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必备笔记_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合集下载

新【化学】高中有机化学重点_高考状元笔记精品资料

新【化学】高中有机化学重点_高考状元笔记精品资料

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知识整理维勒第一个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人【NH4CNO△CO(NH2)2】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新戊烷沸点9.7℃密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但都小于水。

烯烃被KMnO4氧化:C上没有H→酮羰基C上一个H→羧基C上两个H→CO2取代反应:烷烃纯卤素光照乙烯与溴水加成不需要条件C=C-C=C 低温1,2加成高温1,4加成苯和液溴取代条件:Fe催化(或FeBr3)甲烷制取CH3COONa+NaOH CuO CH4+Na2CO3卤代烃1.消去C-C-X+NaOH/C=C+NaX+H2O2.取代(水解)C-X+NaOH H2O/C-OH+NaX苯甲酸:固体、难溶于水C17H33COOH 油酸C17H35COOH 硬脂酸C15H31COOH 软脂酸有机物:同一碳上连两根双键不稳定(=C=)有双键碳上的羟基不稳定(=C-OH)立体异构(又称对映异构、镜像异构)同一C上连不同基团(中心C又称手性碳)鉴别方法:偏正光平面异构Cl-C=C-Cl 与H-C=C-Cl| | | |H H Cl H(顺式结构)(反式结构)有机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失氧或得氢的反应醇: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碳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乙醇俗称酒精,无色透明液体,密度比水小,容易挥发,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高。

水与酒精加CaO后蒸馏化学性质1.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H3CH2ONa [注意:O与Na之间不能加短线])2.燃烧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3.催化氧化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羟基所连C上要有H○1RCH2OH→RCHO○2R-CH(OH)-R’→R-CO-R’4.与卤代烃反应5.脱水反应(分子间170℃分子内140℃)消去反应中的扎伊采夫规则:“氢少减氢”溴乙烷,无色液体,因溶有Br2显黄色来自醛、酮的碳氧双键才能与H2加成卤代烃○1消去H-C-C-X + NaOH醇/△C=C+NaX+H2O○2取代(水解)C-X+NaOH H2O/△C-OH+NaX醇○1置换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催化氧化【CH3CH2OH+CuO△CH3CHO+Cu+H2O2Cu+O2△2CuO】→2CH3CH2OH+O2△2CH3CHO+2H2O○3取代R-OH+HX→R-X+H2O○4消去(分子内脱水)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5取代(分子间脱水)2CH3CH2OH浓硫酸/140℃CH3CH2OCH2CH3(以下苯环用C6H6表示,苯基用C6H5-表示)酚○1显色反应Fe3++6C6H5OH→[Fe(C6H5O)6]3-+6H+(紫色溶液)○2羟基酸性(酸性HCO3-<苯酚<H2CO3)C6H5OH+NaOH→C6H5ONa+H2O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2C6H5OH+2Na→2C6H5ONa+H2○3取代(与浓溴水反应)C6H5OH+3Br2 C6H5(Br)3(OH)[三溴苯酚、白色沉淀]+3HBr○4缩聚nC6H5OH+nHCHO催化剂-[-C6H3(OH)-CH2-]-n+nH2O醛○1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2与新制Cu(OH)2反应CH3CHO+2Cu(OH)2+NaOH△Cu2O+CH3COONa+3H2O(注意1甲醛【HCHO】可以与4Ag(NH3)2OH或4Cu(OH)2反应)重要知识点提醒:有机高分子的应用、石油加工(分馏、裂化、裂解)、煤的加工(液化、气化)、有机物结构及组成鉴定的仪器、重要化学家贡献等学习有机,主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各类基团的性质,并能熟练运用于有机推断题,就可以了。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研究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需要夯实基础,掌握知识点的梳理是一种优秀的研究方法。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有机物的溶解性可分为难溶于水和易溶于水两类。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还有具有特殊溶解性的物质,如乙醇,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常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能溶解NaOH和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2.有机物的密度有机物的密度可分为小于水的密度和大于水的密度两类。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如溴苯)、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有机物的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的有一般N(C)≤4的各类烃和一氯甲烷(CHCl,沸点为-24.2℃)等。

