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1121.5-2006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方法证实

合集下载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得采集、处理与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得测定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得测定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得测定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得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得测定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得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得测定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得测定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得测定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得测定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得测定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与镁得测定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得测定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得测定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得测定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得测定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得测定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得测定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得测定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交换性盐基得测定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土壤国家标准。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是指土壤中可以与阳离子进行交换的能力。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对于评估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土壤改良和养分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相关的内容: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意义和作用1.土壤肥力评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可以反映土壤对养分的吸持能力,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2.土壤酸碱度评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酸碱度密切相关,可以判断土壤的酸碱性及其对肥料的利用能力。

3.土壤改良:阳离子交换量高的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保肥性,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4.养分管理:通过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可以合理调配土壤养分,优化施肥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1.铵盐饱和法:将土壤与铵盐(如铵醋盐)进行反应,阳离子交换量等于样品中交换的铵阳离子的量。

测定时,将一定量的土壤和适量的铵盐一起加入瓶中,振摇反应一段时间,再通过过滤、蒸发、称重等步骤计算样品中的交换铵阳离子量。

2.酸替换法:将土壤中的阳离子用强酸替换掉,测定替换后土壤中剩余的酸性,从而计算出阳离子交换量。

测定过程中,使用酸溶液与土壤反应,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土壤中剩余酸性的浓度,进而计算阳离子交换量。

3.钴胺法:利用胺类化合物与土壤中的阳离子进行置换反应,再测定未被置换的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从而计算阳离子交换量。

测定过程中,将土壤与钴胺溶液反应,然后使用分光光度法或氢离子浓度法测定未被置换的胺类化合物的浓度。

三、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1.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类型的阳离子交换量存在差异,例如,粘土质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通常高于沙质土壤。

2.土壤pH值:土壤的酸碱度对阳离子交换量有很大影响,土壤pH值越低,阳离子交换量通常也会降低。

3.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和可交换性,从而提高阳离子交换量。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改进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改进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改进发布时间:2021-01-12T10:56:26.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王帅刘伟鞠青[导读] 摘要:每千克土壤中在指定PH值前提下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包括A13+、H+、NH4、Mg2+、Ca2+、Na+以及K+等,即为土壤交换性阳离子量,土壤保肥能力指标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来评价。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66000摘要:每千克土壤中在指定PH值前提下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包括A13+、H+、NH4、Mg2+、Ca2+、Na+以及K+等,即为土壤交换性阳离子量,土壤保肥能力指标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来评价。

既是保障施肥合理性与土壤改良的依据,还是土壤缓冲性能的重要来源。

它的组成与土壤化学性质、物理属性息息相关。

现阶段乙酸钙法已成为测定盐碱土壤交换量与石灰性土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因为处理方法在土壤改良后有了较大变化,所以亟需针对改进的测定方法予以更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阳离子;测定方法;发展情况前言当前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阳离子两种可溶性物质,一般在解决该问题时,主要是在置换过程中彻底洗除影响物质。

运用水洗盐在交换时予以清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性质。

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乙二醇溶剂和乙醇溶剂等进行清洗,取得的效果较为良好,但基于具体情况不同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

1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1.1试剂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选择每升0.5mol的盐酸溶液和乙酸钙溶液等,需要精确称取试剂进行配制。

在对氢氧化钠溶液予以标定时,应对溶液颜色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当该溶液出现粉红色时,即表明已达到终点。

需要重复标定,并且要实施空白滴定作业。

其他样品的滴定也要遵循此步骤,由于颜色变化比较微弱,所以滴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现。

在称量过程中,也会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土壤检测标准精修订

土壤检测标准精修订

土壤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土壤国家标准。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作者:张明誉王如罡方正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18期【摘要】依据《(NY/T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 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对某石灰性土壤的的阳离子交换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样品和标准物质的称量,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的体积以及测量的重复性等,在此基础上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并计算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后提出了在测定过程中减小不确定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不确定度;评定1 测定步骤按NY/T 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测定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

