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练习7
化工原理作业和练习题

第七章练习题 1.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
已知入塔混合气中氨含量为5.5%(质量分数,下同),吸收后出塔气体中氨含量为0.2%,试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
解:先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分数1y 和2y 。
120.055/170.09030.055/170.945/290.002/170.00340.002/170.998/29y y ==+==+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为10.09030.099310.0903Y ==- 20.00340.003410.0034Y ==-由计算可知,当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很小时,摩尔比近似等于摩尔分数。
第八章练习题2. 在温度为25 ℃及总压为101.3 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 g/m 3的水溶液接触。
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
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 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33350/1000kmol/m 0.008kmol/m 44c ==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 3t 997.8kmol/m 55.4318c ==kmol/m 3 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4t 0.008 1.4431055.43c x c -===⨯由 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 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 *p故CO 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 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23.954 3.039)kPa 20.915p p p ∆=-=-=kPa练习题7. 某填料吸收塔内装有5 m 高,比表面积为221 m 2/m 3的金属阶梯环填料,在该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吸收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吸收习题解答(总1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七章 吸 收7-1 总压 kPa ,温度25℃时,1000克水中含二氧化硫50克,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通过实验测定其亨利系数E 为 MPa , 试求该溶液上方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和相平衡常数m 。
(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 3)解: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50640.01391000501864x ==+ 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34.13100.0139kPa=57.41kPa p Ex ==⨯⨯相平衡常数:634.1310Pa40.77101.310PaE m P ⨯===⨯7-2 在逆流喷淋填料塔中用水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含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浓度为5%(质量分数),求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的最大浓度。
已知塔内温度为20℃,压强为×105 Pa ,亨利系数E 为。
解:相平衡常数为:6548.910321.711.5210E m P ⨯===⨯ 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摩尔浓度:15340.04305953429y ==+若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达最大浓度,在出口处气液相达平衡,即:41max 0.0430 1.3410321.71y x m -===⨯7-3 分析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计算其推动力的大小,并在x - y 图上表示。
(1)含NO 2 (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NO 2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T=15℃,已知15℃时,N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E =×102 kPa ;(2)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 (绝对压强)。
解:(1)相平衡常数为:5131 1.6810Pa1.658101.310Pa E m P ⨯===⨯ *1 1.6580.0030.00498y m x ==⨯=由于 *y y >,所以该过程是吸收过程。
化工原理1-7章习题答案

目录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2)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32)第三章传热 (42)第四章蒸发 (69)第五章气体吸收 (73)第六章蒸馏 (95)第七章固体干燥 (119)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 13%,N 2 76%,H 2O 11%(体积%),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500℃、压力101.3kPa 时的密度。
解: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kg/mol 1098.2810)1811.02876.04413.0(33--⨯=⨯⨯+⨯+⨯=∑=i i m M y M ∴ 混合密度333kg/m 457.0)500273(31.81098.28103.101=+⨯⨯⨯⨯==-RT pM ρm m2.已知20℃时苯和甲苯的密度分别为879 kg/m 3和867 kg/m 3,试计算含苯40%及甲苯60%(质量%)的混合液密度。
解:8676.08794.012211+=+=ρρρa a m混合液密度 3kg/m 8.871=m ρ3.某地区大气压力为101.3kPa ,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内表压为130kPa 。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该吸收塔,且保持塔内绝压相同,则此时表压应为多少?解:''表表绝+p p p p p a a =+=∴kPa 3.15675)1303.101)(''=-==+(-+真表a a p p p p4.如附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900 kg/m 3的液体。
容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42kPa ,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表中心线在测压口以上0.55m ,其读数为58 kPa 。
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离。
解: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 gh p z g p p ρρ+=∆+=10题4 附图m 36.255.081.990010)4258(30101=+⨯⨯-=+ρ-=ρ-ρ+=∆∴h g p p g p gh p z5. 如附图所示,敞口容器内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油层和水层的厚度分别为700mm 和600mm 。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

化工原理试题一.选择题1.空气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作定态流动,若空气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当温度升高时,Re 值将(B )。
A. 增大B.减小C.不变D. 不确定2.在流体阻力实验中,以水作为工质所测定的)/(Re,d e f =λ关系式不适用于(D )在直管中的流动。
A. 空气B. 液体乙醇C. 牛顿型流体D. 非牛顿型流体3. 由分支管路向A 、B 敞开高位槽中输送某液体,若两高位槽中液位恒定,当支路1中的阀门开大时,则两分支管路中的能量损失之差∑∑-2,1,f f h h 将(C )A. 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 )A. 液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气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液体的黏度基本不随压力变化D. 气体的黏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5. 某并联管路由1、2两个支管组成,该两支路的流体均作层流流动。
当d 1=2d 2,L 1=2L 2时,则(1)2,1,/f f p p ∆∆=(C )A. 1/2B. 1/4C. 1D. 4(2) 21/u u =(A )A. 2B. 1/2C. 4D. 1/4(3) 2,1,/s m s m q q =(A )A. 8B. 16C. 4D. 26.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
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当关小输送管道的阀门后,管道总阻力(C )A. 增加B. 减小C.不变D.不确定7.层流与湍流的主要区别是(BD )A.湍流流速大于层流B.层流雷诺数小于湍流雷诺数C.湍流时流通截面积大,层流时流通截面小D.层流时流体质点无宏观混合,湍流时流体质点发生高频脉动8.当流体通过(C )时,随着流量的增大,其压差不变。
A.孔板流量计B.文丘里流量计C.转子流量计9.在管内流动的完全湍流区,当e/d 一定时,因流体内摩擦引起的机械能损失(B ),摩擦系数λ(E );在层流区,因内摩擦引起的机械能损失(A ),摩擦系数λ(D )。