液态的有醇、醛、酮、醚、酯、醚酯、羧酸、酰胺、脂肪族和环烃等。

固态的有脂肪族和环烃等。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考化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氯乙烯是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CHCl,沸点为-13.9℃。

相比之下,氯乙烷是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CHCl,沸点为32℃。

四氟乙烯是另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F2==CF2,沸点为-76.3℃。

甲乙醚是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3OC2H5,沸点为10.8℃。

己烷和甲醇也是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分别为(CH3(CH2)4CH3)和CH3OH。

溴乙烷和溴苯也是有机物,但由于格式错误,无法确定它们的状态和沸点。

有机物的状态和沸点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一般来说,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 有机化学的定义与发展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3. 有机物命名原则和方法
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简式表示法
2. 极性与非极性有机物的特点和性质
3. 连接关系、立体构型与异构体
4.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有机化学反应
1.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与步骤
2. 有机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动力学
3. 有机合成反应的原则和方法
四、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化学反应
1.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2. 醇、醛和酮的结构与性质
3. 酸、酯、酰氯和酰胺的结构与性质
4. 醚、过氧化物和醚醚的结构与性质
5. 有机物的氧化与还原反应
6. 有机物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五、有机物的合成与应用
1.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与合成规划
2. 有机物的天然合成与人工合成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与重要性
六、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有机物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2. 有机物的氢键、范德华力和离子作用
3. 有机物的溶解性和分配行为
4. 有机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以上是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高考化学复习有所帮助。

最新高考状元笔记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18章_99页)

最新高考状元笔记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18章_99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或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如2Na+ C12=2NaCl(有电子得失)、H2+ C12=2HCl(有电子对偏移)等反应均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在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特征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某一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互关系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处在最高价的物质只能得到电子,只具有氧化性,只能作氧化剂(注:不一定是强氧化剂)。

重要的氧化剂有: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X2(卤素单质)、O2、O3等。

②所含元素处于高价或较高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NO2、PbO2等。

③所含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④所含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K2Cr2O7等.⑤金属阳离子等,如Fe3+、Cu2+、Ag+、H+等.⑥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⑦特殊物质,如HClO也具有强氧化性.(2)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处在最低价的物质只能失去电子,只具有还原性,只能作还原剂(注:不一定是强还原剂).重要的还原剂有:①活泼金属单质,如Na、K、Ca、Mg、Al、Fe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H2、Si等.③所含元素处于低价或较低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④所含元素处于低价或较低价时的化合物,如含有2-S、4+S、1-I、1-Br、2+Fe的化合物H2S、Na2S、H2SO3、Na2SO3、HI、HBr、FeSO4、NH3等.(3)当所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H2O2、SO2、Fe2+等.(4)当一种物质中既含有高价态元素又含有低价态元素时,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盐酸(HCl)与Zn反应时作氧化剂,而浓盐酸与MnO2共热反应时,则作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1)不同反应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①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MnO2+ 4HCl(浓) MnCl2+ C12↑+ 2H2O 绝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属于这一类.②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H2S+ SO2=3S+ 2H2O KClO3+ 6HCl(浓)=KCl+ 3C12↑+ 3H2O在这类反应中,所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物质,这类氧化还原反应又叫归中反应.(2)同一反应物的氧化还原反应.①同一反应物中,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KClO32KCl+ 3O2↑②同一反应物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NH4NO3N2O↑+ 2H2O③同一反应物中,同种元素同一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12+ 2NaOH=NaCl+ NaClO+ H2O 3NO2+ H2O=2HNO3+ NO在这类反应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有一部分升高了,另一部分则降低了.这类氧化还原反应又叫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2)双线桥法.表示在反应物与生成物里,同一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在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产物之间分别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反应前的有关元素指向反应后的该种元素,并在两条线的上、下方分别写出“得”、“失”电子及数目.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一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得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单质(原子)的还原性也越强,而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如还原性:Mg>Fe>Cu>Ag;氧化性:Ag+>Cu2+>Fe2+>Mg2+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特殊情况;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为:HClO>HClO3>HClO4.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般而言,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朝着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的方向进行.在一个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关系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反之,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可以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动进行.④反应条件的难易.不同的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⑤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⑥H+浓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氧化剂为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则溶液中H+浓度越大,其氧化性就越强.(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①一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则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须注意,若一种化合物中同时含最高价态元素和最低价态元素时,则该化合物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如HCl.②价态不相交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相互反应生成两种价态不同的产物时,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值不相交,即高价态降低后的值一定不低于低价态升高后的值,也可归纳为“价态变化只靠拢、不相交”.所以,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间隔中间价态,发生归中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规律:当一种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相遇时,该氧化剂(还原剂)首先与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只有当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反应完后,才依次是还原性(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发生反应.(4)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即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这一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础。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到了众多的分支和领域。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是两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归纳,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在这两个领域中的重要规律。

