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之一。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中更好地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树立榜样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们常常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如果我们自己缺乏责任心,那么很难期待孩子们具备这种品质。
因此,我们需要展现出自律、诚信和对家庭、工作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父母要尽量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和承诺,这样孩子们能够看到我们的行动与言语是一致的。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们分辨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制定家庭规则制定家庭规则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这些规则应该包括各个方面,如家务分担、学习时间、娱乐时间的控制等。
规则应当明确、具体,而且有积极的激励机制。
当孩子们遵守规定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如鼓励他们去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或者给予奖励金。
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故意违反规定,也需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教育他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让孩子参与家务分担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种有效途径。
家务事对于孩子来说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无私奉献的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心和生活能力。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情况,给予合适的家务任务。
这些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帮助打扫房间、洗碗、做饭等。
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养自主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是培养责任心的关键。
孩子在自主完成一项任务之后会更加有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与成果息息相关。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空间。
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完成作业、处理与同伴的冲突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五、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责任心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责任中,还要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上。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品质,对于孩子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具备责任心,那么很难要求孩子去培养这一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遵守规则、按时完成工作、对待他人负责等方式来展示责任心,鼓励孩子模仿。
2. 提供适当的责任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倒垃圾等。
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能让他们学会关注周围环境的整洁。
3. 建立日常规划帮助孩子建立日常规划,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任务清单,让他们逐步完成。
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这将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责任。
4. 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父母不应该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要鼓励他们主动承担起一些任务和决策。
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能力。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当孩子表现出责任心时,我们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珍视的。
当孩子犯错或未履行责任时,我们也应该以鼓励和理解为出发点,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补救错误。
6. 培养合作意识让孩子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班级或社区的志愿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还能够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7. 提供适当的挑战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帮助他们发展责任心。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竞赛或社团活动,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将学会如何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成长和进步。
总结起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父母的榜样引领、适当的责任安排、规划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培养合作意识、提供适当的挑战等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
方法:
1. 给孩子适当的责任:让孩子承担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责任,如整
理自己的房间、照顾宠物、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
照顾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2. 培养自律能力:鼓励孩子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并且培养他们按
照计划行动的习惯。
这样可以让他们养成自律、坚持和完成任务的责
任感。
3. 培养强健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尊重他人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并且明白自己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
4. 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和奖励:当孩子表现出责任心时,给予他们肯
定和奖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动力,进一步培养责任心。
5. 培养合作精神: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如团队运动、义工活动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承担责任,并且培养彼此关心
和帮助他人的责任感。
6. 榜样的力量:作为父母或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责
任心的榜样。
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如果看到父母或教育者
具备责任心,他们也会学会如何负责任。
总的来说,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长期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不断提醒和引导孩子,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认可。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五个简单方法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五个简单方法育儿无疑是每个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心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律、自立的品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成就感。
下面将介绍五个简单的方法,帮助父母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
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表率。
父母应该展现出负责任、勤劳努力的态度,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在家庭中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
父母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逐渐引导孩子自己完成,这样孩子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并逐渐形成自觉承担责任的习惯。
