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第二版)1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第二版)1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 计学可分为两个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9
麦克哈格 认为:景观设计是多学科综合的,是用于资 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利用的有力工具,他强调把人与自然 世界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问题。
西蒙兹 在《景观设计——环境规划手册》中提到: 景观研究是站在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高度的研究。 他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 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还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 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地不断演进。
18
皇家园林(北方)
19
古典园林(南方)
20
古典园林(南方)
21
古典园林(南方)
22
古典园林(南方)
23 留园内的小蓬莱
二、西方古典园林特点
•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形式美,布局对称、规则、 严谨,以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 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 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14
第二节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观设计的产生及发展
一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特点
1.讲求意境美。从园林创作手法上来看,写意是对中国传统 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 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本质是从自然景观中加以提炼和抽象。 造园家要设计和经营的是景观和意境,这一点和中国传 统山水画异曲同工。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 美境界。
10
刘滨谊 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 境建设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 的应用型专业。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故 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总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 林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 心理等。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

课程总结◆景观、风景、空间、场所、领域、景观1、景观的含义“景观”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它有三重尺度意义上的理解:(1)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3)景观生态学上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2风景3空间(Space):空间是由正空间的实体与负空间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去体会空间的存在。

空间的概念,在园林学中称为“布局”。

园治一书:“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

清朝沈宗骞:“布局之际,务须变换,交接之处务须明显;有变换则无▪在园林环境中,外部空间或庭园空间是主体空间,此外.还有厅堂轩馆等内部空间或建筑空间.以及亭廊树等”灰”空间或过渡空间。

不同性质的空间穿插、组合,造成园林空间的丰富变化。

4场所(Place)是以空间为载体,以人的行为为内容,以事物为媒介的非严格限定的空间区域场所与空间概念相比有两点不同:一,人是在场所之内的,场所是人的栖息地,场所中的人就是“到场”(present,being,存在);而空间强调的是人的外部视觉对象。

二,场所是由更大环境环绕着的,这里说的环境就是文脉,就是特定的历史、文化与意义;而空间概念表达了对环境及历史的漠视。

5领域(Domain)——源于生物学的概念,是个体、群体使用和独占的一个区域界线,还包含了关于空间问题的心理概念,代表了占有者的态度和区域占有者的准备状态。

▪空间是通过人的生理感受来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来限定的;▪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

◆地形、园林建筑、视阈、视距、开敞空间、直线型空间、组合线型空间◆◆观赏点动态观赏、静态观赏、风景视线、导游线(4)1观赏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

2动态观赏3静态观赏4风景视线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复杂而又综合的学科,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包括建筑学、植物学、地理学以及心理学等。

它的目标是通过创建和改善室外空间的美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交互。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平衡景观设计考虑到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社交等功能,还能够创造出令人愉悦和美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场地分析与规划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对场地的分析与规划。

这包括了对地理条件、天气状况、土壤质量、地形等因素的考察。

通过分析场地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决定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

三、植物选择与配置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根据场地的特点、气候条件和使用目的,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物非常重要。

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颜色和季节性等特点需要被综合考虑,以创造出具有丰富层次和色彩变化的景观效果。

四、材料与结构的选择除了植物,材料与结构也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可以提升空间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例如,选择自然石材可以增加自然感与质感,而金属材料则可以创造出现代感与富有张力的氛围。

五、水景与照明设计水景和照明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水景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活力和变化,可以是喷泉、水池、小溪等形式。

而照明设计则可以赋予空间夜间的魅力与焦点。

六、可持续性考虑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性成为了景观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七、用户参与与反馈景观设计往往是为用户服务的,因此用户参与与反馈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了解,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进行更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八、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

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点

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点

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点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营造,创造出美观、舒适且有意义的室外环境。

它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点,包括设计原则、景观构成要素、景观规划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一、设计原则1. 统一性:景观设计需要保持整体的统一性,通过在材料、色彩、形状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 适应性:景观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和手法。

设计师需要了解场地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使设计与环境相融合。

3.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创新性:景观设计需要具备创新精神,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形象。

