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国际上普遍遵循一系列的编制原则。
本文将介绍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的意义和使用。
一、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
真实性要求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进行虚增或虚减。
公允性要求财务报表反映企业交易和事项的公允价值,即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价格。
二、会计持续经营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基于会计持续经营原则。
会计持续经营原则认为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即不会出现破产或清算的情况。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假设企业将继续经营,并采用相应的会计方法和估计。
三、会计货币计量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基于会计货币计量原则。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要求财务报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即将所有经济事项和交易转化为货币金额。
这样可以方便比较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会计核算期间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基于会计核算期间原则。
会计核算期间原则要求企业将其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通常为一年。
财务报表应按照这个时间段编制,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会计业务实质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基于会计业务实质原则。
会计业务实质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反映经济事项和交易的实质,而不仅仅关注其法律形式。
这意味着财务报表应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而不仅仅是法律文件的规定。
六、会计信息完整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基于会计信息完整性原则。
会计信息完整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应包含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关的信息,以提供全面和准确的财务信息。
七、会计信息可比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原则。
会计信息可比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应具有可比性,即不同企业、不同时间段的财务报表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标准

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标准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具有极大的意义。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和标准。
本文将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并不能进行虚构或隐瞒。
2.权责发生制原则财务报表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
即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应当根据实际发生时间来计量和确认,而不是根据现金流入或流出的时间。
3.会计持续性假设财务报表的编制基于会计持续性假设。
即企业的经营预期可以持续下去,并且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继续进行下去。
4.相关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当根据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性进行,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应当被纳入报表中。
5.期间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按期间性原则进行编制,即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来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报表具有时效性和可比性。
6.谨慎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即对于不确定损失应提前计提,对于已经实现的利润应慎重确认,使报表更加客观和可靠。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标准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全球公认的财务报表编制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IFRS以真实性、可比性和透明度为核心原则,覆盖了财务报表的所有要素,并提供了具体的计量和披露要求。
2.中国会计准则(CAS)中国会计准则是我国国家标准的财务报表编制准则,与IFRS基本相一致,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
CAS侧重于揭示企业的经济实质和财务状况,要求报表编制真实、准确、完整,并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3.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是美国国家标准的财务报表编制准则,与IFRS和CAS有一定差异。
GAAP要求报表编制具备可比性和一致性,并提供了具体的计量和披露要求。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而要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用性,就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首先,“真实性原则”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石。
这意味着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是真实、准确、完整的,没有任何虚假陈述或误导性的内容。
所有的交易和事项都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反映,不得虚构、篡改或隐瞒。
比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应当基于实际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金额来确认,而不能为了美化报表而虚报收入。
只有真实的财务报表才能让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相关性原则”也不容忽视。
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相关。
这就要求报表编制者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而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金流动性则是重点。
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突出相关的财务信息。
“可比性原则”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同样关键。
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在不同期间和不同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
这意味着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应当保持一贯性,除非有合理的理由进行变更。
同时,对于相同或类似的交易和事项,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使用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突然改变了存货计价方法,就会导致财务数据的不可比,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判断。
