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专业复习资料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春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学院考试指导处整理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1.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如下4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可以追述到20世纪50年代。
2 第二个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P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为重要标志。
3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上各种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十分迅速,各个计算机生产商纷纷发展各自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问题。
4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Internet与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 s Transfer Mode)技术。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3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定义:
资源共享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符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这主要表现在: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联网的远程计算机资源,也可以调用网中几台不同的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autonomouscomˉputer),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独立工作,连网计算机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远程网络用户提供服务。
(3)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按传输技术分为:
1。广播式网络。2。点--点式网络。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按规模分类:
按拓扑结构可分:星型网、总线网、环型网、树型网、混合网等。
总线型::结构是用一条共用的网线(一般采用细缆线)来连接所有的计算机。它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布线简单,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将瘫痪。这种拓扑结构逐渐被淘汰。10台以下计算机比较
适合总线型组网,10台以上便维护麻烦,且易出故障。
星型网:是所有计算机都接到一个集线器(或是交换机、路由器等),通过集线器在各计算机之间传递信号。它的优点便是网络局部线路故障只会影响局部区域,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维护方便。缺点便是成本较高(相对而言)。从上述
容大家可以看出,总线型不用集线器,而星形则至少要有一个集线器,才能使网络运转,从而增加了这部分的开支。
星型组网比较流行,它适合任意台计算机组网。
环型网:结构只有IBM公司采用,目前用的比较少,笔者认为也不是将来的趋势。
树型网:星型拓扑的扩展。节点按层次进行,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节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小。它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混合网:各种拓扑结构的综合应用,现在用得最广,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按使用围分:公用网、专用网
公用网:在国用得最多的163、169、169均属公用网
专用网:军网、校园网
按覆盖面积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不过现在这种概念越来越淡化)
局域网:用于将有限围的各种计算机、终端或者外部设备互连成网。局域网是城域网和广域的基础。
城域网: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网络,它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可以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和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我们现在用的宽带(以太接入方式)便属城域网。
广域网:覆盖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跨洲、国、地区,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现在用的internet便属于广域网。
按操作系统分:Novell、NT、UNIX、LINUX
按传输介质分:同轴网、双绞线网、光纤网、有线网、无线网等
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传输:是网络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当初建网的目的。
资源共享: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共享,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本地资源,同时也可通过网络访问远程资源。
分布计算:网络上的计算机协作完成各种大型任务,在黑客攻击和进行大型数据处理中用得比较广泛。
提供可靠性、可用性:网络上的设备相互备用,均衡负载。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RM),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拓扑结构、传输介质;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RM):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既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中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与应用的可移植性。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OSI七层:
1 物理层: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递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3 网络层:通过
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4 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5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6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7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NSFNET采用的是一种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
通信子网:包括交换部分的结点交换机和传输部分的高速通信线路,提供网络通信功能。
资源子网:包括拥有资源的用户主机、请求资源的用户终端、通信子网的接口设备和软件,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主要是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信信道类型分为:
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广播式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和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信道。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连接收发双方的物理通路,也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
3.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信息和信号,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如果引入必要的约束条件,则可形成信息的概念体系。信息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与功能,也可以进行测度。
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速率
1)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 log2N(bps) ⑴
式中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为信元的宽度,单位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