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论

合集下载

“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继承与发展

“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继承与发展

“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继承与发展文章论述了毛泽东对张之洞“中体西用”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继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光大;对中国实际国情的准确把握;对西方先进文化的理性认识。

“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发展:从“兼容并包”到坚持以我“为”主;从“体”“用”分明到“中外一致”;从维护“中体”到科学的扬弃。

标签:洋为中用;中体西用;继承与发展一、“洋为中用”对“中体西用”的继承1964年9月1日,毛泽东在《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中明确提出,对待中外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中“洋为中用”思想影响受众面最为广泛,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到我国要大量吸收国外的进步文化,丢掉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

总结了洋为中用的历史,尤其对中体西用的吸收借鉴、对中国实际国情的准确把握、对西方先进文化的理性认识这三个方面采取批判的继承。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光大维新变法思潮汹涌之时,梁启超等人对旧的保守思想进行了抨击,也对新的偏激思想进行了批判。

他们这个时代的这群人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中“中体西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中体西用”在当时已经属于明确切入当下发展的文教理念,反映出当时的妥协意味,但更多的是对中体的维护,实际上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中西”、“体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历程,明清更早时期就有了这样的概念。

明清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传教士传播了西方的思想,关注了中国的本土文化,我国逐渐步西学东渐的思潮,开始对西方的政治、文化、制度进行大规模的了解和学习。

比如徐光启的“中西会通”思想”、“中西学循环“,中西学融合”的思想,这些人的观点贯穿了整个近代史,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时事新论》,这几本书籍对当时思想还略为愚昧的中国人民的影响特别大。

在封建中国早期,思想家冯桂芬在他的书中《校颁庐抗议》提出的“中体西用”、“本末”之类的议论观点,直到清末时期,其论争愈为激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化的进程。

4405字,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思考

4405字,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思考

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思考摘要:洋务运动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代统治者为摆脱军事落后的局面而发起的。

洋务运动包括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陆海军,整顿海防,筹办新式海军,发展民用工业。

虽然“求强求富”的目的并没有实现,但在御侮的过程中起了作用,增强了军事实力。

在这一过过程中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尤其是“中学为体”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历史的局限。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一、洋务运动的背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加深。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魏源等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就认识到中国是落后了,不变落后为先进,就难以摆脱挨打的局面;要变落后为先进,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林则徐在被遣戍伊犁途中,回忆了鸦片战争中“器不良”“技不熟”,因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取胜的八字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

”把“器良技熟”放在首要地位。

并申论说:“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他说他甚至在“获咎之后,犹以船炮二事上陈。

”①这是因为他正确地把这“二事”提高到“驱逐外夷”“舍此曷济”的高度的关顾。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清政府一些头脑较冷静的当权者痛定思痛,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恭亲王奕 等人表现出了深重的危机感。

曾国藩在战争一结束就提出:“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备?……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②。

1861年8月,他强调“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为购买外洋船炮,并提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华则罕于所见”。

从而主张在购买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仿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两年,火炮轮船必为中外官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③。

曾国藩的主张得到了奕 的赞赏,认为是“深思远虑之论”。

另一个洋务热心倡导者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表示:“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又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历程谈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历程谈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历程谈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1、文化上:
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

但同时洋务运动却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对真正的人才培养有极大的局限性。

2、政治上: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有专制走向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入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政治理论。

但洋务派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依附性,决定了洋务运动只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无法进入政治层面与思想层面。

3、经济军事上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小农经济的崩溃,客观上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中国的军事力量。

但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国,受西方控制,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强求富;也因为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体制互相冲突,极大地限制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军事发展。

洋务派保守认为军事装备上是中国落后最大的原因,关注于经济军事方面的变革而拒绝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

甲午中日战争打断了洋务运动,革命变得激进。

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

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

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评析

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评析

I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评析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他们在思想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络守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纲常、封建体制的基础与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的目的。

虽然曾国藩未曾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他的洋务思想主旨即为“中体西用”。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 并非如顽固派那样全盘地否定和抛弃西学,他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还有承认西学、积极兴治西学的一面。

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致力振兴实业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同治、光绪年间(19 世纪60~90 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评价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评价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评价
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现代化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是借鉴西方技术和制度,推动中
国实现现代化。