《化工原理》习题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化工原理》习题集第二章气体吸收1、当总压为101.3 kPa,温度为25℃时,100克水中含氨1克,该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0.933 kPa;若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试求溶解度系数H和相平衡常数m(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3)。
2、含有4%(体积)氨气的混合气体,逆流通过水喷淋的填料塔,试求氨溶液的最大浓度,分别以摩尔分率,质量分率,比摩尔分率,比质量分率表示。
塔内绝对压强为2.03×105 Pa, 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p* = 2000x(式中p的单位为mmHg, x为摩尔分率)。
3、已知NO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如下:指出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推动力是多少?并在x - y图上表示。
(1)含NO20.003(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0.06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101.3 kPa,T=35℃;(2)气液组成及总压同(1),T=15℃;(3)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绝对压强)。
4、已知某吸收系统中,平衡关系为y = 0.3x ,气膜吸收分系数k y = 1.815×10-4 kmol / (m2.s),液膜吸收分系数k x = 2.08×10-5 kmol / (m2.s),并由实验测得某截面上气液相浓度分别为y = 0.014,x = 0.02,试求:(1)界面浓度y i、x i分别为多少?(2)液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百分数,并指出控制因素;(3)气相推动力在总推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数。
4、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低浓度甲醇,操作温度为27℃,压力为101.3kPa(绝对压力)。
稳定操作状况下,塔内某截面上的气相中甲醇分压为5.07 kPa,液相中甲醇浓度为2mol / m3。
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 = 1.995 kmol / (m3.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 L = 2.08×10-5 m / s,气膜吸收分系数k G = 1.55×10-5 kmol / (m2.s.kpa.)。
化工原理下题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一、填空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塔有回流的液体;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简单蒸馏为非稳态过程,平衡蒸馏为稳态过程。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α=_V A/V B__,其值越大表明两组分越容易分离。
α=1时,则两组分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
3.精馏的原理是根据汽液混合物挥发度的不同,经过多次的部分汽化和多次的部分冷凝,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汽流。
4.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进料热状况参数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大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多,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小。
当泡点进料时,q=1,q线方程的斜率=∞。
5.最小回流比是指平衡线,提馏段操作线,精馏段操作线,以及q线方程的交点,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1.1―2.0倍最小回流比。
6.全回流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
此时传质推动力最大,所需理论塔板数最少。
7.精馏塔进料可能有5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分别为1和0。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等,液相组成小于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5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3/5。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越大,塔操作温度越低,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越容易进行。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过低时可导致__漏液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液泛______。
12.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为_t>t w >t d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t = t w = t d______。
化工原理下学期练习

传质基础【1】传递净物流量为N,主体流动量为N m,A分子和B分子净流量为N A和N B,等分子相互扩散不同于单向扩散的特点是( C )。
(A)J A=-J B;(B)N=N m>0;(C)N A=-N B>0;(D)N A=-N B=0【分析如下】无论是等分子相互扩散还是单向扩散都恒有J A=-J B•,故不能选(A);又在等分子相互扩散中没有总体流动(即N m=0),而不是N=N m>0,故不能选(B);传质速率N A和N B不可能都同时为零,故(D)不成立;只有等分子相互扩散才有N A=-N B,故正确的选项应该是(C),即N A=-N B>0。
【2】两组分A和B的传质速率为N A和N B,在( C )情况下,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在气相中扩散;(B)单向扩散;(C)等摩尔扩散;(D)在液相中扩散【分析如下】在单向扩散中,N B=0,N A>-N B。
只有在等摩尔相互扩散时才有N A=-N B,且与在液相还是气相中扩散无关,故选(C)。
【3】物质在气体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 G与气体绝对温度T的关系为( B )。
(A)D G∝T G;(B) D G∝T G的次方(C)D G∝1/T G;(D)D G∝(1/T G)的次方【4】单向扩散中,趋向于相界面的总体流动,是由于( B )引起的。
(A)外力驱动;(B)分子扩散;(C)对流扩散;(D)涡流扩散5】描述分子扩散的实验定律是( B )。
(A)亨利定律;(B)菲克定律;(C)拉乌尔定律;(D)傅立叶定律【说明如下】亨利定律描述的是气体和稀溶液间的气液相平衡关系的实验定律。
拉乌尔定律描述的是理想溶液汽液相平衡关系的实验定律。
傅立叶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中热传导性能的实验定律。
描述分子扩散的实验定律是菲克定律。
【6】漂流因数越大,表明( D )的影响越大。
(A)对流扩散;(B)温度;(C)粘度;(D)总体流动【分析如下】漂流因数表明总体流动的影响,与对流扩散、温度和粘度无直接关系。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

的平衡分压,kPa ;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 21%,试求 总压为101kPa 时,每m 3水中可溶解多少g 氧?(答:11.4gm",或 耐 m^3 )解:Pe = 0.21 101.3 =21.3kPa ,Pe7-3 .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 NH 3,进入常压吸收塔的气体含 NH 3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气体含NH 3体积分数为0.4%,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0.012kmolNH 3 kmol - 水。
此物系的平衡关系为 Y” =2.52X o 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处气相推动 力各为多少?(答:顶 厶总= 0.00402,底=0.034 )塔顶气相推动力 Y 2二0.00402,塔底气相推动力 心第=第一丫叩=0.064 —0.03024 = 0.034。
7-4 .用水吸收空气中的甲醇蒸汽,在操作温度300K 下的溶解度系H =2 k m om ; k P a ,传质系数 kG 二 0.056kmol m ° h 二 kPa 」,k L = 0.075knol m h A kmol -1 m 3 o 求总传质系数K G 以及气相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常数m ,解: 总压力为 100kPa o (答:H = 0.59kmol m " kPa J , m = 0.943)1 17 Ac 0.582kmol m , 101 1000c 0.582 1 J3 H 0.59mol Pa m , Pe 0.98667.4 7 60 ccccc y 0.0099 1 0 01 0131 17 x 0.0 1 0 51 100 + 17 18 7-1 . 100g 水中溶解1gNH 3,从手册查得 20°C 时NH 3的平衡分压为 986.6Pa ,在此浓度以内服从亨利定律。
试求溶解度系数 H (单位为kmol mkPa _1 )和相平衡m 」-0.943o6.42 10“32 18 1000=11.4g0.0099 0.01057-2 100C 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表达式P * =3.313 106x ,式中P”为氧在气相中21.3 3.313 10 =6.42 10^,解:0.004 1 - 0.004二 0.0402塔丫,=2.52X =2.52 0.012 =0.03024,塔丫,=2.52X =2.52 0 =0,= 0.064,丫2 =—-1- Y 20.06 1-0.061的分数。
【精品】化工原理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doc

解:(x, y — mol第六章习题1)1) 苯酚(C 6H 5OH) (A)和对甲酚(Ct 此(CHQ OH) (B)的饱和蒸汽压数据为:P=75mmHg “t—x —y”2)承第1题,利用各组数据,计算①在x=0至x=l 范围内各点的相对挥发度a”取各a :的算术平均值a,算出a 对a 】的最大相对误斧。
②以平均a 作为常数代入平衡方程式算出各点的“y—关系,算出由此法得 出各组刃值的最大相对误斧。
