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教学设计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1新人教版
第1课古代埃及教材分析《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课,新的部编教材对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重编.原人教版教材利用一节课讲述了除中国之外的亚非三大文明古国,而新教材则将其编为一个单元,分三课时,分别讲述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三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古代埃及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史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
三部分内容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趋于成熟,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
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
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
充分利用古代埃及文明的魅力—金字塔的神秘科学严谨;木乃伊的奇妙制作;太阳历的先进;象形文字的产生等等,吸引同学们的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同学们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古代埃及文明的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目标,更好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概括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说出古代埃及疆域的发展变化。
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知道古埃及医学和天文学的产生。
概括金字塔的情况,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及修建的意义。
2.通过识读《古代埃及图》了解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的疆域。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2.掌握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3.能够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古埃及”的概念和地理位置。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由来已久,是东非、亚洲和欧洲在历史上的重要交汇点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
2. 课堂讲解(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1.古埃及位于什么区域?2.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子的?3.古埃及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重要事件?(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1.古埃及的社会分为哪几个等级?各有什么重要特征?2.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古埃及的文字和神话故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1.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征?2.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建筑如何体现建筑艺术的发展?–讲解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谁建造的、为什么建造等–讲解古埃及的神庙是如何讲究比例、构造等方面的(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1.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2.古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有哪些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的关系,可以给学生举例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士兵制度、法律制度等。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进行讨论,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和建筑。
并让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古埃及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让学生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改进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掌握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3. 了解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4. 能够分析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学重点:1. 古埃及的政治组织和宗教信仰;2. 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3. 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图片展示、视频播放;3.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一、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1.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古埃及的历史沿革和文明起源;3. 古埃及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二、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1. 古埃及的王权神授和法老制度;2. 古埃及的贵族和平民;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祇崇拜。
三、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1.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2. 壁画和雕塑的艺术表现;3. 古埃及的文字和文学作品。
四、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 古埃及的数学和医学成就;2. 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历法;3. 古埃及的葬礼仪式和神庙建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入古埃及的概况。
二、学习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并展开讨论。
三、介绍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并展示相关图片。
四、讲解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并进行学生讨论。
五、分析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并展示相关文物和资料。
六、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1.1 古代埃及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古代埃及一、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的兴起、发展过程;知道古埃及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关于金字塔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了解大河流域产生的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它们的共同特点;(2)通过小组合作,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探讨如何评价金字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埃及和金字塔的学习,明白在大河流域诞生了文明,包括中国的四大文明古国;(2)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古埃及金字塔四、教学难点:对金字塔进行多角度地评价;在地图上认识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
五、教学方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史,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历史。
中国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人类产生——清朝前期),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要了解世界历史,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发展的,从而为我所用。
世界历史也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历史,今天我们就开始走近世界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的分期。
介绍人类历史的社会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吗?亚非的四大文明的共同点?大河流域。
从中国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河流域附近,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适宜,适合原始农业发展。
那么世界最早的古文明——古埃及,是什么情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受其伟大的文明。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古代埃及》结合地理知识,说出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条件。
教师讲解梳理。
(1)水源:古埃及地处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2)农业:定期泛滥,提供肥沃土壤(3)交通: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4)历法:古代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发展起天文学,制定了太阳历。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通过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埃及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导语: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师: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吗?生:回答。
预设:(讲一下古罗马。
)二、讲授新课师: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法老是什么?生:是太阳神拉神的化身或太阳神在人间的代理人。
(出示:尼罗河图片。
)师:尼罗河有哪些“美好的东西”?生:回答。
预设:(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出示:几何图形和太阳历中的三个季节。
)师:太阳历发明的意义是什么呢?生:正是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人们才需要每年丈量土地,几何学得以产生发展;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生长规律,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古代埃及的几何学和天文学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出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师: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生:胡夫金字塔等。