在评价洋务运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追求技术进步:洋务运动积极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在洋务运动中
兴办的洋务工厂和学校,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学习外国经验:洋务运动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积极学习外国经验,努力改革传统制度。

通过学习西方的军队组织、工业制度等,增加了中国的实力和竞争力。

3. 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成果:洋务运动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造船、制造火炮和军械
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成果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 存在问题和限制:洋务运动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由于没有形成全面、系统、连
贯的现代化理论和体系,一些改革措施在实际中难以贯彻执行,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5. 受到保守势力和农民起义的阻碍:洋务运动在推动现代化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保守势力和
农民起义的阻碍。

这些阻碍使得洋务运动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进程比较缓慢。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增加
了中国的实力和竞争力。

然而,洋务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同时受到了保守势力和农民
起义的阻碍。

近代史论文——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看中体西用

近代史论文——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看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作为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产物,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挽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重要手段。

它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用内容划分上不断改变,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工具。

但是,体用之间分属不同文化系统的矛盾冲突依旧不可调和,相互阻碍,最终使得中国近现代文化体系成为一个不和谐的畸形体系,难以带领中国走出严重的历史危机。

一、中体西用的思潮的渊源和发展——中西体用范围之划分中体西用的思潮的渊源和发展——中西体用范围之划分——中华文化可以三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文化者,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晚清之时,中华文明的衰微,是这三方面作为文化体系共同的衰弱,并非如晚清学者所言仅器物较西方为劣而已。

晚清的中体西用仅仅是学者形而上学的解决之道,割裂了体系特点的生硬嫁接自然会产生种种问题,直接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发展机遇,难以解决救亡图存的根本问题,自然也不可能去实现自强求富的梦想。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冯桂芳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到:“如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而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而稍后的王韬同样认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 当躬。

甚至先后做过曾国藩和李鸿章幕僚的薛福成也说“中国之洪荒,以圣人制度文物辟” 之。

“自有天地以来,所以弥伦于不蔽者,道与器二者而已……中国所尚者道为重,而西方” 所精者器为多。

但“彼之利器,可购而得也”“彼之技艺,中学而能也。

” ,”如此,“则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

因而,要“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 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是乃所谓用夏变夷也。

可见,中体西用从诞生起,” 就是在这样一种体用分离而没有系统观的学术认知中付诸实践,自然容易产生问题。

这些学者想当然的以为可以通过西艺来卫其道,却不知他们所谓的道也是衰微之源,如何可以驾驭地了比其先进的多得西方物质文化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

体用之争,自古有之。

大体上说,“体”为本质,为内容,即事物的自身基础以及内在根据。

而“用”指的是形象、形式,是相对于“体”而言的外在现象。

通常,“体”代表原则、立场等根本,而“用”则被用来表示具体方法手段。

其实从主辅方面来说,似乎已经事先预示了“体本用末”的结论。

而在研究体用之争之前,不妨先讨论另一个与体用之争相关的,自古存之的命题——道器之辨。

道器之辩较之体用之争,似乎更加古老一些。

古人言:“道生万物”,又云:“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

这样的“道”,代表着万物本原,及世间一切永恒规律。

而正如“体”与“用”相对一样,“道”也是“器”的另一个孪生子。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万物与本性之原,即为“道”;一切有利用发明生活的实际学问,即为“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的思想牢牢占了上风。

有两个词可以明确说明态度:“以道御器”和“道本器末”。

圣人言:“安贫乐道”,强调“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便身处陋巷也不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志向。

在古人看来,除却追求大道之外,其余一切身外之物都不值得为之停驻。

而对“道”更现实的解释,实际上应该是某种深深扎根于心底的美好理想——终极的善与美的。

从这点出发,古代的读书人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修身治国平天下之上,“学而优则仕”,将一生抱负寄托于朝堂之上,从而轻视了科学技术。

还因各种“奇技淫巧”会造成欲望膨胀,从而导致道德方面即“道”的沦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含义。