2. 培养日常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灵活运用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例如,定期建立起洗漱、作业、睡觉等固定的时间安排,让孩子自觉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
同时,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家务活动,如帮忙洗碗、扫地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逐渐发展独立性是培养责任心的关键步骤之一。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在孩子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负责。
比如,购买学习用品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决策,并告诉他们预算限额,让他们自己负责如何合理使用资金。
这样一来,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对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4. 分享家庭责任家庭是孩子第一个社会化的场所,所以分享家庭责任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父母可以把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承担起来,例如每周负责一次家庭聚餐的筹备工作,或者带领弟弟妹妹做作业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将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并明白自己应该为家庭做出贡献。
5. 关注孩子的情商培养责任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情感反应上。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办法,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并提醒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在履行自己义务和承担责任时所展现的态度和意识。
对于孩子来说,拥有良好的责任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品质之一。
家庭教育是孩子塑造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环境,下面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树立榜样作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树立榜样,成为孩子学习的模范。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地展示出对事情负责、恪守承诺、主动参与和坚持完成任务等行为。
通过自己优秀的表现来影响孩子,并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到责任行为带来的积极结果。
2. 给予适当责任我们可以逐步给予孩子一些合适的责任,例如照顾小宠物、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做家务等。
通过这样一些简单而具体的任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家庭成员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并且在完成任务后给予相应的肯定和奖励。
3. 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责任心的基础。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度、遵守规则和纪律等。
通过反复强调、引导和监督,逐步将这些好习惯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4. 鼓励独立思考和决策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需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并做出决策。
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例如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安排有所规划,并承担相应的结果。
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承担后果的能力,进而促进责任感的形成。
5. 引导解决问题在孩子面临问题或挑战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代替他们去解决问题。
通过自己实际操作和体验,孩子能够学到承担责任的价值和重要性。
6. 建立家庭规则与奖惩机制明确的家庭规则和奖惩机制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简明扼要的规则,并告诉他们违反规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同时,在他们遵守规则和完成任务时给予适当的表扬与奖励,以激发积极性和责任感。
以上是几个帮助父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与策略。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在实施这些方法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兴趣进行合理调整。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

1、提供正确的引导:要教会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可以做什么。
比如,尊重他人,分享东西,完成自己的任务等。
2、培养自立能力:孩子要学会如
何独立解决问题,当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想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等待帮助。
3、奖励有责任心的行为:当孩子表现出责任心时,应该给予肯定,这样
能够让他们更加明白,责任心是一种好的行为。
4、严格执行规则:保持规则
的一致性,保持家庭的秩序,使孩子明白,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5、鼓励孩子负责他的事情:在家里,可以让孩子负责一些家务活,如洗碗,打扫卫生等,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让孩子做决定:可以让孩子在家
里作出一些小决定,比如选择晚餐、服装等,让他们习惯担负起责任,同时也
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7、培养孩子的耐心:要教会孩子耐心等待,让他们在
不断的实践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责任心。
8、多花时
间陪伴孩子: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
解责任心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方法是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方法是什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法很多,想要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家长请看下文,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
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
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
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建议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的事给他做。
让年龄尚小或能力不足的孩子做太难的事,只会让他受到打击,倍感恐惧。
例如,如果你跟他说“把所有房间都打扫干净”,孩子可能会被吓得丧失勇气,因为这样的任务对大人来说,都是很费事的。
但是,例如“把鞋放进鞋柜里”这样的事,就是孩子可以完成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哪些方法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哪些方法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位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可以帮助他们成为自律、独立和对他人负责任的人。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树立榜样父母和教育者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因此,父母和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良好的榜样,展示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例如,父母可以及时履行承诺,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见,以此来教导孩子们如何对待责任。
二、给孩子提供合适的责任孩子需要适当的责任,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父母可以给他们一些家务或学习任务,要求他们按时完成。
通过这些责任,孩子们会逐渐学会承担责任,并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
三、鼓励孩子做决策鼓励孩子参与决策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当孩子面临选择时,父母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建议,但也应让他们自己做出最终的决定。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决策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律是责任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规则和约束来帮助他们建立自律的意识。
