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中药湿敷注意事项
中药湿敷注意事项
1.遵医嘱正确选择药物,实施中药湿敷。
2.护理评估
(1)患者湿敷部位的皮肤。
(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3.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
4.用5~6层纱布浸透药液,干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宜。
注意药液温度,一般以38~41℃为宜,防止烫伤。
5.操作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遵医嘱对症处理。
6.如有特殊专科用药,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
7.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8.操作完毕,记录湿敷部位、时间、温度及患者感受等。
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文将从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定义、历史渊源、操作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定义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一种将中药煎汤后,用纱布或毛巾浸湿,敷于患者皮肤表面,通过热力作用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患者皮肤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中医外治法。
二、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历史渊源中药湿热敷技术源于中国古代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熨”的记载,即指用发热的物体在人体表面进行热敷。
到了明清时期,中药湿热敷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三、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操作方法1、准备材料:中药煎汤、纱布或毛巾、热水袋或毛巾、浴巾等。
2、操作步骤:将中药煎汤后,将纱布或毛巾浸湿,拧干至不滴水为止。
将纱布或毛巾敷于患者皮肤表面,再将其用热水袋或毛巾包裹,保持一定温度。
一般每次敷药时间约为15-30分钟,每日1-2次。
3、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纱布或毛巾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同时,在敷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敷药。
四、中药湿热敷技术的适应症中药湿热敷技术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等。
通过中药湿热敷技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五、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注意事项1、对于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应避免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
2、对于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
3、在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时,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皮肤。
4、在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总结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一种具有显著疗效和安全性的中医外治法。
通过中药湿热敷技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是将中药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95%的乙醇浸泡5~7天,然后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适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溃破者。
一、基本操作技术1.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乘热摊放患处,另用1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使摊敷在患处的纱布层得以保持一定的湿热度,持续淋渍湿敷,根据病情,每次湿敷20~30分钟。
2.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在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软布蘸药汤,浸湿药液,轻轻绞干,以不滴水为度,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
根据病情,每次湿敷20~30分钟。
特别提示:中药湿敷技术使用时应注意消毒灭菌。
二、常见疾病的中药湿热敷治疗(一)唇风(慢性唇炎)以唇粘膜肿胀,色暗红,干燥,有广泛灰白色秕糠状鳞屑,或有皲裂,局部发痒、发干、灼痛、肿胀、液体渗出、结痴为常见症状。
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或因风火毒邪搏结于唇;或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熏灼唇部;或因皮经血燥生风所致。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组方】白鲜皮15g,蛇床子10g、川槿皮10g,地肤子30g、苦参30g。
【操作步骤】将中药置砂锅内煎煮,煮沸约10分钟,离火之后,去除药渣待温后,将药液倒出,用消毒纱布7~8层或软布蘸药汤,浸湿药液,轻轻绞干,以不滴水为度,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
每次30~60分钟。
每日3次。
5天左右为一疗程。
(二)漆疮(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析
05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地位 和作用
湿敷法与中医护理关系探讨
1 2
理论基础
湿敷法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 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护理实践
湿敷法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 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护理实践中。
3
个体化治疗
湿敷法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 行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原则 。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优势分析
操作简便
湿敷法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 用。
安全有效
湿敷法通过体表给药,避免了口 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药物直接 作用于患处,起效快,疗效显著 。