二、景观构成要素1. 硬景观:硬景观是指景观中的建筑物、道路、广场等硬性构筑物。

它们是景观的骨架,能够为人们提供空间和功能。

2. 软景观:软景观是指景观中的植物、水体、草坪等生态要素。

它们赋予景观绿色和活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3. 空间组织:空间组织是指通过不同的布局和形状来划分和连接景观空间,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4. 地形塑造:地形塑造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变地势,打造出各种地形特征,如山丘、峡谷等,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5. 色彩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颜色的植物和材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三、景观规划1. 形式规划:形式规划是指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和场地条件,确定景观的形状、尺度、布局等基本要素。

2. 功能规划:功能规划是指确定景观设计的功能需求,如休闲娱乐、交通、环保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3.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将景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绿化带、游憩区、交通区等,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4. 景观细部规划:景观细部规划是指对景观中的细节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座椅、雕塑、灯具等,使之与整体景观相协调。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或城市环境中,通过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元素进行合理组合和布局,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生态功能和社会意义的环境空间。

景观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对于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功能性、美学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景观设计的原理。

首先,功能性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环境的生态功能,确保设计的环境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健康活动等多方面需求。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游乐设施、休息区等功能空间,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

同时,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环境的生态功能,比如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体规划,提升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其次,美学性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更要追求美的艺术表现。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艺术组合和表现,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情感共鸣的环境空间。

比如,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雕塑、喷泉、景墙等艺术元素的布置,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的空间场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营造出具有季节变化和色彩对比的美丽景观。

美学性的追求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审美价值,更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情感认同。

最后,可持续性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城市绿地的设计中,应该注重植被的选择和维护,推广水景循环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手段,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材料的选择,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创造出适合人类活动和欣赏的宜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和实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1. 自然性原理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尊重自然。

设计师应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景观。

自然性原则要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水体、植被和地形等,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存在和美妙。

2. 人文性原理景观设计要追求与人文特点相契合。

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营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景观。

人文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艺术表达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作品。

3. 可持续性原理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应该选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排水和节能系统,提倡生态循环和绿色出行等环保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1. 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要求,合理分配空间,确定主次景观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规划布局要考虑人流线路、道路交通和沟通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提高景观效果和人的体验度。

2. 植物选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设计师应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植被品种。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适应性、景观效果和生长特点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化。

植物选择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

3. 材料运用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对于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理念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水泥等,用于空间分隔、装饰和硬质铺装等方面。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背景及设计目标: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加居住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本次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宜居的居住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凝聚力。

二、设计原理:1.绿化原则:大面积的绿化覆盖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特点,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减少热岛效应,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2.自然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植被,让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生态景观。

3.人文原则: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便捷、舒适、美观、具有艺术性的公共空间,提升居住区形象和品味。

4.安全原则:确保居住区内的交通道路畅通、步行道安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设计要点:1.绿化景观设计:-在居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草坪和花园,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提供清新空气和美丽景色。

-设置自然湖泊或人工水池,增加居住区的湿地景观,吸引鸟类等自然生物,增加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

-在公共区域和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为居民提供绿色走廊和遮阳设施。

2.公共空间设计:-设计宽敞明亮的休闲广场,设置凉亭、长椅等公共座椅,提供休息、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在居住区内设置小型商业区,增加生活便利性和居民的社交空间。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老年活动区等,提供多元化的活动空间。

-设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交通标志和行人通道,确保交通秩序和居民安全。

3.路灯照明设计:-在道路两旁设置适当高度的路灯,为居民提供安全明亮的居住环境。

-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进行路灯照明,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照明元素,创造独特而美丽的夜景。

四、实施方法:1.制定详细的景观设计方案,包括绿化规划、公共空间规划和路灯照明规划等。

2.进行土地整理和地形调整,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同时进行必要的地势平整工作。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 配景与主景互补: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植被和结构的布局,使配景与主景相辅相成,达到景观整体效果的协调和统一。