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分别进行总结归纳。

一、有机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高中有机化学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中,我们归纳出了以下几个有机化学的重要规律:1. 碳原子的四价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是四个键的饱和原子。

它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从而构建出不同的有机分子结构。

2. 基团的作用:有机化合物中的基团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例如,羟基(-OH)使化合物具有醇的性质,氨基(-NH2)使化合物具有胺的性质等。

3.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受到分子结构的影响,如烷烃比烯烃稳定,芳香烃稳定性较高等。

此外,分子中的其他作用力,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等也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

4. 反应类型和机理: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每种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反应机理,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

以上只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规律,还有很多其他的规律和知识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二、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在高中化学中,配位化学是有机化学之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研究配位键的形成、配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

以下是配位化学中的重要规律总结:1. 配位键的形成:配位键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通过共价键与配体结合而形成的。

中心金属离子可以有不同的价态,配体也有不同的配位方式,例如双电子对给体、单电子对给体等。

2. 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的性质受到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影响,例如配合物的颜色、稳定性等取决于配体的电子结构和配位方式。

3. 配位反应:配位反应是指配合物中的配体发生取代反应或背景反应。

不同的配体可以通过这些反应来改变配位物的性质和结构。

高考化学必记的规律与结论

高考化学必记的规律与结论

必记的35条规律和结论【化学基本概念版块】一、 常用化学定理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规律1.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产物。

如:O H Mn Fe H MnO Fe 223424585++=+++++-+还原性:++>22Mn Fe ;氧化性:+->34Fe MnO 。

2. 有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大于排在后面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后面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于前面金属你的氧化性(+3Fe 除外)。

如:+++++++>>>>>>232223Mg Al Zn Fe H Cu Fe3. 根据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单质: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至下,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如:氧化性:2222222I Br Cl F F O N >>><<,;还原性:Cs Rb Na Li Al Mg Na <<<>>,。

气态氢化物:同一周期从左至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难易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反应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就热条件下产生氯气,而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所以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二氧化锰的氧化性。

5. 根据电解反应判断原电池负极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正极金属的强,电解池中阴极优先析出的金属氧化性强。

6. 根据浓度、酸碱性判断同一氧化剂,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如: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中性、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剂。

7. 根据同一物质反应物的价态判断同一还原剂与不同的氧化剂反应,氧化产物中元素化合价越高氧化剂氧化性越强。

高中化学规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规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规律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即核中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

3. 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1. 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形成的稳定的连接。

2. 离子键: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3.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4.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5. 氢键: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存在于氢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氧、氮)之间。

三、化学反应原理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2.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3. 热化学: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热量)关系的分支。

4. 电化学:研究电子转移反应及其与能量转换关系的科学。

四、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出质子(H+)的化合物。

2. 碱:能够接受质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3.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4. 盐: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

3.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获得电子)的物质。

4. 电势序列:不同物质氧化还原电势的排列顺序,用于预测反应的可行性。

六、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以碳为主要元素,并与氢、氧、氮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2. 烃:仅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特定原子团。

4. 立体化学:研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其对化学反应性的影响。

七、化学实验技术1. 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色谱法等,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

2024年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共____字)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和化合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碳及其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构造和命名:掌握碳原子的四个化学键和其它元素的化学键的构造,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 电子结构:了解碳原子的电离能和亲电性的影响,掌握稳定价态和自由基的性质等知识。

4. 键的活化: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的机理,了解力学化学键和能量效应等知识。

5. 官能团:掌握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官能团的转化和反应类型。

二、有机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掌握饱和烃的燃烧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了解芳香烃的电子取代和加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2. 共轭体系:了解共轭体系的构造和性质,掌握共轭体系的反应类型和机理。

