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套种的农业功效及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栽培管理)

合集下载

套种的好处,套种和间作的区别

套种的好处,套种和间作的区别

套种的好处,套种和间作的区别1、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延后生长季节,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提升年总产量。

2、套种指的是某种作物生长后期时,再种上另外一种作物。

3、间作指的是同一块地同时期按比例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

3、轮作指的是两季种植不同作物的复种方式。

4、混种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混合后种植在同一片田里。

一、套种的好处1、套种的好处可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升复种指数,增加年总产量。

2、适宜套种的作物(1)玉米+南瓜(花生)南瓜花蜜可以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能够有效的减轻玉米螟的危害。

种植花生也可以适量的减少玉米螟,且不会遮挡光照。

(2)玉米+辣椒(青椒)因为玉米有遮阴作用,可以减轻72%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隔行种植可减轻56.9%的青椒病毒病。

(3)玉米+黄瓜可以让黄瓜花叶病减少61.6%左右,还可以利用玉米秸秆来做黄瓜架条,省钱省力。

(4)玉米+红薯玉米是纵向生长,红薯是横向生长,两者结合有利于通风透光,加强光合作用。

二、套种和间作的区别1、套种和间作的不同(1)套种指的是在一种作物生长到后期时,种上另一种作物,共同生长的时间并不长。

(2)间作指的是在一块地上,同一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

2、轮种指的是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在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作物的复种方式。

3、混种(1)指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且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种在同一块田地里。

(2)混作是指不同作物的恰当组合,提高了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

选用耐旱涝、耐瘠薄、抗性强的作物组合时,还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达到稳产保收的效果。

农田的间作套种

农田的间作套种

农田的间作套种农田的间作套种是利用农田空间和时间的种植方式,是一种生态、有效的耕作方式。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这种种植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专家的赞赏和推崇。

本文将从什么是间作套种、套种的类型、农田间作套种的优点和实践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述。

什么是间作套种?间作套种是利用同一地块,在同一作物生长期内,同时种植不同作物(双熟)、不同品种(混栽)或不同结构(互栽),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下生长的技术。

套种类型有多重套种、轮作套种、组合套种等。

套种的类型多重套种:就是在一个季节中嵌入一种作物在另一种作物上面,也叫“垂直种植”。

如相思豆和玉米、豌豆和小麦等。

轮作套种:利用不同商品作物在同一地块上隔年种植的技术,促进及增进了土壤营养汇集,消灭了田间病虫害的许多废物体,改易连续种植枯萎病的形成,加速利落控议,防止土壤物质耗贝,丰厚土壤的再倚赖及利用率。

常见的轮作套种有小麦-豌豆、玉米-土豆等。

组合套种:也叫“复合种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在种植面积内以一定的比例适当的组合起来,达到增产、优质、抗逆性强等效益的种植方式。

农田间作套种的优点1、减少休耕期,增强土地利用率。

间作套种不仅能够享受两个作物的收获期,而且能够在休耕期间,利用区域和时间上的趋势,加速安放次作,从而减少了生产的障碍,增强了土地的效益。

2、增加经济效益。

可以增加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数量,有效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并缩短生产周期。

3、降低病虫害的几率。

不同类型的作物间、不同品种的作物间,都存在不同的功效,相互影响。

它们可以互相补充营养,共同调节地温、湿度及气氛等,从而防止病虫害的散播。

4、调节水分供应。

通过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可以使土壤的风水更加平稳,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蓄积,从而提高了作物的抗旱和生长质量。

农田间作套种的实践注意事项1、了解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调配好间作套种方案。

2、选择品种适合的作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类型和相应的轮次,可以实现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增加种植效益,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定义、原理、优点以及应用案例。

一、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定义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简称套种与轮作技术,是指在同一块农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通过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合理利用土壤养分、病虫害防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效果的一种农业种植方式。

二、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原理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一方面通过不同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和残留物对土壤进行调节和改良,增加土壤养分的供给和保持土壤肥力;另一方面,通过不同作物的生物特性差异、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三、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优点1.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使农田中各种养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

2. 病虫害防控:适当的套种搭配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3.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的遗留物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的肥力。

4. 平衡农作物生长周期: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减轻土壤反复种植同一作物带来的连作障碍。

5. 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套种与轮作技术,作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应用案例以小麦和豆类作物的套种与轮作技术为例,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又可以防治小麦病虫害。

在秋季播种小麦后,春季翻耕土壤并播种豆类蔬菜或豆类作物。

这样的套种方式可以使土壤充分利用,豆类作物根系能增加土壤养分,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同时,豆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某些物质,对小麦病虫害具有遏制作用,达到病虫害防控的目的。

