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第五卷(湖北三闸岳满)

合集下载

《四库全书》一百九十九卷·集部五十二之《词曲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九十九卷·集部五十二之《词曲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九十九卷·集部五十二之《词曲类》(湖北三闸岳满)△《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吴文英撰。

文英字君特,梦窗其自号也。

庆元人。

所著词有甲、乙、丙、丁四稿。

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於宋词第五集中。

复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附於卷末。

续乃得甲、乙二稿,刻之第六集中。

晋原跋可考。

此本即晋所刻,而四稿合为一集,则又後人所移并也。

所录《绝笔莺啼序》一首,残阙过半,而乃有全文在乙稿补遗之中。

《绛都春》一首,亦先载乙稿之中,今卷末仍未削去。

是亦刊非一时,失於检校之故矣。

其分为四集之由,不甚可解。

晋跋称文英谢世之後,同游集其丙、丁两年稿为二卷。

案文英卒於淳十一年辛亥,不应独丙、丁二年有词。

且丙稿有乙巳所作《永遇乐》,甲辰所作《满江红》,而《丙午岁旦》一首,乃介於其中。

丁稿有癸卯所作《思佳客》,壬寅所作《六丑》,甲辰所作《凤栖梧》,而丙午所作《西江月》亦在卷内。

则丙、丁二稿不应分属丙、丁二年。

且甲稿有癸卯作,乙稿有端平丙申作,淳辛亥作,亦绝不以编年为序。

疑其初不自收拾。

後裒辑旧作,得一卷即为一集,以十干为之标目,原未尝排比先後耳。

文英及与姜夔、辛弃疾游,倡和具载集中,而又有寿贾似道诸作。

殆亦晚节颓唐,如朱希真、陆游之比。

其词则卓然南宋一大宗。

沈泰嘉《乐府指迷》称其深得清真之妙,但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易知。

张炎《乐府指迷》亦称其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

所短所长,评品皆为平允。

盖其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之。

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也。

其稿屡经传写,多有讹脱。

如朱存理《铁网珊瑚》载文英手书《江南春》词,题下注张筠庄杜衡山庄,而刻本佚上三字,是其明证。

他如《夜飞鹊》後阕“轻冰润”句,“轻”字上当脱一字。

解“语花门横皱碧”一首,後阕“冷荒翠”句,“翠”字与全首之韵不叶。

《塞翁吟别》一首,後阕“吴女晕浓”句,“女”字据谱当作平声。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艺术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艺术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艺术类》(湖北三闸岳满)△《山水松石格》·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梁孝元皇帝撰。

案是书《宋·艺文志》始着录。

其文凡鄙,不类六朝人语。

且元帝之画,《南史》载有宣尼像,《金楼子》载有职贡图,《历代名画记》载有《蕃客入朝图》、《游春苑图》、《鹿图》、《师利图》、《鹣鹤陂泽图》、《芙蓉湖醮鼎图》,《贞观画史》载有文殊像,是其擅长,惟在人物。

故姚最《续画品录》惟称湘东王殿下工於像人,特尽神妙。

未闻以山水松石传,安有此书也?△《後画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唐释彦撰。

前有彦自序,称为帝京寺录,就所见长安名画,系以品题,凡三十七人,盖以续姚最之书者。

序题贞观九年,故称阎立本犹为司平太常伯,然末一人为广陵郡仓曹参军李凑。

考张彦远《名画记》,李凑,林甫之侄也。

初为广陵仓曹,天宝中贬明州象山尉。

尤工绮罗人物,为时惊绝。

则凑为明皇时人。

彦远在太宗之世,何以能预录之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僧之评,最为谬误,传写又复脱错,殊不足看也。

是真本尚不足重,无论伪本矣。

△《续画品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李嗣真撰。

案《旧唐书》,李嗣真,滑州匡城人。

永昌中拜御史中丞知大夫事,为来俊臣所陷,配流岭南。

万岁通天中徵还,行至桂阳卒。

此本前题结衔为御史大夫,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亦称为李大夫,与《旧唐书》合,彦远又称嗣真为尹琳弟子,善画佛道鬼神。

琳,高宗时人,时代亦符。

当即其人也。

是书名载《唐·艺文志》,朱景元《唐朝名画录》序,称嗣真空录人名,而不记其善恶,无品格高下,与此本体例合。

然《名画记》引李嗣真云,曹不兴以一蝇辄擅重价,列於上品,恐为未当。

况拂蝇之事,一说是杨修,谢赫黜卫进曹,是涉贵耳之论云云。

凡数条。

又李绅《尚书故实》亦引嗣真云,顾画屈居第一,然虎头又伏卫协画北风图,是嗣真之书又本有论断,同出唐人而所言互异。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嗣真《名画记》一卷,又《画人名》一卷,岂彦远所引为《名画记》之文,而此为《画人名》耶。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谱录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谱录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谱录类》(湖北三闸岳满)刘向《七略》,门目孔多,後并为四部,大纲定矣。

中间子目,递有增减,亦不甚相远。

然古人学部,各守专门,其着述具有源流,易於配隶。

六朝以後,作者渐出新裁,体倒多由创造,古来旧目,遂不能该。

附赘悬疣,往往牵强。

《隋志·谱系》,本陈族姓,而末载《竹谱》、《钱图》,《唐志·农家》,本言种植,而杂列《钱谱》、《相鹤经》、《相马经》、《鸷击录》、《相贝经》,《文献通考》亦以《香谱》入农家。