同时,要鼓励孩子制定并遵守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如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
通过培养自律能力,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提高对责任的认识。
五、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团队活动,如体育赛事、学校社团等,使他们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并共同承担任务和责任。
通过团队合作,孩子们能够培养出与他人协作和贡献的责任心。
六、注重奖励和鼓励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当孩子完成任务并展现出责任心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赞扬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度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教导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1.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天生模仿的能力很强,他们会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学习并模仿我们的品质。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要做到言行一致,以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孩子看,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责任感。
2. 给予适度的责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度的责任。
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让孩子照顾自己的个人物品,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忙洗碗等。
通过这些小事,孩子能够逐渐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并且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自主能力是孩子发展责任感的基础。
当孩子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们会更容易理解责任的概念。
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独立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4.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家庭和学校中,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参与家庭琐事、集体活动或者团队项目,孩子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明白自己的责任对于整个团队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互相帮助、分享和关心他人,这样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责任感。
5. 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反馈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责任感时,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也要及时给予孩子合理的反馈,不仅告诉他们他们的责任行为得到了认可,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责任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总结起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需要父母的榜样引领、适度的责任给予、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反馈。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习惯三个关键步骤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习惯三个关键步骤责任心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种积极认真的态度,而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习惯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
通过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独立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下面将介绍三个关键步骤,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习惯。
1. 给孩子明确的责任给孩子明确的责任是培养他们责任心的第一步。
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学校生活,每个孩子都应该承担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责任。
这样一来,孩子们将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的重要性,并且明白自己的行动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洗碗、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或者要求他们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和课外阅读等任务。
通过给孩子明确的责任,他们将学会理解并承担自己的义务。
2. 建立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通过坚持进行一些小而重要的事情,孩子们可以逐渐形成责任心和自律性。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制定一些可行的计划,并鼓励他们每天坚持执行。
例如,制定一个每天早上起床后立即整理床铺的习惯,或者每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按时完成。
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们将会养成持之以恒的态度,并且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加坚定。
3. 倡导积极的榜样行为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并展示积极的榜样行为。
孩子们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通过积极的榜样行为,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如何负责、如何承担自己的义务,并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不拔。
同时,我们也需要及时表扬孩子们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意识到责任心和努力的重要性。
总之,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习惯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引导。
通过给孩子明确的责任、建立良好的习惯以及倡导积极的榜样行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环境负责的态度。
只有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责任心的习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将更加自信、独立并拥有良好的品德。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1、认识责任感的重要性责任感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们会尽最大努力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则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容易随波逐流,无所事事,自己的行为就要自己负责,这个观念的树立,对成长中的孩子有重要影响,不要依赖家长,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
为了强化责任感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适当品尝下做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再地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在下次做事情时就会认真,谨慎。
2、不要简单地发号施令,鼓励孩子思考例如,对于贪玩的孩子,不要说: “去刷牙!把衣服挂起来! ”换一种方式进行询问: “上床睡觉前,你需要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注意时间安排,每晚都坚持执行,直到他牢记在心,主动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3、学会夸奖孩子不要总是试着挑毛病、找缺点、说哪儿做得不够,要对孩子所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你的欣喜。
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对他说:“真不错,这一周你已经是第三次自己刷牙,并且把小白牙刷得这么干净了!”如果孩子帮你倒垃圾,你可以把他搂到怀里说:“这些天你帮我倒垃圾,妈妈很高兴。