3. 核磁共振:掌握核磁共振谱的原理和解读方法,了解不同官能团在核磁共振谱上的表现形式。

4. 紫外可见光谱:了解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和解读方法,掌握官能团在紫外可见光谱上的吸收特征。

5. 红外光谱:掌握红外光谱的原理和解读方法,了解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上的特征峰和伸缩振动的对应关系。

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反应条件:掌握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温度、压力、pH值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了解溶剂的选择和溶胶液的制备方法。

2. 反应催化剂:了解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机制,掌握常用催化剂和催化剂的去除方法。

3. N-芳基亚胺:了解N-芳基亚胺的合成和反应类型,掌握N-芳基亚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 有机合成路线:从官能团的角度出发,了解有机合成的常用路线和策略,掌握有机合成的核心原理。

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化合物的溶解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有机溶剂的选择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 反应速率和平衡:了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有机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因素。

3. 酸碱性和离子性: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和碱性,了解碱性和离子性对反应的影响。

高考有机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有机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有机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重要的考点之一,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有机化学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备考。

一、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碳氢结构、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物理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采用一定的化学命名规则,如按照碳链数目、官能团和取代基进行命名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主链、官能团和取代基决定。

2.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同分异构体有构造异构体、功能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1. 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取代基的替换反应,常见的有卤代烃、醇等的取代反应。

2. 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双键断裂,与其他物质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有烯烃的加成反应。

3. 有机化合物的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基团的脱除反应,形成双键或三键。

常见的有醇的脱水反应。

四、官能团的化学性质1. 醇的化学性质:醇具有亲水性,可以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醇可以通过脱水反应生成烯烃。

2.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醛和酮具有氧化性,可以与巯基反应生成烯烃。

醛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酸。

3. 酸和酯的化学性质: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生成盐。

酯可以通过加水反应生成醇和酸。

五、重要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1. 取代反应机理:取代反应机理包括亲核取代和电子亲加取代。

亲核取代是指亲核试剂攻击反应物,电子亲加取代是指正离子试剂攻击反应物。

2. 加成反应机理:加成反应机理包括电子亲加、亲核亲加和自由基加成反应,取决于试剂的类型和反应条件。

高考化学必须记住的32条规律至少提高10分

高考化学必须记住的32条规律至少提高10分

高考化学必须记住的32条规律!至少提高10分!1、溶解性规律——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 >10.0红色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Fe3+>Cu2+ >H+>Pb2+>Fe2+ >Zn 2+ >Al3+>Mg2+ >Na+>Ca2+ >K+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Br- >Cl- >OH- >含氧酸根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3CO32- + 2Al3+ + 3H2O= 2Al(OH)3↓+ 3CO2↑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Pb –2e-→PbSO4 PbO2 +2e-→PbSO4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有机化学必记知识点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有机化学必记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有机化学必记知识点
要复习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命名规则,如命名烷烃、烯烃、炔烃、醇、醚、酚、酮、醛、羧酸等。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要了解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例如饱和烃、不饱和烃、环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要熟悉一些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反应等。

4. 有机化学的合成和应用: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如酯的合成、醇的合成、酮的合成等。

5. 有机化学中的功能团:要熟悉一些常见的有机功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如羟基、羧基、醛基、酮基等,以及它们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6.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如共价键的形成、分子键的极性、自由基机理等。

7. 烃类的燃烧和芳香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了解烃类的燃烧反应、芳香烃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8. 酸碱中和反应和酮醇互变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酮醇互变反应的机理。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脂肪族酿酒精和醚的性质:了解脂肪族酿酒精的结构和性质,以及醚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10. 蜡烛燃烧和酸酐的性质:了解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以及酸酐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以上是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整理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整理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密度比水小且易溶与水的: 含碳原子少的醇,醛,羧酸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规律总结一、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物组成和结构部分的题型,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题给某一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结合该有机物性质,对该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推理,从而考查“对微观结构的一定想象力”。

为此,必须对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具有一定的结构化处理的本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

