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发展史
ipran基础知识
"IPRAN" 代表 "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是一种基于 IP 协议的无线接入网络。
它是一种用于实现无线宽带接入的技术,通常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用于 LTE(Long-Term Evolution)和 5G 网络。
下面是关于 IPRAN 的一些基础知识:
1.IPRAN 架构:IPRAN 是一种基于 IP 的无线接入网络,它基于 IP 协议技术,
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灵活性。
它通常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和其他网络设备,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路由、安全性和流量管理等任务。
2.功能:IPRAN 提供了对无线网络中数据流量的处理和转发功能。
它可以处
理大量的数据流量,并提供灵活的路由、转发和管理功能,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流量要求。
3.特点:IPRAN 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它可以支持大规模
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适用于处理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大容量的数据流量。
4.应用:IPRAN 技术通常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构建 LTE、5G 和其他无
线宽带接入网络。
它在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实时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升级,IPRAN 技术也在不断发
展和演进。
它不仅适用于当前的 LTE 网络,还可以支持未来的 5G 网络,满足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要求。
IPRAN 技术在现代移动通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基于 IP 协议的网络架构,实现了对大规模数据流量的高效处理和转发,为移动通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从1G 到5G,我们经历了什么
从1G 到5G,我们经历了什么作者:郭沫来源:《中国商界》 2019年第5期现代生活离不开移动通信,从信息的生成、传输到接收,网络通信的背后蕴含着数不清的闪光智慧。
从1G 到5G 的演进,时代的转换一幕接一幕,最终汇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2019 年被视为5G 的开局之年,因此,我们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第一个商用自动化蜂窝网络(1G代) 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 于1979 年在日本推出,最初的应用范围为东京都市区。
1981 年,NMT 系统同时在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推出,这是第一个采用国际漫游的移动电话网络。
1983 年,位于芝加哥的摩托罗拉手机在美国推出AMPS 系统。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还属于一片空白,直到1987 年,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只提供区域性语音业务,容量有限、通话质量不高、安全性差、速度低及设备成本高。
1991 年,GSM 网络在芬兰推出。
1995 年,我国进入2G 通讯时代。
全球市场主要有两大系统,即欧洲开发的GSM 标准和美国开发的CDMA 标准。
2G 网络的无线电信号是数字的,相对于1G 有三个主要好处:电话对话是数字加密的;2G 系统在频谱上的效率明显提高,可以实现更高的无线穿透水平;引入移动数据服务短信。
2G 技术使各种网络能够提供文本消息、图片消息和多媒体消息等服务,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
3G 的首次商业发布是由NTTDoCoMo 于2001 年10 月1 日在日本进行的。
韩国SK 电信公司于2002 年1月推出基于CDMA 的1xEV-DO 技术。
美国是由Monet Mobile Networks 推出的, 采用CDMA2000 1x EV-DO 技术。
我国于2009 年的1 月7 日颁发了3 张3G 牌照,分别是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联通的WCDMA 和中国电信的WCDMA2000。
城域通信网中IPRAN技术的重要性及选择分析
城域通信网中IPRAN技术的重要性及选择分析作者:孙小进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7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速度也越来越快。
IPRAN技术成为继MSTP技术后新的城域通信网组网技术,作为3G高速网络的重要支撑,IPRAN技术可以包括两种形式,即PTN方式和路由器方式,两者之间的核心技术逐渐趋于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针对IPRAN技术在城域通信网中的应用,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用性和经济性,对两种形式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分析。
关键词:城域通信网;IP;RAN技术;重要性;选择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2IPRAN技术,是未来移动承载网的重要演进方向,而网络IP化则成为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中最大的一个趋势,随着3G和LTE等业务的部署与发展,数据业务已成为承载主体,其对带宽的需求在迅猛增长,传统的MSTP城域通信网组网模式的网络扩容难以支撑,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IPRAN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IPRAN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传送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开出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即专注于终端接入、灵活配置以及多业务的城域网络传送技术和着眼与高速度、远距离传送的骨干网络传送技术。