间作、套种和轮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间作、套种和轮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间作、套种和轮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间作是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

2、套种主要是在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种上另一种作物,其共同生长的时间短。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玉米地套种竹荪3、轮种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意义:间作套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作物复合群体增加对阳光的吸收与利用,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

底层喜阴植物还可以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

但间作套种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

所以在生产上要注意控制施肥量,还有就是对作物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将有助于提高间作套种的生产效果。

轮作方式便于对土地中多种元素的充分利用,尽可能的提高土地的最大产出量。

典型例题:浙江某地家庭农场模式简图如下,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1)农场主将种植、养殖、旅游副业(采摘、垂钓)等进行了合理优化。

还将农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的转化、再生及资源化等综合起来,实现对能量的。

这种做法正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遵循的基本技是和。

(2)由于果树与幼苗之间空间很大,农场主将甘薯、油菜在果园中。

打落菜籽以后,农场把这些油菜秸秆置还果园地,覆盖在果树的根部上,又把榨油以后的菜籽饼施入果园,保持,提高水果的品质,求得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和。

该生态农场能生产出无公害水果的原因是减少了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1)该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这种做法遵循的基本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和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2)由于果树与幼苗之间空间很大,可以将甘薯和油菜套种在果园中,提高对光能等资源的利用率。

打落菜籽以后,把油菜秸秆置还果园地,覆盖在果树的根部上,又把榨油以后的菜籽饼施入果园,保持土壤的肥力,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水果的品质,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农作物间套种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复合种植在耕地上的方式,与这种种植方式有关的种植方式还有单作,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等。

1、间作套作的概念(1)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其特点是群体是结构复杂,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种管、收也不方便。

(2)套作也称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与间作都有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前者的共生期只占全生育期的小部分,后者的共生期占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或几乎全部。

套作先用生长季节不同的两种作物,一前一后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使田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提高全年总产量。

2、间套作的效益原理间套作人工复合群体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的作用,其原理在于种间互补和竞争,主要表现为空间互补、时间互补、养分互补、水分互补和生物间互补等。

3、间套作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选择间套作的作物及其品种,首先,要求它们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处期间要大体相同。

如水稻花生,甘薯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实行间套作。

其次,要求作物形态特征和生育特征要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

例如,植株高度要高低搭配,株型要紧凑与松散对应,叶子要大小尖圆互补,根系要深浅疏密结合,生育期要长短前后交错,喜光与耐阴结合。

最后,要求作物搭配形成的组合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

(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合理的田间配置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及种内的各种矛盾。

(3)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在间套作情况下,虽然合理安排了田间结构,但它们之间仍然有争光、争肥、争水的矛盾。

为了使间套作达到高产高效,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到:①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②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③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④及时综合防治病虫;⑤早熟早收。

农作物间作套种

农作物间作套种

农作物间作套种
农作物间作套种是一种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间距和时间顺序,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这种种植方式有以下优点:
1. 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对光照、水分、养分等的需求不同。

通过间作套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空间和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

2. 提高土壤肥力:不同作物的根系分布深度和范围不同,间作套种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养分的浪费和损失。

同时,不同作物还可以互相提供庇荫和保护,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分和防止杂草生长。

3. 增加生物多样性: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吸引更多的有益昆虫和鸟类,有助于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提高经济效益: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5. 改善生态环境:间作套种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同时,还可以增加农田的植被覆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农作物间作套种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种植方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特点,选择适合的间作套种组合,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

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与实施方法

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与实施方法

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与实施方法作物间作套种是一种古老而智慧的农业种植方式,在现代农业中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一)提高土地利用率空间利用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

例如玉米和大豆间作,玉米植株高大,向上生长,而大豆植株相对矮小,主要横向发展。

玉米占据了上层空间,大豆则利用了玉米植株下层的空间。

这样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就可以同时种植两种作物,相当于增加了种植的面积。

时间利用有些作物生长周期长,有些则短。

通过套种,可以在生长周期长的作物生长过程中,插入种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

比如在棉花生长前期,在行间套种一些短期生长的蔬菜,如小白菜。

当小白菜收获时,棉花还处于生长阶段,并没有互相干扰,这样就提高了土地在时间维度上的利用率。

(二)改善土壤肥力养分互补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

豆科作物具有固氮能力,像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

当大豆与玉米间作时,大豆固定的氮元素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供玉米吸收利用。

而玉米对土壤中磷、钾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方式与大豆不同,在间作系统中,它们各自从土壤中获取所需的养分,又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对方消耗的养分,减少了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

