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古文练习无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练习题班姓名一诗词赏析(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4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补全诗句。

?? ?2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和???? 3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二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一)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缚()酣()诣()曷()枳()熙()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1)习.辞者,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也?(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何为..者也?(4)何坐.?(5)酒酣.,吏二缚一人诣.,(6)齐人固.善盗乎?(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所以然.者何?(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古诗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古诗文言文复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孟子,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个人和 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著名论断。
说明文
80%
《核舟记》
作者魏学洢,详细描述了核舟的 制作过程和特点,展现了古代工 艺的精湛和智慧。
100%
《大道之行也》
作者不详,提出了“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构想, 强调了公正、平等和和谐的重要 性。
02
"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意为"能够 ",而现代汉语中则表示"可以"。
词类活用
"不亦说乎"中的"说"是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表示"愉快,高兴"。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是名词活用 为状语,表示"每天"。
04
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
诗人和诗派
杜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 誉为“诗史”,其诗作多反映 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的统 治。
文化常识和典故
01
02
03
赋、比、兴
中国古代诗歌的三种表现 手法,分别指直抒胸臆、 比喻和象征。
唐诗宋词
唐代诗歌和宋代词的简称,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 表。
琴棋书画
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四项 技能,也常被用来形容一 个人的文化素养。
《三峡》
作者郦道元,描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 资源,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 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议论文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文复习试卷及文言文试题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文复习试卷及文言文试题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文复习试卷及文言文试题答案=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0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圣人非所与熙也②齐人固善盗吾欲辱之,何以也?④晏子避席对曰酒酣左右对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吏二缚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21-22。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6—7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③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及至被谗④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往往,每每。

③啖:吃。

④谗:说人坏话。

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

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

7 -11 共18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练习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练习 苏教版

文言文复习(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诣.王(yì)曷.为(hé)为枳.(zhǐ)非所与熙.(x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习辞..者(熟练)(言辞)今方.来(将要)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何坐.(犯罪)诣.王(到)固.善盗(本来)叶徒.相似(只)其实.味不同(果实)所以然...者何(……的原因)(这样)圣人非所熙.也(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辱)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字。

⑴之楚王闻之.(这件事)⑵为为.其来也(相当于“于”)齐之.习辞者也(的)何为.者也(做)吾欲辱之.(他,代晏子)生于淮北则为.枳(结出)⑶使:晏子使.楚(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5、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文: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

⑵齐人固善盗乎?译文: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⑷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莫非(难道)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⑸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提炼成成语,在本文晏子说这话目的是想说明什么?南橘北枳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知识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知识复习

一、古诗文诵读。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于是颜。

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6、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8、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语文读本。

1、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三、背诵课文。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古诗文言文复习(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古诗文言文复习(苏教版)

选择题
1.对《过零丁洋》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 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 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 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 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我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 在史册上留名了。 【解析】选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文天祥在江西起兵抗元 后,曾兵败由惶恐滩退往福建境内,这里抒写了诗人忧虑不安的 心情。
5.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 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 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 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 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 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 有儿女之态。
4.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B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 “蜀川”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 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 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 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五、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 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 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 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 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 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 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苏教版

文言文复习(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诣.王(yì)曷.为(hã)为枳.(zhǐ)非所与熙.(x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习辞..者(熟练)(言辞)今方.来(将要)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何坐.(犯罪)诣.王(到)固.善盗(本来)叶徒.相似(只)其实.味不同(果实)所以然...者何(……的原因)(这样)圣人非所熙.也(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辱)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字。

⑴之楚王闻之.(这件事)⑵为为.其来也(相当于“于”)齐之.习辞者也(的)何为.者也(做)吾欲辱之.(他,代晏子)生于淮北则为.枳(结出)⑶使:晏子使.楚(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5、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文: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