“及时性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
财务信息具有时效性,如果财务报表不能及时编制和发布,就可能失去其决策价值。
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并尽快向使用者提供。
这样,使用者才能根据最新的财务信息及时做出决策,把握市场机会或应对潜在的风险。
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财务报表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国际上普遍采纳了一系列的财务报表编制原则。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一、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切实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和记录,不得故意歪曲或隐瞒真实情况。
2.公允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编制,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双方自愿达成交易、在公正竞争的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价格。
公允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进行公正、公平的估计和确认。
3.连续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的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按照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估计规定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以确保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当出现业务变动或其他适用情况时,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会计要求的基本方法1.货币计量方法财务报表编制基于货币计量方法,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和报告。
货币计量方法使财务报表的信息更易于比较和分析。
2.费用与收入的匹配财务报表编制要求将企业的费用与收入相匹配。
即将企业的费用按照与相关收入的发生期间相对应的原则进行确认,以反映经济实质和业务循环的真实情况。
3.历史成本原则财务报表编制普遍采用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是指企业获得或购买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时的成本,而不是当前市场价值对资产进行核算。
三、附注和披露财务报表编制还包括附注和披露,这两个环节对于增加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补充和说明,以提供对报表内容的更详细的解释和理解。
披露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以供利益相关者使用。
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财务报表编制要求财务报表是一项重要的财务信息披露工具,它通过定期向利益相关者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可比和透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了一系列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本文将就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要求进行探讨。
一、财务报表编制原则财务报表编制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业务实质原则:财务报表编制要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关注业务实质而非形式,确保信息披露准确、真实。
2. 会计持续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基于会计的持续性假设,认为企业将会继续持续下去,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持续经营状况。
3. 会计历史成本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基于历史成本,即企业在购买或获得财产、服务时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确保财务信息可辨认和可验证。
4.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财务报表编制中的金额应以稳定的货币单位表示,确保财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具有可靠性。
5. 事后可比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保持事后可比性,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比较和分析不同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二、财务报表编制基本要素财务报表编制要求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 资产:财务报表应明确列示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2. 负债:财务报表应明确列示企业对外的借款、应付账款等债务,以及应对未来支付的义务。
3. 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应明确列示企业的股东权益和利润留存等所有者加权利益。
4. 收入:财务报表应准确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创造的价值,来自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其他经常业务活动。
5. 费用:财务报表应明确列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办公费用等。
三、财务报表编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完整性:财务报表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准确性:财务报表应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活动,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表编制规则

财务报表编制规则1. 引言财务报表编制规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和原则。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因此编制规则的合理性对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2.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2.1 会计基础财务报表编制应基于一套完整的会计基础,包括会计实体、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和会计单元等概念。
会计基础提供了财务报表编制的整体框架和基本原则。
2.2 公允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应遵循公允原则,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和公正。
2.3 实体概念财务报表编制应明确会计实体的范围和边界,在编制报表时将其与其他实体区分开来,确保报表信息仅涉及特定实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4 会计期间财务报表编制应按照特定的会计期间进行,常见的会计期间包括年度和季度。
会计期间的选择应考虑到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信息需求。
2.5 目标导向财务报表编制应以用户需求和信息目标为导向,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
3. 财务报表编制准则3.1 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应遵循适用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中国会计准则(CAS)。
会计准则提供了编制报表的具体要求和规范。
3.2 披露要求财务报表编制应满足相关的披露要求,包括必要的项目披露和注释披露。
披露要求有助于用户全面理解财务报表所包含的信息。
3.3 一贯性财务报表编制应保持一贯性,即在连续的会计期间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报表格式,以便用户能够进行比较和分析。