土壤结构改善不同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生长方式不同。

深根系作物如苜蓿,其根系可以深入土壤下层,疏松深层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而浅根系作物如小麦,其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起到固定土壤表层结构的作用。

将它们进行间作套种,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整体结构,使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等物理性质得到优化。

(三)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驱虫避害某些作物具有特殊的气味或者分泌物,可以驱赶害虫。

例如,洋葱和胡萝卜间作,洋葱散发的气味能够驱赶胡萝卜害虫,而胡萝卜的气味也可以对洋葱害虫起到一定的驱赶作用。

这样间作就减少了害虫对作物的侵害几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多样性影响间作套种增加了田间的生物多样性。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一、间作套种好处多间作套种间作套种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二、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1、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应能高矮搭配2、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3、间作套种的作物,根系应深浅不一4、间作套种,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5、间作套种的作物,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6、间作套种的作物,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7、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

8、间作套种,耐阴作物宜与抗旱作物搭配9、间作套种的作物,结实部位以地上和地下相间为宜10、间作套种的作物,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11、间作套种,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12、间作套种,爬蔓型作物宜与直立型作物套作13、认识作物的相亲与相克相亲的作物有相克的作物有三、间作套种的30种方法及好处1、棉花+玉米2、棉花(或油菜)+大蒜3、棉花+小麦4、棉花+绿豆5、棉花+高粱6、玉米+黄瓜7、玉米+红薯8、玉米+南瓜(或花生)9、玉米+辣(青)椒:10、玉米+白菜11、 玉米+豌豆:12、玉米+大豆13、玉米+蚕豆15、小麦+蚕豆:16.大蒜+玉米17.大蒜+油菜18、马铃薯+大蒜19、大豆(或花生)+蓖麻21.茄子+小白菜22、韭菜+豇豆23、四季豆+小葱24、芋艿+甜瓜25、葡萄+黄瓜26、大白菜+小菜心27、生姜+西瓜28、冬瓜+番茄29、圆葱+胡萝卜30、十字花科蔬菜+莴苣(番茄或薄荷)可以间作套种的搭配方式有很多,种植朋友可以举一反三,合理间作套种,减参考资料:1、间作套种应注意模式问题 农村大众/ncdz/content/2 0151105/ArticelNC05003MT.htm2、间作套种的21种方法及好处你知道吗? 微信公号:如金3、科学间套作 病轻虫又少 作者:王玉堂 《农药市场信息》 2015年10期4、庄稼搭好伴 杀虫又防病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kj/syjs/zwbhjs/228031.shtml。

浅析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势、原则与技术要点

浅析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势、原则与技术要点

浅析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势、原则与技术要点作者:张颖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间作套种具有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及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品质,节约能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优势,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文围绕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间作套种间作套种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指在同一田地上生长时间相似、生产季节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按占地宽窄比例,分行或分带种植的一种种植技术。

农作物间作套种可称为现代立体农业,它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距、株距来种植两种极以上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1. 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势农作物间作套种是一项时空利用技术,能充分利用季节、土地、气候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农作物一年多熟种植、高产高效。

在农业生产上,根据农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巧妙搭配、合理种植,可以有效减轻一方或双方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不仅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产品增产、提质、增收。

1.1有利于贫困地区迅速脱贫。

贵州思南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农业山区。

农业基础条件极差,耕地零碎,其特点是:山多平地少,土多水田少,陡坡耕地多平地耕地少,人多耕地少,中低产水平田土多稳产高产水平的耕地少。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茶类为主。

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极为贫困,现在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的无劳动力的人,森林覆盖逐年增加,野猪、野兽对农作物的灾害越来越厉害,山脚边耕地撂荒,能耕种的只有极少部分。

因此,要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农作物套种新技术的高产高效的特点,正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力武器。

1.2有效地抑制病虫害。

作物套种主要是运用各种农作物的相生相克的原理,即一种作物分泌出的元素刚好是另一种作物所需要的元素,两种作物相互利用,成为黄金搭档。

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简介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时种植花生和玉米,利用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一种农业种植技术。

通过合理选择品种、调整种植密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花生和玉米的优势,提高双作品种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种植要点、管理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

选种与分区在进行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之前,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花生和玉米品种。

一般来说,花生和玉米的生长期差异较大,因此选择花生和玉米的品种时需要注意它们的生长期是否相近,以便实现最佳的生长和产量效益。

同时,根据实际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水肥情况和防治病虫害的需要,可以将种植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并根据分区的特点,选择适合该区域的花生和玉米品种,以提高整体产量和质量。