经济实惠
相比其他治疗方法,湿敷法所需 的药物和器材成本较低,减轻了 患者的经济负担。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 析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湿敷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湿敷法操作流程与步骤 • 常见疾病湿敷法应用举例 • 湿敷法操作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目录
•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地位和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湿敷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湿敷法定义及作用
定义
湿敷法是将药液浸透于敷料(如纱布 、棉纸等)后,敷贴于患处或特定腧 穴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
04
湿敷法操作注意事项与风 险防范
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
01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确定湿敷治疗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02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观察有无破损、感染、炎症等,
避免在异常皮肤上实施湿敷。
03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药物、敷料等材
中药湿敷的操作方法
中药湿敷的操作方法
中药湿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煎煮后敷在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湿敷不仅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而且
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药湿敷的操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器具。
选择适合疾病的中药材,
如黄连、板蓝根、薄荷等。
将中药材洗净,切碎或研磨成粉末状。
然后准备好煎药的器具,如煎药壶、煎药布等。
其次,煎煮中药。
将切碎或研磨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壶中,加
入适量的清水。
用文火慢煎,煮至水剩下一半左右时即可关火。
然
后将煎好的药液倒入煎药布中,待稍微冷却后即可使用。
接下来,进行湿敷操作。
将煎好的药液倒入浅盘中,然后用干
净的纱布或棉布蘸取药液,轻轻拧干后敷在患处。
注意敷药的温度
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敷药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根据具
体情况可适当延长。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湿敷时,要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
和干燥,避免感染。
另外,在敷药的过程中要保持舒适的姿势,放
松身心,有助于中药的吸收和疗效的发挥。
总的来说,中药湿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显著的中医疗法,
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通过以上介绍的操作方法,相信大家对中
药湿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中医药敷疗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热熨、冷敷、湿敷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也是藏药特色疗法,可分为冷敷法、热熨法、湿敷法,本法通过药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法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
冷敷法星水(星夜取的水)喷激或灌于牛羊胃中冷敷患处,治疗扩散伤热、波动热、热性刺痛等疾病。
星水浇淋,治瘟热、波动热热邪播散和陈旧热等。
目被利器创伤发肿,以星水灌入羊胃中冷敷。
肉类中毒引起喉闭发热,以白草乌研末,雪水调和,装入羊胃中冷敷,并挤出药汁滴入喉部。
痢疾,用白草乌、山矾叶研末,调以星水或雪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腹部,血胆疾病、热性腹绞痛、木布急腹痛(胃溃疡)等,用水底冷石子敷患处。
热性刺痛、血胆症,用水底冷石和旧犁铁冷敷。
热性刺痛,用生长于雪山岩石边的紫堇研末,黄牛酪汁调拌,冷敷于患处。
鼻衄不止,用星水和水潭底的黑泥浆,在前额发际与脑后枕骨,处冷敷。
血热引起的齿痛,因风齿龈红肿,用水潭底黑泥浆冷敷。
痛风引起的足灼痛,用木藤寥与水调和进行冷敷,或用湿牛屎冷敷。
热熨法此法用于寒性疾病,但有时对热性疾病也有疗效。
用炒热的盐巴,布包裹热熨,治消化不良、宿食不化。
急腹痛等。
外伤炎肿与瘀血凝结者,用水中石子烤热后热敷,消肿止痛。
肝血瘀结,急痛者,用垣衣烘热与炒青稞交替热熨。
肾冷疼痛和尿清不利者,用于酒糟烘热,布包裹热熨。
产后小腹、肾腰及骶骨等疼痛者,用东向的旱獭洞口土,酒喷后烘热敷于患处。
木布病寒热相搏引起的急腹痛,用扁叶珊瑚盘、亚大黄叶、山矾叶加水浸泡煮热后,布包裹热敷,还可治各种中毒症、陈血、外伤出血落于胃中的疾病。
不消化引起的寒性痞瘤,用鸽粪烘热,布包裹热熨。
胃、肾、腰部的寒性疾病,用砖块或陶片置火中烧热熨敷。
虫病引起的急腹痛,用独活根叶、烘热后熨敷。
肛门蛲虫,用黑蒿烘热外敷。
因寒脱肛,用有油脂的布团烘热后热敷肛门。
中药热敷法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中药热敷法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中药热敷法【概述】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
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适应症】妇科慢性炎症及疼痛性疾病。
【禁忌症】患有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患处有伤口、刚愈合的皮肤、过份疼痛或肿胀、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都不宜使用【操作方法】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蘸取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
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10记录记录并签名。
评价热敷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完毕用纱布将局部清理干净,有伤口者应给予换药。
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反应,热敷药物的温度适当。
操作步骤1.蒸药.2.再次核对热敷部位3.热敷药物温度适宜4.热敷时间,部位正确5.未沾湿患者衣裤、被服等。
患者准备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并配合,体位舒适合理,暴露热敷部位,保暖。
物品准备治疗巾、方盘、毛巾、药物、弯盘、镊子、水温仪、浴巾、必要备屏风,向病人作解释,嘱病人排便及洗手,环境准备,关好门窗。
