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合集下载

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度(精品)

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度(精品)

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繁荣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XX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是学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是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决策咨询服务的重要窗口。

第三条重点研究基地的范围:(1)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评审认定的国家级基地。

(2)经国家其它部委、XX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XX省教育厅和XX省社科联评审认定的省部级基地。

(3)经XX省其它政府部门认定的厅局级基地。

(4)由学校根据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或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省部级培育基地(以下简称“省部级培育基地”)。

第四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和运行机制,坚持“合理布局、重点发展”的原则。

同时,优化配置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协同共建研究基地,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出精品、创品牌、成特色。

第五条校人文社科处是重点研究基地的主管部门,负责各类基地的管理、验收与评估等。

第二章省部级培育基地的遴选第六条以学科导向为主的省部级培育基地,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依托的学科是校级以上重点建设学科或博士点、一级硕士点学科。

(2)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年龄在55岁以下,并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拥有3~5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具有特色研究领域,有明确的近、中、远期研究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措施。

(4)研究人员原则上要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队伍构成具备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梯度,要注重吸纳校外研究人员、专业人员。

(5)有科学的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明确、举措有力。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建设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建设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建设计划Annual Construction Plan for Key Research Base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The annual construction plan for the key research base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s designed to outline the goals,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e in the upcoming year. This plan serves as a roadmap to guide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verall management of the base.The first step in the annual construction plan is to identify the research areas and themes that will be the focus of the base. This involves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selecting the most relevant and impactful topic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Once the research areas are determined, the plan outlines the spec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at will be undertaken within each area. These projects should be designed to address key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issu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in the respective fields. The plan also includes a timeline for the completion of each project, as well a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uch as funding, manpower, and equipment.In addition to research projects, the annual construction plan also includes provisions for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llaborations. This involves organizing conferences, seminars, and workshops to 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plan also encourag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partnerships with other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stering a global perspective in the base's research activities.Furthermore, the plan addresses the infrastructure and facilities needed to support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This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r renovation of laboratories, libraries, and other research facilities, as well as the acquisition of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resources. The plan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research, by providing adequate support servi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Finally, the plan includes a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assess the progr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nnual construction plan. This involves regular review meetings,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and feedback from stakeholder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djustments and improvements can be made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中文回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建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建设计划旨在为基地未来一年的发展制定目标、任务和策略。

上海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上海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第一条为更好地实施《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强化规范、科学管理,激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潜心研究,不断推出服务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优秀成果,特制定《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第二条基地除承担规定的研究任务外,还应积极主动地承接市委、市政府以及实际部门根据当前重点热点问题,临时部署的应急性研究任务。

第三条建立简报制度。

简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简报,内容反映基地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包括承担的任务、研讨活动、对外交流、科研管理和考核总结等。

工作简报每月上报一次,字数不限,根据内容可长可短。

另一类是成果简报,主要反映基地形成的各类研究成果。

编写成果简报,应着眼于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一个研究成果可编写多篇成果简报,着重反映研究成果对某个难点、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观点、对策思路等。

每篇成果简报字数限在2000-3000字以内,篇数不限。

基地应指定专人负责简报的撰写和上报。

第四条建立联络员制度。

每个基地配备一名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派的联络员。

其职责是,跟踪基地的研究过程,了解基地建设的进展,参与基地的主要活动,传达实际部门对于某项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督促基地及时上报各类简报。

第五条基地实施中期检查制度。

每年年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对各基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检查各类成果简报等。

基地必须报告本年度任务完成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制定下年度研究重点内容、设想和工作计划。

检查合格的基地,可按原计划继续开展研究;检查不合格的基地,将令其限期整改,并根据要求调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六条本补充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各基地应依据《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本《补充规定》,自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备案。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报(2010年第二、三季度)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管理处2010年10月15日本期要目◆我校三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顺利通过市教委中期检查◆三基地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创新高◆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丰硕◆“中日两国的传统都市与市民生活”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第四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派遣数名成员至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举办丰富多彩学术讲座◆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引进国内知名青年语言学者曹秀玲教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吴俊范获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应用语言学研究所2010年度录取17名获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基地管理:我校三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顺利通过市教委中期检查 5月24、25日,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期评审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包括我校“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三个基地在内的全市10个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接受了市教委专家组的检查与评估,并对我校三个基地作了实地考察。