土壤准备与施肥在进行花生玉米间作套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清除杂草和残留作物,除去病虫害源。

然后进行耕作,犁地深度应达到15-20厘米,松土并改良土壤质地,以便增加土壤肥力和通透性。

花生和玉米对于土壤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两者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置。

一般来说,花生喜欢酸性土壤,对有机质要求较高,适合施用有机肥和磷、钾等中微量元素。

而玉米对土壤要求较为适应性,可以适度施入化肥,尤其是氮肥。

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肥力失调和环境污染。

同时,根据花生和玉米的生长阶段,调整施肥比例和方式,以满足作物的不同需求。

种植密度与疏芽疏苗花生和玉米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来说,花生和玉米的种植密度宜根据各自的品种特点和生长习性进行调整。

对于花生,种植密度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花生的种植密度为40000-50000株/亩。

过高或过低的种植密度都会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对于玉米,种植密度也需要根据品种特点和生长环境进行调整。

小麦花生玉米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花生玉米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对策建议MODERN ENTERPRISECULTURE1592020.6MEC 小麦花生玉米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刘霞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谷山北路农业农村局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6-159-01一、小麦花生玉米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优势分析间作套种模式可以使各种农作物在生理上的互补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小麦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使用使玉米产量相比玉米单作提高5%,玉米可以更多吸收来自花生的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达到18%。

在环境保护方面,玉米和花生可以充分发挥根瘤固氮作用,减少了农业生产中10%的氮肥用量,实现花生生产的绿色高效。

花生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引入起到了固氮作用,改良了土壤环境,使土地得到养护。

二、小麦花生玉米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方案(一)田间合理布局小麦花生玉米间种套作在田间的布局模式使用带状间作模式。

重点考虑三种不同作物在田间的合理布局,以便有效地调节作物间的共生期矛盾。

笔者推荐田间布局模式采用以粮食生产为主,保证花生增产的9:4:2模式。

即小麦、玉米、花生的播种行距比例为9:4:2。

小麦使用机播进行宽窄行种植,在每相距2m 的带宽中分别包含了行距为30cm 的3个宽行和行距为15cm 的6个窄行,共9行。

在小麦收成前,将花生套种在小麦种植区的宽行中,行距为30cm,每个带宽播种4行,每穴播种2粒,播种完成后的播种密度达到6000-7000穴/亩。

小麦收成后,在窄行中套种玉米,行距为40cm,每个带宽播种2行,使播种密度达到3000-4000株/亩。

小麦与花生间应保持15cm 的间距,而玉米与花生间应保持存在35cm 间距。

在小麦花生玉米间种套作选地时应该优先对土质进行考察,保证土质适宜播种,同时确保土地平整,便于排水灌溉。

播种前应提前对耕地进行深翻作业,以保证土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方便秸秆的溶解。

耕地深翻作业应采用大型深翻机,保证深翻深度在30-40cm 之间。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玉米与大豆套种是耦合作物的一种发展方式,也是一种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下面就介绍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的原理:一、套种的优势:1、提高土壤肥力:当玉米作物靠近大豆,大豆对玉米周围环境的土壤结构和农产品营养成份都有所改善;2、提高作物产量:玉米大豆套种时,给大豆提供了阳光、营养以及抗病和抗逆性;3、提高耐旱性:当玉米与大豆并作时,可以有效避免玉米在旱季中落粒空腔间空气的迅速乾枯;4、提高耐寒性:玉米的生育温度是10-12℃,而大豆的生育温度是2-4℃,当玉米大豆一套,可以有效的提高穗籽生长的耐寒性;5、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这种套种作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施肥、灌溉以及农药等农业经营技术,增强农作物之间、地域间的多样性;6、减少农作物在病虫害中的损失:玉米大豆套种可以减轻农作物对病虫害的侵害损失,大豆本身可以抑制植物病毒、菌病和解毒等问题;7、降低玉米大豆彼此间的竞争:大豆高生长速度可以减少玉米与其他作物之间的竞争,这既可以降低玉米的灌溉量,又能增加其根系的发育范围。

二、作套种的条件:1、种子穴距:大豆应比玉米浅,建议播种时大豆采用低播深度,玉米搭配较深埋藏方法种植;2、栽种量:当玉米与大豆一套时,一般选择玉米的栽种量较深,而大豆的比例会相对淡化,以节省土壤营养物质;3、施肥:玉米多用有机肥,大豆因为可以吸收大量氮磷钾,而需要施用无机肥;4、灌溉: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认真安排灌溉工作;5、除草:采取严格的抑制除草措施,以免干扰作物完成吸收土壤营养元素的过程;6、防治虫害:尽量采用生物防治。