3.4 实质重于形式财务报表编制应注重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确保报表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4. 结论财务报表编制规则对于保障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遵循会计基础、公允原则、实体概念、会计期间和目标导向等原则,同时遵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披露要求,保持一贯性,并注重经济实质。
通过正确应用编制规则,企业可以编制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财务报表。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准则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准则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准则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准则旨在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I. 引言在现代经济中,财务报表是企业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
准确、可靠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II.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1. 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准则要求企业在编制报表时不得作虚假记录,不得故意隐瞒已知事实,确保报表内容真实可信。
2. 全面性原则财务报表要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包括所有重要信息,不得有遗漏。
编制准则规定了各项财务信息的分类和披露要求,确保报表完整且详尽。
3. 建构性原则财务报表应按照一定的框架和格式进行编制,使其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方便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和比较。
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编制要求,以确保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III.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1.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编制准则规定了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
2. 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界的经济利益产生的现时或未来的付出。
准则规定了负债的分类和计量方法,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
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所拥有的权益。
准则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披露要求,包括股东权益、利润分配等。
4. 收入收入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准则规定了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确保收入的准确反映。
5. 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准则规定了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确保费用的准确记录。
IV. 财务报表编制的程序和要求1. 数据采集和分类企业应按照准则的规定,对企业的交易和业务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类,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的规定和要求

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的规定和要求财务报表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展示工具。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完整和可比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以指导企业在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时的行为。
本文将对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探讨。
一、财务报表编制的规定和要求1.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连续性原则:企业应按照一贯的会计政策连续编制财务报表,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3)收入匹配原则:企业应适当地将相关期间内的收入与相关期间内的费用相匹配。
(4)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应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以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2.财务报表的内容要求财务报表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1)资产: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规模和构成。
(2)负债: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负债规模和构成。
(3)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所有者权益的规模和构成。
(4)收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来源和金额。
(5)费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费用项目及其金额。
(6)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3.财务报表编制的程序要求在财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应按照以下程序要求:(1)会计准则的选择:企业应根据所属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
(2)会计政策的确定:企业应制定一系列会计政策,包括计价、确认和核算等方面的具体规则。
(3)会计估计与处理:企业应依据可靠的外部证据和合理的假设进行会计估计,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财务报表编制中。
(4)会计核算的程序:企业应按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财务报表披露的规定和要求1.财务报表披露的基本原则财务报表的披露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真实和公允原则:财务报表应真实、准确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书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书一、引言财务报表是一种记录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
本编制说明书旨在提供有关财务报表编制的详细指南,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编制过程和相关要求。
二、财务报表编制原则1. 会计基础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等原则。
这些原则确保了报表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2. 会计政策企业应明确并一贯地应用会计政策,以确保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会计政策应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并在报表中进行充分披露。
3. 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应提供充分的信息,以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报表应包括必要的注释和附注,以解释重要会计政策和业务交易。