会议由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主持,校长李进代表我校致欢迎辞,副校长李和兴出席了会议。

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在讲话中肯定了十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成果,并对基地今后的建设提出了六点要求:做强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决策咨询研究;注重基地科研团队建设,要有标志性人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善用外力,加大基地开放力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善于将基地成果物化为教学成果;更好地转化基地研究成果,使决策咨询研究形成智库,使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家之言;进一步加强基地数据库建设。

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苏忱简要总结了10个基地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团队意识、科研成果及梯队建设方面的问题。

专家组组长陈学明、冯绍雷介绍了专家打分与学科互评的基本情况,并对各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中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范剑勇个人信息:现工作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技术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经济学方向),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出生年月:1971.9.社会学术兼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荣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1999.9- 2002.7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

1996.9- 1999.7 浙江行政学院经济学专业,硕士。

1994.7-1996.8 浙江省湖州市经济发展总公司工程部工作。

1990.9- 1994.7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学专业,学士。

教学:本科: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研究生: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前沿专题。

论文及专著:《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专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5432-1399-9,陈昕主编,2008年3月,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入选第二届新闻出版总署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08年12 月。

《制造业扩散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与王非暗等人合作)。

《房产价格、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结构体系:基于ThunenKrugman Helpman -- 模型的估计》,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与邵挺合作,第一作者)。

《产品相似性、区域间贸易的边界效应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Regional Trade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in China”,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与徐振辉合作,第一作者)。

《经济地理、低技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1
t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9月7日,是全国最早的社科院,是全国 最大的地方社科院,是上海唯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上海哲 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海社会科学院提出了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目标,积极推进智库建 设和学科发展双轮驱动,着力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人 才队伍、拓展学术国际化,努力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成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最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战略智库。

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评审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评审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一、引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是上海市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重要管理和支持机制。

通过对各类课题的评审,旨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水平、深度和广度,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进行全面评估,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评审标准和流程1. 评审标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将以学术水平、研究创新性、实践应用价值和研究团队的能力等多个方面作为评审标准。

在评审过程中,将充分考虑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并对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给予更多关注。

2. 评审流程:课题评审分为申报阶段、初审和终审阶段。

申报阶段,研究人员需提交课题申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提交。

初审阶段,评审专家将对申报书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课题进行终审。

终审阶段,评审专家将对入围的课题进行深入评审和研讨,最终确定优秀课题并给予资助。

三、深度和广度评估针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我认为其深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审标准的多维度考量,包括学术水平、研究创新性等,能够有效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度和高水平;在评审流程中,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的设置,有利于对课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估,确保了评审工作的深入性和严谨性。

而在广度方面,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也有其独特之处。

评审标准中对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重视,能够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拓展课题研究的广度和前沿性;在评审流程中,对研究团队的能力和实践应用价值的考量,也体现了对课题广度的关注,有助于引导课题研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

四、总结与展望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水平、深度和广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然而,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课题评审工作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如如何更好地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引导课题研究创新等。

2024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2024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2024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上海市教育科研领域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

自2008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经成为上海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平台之一,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推进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该项目通过不断扩大合作范围,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形式推动学科建设和创新发展。

2024年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将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工作:1.学科研究:加强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培养学术骨干,扩大学术影响力。

2.国际合作: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吸引国际学者参与项目研究,推动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3.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术创新人才,鼓励青年学者参与项目研究,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

4.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及时传播和交流。

5.社会服务:深入开展学科服务社会的研究工作,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和支持。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将充分发挥学科研究团队的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开展重大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同时,该项目还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总之,2024年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强的创新意识,更高的学术追求,为上海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2024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2024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作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本次研究将聚焦于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课题,旨在推动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哲学和社会科学在引领社会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上海市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潜力,并为其提供发展的方向和引领作用,推动学科的创新和进步。