1. 式量相等下的化学式的相互转化关系:一定式量的有机物若要保持式量不变,可采用以下方法:(1) 若少1个碳原子,则增加12个氢原子。

(2) 若少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增加1个氧原子。

(3) 若少4个碳原子,则增加3个氧原子。

2. 有机物化学式结构化的处理方法若用C n H m O z (m ≤2n +2,z ≥0,m 、n ∈N ,z 属非负整数)表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则可将其与C n H 2n +2O z (z ≥0)相比较,若少于两个H 原子,则相当于原有机物中有一个C =C ,不难发现,有机物C n H m O z 分子结构中C =C 数目为222m n -+个,然后以双键为基准进行以下处理:(1) 一个C =C 相当于一个环。

(2) 一个碳碳叁键相当于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环。

(3) 一个苯环相当于四个碳碳双键或两个碳碳叁键或其它(见(2))。

(4) 一个羰基相当于一个碳碳双键。

二、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是高考常见的题型,学习时要掌握以下规律: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1) 有机物与H 2(或X 2)完全加成时,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双键;1∶2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1∶3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或其它等价形式。

(2) 由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的大致结构:对于烃类物质C n H m ,其不饱和度Ω=222m n -+ ① C =C :Ω=1;② C ≡C :Ω=2;③ 环:Ω=1;④ 苯:Ω=4;⑤ 萘:Ω=7;⑥ 复杂的环烃的不饱和度等于打开碳碳键形成开链化合物的数目。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规律及应用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规律及应用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规律及应用总结!一、有机物的通式规律随C原子个数的递增,找出其中的“重复单元”从而得出通式。

烷烃:重复单元为“CH2”,n个CH2,再加2个H,即C n H2n+2烯烃:在烷烃的基础出少2个H,即C n H2n环烷:去掉烷两端的H,形成一个环,即C n H2n炔烃:在烷烃的基础出少4个H,相当于形成2个双键,即C n H2n-2苯环:相当于已烷去掉6个H,形成三个C=C双键,再去掉2H形成个环,因此苯的同系物为C n H2n-6,苯的同系数物也为CnH2n-6如下各种烃的通式找法:二、烃中C、H的百分含量烃的通式为C n H2n±X,因此,n趋近于无穷大量,极值均为C n H2n.即:烷烃越大,含C数越高,含氢量越低;烯烃不变;炔烃或芳烃,含C数越多,含C量越少,含H越高,极值均为烯。

即:含碳规律:小烷<大烷<烯<大炔<小炔;含H反之同理。

CH4:C%=75% H%=25C2H4: C%=85.7 H%=14.3%C2H2: C%=92.3 H%=7.7% 各种烃的n增大的C%趋近于烯CH2三、不饱和度计算及应用不饱和度:即与烷烃(饱和烃)相比的缺H对数。

由于O是2价元素,形成两个键,-O-可插入链中,不影响不饱和度;卤素形成一个键,-X认为是代替的一个H,因此有卤素原子按H计算;由于N原子形成三键-N=,因此有N原子时,相当于插入时代入一个H,因此有N时应加一个H,同时注意-NO2有一双键。

不饱和度的分子式计算如下:有机物结构与不饱和度关系:Ω=0,烷烃;Ω=1,双键(包括C=C、C=0、C=N-)或单环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或两个环;其余类推Ω≥4,一般认为是苯环。

当然也可是双键、环、三键等组合。

说明:立体环状烷不饱和度Ω=所有立体环数-1.四、有机物燃烧耗氧通式为1、摩耗氧量:C x H y→(x+y/4)O2C X H Y O Z→(x+y/4-z/2)O2C X H Y Cl Z→[x+(y-z)/4]O2,保证Cl先生成HClC X H Y S Z→[x+y/4+z]O2,此时视S生成SO22.烃单位质量耗氧量:由于C(12克)→CO2→1mol O24H(4克)→2H2O→1mol O2因此,单位质量耗氧情况为含H越高,耗氧越多。

(完整版)有机化学必备规律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有机化学必备规律汇总,推荐文档

有机化学必备规律汇总A.有机合础成与推断基础知识网络: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①一分子有机物加成H2(或Br2)含有一个双键;②加成两个分子H2(或Br2)含有一个参键或两个双键;③加成三分子H2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

④一个双键相当于一个环。

2、符合一定碳氢比(物质的量比)的有机物:C:H=1: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H=1: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