评估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关因素、既往史及心理状态等。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湿疹(湿热内蕴型)。
医嘱予三黄洗剂中药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
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
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
(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湿热敷,使用的药物是三黄洗剂,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有一片红色的皮疹,没有破溃。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湿热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湿热敷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利湿的目的。
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温热感,操作时间20-30分钟。
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检查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
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中药液、湿敷垫(6-8层纱布)、剪刀、水温计、治疗巾、治疗碗、镊子、弯盘、纱布。
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
口述:药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水温计、治疗碗、镊子、纱布、剪刀、治疗巾,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
六、环境与患者准备推车至病室(一)评估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或围帘遮挡。
(二)为患者取舒适体为,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治疗巾垫于手臂下),您这个体位还可以吗?七、操作过程(一)核对医嘱,请说一下您的名字好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健康教育
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健康教育
《中药湿热敷技术:舒缓身体不适的自然疗法》
中药湿热敷是一种源自传统中医理论的自然疗法,通过使用各种中草药和热水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舒缓疼痛和不适。
这种疗法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疾病和症状,包括关节炎、肌肉疼痛、疲劳、感冒等。
中药湿热敷的技术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好适量的中药材和热水,然后将中药材放入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水温适宜后,将湿热的药水用毛巾或纱布敷在患处即可。
通过热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舒缓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在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中药材,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具有清热、活血、消肿等功效的中药材。
其次,要注意水温,不宜过烫或过冷,以免烫伤或减弱疗效。
同时,使用湿热敷时要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避免感染。
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自然疗法,可以在家中轻松实施,对于缓解身体不适和促进康复都有很好的效果。
但在使用时仍建议在了解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病情情况,谨慎使用,必要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
通过中药湿热敷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体,舒缓疼痛,促进康复。
中药热敷法、方集锦(湿热敷干热敷膏摩方)
中药热敷法、方集锦(湿热敷干热敷膏摩方)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内经》中称之为“熨”法。
古代应用热敷法的方法有很多,有药熨、汤熨、酒熨、葱熨、土熨等。
热敷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具有不同功效的方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热敷;有温热肌肤、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
热敷法可分为湿热敷和干热敷两种。
(一)湿热敷热敷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手法治疗后应用,既可增强手法的疗效,又能减轻因手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1.湿热方(1)传统推拿热敷方组成:红花10g,桂枝15g,乳香10g,没药10g,苏木50g,香樟木50g,宣木瓜10g,老紫草15g,伸筋草15g,钻地风10g,路路通15g,千年健15g。
主治:关节扭挫伤,寒湿痹证,关节酸痛等。
(2)简化推拿热敷方组成:香樟木50g,豨莶草30g,桑枝50g,虎杖根50g。
主治:因扭挫伤而引起的疼痛肿胀,并治肢体酸楚等。
(3)海桐皮汤组成:海桐皮6g,透骨草6g,乳香6g,没药6g,当归5g,川椒10g,川芎3g,红花3g,威灵仙2g,白芷2g,甘草2g,防风2g。
主治:因跌打损伤而引起的疼痛不止。
(4 )五加皮汤组成;当归10g,没药10g,五加皮10g,皮硝10g,青皮10g,川椒10g,香附子10g,丁香3g,麝香0.3g,老葱3g,地骨皮3g,丹皮6g。
主治:伤后瘀血疼痛。
(5)散瘀和伤汤组成:番木鳖15g,红花5g,生半夏15g,骨碎补10g,甘草10g,葱须30g。
用水煮沸后,加入醋60g。
主治:跌仆损伤、瘀血积聚。
(6)八仙逍遥汤组成:防风3g,荆芥3g,川芎3g,甘草3g,黄柏6g,苍术10g,丹皮10g,川椒10g,苦参15g。
主治:因跌仆损伤而引起的体表肿硬疼痛,风湿疼痛,肢体酸痛等。
2.湿热敷操作方法(1)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方剂。
(2)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扎紧袋口。
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
中药热敷操作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药热敷操作规范篇一:中药热敷操作流程中药热敷操作流程操作前洗手,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与病例核对),xx 床,姓名,性别,年龄,治疗部位,中药热敷一次。
携治疗盘、快手消、治疗单于床旁,核对床尾卡。
xx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问你今年多少岁,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手腕带。