”4、选择适合孩子做的家务我们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我们打算收拾房间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那我们很可能会碰壁。
原因是如今的孩子都有太多的玩具,而通常都没有很合适的玩具箱。
晚上他们会疲劳,但是又不想上床睡觉。
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免强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
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先在厨房里帮我忙,晚一点我再帮你一起收拾玩具。
”5、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
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
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6、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责任心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能力和情感,而且必须在一定情境中通过亲身的活动来进行。
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培养孩子品德与素质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庭和教育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1.树立榜样与模范家庭是孩子品德养成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展现出正确的责任感。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并且始终坚持自己的承诺。
孩子会从我们的行为中学习并模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2.建立清晰的规则与期望为了帮助孩子形成明确的责任观念,我们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期望。
这些规则应该明确、具体,同时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并商定这些规则,增加他们的参与感与责任感。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我们应该果断地予以批评或惩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后果。
3.培养合理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的责任感离不开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担负起一些家务或学习上的小任务,如保持自己的房间整洁,按时完成作业等。
通过这些小任务的完成,孩子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我调节。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顺应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让他们主动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
当孩子对某项任务或活动充满兴趣时,他们会自觉地投入其中,并愿意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俱乐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2.给予孩子适量的自主权孩子需要在适当的范围内享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一些家庭决策中,如选择晚餐菜单、安排周末活动等。
同时,在孩子做出决策后,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无论结果是积极还是消极,他们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3.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1、父母分清爱与规则。
父母让孩子遵守一些规则,要求他们尊重别人,承担责任,如果孩子不能做到,可以温和坚定地提醒,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让孩子信服,坚持规矩让孩子合理发泄情绪,取消遵守规则带来的奖励等方式来约束孩子。
但是,父母不能用“做不到就不爱你”、“你继续下去没人会爱你”作为威胁,让孩子觉得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2、教育孩子专注性。
小孩子的好奇心都重,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能从一而终,而是半途而废,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所以父母要督促孩子认真做事情,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
3、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天性是模仿,他们主要模仿的是父母,如果父母平时做事情责任心强,孩子通过模仿,自然也会养成有责任心的性格。
所以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做有责任心的父母。
4、不要纵容孩子的谎言。
对于一不留神就犯的错误,事后又总寻找各种谎言来逃避的孩子。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的跟他讲道理,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
像他解释,由于他的错误行为而破坏了规定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强调他必须对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
并且向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对谎言的态度,希望他做个诚实的孩子。
5、用信任唤醒孩子的责任感。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蕴藏着责任意识,如果父母不去唤醒,孩子的责任感就会永远沉睡。
孩子虽小,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机会,用信任唤醒孩子的责任感。
千万不能认为孩子还小,这也不用做,那也不用做,然后什么都替孩子做了。
事实上,孩子是有能力承担责任的,只要你信任他,给他机会,他会表现得超乎你的想象。
6、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如果孩子做错了,比如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弄坏了。
父母要让他明白,是由于他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
并帮助孩子承担责任,陪他一起去买玩具,赔给别人,并且道歉。
让他遭受必要的情绪挫折,体验到后悔,难过,害怕等情绪,暂时让她自己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以身作则: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展示出自己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例如,父母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家庭规定,并对自己的错误负责。
2. 给予责任:给孩子适当的责任,让他们承担一定的家务或学习任务。
可以让孩子负责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擦桌子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3. 鼓励自主决策: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他们在合理范围内做自己的选择。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思考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二、学校教育学校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场所,教师和同学们在学校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设置学校规则:学校应该建立起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让学生遵守。
学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责任感。
2. 进行集体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集体活动,如团队项目、公益活动等。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参与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3. 倡导互助精神:学校应该倡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孩子培养责任心的重要环节,社会中各种活动和经历都能够锻炼孩子的责任心。
1. 参与志愿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志愿活动,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通过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和承担责任。
2. 给予独立任务:当孩子逐渐长大,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独立的任务,如去超市购物、支付水电费等。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3. 培养公民意识:教育孩子遵守社会法律、规章制度,让他们懂得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1、从日常小事开始,行动重于说教。
