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备】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物质:水、空气、矿物质等 能量:阳光、热能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小 结
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 生产者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主要是各种动物 生物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 群落 的有机物。分多个等级 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腐生生物 分解者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 者再次利用。
第 一 营 养 级 生产者
四 第 级 五 消 营 费 养 者 级 者
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者 三级消费者者 第四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能量金字塔-----根据单
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 得到的能量数值绘制而 成
寄生链: 牧草→黄鼠→跳蚤→鼠疫细菌 腐生链: 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他们可能形成下 列几种营养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B )
乙
甲
丙 丁
乙
A .甲
丙
丁
B.
乙
丙
C. 甲
乙
D. 甲 丁 丙
丁
课堂练习: 课 堂 练 习 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 描述是 ( D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 营养级 ( B )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环境: 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等 2、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某些细菌——自 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各种动物和寄生菌类——异养生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3、消费者 分 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类 次级消费者: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了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网或食物链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成分的区分依据:按它们的营养功能)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NO3-等各种无机盐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①绿色植物②蓝藻、光合细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③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从活体中获取营养的、营寄生生活的)①大部分动物(但不是所有的动物)②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食虫植物——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素吸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摄取来的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生态上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捕虫时则属于消费者。
)③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虫草属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虫、线虫、猪肉绦虫、大肠杆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消费者的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着重要作用。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基础知识整理生态系统是高考生物中的一个重要考点,理解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掌握生物学的整体框架和应对高考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地梳理一下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比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生物部分(1)生产者:生产者是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包括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比如蓝藻等。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包括各种动物。
根据食性的不同,消费者又可以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对于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3)分解者:分解者是指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包括一些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至关重要。
2、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
这些非生物因素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通常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
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就是一条食物链。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着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过程: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在传递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9-3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说明]: 5、食物链的书写方法:被捕食者 → 捕食者 (注意:箭号方向) 6、食物链(捕食链)和食物网的起点一定从生产者开始。 7、第一营养级永远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不能等
同于植物) 8、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某种动物可以处于多个营养级 9、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没有出现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0、统计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的方法:从第1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有几条
(1)捕食链:由捕食方式而形成的食物链。(例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寄生链:生物体内以寄生方式而形成的食物链。(例如:马蛔虫寄生在 马的体内;某些原生动物又寄生在马蛔虫的体内) (3)腐生链:专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而形成的食物链(例如:植物残体→蚯 蚓→线虫类→节肢动物)
注:以后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食物链专指捕食链。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成分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说明]: 1、消费者和分解者如何区分: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异养型生物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 者。
区分方法: ①如果营养来源于活的有机体,则为消费者。 ②如果营养来源于死的、无生命的有机体,则为分解者。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练习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能进行①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②或者④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过程②和④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
路线就是几条食物链。
3.食物链与食物网作用 (1)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框架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框架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保护环境以及维护人类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知识点框架。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非生物组成两个方面构成。
其中,生物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群,非生物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1.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生活在一起并相互依赖的各种不同物种的总和。
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2. 生物种群:是指在同一地区内能够繁殖后代并与同类进行交配的个体总和。
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等特征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3. 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它们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同时也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1.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流动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物质循环保持了生态系统内物质的平衡和稳定。
2.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通常是从太阳辐射转化为生物体利用的化学能。
能量的流动关系到生态系统内各个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3.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其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建立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能够相互依存和制约,保持生态平衡。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大类型。
1. 陆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
陆生生态系统通常由植物、动物和非生物因素(土壤、水、空气等)组成。
2. 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适应了水中的生活环境,并与水体环境相互作用。
四、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不合理行为往往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引发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清单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清单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群落加上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
比如一片森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动物、微生物,还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
再比如一个池塘,池塘里的鱼、虾、水草、浮游生物等生物和水、底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养分等非生物环境,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大部分组成。
1、生物成分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