三、收割与收获:1、收割:玉米大豆套种期间,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先调换收割大豆,而玉米要进入三叶期以后才得以收割;2、收获:收获时要仔细检查粮食质量,以确保收获的粮食性质合格,也要更重视收获的大豆的收获数量和质量。

玉米大豆套种具有很多优点,但在作套种之前,要充分了解这一套种的原理,而且把握好各作物的存活力、抗逆性及抗病性,才能让这种套种得到最大效用。

作物合理间作套种技术.doc

作物合理间作套种技术.doc

作物合理间作套种技术
农作物栽培,进行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利用地力、光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实现高产、稳产和高效益。

接下来我们对于作物间作详情一起来了解一下:
1.春玉米间作夏秋芹:7月上旬在玉米行间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三元复合肥15公斤,然后整地。

播前将芹菜种子浸种24小时,再将种子置于冰箱或水井中,保湿催芽。

种子露白后,均匀撒播,播后盖一层细土。

8月上旬玉米收获后采用肥水猛攻。

适时用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等药防治芹菜斑枯病、炭疽病。

9月下旬-10月初上市,亩产2500公斤左右。

2.黄瓜或番茄套种豇豆或菜豆:春栽黄瓜或番茄的生长后期,在每株根旁点播2-3粒豇豆或菜豆种子,当伸蔓后剪除前茬作物,进行松土除草,追施速效肥料。

进入开花结荚期,于傍晚喷洒敌敌畏防治豆荚螟。

一般播后45天左右采收嫩荚,亩产1000-1500公斤。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作物合理间作,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间作套种的方法及好处

间作套种的方法及好处

间作套种的方法及好处1、棉花+玉米:棉田间种玉米可诱集虫卵减轻棉苗受害。

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1行玉米(每亩50~60墩,每墩2~3株),可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

间种玉米的棉田,棉苗上的落卵量平均减少60%~70%。

2、棉花(或油菜)+大蒜:棉花或油菜间种大蒜可驱避害虫减少虫卵。

大蒜挥发出来的杀菌素——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可使为害棉花或油菜的蚜虫“退避三舍”,且棉花上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也明显减轻,其他害虫也会“闻风而逃”。

据调查,间种田没用药物防治苗蚜,棉苗未卷叶,而同样条件的单作田防治苗蚜2次,最高卷叶株率仍达25%-28%;间种田二代棉铃虫百株仅有卵12粒,而单作田百株卵量都在500粒以上。

3、棉花+小麦:麦棉套种,这种配植方法对控制棉花苗期蚜虫十分有利。

麦套棉由于小麦的屏障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棉蚜迁入,而且棉田温度要比单作田低1℃左右,再加上麦行天敌的作用,苗蚜不用施药防治即可控制为害。

4、棉花+绿豆:棉花绿豆间作,五六月份,单作田棉棵小,不利于天敌隐蔽、栖息;间作田绿豆发棵快,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而豆蚜又是天敌的好食料,所以天敌量增加,棉花害虫减轻,一般可少防治1-2遍。

5、棉花+高粱:棉田间种高粱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6、玉米+黄瓜:玉米间种黄瓜可减少黄瓜病毒病发生。

在玉米行内种黄瓜,可使黄瓜花叶病减少61.6%。

还能利用玉米秸秆做黄瓜架条,省钱省工。

7、玉米+红薯:这两种作物枝叶一个是纵向生长一个是横向生长,有利于通风透光,加强光合作用。

8、玉米+南瓜(或花生):玉米间种南瓜或花生可有效减轻玉米螟害。

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通过黑卵蜂的寄生作用,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螟的为害。

另外,玉米间作花生也可使玉米螟的为害明显减轻。

玉米尖形叶,花生圆形叶,一起种植不会互相挡光,提供光能利用率。

西瓜、辣椒、水果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西瓜、辣椒、水果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菌清600倍液加30%净果精800倍液对接穗苗进行消毒。

砧木摘心后,及时用嫁接针或竹签扎入砧木茎干深0.5 cm,在西瓜子叶下1 cm 处切成45°斜角,迅速拔出嫁接针或竹签,将接穗苗插入砧木,使接穗与砧木子叶呈“十”字型。

嫁接后7天内,白天温度为30~35℃,夜间20~25℃;7 d 伤口愈合后西瓜苗开始生长,白天温度为25~28℃,夜间温度为15℃,同时应注意苗期病害预防。

西瓜、辣椒移栽前7d 开始炼苗,定植前1d 苗床喷洒好意600倍液加健植宝500倍液,带药下地,可预防多种病害。

五、整地和定植辣椒、西瓜需肥量大,每667 m 2底肥施腐熟有机肥5 m 3,饼肥不少于60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优质过磷酸钙50 kg,起高15 cm、底宽 60 cm 龟背垄,上盖地膜。