比如说:让孩子从小的时候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洗洗碗,洗洗自己的袜子,让他也了解一下作为家长的辛苦和不易。
大一点了,可以让他参与家庭中重要的决策性事情,让孩子也明白,长大以后,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决策和承担,他要勇于面对责任,勇于承担责任!2、父母以身作则。
要想孩子有责任感,那做为家长我们也要有责任感。
比如: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事情,老师没有发现,而孩子主动告诉了家长,家长在批评孩子的错误同时也要主动承认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然后带着孩子主动找老师去承认错误,并且承认自己教育的失误。
3、遇到问题引导孩子寻找自己的过错,而不是怨天尤人。
比如:孩子磕到桌子,不要埋怨桌子,而是告诉孩子磕到桌子是孩子的错,然后带着孩子再走一遍。
4、给孩子的任务要清晰表达你的要求。
给的任务要根据孩子目前的水平设置难度,逐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我们常给孩子一些任务,但是往往都是一个笼统的要求,比如:快去写作业,快去收拾你的屋子,等等。
而孩子通常对这些模糊不清的命令,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把你的要求变得清晰化,比如:你要在30分钟写完语文作业。
你要在10分钟内清理干净你的桌子。
5、完成任务要奖励,做错事情要接受惩罚。
6、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做。
放手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开始。
没有放手,就无从培养。
我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就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活动,懂得去做许多事情。
从中不仅培养了孩子做事的本领,更锻炼了孩子责任意识。
要是仅会做事,没有责任感,怎么能当家呢?可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去磨练,是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7、让孩子自己承担事情的自然结果。
尽管我们可以把经验告诉孩子,但有很多孩子还是不愿意听从。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亲身经历了得到惨痛教训后,他们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有益的。
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事情的自然后果,千万不要因为担心,替他消除这个后果带来的影响。
8、树立孩子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要真正让孩子感觉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而不是老拿孩子当小孩看待。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反复强调。
这个词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动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小就强调和孩子的责任心,非常有必要!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希望有所帮助!一、让孩子学会自理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这是父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方法。
只有自己做事情,孩子才能意识到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的,才会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在生活中,相信这一点也是很多父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父母心疼孩子,孩子自己的事情也舍不得让孩子做,而是事事都替孩子包办了。
父母这样做的理由,一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二是怕孩子做不好,给父母带来麻烦。
但是,父母这样的怕,这样的包办代替,却无形中剥夺了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机会,使得孩子不懂得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使他认为父母应该对他的生活负责任。
所以,要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父母就不要越俎代庖,要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比如:穿衣服、刷牙、洗脸、洗脚、背书包、背水壶等。
让孩子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从而使他负责任地去做好。
二、给孩子分配家庭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还可以从家务入手,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如给孩子分配一定的家庭任务。
比如:让孩子定时给花草浇水,给小宠物换水、喂食,或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让孩子倒垃圾、扫地、摆碗筷、洗衣服等。
让孩子意识到家里的这些事情也是他的事情,他也有责任去做。
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要有这样的理念,有意识地在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诉孩子如何做到这些事情,而不是包办所有的家务。
三、在细节中培育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点点从小事中培养起来的,父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比如:出门在外,和孩子一起过马路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紧跟着我,这样你才安全。
”而是在最初时认真地说:“你自己要注意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一定要记住这个交通规则!以后要学会自己过马路,不能乱闯。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通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责任心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家长们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责任心,做一个守信守约、认真负责的人。
无论是履行家庭义务还是履行社会责任,家长都应该向孩子展示良好的榜样。
当孩子看到家长对待工作、家庭、亲友等方面都充满责任心时,他们会从中学到与人交往、努力工作和保持承诺的重要价值观。
2. 分配家务家务是锻炼孩子责任心的好方式。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当分配一些家务任务,比如整理房间、帮忙洗碗、倒垃圾等。
让孩子了解到家庭成员的付出和努力是维持良好家居环境的重要一环。
同时,家长要在执行家务任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肯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任务、保持整洁等好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3. 培养日常习惯养成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种方式。
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孩子能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同时,家长要提前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规划,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学会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和团队项目,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无论是学校的社团活动,还是社区的义工活动,都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些经历,孩子将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和责任,从而培养起对团队和社会的责任心。
5. 给予适当的信任和独立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信任和独立,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孩子能够胜任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心得?1、让孩子信守诺言父母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
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
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
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2、让孩子心中充满爱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关心和体谅他人,善待周围的人,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
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慈善活动、捐款等,引导孩子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心中充满爱,这样才能强化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
