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测量正常值
骨盆测量正常值-粗隆间经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骨盆外测量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
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8~31cm。
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18~20cm。
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
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8.5cm,即属正常。
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
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
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
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盘入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妇产科女性骨盆的测量及记忆口诀--一篇文章突破考点
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
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
5~13cm,此值减去1。
5~2。
0cm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
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
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骨盆测量
(2)髂嵴间径:(intercristal diamerter,IC):孕妇取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EC):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Michaelis rhomboid)上焦。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与骨盆厚薄相关,EC值减去1/2尺桡周径(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4)坐骨结节间径(intertuberal diameter,IT):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也可以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能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则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径值﹤8㎝应加测出口后失状径;
(5)出口后失状径(posterior sagittal diameter of outlet):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指套的右手示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手放于骶骨尖端处,即可测得出口失状径值,正常值为8~9㎝。此值不小能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稍小。出口后失状径值之和﹥15㎝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external):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的重要因素,故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时必不可少的项目。测量骨盆有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
产后骨盆测量评分标准
产后骨盆测量评分标准
产后骨盆测量评分标准通常根据以下几个径线来判断:髂嵴间径、髂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骶耻外径。
1. 髂嵴间径的正常数值是25\~28厘米。
2. 骶耻外径的正常数值是18\~20厘米。
3. 坐骨结节间径的正常数值是\~厘米。
4. 胎儿足月时候的头部双顶径通常也是这个范围。
此外,骨盆形态正常,但各条径线均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可以诊断为均小骨盆,可能发生难产。
若骨盆形态轻微异常,但各径线均大于正常低值径线,则可能经阴道顺利分娩。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的测量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机构或专家而有所差异。
如需了解产后骨盆测量的评分标准,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专家。
骨盆测量
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俾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将指根
部稍用力压向会阴。正常骨盆的骶岬不能触及,表示对角径大于11.5厘米。如能触及骶岬,则检查者的中指尖端应紧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方法是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再减去1.5-2cm得出真结合径值。真结合径正常值约为llcm。若测量时阴道内的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12.5cm。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进行为宜。过早测量常因阴道较紧影响操作;近预产期测量容易引起感染。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lOcm。测量方法是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也可用中骨盆测量器,以手指引导测量,若放置恰当,所得数值较准确。
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约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耻骨联合下方,并用另一手的食指在该处作一标记,然后退出手指,测量标记至中指尖端的距离即为对角径的长度。倘若检查者的手指较短(中指
尖端至虎口处的长度不足11.5厘米者),可在中指未端套上一个软木塞制成的指套。
二、骨盆内测量:骨盆外侧量发现异常,应进行骨盆内测量。对角径<11.5cm,骶岬突出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属扁平骨盆。中骨盆平面狭窄
骨盆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骨盆外测量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
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8~31cm。
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18~20cm。
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
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8.5cm,即属正常。
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
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
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
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
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严格进行外阴消毒。
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并涂以润滑油,动作轻柔,依次进行检查。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 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12.5~13cm ,此值减去1.5~2.0cm 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10cm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骨盆测量记忆口诀
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股骨前倾角正常值范围
股骨前倾角正常值范围股骨前倾角是一个重要的骨盆测量指标,它可以反映人体姿势的平衡和骨盆的稳定性。
据研究表明,股骨前倾角的正常值范围在8至15度之间。
股骨前倾角指的是骨盆的前倾程度,也就是骨盆前倾时股骨与地面的夹角。
正常的股骨前倾角可以使重心稳定,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如果股骨前倾角超过正常范围,就可能导致骨盆前倾过度,从而引起一系列姿势和运动问题。
久坐是现代人常见的生活习惯,很多人在工作、学习或休闲时都会长时间保持坐姿。
久坐不仅容易导致肌肉的不平衡发展,还会使股骨前倾角增大。
当股骨前倾角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首先,股骨前倾角过大会导致骨盆不稳定,增加了腰椎和髋关节的压力,易引发腰痛、髋痛等疼痛症状。
其次,股骨前倾角过大还会改变脊柱的曲度,影响身体的姿势美感和身形比例。
此外,股骨前倾角的异常还可能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增加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风险,例如髋关节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正常的股骨前倾角呢?首先,平时要注意正确坐姿,保持坐姿端正,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