在骨干网络中,光纤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城域通信网方面,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移动数据流量不断增大,回传业务对于城域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同步传输技术逐渐向着IP化的方向发展。
RAN,是指无线网络中负责无线基站至传输汇聚节点之间的传输网络,可以称为移动回传网,是移动传送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IP化的移动回传需求,是IPRAN技术发展的动力和前提,使无线基站的数据业务无需经过复杂的处理,就可以实现与移动汇接局的互联,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IPRAN的发展背景以及部署技术分析
IPRAN的发展背景以及部署技术分析
易如倩
【期刊名称】《通讯世界》
【年(卷),期】2016(000)016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通信网络中的各类业务越来越多,网络结构和利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在网络的承载方面,原有的TDM方式的MSTP网络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效便捷组网和低成本扩容建设的现实需求,IPRAN网络具有承载率高、支持点到点之间通信的优势,具备作为3G和LTE基站的回传网络资格,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的具体部署技术也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总页数】1页(P60-60)
【作者】易如倩
【作者单位】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IPRAN的发展背景以及部署技术分析 [J], 易如倩;
2.IPRAN网络部署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J], 张璐
3.IPRAN网络部署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J], 李敏英
4.IPRAN2/3层联动自动化部署探索 [J], 吴海峰
5.1588v2时钟回传技术的IPRAN现网部署 [J], 方鸣;郑坚;姜伟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PRAN技术发展分析
401 IPRAN的定义IP RAN 即IP化的无线接入网。
其中,IP是互联协议,RAN是Radio Access Network,它的本质是分组化的移动回传,是基于IP 的传送网。
2 IPRAN的技术背景移动通信,经历了从2G,到3G、4G 的发展历程,数据业务比重迅猛增长,无线频谱的频率越来越高,网络覆盖越来越小,需要增加更多数量的基站来保证覆盖,网络中基站节点的增加,对承载网络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这种情况下,IP RAN应运而生,其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容性以及对业务的综合承载力,不仅适应基站回传,更能兼容多业务综合传送。
其技术优势如下:(1)IP RAN支持流量统计复用功能,承载效率高于传统MSTP 等传送系统;(2)它能提供端到端的分层QoS策略服务(HQOS);业务扩展性良好,支持多种形式的灵活组网,支持三层交换;(3)灵活的保护技术方式,保护时间满足电信级的要求。
3 IPRAN的关键技术3.1 MPLS技术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MPLS由LSR和LER组成。
LSR由控制和交换单元组成;而 LER 的作用是分析IP报头。
MPLS作为集成式的传输技术,实质上是在SDH交换基础上又把路由交换功能进行了结合。
它通过对二层交换标记与IP路径得整合,使数据传送延迟时间进一步缩短。
3.2 VRPP技术VRPP(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是一种选择协议,它可以把一个虚拟路由器的责任动态分配到局域网上的VRRP路由器中的一台。
在局网中虚拟路由器被配置成缺省网关,虚拟路由器组中的另一个路由器将代替执行数据转发功能。
当备份组中的网关出现问题的时候,由其余的路由器继完成网管功能,这样一来,与外部网络的不间断通信就得到了保障。
3.3 HQOS技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不同用户对服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为了能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依据用户的级别、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不同的保障措施,业界通常会采用QoS技术。
IPRAN原理简介--详细原理介绍
基站回传
软交换
电信依托IP网城域网进行IP RAN建设,建网速度快,同时可节省海量站点配套成本(电源、光缆、机房); 有二平面的本地网可利旧优先利旧二平面,但是要IPTV的试点城市才可建设二平面; 分组网络必须具备综合承载能力
PTN的设计理念
Ethernet
分组汇聚 多播 支持传统业务 “Packet” 分 组特性 灵活性 可扩展性 面向未来
城域网逻辑架构
传送网
干线传送网 城域传送网 核心层 WDM
IP承载网
IP专网
A网/B网
IP骨干网
WDM/ SDH/MSTP
分组化城域 传送网 分组化城域 传送网 分组化城域 传送网
IP/MPLS
IP城域网
城域传送网 汇聚层 城域传送网 接入层
SDH/MSTP
PON/WLAN
SDH/MSTP
接入网
接入网
可扩展性
IP RAN具有不弱于PTN的可扩展性 接入方式灵活,协议可扩展支持传统业务和多种以太网业务 除提供二层业务外可以广泛提供IP/VPN业务
IP RAN定义
IP RAN是针对基站回应用场景 进行优化定制的路由器/交换机整 体解决方案,具备电路仿真、同步 等能力,提高了OAM和保护能力。 IP RAN承载方案指在城域网内 汇聚/核心层采用IP/MPLS技术, 接入层主要采用增强以太技术与 IP/MPLS技术结合的方案。 设备形态
SGSN
Iu-Ps Iur
MGW
Iu-Cs
>>
RAN
S-GW
S-GW
RAN
RNC