师: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生:回答。
(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
2. 分析大河文明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3. 认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并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提问: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2. 学生回答: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3. 教师总结: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强调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石。
2. 分析大河文明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3. 讲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并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并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
2. 让学生思考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分析了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并认识到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其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和评价。
古埃及教育
职官学校
• 大约出现在中王国时期。
• 性质:一种由政府各部门创建的培养政府各机关 合格职官的学校。 • 教育者:学校从属的政府机关的官吏。 • 受教育的时间:大约从5岁开始,为期12年。 • 培养的目标:造就执行公务的官吏 。 • 教育的主要内容:普通课程和专门的职业课程。
寺庙学校
• 性质:都是僧侣集中而图书丰富的学府。 • 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对象都是僧侣。 • 培养的目标:造就专业人才。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的背景 • 古代埃及在学校诞生以前,儿童的教育都由家庭负责。 母亲教养4岁以前的子女,父亲教育4岁以后的男儿。 •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和生活、生产结成一体。 生产和文化发展以后,便以父子传承的方式,教授专业 知识和技能。 • 教育的主要对象:古代埃及的僧侣、文士、建筑师、 木乃伊师的后代。这些家庭也教子学习书写和计算,但 不占重要地位。直到学校产生以后,家庭仍担负着教育 子女的沉重任务。
• 教育的主要内容:一般知识,还传授天文学、 数学、建筑学、医学等较为高深的科学技 。
文士学校
• • • • • 性质:私人开设的学校。 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育者:当任各级官员的文士。 教育的对象:一般子弟。 意义:众多青年通过进文士学校而充当官吏, 甚至少数妇女也到文士学校学习。文士学校起 着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
学校的主要特征
• 1.各类学校一般以僧侣和官吏为师,并产生了 大批被教育者视为古埃及最早的专业教师的 人—文士。 • 2.学习识字和学会阅读是基本的内容。 • 3.数学是很重要的科目。
• 4.教育和教学方法上注重灌输和惩罚。
古埃及文化教育对西方的 影响
• 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 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 2.希腊的数学、科学、宗教和神话很多是从古 埃及传入。
《古代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概述
《古代埃及》是世界史的第一课,是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的开始。
教材内容主要是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
整合后就是从尼罗河的起源开始,围绕“尼罗河是埃及的赠礼”这一句话展开,主要从古埃及文明的兴衰、文明辉煌(包括古埃及的天文、文化、医学、数学、建筑学、政治方面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学的金字塔)重点论述。
最后通过文明的思考凸显历史家国情怀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知道法老的权力等。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
通过展示材料,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流域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包括中华文明在内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尼罗河孕育着古埃及灿烂的文。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
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金字塔、法老、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在天文和历法方面的成就。
初步理解古埃及文明。
2.从《古代埃及》等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教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书写“象形文字”的历史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尼罗河这一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和古埃及国家的演变历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古埃及文明进行考察。
2.通过课外寻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解除对有关金字塔建造的疑惑,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课堂展示的象形文字图片,从历史的角度、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古埃及文字的创制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了解和认识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尊重古埃及文明的成果,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金字塔。
【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下载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收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及古埃及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走过悠久的中国历史,今天开始我们步入世界历史的殿堂。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
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最旱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形成。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并指图讲解。
)教师: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穿梭时空的文明之旅,让我们一起穿过历史隧道,学习和探究古代埃及的历史、建筑与文字。
新课教学:1.古埃及国家——尼罗河的赠礼教师: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历史地图。
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历史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 页《古代埃及》地图,并要求学生回答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尼罗河并结合地理知识初步了解埃及的自然条件。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的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的教案
教学内容:
1. 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2.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4. 古埃及的艺术和建筑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埃及在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上的优势
2.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掌握古埃及的政治组织形式
3.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认识古埃及人民的信仰生活
4. 了解古埃及的艺术和建筑,体会古埃及的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2.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介绍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2. 讲解:讲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介绍古埃及的政治组织形式
3.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展示成果
4. 整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艺术品和建筑,让学生感受古埃及的文化魅力
5. 总结:对古埃及的文明进行总结,回顾重点知识点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资料等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讨论表现、作品展示等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古埃及文明展览,深化对古埃及文化的理解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古埃及的文明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师: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 / 4知识点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__非洲东北角__。
2.河流:__尼罗河_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尼罗河的赠礼__”)。
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__公元前3500年__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__公元前3100年左右__。
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图特摩斯三世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__波斯帝国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__太阳历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识点二金字塔7.金字塔是__法老__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__陵墓__。
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__法老_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__神之子__”,具有无上的权威。