2 被测量的数学模型3 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分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3.1 A类不确定度主要包括人员素质,滴定终点观察,样品均匀性等因素,很难用技术文件的数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可以通过重复性试验,计算标准偏差,然后利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不确定度。

3.2 B类不确定度3.2.1 称量的不确定度3.2.2 体积的不确定度1)滴定管体积的不确定度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35.50mL左右,根据《常用玻璃容量》(JJG196-2006),所使用的50mLA级滴定管最大允差为±0.05mL,假定为三角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0.05mL/=0.020mL,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V1)=0.020/35.517=0.00056。

2)分取倍数D的不确定度定容体积为250mL,根据《常用玻璃容量》(JJG196-2006),所使用的250mLA级容量管最大允差为±0.15mL,假定为三角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0.15mL/=0.061mL,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V2)=0.061/250=0.00024。

3)移取100mL待测液的不确定度根据《常用玻璃容量》(JJG196-2006),所使用的100mLA级单标线吸量管的最大允差为±0.08mL,假定为三角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0.08mL/ =0.033mL,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V3)=0.033/100=0.00033。

NYT 1121.6-2006 土壤 有机质 方法证实

NYT 1121.6-2006 土壤  有机质   方法证实

1 方法依据本方法依据NY/T 1121.6-2006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2 仪器和设备电子分析天平,油浴锅3 分析步骤详见NY/T 1121.6-2006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5分析步骤4试验结果报告4.1方法检出限按HJ 168-2010规定检出限公式,并结合NY/T 1121.6-2006中的计算公式,得出 kgg M M V k MDL /150.0100010.1724.1m 1010=⨯⨯⨯=ρλ, 其中2=k ;1=λ;滴定管的最小液滴体积为=0V 0.05ml ;21078.2-⨯=ρg/ml ;2780=M g/mol ;=1M 3g/mol ;g m 5.01=。

4.2精密度取4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按照NY/T 1121.6-2006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步骤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结果、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和最大绝对差值,结果如表1:表1精密度测试数据4.3准确度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平均值,最大相对误差,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数据5结论5.1检出限实验室检出限0.150g/kg。

5.2精密度样品1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7.73g/kg,最大绝对相差为0.29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10g/kg 时,绝对相差≤0.5g/kg;样品2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24.5 g/kg,最大绝对相差为0.7 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为10~40g/kg 时,绝对相差为≤1.0g/kg;样品3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62.4g/kg,最大绝对相差为2.3 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为40~70g/kg 时,绝对相差为≤3.0g/kg;样品4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87.4g/kg,最大绝对相差为3.2 g/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70g/kg时,绝对相差为≤5.0g/kg;5.3准确度对有证标准物质GBW07458(ASA-7)、GBW07460(ASA-9)进行测定,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测定

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测定

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测定一、引言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是指土壤中能够与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的量。

它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土壤肥力评价、土壤改良和农田施肥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

二、测定方法1. 铵盐法铵盐法是常用的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铵盐与土壤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后土壤中残留的铵离子浓度来计算阳离子交换容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干燥和研磨;(2)将土壤样品与一定浓度的铵盐溶液进行反应;(3)反应后,用盐酸将土壤中未反应的铵盐溶解出来;(4)用氯化铵溶液滴定剩余的盐酸,测定土壤中未反应的铵盐的浓度;(5)根据滴定所需的氯化铵溶液体积计算阳离子交换容量。

2. 铵交换法铵交换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土壤样品与一定浓度的铵盐溶液进行交换反应,然后用一定浓度的盐酸将反应后残留在土壤中的铵离子溶解出来,再用氯化铵溶液滴定未反应的盐酸,从而测定阳离子交换容量。

三、意义1. 土壤肥力评价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意味着土壤具有更多的交换性能,能够更好地吸附和保持阳离子养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通过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可以评价土壤的肥力水平,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改良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结果还可以指导土壤改良工作。