三、财务报表编制流程1. 数据收集编制财务报表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数据。
这包括企业的会计记录、交易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报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 会计记录在收集数据后,需要根据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进行会计记录。
这包括分录、分类账和总账等步骤。
会计记录应按照会计周期进行,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财务报表编制在完成会计记录后,可以开始编制财务报表。
主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报表的编制应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并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审核和审计编制完成后,财务报表需要进行审核和审计。
这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审计的目的是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发现潜在的错误或违规行为。
四、财务报表编制要求1. 财务报表格式财务报表应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进行编制。
报表的格式应清晰、简洁,并包括必要的标题、行列标识和注释。
2. 报表披露财务报表应包括必要的注释和附注,以解释重要会计政策和业务交易。
报表的披露内容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3. 报表比较财务报表应提供多期比较,以便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
比较分析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财务报表编制原则是指在制定财务报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下面将从财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出发,逐步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
1.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之一。
财务报表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确保其真实、客观、公正和可信度。
为了提高报表的可靠性,企业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合理处理财务数据,避免虚假记账和财务数据篡改。
同时,编制财务报表的相关人员应具备专业素质和道德操守,保证报表的真实性。
2. 确权原则确权原则是财务报表编制的核心原则之一。
确权是指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财务报表编制应该确保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准确计量,并反映其真实价值。
同时,实行确权原则可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对外信誉,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和报表中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
一致性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不同时间段和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如果企业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方法上发生变化,应进行充分的披露,并解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 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的编制应该清晰明了,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分析报表内容。
财务报表应该采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和格式,合理组织和呈现数据,避免冗长和复杂的信息。
此外,编制财务报表时应确保各项指标、科目分类和计量方法的清晰度和一致性,方便用户进行对比和分析。
5. 公允性原则公允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真实和公正情况,不得存在虚假记账、误导性陈述和信息隐瞒等行为。
财务报表应基于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充分披露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并适时更新与公允性相关的信息。
公允性原则体现了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对外信任。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遵循的法律、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以及内部控制要求等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报表是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不仅如此,财务报表对于税务机关、投资者、银行、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严格遵守编制原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该依据国家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
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档案、会计报表等。
财务报表编制时,应该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各项会计信息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记录和披露,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真实性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真实的财务报表应该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使用真实的数据和信息,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真实反映。
同时,财务报表编制还要遵守严格的会计记录原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三、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准确性是财务报表编制的重要原则之一。
准确的财务报表应该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财务报表编制时,需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精确计算和及时核对,避免出现任何偏差,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四、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完整性是财务报表编制的重要原则之一。
完整的财务报表应该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确认所有应该披露的事项都已经披露,并对不应该披露的事项进行限制。
此外,还应该避免存在任何漏洞或缺失,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完整性。
五、内控要求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不仅如此,内部控制还能够有效防范企业遭受金融风险和经济损失。
内部控制要求包括企业对财务信息的核查和监测、财务信息披露的确认以及财务信息的审计等。
《财务报告编制原则与规范》

《财务报告编制原则与规范》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界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反映作用。
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报告编制原则与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报告编制的原则和规范,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编制流程以及财务报告审计等方面。