2. 研究目标与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促进上海市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出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成果。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社会思潮与历史文化研究通过对社会思潮与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探索历史的演变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重点关注上海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上海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2.2 城市社会治理与发展着眼于上海市的城市社会治理和发展问题,研究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方法。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3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研究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的研究,探讨个体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聚焦于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等方面,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3.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本次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全面深入地探讨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

同时,本次研究将注重创新性。

鼓励研究团队运用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形成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4. 研究成果与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应用。

研究团队将通过学术论文、学术研讨、学术期刊发表等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传递研究成果。

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立项情况

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立项情况

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立项情况近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7年市社科规划一般、青年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其中一般课题187项~青年课题98项。

复旦大学共申报105项~立项32项~位居上海市各科研单位之首。

其中一般课题21项~青年课题11项。

复旦大学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立项一览表序号课题名称课题批准号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课题类别所在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马克思主义学院 1 2017BKS004 唐明燕一般课题马列科社善社会风气的涵育研究法则与目的的贯连:康2 2017BZX002 孙小玲哲学学院一般课题哲学宗教学德的先验德性论研究三分法视域下的“新旧3 2017BZX005 杨泽波哲学学院一般课题哲学宗教学旁出说”当代西方军事革命争论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4 的思想史考察2017BZX007 刘树才一般课题哲学宗教学 (1990-2016)地方债务、城镇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经济学 5 2017BJL001 范剑勇经济学院一般课题——基于地方融资平台(基础理论) 的视角社区社会资本对构建成6 功老龄化的作用机理研2017BSH002 陈虹霖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一般课题社会学究全球竞争下“高社保支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7 出低社会效益”悖论—2017BSH011 李雪一般课题社会学—以长三角为例海上丝绸之路临近中国8 2017BFX009 陈梁法学院一般课题法学海域的公私法协调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9 2017BGJ002 林民旺国际问题研究院一般课题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南亚战略研究近代以来日本海洋战略10 的历史演进及其对中日2017BGJ006 高兰国际问题研究院一般课题国际问题研究海权博弈结构的影响基于清代档案史料的京11 杭运河沿线湖泊水位变2017BLS003 费杰中国地理历史研究所一般课题历史学考古学化研究走出《美学》:黑格尔12 2017BWY008 李钧中国语言文学系一般课题文学艺术思想体系视野下的美学思想再研究战后初期日本文学界的13 “战争责任”论争及其2017BWY011 王升远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一般课题文学艺术思想史位相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的14 外语词汇教学有效性及2017BYY004 吴晶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一般课题语言学对策研究中国学者英汉双语学术15 2017BYY008 郑咏滟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一般课题语言学写作的跨语际实践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华文16 2017BXW001 许燕新闻学院一般课题新闻学传媒寿命研究及启示上海地区“体制外”自17 媒体发展现状及应对研2017BXW002 窦锋昌新闻学院一般课题新闻学究媒介组织视角下英美数18 据新闻融合发展模式研2017BXW003 徐笛新闻学院一般课题新闻学究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伦理责任管理内容与方式19 2017BGL004 郑琴琴管理学院一般课题管理学选择——基于上海地区企业的分析社会化媒体驱动的企业20 与用户价值共创的机理2017BGL019 屈锗管理学院一般课题管理学分析与绩效评估协作消费的环境效应研21 2017BCK001 陈红敏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一般课题城市科学研究究:以共享单车为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22 2017EKS005 李威利马克思主学园青年课题马列科社理论的贡献上海沦陷时期的日本宗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23 教殖民政策及其影响研2017EZX006 段世磊青年课题哲学宗教学究环境冲突的政府回应模式及吸纳机制研究——24 2017EZZ002 孙小逸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课题政治学以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为例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演化、空间溢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25 2017ESH001 吴连霞青年课题社会学出效应及其与上海的空间联动研究法治中国背景下超大城市构建法治社会的策略26 2017EFX004 崔涵冰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课题法学研究与评估设计——以北京、上海、广州为研究样本美国政党重组对特朗普国际问题研究院 27 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及2017EGJ003 王浩青年课题国际问题研究中国的应对研究三世纪以前“水经”类28 文献文本解读与地理信2017ELS002 黄学超中国地理历史研究所青年课题历史学考古学息探究基于演员和剧作家层面29 的十七世纪法国戏剧职2017EWY002 陈杰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青年课题文学艺术业化进程研究文化走出去视角下的博图书馆情报与30 物馆对外展览与上海城2017ETQ003 孔达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年课题文献学市国际形象研究推进上海建设成为亚太31 地区邮轮中心的对策研2017EGL002 王莎历史学系青年课题管理学究基于区块链的“公司—32 用户”耦合型开放式创2017EGL003 潘闻闻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青年课题管理学新协作机制研究。