“器”者,各适启用然不能相通。

因此人不应成为某种器具,应该博学广泛,也可理解为人不应成为达成功利目的的手段。

一个真正的君子,理应致力于对“道”的追求,他的人生意义不应该是实用的、功利的。

因此这样的君子,有时候还被对人视为“无用”,但实际上,君子的“无用”正符合了重道轻器的要求。

但这样的看法缺陷在于割裂了“道”与“器”的联系,某些时候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道”并不符合实际利益的追求。

洋务运动时期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

洋务运动时期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风气以及价值观念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尤其是“中体西用”出现之初的60年代,中国刚刚打破了封闭状态。

面对一个敞开的世界而惊魂未定时,就以“中体西用”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确实难能可贵。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思想,于是就有了“西学”的合法化,有了中国30年的洋务实践带来的800家工矿企业,三大海军舰队以及现代先进技术的大规模传入,甚至还有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西方先进政治文化的传入。

中国的现代化从“中体西用”开始也确实带有主观的阶级局限和客观的历史局限,但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一项明智之举,是古老的中国面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作出的最初的唯可能的选择。

洋务运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开端就已经说明了它的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的统治者长期以来昏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把向西方学习看作是可耻可恨之事,许多聪明之士把青春消磨于八股文、试帖诗等无用之事,更有甚者封建统治者把科学视为至贱之艺,因此风化不开。

一般士人迷恋于科举之途,将其视为向上爬的阶梯,而对科学技术“不屑为”。

洋务派的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从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

1861年京师设立同文馆,次年正式成立,学习外文及天文算学,培养近代专业技术人才。

此后,洋务派又先后创办一批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新式学堂,如1866年左宗堂在闽局附设“求是堂艺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天津水师学堂等。

这些学校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

从七十年代开始,洋务派又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以期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贡献。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体西用”的思考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体西用”的思考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体西用”的思考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09-3 董冰全0901180407摘要: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

封建统治者们也意识到进行洋务运动的重要性,旧中国也涌现了一大批救国图存的志士。

他们办学堂,兴军事,一切是办的热火朝天。

可是在如此良好的氛围下,洋务运动竟然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一切客观条件都好像已经具备,可是结果却不合人意。

本文将从洋务运动自身的封建性、依赖性以及自身的局限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解释。

关键字:洋务运动发展富强正文: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

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呼声。

英法联军,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以雪耻图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以振兴中华。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开始。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虽然不是旨在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且间接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洋务运动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现在对其茫然无知的中国人面前,使人们开始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这些成果的优越之处,从而逐步澄清了对“西学”的种种误解,由一味抵拒,渐至批判地吸取。

论中体西用

论中体西用

论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为摆脱这种困局,维护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此时的洋务派应运而生。

一场自1861年底(清咸丰十年)开始至1895年大致告终,持续了近35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接踵而至。

其中洋务派人士提出的“中体西用”观念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顾名思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即根本的意思。

“用”,即具体的措施。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中体西用思想反应了维护清朝统治集团的官员积极营救清政府的想法。

洋务派主张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这种想法在思维方式上是正确的,此后各级官员运用西学的策略也是为摆脱当时困局所必须做的。

中体西用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虽然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中体西用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的积极影响。

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曾国藩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从70年代开始,李鸿章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左宗棠在此间办兰州制造局、办兰州织呢局、创办福州船政局;张之洞于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

这些企业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化起到重要作用,史称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体西用期间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在政治方面,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

从“中体西用”思想看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

从“中体西用”思想看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

从 “中体西⽤”思想看洋务运动与改⾰开放2019-09-07【摘要】洋务运动以“中体西⽤”为其指导思想,以西⽅之器物固中国之制度,⽽改⾰开放以来也是学习西⽅的同时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但这⼆者在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词】中体西⽤洋务运动改⾰开放⾃鸦⽚战争中国战败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益加剧,中国的出路在何⽅?战败的教训⾃然的使中国⼈意识到输的原因在于器物,于是中国的地主阶级开始在“中体西⽤”指导下发动了洋务运动。

改⾰开放后我国也开始借鉴西⽅发展经济的⼀系列做法,从⽽很多⼈将洋务运动与我国改⾰开放等同起来。

⼀、“中体西⽤”思想简单概述“中体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的缩略语,指在中国政治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利⽤西⽅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的制器、练兵、教育、科举等内政做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通,以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的。