D 0P _ P B 6 o - P A ~P B op A X A 儿=十"丝= 1.318最大误差= 1.318-1.299L299 =1.46%60-48.92 68.81-48.92 =0.5576&81x0.55760=0.639a x.y.= ---------------------'1 + ( or -1) x.Q按1.318计,结果如下:3)已知乙苯(A)与苯乙烯(B)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按下式算得: In 卩:=16.0195-3279.47/(7-59.95)In 加=16.0193-3328.57/(7-63.72)式中P°的单位是mmHg, T的单位是K。
问:总压为60mmHg (绝压)吋,A与B的沸点各为多少。
C ?在上述总压和65°C 吋,该物系可视为理想物系。
此物系的平衡汽、液相浓度各为多少摩尔分率?解:1)令= p,算得的/为A的沸点厶"60 = 16.0195 — 3279.47/( T — 59.95):.T A =334.95^ =61.8° CS B = p,算得的/为B的沸点Ln60 = 16.0193-3328.57/(7- 63.72).•.T B=342.85^=69.7°C2) p = 6QmmHg, t = 65°C = 33&15KLnp°A = 16.0195 — 3279.47 / (338.15 — 59.95)p°A = 68.81mmHgLnp°B = 16.0193 - 3328.57/(338.15-63.72) p°B = 4&92mmHg760-595.3 1436.7 —595.3 -0.19571436.7x0.1957760=0.374)苯(A)和甲苯(B)混合液可作为理想溶液,其各纯组分的蒸汽压计算式为log ^ = 6.906-1211/(/+220.8)log 巩=6.955-1345/0+219.5)式中P。
化工原理练习题

化工原理练习题0 绪论1. 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④①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②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③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④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2. 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动量传递的有①①流体输送,②蒸发,③气体吸收,④结晶3. 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质量传递的有②①搅拌,②液体精馏,③流体加热,④沉降4. 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热量传递的有②①固体流态化,②加热冷却,③搅拌,④膜分离5、 l kgf/cm2=________mmHg=_______N/m26. 在 26 ℃和1大气压下 ,CO2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D 等于0.164cm2/s, 将此数据换算成m2/h 单位 , 正确的答案为___④___① 0.164m2/h ② 0.0164 m2/h ③ 0.005904 m2/h, ④ 0.05904 m2/h7. 己知通用气体常数 R=82.06atm.cm3/mol.K, 将此数据换算成用kJ/kmol.K所表示的量 , 正确的答案应为__③_____① 8.02 ② 82.06 ③ 8.314 ④ 83.14第3 章机械分离一、选择题1. 下面过滤速率方程式中属于恒压过滤方程的是 ②①dq/d θ=K/2(q+q e );②q 2+2q.q e =K.θ;③q 2+q.q e =2K.θ;④q 2+q.q e =K.θ/22.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为 ①① dq/d θ=K/2(q+q e );② dq/d θ=K/(q+q e );③dq/d θ=KA 2/2(V+V e );④dV/d θ=K/2(V+V e )3 恒压过滤中单位面积累积滤液量q 与时间θ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①4 对静止流体中颗粒的自由沉降而言,在沉降过程中颗粒所不会受到的力有:①①牛顿力;②浮力;③曳力 (阻力);④场力(重力或离心力) 。
5叶滤机洗涤速率与终了过滤速率之比为:④①1/2; ②1/3; ③1/4; ④1。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第7章 吸收7-1.g 100水中溶解31gNH ,从手册查得C 200时3NH 的平衡分压为86.6Pa 9,在此浓度以内服从亨利定律。
试求溶解度系数H (单位为13kPa m kmol --⋅⋅)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力为kPa 100。
(答:13kPa m 0.59kmol --⋅⋅=H , 0.943m =)解:3m kmol 582.01000101171-⋅==c , 31m Pa mol 59.09866.0582.0--⋅⋅===Pe c H ,0099.03.1011007604.7==e y ,0105.018100171171=+=x ,943.00105.00099.0===x y m e 。
7-2.C 10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表达式x p 6*10313.3⨯=,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kPa 101时,每3m 水中可溶解多少g 氧?(答:3m g 4.11-⋅ ,或3m 0.35mol -⋅ )解:kPa 3.213.10121.0=⨯=Pe ,6661042.610313.33.2110313.3-⨯=⨯=⨯=Pe x ,36m g 4.11100018321042.6--⋅=⨯⨯⨯=c 。
7-3.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 3NH ,进入常压吸收塔的气体含3NH 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气体含3NH 体积分数为%4.0,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13kmol kmol 012.0-⋅NH 水。
此物系的平衡关系为X Y 52.2=*。
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处气相推动力各气相2SO 平衡分压kPa /91.7 60.3 28.8 16.7 10.5 4.8 1.570.63( 答:00206.0,h kg 3012011=⋅=-x L )解:099.009.0109.01111=-=-=y y Y , 00495.0099.0)95.01()1(12=⨯-=-=Y Y η,1h kmol 6.36)09.01(3032734.221000-⋅=-⨯=V ,进吸收塔2SO 的分压kPa 12.909.03.1013.1011=⨯==y P ,由平衡关系内插得溶液平衡浓度为()O H 100kg kgSO2877.02-1⋅,换算为摩尔比3,11047.218/10064/877.0-⨯==ex , 1.3800247.000495.0099.0,121min=-=-=⎪⎭⎫ ⎝⎛e x Y Y V L ,69.451.382.12.1min=⨯=⎪⎭⎫⎝⎛=V L V L ,11minmin h kg 25100h mol 5.13941.386.36--⋅=⋅=⨯=⎪⎭⎫⎝⎛=V L V L ,1min h kg 30120251002.12.1-⋅=⨯==L L ,121x Y Y V L -=⇒32111006.269.4500495.0099.0-⨯=-=-=VL Y Y x 。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第7章吸收7-1.100g水中溶解1gNH3,从手册查得20C 时NH3的平衡分压为986.6Pa,在此浓度以内服从亨利定律。
试求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3kPa1)和相平衡常数m,总压力为100kPa。
(答:H0.59kmolm3kPa1,m0.943)解:1173c0.582kmolm,1011000c0.5821m3 H0.59molPa,Pe0.98667.4760y0.0099,e100101.3117x0.0105,11001718y0.0099e。
m0.943x0.01050*3.313106,式中p为氧在气相中的7-2.10C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表达式px 平衡分压,kPa;x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101kPa时,每3m水中可溶解多少g氧?(答:311.4gm,或30.35molm)解:Pe0.21101.321.3kPa,Pe21.36x,66.421063.313103.3131066.4210323c11.4gm。
1810007-3.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NH3,进入常压吸收塔的气体含NH3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气体含NH3体积分数为0.4%,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1 0.12kmolNH3kmol水。
此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2.52X。
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处气相推动力各为多少?(答:顶ΔY0.00402,底ΔY10.034)2y0.06y0.00412解:Y0.064,Y0.0402,1y2y1110.061210.004塔底:Y e2.52X2.520.0120.03024,塔顶:Y e2.52X2.5200,塔顶气相推动力Y0.00402,2塔底气相推动力Y1Y1Y e,10.0640.030240.034。
7-4.用水吸收空气中的甲醇蒸汽,在操作温度300K下的溶解度系H2kmolm,传质系数3kPa13kPa1k0.056kmolm,2h1kPa1 G2h1kmol-1m3L的分数。
化工原理1-7章习题答案解析

目录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2)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32)第三章传热 (42)第四章蒸发 (69)第五章气体吸收 (73)第六章蒸馏 (95)第七章固体干燥 (119)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 13%,N 2 76%,H 2O 11%(体积%),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500℃、压力101.3kPa 时的密度。
解: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kg/mol 1098.2810)1811.02876.04413.0(33--⨯=⨯⨯+⨯+⨯=∑=i i m M y M ∴ 混合密度333kg/m 457.0)500273(31.81098.28103.101=+⨯⨯⨯⨯==-RT pM ρm m2.已知20℃时苯和甲苯的密度分别为879 kg/m 3和867 kg/m 3,试计算含苯40%及甲苯60%(质量%)的混合液密度。
