系统布线设计:包括各种传输介质,如声音、图像、数据等信号传输的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五、设计原则1. 稳定性与可靠性:布线系统必须具备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 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3. 扩展性:布线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以应对未来设备的接入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焚烧厂综合
布线设计方案
南通金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5-12
**垃圾焚烧厂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第一章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信息化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

网络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需求中,政府涉及使用到语音通信,互联网、政务内网网以及其他的专业网,另外还有视频监控的需求,因此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新厂周围对原有的线路设施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能够满足数据和视频传输需要的开放性多功能基础平台,未来可扩充。

1.1.1项目概况
使用上分为周界视频及门卫监控中心,工厂四周线路所设计的布线含语音以及网络布线、网络接口。

在主要的路口和进出口布防监控探头。

1.1.2综合布线项目要求
1、布线系统遵从国际(ISO/IEC 11801)标准和邮电部、建设部标准,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
2、布线系统支持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高质量传输,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电脑及网络产品;
3、布线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统一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插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
4、易于管理。

面板、配线架有明显标识,机房线路管理、维护方便。

1.2 项目设计目标
兼容性:综合布线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开放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对多数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灵活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并可灵活多变组网。

可靠性:系统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应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先进性:系统布线方式合理。

所有布线均应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并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余量。

经济性:统一考虑闭路电视系统、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避免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

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做到维护简单、方便。

故障影响范围尽可能小。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整体设计
2.1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都采用树型拓扑结构。

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

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如图所示。

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成“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
◆设备间
◆工作区
◆管理区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

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2.2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2.2.1 国际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2-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相关厂家产品设计、选型、施工、验收手册说明的标准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1工作区子系统
包括所有用户实际使用区域。

共设外网数据点、监控探头13路。

3.1.1 工作区数据点设置原则
在办公场所按每个办公桌1个语音,2路数据点的数量配置(冗余部分可以作为备份数据点用)。

门卫室配置专网数据点,监控汇聚点,配备视频监控接口.
3.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由建筑物各管理间至各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

为了满足高速率数据传输,数据、语音传输选用光纤及超五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线,围墙各点所需水平电缆均采用套管暗线敷设,具体长度按实际场所计算。

3.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连接水平电缆和垂直干线。

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常用设备包括快接式配线架、理线架、跳线和必要的网络设备。

每个楼层设置网络暗埋式机箱。

3.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管理间的干线构成。

其任务是将各楼层管理间的信息,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

垂直干线的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合用户今后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采用主备份2条链路实现。

3.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网络汇集中心交换平台和电话主机房设备均设置在一层楼梯间位置,实现每层楼汇接来的电缆的最终管理。

根据综合布线所需主要设备列表如下:
3.6工作电源配置方案
所有的弱点箱(即管理子系统)均需配备交流引入,配置空开和多功能插座。

同时必须引入接地线。

设备中心电源要求更高,在实际容量考虑应该兼顾照明、空调、防火、防潮等设备的需求。

同时必须引入接地线。

监控设备数据点同时必须配置交流电源。

3.7水平子系统布线要求
走线方式分采用地下管槽走线方式
这种方式适应于有密集的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或线槽地板。

主干槽从弱电竖井引出,沿走廊引向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再用支架槽引向房间内的信息点出线口,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等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话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作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实现办公自动化。

第4章承载业务介绍
4.内网
统一的以网络连通为主的信息平台,实现各互联骨干网络的互联。

内部组网图与过去没有变化
4.2视频监控
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图像远程监控、传输、存储及管理。

利用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为有视频监控需求的各行业用户提供全新、直观、扩大视觉和听觉范围的管理工具。

4.5综合办公信息化
综合办公业务是基于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针对使用的PC和移动终端,搭建支持综合办公应用系统,提供公文处理、工作安排、信息发布和应用、邮件、单位通信录等功能,以及会议和商旅服务,可满足随时随地的办公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