是皆明知其不安,而限於无类可归。

又复穷而不变,故支离颠舛,遂至於斯。

惟尤袤《遂初堂书目》创立《谱录》一门,於是别类殊名,咸归统摄,此亦变而能通矣。

今用其例,以收诸杂书之无可系属者,门目既繁,检寻亦病於琐碎,故诸物以类相从,不更以时代次焉。

△《古今刀剑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梁陶宏景撰。

宏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

齐初为奉朝请。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止於句曲山。

梁大同二年卒。

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事迹具《梁书·处士传》。

是书所记帝王刀剑,自夏启至梁武帝,凡四十事,诸国刀剑,自刘渊至赫连勃勃,凡十八事。

吴将刀,周瑜以下凡十事。

魏将刀,锺会以下凡六事。

然关、张、诸葛亮、黄忠皆蜀将,不应附入吴将中,疑传写误佚蜀将刀标题三字。

又董卓、袁绍不应附魏,亦不应在邓艾、郭淮之间,均为颠舛。

至宏景生於宋代、齐高帝作相时已引为诸王侍读,而书中乃称顺帝准为杨玉所弑,不应以身历之事,谬误至此。

且宏景先武帝卒,而帝王刀剑一条乃预着武帝谥号,并直斥其名,尤乖事理。

疑其书已为後人窜乱,非宏尽景本文。

然考唐李绰《尚书故实》引《古今刀剑录》云,自古好刀剑多投伊水中,以禳膝人之妖。

与此本所记汉章帝铸剑一条虽文字小有同异,而大略相合。

则其来已久,不尽出後人赝造。

或亦张华《博物志》之流,真伪参半也。

△《鼎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梁虞荔撰。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段玉裁创作的语言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2年。

《说文解字注》是有关《说文解字》注释、研究著作中用力较深、较有成就的一部。

该书共30卷。

该书全面阐述了汉字的构造原则,对经字、音韵亦多有创见。

书后附有《六书音韵表》,根据《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分古韵为六类17部,也是古音学的重要著作。

《说文解字注》三十卷,卷后附有段氏古音学著作《六书音韵表》五篇。

卷后所附,《六书音韵表》根据《诗经》用韵和谐声字,把古韵分为六类十七部,是《说文解字注》为《说文》诸字标注上古韵部的依据。

共五篇:第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这是全书的总纲,联系《广韵》,划出了古韵十七部的轮廓;第二,《古十七部谐声表》,结合文字谐声,列出了古韵十七部字的谐声偏旁:第三,《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讲明各个韵部之间的沟通关系,把十七部按语音的远近分成六类,说明“同类为近,异类为远”:第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按十七部的顺序,排出《诗经》的用韵情况;第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排出《国语》《楚辞》等群经的用韵情况。

第四、第五两表,是用古韵十七部来分析《诗经》等经典著作的用韵情况,反过来,也是用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来作为古韵十七部的证明。

段玉裁为《说文》作注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品思想一、比勘二徐(徐铉、徐锴)本,刊正传写和刻本的谬误。

《说文》经过历代传写到宋代刻板,讹夺已多,明人用宋本开雕,又出现了一些错误。

段玉裁根据《尔雅音义》《玉篇》《韵会》《太平御览》等书对小徐本,特别是错误较多的大徐本进行了审慎的校勘,改订了不少地方。

二、阐明《说文》的体例。

许慎《说文》并没有凡例,段氏在注中实际上作了一些凡例,如关于分部、关于古籀、关于列字次序、说解、声训、“读若"等,段氏均在注文中逐一阐释其应用条例,方便了读者。

三,段氏在词汇研究方面,对《说文》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1)关于引申义和假借义。

《说文》只讲本义,不讲引申义。

《四库全书》一百六十卷·集部十三《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六十卷·集部十三《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六十卷·集部十三《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永乐大典本)宋赵蕃撰。

蕃字昌父,号章泉,先世郑州人。

建炎初,其曾祖官於信州,因家焉。

蕃以致仕恩补官,後终於直秘阁。

蕃始受学刘清之。

年至五十,乃问学於朱子。

《朱子文集》与蕃尺牍凡六首。

蕃与朱子往还诗及他作之称述朱子者,二十馀首。

朱子《答徐斯远书》有云:“昌父志操文词,皆非流辈所及。

且欲其刊落枝叶,就日用间深察义理之本然,庶几有所据依以造实地,不但为骚人墨客而已。

”所以援引之者甚力。

然蕃本词人,晚乃讲学,其究也仍以诗传,与涧泉韩氵虎有二泉先生之称。

氵虎集久佚,今从《永乐大典》裒辑,已别着录。

蕃集世亦无传,而《永乐大典》所收颇富。

并为采掇编次,依旧本标题,为《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共二十六卷。

而以蕃本传及刘宰所作墓表附录於後。

初,蕃为太和簿时,受知於杨万里。

万里赠诗有云:“西昌主簿如禅僧,日餐秋菊嚼春冰。

”又云:“劝渠未要思旧隐,且与西昌作好春。

”又赞其写真云:“貌恭气和,无月下推敲之势。

神清骨耸,非山头瘦苦之容。

一笑诗成,万象春风。

”刘克庄跋亦云:“近岁诗人,惟赵章泉五言有陶、阮意。

”《诗人玉屑》载蕃《论诗》一则,以陈后山《寄外舅诗》为全篇之似杜者。

後戴式之《思家》用陈韵,又全篇之似陈者。

观其持论,其诗学渊源亦可概见矣。

又张端义《贵耳集》称:“蕃与周必大同里。

必大当轴,所任但一酒官,五十年不调。

(案'五十年’疑当为'十五年’之讹。

)寿九十馀,公朝尊老,以秘阁正郎聘之,不至。

”则蕃之恬淡自守,人品本高,宜其诗之无俗韵也。

△《双溪集》·二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王炎撰。

炎字晦叔,婺源人。

乾道五年进士。

官至军器少监。

与淳熙中观文殿大学士王炎名姓偶同,非一人也。

所着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论语》《孝经》《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考工记·乡饮酒义》、《诸经考疑》、《编年通纪》、《纪年提要》、《天对解》、《韩柳辨证》、《伤寒论》,总题曰《双溪类稿》。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艺术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艺术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艺术类》(湖北三闸岳满)古言六书,後明八法,於是字学、书品为二事。