解:8676.08794.012211+=+=ρρρa a m混合液密度 3kg/m 8.871=m ρ3.某地区大气压力为101.3kPa ,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内表压为130kPa 。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该吸收塔,且保持塔内绝压相同,则此时表压应为多少?解:''表表绝+p p p p p a a =+=∴kPa 3.15675)1303.101)(''=-==+(-+真表a a p p p p4.如附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900 kg/m 3的液体。
容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42kPa ,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表中心线在测压口以上0.55m ,其读数为58 kPa 。
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离。
解: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 ghp z g p p ρρ+=∆+=10题4 附图m 36.255.081.990010)4258(30101=+⨯⨯-=+ρ-=ρ-ρ+=∆∴h g p p g p gh p z5. 如附图所示,敞口容器内盛有不互溶的油和水,油层和水层的厚度分别为700mm 和600mm 。
07化工原理 自测题 上

第七章自测练习(上册部分)7.1练习一:流体流动一、填充1、连续性假定是指。
2、控制体与系统的区别在于考察方法的不同,对系统进行考察的方法是法,对控制体进行考察的方法是法。
3、圆管内湍流和层流的区别是:流型层流湍流本质区别Re剪应力分布速度分布u/u maxλ与Re的关系高度湍流一般湍流λ与ε/d的关系4、圆形直管内,q V一定,设计时若将d增加一倍,则层流时 h f是原值的倍,高度湍流时,h f是原值的倍。
(忽略ε/d的变化)5、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造成阻力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直管阻力损失体现在。
6、某孔板流量计用水测得Co=0.64,现用于测ρ=900kg/m3,μ=0.8mPas的液体,问此时Co 0.64。
(>, =, <)7、如图示管线,将支管A的阀门开大,则管内以下参数如何变化?(↑,↓)q VA,q VB,q V总,P ,h fA, h fMN8、图示管路系统中,已知流体流动的总阻力损失h f=56J/kg,若关小阀门,则总阻力损失h f’= J/kg,两槽液面的垂直距离 H= m.9、图示管路系统中,已知d ab=d cd, εab=εcd,l ab=l cd,μ≠0。
比较u a u c,(p a-p b) (p c-p d), (P a-P b) (P c-P d).10、如图示供水管线。
管长L,流量qV,今因检修管子,用若干根直径为0.5d、管长相同于L的管子并联代替原管,保证输水量q V不变,设λ为常数,ε/d相同,局部阻力均忽略,则并联管数至少需要根。
11、如图通水管路,当流量为q V时,测得(P1-P2)=5mH2O,若流量为2 q V时,(P1-P2)= mH2O(设在阻力平方区)二、选择1、倒U型压差计,指示剂为空气,现改指示剂为油,水的流向不变,则R()A)增大B)变小C)不变D) R不变,但倒U型压差计中左侧液位高于右侧。
2、圆形直管内径d=100mm,一般情况下输水能力为()A)3m3/h B)30m3/h C)200 m3/h D)300 m3/h3、某孔板流量计,当水流量为q V时,U型压差计读数R=600mm,(ρi=3000kg/m3), 若改用ρi=6000 kg/m3的指示液,水流量不变,则此时读数R为()A)150mm B)120mm C)300mm D)240mm三、计算1、如图所示三只容器A、B、C均装有水(液面恒定),已知:z1=1m, z2=2m, U型水银压差计读数:R=0.2m, H=0.1m 试求:1) 容器A上方压力表读数p1;2) 若p1(表压)加倍,则(R+H)值为多少?2、某输液管路如图所示,已知液体的密度为900kg/m3,粘度为30mPas,除AB段外,直管总长(包括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50m, 管径d=53mm, 复式U型压差计指示剂为水银,两指示剂中间流体与管内流体相同,指示剂读数R1=7cm, R2=14cm,。
化工原理 第七章 干燥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干 燥湿空气的性质【7-1】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P a ,(1)试计算空气为40℃、相对湿度为%60ϕ=时的湿度与焓;(2)已知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为9.3kPa ,求该空气在50℃时的相对湿度ϕ与湿度H 。
解 湿空气总压.1013p k P a =(1).06ϕ=,40℃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7375s p k P a = 湿度..../ (0673750622)0622002841013067375ssp H kg kgp p ϕϕ⨯==⨯=--⨯.水干气焓 ()..1011882492I H t H =++ (...)../= 10118800284402492002841133k J k g +⨯⨯+⨯= (2) 湿空气中水汽分压.93V p kPa = 5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1234s p k P a = 相对湿度 ..9307541234V s p p ϕ===.湿度. (93)0622=062200629101393V Vp H kg kgp p =⨯=--.水/干气【7-2】空气的总压为101.33kPa ,干球温度为303K ,相对湿度%70ϕ=,试用计算式求空气的下列各参数:(1)湿度H ;(2)饱和湿度s H ;(3)露点d t ;(4)焓I ;(5)空气中的水汽分压V p 。
解 总压.,.101333033007p k P a t K ϕ====℃, (1) 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4241s p k P a = 湿度... (0742410622)06220018810133074241ssp H kg kgp p ϕϕ⨯==⨯=--⨯..水/干气 (2) 饱和湿度 (4241)0622062200272101334241s s sp H kg kgp p ==⨯=--.水/干气(3)露点d t 时的饱和湿度.00188s H kg kg =水/干气.0622s s sp H p p =- (10133001882970622062200188)s s spH p kPaH ⨯===++从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97kPa 查得水的饱和温度为23.3℃,故空气的露点.233℃d t =(4) .3000188t H kg kg ==℃,水/干气时,空气的焓为()..1011882492H H t H=++(...)../= 1011880018830249200188782kJ kg +⨯⨯+⨯=干气 (5) t=30℃时的.4241s p k P a =水汽分压 ...074241297V s p p kPa ϕ==⨯=【7-3】在总压为101.3kPa 下测得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湿球温度为30℃,试计算湿空气的湿度与水汽分压。
化工原理课堂练习2015-2016-2.

7、传质分离过程一、填空题1.依据分离原理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和两大类。
2.分子传质是指 ,描述分子传质的基本方程为 .3.对流传质是指 ,描述对流传质的基本方程为 .4.双膜模型的模型参数为和 .5.在板式塔中,气液两相接触,两相组成沿塔高呈变化,在正常操作下, 为连续相, 为分散相.6.在填料塔中,气液两相接触,两相组成沿塔高呈变化,在 正常操作下, 为连续相, 为分散相.二、选择题1.气体的吸收属于( );液体的精馏属于( );液体的萃取属于( );固体的干燥属于().A.汽液传质,B.气液传质,C.液液传质,D.气固传质过程.2.某含乙醇12.5%(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其所含乙醇的摩尔比( )A.0.143;B.0.0559;C.0.0502;D.0.0529.3.在平衡分离过程中,i和j两组分的分离因子a ij越大,则表明该两 组分( )分离.A.越容易;B.越不容易;C.不能够.4.在分子传质过程中,若漂流因素p总/p BM>1,则组分A的传质通量N A与组分A的扩散通量J A的关系为()A. N A=J A;B. N A<J A;C. N A>J A;D.不好确定. 5.气体中的扩散系数D AB与温度T的关系为( )A. D AB∝T1.0;B.D AB∝T0.5;C.D AB∝T2.0;D.D AB∝T1.75.6.气体中的扩散系数D AB与压力p总的关系为( )A.D AB∝p总1.5;B.D AB∝p总1.0;C. D AB∝p总0.5;D.D AB∝p总.-1.0三、计算题1、在某一细管底部装有温度为30°C的水.总压为101.3kPa,相同温度的干空气从细管顶部流过,水向干空气中蒸发.水蒸气在管内的扩散距离(由液面至顶部)为25cm.在101.3kPa和0°C条件下,水蒸气在空 气中的扩散系数为0.22´10-4m2/s,水在30°C时的蒸汽压为4.24kPa.试 计算定态扩散时水蒸气的传质通量N A.(参考书中例题7-3)解:2、在直径为0.015m长度为0.52m的圆管中CO2气体通过N2进行稳态分子扩散.管内N2的温度为383K,总压为158.6kPa,管两端CO2的分压分别为95kPa和12kPa.试计算CO2的扩散通量.已知298K、101.3kPa下CO2在N2中的扩散系数为0.167´10-4m2/s解:8、吸收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1.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组成以摩尔分数x表示, 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 ,E称为 .若E值增大,说明2. K Y和K G的关系是 ,k x与k L的关系是 .3.若c*-c»c i-c,则该过程为控制, 若p-p*»p-p i,4.气相总阻力方程可表示为1=1+1,其中1表示 ,K G k G 1Hk L k G当H 时可忽略,则该吸收过程称为气膜控制.HkL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 (增大、减小、不变),吸收推动力 (增大、减小、不变).6.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常用曲线表示,该曲线上有两个 折点,他们分别是和 .二、选择题1、对接近常压的低组成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E将( ),相平衡常数m将( ),溶解度系数H将(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第一篇练习与讲评练习一流体流动一、填充与选择:1.圆形直管内,V 一定,设计时若将d 增加一倍,则层流时h f 是原有值___倍;高度湍流时λ不变),h f 是原有值的___倍.2.,两槽3.4.5.区)6.7.8.倒A.1.精心整理精心整理2.A 槽截面积A a =80m 2,水深10m ,B 槽截面积A b =20m 2,水深1m ,二槽用截面积A 0=0.01m 2的圆直管联机,中有一阀,其阻力系数ξ1=6.5(常数);直管阻力可忽略。