你好,我是今天的治疗护士,x女士,你今天感觉怎么样?(…部位受伤后疼痛)根据医嘱,今天我要给你做一次中药热敷治疗,请问你以前有做过这项治疗吗(没有)中药热敷呢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中药通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敷于你的患处,以达到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你了解这些后,愿意接受这项治疗吗?(愿意)请问你平时对中药过敏吗?请问你受伤有多长时间了?(前天受伤的)已超过48小时可以热敷,现在我看一下你受伤部位的皮肤好吗?(充分暴露患处)评估皮肤:你xx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如不清洁需备温热水、小毛巾)。
现在我评估一下你疼痛部位的范围好吗?请问这里痛吗?这里呢?(确定疼痛范围,作标记)。
现在我还需评估一下你平时皮肤有没有麻木或感觉减轻的情况,请我这里有感觉吗?感觉麻木吗?(没有)那这里呢?(不麻)请你动一下你的脚趾头,好的。
请问你平时有轻微活动就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吗?(没有)。
好的,一会儿我就将热奄包给你敷在这里可以吗?(可以)热敷需要20分钟左右,请我你需要上卫生间吗?(不需要)那你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
快手消洗手。
评估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
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无热敷禁忌症,意识清楚,能配合。
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再次核对医嘱及部位。
(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热奄包,温度60~70度(用布包好),大毛巾1块、小毛巾1块、一次性中单2张、快手消、治疗单)。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位卡及手腕带,请问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做治疗了。
取舒适体位。
先铺一张中单在治疗部位下面,再次核对治疗部位,请你用手试一下这个温度适合吗?充分暴露患处后,将热奄包与热敷部位皮肤接触试温度,适合后敷于患处,再铺一张中单保护床单位,最后用大毛巾盖上。
中药热包敷的操作流程
中药热包敷的操作流程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准备所需器材:中药材、干净的毛巾、水、热水袋、密封袋、保温袋。
-检查中药材: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无任何污染。
2.煎制中药汤:-水煎中药材:将中药材放入锅内,倒入适量的水,用中小火煎煮,煮沸后继续煮10-15分钟。
-过滤中药汤:将煎好的中药汤过滤,将中药渣倒掉,只保留中药汤。
3.准备热包:-将干净的毛巾浸泡在中药汤中,待其完全浸湿。
确保毛巾能够完全吸收中药汤。
-将浸泡好的毛巾拧干,不要过于湿润,避免烫伤皮肤。
-将拧干的毛巾放入一个密封袋中,确保其不被氧气接触,以保持热敷效果。
4.进行热包敷:-将热水袋加热到适合的温度。
一般来说,中药热包敷的温度应该在40摄氏度左右,不要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把热敷袋放在局部疼痛或不适的部位。
在敷贴之前,先用手轻轻测试温度,确保不会烫伤。
-用一块棉质布或绷带固定热贴,以避免其松脱。
-静卧或保持适当的休息姿势,以便中药汤能够渗入肌肤。
5.热包敷保温:-使用保温袋(如保温毯、保温防护套等)覆盖在热包上,以保持温度不降低。
-在敷贴期间,应避免堵住呼吸道,确保空气流通。
6.敷贴时间和频率:-敷贴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但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首次敷贴时,可适当缩短时间,以观察个人耐受情况。
若无不适反应,则逐渐延长敷贴时间。
-热包敷的频率一般为每天1-2次,但具体频率也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疗效来决定。
7.敷贴后的注意事项:-敷贴结束后,将中药热汤倒掉,清洗毛巾以备下次使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大小便(1),松开衣着(1),安置合适体位(1),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2)
5
敷药:药液温度符合患者病症,放入弯盘(5),无菌纱布放于弯盘沾药物(5),用镜子拧干至以不滴水为宜(10),纱布6~8层敷于治疗部位(10)
30
观察及询问:频频淋药液于纱布上,以保证湿敷部位的湿度和温度(5)。告知患者湿敷时间(30~60min)(2)。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用不吸水的中单包裹湿敷部位,盖好被子注意保暧(5)
15
操
作
后
告知: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2),衣裤、被服有无沾湿,及时更换(3)
5
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并规范处理用物(2),洗手(1)
5
记录:中药湿敷的时间(1)、部位(D、患者反应(D、疗效(1)、签名(1)
5
15
操
作
中
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病史、舌质与舌苔(2),体质及对冷热的耐受程度(1)、过敏史(1),是否有出血性疾病,心理状况⑴
5
告知:解释中药湿敷目的、配合方法(1)、注意事项(1)、配合要点(1)、出现的任何不适及时告知(1)、备好中单以包裹湿敷部位保暖并保护床单位(Do
5
核对:患者姓名(1)、住院号(1)、治疗部位(1)、湿敷药物及温度(2)
题目: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评分表
制订日期:
操
作
步
骤
内容
分值
备注
操
作
前
核对医嘱:患者基本信息(1)、诊断(1)、临床症状(1)、既往史(1)、湿敷方法(1)
5
物品准备:治疗盘、弯盘(1)、镶子(1)、温度计(1)、温度20~40C的药物。辨证施药:热证凉敷,20~25C,以病人可耐受为宜。寒证热敷,不超过40C(10)。无菌纱布、中单、毛毯(2)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目的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三、中药湿敷疗法禁忌
(一)禁忌证
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二)注意事项
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
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
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
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
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目的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三、中药湿敷疗法禁忌
(一)禁忌证
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二)注意事项
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
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
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
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
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