第1课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一、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知道古埃及文明出现和发展的历程。
2.识记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方面的成就,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了解古埃及法老的统治,知道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2.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二)新课讲授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务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一一尼罗河★教师引导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图,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二一一希罗多德抛出问题:结合图所示讲述埃及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J?★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河畔。
原因: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拓展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条件:水源:古埃及地处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给古埃及人带来生存必需的淡水;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农业:定期泛滥,提供肥沃土壤,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2)探究任务二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教师过渡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埃及文明延续了下来吗?★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二段,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教师引导文明的发展历程,往往有着这样的发展过程:兴起、统一、强盛、衰亡。
请同学们尝试归纳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教师小结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强盛: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衰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学设计
第1课古代埃及一、目标要求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1.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能够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知道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知道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知道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和说明。
2.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时间和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并能够在历史叙述中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3.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了解史料的主要类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能够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初步形成重证据的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4.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理解和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5.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互关联;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为家乡、国家和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
1.《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1、《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1.观察教材“古代埃及”图片并
结合地理知识,说出古代埃及文明形成
的条件。
(水源:古埃及地处沙漠,气候干
旱少雨,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
农业:定期泛滥,提供肥沃土壤)
2.阅读教材,梳理古埃及文明的
发展历程。
3. 阅读教材,说出古埃及的主要
文明成就及具体表现。
4.阅读教材,说出修建金字塔的目
的是什么?金字塔为什么是古埃及文
明的象征?说说法老有什么样的地
位?
学生阅
读教材内容,
圈、划、勾、
点找出问题
答案。
成就:天文
学、数学、医
学、太阳历、
象形文字。
让学生
观察图片,
并联系地理
知识进行探
讨,培养学
生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
力。
通过梳
理古埃及文
明发展历
程,培养学
生归纳总结
历史问题的
能力。
培养学生分
析历史重大
事件的能
力。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课主要知识点。
学生自
己梳理本课
主要知识点。
训练学生归
纳、概括的
能力。
学习效果反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学习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三、教学内容:
1.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了解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
3. 学习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了解古埃及的宗教神话和建筑风格。
4. 练习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体验古埃及文化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了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了解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学会了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对古埃及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并解释其含义;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古埃及的信息。
七、板书设计:
1.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埃及 教案(精选2篇)
埃及教案(精选2篇)埃及教案篇1其次节埃及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进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依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水道)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二、沙漠广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四、进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
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筑陵墓。
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 6米。
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方案②:在图3-14上找到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水道,由苏伊士水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过渡到其属国埃及位置的重要性,引出埃及“地跨两洲”的位置特点。
叙述“地跨两洲”部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由波斯湾石油用油轮外运至西欧的便捷航道引出苏伊士水道及水道所属的国家埃及。
2.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水道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由于苏伊士水道是亚洲和非洲分界线,所以埃及“地跨两洲”。
再叙述埃及位置的重要性。
4.然后稍加介绍: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上述过程若以多媒体动画指示,将学问落实到地图上,则更能加深同学印象。
《古代埃及》教案
《古代埃及》教案《古代埃及》教案1历史上,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也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
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教师资格证历史考试也需掌握《古代埃及》一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资料理解尼罗河在埃及文明发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古埃及地图的解读,掌握阅读历史地图、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结合生活现象,让学生反思,力求做一个文明人,正确科学对待文明。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视频短片:《埃及——无可比拟》学生欣赏。
教师课前导入: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设问:四大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接续七年级最后的单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对几个大河流域的早期区域文明做知识回顾。
2.教学环节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设问: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设问: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设问: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教学预设:便于航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埃及
教学目的:
1了解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2知道古埃及在农业,建筑,历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3认识金字塔。
4 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及其发源地。
5 培养学生的记忆,概括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于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古埃及取得的主要文明成就。
3.介绍金字塔。
教学难点:
1理解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产生息息相关。
2 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一看、猜一猜:
同学们,很高兴能为你们上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听说同学们的知识特别的渊博,那老师要考考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能指出这些建筑各属于哪个国家吗?