求开阀后A 槽液面下降1m 要多少时间? <3.某敞口高位槽输送管路(见图),在管路OC 段的水平位置装有一孔板流量计,已知孔径d 0=25mm ,流量系数C 0=0.62,管长L OC =45m ,L CB =15m ,L CA =15m(包括所有阻力的当量长度),管径d OC =50mm ,d CB =40mm ,d CA =40mm ,当阀A 全关,B 阀打开时,压力表P B =0.24at ,试计算:1).孔板两侧的压差为多少mmHg2).若维持阀B 的开度不变,逐渐打开阀A ,直到CB 、CA 两管中流速相等,此时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多少at(已知流体密度ρ=1000kg/m 3,λ均取0.03)。
1.(1)h f ′/h f (2)h′f /h f2.H f 3.ab 在a.b 间应用得:p a -p b =Δp fcd -ρgZ在c.d 间应用得:p c -p d =Δp fcd故p c -p d >p a -p b4.解题思路同第一题充分湍流情况HH f =λ×l/d×u 2/2gH=H f =λ×(l 1/d 1)×u 12/2g=λ×(l 2/d 2)×u 22/2gu 22=u 12d 1/d 2,u 2=2-0.5u 1---------------------------------------------------------(1)由连续性方程πnd 22u 2/4=πd 12u 1/4,u 2n=4u 1------------------------------------------------------(2)精心整理精心整理(1)(2)联解得:n=5.66,取整为6根。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传热一、名词解释1、导热若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导热;2、对流传热热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质点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之中, 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3、辐射传热任何物体, 只要其绝对温度不为零度0K, 都会不停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 同时又不断地吸收来自外界物体的辐射能, 当物体向外界辐射的能量与其从外界吸收的辐射能不相等时, 该物体就与外界产生热量的传递;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辐射;4、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W/m25、等温面温度场中将温度相同的点连起来,形成等温面;等温面不相交;二、单选择题1、判断下面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BA 在一定的温度下,辐射能力越大的物体,其黑度越大;B 在同一温度下,物体吸收率A与黑度ε在数值上相等,因此A与ε的物理意义相同;C 黑度越大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越强;D 黑度反映了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2、在房间中利用火炉进行取暖时,其传热方式为_______ ; CA 传导和对流B 传导和辐射C 对流和辐射3、沸腾传热的壁面与沸腾流体温度增大,其给热系数_________; CA 增大B 减小C 只在某范围变大D 沸腾传热系数与过热度无关4、在温度T时,已知耐火砖辐射能力大于磨光铜的辐射能力,耐火砖的黑度是下列三数值之一,其黑度为_______; AA B 0.03 C 15、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______耐火砖的黑度; DA 大于B 等于C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D 小于6、多层间壁传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_____; A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没关系7、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正确: A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给热系数;A 甲乙均对B 甲乙均不对C 甲对,乙不对D 乙对,甲不对8、列管换热器管程常用流速范围为:一般液体_______,气体__________; A CA - 3 m/sB 3 - 15 m/sC 5 - 30 m/s9、一管壳式换热器,管内走液体,管间走蒸汽,由于液体入口温度下降,在流量不变情况下,仍要达到原来的出口温度t,此设备已不允许再提高蒸汽压力强度,采取简便有效措施______; AA 管内加扰流内件B 提高壳程数10、碳钢的导热率为_______;不锈钢的导热率为_______;铜的导热率为_______,常压常温空气的导热率为_______;常温水的导热率为_______; C, D, B, F, EA 151W/m℃B 370W/m℃C 45W/m℃D 16W/m℃E m℃F m℃11、套管冷凝器的内管走空气,管间走饱和水蒸气,如果蒸汽压力一定,空气进口温度一定,当空气流量增加时 A B B①传热系数K应 A 增大 B 减小 C 基本不变②空气出口温度 A 增大 B 减小 C 基本不变③壁温 A 增大 B 略有减小 C 基本不变12、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25×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给热系数=1000W/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19×2mm的直管,则其值将变为__________ W/m2·℃; DA 1059B 1496C 1585D 167813、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图所示;试比较第一层的热阻R1与第二、三层热阻R2、R3的大小____________; C A CA R1> R2+R3B R1< R2+R3C R1= R2+R3D 无法比较14、①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冷凝酒精蒸汽,换热器最好____________放置;冷却水应走____________; A CA 水平B 垂直C 管内D 管外②已知某平壁外两层不等厚b1<b2保温材料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示, 则A层导热率__________B层的导热率; CA 小于B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C 大于D 等于15、稳定传热是指______; BA 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不随位置和时间而变;B 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而不随时间变;C 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不随位置变而随时间变;D 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随位置和时间而变;16、棉花保温性能好,主要是因为______; CA 棉纤维素导热率小;B 棉花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油脂;C 棉花中含有大量空气,而空气的运动又受到阻碍;D 棉花白色,因而黑度小;17、无相变强制对流α来自_______; CA 纯经验方法B 纯理论方法C 因次分析与实验结合半理论、半经验方法D 数学模型法E 因次分析法18、在蒸汽冷凝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______; BA 使α值升高B 使α值大大降低C 使α值有一定影响D 对α值无影响19、红砖的黑度为,若温度为300℃,则红砖的发射能力为________W/m 2; BA W/m 2B 5684 W/m 2C W/m 2D 1000 W/m 220、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一定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DA t m 并<t m 逆<t m 折B t m 逆=t m 并=t m 折C t m 并<t m 逆=t m 折D t m 并< t m 逆 >t m 折21、对在蒸汽与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_____在工程上可行; AA 提高空气流速B 提高蒸汽流速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D 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22、在间壁换热器中,当两流体均变温时,采用折流的目的是 ; AA 提高KB 提高t mC 增加传热面积AD 使K 和A 均增加;23、100℃时铜的导热率为_____,18℃时钢的导热率近似为_______,20℃时空气的导热率近似为______,20℃水的导热率近似为______; C A B DA 45W/mKB mKC 377W/mKD mK24、在相同温度下,实际物体的吸收率A 与黑体的吸收率A 0的关系是 ; CA A A 0B A A 0C A A 0D 不一定25、判断下面关于系统进行稳定传热时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_; CA 通过一定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B 系统中任一点的温度维持恒定;C 总的传热速率等于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各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之和;D 系统中任一传热面上的热通量在过程中不变;26、一管壳式换热器,管内走液体,管间走蒸汽,由于液体入口温度下降,在流量不变情况下,仍要达到原来的出口温度t ,此设备已不允许再提高蒸汽压力强度,采取简便有效措施______; AA 管内加扰流内件B 提高壳程数27、有一列管换热器,由38根252.5mm 无缝钢管组成,某有机蒸汽在管外冷凝,管内通冷却水,水流速0.5m/s,相应的R e=104及对流给热膜系数为;当水流量减为一半时,对流给热膜系数改变为,则 ; AA αα8.0)21(='B αα8.0)21(〉' C αα8.0)21(〈' D 不一定 28、两流体在一套管换热器中换热,热流体温度由90℃降至60℃,冷流体温度由20℃升至50℃;若逆流操作,t m = ; DA 70℃B 30℃C 10℃D 40℃29、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对流、辐射; AA 传导 ;B 传递;C 放射;D 流动;30、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 ; AA 热传导;B 热传递;C 热放射;D 热流动;31、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 ; AA 对流;B 流动;C 传递;D 透热;32、物质导热系数的顺序是:; AA 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B 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C 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D 