一、财务报告编制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报告编制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利润分配情况,不得歪曲和隐瞒真相。
2.完整性原则:财务报告应包括企业的全部财务信息,不能遗漏重要的财务数据和信息。
3.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应本着审慎原则,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合理估计,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风险披露,以保证报告的可靠性。
4.一致性原则:财务报告编制应保持一致性,即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
二、财务报告编制的规范1.会计准则的遵循: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如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2.会计框架的应用:财务报告编制应按照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会计框架进行,如中国的企业会计制度。
3.财务报告的内容: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基本财务报表,并根据需要编制附注和管理层讨论分析报告等。
4.编制流程的规范:财务报告编制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数据收集、会计核算、编制报表和审阅核对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内部控制的建立: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措施,以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财务报告编制的步骤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各项财务数据和信息,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等。
2.会计核算:根据收集到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按照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框架进行会计核算,包括账务处理、账务分类和科目余额调整等。
3.编制报表:在进行会计核算后,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框架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有哪些

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有哪些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综合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而要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用性,就必须遵循一系列的编制原则。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原则。
首先是客观性原则。
这意味着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基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不能凭空捏造数据,也不能因为主观意愿而对数据进行歪曲或篡改。
例如,企业在记录销售收入时,必须以实际完成的销售交易为依据,而不能为了美化业绩而虚构销售额。
其次是相关性原则。
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相关。
使用者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政府监管部门等。
比如,投资者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当重点提供有关利润、资产增值等方面的信息;债权人则更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报表中关于负债、现金流等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是可比性原则。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应当具有可比性,以便使用者能够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报表也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行业分析和竞争对比。
为了实现可比性,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
如果确实需要变更,应当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
清晰性原则也不容忽视。
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会计术语和晦涩的表述,让使用者能够轻松获取关键信息。
对于重要的项目和数据,应当进行突出显示或加以注释说明。
及时性原则同样重要。
财务报表应当及时编制和报送,以便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财务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如果财务报表的发布严重滞后,那么其对于决策的参考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但不预计可能获得的收益。
例如,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不能低估减值损失;对于或有负债,应当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合理估计和披露。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财务报表编制是一项关键的财务管理任务,它为企业提供了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详细信息。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并列出相关的步骤。
一、相关基本原则1.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应当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不得歪曲、隐瞒或虚构。
2.连续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按照连续经营的假设编制,即假设企业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
这意味着财务报表应当采用与过去相一致的会计方法,方便进行财务比较和分析。
3.一致性原则:企业应当在会计政策上保持一致,确保连续的财务信息比较和分析。
如果会计政策发生变化,企业应当及时披露,并解释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对潜在的损失和风险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及时计提相应的准备金或负债,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收支匹配原则:企业应当将相关的收益和费用进行匹配,并在适当时期内确认。
这意味着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收支情况,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会计期间,以便准确地计算经营成果。
二、财务报表编制步骤1.收集会计信息:企业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所有相关的会计信息,包括日常记账记录、财务凭证以及其他相关文件。
这些信息将用于编制财务报表。
2.分类与登记:在收集到会计信息后,企业需要将其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会计软件或手工操作来完成。
3.制作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是一个会计工具,用于检查企业的借贷方是否相等,以确保账务编制的准确性。
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平衡,需要检查和调整各项账务。
4.编制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按照相关原则进行。
5.编制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净利润。