3、孩子需要被尊重尊重孩子,可以是给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的机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等,也就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并且对孩子所做出的决定进行认可。
孩子在家庭决策或者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如何应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情,哪些后果需要自己去承担,尤其是在孩子做出某些错误决定时,他们消化情绪、面对后果的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
4、孩子需要走出去见过世面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大的格局。
走在路上,孩子可以见过更多的风土人情,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包容心也会逐渐增强,眼界也就越宽广,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变得不一样,同时在路上他需要应对的情况远超过在家中所需要应对的情况,自然对培养责任心有很大的帮助。
5、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必须让孩子实际承担责任,让孩子在参与中培养责任心。
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对家庭、父母、家人承担一些责任。
只有多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孩子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孩子通过做事就会得到对“责任”的一种宝贵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自然得到强化和提高。
6、让孩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强,这也进而导致了这些孩子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从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让孩子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任的态度和意识。
对学生而言,培养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他们积极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树立榜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树立自己的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心观念。
教师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家长也要注重自身言行的榜样力量,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孩子,还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二、培养自律习惯自律是责任心的体现之一。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习惯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例如,教师可以制定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家长可以制定家规,要求孩子自觉地完成家庭作业和家务事。
逐步养成自律的习惯,学生会逐渐培养起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的态度。
三、强调团队意识责任心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还体现在与他人的协作中。
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如团队项目、班级合作等,让学生在协同合作中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效果。
四、设立挑战目标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为学生设立适当的挑战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动力。
目标应该具体、切实可行,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五、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责任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承担责任。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课堂助教、班级干部等职务,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管理、组织和协调的责任。
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家庭决策和规划,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生活条件越优越,越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感。
11月12日,本版刊登了一名读者的来电。
她说,儿子今年读初一,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家里的相机摔坏了,一点内疚的感觉都没有。
无奈之下,我扣了他两个月的零花钱,用来抵维修的费用。
不料,他恼羞成怒,绝食抗议。
这名家长说:“儿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
为此,本版组织了一组文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家长的观点。
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责任心差的孩子,大多数家境优越。
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一切需要,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
结果却使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必须遵守的: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同样,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然而,现在有些父母把很小的孩子寄养在亲戚或老师家,等孩子大了或出现问题了才接回家管教。
在这些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没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些孩子又怎会听进父母的劝呢。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曾对自己的女儿说:“你们长大以后,要自己去谋业。
我只留给你们精神财富,决不给你们留下金法郎。
”在居里夫人的影响下,后来女儿成了著名科学家。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
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当然孩子在照顾的过程中,难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时候家长应该进行监督,并告诉孩子疏于照顾的后果,让孩子负起责任来。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例如轮流玩的儿童游戏,小孩如果让玩伴先玩,自己等到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没有人催促的乐趣;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
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
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怎样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寒假中遇到一些家长,他们都告诉我,看到假期中的孩子无忧无虑,作为家长,他们感到高兴。
但转眼假期就将结束,孩子又将面临新的学习生活,他们特别担心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又将碰到种种挫折,看到孩子面对挫折时的痛苦,他们就感到痛心。
我对这些家长说,其实今天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抗挫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无论对于孩子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些家长听了以后,都向我咨询该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我想结合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相关文章以后,谈谈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帮助孩子认识抗挫折能力的重要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在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一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
而看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要看这个人是如何面对种种挫折的。
家长可以跟孩子讲讲自己怎样面对挫折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告诉孩子,很多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克服种种困难,有着惊人的抗挫折能力。