2. 空间层次分明: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的高低、大小、形状等来创造空间层次感,使整个景观空间具有层次感和延展性。

3. 点、线、面的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路径和景观面的布局等方式,使点、线、面之间形成完美的统一,使景观更加和谐。

4. 园林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根据园林的具体功能需求,合理运用景观的形式来满足功能的要求,并且与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5. 色彩搭配协调:园林景观设计要在植被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协调,使整个景观更加生动、鲜明,增加视觉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6. 采用自然材料和技术手段: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使景观更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增加景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

7. 注重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景观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使园林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相应的调整。

8. 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合理利用土地、水源和能源,同时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强调观赏性和体验性: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景观的观赏性和体验性,通过创造独特的景观形象和空间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享受美的感受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10.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园林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考虑到社区、城市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使园林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

景观设计原理是什么

景观设计原理是什么

景观设计原理是什么
景观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原理:
1. 适应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根据特定场地的条件和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满足使用需求。

2. 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提供合适的功能区域和设施。

3. 统一性原则:景观设计应保持整体统一性,各个部分之间应有一定联系和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4. 开放性原则:景观设计应鼓励人们的社交和互动,并为使用者提供开放和畅通的空间。

5. 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提供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和植物选择。

6. 自然与人工结合原则:景观设计应将自然元素与人工结构相结合,以创造出舒适、美观和功能性兼具的空间。

7. 比例和尺度原则:景观设计应注意到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之符合人体尺度和观赏效果。

8. 相变和变化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季节和时间的变化,通过合理安排植物和景观元素,创造出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景色
和氛围。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制定出有效、创新、可持续且美观的景观设计方案。

景观设计原理课件

景观设计原理课件

光影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 阳光与阴影
2 夜间照明
3 日出和日落
利用光线和影子创造变化丰 富的氛围和幻觉。
通过灯光设计提供安全感和 戏剧性效果。
利用朝阳和夕阳创造画面壮 观的景色。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情绪和氛围
不同色彩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对比和协调
运用色彩对比和协调提高景观的吸引力。
生态功能
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 收水分和保护土壤。
适应性与生长条件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植物,提高生存率。
人工结构的应用及设计原则
1
雕塑
通过雕塑创造独特的焦点和视觉吸引力。
2
座椅与休息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人们提供舒适和宜人的休息空间。
3
灯光设计
运用巧妙的灯光对景观进行点亮和强调。
水体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
地形地貌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起伏的山丘
岩石地貌
地形变化创造视觉动感和独特特征, 巧妙利用岩石塑造景观,提供天然
影响景观分隔和布局。
纹理和强烈的视觉对比。
瀑布和水流
水体的流动和声音能够为景观增添 动感和自然韵律。
植物对景观设计的作用及选择原则
美化与装饰
植物丰富景观,提供色彩、质感 和季节变化。
• 喷泉和水景:增添视觉和听觉的乐趣。 • 池塘和湖泊:创造生态系统和吸引野生动物。 • 溪流和小瀑布:营造自然的流动感和宁静氛围。
空间布局的原则及实用技巧
分隔与连贯 尺度与比例 重点与焦点
通过路径和屏障创建分隔和连贯的空间。 使用正确的尺度和比例来平衡整个空间。 在布局中创建主要点和吸引人的焦点。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它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审美取向而形成的一套设计规范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原理:
1. 自然性原理:追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等,来打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和效果。

2. 人文关怀原理: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园林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园林环境更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3. 空间组织原理: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

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各个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组织,使得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4. 种植配置原理: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布局,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

5. 色彩运用原理:运用色彩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和搭配,可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6. 细节处理原理:注重细节的处理。

要对园林环境中的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雕琢,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独特和精致。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原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美丽园林。

景观设计概论知识点

景观设计概论知识点

景观设计概论知识点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景观设计涉及到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地质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美学原则景观设计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包括景观的形式美、色彩美、比例美、动态美和情感美等。

设计师需要运用色彩、形状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景观效果。

1.2 功能原则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如提供休闲空间、交通流线、视觉屏障等。

设计师要考虑场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者的需求,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