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与技巧财务报表是一家企业或组织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编制准确、规范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运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与技巧,以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一、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1. 会计主体起源原则会计主体起源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应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编制,不能将个人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之混淆。
2. 会计等式成立原则会计等式成立原则是指资产减负债等于所有者权益,每一笔经济交易都应该遵循这个基本等式,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保证会计等式的成立。
3.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会计货币计量原则要求财务报表上的金额以通货作为计量单位,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4. 会计时期原则会计时期原则规定企业的经济活动应当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一般为一年一个会计年度。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技巧1. 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分类和核算编制财务报表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各项收入、费用、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和核算。
准确地分类和核算能够提高报表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并且可靠的。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应当遵循会计制度和核算政策,履行良好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
3. 注意披露和注释财务报表的披露和注释是保证报表可读性的重要手段。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清晰地注明各项科目的计算方法和获得的数据来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表。
4. 财务报表的清晰排版清晰的排版可以使财务报表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应注意财务报表的标题和科目的层次结构,适当使用表格和图表来呈现数据,使报表更加直观和易读。
5. 与过去报表的比较分析编制财务报表时,也应对不同时期的报表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评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趋势。
这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改进经营策略。
结论编制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遵循基本原则和掌握编制技巧可以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制度

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制度一、概述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制度是指一个组织对其财务情况和经营绩效进行编制、整理和公开披露的规定和制度。
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制度的目的是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持续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需要保持连续性和持续性。
对于同一组织在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应当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组织的经营情况。
3.谨慎性原则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运用谨慎的原则,即对于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负债发生的事项,应当及时作出相应的计提和披露。
这样可以避免将风险隐藏或夸大损益。
4.完整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以完整的方式呈现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重要的财务信息和披露事项不应被遗漏或被隐瞒,以保障利益相关者获取到全面的财务信息。
5.谨慎计量原则财务报表编制需要使用谨慎的计量方法,即合理选择计量方法和估计因素。
计量方法应当在符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更真实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程序1.识别和确认会计准则:根据组织所属行业和法规要求,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并确认会计政策。
2.收集和整理会计数据:通过收集和整理组织的原始会计数据,包括会计凭证、账簿、银行对账单等,形成财务报表所需的相关数据。
3.记账和分类:根据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将会计数据按照科目分类记账,形成会计账簿。
4.财务报表编制:根据会计数据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5.核对和审查:对财务报表进行核对和审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审计和审计意见: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证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四、财务报表披露制度财务报表披露制度是指一个组织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公开披露的制度。
财务报表编制规程

财务报表编制规程一、概述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判断企业健康状况和经营潜力的重要依据。
为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财务报表编制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事业单位。
其中,上市公司等特定类型的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证券交易所的规定。
三、报表编制原则1.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财务报表应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报表编制过程应遵循公允价值原则,确保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进行准确评估和报告。
2.会计基础和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原则企业应根据规定的会计基础和会计政策编制报表,并保持一致性。
如有变更,应及时披露并说明原因和影响范围。
3.持续经营原则企业应在报表编制时假设其将持续经营,除非存在充分证据表明停止经营。
如果企业准备停止经营或清算,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报表编制。
4.货币计量原则报表应以货币单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其实际取得或承担的金额计量。
五、报表内容和格式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应按照流动性程度和长期性质进行分类,并采用恰当的编码和描述。
2.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净利润。
应按照经济性质进行分类,并在适当的级别上提供明细信息,确保用户能够全面了解经营成果。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应按照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评估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展示了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应包括股东投资、盈余积累和其他权益变动的明细,确保对所有者权益变动有清晰的了解。