对于阳离子交换容量较低的土壤,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添加矿质肥料或进行土壤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交换性能,增加土壤肥力。

3. 农田施肥农田施肥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可以了解土壤中阳离子养分的含量和吸附能力,从而科学确定施肥方案,合理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四、总结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肥力评价、土壤改良和农田施肥等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简称 CEC)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土壤保持和供应植物所需养分离子的能力,对于合理施肥、土壤改良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呢?阳离子交换量指的是在一定 pH 值条件下,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

这些阳离子包括钾(K⁺)、钠(Na⁺)、钙(Ca²⁺)、镁(Mg²⁺)、铵(NH₄⁺)等。

土壤中的胶体物质,如黏土矿物、腐殖质等,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这些阳离子,并在一定条件下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乙酸铵法、氯化铵乙酸铵法等。

下面以乙酸铵法为例,介绍一下测定的具体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仪器包括离心机、电动振荡器、火焰光度计等;试剂有乙酸铵溶液(pH 70)、乙醇、氧化镁等。

接着,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采集的土壤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去除其中的杂质,如石块、植物残体等,然后将其风干、磨细,并通过一定孔径的筛子。

然后,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离心管中,加入乙酸铵溶液,在电动振荡器上振荡一定时间,使土壤中的阳离子充分与乙酸铵溶液中的铵离子进行交换。

振荡结束后,离心分离,倒掉上清液。

用乙醇洗涤样品,以去除多余的乙酸铵,然后再次离心,倒掉上清液。

接下来,将处理后的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然后加入氧化镁进行蒸馏。

蒸馏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

最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吸收液,根据滴定所消耗的酸量,计算出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操作要规范、准确,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以减少误差。

2、试剂的配制要精确,浓度要符合要求。

3、仪器要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不同类型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的范围有所不同。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方法验证分析武淼1-4高世乾1-4张岩1-4樊莉1-4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方法验证分析武淼1-4高世乾1-4张岩1-4樊莉1-4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方法验证分析武淼*1-4 高世乾1-4 张岩1-4 樊莉1-4发布时间:2023-07-03T12:17:27.21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8期作者:武淼*1-4 高世乾1-4 张岩1-4 樊莉1-4[导读] 阳离子交换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是土壤改良及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针对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NY/T 1121.5-2006)进行实验室内验证,分别采用3种不同浓度梯度的碱性土样对其精密度、正确度以及2个平行样品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实验中所检测的有证标准物质土样的标准偏差在0.25cmol(+)/kg-0.37cmol(+)/kg,相对标准偏差在1.7%-3.7%,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满足实验室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测定及质控要求。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3 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阳离子交换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是土壤改良及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针对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NY/T 1121.5-2006)进行实验室内验证,分别采用3种不同浓度梯度的碱性土样对其精密度、正确度以及2个平行样品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实验中所检测的有证标准物质土样的标准偏差在0.25cmol(+)/kg-0.37cmol(+)/kg,相对标准偏差在1.7%-3.7%,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满足实验室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测定及质控要求。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乙酸钙;方法验证1.引言阳离子交换量为土壤胶体中所能吸附的阳离子的总称,主要包括了氢离子、铝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用每千克土壤里所含的阳离子 cmol(+)表示[1] ,可作为衡量土壤的缓冲性能及土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8]。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测定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

不确定度是与测定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应当说,测量结果必须有不确定度的表述才完整。

本公司按JJF1059.1-2012的要求,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

1方法原理及操作流程1.1测量方法按《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5-2006)测定石灰性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

1.2测试原理用0.25mol/L 盐酸破坏碳酸盐,再以0.05mol/L 盐酸处理试样,使交换性盐基完全自土壤中被置换,形成氢饱和土壤,用乙醇洗净多余盐酸,加入1molL 乙酸钙溶液,使Ca2+再交换出H+。