“中体西⽤”从根本上说,是对中西⽂化结合的⼀种早起探索,这种中西⽂化的嫁接曾起到了⼀定的积极作⽤,但也有其弊端。

从积极⽅⾯看,“中体西⽤”思想有助于解放思想。

它毕竟合法的打破了中学⼀统天下的局⾯,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得以改观。

打开了中国⼈从学习西学、器物到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门。

从消极⽅⾯来看,“中体西⽤”思想⼜有着当时不可避免的弊端。

西学接⼊中国时,中国并没有⽀撑西学的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为洋务经济服务,这⼜就决定了“中体西⽤”只不过是洋务派⾃存的需要;“中体西⽤”内在⽭盾⼜决定了处理不好关系则不能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的⽬的。

⼆、洋务运动与改⾰开放简介(⼀)洋务运动简介洋务运动以⼀批地主阶级开明分⼦――洋务派为领导,主要代表⼈物有爱新觉罗·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在指导思想上,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利⽤西⽅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不触动封建制度。

在宗旨上,洋务派所进⾏的洋务运动,致⼒于使封建中国,清王朝⾛上⾃强和求富的道路。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晚清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自强之道而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指中国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指导理论的纲常礼教、宗法制度,包括统治秩序。

“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论是指在保留中国传统封建专制统治的前提下,引进西方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走向了终点,“中体西用”之梦随之破灭,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着它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中西文化在交流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在激烈的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颇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早在19世纪后半期,晚清地主阶级就曾做过一次积极的探索,其经验和教训则值得我们在今天的对外开放中借鉴。

一、新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的全新形式两种“中体西用”观的根本区别:笔者此处所提的“中体西用”和洋务派提出的经过历史检验后被证明“失败”的“中体西用”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本质和内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遵循的“中学”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主义传统文化和统治秩序,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必然走向灭亡的旧事物,而今天我们所坚持的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属于新事物,它虽然尚不完全成熟,但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二、新形式“中体西用”思想的合理性1.当今历史条件与洋务运动时期截然不同洋务运动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去挽救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失败。

而今天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历史时期,它正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2.新形式的“中体西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迫使我们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果断地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有益因素,促使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之能更好地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那么你了解洋务运动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希望能帮到你。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主要工矿企业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 、“ 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最先提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

他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 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他以“ 本”“ 辅” 的主从关系来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

从字面上,一字不差地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人,是《万国公报》的编者沈寿康。

18 9 6 年四月,他在《匡时策》一文中说:“ 中西学问术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中学” 、“西学” ,最初都是作为学问提出来的。

“ 中西学问” 对于社会,对于一个政权,对于统治者来说,本来都是“ 用” ,沈寿康在此以“ 体” “ 用” 处分,并非是作为目的与手段之分,而只表明主次。

这种主次之分,是“ 为华人计” 。

是为了发展中华民族,是为了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候,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中西文化大交流中,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

不仅要保留使用中国的学问,而且要将其放在主要的地位,还要使西学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为发展中华民族服务。

中体西用的观点

中体西用的观点

对“中体西用”的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

其核心是儒家纲常名教等封建思想。

“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

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

在中国经历了西方的侵略之后,这两种文化在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界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因此,它是中国封建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进而推进了近代中国对西方世界的初步了解。

第一,“中体西用”是那时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

当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清政府遭受着西方列强的攻击以及剥削,割让土地赔偿白银,清政府颜面尽失。

他们亲眼见证了洋枪洋炮的威力,为此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对付西方,然而此时正值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封建势力提出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思想,所以认为依然要以中国伦理常教为根本,以西方之术为辅助。

即“中体西用”。

第二,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

洋务经济无论在资金、技术、市场诸方面,它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政府的。

它是靠政府之力解决兴办的经费。

它是靠政府之力引进技术。

于是,政府的支撑就成了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

这样,维护政府所代表的传统制度,就成了洋务运动的天职。

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抵制西方,又要依赖政府的经济现实来维护的洋务运动,决定了“中体西用”的必然性。

第三,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

兴办洋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资金之难措,又有技术的难备,还有传统势力障碍,更有顽固派之攻击与责难。