六、报表编制流程1.收集基础数据财务人员应及时收集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交易记录、票据和凭证等。
2.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根据基础数据,财务人员应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确保交易正确计量、合规记录和分类。
财务报表之编制原则

第二条 报表内容应通俗易明,格式应简单扼要;法令已有规定者,宜从其规定。
第八条 编送主管机关之财务报表系供监理之用,依照主管机关制定之报表格式填送。
第九条 寿险业除须按前条规定编送财务报表外,并应于年度终了依财政部规定限期内编送检查报表(种类及格式均由财政部规定)。
第十条 寿险业内部管理用之财务报表应运用管理会计之方法提供有助于计划与控制之信息,主要在了解业务进度及预算控制或目标达成情形,各业者可视本身需要斟酌订定,授权所属单位或部门执行之业务,并应本责任会计原则就其负责部分分别核定预算或目标并按时编送报表。
第三条 各种报表除汇总或合并报表外,应根据会计纪录产生,但内部管理用报表及专供主管机关特定需要之报表得就会计纪录为适当分析后编制之。
第四条 报表编送时间应配合各类报表之时效,包括日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及不定期报表等类。各类报表依照有关规定编送。
第五条 重要事项非报表本身所能显示者,应以附注方式说明,其说明之事项依照人身保险业财务业务报告编制准则第六至第九条等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节 财务报表之种类
第六条 寿险业财务报表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般对外之财务报表。
二、应主管机关需要编送之财务报表。
三、内部管理用之财务报表。
第七条 人身保险业一般对外之财务报表应依「人身保险业财务业务报告编制准则」及有关法令办理之,其未规定者,依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发布之「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而公开发行公司并应依据公开发行及股票上市、上柜公司相关规定准则,且遵守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之有关规定编制各项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编制掌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财务报表编制掌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财务报表是公司向外界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工具。
编制财务报表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报表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并探讨如何正确应用这些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编制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
财务报表需要反映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能包含虚假、误导性的信息。
编制财务报表时,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要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采用连续经营的假设。
即假设公司将会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会倒闭或停业。
这一原则使得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便于投资者和其他外部用户对公司进行比较和评估。
三、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在不同会计期间之间保持一致。
即公司应该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保持一贯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随意改变。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在财务报表中采取谨慎的估计方法,以避免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过度乐观的描绘。
财务报表编制人员应该考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并将其充分纳入到报表中。
这样可以提高报表的可靠性和相关用户的决策依据。
五、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将重要信息突出呈现。
重要信息包括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大交易和事件。
财务报表编制人员应该合理判断哪些信息对用户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并将其准确、完整地披露在报表中。
六、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财务报表编制的一个重要目标。
财务报表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便于用户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实体进行比较和分析。
为了实现可比性,财务报表需要采用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并严格依照这些准则和政策进行编制。
总结起来,财务报表编制需要遵循真实性、持续性、一致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可比性这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可靠、有用的重要保障,对于公司内外部用户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第3章应计项目与财务报表学习目标学习完本章后,应该能够做到:1.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理看待现金流量2.运用配比原则3.调整账户,以更新财务报表4.编制财务报表5.理解什么是结账6.运用流动比率和负债比率来评价一个企业7.It’sJustLunch,Inc.收益表(节选)截至1998年12月31日净收20175920 入………………………………………………………………费用…………………………………………………………………工资费用 (7696355)广告与市场费5586348 用…………………………………………………办公费 (2811269)专业费用 (445326)折旧费用 (424526)交通费 (353211)利息费用 (272502)保险费 (235991)杂项费用 (331876)费用总计 (18157404)净收益 (2018516)由于不满于现有的婚姻服务和相应的个人广告,AndreaMcGinty开了自己的婚介所,并发现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1991年,McGinty的未婚夫在他们的婚礼之前的第五周离她而去,这样,McGinty又回到了一个人的生活。
一次不合适的相亲安排使她再度失望。
她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来使男女双方见面。
如果有一个婚姻服务公司能够事先安排像她这样业务繁忙的双方共进午餐岂不是很好?“午餐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吃完,不会拖很长时间。
”McGinty这样想。
McGinty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名字是It’sJustLunch,现在已经拥有上千客户。
McGinty的收费是12次会面1000美元,午餐也很特别,AA制。
McGinty的理由是:“这些人都是生活节奏很快的人士,他们的社交生活需要有人帮助。
”公司现在变成了一棵摇钱树,1998年的净利润超过了200万美元,净收入是2000万美元。
当我们说It’sJustLunch公司每年盈利200万美元时,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它们的收益表的报告,企业每年赚得了超过200万美元的净收益,或利润。
企业的收入是什么呢?安排12场午餐会,每位顾客服务费收入1000美元。
企业的费用有哪些呢?广告、计算机数据查询、与客户的通信费用和办公费用(例如雇员工资、租金、物资耗费以及办公家具、计算机和其他办公设备的折旧)。
It’sJustLunch公司与海空旅行社(Air&SeaTravel)的经营方式大体相同,该旅行社我们已经在第1和第2章中进行了研究。