绿色植物是最常见的生产者,它们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此外,还有一些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比如硝化细菌,也属于生产者。
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的生物。
消费者可以分为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和三级消费者(顶级食肉动物)等。
例如,兔子吃草,是初级消费者;狐狸吃兔子,是次级消费者;狮子吃狐狸,就是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生物。
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一些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地球上将会堆积如山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来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载体。
空气: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基础,包含了各种矿物质和养分。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顶级消费者结束。
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兔→狐→狼”就是一条食物链。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名词: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名词: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语句: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知识点生态系统是指由物种、环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是自然界中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基本单位,起到维持生命平衡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组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物种的集合体。
非生物组成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非生物要素。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组成之间通过物质的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作用。
二、生态系统的级别生态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级别,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位和生态区域等。
生物个体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小单位,指的是一个个体生物。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总体。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地区内各种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物组合。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特定生活方式和地位。
生态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生态条件、包括多个生态系统的地理区域。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太阳能照射到地球上的植物叶子上,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形成食物链的第一级生产者。
食物链中的能量从一个物种传递到另一个物种,形成食物链的各个层级。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断流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活动过程中,物质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其中,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
碳循环包括碳的固定、储存、释放和再循环等过程。
氮循环包括氮的固定、储存、释放和再循环等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变化和周转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径流等。
五、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是指各种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对稳定、相对平衡的状态。
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可能会破坏平衡状态,引起物种种群的波动甚至灭绝。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7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提分秘籍】1.生态系统的组成(1)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如下:2.各种成分相互关系【高考警示】(1)生产者≠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和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动物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举一反三】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 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 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B题型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 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生态系统中种群A的生物体型一定是最大的B. 种群A个体数大增,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这是种群B在甲→丙段时间内个体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C. 种群B在丙处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在该生态系统中,C的有机物总量一般比B多但肯定比A少答案:B【提分秘籍】1.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食物链(网)结构分析(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高三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三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的判断(1)判断生产者时要注意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
(2)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寄生、捕食、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等转变成无机物,即营腐生生活,如蚯蚓。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技巧(1)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种群数量比消费者种群数量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2)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的来源减少或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例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食草鸟的数量减少,则兔的数量将更多地被鹰捕食而减少,绿色植物的数量因捕食者减少而增多。
考向一生态系统各成分及相互关系辨析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散失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答案C解析由于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与周围的多种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可同时处于不同食物链的不同阶层,故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于多个营养级,A错误;动物大多数以其他生物为食,故大多属于消费者,但并非均属于消费者,如蜣螂、蚯蚓等主要进行分解粪便等作用就属于分解者,B错误;自养生物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都是生产者,C正确;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但并非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根瘤菌是消费者,D错误。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清单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清单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比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甚至一个小花园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则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就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提供能量,让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物都离不开它;空气为生物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土壤则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扎根的基础。
2、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大多是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这些有机物和能量不仅供自己生存,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3、消费者消费者不能自己生产有机物,它们依赖于生产者或者其他消费者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消费者可以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等。
比如,兔子吃草,是初级消费者;狐狸吃兔子,就是次级消费者。
4、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如果没有分解者,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被垃圾堆满,无法正常运转。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比如“草→兔→狐”就是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许多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食物网比单一的食物链更能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食物网,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可能会影响到许多其他生物的数量。
比如,如果兔子的数量减少,那么以兔子为食的狐狸数量可能会减少,而草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8:生态系统的结构
深化突破
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 生物数量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 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 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必备知识
7.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 √ ) 8.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 )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黄雀处于第三营养级。 ( ✕ ) 10.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 √ )
深化突破
深化突破
突破1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成分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归类
各成分的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 (1)绿色植物;(2)光合细菌和蓝藻;(3)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
0.05
7
0.51
68
0.39
(mg/L)
深化突破