还可以从反面教育孩子,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抗挫折的能力,那他其他方面就是十分优秀,最终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我可以给你提供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学的高才生去某单位应聘,面试结束以后去看录取的情况,结果发现自己面试的成绩很差。
他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去投河自尽。
幸亏被好心人及时救起,这时他们家发现那高才生面试的成绩是第一名,是孩子在看成绩时看错了一行。
那高才生欣喜不已,马上去单位报到。
但老板却不要那高才生了,理由是那高才生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差,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更大的挫折,那该怎么办呢?家长就可以把这些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认识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引导孩子乐观地面对遇到的挫折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
要告诉孩子,困难是暂时的,一切总会过去。
比如,当孩子在测验中考砸了,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后,告诉孩子就不要去多想什么了,不要总是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
可以让孩子高声地告诉自己:“我是个不错的学生,下一次我就能考好了,我能行,我能行的!”然后可以陪着孩子逛逛商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卡拉OK娱乐一下。
让孩子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能很快从挫折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抗挫折能力就是比较强的。
三、在生活中设置孩子抗挫折的情境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在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的。
寒假中,或许什么事情都由家长包办。
开学以后,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完成。
比如,刚开学的时候,或许天气还冷,但是,家长要让孩子自觉按时起床;高年级的孩子,早饭可以由他自己去做。
再比如,寒假中的生活或许没有规律,更不要提早起锻炼身体了。
开学以后,可以提出让孩子早起锻炼身体,参加长跑。
坚持锻炼有利于磨练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生活中的这些情境,对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是很有效的。
四、推荐孩子阅读名人抗挫折的故事。
上文已经提到,很多名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抗挫折的能力特别强。
推荐孩子读这些名人如何抗挫折的故事,有利于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增强。
在看了名人抗挫折的故事以后,孩子们会觉得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不足挂齿了。
比如,本来我孩子遇到挫折就愁眉苦脸。
在我推荐他读了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我生活的故事》以后,孩子的心被震撼了,他情不自禁地说:“我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作家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渐渐地,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就能以名人的经历来鼓励自己了。
抗挫折能力的强弱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家长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这种能力,以让孩子能够在学习和生活的风浪中乘风破浪前行。
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2.劳动习惯养成中培养责任心就在班级的卫生劳动中,有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做事往往没有质量保证。
如随便拿一把没有洗过的拖把,在教室地面涂涂湿,就拿去放着,这样根本达不到拖地的目的。
我要求他洗干净拖把并绞干才能拿到教室拖地,拖时需用力地拖,把地面的污滞拖干净,角角落落都拖到,这样才算完成拖地的工作。
如果遇到责任心差、不积极完成劳动任务的,要严格要求,发挥“磨劲”,教育学生做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都要向第一看齐,做每一件事每件事都要很投入。
在分配劳动任务时,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服务的小岗位,每天做好一项工作,如拖地、擦窗、擦黑板等,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每天的工作,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良好情感,在平素细小的班级工作中培养自我责任心。
我还制订家务劳动承包细则,与家长联系好,每个学生自己划定每天应该完成的家务事,而且要把活儿干好,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家务活应该人人承担。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从小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学生终身受益.3.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首要的不是逼迫他们做强化练习,而是寻找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可以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比如劳动小组长、早读评分员等,在具体的工作中让他们建立起与集体的真实联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
但是,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表现时好时坏,学习责任心时强时弱,这时我们要允许学生有反复,有倒退。
只要我们有耐心,坚持不懈,反复抓,抓反复,好的习惯养成了,责任心也必将增强。
二、在家庭、集体活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1.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目前由于很多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自身无任何责任可言,久而久之,其责任意识就被逐渐抹杀或淡化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尽管其能力还相对较弱,但是他们已经能够并且乐于去做一些事情,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促进其责任心的发展。
因此我多次和家长一块儿探讨、研究: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责任心培养为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我给每个学生建立了家校联系本,每个星期布置一项家庭习惯养成作业,如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爱劳动的习惯等,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制习惯作业。
家长对学生的情况一个星期一个反馈,老师一个星期一个小结。
同时,提倡家长与孩子一块儿谈心,告诉他们怎样在家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的做好学生,同学的好伙伴,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责任心的迁移性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心?但责任心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可以迁移的过程。
对于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可以向家庭责任心迁移,家庭责任心也可以向社会责任心的培养迁移。
对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让小学生在小事上充分感受责任的分量。
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忠于职守时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
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小学生对他人负责,对自己生存的环境负责。
如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称赞他“看,今天小明真不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个负责任的好孩子”从而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行为动机。
又如孩子早上动作慢,上学迟到,挨老师批评,通过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从而懂得上学绝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以达到对社会责任的效果。
班级中设置班干部,不仅是为了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班干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因此,不管实行怎样的班干部轮换制,班主任都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班干部呢?一、传授方法学生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给班干部传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