左图右史,画亦古义,丹青金碧,渐别为赏鉴一途。

衣裳制而纂组巧,饮食造而陆海陈,踵事增华,势有驯致。

然均与文史相出入,要为艺事之首也。

琴本雅音,旧列乐部,後世俗工拨捩,率造新声,非复清庙生民之奏,是特一技耳。

摹印本六体之一,自汉白玄朱,务矜镌刻,与《小学》远矣。

射义投壶,载於《戴记》,诸家所述,亦事异体经。

均退列艺术,於义差允。

至於谱博奕,谕歌舞,名品纷繁,事皆琐屑,亦并为一类,统曰杂技焉。

△《古画品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南齐谢赫撰。

赫不知何许人。

姚最《续画品录》,称其写貌人物,不须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

点刷精研,意存形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

丽服靓妆,随时变改。

直眉曲鬓,与世竞新。

别体细微,多自赫始。

委巷逐末,皆类效颦。

至於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雅壮之怀。

然中兴以来,象人为最。

据其所说,殆後来院画之发源。

张彦远《名画记》,又称其有安期先生图传於代,要亦六朝佳手也。

是书等差画家优劣,晁公武《读书志》谓分四品。

今考所列,实为六品,盖《读书志》传写之讹。

大抵谓画有六法,兼善者难。

自陆探微以下,以次品第,各为序引,仅得二十七人,意颇矜慎。

姚最颇诋其谬,谓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列於下品,尤所未安。

李嗣真亦讥其黜卫进曹,有涉贵耳之论。

然张彦远称谢赫评画,最为允惬。

姚、李品藻,有所未安,则固以是书为定论。

所言六法,画家宗之,亦至今千载不易也。

△《书品》·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梁庾肩吾撰。

肩吾字子慎,新野人。

起家晋安王国常侍。

元帝时官至度支尚书。

事迹具《梁书·文学传》。

是书载汉至齐、梁能真草者一百二十八人,分为九品。

每品各系以论,而以总序冠於前。

考窦皋《述书赋》,称肩吾通塞,并乏天性,工归文华,拙见草正。

徒闻师阮,何至辽?使铅刀之均锋,称并利而则佞云云。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关于《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是中国清代段玉裁所著的字典,于公元1780年开始写作,此书成书于公元1808年,刊行于公元1815年。

主要是清代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著作,共三十一卷。

《说文解字注》耗费了段氏毕生的心血,创见颇多,在学界影响深远,反响巨大,王念孙评价为“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说文解字》是东汉古文经学大师许慎的杰作,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

这部书完整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先秦古文字的形体,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集中了汉代训诂学的成就,还蕴涵着丰富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方言、俗语方面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后世学者所注重,奉为文字训诂之学的巨著。

《说文解字》成为研究的专门之学,是在唐宋之后。

到了清代,随着汉学的复兴,《说文解字》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自觉而臻于极盛。

由于顾炎武、戴震等人的提倡,学者们认识到研究文字训诂之学对于治学的关系:“以识字为读经之始,以穷经为识义理之途”,因而他们争相研究《说文解字》,并产生了多种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等名家大作。

其中成就最高的要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了,而段书更在朱书之上。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又字乔林、淳甫,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生于江苏金坛县。

段氏原世居河南,宋高宗南渡时,段氏先祖移居金坛,数世行医为业。

到段玉裁时,家道衰落,祖父段文、父亲段世续虽都是饱学之士,却都屡试不第。

段世续只得设馆教书,以维持全家生计。

段玉裁6 岁即从祖父发蒙,11岁从父就读于毗陵连江桥馆舍,受到严格训练。

13岁时,乾隆帝敕各省学政按试,段玉裁从容应对,江苏学政尹元孚极为惊异,对段世续说:“此儿端重,必教之成大器,勿自菲薄也。

《说文解字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说文解字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说文解字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说文解字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说文解字》研究和注释著作。

《说文解字注》第九卷(湖北三闸岳满)

《说文解字注》第九卷(湖北三闸岳满)

《说文解字注》第九卷(湖北三闸岳满)路径:段注说文□第九卷□页部标题:页xié注解:头也。

从□从儿。

古文□首如此,按此十二字盖后人所改窜,非许氏原文。

原文当云:页,古文□□字如此。

从□,从儿。

共十一字。

□字见下文□部。

□者,小篆。

依常例当于□下出□。

解云:古文□,而以如是立文,则从□之九十三文无所附,故别出□为部首。

正如儿卽古文奇字人,穴卽籒文大。

而皆必别出之为部首,云儿古文奇字人也,云穴籒文大改古文也。

皆不必再释儿字穴字□字之义。

后人乃于儿下赘之云仁人也。

□下赘之云头也,而倒乱其文,皆由不知许氏立言之变例故尔。

□部不厕□部后而列于前者,蒙八篇从儿之字为次也。

小篆□,古文作□,小篆□古文作□。

今□则□用古文□用稽字,而□□□皆不行矣,从□儿为□首字。

如从气儿为欠从目儿为见。

会意。

字本与□同音,康礼切。

十五部。

今音□为胡结切。

凡页之属皆从页。

大徐本此下有□者□□字也。

小徐本□作□。

此古注谓□卽□字也,要非许语,今□。

路径:段注说文□第九卷□页部标题:头tóu注解:□也。

□各本作□,今正。

小篆作□,说文据小篆为书。

故叙曰:今叙篆文合以古籒也。

汉人多用□不用□者,自系一时相习而然。

许造字书则有定体。

□下曰:头也。

头下曰:□也。

是曰□注。

礼记曰:头容直,头颈必中。

从□。

□以□为冣重,故字多从□。

豆声。

度侯切。

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九卷□页部标题:颜yán注解:睂之闲也。

各本作睂目之间。

浅人妄增字耳,今正。

睂与目之间不名颜。

释言曰:猗嗟名兮,目上为名。

郭注云:眉眼之闲,西京赋名作眳。

薛注曰:睂睫之闲,是不谓之颜也。

若云□睂间,□目间。

则□目间已是鼻茎谓之頞,又非颜也。

面下曰:颜前也,色下曰:颜气也,是可证颜为眉间,医经之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按庸风,扬且之皙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传曰:扬睂上广也。