RNC
S1-U Iub
S1-MME
取消了之前定义的RNC,eNB (Evolved NodeB)直接接入 EPC,从而降低用户可感知的时 延,大幅提升用户的移动通信 体验 引入了两个接口 X2是相邻eNB间的分布式接口, 主要用于用户移动性管理;S1 Flex是从eNB到EPC的动态接 口,主要用于提高网络冗余性 以及实现负载均衡
华为IP RAN概述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0
目录
• 移动承载网发展历程和移动承载网的特点 • ATN+CX移动承载网典型场景及特点 • IPRAN设备简介
• IPRAN网络时钟规划
ATN+CX移动承载方案-Mixed VPN
Mixed VPN方案
Mixed VPN又称L2+L3方案,适合于接入、汇聚独立运维的移动承载项目,特点是接入侧 ETH和低速业务承载方式一致。此方案对所有接入环和汇聚环在协议层面做到了完全隔离, 环内链路或节点故障仅在区域内同步并收敛,环外设备完全不感知,不但整网健壮性很 强,而且当基站归属关系需要调整或需要破环加点时,仅需调整接入环内设备配置,汇 聚环无需任何更改(PW业务除外)。AGG 上L2VE入L3V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3
目录
移动承载网发展历程和移动承载网的特点
ATN+CX移动承载网典型场景及特点
IPRAN设备简介 IPRAN网络时钟规划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TN 910子架
子架尺寸 (mm)
442(宽)×220(深)× 1U(高)
子架重量 (kg)
空子架:1.9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ATN 950子架
子架尺寸 (mm)
子架重量 (kg)
442(宽)×220(深)× 2U(高)
可视化运维
多层IP可视化方案
即插即用 远程批量部署/升级
10大前沿运营商级网络技术
10大前沿运营商级网络技术(上)12/22/2011,本文介绍介绍了10大前沿运营商级网络技术:C-RAN、TD-LTE、HSPA+、有源天线、统一RAN、塑料光纤、P-OTN、商业智能BI、100G和IP RAN。
一、C-RAN2010年4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提出了面向绿色演进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
C-RAN是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
其本质是通过实现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能耗,采用协作化、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以达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
目前,中国移动在七个城市的GSM和TD-SCDMA现网分别进行了C-RAN集中化部署实验,验证了集中化基带池、动态载波调度、光纤环路保护及远端供电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C-RAN集中化建设周期最短可缩短50%,系统节电最高达71%。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展示了C-RAN双模原型机,实现了GSM、TD-SCDMA在通用服务器上的高效处理。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中国移动希望在C-RAN中把无线通信、电信技术、IT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合起来,用最高效的方式来低成本建设网络。
”二、TD-LTE2004年11月,3GPP在魁北克会议上启动3G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的研究项目,全球主要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家通过会议、邮件讨论等方式,开始形成对LTE系统的初步需求。
TD-LTE的提案于2005年4月开始提出,2007年11月,3GPPRAN1会议通过了27家公司联署的LTETDD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LTETDD的两种帧结构。
目前,全球各地已经建设了30多个TD-LTE试验网,日本、印度、沙特、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0余家运营商已有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并部分开始了商用网络建设。
今年3月,中国移动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六城市启动TD-LTE规模试验,目前已建设了超过850个基站的TD-LTE 规模试验网络,来自全球的11家系统设备厂商和10家芯片厂商参与了测试。
ipran承载政企业务介绍v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政企业务将 呈现爆炸式增长,对网络的性能和可 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需要支持更 多的应用场景和服务。
政企业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和挑战
要求
政企业务需要传输网络提供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安 全性,同时要求网络具有灵活的组网能力和可扩展性。
挑战
如何满足政企业务的高性能需求,同时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 安全性,是传输网络面临的挑战。此外,如何提供灵活的组 网能力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也是传输 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
详细描述
IPRAN技术是一种基于IP/MPLS技术的无线接入网络承载方案,通过在基站和核心网之间构建IP化的 承载网络,实现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业务调度。IPRAN技术具有高可靠性、低时延、大带宽等优势 ,能够满足各类政企业务的需求。