这样,为了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引进传播西学的时候,维护中体就非常必要。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扩宽中国人的视野。

总结:“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指保障中国的政治体制的前提下改变中国现状,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和西方文明接轨,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是政治的衍生物,政治又是经济的衍生物,在不改变经济政治的前提下来改变文化无异于邯郸学步,所以“中体西用”的思想注定不能指导洋务运动走向成功。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1)用洋枪洋炮训练装备军队
(2)筹建新式海军
至中法战争前,清朝表面上维持了北洋、 南洋(苏浙)和福建三支水师。 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此时北洋海军拥有新旧舰船25艘, 成为晚清实力最强的一支舰队。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根本原因 19世纪中期清朝统治的危机
.
(一)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1)以奕䜣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奕䜣集朝廷大权于一 身,倚靠着文祥、宝鉴、 董询等人为左右手, 并开始重用 汉族官僚。
(一)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2)以曾国藩、 鸿 李鸿章、左宗 棠、张之洞等 章 人为代表的汉 族地方实力派 (即所谓清 王朝的“四大 中兴名臣”) 左宗棠
结局
标志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破产
顽固派的阻挠
③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④ 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 ( 根本原因 )
思考
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指 导思想“中体西用”?
积极作用:思维方式是正确的;运动策略是必要的 消极作用: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客观效 果是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教训:在引进西方的先进东西时,要学会引进更重 要的东西,而不是拣了芝麻(设备、技术)丢了西 瓜(制度、文化)。
前期
后期
60年代

张 之 洞
曾 国 藩
(一)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4.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 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 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 “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中国封建 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 巩固封建制度服务。用冯桂芬的话来说, 就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 诸国富强之术”。

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及当代思考

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及当代思考

想 产 生 的 社 会 历 史 背 景 、 要 成 就 及 相 关 评 价 入 手 , 系 当代 中 国 教 育 发 展 的 实 际 , 思 这 一 教 育 思 想 的 现 实 意 主 联 反 义 , 期 引发 人 们 对 相 关教 育 问题 的 关 注 和 思 考 : 以
关 键 词 : 中体 西 用 ” 当 代 思 考 ; 育 体 制 “ ; 教
而 学 习“ 学” 为 了强 中国和存“ 学” 务 的 ,中学” 西 是 中 服 “ 和
3 以龚 自珍 、 源为 代表的地 主阶级 改革派和 李鸿章 、 . 魏 张之 洞为代表 的洋务派 的大力倡导促进 了“ 中体 西用” 育 教
思 想 的 确 立
“ 学 ” “ ” “ ” 关 系 , 办 教 育 、 学 饺 必 须 先 通 西 是 体 与 用 的 故 兴

命 运 动 具 有 非 常 鲜 明 的特 色 。 穿 着 宗 教 外 衣 , 地 主 阶 级 它 对 进 行 空 前 的思 想 和 暴 力 反 抗 。 虽 然 太 平 天 国革 命 运 动 在 中
定 的启发意义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 势 力 联 合 绞 杀 下 失 败 了 , 它 大 大 动 摇 了 清 王 朝 统 治 的 但 基 础 。 了 延 续 清 王朝 的 统 治 , 治 阶级 迫 切 需 要 一 新 的 为 统 种
许 立新 。 马爱 民
( 东师范 大 学 国 际与 比较 教 育研 究 所 。 海 华 上
摘 要 : 为 洋 务 运 动 的 教 育 方 针 作
206) 0 0 2
“ 中体 西 用 ” 想 顿 受批 评 , 顿 具 启 发 。 洋 务 运 动 时期 “ 体 西 用 ” 育 思 思 也 从 中 教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刘浚昌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一、“中体西用”形成的社会基础“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是这一思想产生的主要基础。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笼罩在一种传统与守旧的氛围当中,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传统的封建主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当时的清政府面对这些矛盾时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有选择的采用了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的部分为其统治服务,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资本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乘机传入中国,这就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和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可能。

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漫长的封建社会在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鸦片战争第一次冲击了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优越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理智的眼光来“开眼看世界”。

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并且大多数也都是封建科举考试出身,他们希望在传统主流儒学不受到很大摧残的前提下,将西方文化中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部分引进来。