3、有特殊性的有机物归纳:①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是:CH4;②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消耗量最大的是:CH4;③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的是:环烷烃、饱和一元醛、酸、酯(通式符号C n H2n O x的物质,X=0,1,2,……)④使FeCl3溶液显特殊颜色的是:酚类化合物;⑤能水解的是:酯、卤代烃、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⑥含有羟基的是:醇、酚、羧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有些可与Na作用生成H2);⑦能与NaHCO3作用成CO2的是:羧酸类;⑧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是:羧酸和酚类。

4、重要的有机反应规律:①双键的加成和加聚:双键任意断裂其一,加上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或断开键相互连成链。

②醇的消去反应:总是消去与羟基所在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上,若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不能发生反应。

③醇的催化反应:和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若有二个或三个氢原子,被氧化成醛;若有一个氢原子被氧化成酮;若没有氢原子,一般不会被氧化。

④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键的生成和水解:酯化反应规律:酸脱羟基(-COOH上的-OH)醇(-OH上的H)脱氢;酯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恰好为逆反应;肽键的脱水缩合:酸脱羟基(-COOH上的-OH)氨基(-NH2上的H)脱氢;肽键水解与肽键的生成恰好为逆反应⑤有机物成环反应:a二元醇脱水,b羟基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酯化,c氨基的脱水。

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有机化学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有机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中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化学物质的命名有机化学中,化学物质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种化学物质的命名都有自己特定的规则和原则。

命名不正确可能导致做题错误。

例如,我们在考试时可能会遇到类似“苯甲醛、苯甲酸、苯甲胺”的命名问题,这些不同的化学物质可能相对容易混淆,导致做题答错。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除去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化学物质的命名也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2. 反应机理在有机化学中,所有反应都会有特定的机理进行解释。

对于不同的反应机理,考生需要掌握特定的知识点。

例如,考生需要掌握加成、消除、氧化、还原、酸化、碱化、酯化等不同的反应机理。

在考试中,会遇到需要指定反应的机理,考生需要通过对不同反应机理的掌握,才能够进行正确的答题。

3. 有机化学的结构分析在高考中,有机化学的结构分析比较重要。

考题在主要考察分子结构解析和化学式推算,因此考生需要学会通过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光谱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有机分子的结构。

这对于掌握有机化学非常重要,是考试中可分的重点之一。

4. 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学中,不同的化合物有不同的性质。

考试中可能会考察化合物的酸、碱、氧化还原性以及活性等多个性质。

因此,考生需要注意掌握不同化合物的特性,并能够快速识别和判定出答案。

5. 反应类型不同反应类型对应的知识也有所不同。

同样的,考生需要分别掌握加成、消除、氧化、还原、酸化、碱化、酯化、酰胺化、酰化、邬化反应等不同的反应类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反应机理。

本项知识点对于有机化学的掌握和理解非常重要。

6. 实验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实验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各种实验技巧、仪器操作方法和各种实验导致的反应与结构,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和理论推导。

高考有机专题性质口诀总结

高考有机专题性质口诀总结

有机专题知识口诀(有机性质规律总结)01碳碳双键、三建
双键加成又加聚
且使锰溴褪色去
氧化加成理不同
只是三键性重复
02苯环
苯环加成三摩氢
溴代只用纯液体
硝化水热酸化剂
硫化加热且可逆
03苯酚
苯酚加成三摩氢
溴代只能邻对边
酯化电离中和生
遇到三铁紫色显
04烃的衍生物
卤代水解又消去
醇类氧消置酯取
醛类还原又氧化
羧酸中和又酯化
只有酯类一水解
酸碱水解羧不同
05糖类
单糖葡糖和果糖
二塘蔗糖麦芽糖
葡果麦芽还原糖
淀粉纤维终葡糖
06油脂
酯类包含油和脂
细分又含单混酯
酸解得酸和甘油
碱解得盐和甘油
07蛋白质
蛋白组成氨基酸
脱水加聚变缩聚
盐析加水可复原
理化变性不可复
酸碱酶解呈原样
灼烧遇酸羽毛黄
【玄之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
2011-04-05 19:26
一、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物组成和结构部分的题型,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题给某一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结合该有机物性质,对该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推理,从而考查“对微观结构的一定想象力”。

为此,必须对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具有一定的结构化处理的本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