IPRAN技术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IPRAN技术经历了从传统静态配置到动态IP化的发展过程 ,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IPRAN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 统的静态配置阶段,网络配置和管理需要人工介入,效率 较低。第二阶段是动态IP化阶段,实现了网络的动态配置 和调度,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第三阶段是自 动化和智能化阶段,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 现了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网络效率和 可靠性。
IPRAN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结词
IPRAN技术的优势在于高可靠性、低时延、大带宽等, 但也需要考虑成本、兼容性等问题。
详细描述
IPRAN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高可靠性、低时延、大带宽 等。通过采用IP/MPLS技术,IPRAN能够提供更加可靠 的承载网络,降低故障率,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IPRAN技术还能够提供低时延和高带宽的服务 ,满足政企业务对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业务调度的需求 。然而,IPRAN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成本较高、 与现有网络的兼容性问题等。此外,由于IPRAN技术的 复杂性,也增加了网络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IPRAN PTN技术及应用 第1章 IPRANPTN技术概述
通信发展史
通信发展的历程 形体时代,通过身体、眼神、手势及山石树木等自然媒
质相结合的方式传递信息; 口语时代,直立行走使得人类对信息传递方式的需求提
高,从而催生了语言; 文字书写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信息的记录有
了需求,文字随之产生; 印刷时代,中国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450
通信系统架构
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噪声源: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噪
声。为了分析方便,把噪声源视为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现 而抽象加入到信道。 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 、解码等。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 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 信宿: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 转换成相应的信息。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 了无线电接收机。
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电广播。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
人命。 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
通信发展史
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 被誉为电视的发明人。二次大战爆发,电视事业中断,战 火突显广播发送成本低、接收容易的特性,听众再次增加。 20世纪30年代,信息论、调制论、预测论、统计论等都
广播电视、数字通信业都有极大发展。 1956年,欧美长途海底电话电缆传输系统建设并投入使
用; 1959年,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
微电子技术诞生了。
通信发展史
网络传播时代 1955年,美国为了大战的需要,研制了第一部军用电子
计算机。 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通信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
通信发展史
2_华为IPRAN培训文档:TCP&IP
Internet互联网功能特征描述灵活性 自由免费Fra bibliotekIP技术
可扩展性
全球化的公有性技术
开放性
可互通性 异构介质互通
灵活、开放、扩展是Internet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Page 7
互联网标准组织IETF的组织架构
• • 互联网协会(ISOC:Internet SOCiety)
• 国际的、非盈利组织,其作用是促进互联网 在全球范围的应用。
• 地址转换(NAT)
实现采用私网访问互联网
Page 22
特殊IP地址
网络部分 Any Any 127 全”0” 主机部分 全”0” 全”1” Any 地址类型 网络地址 广播地址 环回地址 所有网络 用途 代表一个网段 特定网段的所有节点 环回测试 华为VRP路由器 用于指定默认路由
全”1”
Class C
1 1 1 0
Multicast Address
Class D
1 1 1 1 0
Reserved
Class E
Page 21
IP地址类型
• 公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 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5
4 3
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邮局中的排序、调度工人 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Page 12
2 1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 传送的电子信号(比特流)
TCP/IP模型
主机A 4 3 2 1 应用层 路由器 网络层 主机B 应用层
IPRAN网络相关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原 始 的 路 由 器 网络 配 置 管 理 有 一 定 的 优 势 ,其 通 过 应 用
执 行 网络 命 令 的 形 式 . 统 一 协 调 各 平 台 与 网络 , 管 理 配 置 的 速
度 也 非 常快 . 而 且命 令设 置 的 形 式 多样 化 , 但 同 时存 在 一 定 的
参考文献
f 1 1 唐雄 燕 , 张 沛. I P RA N: 移动 回传 向全 I P化 演 进 [ N 】 , 人 民邮电报 ,
2 01 2, 5 .