由于生物富集现象,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机汞浓度增加,表中A有 机汞浓度最低,属于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机汞浓度较低 且差别不大,表明两者属于同一营养级,D有机汞浓度最高,属于最高营 养级,含能量也最少,那么,最可能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它由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本文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一群生物种群组成,它们在同一地区内相互作用和共同生活。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等方面。
2.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等,并对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环境要素的结构包括气候因子、土壤类型、水质等。
3. 营养网络:生物群落中的物种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营养网络。
不同的物种在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维持着生态平衡。
4. 空间分布: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环境要素不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物种和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维持着物质的平衡。
典型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通过这些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被循环再利用,提供给生物群落的生长和发展。
2.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维持着能量的平衡。
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能量被转化为化学能,进而被生物群落利用。
能量从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直至最终被释放为热能。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和压力。
4. 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服务功能,如水源保护、空气净化、土壤保持等。
这些服务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的。
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而生态系统的功能则反过来影响着物种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下面是高中生物中关于生态系统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生物群落指的是在同一地域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个体群落体系。
而非生物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资源等。
2. 生态系统的层级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生态位、生态圈和生物圈等层级。
生物群落是指相互关系紧密的物种共同生活、繁殖的集合体。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环境条件和生物资源的总和。
生态圈指的是某一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的总和。
而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总和。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食物链流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食物链则是指生物之间通过摄食和被摄食来传递能量的关系链。
通常,食物链的顶端是食肉动物,底端是植物。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
碳循环是指碳在大气、生物和地球之间循环的过程,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
氮循环是指氮气在大气和生物体之间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氮的固定、硝化、反硝化和氮化作用。
水循环则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不断循环的过程。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能够抵抗外界干扰和变化。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生物竞争关系、外来入侵物种和人类活动等。
6.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等。
此外,人类也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系统的保护中。
总结起来,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由不同物种组成的一组生物群体,分为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
-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所活动的全部领域,包括地面、水域和大气层等。
- 适应性放散:同一生态位的不同物种通过适应性分化来避免竞争,具有相似生活方式的物种在不同地域生存。
- 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定位置或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活条件和适应方式。
- 环境因子:环境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活活动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 有机体: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个体被称为有机体。
3.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生物个体: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物种的单个个体或某一阶段的生物。
- 种群:生态系统中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组成的群体。
- 群落:生态系统中由多个物种组成的一组生物群体。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 生物圈:地球上范围广泛的所有生态系统的集合体。
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
能量从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生物各个层次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元素和化合物的循环被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主要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各组织、器官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 稳定性:生态系统对于外界扰动的抵抗力和恢复的能力。
- 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越脆弱的生态系统越容易受到破坏。
以上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所组成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和维持自然环境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解析,以增进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生物群落层、生物种群层、生物个体层和生物组织层。
生物群落层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群落共同生活在相同的生境中。
这些物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树木、灌木、草本植物、昆虫、鸟类等。
生物种群层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区域内的个体总和。
物种种群的增长和消亡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当物种种群数量稀少时,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失衡。
因此,保护和维持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个体层是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小单位。
生物个体之间通过竞争、合作和捕食等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
每个个体的行为和特征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生物组织层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例如植物的叶片、树干以及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生物组织的特征和功能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生态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过程的维持。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功能之一,它指的是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生物量,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物种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为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提供能量,也为其他异养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维持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指的是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再利用。
典型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这些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保持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平衡。
生态过程的维持是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它包括解决种群动态、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变化等过程。
高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
高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系统。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1.1 大型生态系统大型生态系统是指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等。
大型生态系统通常包含多种生物群落和物种,并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其稳定性。
1.2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某一生态系统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组不同物种的共同生活群体。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通过食物链与其他物种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1.3 群落种内关系群落种内关系是指生物群落内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竞争、合作、互惠等各种形式,对于群落的稳定性和物种的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
1.4 群落种间关系群落种间关系是指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群落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被捕食、共生等。
通过这些关系,物种相互影响、制约,使整个生物群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网络。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2.1 生物组成生物组成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组成。
生物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类群,它们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联系,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2 非生物组成非生物组成是指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等。