上海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上海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上海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上海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报告是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研究最新成果和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对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人文社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上海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从而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二、总体评估根据上海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报告的内容显示,本年度的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宽,研究深度和广度较为兼具。

不仅如此,本年度的研究还在内容选择和论证方式上呈现出了较为独特的特点,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本报告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专题分析本年度的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报告中,涉及了一系列热点问题和前沿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研究”、“网络空间治理与信息传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等。

这些专题不仅贴近社会现实,而且紧跟时代潮流,对推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将针对以上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四、深入讨论(一)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研究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逐步从城市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城市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理清城市化的内涵,通过数据和案例剖析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城市化】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人口流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其积极作用和问题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对于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口流动】我们将结合现实案例,针对上海市的城市化和人口流动进行具体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启示。

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名单

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名单

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名单序:在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名单公布,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这些课题的研究将直接影响着上海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课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并且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接下来,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课题,并共享一些个人的看法和理解。

一、课题一: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哲学与社会学思考这一课题涉及到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这是当前上海市乃至整个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研究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哲学和社会学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并且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港建设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革新,这将给我国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港建设必然会对上海市乃至整个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课题二:上海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先行者,其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上海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并且探讨未来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上海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将对整个我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治理体系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名单中的两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课题,以及我国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

这些课题涉及到了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重要议题,其研究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未来发展。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名单中的这些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国内高校哲学系概况

国内高校哲学系概况

国内高校哲学系一览表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中国成立时间最早的哲学系之一,成立于1914年。

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如蔡元培、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艾思奇、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或者毕业于此,或者授教于此,可以说这里是哲学家的摇篮。

北大哲学系是全国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也是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之一,现有哲学、宗教学和逻辑学3个本科专业,并在宗教学专业的基础上,于1995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宗教学系。

目前设有8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

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建系于1956年,宗教学系成立于1999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

1998年,哲学系宗教学系率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正式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现有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3个本科专业,现设有8个硕士点和博士点。

三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1952年国内院系调整时撤销系建制,1960年恢复设立政治系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2000年又成立了宗教学系。

在数十年历史中,梁启超、宗白华、方东美等一批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先后在该系任教。

南大哲学系是国内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个哲学系之一,现设有9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

四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前身为武汉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22年,自30年代起即成为全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由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大师、新中国哲学学会首任会长、武汉大学时任校长李达教授主持重建,并兼任系主任。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详细名单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详细名单