西瓜苗按株距55~60 cm 定植,每667 m 2栽簇生朝天椒每穴2株),6月中旬在西瓜垄间按2垄西瓜间播2~3行玉 11% 盈盾1500倍液加600倍液药液中蘸根后再1~2次,可预水2肥”:20 kg;第2kg;第3300倍液+旺立旺硼肥500倍液,增强667 m 2施复1次,667 m 2追肥在西瓜垄间点播玉米,能很好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能促进辣椒多开花、多结果,同时也起到了诱集带的作用。

七、病虫害防治在整个辣椒、西瓜生育期,每6~7 d 整株喷洒1次80%好意500倍液+健植宝500倍液,可防治大多数真菌性病害。

遇到高温、多雨天气时期,用净果精、中生菌素等防治细菌性病害。

高温干旱容易缺钙和感染病毒病,注意叶面补充钙肥,并用宁南霉素+康润二号+增多宝+锌肥预防病毒病。

玉米苗期用70% 吡虫啉+10% 烯啶虫胺+5%阿维菌素消灭蚜虫、红蜘蛛等传毒媒介,以防粗缩病的发生,大喇叭口期用康戈、稳敌、 镖克等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玉米螟。

八、适时采收西瓜采收时间为上午或傍晚,用剪刀剪断果柄,尽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切忌半墒播种造成玉米出苗不全。

间作套种技术简介

间作套种技术简介

间作套种的好处及原则
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实现一季多收,高产高效。

如中国北方一年一熟地区实行间、套作可达二年五熟,南方在复种一年二至三熟的基础上间、套作后可达五至六熟。

2、充分利用光能。

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该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

如将冬瓜幼苗套种于
春甘蓝畦间,在架冬瓜生长的中
后期再套种芹菜或莴笋,可充分
利用不同太阳高度的入射光提
高全年的叶面积指数,有效地利
用太阳辐射能。

3、用地养地相结合,实行
粮肥间套、粮豆间套,以地养地,
既增产粮食,又培肥地力,有利
持续增产。

4、抑制病虫害发生。

间作套种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害发生。

如胡萝卜、莴笋、洋葱或甘蓝等蔬菜与马铃薯间、套作可阻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展。

实行间作套种,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从株型上,要“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即高秆作物和矮秆作物搭配,以形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复合群体。

如玉米与马铃薯、高粱和大豆搭配。

2、从根系分布上,要“一深一浅”,即深根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这样可以充分有效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

作物间套原理与技术

作物间套原理与技术

作物间套原理与技术1、间作套种的意义。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利用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增产、增收、稳产保收、协调作物的争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商品化生产。

2、间作套种增产原理。

(1)单一群体难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作物生长的初期、中期、后期的生长状况存在动态变化,对光能利用率不同。

(2)间套复合群体合理利用了植物间的竞争与互补的关系。

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补关系)包括互补、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

植物间的负相互作用(竞争关系)为两个或多个生物争夺同一环境资源。

竞争对于充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3)应用生态位理论。

充分利用空间、时间、营养等资源。

实践证明,利用其空间生态位是首位的,其他从之,是基本共性。

3、间作套种的技术。

(1)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其原因是:生态上大同小异,生物学上互补有利,生产管理上方便容易,还要有配套品种。

高产、抗病、抗倒、早熟是理想品种。

(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

其原则是:瞻前顾后、兼顾左右、便于管理、增加密度、保证产量。

共同的技术特征为:高低畦种植、分畦种植、窄行密株、增加密度、保持适宜间距。

(3)调整作物种植时间。

是解决作物竞争、发挥间套优势的有效技术。

(4)增加投入、合理运筹肥水,实行以株定量的施肥原则。

(5)采用新技术,调节作物生长。

主要是利用保护地栽培、育大苗壮苗移栽、化控等技术。

(6)综合防治病虫害。

大豆、玉米间作套种

大豆、玉米间作套种

大豆、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套作是一种农业种植模式,其中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大豆和玉米。

这种种植方式有一些潜在的好处:1. 土地利用效率高:套种大豆和玉米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同,大豆一般生长期比较短,可以在玉米生长期间播种和生长。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并增加农田的产量。

2.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大豆和玉米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它们所受的病虫害也不同。

套种可以降低单一作物受病虫害的风险,使整个农田的病虫害发生率降低。

此外,大豆还具有一定的固氮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状况,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3. 养分循环和土壤保护: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套种可以促进养分的循环利用。