清,视清明也。

扬且之颜者,广扬而颜角丰满也。

毛云:颜角,葢指全頟而言。

《说文解字注》引《诗》小考-最新文档

《说文解字注》引《诗》小考-最新文档

《说文解字注》引《诗》小考《说文解字注》①是清代段玉裁著的研究《说文》的重要著作,该书多征引古书作为其说解字义的依据,引文大多精当无误,极少与文献原文出入。

《诗经》是《段注》中引用最多的文献,注中几乎随处可见。

早在先秦时,《诗》就已被看成经典,各方面重视有加,流传十分广泛,因为它是具有艺术性的韵文,“讽诵不独在竹帛”。

汉初搜求古籍,不用艰难发掘,便出现了不全相同而得流传的齐、鲁、韩、毛四家《诗》。

由于段氏文献功底极为深厚,所引《诗》大多是凭记忆随手拈来,未必处处求证原文,因此所引文字与原来偶有差异。

本文在通阅其书中《诗》引文的基础上,整理出引文与现行《毛诗》相出入的例子若干条,略加分析,以见教于方家。

《段注》引文与现行《毛诗》不相符的地方表现在多方面,或表述不确,或个别文字有异,相异的文字间不是全无关系,它们声义多有关联,多呈通假、古今、同源等关系。

1.通假字1.1本无其字的通假1.1.1六上29②《段注》:“诗曰:‘缩版以载,?褐?仍仍……’”段氏此处所引非同一章,《诗?大雅?绵》五章:“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③又六章:“?褐?,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毛传》:“,众也。

”陈《传疏》:“当依《玉篇》引《诗》作?z?z。

《广雅》:‘仍仍,登登,冯冯,众也。

’《毛诗》,三家诗作仍仍。

”《段注》所引即三家诗。

《说文?阜部》:“?,筑墙声也。

从阜,?X声。

”《段注》:“《大雅*绵》文……《毛传》谓‘,众也’为长。

许谓‘筑墙声’,似非是。

”俞樾《群经平议》卷十:“、薨薨、登登、冯冯皆以声言,百诸皆兴则众声并作。

”马瑞辰《通释》:“而,乃一声之转,故‘’又作‘仍仍’。

”“?”,古音为日母,之部;“仍”,古音为日母,蒸部,二字双声对转。

“、薨薨、登登、冯冯”等并皆叠韵联绵词,其中单音字只起记音作用,因此可以字无定形。

1.1.2四上44“?m,鸟少美长丑为?m离”。

《段注》:“《邶风》:‘琐兮尾兮,留离之子。

《说文解字注》第十一卷(湖北三闸岳满)

《说文解字注》第十一卷(湖北三闸岳满)

《说文解字注》第十一卷(湖北三闸岳满)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一卷□水部标题:水shuǐ注解:准也。

准古音追上声。

此以叠韵为训,如户护尾微之例。

释名曰:水,准也。

准,平也。

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国必水地。

北方之行。

月令曰:大史谒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火,外阳内阴。

水,外阴内阳。

中画象其阳。

云微阳者,阳在内也,微犹隐也。

水之文与三卦略同。

式轨切。

十五部。

凡水之属皆从水。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一卷□水部标题:汃bīn注解:西极之水也。

从水八声。

府巾切。

十二部。

尔雅曰:西至于汃国,谓之四极。

释地曰:东至于大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

释文:邠本或作豳。

说文作汃,同。

彼贫反。

案汃之作豳,声之误也。

作邠则更俗矣。

而可证唐以前早有以邠代豳者。

许意西极汃国必以汃水得名。

言水必先汃,与邑部言地先鄯善,皆自西而东,如禹贡之先弱水,黑水也。

许不以溺水先于河者,水莫尊于河与江也。

南都赋:砏汃輣轧。

李善汃,音八。

引埤苍汃,大声也。

此假借别为一义。

其音亦可读如邠。

砏汃叠韵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一卷□水部标题:河hé注解:河水。

各本水上无河字。

由尽□篆下复举隶字,因幷不可□者而□之也。

许君原本当作河水也三字。

河者,篆文也。

河水也者其义也。

此以义释形之例。

毛传云:洽,水也。

渭,水也。

此释经之例。

出敦煌塞外昆仑山。

发原注海。

敦,锴作炖,铉作焞,皆误,今正。

唐朝乃作炖煌,见元和郡县志。

前此皆作敦。

郦氏书引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敦,大也。

煌,盛也。

地理志、郡国志皆有敦煌郡,县六,首敦煌。

许但云敦煌,谓郡也。

明之沙州卫。

今甘肃之安西州敦煌县、玉门县皆汉郡地也。

史记大宛传曰:于寘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

其东,水东流。

注盐泽。

盐泽潜行地下。

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

河(此四字当作为积石河)注中国。

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

又曰:张骞死后,汉使竆河源。

河源出于寘。

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四库全书》一百八十三卷·集部三十六之《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八十三卷·集部三十六之《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八十三卷·集部三十六之《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耐俗轩诗集》·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申撰。

字敬立,广平人,副榜贡生。

明太仆寺丞佳允之孙,涵光之侄也。

涵光所著《聪山集》,以杜甫为宗,诗则惟作古体,无近体,古体又皆五言,无七言,大抵源出阮籍《咏怀》,陈子昂、张九龄《感遇》,多托意寓言之作,而其运思取径,又出入於黄庭坚、苏轼之间,颇为拔俗。

