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细节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细节的魅力
课堂是一门艺术,里面包容了众多元素,其中,细节往往能够为课堂增添无限魅力。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注重课堂细节,能让课堂泛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教学细节,它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格式和复杂的结构,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的课堂细节。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细节更多的是注重教师的行为,诸如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讲授容量、密度等方面的相关细节,这种注重教师行为的教学细节固然也能够促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过多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身上,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教学中的交流活动,注重学生讨论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动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很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这个成语也说明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曾看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练笔,要求写一封给母亲的信。学生快速地完成了习作,接着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信读给大家听。第一位同学上来深情地朗读着他写的文章,能够判断学生写的是真情实感。朗读不到一半,他自己却因激动不由自主地抽噎起来,下面的同学看到他这个样子都偷偷地笑起来,老师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就这样,男孩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头拧到了一边,用了半分钟调整了情绪,接着哽咽地坚持着把文章继续读完,之后大家都给了他掌声。乍一看,似乎很正常,不过我们认真注重这个课堂细节的话,便发现教师对这个细节的处理有欠妥当。人的情绪是不可控制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方面要照顾到学生个人的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下面的同学准确对待这位学生。他读不下去,我们能不能不让他读了,同时,调动其他同学说:“是啊,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母爱啊,他的文章让我们深深地沉浸在母子亲情之中,谁能协助他把这篇文章读完?”这样既能把教学继续下去,又体现出教师对那位同学的人文关爱,更引导了同学们也来关爱、协助那位同学。如此一来,这节课肯定是一堂成功的课。所以,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焕发生命活力。注重细节,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还曾听一位老师的《学写人物》一课,教师出示三段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的片段,让学生阅读后思考回答这几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和对几个片段的理解,比较好的回答了问题。在老师问题引领下,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这已经是很好的教学情景了,但在此时,教师却用课件将
这几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展示出来,如果我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久而久之,我不会再去思考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因为,最终老师会将标准答案给我们,何苦再让我们去思考。
接着老师让一位同学当模特,作为同学们尝试实行人物外貌描写的对象。看着该同学一本正经站在讲桌前的样子,我想,就这么让人家站在那里?除自己不能练笔外,还很不好意思的站在众人面前,显得不自在。如果站的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出现休克、晕厥等现象。假如叫这位同学上台时,老师能够希望这位同学用心品评自己,自己简单地总结自己的外貌特征,不但能够让其他同学有人可写,还使得被用作模特的学生真正思考如何实行人物外貌描写,并成为鲜活的案例,与描写自己的同学们交流心得。
那位同学本分地站着,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同学们哄笑起来,对此,老师没有即时抓住,没有立即建议孩子们描写人的外貌特征时能够渲染一下气氛。一个喷嚏,既能够说这位同学诙谐幽默,也能够说该同学为了提升班内所有同学的写作水平,非但失去了自我练笔的机会,还心甘情愿成为同学们观察习作的对象,通过肯定这位同学,起到提升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境界的作用。
课堂经常是精彩的,但精彩的课堂一般都是恰当处理“细节”的课堂。所有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堂细节,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较好地处理每一个细节点,既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又升华了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才是耐人寻味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是一种长期的准备。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掘课堂实践中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完善,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