985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详细名单清华大学(14+8=22)科技创新平台(7+7=14):I- 1:不详I- 2:不详I- 3:不详I- 4:不详I- 5:不详I- 6:不详I- 7:不详II- 1:不详II- 2:不详II- 3:不详II- 4:不详II- 5:不详II- 6:不详II- 7: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8):不详02 北京大学(13+7=20)科技创新平台(?+?=13):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不详03 中国人民大学(1+10=11)科技创新平台(0+1=1):II- 1: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0+0=10):I- 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I- 2:中国经济研究I- 3:中国财政金融研究I-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I- 5: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I- 6:传统文化研究与哲学理论创新I- 7:中国新闻传播研究I- 8:国际政治经济与欧洲问题研究I- 9:中国农村发展研究I-10: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04 北京师范大学(6+4=10)科技创新平台(?+?=6):I- 1 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II- 1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II- 2 生物多样性科学与濒危物种保育II- 3 基础理学II- 4 非动力核技术II- 5 教育信息与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4+0=4):I-1 中国特色教育体系I-2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I-3 价值观与民族精神I-4 公共安全系统分析与政策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06 北京理工大学(5+1=6)科技创新平台(3+2=5):I- 1:爆炸、毁伤与安全I- 2:复杂信息系统I- 3:车辆系统工程II- 1:空间探测与对抗II- 2:先进材料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国防科技管理与国防动员07 中国农业大学(7+1=8)科技创新平台(2+5=7):I- 1:农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I- 2: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II- 1:现代农业工程与信息化II- 2:动物营养学II- 3:动物重大疫病防治研究II- 4: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II- 5:生物质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中国农村发展与政策研究08 中央民族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09 南开大学(4+7=11)科技创新平台(?+?=4):I- 1:绿色化学化工数学研究(类别不详)现代光学技术与光子学(类别不详)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类别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跨国公司研究(类别不详)区域经济(类别不详)循环经济(类别不详)中国市场经济(类别不详)中国企业管理与制度创新(类别不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类别不详)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类别不详)10 天津大学(?+?=?)科技创新平台(?+?=?):I- 1:绿色化学化工I- 2:精密仪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11 东北大学(5+1=6)科技创新平台(?+?=5):I- 1: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类别不详)信息化基础结构关键技术(类别不详)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共性技术(类别不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类别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科技与社会(STS)(类别不详)12 大连理工大学(7+0=7)科技创新平台(2+5=7):I- 1: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I- 2:海洋和水利资源利用及灾害防治工程II- 1:工业装备结构分析II- 2:等离子体及材料改性/特种制备II- 3:精密/特种加工和微系统技术II- 4:不详II- 5: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0=0)13 吉林大学(8+5=13)科技创新平台(3+5=8):I- 1:物质制备科学I- 2:汽车工程I- 3:高压科学与技术II- 1:整合生物学赞* 2007-4-26 21:25* 回复2楼II- 2:工程仿生II- 3:集成光电子学II- 4:东北资源与环境II- 5:计算与软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I- 1: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I- 2:中国边疆史地经济分析与预测(类别不详)法律与经济全球化(类别不详)社会发展理论(类别不详)14 哈尔滨工业大学(7+1=8)科技创新平台(2+5=7):I- 1:宇航技术I- 2:重大装备制造技术与系统II- 1:低温与超导工程技术II- 2: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II- 3:土木工程系统安全与防护II- 4:网络化智能人机交互与信息安全II- 5:微纳米制造与微系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技术、政策、管理(TPM)15 复旦大学(5+7=12)科技创新平台(5+0=5):I- 1:先进材料I- 2:生物医学I- 3:脑科学研究I- 4:微纳电子I- 5:数理科学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0=7):I- 1:历史地理研究I- 2:美国问题研究I- 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I- 4: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I- 5: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I- 6: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I- 7:文化传承与中外交流16 上海交通大学(13+2=15)科技创新平台(5+8=13):I- 1:不详I- 2:不详I- 3:不详I- 4:不详I- 5:不详II- 1:不详II- 2:不详II- 3:不详II- 4:不详II- 5:不详II- 6:不详II- 7:不详II- 8: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不详17 同济大学(6+1=7)科技创新平台(2+4=6):I- 1:城市建设与防灾I- 2:清洁能源地面交通工具II- 1:深海地学II- 2:道路与交通工程II- 3:嵌入式系统II- 4:长江水环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不详18 南京大学(9+6=15)科技创新平台(3+6=9):I- 1:物质科学I- 2:地球圈层与环境I- 3:分子代谢II- 1:普适计算软件新技术II- 2:不详II- 3:不详II- 4:不详II- 5:不详II- 6: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4+2=6):I- 1:不详I- 2:不详I- 3:不详I- 4:不详II- 1:不详II- 2:不详19 东南大学(10+1=11)科技创新平台(1+9=10):I- 1:不详II- 1:不详II- 2:不详II- 3:不详II- 4:不详II- 5:不详II- 6:不详II- 7:不详II- 8:不详II- 9: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不详20 浙江大学(13+5=18)科技创新平台(5+8=13):I- 1:信息与控制I- 2:农业生物与环境I- 3:功能材料I- 4:机电系统及装备I- 5:医学技术与疾病防控II- 1:数学科学及其应用II- 2: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装备II- 3:能源清洁利用与高效转化II- 4:资源转换与大分子化工II- 5:药物信息学及药物代谢II- 6:岩土工程与大型结构II- 7:逆境生物学II- 8:光电与数字化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3=5):I- 1:中国农村发展研究I- 2:中国民营经济研究II- 1: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II- 2:语言与认知研究II- 3: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1=6)科技创新平台(2+3=5):I- 1: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I- 2:同步辐射II- 1:火灾安全II- 2:信息科技前沿理论与应用II- 3:地球与空间系统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科技史与科技文明研究22 