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33、吸收率1的物体称为黑体; C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近似于;34、等于1的物体称为白体; BA 吸收率;B 反射率;C 透过率;D 折射率;35、单原子气体和对称双原子气体均可视为; DA 白体;B 灰体;C 黑体;D 透热体;36、液体是; DA 白体;B 灰体;C 透热体;D 不透热体;37、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因为管内; AA 清洗比较方便;B 流速较快;C 流通面积小;D 易于传热;38、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AA 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B 流速过快;C 流通面积过小;D 传热过多;39、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A 壳体受压;B 流速过快;C 流通面积过小;D 传热过多; A40、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且蒸气较洁净,它对清洗无要求;AA 及时排除冷凝液;B 流速不太快;C 流通面积不太小;D 传热不过多;41、在管壳式换热器中,有毒流体宜走管内,使; AA 泄漏机会较少;B 流速很快;C 流通面积变小;D 传热增多;42、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 ;A 以增强冷却效果;B 以免流速过快;C 以免流通面积过小;D 以免传热过多; A43、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黏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值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BA 管内;B 管间;C 管径;D 管轴;44、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因壁面温度与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 BA 管内;B 管间;C 管径;D 管轴;45、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CA 黏度;B 密度;C 速度;D 高度;46、有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中有119.6℃的蒸气冷凝,管内的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管壁温度应接近; DA 20℃;B 50℃;C 77.3℃;D 119.6℃;47、已知在温度T时耐火砖的发射能力辐射能力大于铜的发射能力,则铜的黑度为,耐火砖的黑度为; A BA ;B ;C ;D ;48、两灰体间进行辐射换热,两者间的温度差为100℃;若将两灰体的温度各升高100℃,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传热量相比,将; A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49、判断下面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 BA 在一定的温度下,辐射能力越大的物体,其黑度越大;B 在同一温度下,物体吸收率A 与黑度ε在数值上相等,因此A 与ε的物理意义相同;C 黑度越大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越强;D 黑度反映了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50、当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时,判断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BA 逆流时,Δt m 一定大于并流、错流或折流时的Δt m ;B 采用逆流操作时可以节约热流体或冷流体的用量;C 采用逆流操作可以减少所需的传热面积;D 温度差校正系数φΔ t 的大小反映了流体流向接近逆流的程度;三、 填空题1、对流给热的热阻主要在____________,此处的__________最大;滞流内层 温差2、热损失是_______损失和________损失之和;热辐射传热引起的 对流给热引起的3、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设有折流挡板,当两流体均无相变时,挡板能起强化传热的作用,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流速增大,使壳程α增大;② 流体大部分横穿流过管束,流道短,边界层薄,比顺着管子纵向流动α高;③ 流体在折流挡板间穿行时,流向及流速都在不断变化,增加了扰动,强化了传热;4、水蒸气冷凝时的α比气体无相变时的α大得多,其原因是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蒸汽冷凝,其凝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只有_______________才有热阻;导热率小、密度小,整个气体都呈现热阻 导热率和密度都比气体大 很薄的液膜5、在管式间壁换热器中,以外表面为基准的传热系数K 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传热量Q =_______________;6、① 已知传热系数K =1250kcaL/m 2h ℃,在SI 制中,K =_____W/m 2K ;汽化潜热r =2200kJ/kg,在工程单位制中r =________________kcaL/kg;② 普兰德准数的定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1453 525 ② λμp C =Pr 7、在压强恒定的条件下,空气黏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增大8、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1b 2b 3,导热率1 2 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1 R 2 R 3,各层导热速率Q 1 Q 2 Q 3;>, > ; =, =9、一包有石棉泥保温层的蒸汽管道,当石棉泥受潮后,其保温效果应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 因水的导热率大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率,受潮后,水占据一定的孔隙空间,使保温层材料导热率增大,保温效果降低;8、 蒸汽冷凝放热时,要经常注意排放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凝气和冷凝水 不凝气构成附加的气膜传热阻力,而冷凝水的积累减小换热面积;11、①设置隔热挡板是____________辐射散热的有效方法;挡板材料的黑度愈低,辐射散热量____________;②有一单层平壁如图所示;已知材料的导热率λ为常数,从左等温面1t 至右等温面2t 的稳定导热热流量为Q ,则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减少 愈低 ② λλQx t t x t t Q -=→-=11)(12、某物体可近似为灰体在20℃时,其黑度为ε=,其吸收率为______________;0.813、浮头式或带膨胀节的换热器适用于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流体的温差很大的场合; 管程 壳程14、① 根据有无热补偿或补偿方法不同,列管式热器的一般结构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换热器中,热流体由200℃ 冷却到140℃,冷流体由20℃升高到35℃,热流体的热容量流率较小, 则传热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① 膨胀节;浮头式;U 型管 ② %15、消除列管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结构或采用______________式结构;膨胀节 浮头式 U 型管16、如图所示,为尽量减少A、B两个温度不同的固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两固体壁面间,平行放置多块黑度较小的遮热板;17、① 用冷却水将一定量的热流体由100℃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15℃,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方案Ⅰ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0℃,方案Ⅱ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5℃,则用水量W 1___W 2,所需传热面积A 1___A 2;② 如图所示,蒸汽在管束外冷凝,a 、b 两种排列方式的其它条件均一样,比较它们的冷凝给热系数的大小a α___b 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大于, 小于② 大于,因为冷凝液从上面各排流到下面各排,液膜逐排增厚,沿垂直方向管数愈多,液膜愈厚;18、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t WC Q p ∆=计算式中,t 表示 ;T 1-T 2 或t 2-t 119、设备保温层外包一层表面_________、颜色_________的金属,可使设备的热损失减少;光滑 较浅20、举出五种间壁式换热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等任选五种;21、导热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SI 制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工程制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__;单位温度梯度、单位导热面积上所传导的热量 W/m ℃ 千卡/小时米℃22、① 定性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生产中的沸腾传热过程应维持在____________区操作;① 确定准数中各物性参数的温度② 自然对流区 核状沸腾区 膜状沸腾区 核状沸腾23、对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________,热通量________,沿圆筒壁的径向温度分布为____________线;相等 不相等 曲线24、① 已知导热率λ=×10-3Cal/cms ℃, 此值在SI 制中为__________W/mK;② 写出比热C p 的单位,工程制为____________,SI 制为____________;③ 物体的辐射传热速率与其绝对温度的_________次方成正比;① 1 ② kCaL/kg ℃, J/kg ℃ ③ 四25、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____________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________________侧流体的温度;蒸汽冷凝时的对流给热系数α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 