1、出示图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长城典型建筑。
学生欣赏、辨认,由此引出四大文明古国。
板书;东方文明古国
二、找一找、学一学:
同学们请看,这是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图,
1、定点定位:
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
请学生在地图上确认四国的大致位置。
观察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文明一般发展在河流流域,
2、大家对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了解呢?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今天我们一起回到那遥远的过去,走近金字塔,走近古埃及,来一次短暂的古埃及之旅。
板书:古代埃及
二教授新课:
永远的金字塔:14分钟
师:你们想知道关于金字塔的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暂不回答)别急,我们先看个短片,它为我们介绍了由史奈弗汝法老修建的最初的三座金字塔。
说不定你们要找的答案就藏在里面。
(CAI 简介金字塔的来历)
师:看过短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5分钟
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金字塔充满奥秘,不是一节课能说完的,
欢迎大家下课后与老师一块接着探讨金字塔的秘密,但现在我要带你们去参观一座最伟大的金字塔,是哪一座呢?请大家先看书,书上会告诉我们答案。
(约半分钟)这座最伟大的金字塔是——(学生齐答)你们想接近看看吗?那睁大眼睛,我们出发了。
(CAI 胡夫金字塔内部简介)从图上可以看到胡夫金字塔内部构造非常复杂。
(一一简介一遍)2分钟
金字塔的入口在北面距离地面13米高的地方(CAI 外部)不过现在为了保护文物已经不许攀爬了。
胡夫金字塔内部最大的空间是大走廊(CAI 大走廊)这承重天花板可是古埃及人的首创啊!最后看看胡夫的墓室,你们认为里面会有什么?(指名回答)那我们去看看吧(CAI 墓室)虽然没有珍宝,没有木乃伊,但减压室才是真正的宝藏。
老师为什么这样说?(指名回答)4分钟
那么,如果此刻你站在胡夫金字塔前,你会说什么?(CAI 问题)(引导得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的答案)修建这样的金字塔又需要哪些条件呢?(指名回答)(引导得出强大的国力的答案)对,修建金字塔需要各方面的条件,但最主要的拥有富强的国力。
3分钟
2.尼罗河的礼物:7分钟
(CAI 埃及地图)
师:大家看,这是埃及地图,从图上我们看到埃及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沙漠让我们想起什么情景?(指名回答)身处沙漠的国家怎么会如此富强呢?(指名回答)正确的答案是这条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
1分钟
(CAI 希罗多德的名言)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名言这样说道:“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他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走近美丽的尼罗河一探究竟吧。
(CAI 尼罗河简介)
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希罗多德的名言?(指名回答)3分钟
(CAI 关系图)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个关系表:尼罗河带来最肥沃的土壤,孕育出发达的农业,以此为基础拥有了富强的国力,各种文明就有了产生的条件。
1分钟
古代文明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我们中国也有母亲河,是哪条呢?(齐答)中华子孙对长江,黄河充满敬意,古埃及人也将尼罗河敬奉为神,他们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优美的诗(CAI 诗歌)2分钟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古埃及文明并不仅仅是尼罗河的恩赐,他也是了古埃及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凭着智慧和勤劳,古埃及人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文明成就。
(CAI 题目)老师要让你们都当一回“小小考古家”,自己动手去“挖掘”古埃及文明这个大宝库里最璀璨的珍宝。
3.灿烂的古文明:13分钟
(CAI 目录:手工业,文字,历法,建筑,艺术)
师:我这儿有五个小课题,分别是手工业,文字,历法,建筑和艺术,请你们四人为一组,各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小课题,利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书,找到相关的资料,并将简单小结出的成就填入表格中。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找得又快又好。
3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填表)4分钟
我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做小结,把你们组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教师根据每组小结完后的情况进行补充)(CAI 进入相应部分欣赏)4分钟
(CAI 已经填好的表格)看小考古家们的累累硕果足以说明古埃及灿烂的文明成就,但这只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小方面,还有大量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呢。
虽然今天的介绍有限,但相信大家都能从中感受到古埃及的神奇魅力,古埃及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指名回答)2分钟
三总结:4分钟
师:古埃及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其他三个古国呢?(CAI 世界地图)看图,找一找,四大文明古国在哪?他们分别处于哪些大河的流域?(指名回答)2分钟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我们祖国是文明一直延续下来的唯一一个国家,5000年来中华文明从未消失,这是我们的骄傲。
古印度和古巴比伦也有着他们奇特的魅力,(CAI课后练习表格)古印度众多的佛像和古巴比伦的巴别同天塔也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参照表格,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一下相关资料,
下节课老师再带你们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下课)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