1.式量相等下的化学式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定式量的有机物若要保持式量不变,可采用以下方法
(1) 若少1个碳原子,则增加12个氢原子。

(2) 若少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增加1个氧原子。

(3) 若少4个碳原子,则增加3个氧原子。

2.有机物化学式结构化的处理方法
若用C n H m O z (m≤2n+2,z≥0,m、nÎN,z属非负整数)表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
O z(z≥0)相比较,若少于两个H原子,则相当于原有机物物,则可将其与C n H
2n+2
中有一个C=C,不难发现,有机物C n H m O z分子结构中C=C数目为个,然后以双键为基准进行以下处理
(1) 一个C=C相当于一个环。

(2) 一个碳碳叁键相当于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环。

(3) 一个苯环相当于四个碳碳双键或两个碳碳叁键或其它(见(2))。

(4) 一个羰基相当于一个碳碳双键。

二、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是高考常见的题型,学习时要掌握以下规律
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1) 有机物与H
2(或X
2
)完全加成时,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有机物
含有一个双键;1∶2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1∶3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或其它等价形式。

(2) 由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的大致结构
对于烃类物质C n H m,其不饱和度W=
① C=CW=1;
②CºCW=2;
③环W=1;
④苯W=4;
⑤萘W=7;
⑥复杂的环烃的不饱和度等于打开碳碳键形成开链化合物的数目。

2.符合一定碳、氢之比的有机物
C∶H=1∶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H=1∶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环烷烃等;
C∶H=1∶4的有甲烷、甲醇、尿素等。

近几年有关推测有机物结构的试题,有这样几种题型
1.根据加成及其衍变关系推断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通过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其结构。

解此类题目的依据是烃、醇、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通过知识串联,综合推理,得出有机物的
结构简式。

具体方法是① 以加成反应判断有机物结构,用H
2、Br
2
等的量确定
分子中不饱和键类型(双键或叁键)和数目;或以碳的四价及加成产物的结构确定不饱和键位置。

② 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找出衍变关系中的突破口,然后逐层推导得出结论。

2.根据高聚物(或单体)确定单体(或高聚物)
这类题目在前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其解题依据是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原理。

方法是按照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原理,由高分子的键节,采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的结构。

由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求单体,只要知道这个高分子
的键节,将链节端点的一个价键向括号内作顺次间隔转移,即可得到单体的结构简式;
(1) 常见加聚反应的类型有
① 同一种单体加聚,该单体一般是单烯烃或共轭二烯烃。

② 由不同单体加聚,单体一般为烯烃。

(2) 常见缩聚反应的类型有
① 酚醛缩聚。

② 氨基酸缩聚。

由高聚物找单体,一般将高聚物主链上的碳原子以偶数个断裂;若按此断裂写不出单体,一般此高聚物为缩聚反应得到的高聚物,要补充消去的小分子物质。

3.由有机物完全燃烧确定有机物结构
通过完全燃烧有机物,根据CO
2和H
2
O的量,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是前几年高考
试题的热点题。

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运用有机物分子组成的通式,导出规律。

再由规律解题,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规律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值相同。

要注意① 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② 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规律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① 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或醚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② 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

此规律用于同分异构体的推断。

规律3由相对分子质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① 得整数商和余数,商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氢原子数。

② 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
6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2) 有机物燃烧通式的应用
解题的依据是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

烃4C x H y+(4x+y)O2® 4x CO2+2y H2O
或C x H y+(x+ )O2® x CO2+ H2O
烃的含氧衍生物4C x H y O
z
+(4x+y-2z)O2® 4x CO2+2y H2O
或C x H y O
z
+(x+- )O2® x CO2+ H2O
由此可得出三条规律
规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
(1) 等质量的烃(C x H 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CO
2和H
2
O的量均决定
于的比值大小。

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 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

(3) 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及其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

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 x H 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
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
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
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规律3(1) 相同状况下,有机物燃烧后
<1 时为醇或烷;
n(CO
2
)∶n(H2O) =1为符合C n H2n O x的有机物;
>1时为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

(2) 分子中具有相同碳(或氢)原子数的有机物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物质的
量恒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
2(或H
2
O)的量也一定是恒定值。

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程序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结合其它已知条件
程序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