无论是It’sJustLunch公司,海空旅行社,还是Gap公司,盈利的动机驱动着业主创立企业并持续经营下去。
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请考虑净收益对一家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对利润的追求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一家公司如何知道他盈利与否呢?可以通过编制公司的财务报表。
本章将完整讲述会计循环,这一过程从记录交易开始(这已在第2章学习),结束于财务报表,这些报表将帮助计量利润和损失。
业务循环企业从现金开始,经过努力工作之后收回更多的现金。
他们支付现金购买货物和服务,然后再出售货物和服务,收回现金完成业务循环。
图表3-1图示了业务循环。
从圈1开始,向右进行。
服务业公司如It’sJustLunch公司和海空旅行社的业务循环与此相似,只不过他们不持有存货。
会计循环随着业务循环进行,报告会计主体的以下方面内容:●经营成果(收益表)●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权责发生制会计和现金制会计会计工作有两种基本方法: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
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下,会计师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确认其影响。
当企业提供服务,进行销售或发生费用时,会计师就会记录这项业务,而不管是否发生现金收付。
在现金收付制会计下,会计师只有在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记录一项业务。
收到现金作为收入处理,现金支付则处理为费用。
GAAP要求企业使用权责发生制。
这意味着要求企业记录已赚得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而不必是在手中的现金发生变化时。
权责发生制会计和现金流量权责发生制会计比现金制会计更为复杂,也更为全面。
权责发生制会计既记录现金交易,包括●从客户处的收款●收到的现金利息●支付工资、租金、所得税和其他费用●借款●偿付贷款●发行股票还记录下列非现金交易●赊购存货●赊销●尚未支付的应计利息和已发生的其他费用●折旧费用●对预付保险、易耗物资和其他预付费用的使用本章的目的是说明权责发生制会计如何完成会计循环,最终得出财务报表的过程。
在开始期末的会计程序之前,我们先来说明权责发生制会计和现金流量如何共同对一家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完整地描述。
It’sJustLunch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示。
假设在2000年8月1日,It’sJustLunch公司预收了客户的1000美元,许诺为其提供12期的成套服务。
假设到2000年12月31日,It’sJustLunch公司已提供了9次(四分之三)午餐会。
在收付实现制会计下,It’sJustLu nch公司在2000年赚得了1000美元中的四分之三,也就是750美元。
在2000年12月31日,It’sJustLunch公司对顾客负有250美元的负债,因为公司还必须向顾客提供三次午餐会服务。
在2001年,It’sJustLunch公司将安排剩下的三次午餐会,赚取那250美元的收入。
图表3-2说明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如何全面的报告It’sJustLunch公司的前述业务活动。
现金制会计则与此不同。
如果It’sJustLunch公司使用现金制对该情形进行核算,公司将只报告一件事:2000年收入1000美元,和现金流量表上报告的一样。
现金制会计在收益表上报告时并不说明公司的收入是在何时赚取的。
在资产负债表上,该方法也会无视It’sJustLunch公司在2000年12月31日的250美元负债。
你可以看到,权责发生制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检查点3-1——检查点3-2权责发生制会计是以一个概念框架结构为基础的,该结构包括许多假设和原则。
现在我们来看会计分期假设,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
图表3-2It’sJustLunch公司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和现金流量年度经营成果2000 2001收益表报告:服务收入(赚得时)………………………………………$750 $250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报告:负债:未实现的服务收入(公司仍欠的)……………………$250 $0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报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客户处的收款(收到现金时)………………………$1000 $0会计分期假设一家企业要确切的知道它的经营活动成果如何,唯一的办法就是关上大门,出售所有资产,偿付负债,然后将剩余的现金返还给所有人。
这个过程,称为清算,意味着要结束经营。
对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这种测算收益的方法根本不可行。
相反,企业需要定期报告其经营发展情况。
会计师将时间分段,然后给每一时间段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分期假设可以确保定期报告会计信息。
最基本的会计期间是一年,事实上所有企业都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大约60%的大公司的会计年度与日历年度一致,从1月1日到12月31日。
It’sJustLunch公司也使用日历年度作为它每年的报告期间。
零售商是值得注意的例外情况。
例如,JCPenny公司和大多数其他零售商使用的会计年度止于1月31日,因为在经过圣诞节的热销之后,它们的经营活动在1月份大到最低点。
JCPenny公司的全年销售额有超过30%是在11月和12月完成的,而1月份只占5%。
然而,管理人员和投资者不能等到年底才对公司的经营进行评价。
因此,公司要编制不到一年的中期财务报表。
公众持股的公司还必须公布季度财务报表。
因为管理人员需要的财务信息更为频繁,月度报表也很平常。
一系列月度报表可以合并成季度报表和中期报表。
尽管本文的大部分论述是以年度会计期间为基础的,但会计程序和报表同样适用于不足一年的期间。
收入实现原则收入实现原则告诉会计师两件事:1.什么时候做日记账分录,记录收入;和2.记录的收入金额。
指导何时记录收入的一般原则通常说,在收入赚取时记录——而不是在此之前。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企业已向顾客交付完整的商品和服务之后,收入才算已赚得。
企业要做到协议的所有要求,并且将货物或者服务交付给顾客。
图表3-3描述的两种情形会对我们确定何时记录收入提供一些指导。
情形1说明何时不需要记录收入:当时,交易还没有发生,所以海空旅行社没有做日记账分录。
情形2说明何时应该记录收入: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
如果顾客立即向海空旅行社的服务进行支付,企业将记录现金。
如果服务是基于商业信用提供的,海空旅行社将记录应收账款。
在两种情况下,旅行社都应该记录服务收入账户。
确认收入金额的公认原则认为记录的收入金额应该等于移交到客户手中的货物或服务的现金金额。
假设为了得到一位新客户,海空旅行社为其提供的旅行服务要价500美元。
通常,公司将向这项服务收取600美元。
公司应该记录的收入金额是多少呢?答案是500美元——这项交易的现金金额。
海空旅行社不会收到通常的价款600美元,因为这项交易要价500美元。
公司将只会收到500美元现金,这才是公司赚得的收入的准确金额。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记录费用的基础。
像租金、公共事业费用和广告之类的费用是企业经营的成本。
费用是在赚取收入的过程中耗用的资产的成本。
配比原则指导会计师进行下列三项活动:1.确认会计期间当中所有应计的费用,2.对费用进行计量,和3.将费用和当期赚取的收入进行配比。
将费用和收入配比就是将费用从收入中扣除,从而计算当期的净收益或净损失。
图表3-4图解了配比原则。
收入和一些费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一家向其销售人员支付销售佣金的企业,如果雇员实现了销售,就会有一项佣金费用。
如果雇员没有实现销售,企业就没有佣金费用。
已售商品成本是另一个例子。
如果没有销售女装,LizClaiborne公司就没有已售商品成本。
——检查点3-3还有一些费用很难和特定的销售联系起来。
会计师应该首先按照配比原则确认一段期间的收入和与这些收入相联系的费用。
例如,无论取得收入与否,租金费用每月都会发生。
配比原则将指导会计师将这类费用和特定期间联系起来,例如一个月或者一年。
如果海空旅行社聘请一位秘书,月薪1900美元,公司会在每个月月底记录1900美元的薪金费用。
止步思考1.一位客户在3月15日向海空旅行社支付了900美元,公司将在4月1日到6月30日向其提供服务。
海空旅行社在3月15日是否已赚得这项收入?2.海空旅行社在7月31日支付了下三个月的办公室租金4500美元。
公司在7月31日是否有一项应计费用?答案:1.没有。
海空旅行社已收到了现金,但还一直没有提供服务。
海空旅行社在提供这项服务时才能赚得这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