这就是“中体西用”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二、“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内涵解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讲西学必先通中学,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网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既免迂陋无讥,又杜离经畔道之弊。

”!"同时,张之洞也对“中学”和“西学”都做了明确的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论
1)统治阶级的危机意识和洋务运动:自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迫使中国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政治,统治阶级也迫切地想制造一个能够维持现存秩序的更加有效的思想武器。

在朝廷内部尽管存在一些顽固的闭门主义分子,但经过同治时代(1862-1874)洋务派势力逐渐壮大了.曾国藩(1811-1872)、李鸿章(1823-1901)和张之洞(1837-190 9)代表了洋务派.他们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起点承认西方武力的优越性,接受与此有关的机器和技术以此来要寻找中国自强之路.这样在维持中华自尊的同时,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以此来寻找中国自强之路的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也是像魏源、林则徐和龚自珍等一批先知们对西方认识的实践.
2)洋务运动的实际情形和局限性:中国社会内部从整体上开始形成了一股促使政治上的反省和改革的新风气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新风气,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最先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直接引起了思想界风气的变化。

一直担心着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爆发和社会秩序混乱的传统士大夫们主张儒学的本质在于经世致用,从而掀起了一股新风气,并且他们也认为实行洋务从而可以改良社会和解决社会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洋务运动逐渐取得了相当大的势力。

但是在西方帝国主义者剥夺中国内部的资本蓄积机会的情况之下, 洋务运动自身却无法脱离多局限性. 在政权斗争的过程中,洋务派代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汉族绅士们的保守主义,这也导
致了洋务运动的主体存有局限性.因此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在中体西用论的立场上促进的.1当然在朝廷外也有一些人士将中国的传统纲常名教摆在首位来看待,这是他们与洋务运动派相同的,但是与洋务运动派的情况不同的是,他们认为要从西方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甚至涉及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一点上与洋务运动有着很大的区别.2但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能够摆脱洋务运动派的中体西用论的局限。

因此可以说洋务运动没有带来社会政治上一点点振作的士气。

所以洋务运动作为在制度圈内进行的运动即将面临着诸多批判。

这场改革的内在局限性终于在189 4-1895年的清日战争中中国败给日本的结局中呈现出来。

3
(1)洋务派认识西方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与发起这场运动的洋务派们对西方的认识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考察他们对西方的认识地平线.洋务派认为中国对思想方面来说是完整的国家,对文化和政治方面来说是一个世界, 因此洋务论,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一种平等对待别的国家的意识.这样看来,洋务论在思想史上保持中华思想的对外表现即夷务论。

当然至少他们承认西方即外国的存在和取之所长,虽然有些范畴是受到限制.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华夷思想出现了一定的动摇。

但尽管如此,以中体西用论为标志的洋务论依然没有脱离想使西方国家追随中国的强烈的中华意识。

4
(2)洋务运动思想的局限性:洋务派对外部世界的实践程度受到了他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制约。

但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局限是由于受到了他们内部认识体制的影响,内部认识结构也无法脱离影响内部认识结构形成的文化。

因此了解一下影响洋务派内部认识体制的最深刻的思想。

洋务运动只是把改革的重心局限在军事化和工业化的改良上。

具有这样局限性的改良运动与它的理论支柱即中体西用论的局限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洋务运动的基本思想是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出发引进西方的技术(用)来增强和维持道(体)。

换句话说,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
1朴赫淳著:< 关于洋务运动>,<讲座中国史V>,汉城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编出版,1999年,第197页.
2朴忠錫著: <淸末公羊學派的思想特点>,<中国研究(`78.10),檀国大学校附设中国研究所出版,第55-56页.
3孔輔卿著: < 关于清末革命思想形成的研究>,<论文集9,2(`88.9), 慶星大學校出版,第159页.
4裵永東著: <关于中國近代政治改革的考察-康有爲的變法論> , <院友论文集>4(`76.12), 延世大学校院友会,第10-11页.
维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因此对洋务运动派来说,西学意味着采用来创办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的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洋务运动派所追求的最终价值在于重建传统秩序。

5
5朴忠錫著: <淸末公羊學派的思想特点>,<中国研究(`78.10),檀国大学校附设中国研究所出版,第53-5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