1.3 生态原则景观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采用合理的植物配置、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等,减少景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2.1 场所分析通过对场地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分析,了解场地特点和局限,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2 空间组织包括空间形态、尺度、比例和布局等方面的设计,旨在创造合理的空间序列和空间关系,使场地具备舒适的流线和宜人的氛围。

2.3 植物配置根据景观需求、生长条件和使用者偏好,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和配置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

2.4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石材、木材、水泥、金属等,用于打造景观中的硬质结构和装饰元素,以及地面和墙面等的铺装和涂饰。

2.5 灯光设计灯光是景观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夜间景观效果,增强空间层次感和氛围。

三、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3.1 公园景区设计公园景区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设计师需要根据景区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和实际需求的景观空间。

3.2 建筑景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是指建筑周边的景观设计,包括建筑立面的绿化、室外空间的布置、入口处的设计等。

设计师需要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打造出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空间的布局、植被配置和艺术元素的运用,以及对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考量,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人、美观的空间环境。

下面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景观设计的原则1. 遵循自然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融入自然元素,力求使设计效果与自然风貌相和谐。

设计师应准确把握自然植被的孕育方式、地形地貌的形成机制,合理利用自然因素,以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

2. 体现人文特色:景观设计要结合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考虑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文化传承,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特色建筑风格等,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3. 功能性需求:景观设计要从功能性出发,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社交等需求。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确保景区设施与功能完备,并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

4. 可持续性发展: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发展,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

选择适宜的植被,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努力营造生态友好的景观环境。

5. 空间层次感: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层次感的营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形式塑造多层次的空间效果。

透过树木、景物、构筑物等,形成远近参差、高低错落的立体感,增加空间的立体美。

二、景观设计的方法1. 调查研究: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包括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地形地貌等方面。

只有充分了解设计区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

2. 概念规划:依据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概念规划,确定整体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

通过思考设计目标、主题和特色,进行初步的布局和形式构想,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详细规划方案、平面布局、植被配置和构筑物设计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细节问题,确保设计在实施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地。

4. 施工管理:景观设计不仅包括设计阶段,还包括施工和管理阶段。

设计师需要参与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与施工方进行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完美实施。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性原则:景观设计应尽量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氛围,使人们感到身临其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美学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美感的追求,使人们感到愉悦和舒适。

通过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空间。

3. 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和材料,节约能源和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实现良好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提升景观空间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5. 文化性原则:景观设计应结合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体现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通过运用符号、象征和艺术表达方式,传递文化信息和观念。

6. 安全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合理设置道路、设施和照明等要素,确保人们在景观空间中的安全交通和活动。

7. 可访问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儿童等。

通过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提供方
便的使用环境。

这些基本原则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指导,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全面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景观空间。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道路绿地景观就像是城市的绿色丝带,给城市增添生机和美感呢。

一、原理方面。

1. 功能性原理。

道路绿地的首要功能就是为了改善环境。

比如说,那些树啊草啊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吸收灰尘,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而且在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能给行人和车辆遮遮太阳,让大家走在路上不会被晒得晕乎乎的。

另外,绿地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呢,像住在道路旁边的居民,多亏了这些绿地,能少受些噪音的打扰,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2. 生态性原理。

我们得让绿地里的植物们和谐共生呀。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植物。

比如在南方,就可以多种些榕树之类的,它的气根垂下来可好看了,而且适应南方的湿热环境。

植物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的植物能给小动物提供栖息地,有的能互相补充养分,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社区一样。

3. 美观性原理。

这就像给道路化个妆一样。

我们要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植物搭配起来。

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让樱花树和绿色的草坪搭配,樱花粉粉嫩嫩的,就像给大地穿上了花裙子。