4 . 4 端 对端 网络服 务 质量保 障
原 始 的 网络 承 载 系统 ,一 般 建 立 在 较 高的 宽 带 依 赖 的 基 础 上, 对 宽 带 的要 求较 高 , 虽然 能 给 端对 端 的 网络 服 务 质 量 提 能得 到较 好 的优 化 配置 , 网络利用率也较低。针对上述情况 ,
一
7 结束语
随着 3 G和 L T E等 业 务 不 断发 展 ,对 宽 带 的 需求 也 不 断
增 长 .在 新 形 势 下 , I P RA N 技 术 是 3前 - 移动通信 不断 I ' P化 和 宽 带 化 条 件 下 的 必 然 要 求 , 该技 术 可 采 用成 熟 的 I P组 网技
移 动 业 务 的发 展 方 向 又 不 能 满足 移 动 业务 的 综合 需 求 , 已逐 渐 被 运 营商 放 弃使 用 。 国 内外许 多 运 营 商逐 渐认 识 到 多种 业
4 I P R AN网络相 关问题
4 . 1 组 网规模
纽 网规 模 是 I P R A N 网络 关键 问题 的 其 中一 个 , 从 其 具 体 要 素 上 看 . 目前 的 I P承 我 网还 未 能 够 满 足 该技 术 的 需 要 , 单 个 I P承 载 网 的媒 介 得 不 到足 够 多 的 节 点 来 支撑 。 此 外 , 为了 保 持 网络 的 完整 性 , 必 须 保 证 组 成 完 整 网络 的 I P承 载 体 系能
试析通信运营商传送网络的发展趋势
试析通信运营商传送网络的发展趋势1、PTN、IPRAN在运营商中的应用情况在IP化的大趋势下,国内运营商采用分组技术的选择不尽相同。
目前中国移动回传网络建设以PTN为主,中国电信以IPRAN为主。
中国联通大规模建设IPRAN,同时部分引入了PTN。
下面来回顾一下PTN、IPRAN在运营商中的应用过程。
中国移动自2009年开启PTN第一轮采集,涉及中兴、华为、烽火、上海阿尔卡特等设备厂商,至今已进行了多次采集。
2011年中国电信进行首期基于IP/MPLS技术的IPRAN设备采集,覆盖5个主要沿海省份,12个本地网。
2012中国联通汇聚层和接入层的核心是第一次IPRAN设备采集,涉及华为,中兴,烽火通信和上海贝尔等设备制造商。
2013中国联通第二次IPRAN设备采集,涉及华为、中兴、烽火、思料等设备厂商。
中国联通的IPRAN(也称分组承载传送网络或UTN综合承载传送设备)基于IP/MPLS技术,同时可选支持MPLS-TP。
2、新型传送网的技术标准任何一个技术,本身都不存在对和错,好和坏,而不是从技术细节来比较。
一种技术背后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关键的,同时要综合分析应用环境、成本、成熟度、产业链等综合因素,才会有好和坏的差别。
基站回传技术也不例外。
对比PTN与IPRAN,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概念。
从名称上看,PTN和IPRAN均是基于分组交换的IP化承载传送技术。
但狭义的概念上,PTN指采用MPLS-TP标准的分组传送网络,IPRAN指基于IP/MPLS技术的多业务承载网络。
在标准上,PTN技术标准已经完善并成熟。
从2008年开始,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和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合作开发MPLS-TP标准,至2010年底,大部分核心标准完成,仅在OAM(操作Oper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维护Maintenance)有分歧。
第1章 IPRANPTN技术概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系统架构
传输媒质特性 地理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能用在建筑物内、
建筑物之间或扩展到整个城市。 抗干扰性:防止噪音、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DN网。这个过程中取得一系列成就:
1. 统一了语音信号数字编码标准; 2. 用数字传输系统代替模拟传输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发展史
3. 用数字复用器代替载波机; 4. 用数字电子交换设备代替模拟机电交换设备; 5. 发明了分组交换设备。
1977年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制成超大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
息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搬移的形式,调制是最常见
的变换方式。对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发送设备常又包含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功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系统架构
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噪声源: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噪
干层传输,速率在10 Gb/s到Tb/s数量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网管系统 骨干层
核心层 汇聚层 接入层
通信系统架构
图1-1 承载网的分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系统架构
常见的承载网技术 承载网技术经历模拟到数字、电缆到光缆、几十Kb/s的低 速到几Gb/s甚至几万Gb/s的高速、刚性通道到弹性通道的 变化。在PTN和IPRAN出现以前,典型的承载技术包括PDH 、SDH/MSTP、路由交换、ATM技术和DWDM/OTN技术。 SDH技术的特点是具有块状帧结构、丰富的OAM开销、灵