然其间或有纵笔一往,伤於快纵者;或有故以波峭取姿,掩抑示意,伤於纤佻者;或有太涉理语,伤於实相者。

瑕瑜互见,尚未能一一超诣也。

△《一溉堂诗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余光耿撰。

光耿字介遵,婺源人,康熙初诸生,《江南通志》作康熙乙酉举人。

案光耿之父懋衡,为明万历壬辰进士,距康熙乙酉凡一百一十四年,断不相及,非顺治乙酉之讹,即别一人同姓名也。

懋衡与邹元标、冯从吾等讲学,同罹党祸,光耿承其父教,淡泊自守,故诗格亦朴实平近,不尚藻采。

其拆“贫”字口号,所云“有分宜安分,营财本乏才”者,乃里巷字谜之词,尤不宜入集也。

△《寻壑外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绳远撰。

绳远有《姓氏谱》,已著录。

是集诗二卷,文三卷,其诗格意颇清,文亦谨饬,近人集中之有法度者;然束於边幅,未能凌踔古人也。

△《阳山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炳撰。

炳字虎文,长洲人。

居阳山裘巷里,因以自号。

是集分《青桂岩稿》、《润州草》、《风蓬吟》、《楚游草》、《始闲吟》、《宝华山稿》、《蕉雨闲房寓中稿》、《檐铃集》、《仙人塘上吟》、《竺乌遗稿》,凡十集,大致妥帖而颇乏遒警。

黄中坚作《传》:称其少时,有“松顶红裙拖绿上,山腰白鸟破青飞”之句,由是知名。

然二语实卑俗,非诗家上乘,不知当时何以传诵也。

△《黄叶屯阝庄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之振撰。

之振字孟举,石门人,以贡生授中书科中书。

常选《宋诗钞》行世,故其诗流派亦颇近宋人。

《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今正”研究的开题报告

《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今正”研究的开题报告

《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今正”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今正”研究
研究背景:
《说文解字注》是中国汉字学界的重要古籍之一,由东汉郑玄所编纂,记录了当时的文字及其含义。

其中第五篇“今正”涉及到“正”字
的义项及其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情况,具有较高的古代汉字学研究价值。

本研究拟以此为背景,对《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今正”进行深入
研究,探讨“正”字在当时的含义、用法及演变过程,为汉字学研究提
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
1. “正”字的基本含义及用法分析。

2. 《说文解字注》中关于“正”字的意义及用法。

3. “正”字在汉语中的演变与变体。

4. “正”字与其他相关字的比较研究。

5. “正”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涵义解读。

研究方法:
1. 收集《说文解字注》及相关古籍和文献。

2. 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其基本特征和用法规律。

3. 通过文献考证和历史比较分析,探讨“正”字在汉字语言发展中
的演变过程。

4. 对“正”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进行文化解读。

预期成果:
1. 对《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今正”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阐述“正”字的含义及用法。

2. 分析“正”字的演变过程,揭示汉字语言学的发展规律。

3. 对“正”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进行涵义解读,拓展汉字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注》
2. 《康熙字典》
3. 《辞源》
4.《国学大师》
5. 《大荒》。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古今字浅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古今字浅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古今字浅析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它的实质就是用字形滋乳派生的方式来减轻字形的负担。

古今字的主要特点:第一,今字产生以后,它只分担了古字的某一种职能,或本义,或引申义,或假借义。

今字的表义一般比较单一。

第二,古字的意义范围一般较今字广,古字有时可以代替今字,今字却不能完全代替古字。

第三,今字的字形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即主要以形声字为主。

标签:古今字本义引申义字形“古今字”这一术语最早见于汉代学者对经书的解释。

《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郑玄注:“《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为“余”做注时说:“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

若《礼经》古文用余一人,《礼记》用予一人。

余、予本异字异义,非谓予、余本即一字也。

”段氏在为“谊”做注时又说:“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

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可见古今字是相对的概念。

一、古今字的产生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因为上古时代,汉字的数量少,《四书》中总共有四千四百多个不同的字,要用较少的字表示众多的概念,就只能一字兼数职。

如“知”,既有“知道”义,又有“智慧”义。

所以古今字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古字表示的意义多而今字表示的意义少,今字只表示古字意义中的一部分。

但是,一字多义与汉字尽可能一个符号表示一种意义的表义性质有矛盾,阅读时,难以畅达其义。

所以,后来又造了一些新字,减少字的兼职现象,让它们各有明确的分工。

例如:昏——婚舍——捨莫——暮豈——凱清代的王筠《说文释例·卷八》云:“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

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

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

《四库总目》卷一百·子部十《兵家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子部十《兵家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总目》卷一百·子部十《兵家类》(湖北三闸岳满)△《握机经》·三卷、《握机纬》·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允儒撰。

允儒字鲁川,太仓人。

是书首载风后古文一十九字,次载太公望增衍三百六十五字,次载宋阮逸所撰《李卫公问对》中六十七字,采辑诸家注释,於衡冲风诸阵,皆绘为图,凡三卷。

又以《孙子》十三篇、《吴子》六篇为《握机纬》。

《孙子》辑诸家训释,凡十三卷。

《吴子》惟用刘寅注,凡二卷。

考《千顷堂书目》有元人《孙子握机纬》十三卷,刘寅《吴子握机纬》二卷,书名卷数与此书一一相合,其即得此书之残本,误为标目欤。

据王世贞序,称昆山明斋王氏与念罗公荆川唐公因倭变,力研穷之,而以其说尽授之鲁川曹君。

曹君向与戚大将军商之,戚深以为然,数数向予称道之云云。

则确非元人及刘寅作矣。

然以孙、吴二子加以纬名,亦殊杜撰。

二子之书,各明一义,与握机不相发明也?△《握机经解》·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A162]撰。

[A162]字始旦,绛州人。

是编据《李卫公问对》,以《握机经》三百八十四字皆太公增衍之文,因捃摭往说,并摅己见为之集注。

考《李卫公问对》三卷,本宋阮逸伪撰,[A162]乃据以定此书为太公之文,殊不足信。

後附增衍《握机经》六十八字,自注云:相传宋阮逸拟作。

则亦明知其伪矣。

△《太公兵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案此书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於《六韬》。