而且,绿地的形状也要有设计感,可以是蜿蜒的,就像一条绿色的小河流在道路旁边,而不是那种方方正正、呆板的样子。

二、方法方面。

1. 植物选择。

要选那些好养活的植物。

可不能选那些娇滴滴的,需要天天精心照顾的。

像月季花,它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很多地方都能茁壮成长。

还要考虑四季的变化,不能只让道路在某个季节好看。

比如冬天种些腊梅,虽然天气冷,但腊梅的香气和黄色的小花能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亮色。

2. 布局设计。

要根据道路的类型来布局。

如果是城市的主干道,绿地可以相对宽阔一些,中间可以种一些高大的乔木,两边再搭配一些灌木和花卉。

要是那种小街道呢,绿地可以窄一点,但是种些小巧可爱的植物,像矮牵牛之类的,让小街道也充满生机。

而且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行人走路和车辆行驶,不能让绿地占了太多地方,造成交通不便。

3. 与周边环境融合。

道路绿地不能孤立存在呀。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规范、要求、原则和方向。

下面将介绍几个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一、生态原理生态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品质,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和增加植物、动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追求美的境界,营造出具有美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景观空间。

它包括景观的整体构思、色彩搭配、比例尺度、空间序列、景观配套等各个方面。

通过精心设计,使用适宜的植被、材料和构筑物等,可以打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三、人文原理人文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关注人类需求和人文价值的原则。

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社交交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等,保护和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五、功能原理功能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景观的功能。

例如,根据需要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教育区等,满足人们不同的娱乐、休息和学习等需求。

合理的功能规划可以提高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符合人们的需求。

六、艺术原理艺术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艺术创新、创意的运用,使景观空间充满艺术感和创造力。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造型、色彩、光影等因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术原理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总结)1、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景观是人类审美的连续展示,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理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广义的景观设计可以归属于大地景观,是指地理环境概念,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农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心理等。

狭义的景观设计可以归属于人居环境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是以人作为衡量尺度的景观设计。

2、景观造型设计原则:景观造型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形体、色彩、肌理等构成方法,其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

色彩与肌理赋予形体最后的精神定义。

3、心理学形态法则:包围、近距离、内侧、群体化、对称、相同幅度、通过曲线、除得尽、地的“最大统一性”、立着的东西比悬挂的东西,容易形成“图”。

4、景观构成元素: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

5、植被的作用:建筑功能、工程功能、控制气候功能和美学功能。

6、规则式种植设计:主题、对称、线性、环形。

7、景观空间类型:广场景观设计、步行街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以及城市滨湖景观设计。

8、水资源管理法则:①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

②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创建一个净化的计划。

③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而不是反其道行之。

④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的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

⑤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储量。

⑥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表面径流,而不是通过人工修边的暴雨排水系统。

⑦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进行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

⑧地下水供应和分配的双重系统,使饮用水和灌溉及工业用水有不同的税率。

⑨开拓、恢复和更新被滥用的土地和水域,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10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再补充技术的改进。

景观设计原理知识点

景观设计原理知识点

景观设计原理知识点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建筑、园艺、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要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原理知识点。

1. 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是一项整体的工作,它要考虑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方案,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一致。

同时,景观设计也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使得设计与自然和谐统一。

2. 景观设计的比例原则景观设计需要合理把握比例关系,包括空间比例和物体比例。

空间比例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要遵循适度、协调的原则。

物体比例是指景观中各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要考虑到场地大小、观赏距离等因素,使得整体效果更加和谐、舒适。

3. 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因此人性化原则至关重要。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等因素,为他们提供一个宜人、舒适的空间。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4. 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采用可再生材料。

同时,设计应注重节能、减排,提高景观的整体环保性。

5. 景观设计的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不仅仅要追求美观,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

比如,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学校景观设计中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场地的功能要求来进行设计,确保景观的实用性。

6. 景观设计的时空性原则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需求,还要预见未来的变化。

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同时,设计还要考虑到时间的推移,比如季节的变化、植物的生长等因素,使得景观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都能有好的表现。

7. 景观设计的文化性原则景观设计是一个文化的表达,它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1、景观类型(名词解释)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干涉,以天然景观元素构成的景物,包括天然存在的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自然要素部分。