厦门大学(6+5=11)科技创新平台(2+4=6):I- 1:嘉庚化学I- 2:国家海洋研究中心(厦门)II- 1:细胞生长与发育调控II- 2:智能化国防安全信息技术II- 3: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II- 4:新型疫苗工程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0=5):I- 1:东南亚研究I- 2:台湾研究I- 3:财务管理与会计I- 4: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I- 5: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2007-4-26 21:25* 回复3楼23 山东大学(6+4=10)科技创新平台(1+5=6):I- 1:功能材料II- 1:资源生物技术II- 2:心血管基因组医学II- 3:聚集体化学II- 4:新结构材料与智能化加工技术II- 5:数学与金融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1=4):I- 1:审美文化研究I- 2:当代社会主义研究I- 3: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II- 1: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24 中国海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25 武汉大学(6+7=13)科技创新平台(1+5=6):I- 1:武汉地球空间信息II- 1: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扩展与建设II- 2: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II- 3: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II- 4:先进功能材料化学II- 5:植物与动物发育生物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0=7):I- 1:信息资源研究I- 2:社会保障研究I- 3:国际法与国际新秩序I-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I- 5: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I- 6: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I- 7: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26 华中科技大学(11+3=14)I- 1: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I- 2:先进制造技术I- 3:组织发育与器官移植I- 4:数字化流域II- 1:脉冲强磁场II- 2:基本物理测量II- 3:煤燃烧与清洁能源II- 4:微制造系统II- 5:图像识别与智能控制技术II- 6:新一代存储与并行计算II- 7:呼吸系统疾病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3=3):II- 1:社会事业领域公共管理创新(医疗卫生与教育)II- 2:数量经济学与金融工具II- 3:网络新闻与传播27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创新平台(2+?=?):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28 中南大学(7+1=8)I- 1:有色金属材料及其资源I- 2:湘雅生物医学II- 1:颗粒与纤维材料近净成形II- 2:精细制备与原子经济过程II- 3:复杂装备极端制造与智能化II- 4:深井特殊环境控制与安全预警II- 5:轨道交通与土木工程安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马王堆学研究29 湖南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30 中山大学(6+5=11)科技创新平台(3+3=6):I- 1:广州生物资源I- 2:光电及功能复合材料I- 3:分子医学研究II- 1:环境与污染控制技术II- 2:GIS与遥感的地学应用II- 3:创新药物筛选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0=5):I- 1:港澳研究I- 2: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研究I- 3:民间文化遗产研究I- 4:产业与区域发展I- 5: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明研究31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详32 四川大学(8+3=11)科技创新平台(3+5=8):I- 1: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I- 2:重大疾病生物治疗I- 3: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II- 1: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II- 2: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II- 3:复杂多维信息数字处理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II- 4:口腔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与防治II- 5:物理和信息科学前沿中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宗教与社会(类别不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类别不详)南亚与中国藏区(类别不详)33 电子科技大学(1+0=1)科技创新平台(1+0=1):I- 1:电子信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0=0)34 重庆大学(7+1=8)科技创新平台(1+6=7):I- 1:不详II- 1:不详II- 2:不详II- 3:不详II- 4:不详II- 5:不详II- 6: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不详35 西安交通大学(6+2=8)科技创新平台(2+4=6):I- 1:西安制造科学与技术I- 2:能源科学与技术II- 1:信息电子综合技术研究院II- 2:西安高性能材料创新研究基地II- 3:生物医学与健康II- 4:网络信息社会的安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类别不详)西部社会文化艺术研究(类别不详)36 西北工业大学(8+1=9)科技创新平台(2+6=8):I- 1:无人航行I- 2:航宇材料II- 1:不详II- 2:不详II- 3:不详II- 4:不详II- 5:不详II- 6: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1=1):II- 1:不详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0=3)科技创新平台(1+2=3):I- 1: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II- 1:畜禽养殖与重大疾病防治II- 2:农业有害生物治理与生物源农药创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0=0)38 兰州大学(4+2=6)科技创新平台(1+3=4):I- 1: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II- 1:不详II- 2:不详II- 3:不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敦煌学(类别不详)不详39 华东师范大学(6+4=10)科技创新平台1、河口海岸科学2、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3、脑—行为—认知科学4、高可信计算5、绿色合成化学与合成技术6、城镇化过程与公共安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2、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3、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4、俄罗斯及大国关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简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目标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世界学科前沿问题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心,超越传统的学科界限和个体分散研究的有限视野,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加大投入,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能力,产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申请条件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申请条件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申请条件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平台,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城市科技竞
争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的申请条件:
1. 良好的科研实力:申请者需要具备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科
研经验。