而风、日星等占皆以七言诗句为歌诀,辞甚鄙俚。

其伪托不待辨也?△《孙子参同》·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此本不知何人所辑。

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

其板用朱、墨二色,与世所称闵版者同,疑为乌程闵氏刻也。

所采注释,列曹操、李筌、杜牧、王、张预、贾林、梅尧臣、陈、杜佑、孟氏、何氏、解元、张鏊、李材、黄治徵十五家。

所采批评,列苏洵、王圻、唐顺之、王世贞、陈深、李贽、梅国桢、焦、郎文焕、陆宏祚十家,而卷中不尽见。

永乐大典(残卷)《二支师》-3(湖北三闸岳满)

永乐大典(残卷)《二支师》-3(湖北三闸岳满)

永乐大典(残卷)《二支师》-3(湖北三闸岳满)二支师择师【礼记】《内则》: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

注:子师,教示以善道者。

【孙卿子】干将莫耶、钜关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然而不加砥砺,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

骅骝骐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

然而必前有御辔之制,后有鞭策之戚,加之造父之御,然后一日而致千里。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智;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东莱杂说】从师问学,当知轻重。

既知轻重,然后慎择而谨守之可也。

所谓知轻重者,如七十子之徒从孔子,则当事事模范,不当少异。

然有不安于心者,尤当详问以释其疑。

疑释心安,而后从之。

如子路之问孔子,反复问难,亦可见矣。

自孔子以降,性各有偏,见或未至,则有当从,有不当从,若就其所偏及所未至,事事学之,安得不为大害?此圣人之后,所以多流而入于异端,皆由不知轻重也。

然学者从师,便有私心,以己所传为是。

私心既生,百敝俱出,此固未足以语学矣。

【清波杂志】或谓童稚发蒙之师不必妙选,然先入者为之至,亦岂宜阔略。

世谓幼学记为终身记,盖亦此意。

【宋释契嵩镡津集】君子不以非师而师人,不以非师而师于人,故君子教尊而道正也。

师者,标道也;标者,表方也。

标不正,则使人失其向;师不正,则使人失其志。

尧师于君畴,舜师于务成昭,禹师于西王国,汤师于成子伯,文王师于时子思,武王师于郭叔;而孔子师七十二子,子夏师诸侯,子思师孟轲,孟子、荀卿皆师其徒。

尧、舜、禹、汤、文、武善师于人,而后世嗣帝王者稽之也;孔子、子夏、子思、诸子善师人,而后世践圣贤者稽之也。

天下者,教为其本也;教者,道为其主也;道者,师为其端也。

正其端,所以为道也;正其主,所以为教也;正其本,所以为天下也。

故古之君子,不苟尊而师人,不苟从而师于人,其存心于天下乎?今天下其教未至,不亦苟为人师者之罪乎?不亦不择师于人者之罪乎?【汉书】:窦皇后兄弟、长君、少君、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命乃悬两人,此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

《四库全书》一百七十一卷·集部二十四《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七十一卷·集部二十四《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

《四库全书》一百七十一卷·集部二十四《别集类》(湖北三闸岳满)△《一峰集》·十卷(浙江汪汝栗家藏本)明罗伦撰。

伦字彝正,别号一峰,江西永丰人。

成化丙戌进士第一,授修撰。

释褐甫三月,以疏劾大学士李贤,谪泉州市舶副提举。

明年诏还,复原官,改南京供职。

寻以疾辞归,退居金牛山,授徒讲学以终。

事迹具《明史》本传。

伦与陈献章称石交,然献章以超悟为宗,而伦笃守宋儒之途辙,所学则殊。

《明儒学案》云:“伦刚介绝俗,生平不作合同之语,不为软巽之行。

冻馁几於死亡,而无足以动其中,庶可谓之无欲。

”今览其文,刚毅之气,形於楮墨。

诗亦磊不凡,虽执义过坚,时或失於迂阔。

又喜排叠先儒传注成语,少淘汰之功,或失於繁冗。

然亦多心得之言,非外强中乾者比也。

後载《梦稿》二卷,记梦之词至三百馀首,隐约幻渺,几莫测其用意所在,亦文集中罕见之体。

以其人足重,故得附本集以传,今亦姑仍旧本录之焉。

△《篁墩集》·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敏政撰。

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

是集为敏政所自订。

据《千顷堂书目》,尚有《外集》十二卷、《别集》二卷、《行素稿》一卷、《拾遗》一卷、《杂著》一卷。

今皆不在此编中,疑其本别行也。

敏政学问淹通,著作具有根柢,非游谈无根者比。

特以生於朱子之乡,又自称为程子之裔,故於汉儒、宋儒判如冰炭,於蜀党、洛党亦争若寇仇。

门户之见既深,徇其私心,遂往往伤於偏驳。

如《奏考正祀典》,欲黜郑康成祀於其乡;作《苏氏杌》,以锻炼苏轼,复伊川九世之雠,至今为通人所诟厉。

其文格亦颇颓唐,不出当时风气;诗歌多至数千篇,尤多率易,求其警策者殊稀。

然明之中叶,士大夫侈谈性命,其病日流於空疏,敏政独以雄才博学,挺出一时。

集中徵引故实,恃其淹博,不加详检,舛误者固多,其考证精当者亦时有可取。

要为一时之硕学,未可尽以芜杂废也。

其集名曰“篁墩”者,考新安有黄墩,为晋新安太守黄积所居。

子孙世宅於此,故以“黄”为名。

自罗愿《新安志》、朱子《文集》所载皆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注》第五卷(湖北三闸岳满)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竹zhúp189上注解:冬生艹也。