饱和水蒸气 蒸汽冷凝时释放较大冷凝潜热26、① 估计列管式换热器中金属管壁的温度t w ,壳程为的饱和水蒸气冷凝;A 管程是平均温度为40℃的空气,t w 约为________;B 管程是平均温度为40℃的水,水的对流给热系数为2000W/m 2℃,基于内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 i =1600W/m 2℃ ,t w 约为_______;② 在设计时,欲略为增大一卧式冷凝器的传热面积,从有利于传热角度看,宜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1 100℃ 2 88℃② 增加管长; 如果采用增加管数的办法,则沿垂直方向管数也增加,冷凝液从上面各排流到下面各排,液膜逐渐增厚,α降低;27、管内湍流传热,流体内温度梯度最大的部分是在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滞流底层 滞流底层的传热机理是导热, 流体的导热率一般比较低;28、在稳态传热中,凡热阻大处其温差也____________;滴状冷凝的给热系数_________膜状冷凝给热系数;大 大于29、沸腾传热时,在核状沸腾区壁面与沸腾流体的温差愈大,则α__________;越大30、对于间壁式换热器:m h h p c t KA T T C W t t C W ∆=-=-)()2112(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 ;31、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对流给热系数空气流速为6m/s 时的1α; 空气流速为25m/s 时的2α;水的流速为1.2m/s 时的3α; 水的流速为2.5m/s 时的4α; 蒸汽膜状冷凝时的5α之间的数值按自大而小的顺序为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32、不需要任何介质的传热称为 传热;辐射33、在列管式换热器中,流体在管内流动称为流经 ;管程34、列管式换热器中,流体在 流动称为流经壳程;管间35、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由零到∞的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 ;灰体36、在辐射传热中,气体的反射率为 ;37、在辐射传热中,黑体的透过率为 ;38、在辐射传热中,灰体的透过率为 ;39、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称为物体的 ;黑度40、在列管换热器中,若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则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的温度;饱和蒸气41、在列管换热器中,若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则总传热系数K接近 的对流传热系数;空气42、在列管换热器中,若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则空气应走 ;管内43、在列管换热器中,若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则饱和蒸气应走 ;管间44、判断下列物性数值大小金属 ____ 液 ___气;> >四、判断题 每题1分1、在辐射传热中,黑体的反射率为1; ×2、对流传热包括强制湍流传热和强制层流传热; ×3、滴状冷凝比膜状冷凝效果好; √4、圆筒壁热传导是传热速率与热通量相等 ×5、一般固体、液体和气体相比较,导热系数值的大小顺序为固体>气体>液体; ×6、夏季人们穿深色衣服不会感觉太热; ×7、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 ×8、流体与固体壁面间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流动边界层; ×9、一套管换热器逆流操作与并流操作一样; ×10、虽然大气层包围着地球,但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因为空气是透热体; √五、问答题1、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传热管的壁温接近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为什么 3分答: 壁温接近饱和蒸气的温度; 因为oo wi i W A t t A T T αα11-=- , 饱和蒸气的o α>>空气的i α,则i α1<<o α1所以,W T T -<<t t w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饱和蒸气α大的温度;2、为什么内部孔隙多的材料保温效果好 3分因为大量的孔隙中包含着导热系数非常小的气体,对导热不利,从而起到了保温的作用;3、在强化传热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想办法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 3分由于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内,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能减薄层流底层的厚度,可以提高传热效果;4、在传热实验中,试分析说明饱和水蒸气与管壁间的对流给给热系数α如何确定的并指出相应测试的基本参量有哪些 4分答:)()(120t t C W t T A Q p c w s -=-=α∴ 012)()(A t T t t C W w s p c --=α即需测参数:空气流量c W ; 空气进、出口温度t1、t2; 饱和蒸汽压力,然后查出饱和蒸汽温度T s ;管壁温tw5、在蒸汽冷凝时,其冷凝液为层流流动,若要提高蒸汽冷凝的给热系数,可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4分答: 措施一:让液膜和蒸汽同向流动,则磨擦力使液膜流动加速,厚度减薄,从而使增大;措施二:若为单根管,将垂直放置改为水平放置;若为管束,则需减小垂直列上的管数,或把管子排列旋转一定的角度;措施三:及时排除不凝气体;6、 ① 作图定性示出沸腾传热系数α随相应的传热温差Δt壁面和沸腾液体之间的变化关系;② 列管换热器封头装置隔板的作用是什么 4分答:① 如图② 隔板将管子分成若干组,构成多程换热器, 增大流速, 以提高管程α;7、现场有一列管式加热器,管程有φd ×δmm 钢管n 根,每根长L 米,内通水;壳程为压力等于P Pa 绝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今欲实测此换热器传热系数K ,试问① 需要测取哪些数据说出所用仪表;② 根据测得的数据列出计算K 值的有关公式及计算方法; 4分答: ① 需要测水的进、出口温度1t 和2t ,可使用温度计测量;需要的加热蒸汽温度,可使用热电偶测量, 需要测水的流量, 可使用转子流量计测量;② )(12t t C W Q p -=水水 换热器面积 L d n A 00π=平均推动力 2121ln(t t t t t m ∆∆∆-∆=∆ 12t T t -=∆ 21t T t -=∆ 基于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 mp m t L d n t t C V t A Q K ∆⨯-=∆=01200)πρ(水水 五、计算题1、某平壁燃烧炉是由一层耐火砖与一层普通砖砌成,两层的厚度均为100 mm,其导热系数分别为 W/m·℃及 W/m·℃;待操作稳定后,测得炉壁的内表面温度为700℃, 外表面温度为130℃;为减少燃烧炉的热损失,在普通砖的外表面增加一层厚度为40 mm, 导热系数为 W/m·℃的保温材料;操作稳定后,又测得炉内表面温度为740℃, 外表面温度为90℃;设两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变;计算加保温层后炉壁的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百分之几 10分解:设单位面积炉壁的热损失为q S Q q =,加保温层前,是双层平壁的热传导22211311/22407.01.09.01.0130700m w b b t t q =+-=+-=λλ 4分 加保温层后,是三层平壁的热传导 2332211412/70706.004.07.01.09.01.090740m w b b b t t q =++-=++-=λλλ 4分 热损失减少的百分数%4.6822407072240121=-=-q q q 2分 2、外径为426 mm 的蒸气管道, 其外包扎一层厚度为426 mm 的保温层,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可取为 W /m·℃;若蒸汽管道的外表面温度为177℃, 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为38℃, 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10分解:由已知 r 2 = 2 = 0.213 m, r 3 = + = 0.639 m 5分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m w r r t t L Q /489213.0639.0ln )38177(2ln )(22332=-=-=πλπλ 5分3、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水蒸气加热空气,已知空气侧的对流给热系数为 40W/m 2℃,蒸汽冷凝侧的对流给热系数为5000W /m 2℃,现欲提高此传热过程的总传热系数,应从何着手解决试用具体数据说明理由;注: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可忽略,空气湍流 15分解: 当忽略管壁及污垢热阻时 40150********+=+=ααK 39.7=K W/m 2℃ 4分由于1α>>2α,故应设法增大2α之值在管程允许的压力降范围内增大空气的流量,设将空气流量提高倍,则80402.44.20.828.02=⨯=='αα W/m 2·℃ 78.780150001111121=+=+='ααK W/m 2·℃ 5分 98.17.397.78=='K K 若将1α增大一倍100001='α W/m ℃ 3分 8.39='K W/m ℃ 98.17.398.39=='K K 3分 4、某厂精馏塔顶,采用列管式冷凝器,共有φ25×2.5mm 的管子60根, 管长为2m,蒸汽走管间,冷却水走管内,水的流速为1m/s ;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60℃,在定性温度下水的物性数据为:ρ=992.2kg/m 3 λ=m·℃ μ=× Pr =① 求管内水的对流给热系数② 如使总管数减为50根,水量和水的物性视为不变,此时管内水的对流给热系数又为多大 15分解: 100010025.31056.62.992102.0Re 44〉⨯=⨯⨯⨯==-μρdu 160Pr 6.0〈〈 5010002.02〉==d L 3分∴可采用下式计算对流给热系数 n Nu Pr Re 023.08.0=流体被加热 n = ∴5.158=Nu 2分50245.15802.06338.0=⨯=⨯=Nu d λα W/m 2·℃ 2分 2 当管子根数减少时,流速变大s m u n n u /2.11)5060()(=⨯='=' 4分 8.0)(uu '='αα 2分 ⋅=⨯='='28.08.0/(58132.15024)(m W u u αα℃ 2分5、一套管换热器,由φ48×3mm 和φ25×2.5mm 