这可以体现在过去的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等方面。

2. 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申请者需要展示出在科研中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
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过去的研究成果以及个人独立完成的项目来展示。

3. 优秀的团队和资源:申请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需要具备强大的研究能力和资源
支持。

这包括实验设备、科研资金、人才队伍等。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建设也会被考虑。

4. 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申请者需要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可以通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的演讲、担任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等方式来证明。

5. 对上海市科技发展的贡献:申请者需要展示出自己的研究工作对上海市科技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贡献,以及与上海市相关的研究资源和合作机会。

在申请过程中,申请者需要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研究计划、
成果展示等。

申请者还需要参加面试和评审过程,以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申请的合理性。

总之,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的申请条件相对较为严格,要求申请者在科研领域有
较强的实力和潜力,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申请者需要通过申请材料和面试等环节展示自己的优势,以获得申请成功的机会。

2023上海哲学社科项目公示

2023上海哲学社科项目公示

2023上海哲学社科项目公示一、背景介绍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对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繁荣发展,上海市委教育工委、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决定开展2023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公示工作,以吸引更多有实力、有创新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项目类型1. 哲学类项目2. 社会科学类项目3. 哲学社会科学综合项目三、公示时间和地点2023年4月1日至4月30日,公示地点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四、公示对象本次公示面向所有从事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独立学者。

五、公示要求1. 申报项目应与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申报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学术研究伦理规范和原则。

3. 申报者应提供完整的研究方案、研究背景、预期目标、论证方法等相关材料。

4. 申报者应遵守公示期间的相关规定,对于公示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六、公示流程1. 申报阶段:申报者提交申报项目及相关材料。

2. 审核阶段: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

3. 公示阶段:合格申报项目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

4. 结果公布:经公示期满后,公示结果将在媒体和官方全球信息湾上公布。

七、通信方式申报者如有相关问题,可致电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沟通,通信方式:************。

八、结语本次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公示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支持和鼓励,也是对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一次盛会。

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项目评审经过公示期满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公示的项目进行评审,并结合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年)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上海社会科学院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仅承担党和政府智囊团和思想库的职责,而且肩负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社会科学人才的历史使命。

1979年我院成为全国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经过35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院建立了学科齐全、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招收国外留学生的资格。