城市景观:是通过人类的艺术加工,以人工景观要素为主构成的景物。

2、景观设计概念景观可归纳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物。

广义的景观设计是将一种景物通过整合、规划等科学合理的手段转化为另一种景物的过程,重点在于处理人、地关系,使环境中的各种构成系统更好地和谐发展。

狭义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布置道路、种植植被、修造建筑等手段创造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环境心理学: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他将人际交往的身体距离划分为4种:亲密距离为0~0.4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为0.45~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交距离为1.2~3.6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为3.6m以上,如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名词解释)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它研究景观美的特性和构成,以及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

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3、试述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论述题)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绿化与植被情况、地质与水文条件、)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空间设计、空间类型、空间构成)人文因素(使用群体、地域文化)生态因素(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技术)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新型材料)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套分等级的系统,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对城市认知地图富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

他在书中将城市的物质行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他认为这五种元素对于加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路:是移动观察的通道边界:是线性要素区域;是影响人们城市意象的重要内容节点:是认知地图的核心标志物:是环境中的点状参照物6、地形地形的平面表示方法主要有等高线法、高程标注法、线影法等,每种方法有各自特点,其中等高线法和高程标注法是最常用的。

7、等高线的特征: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地面点的高程相等闭合性:等高线通常是闭合的非交性:在同一幅图内,除了陡峭的垂直面以外,等高线一般不想交密陡稀缓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8诺曼k•布思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将地形根据形态分成五类,即平地、凹地、山脊、盆地、山谷。

9、(三种路的分级和一般尺度)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其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道路红线宽度一般分为20~30m)、居住小区级道路(车行道宽度为5~8m,人行道宽1.5~2m,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居住组团级道路(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m)、宅间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3m)园路:主园路(主园路的路面宽度在3~7m之间)、次园路(宽度在2~5m之间)、小径(宽度为1~3m,最小不能小于一条步行带的宽度)10、交叉口的类型道路交叉口的形式要根据道路级别、道路布局来定,可具体分为十字形交叉口、X形交叉口、T形交叉口、Y形交叉口、复合式交叉口等六种形式。

11、(名词解释二选一)乔木:是指体形高大、树冠浓密、主干明显的木本植物,一般具有分枝点高、寿命长的特点。

高度通常在6m以上,根据高度不同,乔木可分为伟乔木、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

灌木:是指体形矮小,没有明显主干、呈现丛生妆的木本植物,一般高度在6m以下,根据高度不同细分为大灌木、中灌木、小灌木。

12、水体分类及设计分类: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静态水体:是指水面平静、无流动感或者是运动变化比较平缓的水体。

分为自然形和规则形。

动态水体:指具有运动特征的水体,或涓涓细流或层叠错落,有活泼、灵动之美;常作为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动态水体也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

按照具体表现形式可细分为流动型、跌落型和喷涌型。

水景设计原则:功能性原则、空间美学原则、亲水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13、山石设计要点山石设计以置石叠山为主要方式。

!营造适宜的山石尺度。

!布置山石应力求整体感,造型追求平衡稳定。

!山石设置应考虑游人的观赏视线。

!注意山石和其他景观元素的结合。

14、环境设施分类公共系统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游乐设施15、景观系统设施:建筑小品、绿化设施、景观雕塑景观雕塑是用于室外的雕塑类型,具有表达空间主题,点缀美化环境;丰富空间内容的作用。

景观雕塑按使用目的分类可分为主题性雕塑、纪念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

16、铺装种类与特点景观铺装就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整体铺装、块料铺装、碎料铺装和简易铺装。

整体铺装是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进行统铺的地面铺装形式。

块料铺装是指用各种天然块料或预制混凝土块料进行铺装。

碎料铺装是指用各种碎石、瓦片、卵石等拼砌的铺装。

简易铺装是指由煤屑、三合土等材料进行的铺装形式。

17、围合“围合”是空间界定的常用手法;是以“包围”为主要特征的垂直向界定形式。

通过操作界定面的尺度和密实程度可以形成从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到开敞空间过渡的丰富形态,从而获取不同的空间感觉。