的钢管组成,两种流体在内管和环隙流过,分别测得对流给热系数为1α和2α,若两流体的流量保持不变,并忽略出口温度变化对物性所产生的影响;求将内管改φ32×2.5mm 后,管内对流给热系数有何变化假设流动状态皆为湍流 10分解: 原内管外径 25m m 1=d 内径 20m m 22.5-25 2=⨯=d新内管外径 32m m 1='d 内径27m m 22.5-322=⨯='d 设 改用φ32×钢管后,内管对流给热系数1α' 8.18.01)4(d d d μV ρα∝∝π 5分 583.0)2720('8.1==∴αα 5分 6、一套管换热器用 133℃的饱和水蒸汽将管内的氯苯从 33℃加热到 73℃,氯苯流量为 5500Kg/h;现因某种原因,氯苯流量减少到 3300Kg/h,但其进出口温度维持不变,试问此时饱和蒸汽温度应为多少才能满足要求此时饱和水蒸汽冷凝量为原工况的百分之几设两种工况下的蒸汽冷凝热阻,管壁热阻,垢层热阻及热损失均可略,且氯苯在管内作湍流流动,忽略两工况下蒸汽汽化潜热的变化 15分解:()())2()1(1212m PC Cm PC C t S K t t C W t KS t t C W '∆'=-'∆=- 3分 ()()2121ln ln33005500:21t T t T t T t T K K ---'-''=得 5分 76.121=-'-'t T t T 3分 6.0/='∆∆='mm h h t K t K W W 4分 7、重油和原油在单程套管换热器中呈并流流动,两种油的初温分别为243℃和128℃;终温分别为167℃和157℃;若维持两种油的流量和初温不变,而将两流体改为逆流,试求此时流体的平均温度差及它们的终温;假设在两种流动情况下,流体的物性和总传热系数均不变化,换热器的热损失可以忽略;解: 以下标“′”表示并流的情况;由传热速率和热量衡算式知:)()(12210t t C W T T C W t K Q pc c ph h m -=-=∆= 3分两式相除,得: 1212212100t t t t T T T T t K t K Q Q m m --'=-'-=∆'∆=' a 将和比定律应用于下式,得:1212122112211221122147)128157()167243()()()()()()()()(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m ∆-∆=∆-∆---=----'-'-=----'-'-=∆'∆4310115ln )157167()128243(=---='∆m t ℃ 4分 所以 43147ln121212=∆-∆=∆-∆∆∆t t t t t t 093.14347ln 12==∆∆t t 98.2093.112==∆∆e t t 3分 或()222.98128243t T =--+ b由式a 得: 22243167157128243128T t --=-- 即: ()220.38243128t T =-+ c联立式b 和c 解得:2161.3t =℃ 2155.4T =℃7.49093.1)1284.155()3.161243(ln 1212=---=∆∆∆-∆=∆t t t t t m ℃ 5分 8、一套管式换热器管内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i α = 20 W/m 2·℃,管间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o α= 350W/m 2·℃;若将管内和管间两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一倍,总传热系数K 分别相应增加多少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可忽略不计,管壁厚度按薄壁管处理10分解:原流动情况 m 2·℃/WK= W/ m 2·℃ 2分1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一倍= 2 = 2×20= 40 W/ m 2·℃ m 2·℃/W K= W/ m 2·℃/ = % 4分2管外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一倍= 2×350 = 700 W/ m 2·℃ m 2·℃/W K = W/ m 2·℃/ = % 4分9、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油,水在管内流动;已知管内水侧对流传热系数i α为349 W/m 2·℃,管外。
化工原理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并且允许被连接的两轴间有微小位移的是:()A、钢性联轴器B、链条联轴器C、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正确答案:C2、填料塔操作时控制在载液区区域时,连续相是,分散相是A、气体、固体B、固体、液体C、气体、液体D、液体、气体正确答案:C3、机械工作时不运动,依靠特定的机械结构等条件,让物料通过机械内部自动完成工作任务的,称为()。
入、化工机械8、化工设备顷化工机器正确答案:B4、当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较小,反应过程对温度要求较宽,反应过程要求单程转化率较低时,可采用()。
A、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8、自热式固定床反应器C、多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D、单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正确答案:D5、在各种板式塔中,筛板塔的压降,造价,生产能力大。
A、大、低B、小、低C、小、高D、大、高正确答案:B6、按所承受的压力高低,压力为1.78MPa的压力容器属于()。
A、超高压容器B、中压容器C、低压容器D、高压容器正确答案:B7、塔内汽相负荷增加,塔顶压力()。
A、不变B、下降C、上升正确答案:C8、填料塔所用的填料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两大类,以下属于实体填料的是:()A、阶梯环B、波纹板C、鞍形网正确答案:B9、确定输送生活用水管道的涂色为()。
A、红B、绿C、黄D、白正确答案:B10、筛板塔与浮阀塔相比较,筛板塔塔板效率()浮阀塔。
A、稍低于B、稍高于C、远高于D、远低于正确答案:A11、刚性圆筒会不会发生被压瘪的情况()。
A、不会B、无法确定C、会正确答案:A12、为用于连接工艺管线,使塔设备与其他相关设备连接,一般在塔设备中完成此任务的结构是()。
A、吊柱B、接管C、底座D、除沫器正确答案:B13、化工设备常见的安全附件有视镜、安全阀、()。
A、蜂鸣器B、爆破片C、报警器正确答案:B14、反应物流经床层时,单位质量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目的产物革称为()A、催化剂选择性B、催化剂空时收率C、催化剂负荷D、空速正确答案:B15、启动离心泵前关闭泵出口阀的目的是()。
化工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装置开车操作引瓦斯烘炉时制硫炉配风原则是()。
A、保持制硫炉温度大于800℃B、瓦斯过剩,保证不完全燃烧C、风过量,保证瓦斯完全燃烧D、风和瓦斯按当量燃烧配比正确答案:D2、孔体积是描述催化剂孔结构的一个物理量,孔体积是多孔性催化剂颗粒内孔的体积总和,单位通常用O表示。
A、m3∕gB^m1∕m2C、m2∕gD、m1/g正确答案:D3、突然降低汽包的压力,汽包液位的变化是()。
A、先降低,后上升B、不会变化C、一直上升到压力平稳D、先上升,后降低正确答案:D4、仪表定期保养时,需要暂时切除报警联锁系统,必须经生产装置O同意,才可切除,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A^技术人员B、当班班长C、车间领导D、总工程师正确答案:B5、C1AUS转化器催化剂活性下降的现象?OA、床层的温升变小B、床层的阻力降变小C、出口硫化氢明显下降D、出口有机硫明显下降正确答案:A6、酸性气体中硫化氢的含量在15—50%之间时,硫黄回收装置宜采用()工艺。
A、部分燃烧法B、分流法C、直接氧化法D、SCOT法正确答案:B7、配平斯科特反应中S02+()H2=H2S+2II20+QoA、3B、5C、4D、2正确答案:A8、离心泵叶轮小范围切割,切割前后扬程之比和切割前后叶轮外径之比关系正确的是()。
A、3次方B、4次方C、1次方D、2次方正确答案:D9、硫磺装置的原料是酸性气,属于易燃易爆物,其火灾危害性属于()。
A、乙类B、丁类C、甲类D N丙类正确答案:C10、硫磺装置尾气处理工艺类型较多,其中,硫黄回收率最高的是O工艺。
Λ^超级C1aus工艺B、加氢还原吸收工艺C、钠法碱洗工艺D、氨法脱硫工艺正确答案:BIK对同一类反应,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
A、正反应速率越快B、逆反应进行得越完全C、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D、逆反应速率越快正确答案:C12、应税大气污染物计税依据,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O数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七第八章吸收
一、填空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
是,吸收过程的经济性主要决定于。
2、吸收、解吸操作时,低温对有利;高温
对有利;高压对有利;低压对_____
气体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解吸吸收解吸吸收解吸有利。
3、亨利定律有种表达方式,在总压p <5atm下,若p增大,则m , E , H ;若温度t下降,则m , E , H 。
(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
3减小不变不变减小减小减小
4、漂流因子的数值=1,表示。
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有四股物流:N A 、J A 、N 和N m 。
试用>,=,<表示;等分子反向扩散时:J A N A N N m 0;
A 组分单向扩散时:N m N N A J A _0。
无主体流动====>>>=5、若1/K y =1/k y +m/k x ,当气膜控制时,K y ≈;当液膜控制时,K y ≈。
6、N OG =(y 1-y 2)/Δy m 的适用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值积分法求N OG 时的平衡关系是。
k x /m k y 平衡线在吸收塔操作范围内可近似看成直线曲线
二、作图题
以下各小题y~x图中所示为原工况下的平衡线与操作线,试画出按下列改变操作条件后的新平衡线与操作线:
1.吸收剂用量增大2.操作温度升高
3.吸收剂入口浓度降低
三、用清水逆流吸收除去混合物中的有害气体,已
知入塔气体组成,y
1=0.1,η=90%,平衡关系:
y=0.4x,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 OL=1.2m,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
试求:①塔高;
②若塔高不受限制,L/G仍为原值,则η
max
为多少?
(3)
五、某逆流吸收塔,用含溶质为x 2=0.0002的溶剂吸收。
已知混合气体入塔浓度y 1=0.01(摩尔分率,下同),要求回收率η=0.9,平衡关系为:y=2x ,且知L/G =1.2(L/G)min ,H OG =0.9m 。
试求:①塔的填料层高度;
②若该塔操作时,因解吸不良导致入塔x
2’=0.0005,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
回收率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