2013-2014学年,我院毕业研究生197人,结业研究生3人;授予学位201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33人,授予硕士学位168人;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6.7%,其中博士生就业率为92.3%,硕士生就业率为97.1%;入学新生207人,其中博士生40人,硕士生167人。

现有在校生667人,其中博士生157人,硕士生510人;另有留学生5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177人(不含兼任博导)。

无论在师资水平、办学规模,还是在培养层次和质量,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在地方社科院中首屈一指,是上海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重镇。

二、2013-2014学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展2013-2014学年,在院党委确立的“智库建设新举措,学科发展新目标”方针指导下,研究生院与各研究所通力合作,以规范教学、提高质量为主线,在推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学生科研实践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预期成效。

2013年1月,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来我院调研,并建议把我院研究生教育纳入到市教委统筹管理,在获得各方支持的同时,开始接受更为严格的考核与监督;6月18日,研究生部正式更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举行挂牌仪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8.11•【字号】沪教委科〔2015〕42号•【施行日期】2015.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沪教委科〔2015〕42号各高等学校、区县教育局,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沪教委科〔2015〕16号),各高校、各区县开展了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科组专家评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我委审定确立10项重大项目、12项重点项目、100项市级项目、13项决策咨询项目,现将各类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3、4)。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沪委宣〔2009〕188号),本次确立的12项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请各有关单位及项目承担者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以便做好立项工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地址: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联系电话:64184439、64182088。

附件:1.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4.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5年8月11日附件1附件2附件3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附件4。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要点。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是一个以研究和推进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为主要任务的组织机构。

它承担着深入探索人类社会、思维与行为等方面的使命,并致力于提供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丰富思想内涵的研究成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工作要点概述、重点实验室工作要点解释说明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整篇文章的目标和内容;正文部分将提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一般背景信息;工作要点概述部分将介绍实验室的定义、职责和组织架构;重点实验室工作要点解释说明将详细阐述基础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等具体内容;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工作要点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要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实验室的职责与目标。

同时,通过解释基础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内容,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方法论,以促进实验室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也将为实验室成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要点的理解,并促进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深入探索与创新。

2. 正文正文部分主要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背景,然后说明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和成员配置。

接下来,我们将提及实验室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并详细解释项目管理与进展控制、团队协作与合作交流等工作要点。

2.1 研究方向和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以及这些研究方向对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讨论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室的核心研究内容。

2.2 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为了保证研究工作有序进行并达到最佳效果,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和合理配置人员是必要的。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石良平工作室简介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石良平工作室简介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海关与经贸研究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 社会科学创新 经济研究所 研究基地 工作室 上海社会科学院 简介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联合发起设立,上海海关学院基地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为“上海贸易中心建设”,首席专家为石良平教授,研究团队的核心人员为上海海关、上海市商委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及上海海关学院的资深专家和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简介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一个专注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

基地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为上海市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使命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使命是:
- 为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社会管理及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 促进本地区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繁荣和创新发展
- 鼓励学术研究和学科交流,提升上海市的学术声誉
研究领域与重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致力于多个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1. 哲学研究
2. 社会学研究
3. 政治学研究
4. 经济学研究
5. 法学研究
6. 教育学研究
7. 心理学研究
8. 文化研究
基地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研究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推动以上领域的研究进展。

同时,基地与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搭建起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具体的研究重点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学术热点的变化而定,基地定期评估并调整研究方向,确保研究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学术活动与合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
讲座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学者提供一个深入探讨研究课题的平台。

基地鼓励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并支持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和交流项目。

此外,基地还与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
展合作研究项目,并互相分享研究成果和资源。

通过这些合作,基
地拓宽了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研究成果与影响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
学术活动的影响力而闻名。

基地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和应用于学
术界和实际社会中,为上海市的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
参考。

基地的学术杂志和学术出版物成为学术界的重要刊物,为学者
发表优秀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渠道,并扩大了学术影响力。

结束语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将继续致力于哲学和社会科
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上海
市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欢迎各界学者与基地合作,共同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课题,并为推动学科创新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