所生成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1.3计算方法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00010c )0⨯⨯⨯⨯-=m DV V (ω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 ﹣样品滴定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0﹣空白滴定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风干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D ﹣分取倍数,250/100=2.5;10--将mmol 换算成cmol 的倍数;1000-换算成每千克中的cmol 。

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的建立2.1高浓度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称取m 0=110g 氢氧化钠溶于V 1=100ml 无二氧化碳水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量取V 2=5.4ml 上清液,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V 3=1000ml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 1由下式确定MV V p m c ⨯⨯⨯=-)(10005411式中:p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纯度;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m 1—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 4—标定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L 。

NYT 1121.15-2006 土壤 有效硅 方法验证

NYT 1121.15-2006 土壤 有效硅 方法验证

1方法依据
本方法依据NY/T 1121.15-2006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2仪器和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分析步骤
详见NY/T 1121.15-2006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4试验结果报告
4.1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按NY/T 1121.15-2006操作,数据见表1
表1校准曲线数据
回归方程: y=0.0069x-0.0006 r=0.9999 4.2 检出限实验
在10个空白样品中分别加入4倍检出限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按照HJ 168-2010规定MDL=S t n ⨯-)99.0,1(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表2 方法检出限测定结果(N=10)
计算得出方法检出限为1.00mg/kg
由W(Si,mg/kg) =
m
其中:C—由校准曲线查得显色液中硅的含量,μg;
m—试样质量,g;m=10g;
D —分取倍数,100/5=20。

4.3精密度实验
取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按照步骤3,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有效硅的浓度平均值,最大相对相差,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3
表3 精密度测试数据
4.4 准确度实验
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按照步骤3,平行测定6份样品,计算平均值,相对误差,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
5 结论
5.1检出限
实验室检出限为1.00mg/kg。

5.2精密度
样品1平均值为129mg/kg,最大相对相差为5%;样品2平均值为563mg/kg,最大相对相差为2%;标准中要求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10%。

5.3准确度
有证标准物质GBW07460(ASA-9)、GBW07458(ASA-7)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交换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

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交换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

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交换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及
其应用效果
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交换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如下:
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组成与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联系,因而也是土壤改良和合理利用以及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非石灰性土壤已经有了包括测定交换量和各主要阳离子在内的成熟的系统分析方法。

对石灰性土壤来讲,首先要考虑的是交换性钠,因为它标志着土壤的碱化程度。

但是土壤碱化程度的划分不是按其绝对含量,而是按其相对含量,也就是按交换性钠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比例来确定的。

此外,交换性镁对土壤碱化及其理化性状的影响也很受人们所重视,同时常需要分析土壤各主要交换性阳离子和交换量。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006方法证实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006方法证实

土壤检测:土壤PH的测定1.方法依据NY/T1121-2006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土壤pH的测定。

2.方法原理当把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土壤悬浊液时,构成一电池反应,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因而该电位差的大小决定于试液中的氨离子活度,其负对数即为pH.在pH计上直接读出。

3仪器和设备3.1酸度计3.2 pH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或pH复台电极3.3搅拌叠4.试剂和溶液4.1邻苯二甲酸氢钾4.2磷酸氢二钠4.3 硼砂(Na2B407-10H20)4.4 氯化钾4.5 pH4.01(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10℃—120℃烘干2 h—3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 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塑料瓶。

4.6 pH6.87(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10℃—130℃烘干2 h—3h的磷酸氢二钠3.53 g和磷酸二氢钾3.39 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塑料瓶。

4.7 pH9.18(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平衡处理的硼砂(Na2B407-10H20)3.80g溶于无C02的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塑料瓶。

4.8硼砂的平衡处理将硼砂放在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两昼夜。

4.9去除CO2的蒸馏水5分析步骤5.1仪器校准将仪器温度补偿器调节到试液、标准缓冲溶液同一温度值。

将电极插入pH 4.01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仪器,使标准溶液的pH值与仪器标示值一致。