其次,进行适量的伸展运动,如俯卧撑、桥式运动等,可以有效拉伸臀部和髋关节周围肌肉,帮助维持股骨前倾角的正常范围。
再次,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提升身体的稳定性。
此外,如果你已经感觉股骨前倾角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和治疗,以防进一步加重症状。
总之,股骨前倾角是一个重要的骨盆测量指标,正常范围在8至15度之间,维持正常的股骨前倾角对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非常重要。
通过良好的坐姿、适量的伸展运动和体育锻炼,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股骨前倾角的正常范围,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姿势的美感。
骨盆测量
1.对角径(diagonal conjugate, DC) 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间的距离, 正常值12.5-13cm
2.坐骨棘间径(biischial diameter) 两坐骨棘间距离,正常值10cm
3.坐骨切迹(incisura ischiadica) 坐骨棘与骶骨下缘中点距离,正常值6cm, 能容纳3横指 骶棘韧带
编辑版ppt
15
内层
即盆膈。为骨盆底最内层的坚韧层,由肛提 肌及覆盖于其上下的一层坚韧筋膜组成。 肌提肌: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广义的会阴 狭义的会阴 又称会阴体
编辑版ppt
16
编辑版ppt
13
由外向内分三层:
外层:即浅层筋膜与肌肉。 3对肌肉及一对括约肌: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肌腱汇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中心腱
编辑版ppt
14
中层
即泌尿生殖膈 由上下两层坚韧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 覆盖于前三角之上,又称三角韧带。 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编辑版ppt
4
3.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 EC) 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18-20cm,是骨盆外测量中的最重要径线
编辑版ppt
5
4.坐骨结节间径(intertuberal diameter,IT)
又称出口横径,是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 8.5-9.5cm,如此径小于8cm,应加测出口后矢 状径
编辑版ppt
6
5.出口后矢状径(posterior sagittal diameter of outlet) 坐骨结节内缘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8-9cm
编辑版ppt
7
骨盆尺寸测量技巧及评分标准
骨盆尺寸测量技巧及评分标准引言骨盆尺寸测量是评估个体骨盆形态和大小的重要方法,对于医学、康复和人体工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骨盆尺寸测量技巧和评分标准,旨在帮助专业人士正确测量和评估骨盆尺寸。
测量技巧1. 骨盆高度测量:使用一把测量尺或直尺,将尺的一端平放在耻骨联合上,另一端垂直向上,直到达到骶骨耳上缘。
记录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骨盆高度测量:使用一把测量尺或直尺,将尺的一端平放在耻骨联合上,另一端垂直向上,直到达到骶骨耳上缘。
记录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2. 骨盆宽度测量:使用一把测量尺或直尺,将尺的一端放在髂嵴上,另一端放在对侧髂嵴上,测量两侧髂嵴之间的距离。
记录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骨盆宽度测量:使用一把测量尺或直尺,将尺的一端放在髂嵴上,另一端放在对侧髂嵴上,测量两侧髂嵴之间的距离。
记录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3. 骨盆深度测量:使用一把测量尺或直尺,将尺的一端放在骶骨耳上缘,另一端放在耻骨联合上,垂直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记录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骨盆深度测量:使用一把测量尺或直尺,将尺的一端放在骶骨耳上缘,另一端放在耻骨联合上,垂直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记录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
评分标准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根据特定评分标准对骨盆尺寸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评分标准示例:1. 骨盆高度评分:骨盆高度评分:- 男性:低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SD)为低,高于平均值+1个SD为高,介于平均值-1个SD和平均值+1个SD之间为正常。
- 女性:低于平均值-1个SD为低,高于平均值+1个SD为高,介于平均值-1个SD和平均值+1个SD之间为正常。
2. 骨盆宽度评分:骨盆宽度评分:- 男性:低于平均值-1个SD为窄,高于平均值+1个SD为宽,介于平均值-1个SD和平均值+1个SD之间为正常。
- 女性:低于平均值-1个SD为窄,高于平均值+1个SD为宽,介于平均值-1个SD和平均值+1个SD之间为正常。
骨盆对角径的正常值
骨盆对角径的正常值
1 骨盆对角径
骨盆对角径是一种必要的可以反映婴儿体形尺寸的测量量度方法。
通过测量每个骨盆大小来描述婴儿的腹围,可以保证婴儿的正常体格
发育。
骨盆对角径的测量方法,必须由专业的医生或者技术人员来完成,一般诊断时要求测量3次,将三次的结果相加求均值,准确地确定婴
儿的骨盆对角径。
正常的骨盆对角径一般在35厘米至38厘米之间,如果发现对角
径大于38毫米,可能证明婴儿体型超重,可能有几率出现各种营养或
婴儿体形等方面的问题。
在婴儿出生到24月龄期间,需要定期测量骨盆对角径,完成婴儿
发育和营养需要的调整。
它可以帮助确定婴儿是否出现不良发育趋势,可以及时地提出调整措施来保护婴儿的健康。
一般来说,正常的骨盆对角径是可以反映出婴儿体格发育状况的
重要指标,在新生婴儿照护和婴儿体格发育评估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保证婴儿及时、准确地得到指导,使其健康成长。
骨盆尺寸标准
骨盆尺寸标准
男性骨盆前后直径在10公分左右,女性为12公分左右;男性的骨盆横直径为12.5公分左右,而女性多为13公分以上。
对于男性来讲,对于男性来讲,因无生育需求,故即使骨盆宽度偏大或偏小,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且骨盆宽度因人而异,身材较高大的男性,其骨盆宽度也高于常人,身材瘦小的男性,其骨盆宽度也小于常人,故在不影响其运动和生活的前提下,骨盆宽度并无临床意义。
因女性通常有生育需求,故如果骨盆宽度不足,可导致无法正常分娩胎儿,除前后直径和横直径外,还需要测量骨盆入口、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等多个长度,女性的入口平面对角径应大于11.5cm,坐骨棘间径应大于10cm,坐骨结节间径应大于7.5cm,坐骨棘间径+中骨盆后矢状径应大于13.5cm,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应大于7.5cm,少于该数值,即说明患者有骨盆狭窄,应慎重阴道分娩,如有需要可行剖宫产分娩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外测量
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
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8~31cm。
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18~20cm。
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
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
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即属正常。
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
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
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
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
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
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严格进行外阴消毒。
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并涂以润滑油,动作轻柔,依次进行检查。
测量的主要径线有:
1、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3cm,此值减去~2cm,即为真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其正常值约11cm。
方法是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手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一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手指,测量此接触点到中指尖的距离,即为对角径。
测量时,若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大于。
测量应在孕24周以后,孕36周以前,阴道较松软时进行为宜。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
测量方法为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距离。
(点击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