云冬生者,谓竹胎生于冬,且枝叶不凋也。

云艹者,尔雅竹在释艹,山海经有云其艹多竹,故谓之冬生艹。

戴凯之云:植物之中有艹木竹,犹动品之中有鱼鸟兽也。

象形。

象□并生。

陟玉切。

三部。

按广韵张六切。

下□者,箁箬也。

恐人未晓下□之恉,故言之。

凡竹之属皆从竹。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箭jiàn注解:矢竹也。

各本无竹,依艺文类聚补。

矢竹者,可以为矢之竹也。

周礼及释地注皆曰:箭,筱也。

方言: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闲谓之□,关西曰箭。

郭云:箭者,竹名,因以为号。

按今天下语言皆谓矢为箭。

从竹前声。

子贱切。

古音在十一部。

周礼故书箭为晋,杜云:晋当为箭。

按吴越春秋:晋竹十廋。

晋竹卽箭竹,假借字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箘jùn注解:箘簬,竹也。

竹字今补。

禹贡郑注曰:箘簬,阾风也。

按箘簬二字一竹名,吴都赋之射筒也;刘逵曰:射筒竹细小通长,长丈余,无节,可以为矢笴,名(此三字补)射筒。

及由梧竹皆出交趾九眞。

招□:昆蔽象棊。

王曰:昆或言箟簬,今之箭囊也。

箟卽箘之异体,箭囊卽射筒之异词,无底曰囊,通箫曰筒,皆自其无节言之,谓之好箭干耳。

古者絫呼曰箘簬,战国策箘簬之劲不能过是也。

单呼曰箘,吕氏春秋越骆之箘是也。

书正义及戴凯之说箘簬为二竹,缪矣。

从竹囷声。

渠陨切。

十三部。

一曰簙棊也。

方言簙或谓之蔽,或谓之箘。

秦晋之闲谓之簙,吴楚之闲或谓之蔽,或谓之棊。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簬lù注解:箘簬也。

从竹,路声。

洛故切。

五部。

《夏书》曰:“惟箘簬枯。

”禹贡文。

枯,各本作楛,今依木部正。

簵,古文簬从辂。

当作簬或从辂,转写之误也。

篇、韵皆云簵同簬,今尙书、史记皆作簵。

若古文四声韵云簵古文,卽取诸误本说文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筱xiǎo注解:箭属。

小竹也。

释草曰:筱,箭。

周礼注曰:箭,筱也。

二京赋解曰:筱,箭竹也。

此云箭属,小异。

从竹攸声。

先杳切。

今字作筱。

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簜dànɡ注解:大竹也。

大射仪:簜在建□之闲。

注:簜,竹也,笙箫之属。

按簜者竹名,以竹成器亦曰簜。

笙箫皆用小竹而云簜者,大之也。

从竹汤声。

徒朗切。

十部。

《夏书》曰:“瑶琨筱簜。

”禹贡文。

簜可为干,干,弓干也。

弓人曰:凡取干之道七。

竹为下。

筱可为矢。

筱簜之用不止于此,而此为冣宜。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wéip189下注解:竹也。