的需求而产生的。IPRAN在PTN纯二层技术的基础上增加 了三层路由的功能。IPRAN组网比PTN和路由器联合组网 的方案,节省路由器投资,实现网络资源的全局优化。 还可以借助IP化分组传送优势,提供比PTN方式更灵活 更可靠的组网。 承载网主要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让几路甚至上百路 (如160路)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这就是WDM技 术。特点是传输容量大,通常用在骨干网,大中城市的
ipran原理
ipran原理iPRAAN原理:从研究到应用的新一代分析方法引言:iPRAAN(Intelligent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Network)是一种新一代的分析方法,它结合了智能模式识别和分析网络技术,旨在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iPRAAN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商业决策中的潜在价值。
一、iPRAAN原理的基本概念iPRAAN原理基于智能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自动识别出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iPRAAN利用分析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将数据分解为各个部分并进行高效的分析。
通过不断的迭代和优化,iPRAAN可以不断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iPRAAN原理的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iPRAAN可以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如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
通过对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iPRAAN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2. 金融和商业决策:iPRAAN在金融和商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市场数据和企业运营数据的分析,iPRAAN可以帮助分析师和决策者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金融投资和商业决策提供支持。
3. 医疗健康:iPRAAN可以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4. 智能交通:iPRAAN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三、iPRAAN原理的优势1. 高效准确:iPRAAN利用智能模式识别和分析网络技术,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帮助用户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 自动化:iPRAAN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可扩展性:iPRAAN的分析网络结构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网络节点,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数据分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是一种基于IP技术构建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IPRAN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199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领域开始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这一时期,IP技术逐渐成熟,成为了构建无线接入网络的首选技术。
1996年,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旨在研究如何将IP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这个工作组最终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包括GSM和UTRAN(UMTS)标准,这些标准为IPRAN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IPRAN逐渐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在2000年代初期,IPRAN 开始广泛应用于UMTS网络中。
此后,IPRAN不断发展,成为了LTE(Long-Term Evolution)网络的基础技术之一。
在LTE网络中,IPRAN不仅负责无线接入网络的构建,还承担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功能,如用户平面控制、移动性管理、安全等。
此外,IPRAN还可以与核心网络(EPC)进行集成,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业务支持。
总的来说,IPRAN的发展史反映了移动通信领域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电路交换技术到分组交换技术的转变,再到IP技术的广泛应用,IPRAN的发展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