大豆具有固氮的能力,能够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土壤中的有效氮,供玉米吸收利用。

这样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并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由于大豆和玉米的根系结构不同,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保护土壤的结构和质量。

虽然大豆和玉米的套种有一些优势,但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合理调整品种:选择适合套种的大豆和玉米品种。

要确保它们的生长周期不会产生明显的冲突,以便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顺利的生长和收获。

2. 密度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套种的密度。

过高的密度可能导致植株竞争养分和空间,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3. 病虫害管理:尽量采取综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包括轮作、合理施肥、选择抗病、抗虫品种等,以减少病虫害对套种作物的影响。

4. 种植管理: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合理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

总结起来,大豆和玉米的套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促进养分循环和土壤保护。

然而,套种需要合理调整品种和密度,并注意病虫害管理和种植管理,以确保套种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产量。

间作的好处,间作和套种的区别

间作的好处,间作和套种的区别

间作的好处,间作和套种的区别
一、间作的好处
1、好处
(1)采用间作的种植方法,能够合理的搭配作物群体,使它们高矮成层,相间成行,并充分的利用光能、水分、土壤等一些资源,从而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

(2)因为间作可以充分的利用到一些空间,所以能够有效的缓解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而且它还能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性,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2、间作原则
(1)应该间作生活习性以及高度不同的作物,即矮作物搭配高作物,喜阳作物搭配喜阴作物,比如玉米可以间作马铃薯。

(2)同时还要求间作的作物在肥水、通风等方面不能有太大的矛盾,避免影响它们的生长。

二、间作和套种的区别
1、种植方法不同
(1)间作:在同一个地块上、同一个生长期内,分行或者分带相间种植2种或者2种以上作物,要求这些作物的生育季节基本相近,比如玉米和绿豆。

(2)套种:当前季作物进入生长后期之后,便可以在它的株行间种植后季作物,比如可以利用辣椒与棉花生育期的差异性进行套种,一般在棉花进入生长旺期的时候,辣椒的收获期基本已经快结束了,一般不会对棉花的生长造成影响。

2、种植时间不同
(1)间作:可以同时种植几种作物。

(2)套种:一般应在不同的时期进行种植,前季作物和后季作物共生的时间一般比较短。

3、作物的高低不同
(1)间作:种植几种作物的时候,它们的高度一般应不同。

(2)套种:作物种植的高低一般可以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作套种的农业功效及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粮油,
栽培管理
一、间作和套种的区别
间作和套种,虽然都是使用同一块地按照一定的行距、株距和占地大小比例进行多样化种植,但二者却是两种不同的种植方法:
1、所谓间作,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根据一定的行数比例在地中间隔种植两种及以上的不同作物种类,间作的不同作物共同生长期较长,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一半以上。

2、所谓套种,是在前种作物生长后期的逐行间再次种植新一种作物的种植方法,套种的作物共同生长的生育期很短,一般不超过整个生育期的一半。

3、间作套种是我国一代一代农民经过种植实践总结,给我们流传下来的宝贵传统种植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适合间种套作的作物品类,很多作物间作套种具有十分突出的增产增收效果。

二、作物间作套种的五大农业功效
1、通过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和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达到一年多熟、一年多收的作用,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增加种植收入;同时由于间作套种株行距相对较大,能够很好的解决作物水肥相争的矛盾。

2、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改善土壤中的养分结构,调节土壤盐碱酸碱度平衡,从而达到改善土壤性状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抑制作物重茬连作引起的病虫害发生,提高农产品的长势和品质。

3、间作套种,通过种植不同株高、不同养分需求、不同生育期的作物品类,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不仅能最大幅度的挖掘种地土地空间价值,而且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全面改善田间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使边行增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4、间作套种,会加大作物对土壤的护墒覆盖面积,一方面能减少阳光直射地表所造成的水分蒸发,具有很好的保湿抗旱效果,另一方面还会减少雨水冲刷地面所造成的表层土壤流失,具有较好的护土护墒效果,再一方面由于田间作物覆盖面积大,能够降低杂草生长所以的光照、透风条件,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5、不同作物间套种植具有十分好的防治病虫害危害、促进增产的功效。

三、作物间作套种的基本原则
1、株型——“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纵一横”:①高秆作物和低秆作物搭配;②株型松散、枝叶繁茂的作物和株型紧凑、枝叶稀疏作物搭配;③枝叶横向发展的作物和枝叶纵向发展的作物搭配。