18(简答)(设计程序)前期调研和分析的工作都有哪些前期调研:1.首先要对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使设计者对场地内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进行更充分的了解,准确把握设计面临的问题。

2.场地的调研可通过场地资料收集、相关部门沟通、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

3.调研应全面而细致,内容可大致分为场地自然环境、场地人文环境以及城市规划设计条件几个方面。

4.现场调研的结果和收集来的资料应尽量用图面、表格或图解的方式表示,可在基地环境图中详细记录考察内容和环境空间感受,为后面的设计分析做好准备。

19、设计分析内容设计分析主要针对环境的自然特征、建设条件、地域文化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设计中的各种公共限制。

内容包括:自然特征分析(气候、地质、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工建设情况分析(场地内建设情况、周围环境分析)、场地人文环境分析(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生活习惯)20、道路红线(名词解释)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隔离带等部分。

21、建筑红线(名词解释)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或者用地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控制线。

22、绿地率(名词解释)绿地率是指场地内各种绿地面积的总和展场地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场地内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即道路绿地等。

23、竖向设计方法竖向设计的一般步骤:1.收集、核实竖向设计的有关资料2.空间总体竖向布局3.场地内的排水组织4.道路的竖向设置5.地形的具体竖向布置6.确定建筑物室内外标高7.土方平衡竖向设计的表达方式:1.等高线法2.设计标高法3.断面法24、城市公园的分类和特点1.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5.接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25、(论述)滨水景观的空间特征1.以临水空间为重点:临水空间是指滨水区域内临近水体的边缘陆地。

设计中通常会把临水空间作为造景的重点,其最能体现滨水类景观的特色,也最具吸引力。

2.连续展开的景观带:因为临水空间是造景的重点,从而使滨水景观通常沿水体形态展开,形成连续、不间断的景观带。

3.空间类型多样:滨水空间构成类型和表现形式多样,没有固定模式。

26、(论述)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点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文脉延续原则。

设计要点:1.强调滨水地区的共享性。

2.注重滨水景观区域的可达性。

3.塑造滨水景观的空间节奏。

4.注意开发水上活动项目,以增强滨水区的特点和吸引力。

5.在营造亲水情趣的同时,注意设置安全和防洪设施。

6.灵活进行驳岸的处理。

27、驳岸的处理方式驳岸是在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眼所设置的构筑物。

1.立式驳岸:是护堤为直立的人工修筑驳岸。

2.斜式驳岸:是指护堤倾斜,有一定坡度的人工砌筑驳岸。

3.阶式驳岸:是呈阶梯状分层设置的人工驳岸。

4.生态驳岸:是指原始的自然河岸或者是具有自然河岸生态特点的人工驳岸。

28、分析园林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园林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园林。

(一)规则式园林此类园林又可分为规则对称式与规则不对称式两种。

(1) 规则对称式,这类园林又称整形式园林、建筑式园林、图案式园林或几何式园林,以体现造型艺术美为布局宗旨。

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体、花草树木等均严格要求整齐对称。

其特征是: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

地形,在开阔较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和缓倾斜的平面组成。

水体,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原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为外形规整、垂直、有时加以雕像点缀。

广场与道路,园林中的空旷场地和广场外轮廓多呈规则的几何形。

建筑,园林内主体建筑群和单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布置。

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植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

园林小品,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

(2) 规则不对称式这类园林绿地的构图是规则的,但空间布局相对比较灵活自由,所有的线条都有轨迹和、可循,但全园没有对称主轴线。

林木的配置多变化,不强调造型,绿地空间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

这种类型较适用于街头、街旁、以及街心块状绿地。

(二)自然式园林自然式园林以联想意境美为布局宗旨,又称东方式、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

其主要特点是:地形,自然式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和宜,构园得体。

"水体,自然式园林的水体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植物,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

建筑,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群多采用不对称均衡布局。

园林小品,包括园灯、坐等、标牌、假山、石品、盆景、石刻、砖雕、木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