竹名。

按□、篃古今字也,如礼经古文眉作微,尔雅湄作□之比。

西山经英山其阳多箭多篃。

今本作□。

郭云:今汉中郡出,厚里而长节,根□,笋冬生。

戴凯之云:生非一处,江南山谷所饶也。

故是箭竹类,一尺数节,叶大如履,可以作篷,茎中作矢,俗谓之□笴。

按郭云长节,戴云穊节,不合。

旣云中作矢,则一尺数节当作数尺一节也。

从竹微声。

无非切。

十五部。

按广韵云又武悲切。

□,籒文从微省。

按当云从□。

省字衍。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笋sǔn注解:竹胎也。

醢人注曰:笋,竹萌。

按许与郑稍异,胎言其含苞,萌言其已□也。

吴都赋曰:苞笋抽节。

引伸为竹靑皮之偁,尙书云□重笋席,礼器如竹箭之有笋,聘义浮笋旁逹皆是。

其音为赟切。

今字作筠。

从竹旬声。

思允切。

十二部。

今字作笋。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tái注解:竹萌也。

释草曰:□,箭萌。

醢人郑注同。

许意笋□不以大竹小竹分别。

笋从旬,旬从勹,取裹妊之意。

□从怠,与始同音,取始生之意。

笋谓掘诸地中者,如今之冬笋。

□谓已抽出者,如今之春笋。

与郑说不同也。

按周礼箈菹本作菭菹。

故大郑云菭,水中鱼衣也,与艹部菭水青衣也合。

后郑读为□,用释草箭萌之训,故郭注尔雅引周礼□菹鴈醢也。

今本周礼作箈,非菭非□,乃是讹字。

注中亦夺菭当为□四字。

从竹怠声。

徒哀切。

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箁póu注解:竹箬也。

从竹咅声。

薄侯切。

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箬ruò注解:楚谓竹皮曰箬。

今俗云笋箨,箬是也。

毤而陊地,故竹篆下垂者像之。

从竹若声。

若,择菜也。

择菜者絶其本末,此形声包会意也。

而勺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节jié注解:竹约也。

约,缠束也。

竹节如缠束之状。

吴都赋曰:苞笋抽节。

引伸为节省、节制、节义字。

又假借为符卪字。

从竹卽声。

子结切。

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筡ú注解:析竹笢也。

析,各本讹折,今正。

方言:筡,析也。

析竹谓之筡。

郭云:今江东呼蔑竹裹为筡,亦名筡之也。

按此注谓已析之蔑为筡,人析之亦偁筡之。

本无误字,戴氏疏证改筡之二字为笢字,非也。

尔雅:簢,筡中。

葢此义之引伸。

肉薄好大者谓之筡中,如析去靑皮而薄也。

医方竹筎音如,卽此字。

别□从竹。

俗从艹。

从竹余声,读若□。

□,宋刻作絮,小徐同。

同都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míp190上注解:筡也。

谓筡之也。

释草:粼坚中。

粼同磨磷之磷,谓坚中者必磨之也。

簢筡中。

簢同□,谓空中者必析之也。

从竹□声。

武移切。

古音在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笢mǐn注解:竹肤也。

肤,皮也。

竹肤曰笢,亦曰笋,见礼器。

俗作筠。

已析可用者曰蔑,礼注作□,土丧礼谓之靲。

析之谓之筡,亦谓之□。

从竹民声。

武尽切。

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笨bèn注解:竹里也。

谓其内质白也。

又有白如纸者,吴都赋注谓之竹孚俞。

从竹本声。

布忖切。

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wēnɡ注解:竹皃。

南都赋:其竹阿□□,风靡云披。

李善引说文:□,竹皃也。

□苍:□,竹头有文也。

上乌孔反,下如涌反。

按吴都赋云:□萧瑟。

谢灵运山居赋自注:修竦、便娟、萧森、□蔚皆竹貌也。

今三赋□皆误从艹矣。

从竹翁声。

乌红切。

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篸chēn注解:篸差也。

各本差上无篸,此浅人谓为复举字而□之也。

集韵:篸差,竹皃。

初簪切。

又篸,竹长皃。

疏簪切。

按木部槮,木长皃。

引槮差□菜。

葢物有长有短则参差不齐,竹木皆然。

今人作参差,古则从竹、从木也。

从竹参声。

所今切。

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篆zhuàn注解:引书也。

引书者,引笔而箸于竹帛也。

因之李斯所作曰篆书,而谓史籒所作曰大篆,旣又谓篆书曰小篆。

其字之本义为引书,如雕刻圭璧曰瑑。

周礼注:五采画毂约谓之夏篆。

从竹彖声。

特兖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籒zhòu注解:读书也。

言部曰:读,籒书也。

叙目曰: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

讽籒书九千字,乃得为吏。

试字句絶。

讽籒连文,谓讽诵而抽绎之,满九千字皆得六书之恉,乃得为吏也。

此籒字之本义。

经传尟用。

周宣王时大史以为名,因以名所箸大篆曰籒文。

迄今学者绝少知其本义者,故于读下籒书改为诵书,于叙目释为籒文九千字,重悂貤缪,可胜叹哉。

毛传曰:读,抽也。

方言曰:抽,读也。

抽皆籒之假借。

籒者,抽也。

读者,续也。

抽引其绪相续而不竆也。

亦假紬字为之,大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如淳云:抽彻旧故事而次述之也。

亦借繇字为之,春秋传卜筮繇辞,今皆作繇。

又俗作□。

据许则作籒。

服□曰:繇,抽也。

抽出吉凶也。

从竹□声。

此形声包会意。

直又切。

三部。

《春秋传》曰“卜籒”云。

左传卜筮皆云繇。

此言卜以该筮也。

〖注〗卜籒,占卜认读。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篇piānp190下注解:书也。

书,箸也。

箸于□牍者也,亦谓之篇。

古曰篇。

汉人亦曰卷。

卷者,缣帛可卷也。

一曰关西谓榜篇。

榜所以辅弓弩者。

此其引伸之义,今之榜頟标榜是也。

关西谓之篇,则同扁。

从竹扁声。

芳连切。

古音在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籍jí注解:簿也。

簿当作薄。

六寸薄,见寸部。

引伸凡箸于竹帛皆谓之籍。

从竹耤声。

秦昔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篁huánɡ注解:竹田也。

战国策: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西京赋:筱簜□衍,编町成篁。

汉书:篁竹之中。

注:竹田曰篁。

今人训篁为竹,而失其本义矣。

从竹皇声。

户光切。

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jiǎnɡ注解:剖竹未去节谓之□。

谓未去中之相隔者。

方言:所以隠棹谓之□。

郭云:摇樐小橛也。

按□葢卽□字。

其始以剖竹去节为之,后乃以木为之,改其字作□,作桨。

后人又不以名橛而以名棹矣。

从竹将声。

卽□切。

十部。

按此二篆之次当在篸下篆上,则皆得其所矣。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yè注解:钥也。

小儿所书写,每一笘谓之一□。

今书一纸谓之一页,或作叶,其实当作此□。

从竹枼声。

与接切。

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钥yuè注解:书僮竹笘也。

笘下曰:颍川人名小儿所书写为笘。

按笘谓之钥,亦谓之觚,葢以白墡染之可拭去再书者。

其拭觚之布曰幡。

从竹龠声。

以灼切。

二部。

按管龠字与此别。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liú注解:竹声也。

小徐曰:犹言□然声清也。

从竹刘声。

力求切。

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简jiǎn注解:牒也。

片部曰:牒,札也。

木部曰:札,牒也。

按□,竹为之。

牍,木为之。

牒札其通语也。

释器曰:□谓之毕。

学记云呻其占毕是也。

等者,齐□也。

编者,次□也。

详□下。

从竹闲声。

古限切。

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笐ɡānɡ注解:竹列也。

列,□应书作次。

竹列者,谓竹之生,疏数偃仰,不齐而齐。

笐之言行也。

行,列也。

释草:仲无笐。

葢谓竹有行列,如伯仲然也。

无者,发声也。

引伸之,取竹为衣架亦曰笐,广韵四十二宕曰笐,衣架是也。

内则所谓楎椸,释器所谓竿谓之箷也。

其字亦作桁,古乐府云:还视桁下无县衣是也。

从竹亢声。

古郞切。

十部。

按依尔雅音义户刚反。

其衣笐,衣桁,韵书下浪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篰bù注解:□爰也。

广雅曰:□□,篰也。

曹宪上音满,下音缓。

广韵曰:□□,□也。

篰,牍也。

玉篇曰:篰,竹牍也。

按□爰,汉人语,俗字加竹。

从竹部声。

薄口切。

四部。

按许书无簿字,篰葢卽今之簿字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等děnɡp191上注解:齐简也。

齐□者,□□□齐之,如今人整齐书籍也。

引伸为凡齐之偁。

凡物齐之,则高下历历可见,故曰等级。

刀部云:则,等画物也。

从竹寺。

会意。

寺,官曹之等平也。

说从寺之意。

寸部曰:寺,廷也。

有法度者也,故从寸。

官之所止九寺,于此等平法度,故等从竹寺。

古在一部,止韵,音变入海韵,音转入等韵。

多肯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笵fàn注解:法也。

□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郑曰:范,法也。

考工记:軓前十尺。

注云:书或作□。

□,法也。

按许无□字,车部范为范軷。

则□辞范围,假借字也。

从竹泛声。

防□切。

八部。

竹,□书也。

古法有竹□。

说从竹之意。

法具于□书,故笵从竹也。

左传曰: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