这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影响,如土壤中的养分供给、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等。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3.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形式实现能量的流动。
光能被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能量的流动维持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活动。
3.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通过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循环。
如碳循环、氮循环等,这些物质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3.3 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通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将污染物质转化、降解、吸附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二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
高二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高二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整体。
生态系统研究的是生物、环境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物学科中的重要分支。
下面将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以及其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整体。
它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湖泊、河流等)和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城市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生物体(即生物群落)、非生物因子(如土壤、水、气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由各种生物体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
2. 自然因子:自然因子包括土壤、水、气候、光照等。
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例如,人类开发土地、排放污染物等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1.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了物种的平衡。
2. 保护水源和土壤: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源和保护土壤的功能。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并保持水源的稳定。
植物的根系能够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维持土壤的肥沃。
3. 控制气候:生态系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对大气中的气候产生调节作用。
森林等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4. 提供生态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许多生态服务,如食物、水源、药物等。
例如,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木材和药材资源。
总而言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相互依存的整体,它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生物的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生物的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生存策略的科学。
它涉及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生物组织、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
下面是关于生态系统生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生态系统结构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持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2. 群落结构:群落由不同种群的生物组成,它们之间存在各种相互作用。
群落的结构包括种群密度、种群分布、生态位和群落多样性等。
3. 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指的是生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和能量流动。
营养结构影响着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能量传递效率。
4. 空间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空间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景观格局和碎片化程度等。
空间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二、生态系统功能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包括光合作用和食物链传递两个方面。
光合作用是生命能量的基础来源,而食物链传递将能量从一个生物传递到另一个生物,维持了生物群落的稳定。
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
这些物质的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生存的基本前提。
3.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4.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生产、水源保护、气候调节、废物处理等。
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生物适应性和生存策略1. 等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可以分为等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等温动物能够通过内源行为和生理调节来维持其体温稳定,而变温动物则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 植物的生存策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按照其生存策略可以分为光合植物和气孔植物,以及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等。
(新教材)高中生物3.1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梳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3.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1)概念:由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 全部生物 及其 无机环境 。
(3)类型自然生态系统:① 水域 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② 陆地 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和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组成:物质:如 水、空气、无机盐 等;能量:如 阳光、热能 。
②作用:是生物群落 物质 和 能量 的最终来源,是 生物群落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者①营养方式:属于 自养 (自养/异养)生物。
②生物类群:主要是 绿色植物 ,还包括光合细菌(如蓝细菌)、化能合成菌(如硝化细菌)。
③作用a.物质方面: 无机物CO 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含碳有机物 。
b.能量方面: 光能 ────→光合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主要)无机物氧化放出的化学能 ──────→化能合成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④地位:是生态系统的 基石 。
(必备成分)(3)消费者①营养方式:属于 异养 (自养/异养)生物。
②生物类群:捕食性动物、寄生生物(如菟丝子、蛔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病毒)。
③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 传粉 和 种子 的传播。
④地位: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
(非必备成分)(4)分解者①作用: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②营养方式:属于异养(自养/异养)生物。
③生物类群:主要是腐生性细菌(如枯草杆菌)、真菌(如食用菌)及动物(如蚯蚓、蜣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
构
为了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查字典生物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网或食物链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成分的区分依据:按它们的营养功能)
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NO3-等各种无机盐
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
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
(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
①绿色植物
②蓝藻、光合细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
③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
(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从活体中获取营养的、营寄生生活的)
①大部分动物(但不是所有的动物)
②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食虫植物——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素吸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摄取来的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生态上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捕虫时则属于消费者。
)
③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虫草属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虫、线虫、猪肉绦虫、大肠杆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消费者的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着重要作用。
(4)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
生物。
分解者不一定都属于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
①大部分微生物(圆褐固氮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等细菌,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灵芝等真菌、放线菌);
②一些动物(蚯蚓、蜣螂、白蚁、甲虫、皮蠹、粪金龟子等)。
生态系统功能
1、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2)能量逐级递减。
①能量的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太阳能以光能的形式被生产者固定下来后,就开始了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被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只占太阳能的很小一部分。
②能量的传递与散失: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是不可逆的,而且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
2.物质循环
主条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常见物质的循环:
①大气圈→生物群落
②生物群落→岩石圈、大气圈
③岩石圈→大气圈
④大气与海洋的二氧化碳交换
3.信息传递
主条目:生物信息传递,物理信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群落,主要有:声、光、温度、湿度、磁力、机械振动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对于高考政治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查字典生物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