移出电极,用水冲洗,以滤纸吸干,插入pH 6.8标准溶液中5 .2土壤水浸pH的测定a)称取通过2 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10g(精确至0.01g)于50 mL高型烧怀中,加去除的水25 mL(土液比为1:2.5).用搅拌器搅拌l min,使土粒充分分散,放置30 min 后进行测定。

b)将电极插入试样悬液中(注意玻璃电极球泡下部位于土液界面处,甘汞电极插入上部清液),轻轻转动烧怀以除去电极的水膜,促使快速平衡,静置片刻,按下读数开关,待读数稳定时记下pH值。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 方法确认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  方法确认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方法确认1.目的通过重复性测试和实验室内部人员对比来检测土壤中有机质,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下的土壤。

3.操作步骤准确称取通过0.25mm孔径筛风干样0.05g-0.5g(精确到0.0001g,称样量根据有机质含量范围而定),放入硬质试管中,然后从自动调零滴定管准确加入10.00ml0.4mol/L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并在每一个试管口插入已玻璃漏斗。

将试管逐个插入铁丝牢笼中,再将铁丝笼沉入已在电炉上加热至185摄氏度-190摄氏度的油浴锅内,使管中的液面低于油面,要求放入后油浴温度下降至170摄氏度-180摄氏度,等试管中的溶液沸腾时开始计时,此刻必须控制电炉温度,不使溶液剧烈沸腾,其间可轻轻提起铁丝笼在油浴锅晃动几次,以使液温均匀,并维持在170摄氏度-180摄氏度5min+0.5min后将铁丝笼从油浴锅内提出,冷却片刻,擦去试管外的油蜡液。

把试管内的消毒液及土壤残渣无损的转入250ml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的总体积控制在50ml-60ml。

加3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溶液的变色过程室橙黄-蓝绿-棕红。

如果滴定所用硫酸亚铁溶液的毫升数不到下述空白实验所消耗硫酸亚铁溶液毫升数的1/3,则应减少土壤称样量重测。

每批分析时,必须同时做2各空白试验,即取大约0.2g灼烧浮石粉或土壤代替土样,其他步骤与土样测定相同。

4.计算O.M=[c*(Vo-V)*0.003*1.724*1.10]/m *1000式中:O.M——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g/kgVo——空白试验小号的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mlV——式样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的体积,mlC——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mol/L0.003——1/4碳原子的毫摩尔质量,g1.724——由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1.10——氧化校正系数m——称取烘干式样的质量,g1000——换算成每千克含量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方法依据
NY/T 1121.5-2006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仪器
土壤筛;高速离心机;离心管;电子分析天平
3 分析步骤
详见NY/T1121.5-2006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分析步骤5
4 结果表达
4.1方法检出限
按HJ 168-2010规定检出限公式,并结合NY/T 1121.5-2006 中的计算公式,得出

(+=⨯⨯⨯=cmol/kg 10.0100010m 5
.210cV k MDL λ
, 其中
1=k ;1=λ;滴定管的最小液滴体积为=0V 0.05mL ;L c mol/02.0=;g m 51=。

4.2精密度
取4个土壤样品,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阳离子交换量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1。

表1 精密度测试数据
4.3 准确度
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平均值,最大相对误差,见表2。

表2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数据
5结论
5.1检出限
实验室检出限为0.10cmol/kg(+)。

5.2精密度
实验测得样品1最大绝对相差为0.12 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10 cmol/kg(+)时,允许绝对相差≤0.5 cmol/kg(+);样品2最大绝对相差为0.8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10~30cmol/kg(+) 时,允许绝对相差0.5~1.5cmol/kg(+);样品3最大绝对相差为1.9 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30~50cmol/kg(+) 时,允许绝对相差1.5~2.5cmol/kg(+);样品4最大绝对相差为 2.7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50 cmol/kg(+) 时,允许绝对相差≤5.0cmol/kg(+);
5.3准确度
对有证标准物质GBW07460(ASA-9)、GBW07461(ASA-10)进行测定,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