比如,玉米和马铃薯间套,或者高粱和大豆间套,或者玉米和红薯套种,在株型上高低有序,在枝叶上松紧有度、上下分明,在田间就能够形成非常好的通风透光生长环境。

2、叶型——“一尖一圆:”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就是圆叶类作物和尖叶类作物搭配。

比如,大豆、棉花、红薯等圆叶类作物和玉米、小麦、高粱等尖叶类作物间套。

3、密度——“一大一小”、“一宽一窄”:对于间作套种的作物来说,
主种作物密度要大、行距要宽,副种作物密度要小、行距要窄。

如西瓜套种大蒜、棉花、辣椒等。

4、生育期——“一早一晚”:间作套种最好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种类,以便更好延长主种和副种作物的生长期,更好的利用太阳光照条件和土壤资源,一般来说主种作物成熟期可以稍微晚些,副种作物成熟期可以稍微早些。

四、不同作物的间套混种
1、经济作物间作套种
韭菜和番茄间套能够防治西红柿根腐病;韭菜和大白菜间套能够防治大白菜根腐病;大蒜和马铃薯间套能够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大蒜和棉花间套能够驱逐田间蚜虫;大蒜和油菜间套能够防治田间菜蚜虫;莴苣和菠菜间套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莴苣和卷心菜间套能够防治粉蝶产卵;甘蓝和番茄或莴苣间套能够防治多种甘蓝害虫危害;萝卜与草决明间作能够防治萝卜根线虫;胡萝卜和葱间套能够互相驱虫防害;大姜和苦瓜间套能够使大姜提前成熟上市、苦瓜丰收;茄子和大葱间套能够防治蚂蚁;辣椒和黄瓜间套能够防治黄瓜霜霉病、辣椒炭疽病;豌豆和洋葱套能够防治豌豆黑粉病;豆角和黄瓜间套能够互相促进生长和增产;小白菜和茄子间套能够防治地老虎虫害;番茄和冬瓜间套能够预防番茄日灼病的发生;芝麻和红薯间套能够提高光能利用、实现较好的增产;韭菜和豇豆间套,韭菜会吸收豇豆的氮肥,能够有效抑制豇豆旺长、促进多结荚;地边间套几棵蓖麻能够驱除金龟子;蒜葱类作物间套,不仅能够防治多种蔬菜病害,还能有效够抑制
土壤中病原菌繁殖生长,具有土壤消毒的功效。

2、大田作物间作套种
玉米和大豆间套,大豆根瘤菌为玉米生产所需氮肥,玉米在土壤中为大豆根瘤菌供应较多碳水化合物;玉米和棉花间套,能够大幅降低棉铃虫在棉苗上的产卵量和危害;玉米和白菜、辣椒间套,可以降低田间温度,使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减少20%以上,使辣椒病病毒、日灼病减少一半以上;玉米和豌豆间套,二者可以互相促进生长,实现双双增产;玉米和黄瓜间套,能够使黄瓜花叶病减少一半以上;玉米和南瓜间套,南瓜会吸引玉米螟天敌黑卵蜂入田,从而减轻玉米螟的危害;玉米和大蒜间套,大蒜散发出的刺激性气体能够抑制蚜虫和玉米螟的发病率。

小麦和棉花间套,小麦植株能够阻挡棉铃虫迁入危害棉苗,同时麦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花蚜虫的天敌,能够明显降低棉花棉铃虫和蚜虫危害;小麦和烟草间套,麦田中的七星瓢虫是烟蚜虫的天气,能够减少烟蚜虫对烟草的危害,还能使烟草花叶病降低四五成;小麦和蚕豆间套,能够改善田间的透风通光性和保水保湿性,既能使小麦锈病和蚕豆褐斑病发病率大幅降低,还能增强抗旱抗涝能力;大麦和马铃薯间套,马铃薯叶片能够分泌一种刺激大麦生长的物质,促进大麦生长和增产。

3、果树作物间作套种
苹果树和樱桃间套,二者挥发的气体能够互相促进生长,让果实具有更加香甜的口感;葡萄和黄瓜间套,能够有效降低葡萄褐斑病和霜
霉病的发病率;苹果和梨树边种植金银花,金银花根系的分泌物被果树吸收后,能够减轻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果园中间套豆类、花生,既能够抑制杂草生长,又能提高地力,使果树更好的生长和结果;果园内种植一些芦笋或万寿草,能够抑制果树线虫的繁殖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果园间套最适合未封闭的幼龄果园,密植高产果园不适合间套种植,间作作物以都豆科类、生长期短的蔬菜作物最佳,地下茎块类作物、藤木类作物、高秆类作物不适合果园间套种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