⑵齐人固善盗乎?译文: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⑷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莫非(难道)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⑸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提炼成成语,在本文晏子说这话目的是想说明什么?南橘北枳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复习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文言文练习课内文言文复习《晏子使楚》一、通假字曷通何,什么熙通嬉,开玩笑二、古今异义词1.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3.席:古义:座具今义:席子4.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 盗:古义:偷窃今义:偷,强盗三、一词多义之其1.楚王闻之2.齐之习辞者也3.吾欲辱之4.婴闻之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为何1.为其来也2.何为者也四、重点词语解释1.晏子将使楚使:出使2.谓左右曰谓……曰:对……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3.习辞者习:熟练辞:言辞4.今方来方:将要5.何坐坐:犯罪6.坐盗盗:偷窃7.吏二缚一人诣王缚:捆绑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8.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9.叶徒相似徒:只10.其实味不同实:果实 11.得无楚之水土得无:莫非12.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13.寡人反取病焉病:辱14.晏子避席对曰避席:离开座位五、重点语句翻译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出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4.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罢了,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7.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六、课文内容理解1.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2分)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古文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古文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

2015-2016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古文练习一、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齐之习.辞者()(2)为.其来也()(3)酒酣.()(4)齐人固.善盗()(5)晏子避席..()(6)左右对.曰()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2)婴闻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有本文而产生的成语有哪些?4.楚王为何要在酒酣之时让左右“缚一人诣王”?5.你认为晏子能够击败楚王的原因有哪些?你还知道他的什么故事?请写出一个。

6.如果你是楚王,面对晏子的回答,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会说怎样的话?6、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2分)6.楚王与臣下密谋策划侮辱晏子,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分)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病笃.()(2)索舆..()()(3)都.不哭()(4)掷.地()(5)人琴俱.亡()(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三、阅读《孟母三迁》,回答下列问题。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忍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为可以处吾子矣。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八年级语文诗词练习诗歌复习一、《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

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

二、《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首句写景。

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4、“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1、“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2、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四、《七律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2、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全册.doc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全册.doc

初三语文学案作业——八上文言文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词义或用法。

2.能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及写作特色。

一、★《小石潭记》(P124)【基础复习】一、请在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词。

)之。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笔记 二、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 ② ③ ④ ⑤⑥ 【课文要点】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永州八记》,作者柳宗元。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例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内容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寂悲苦的心情。

(三)表现手法 (1)本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

先写见到小石潭,接着描写石潭的概貌,接着写潭中之景(近处——远处),最后写潭上的气氛。

(2)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潭小,石奇,水清,树美,环境幽静。

第一段,整段文字都围绕“石”的特点来写潭的概貌,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这是个石潭。

第二段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表现水的清澈。

第三段运用比喻描写小溪和两岸的形状。

【强化练习】(一)划分句子停顿。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二)回答下列问题。

1. 《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从侧面写出了富春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中也有通过“游鱼”侧面烘托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2.写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文章开头有“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第2段又有“似与游者相乐”,而第4段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先“乐”后“忧”,你怎样理解?5.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古诗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古诗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古诗复习一、阅读《过零丁洋》回答下面问题: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一经”指的是______。

(1分)儒家经典2.“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三种艺术手法。

本诗即成功地运用了“比”的手法,你能从诗中找出一处并分析其含义吗?(2分)山河破碎风飘絮:比喻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3.结合我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请举例谈谈你对“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此处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

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5.“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6. 请写出能够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不少于两点)。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二、阅读《春望》回答问题1、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点明了时间和季节,其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山河依旧、草木蔓生;山河破碎(国都沦陷)、人烟稀少、草木荒芜2、有人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读之令人泪下,请写出这两句好在哪里?感时伤怀,看到鲜花使我眼泪飞溅;恨别家人,听到鸟叫使我心灵惊动。

这两名写出诗人感时伤怀的忧国思家之情。

3、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诗人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古文练习
一、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齐之习.辞者()(2)为.其来也()(3)酒酣.()
(4)齐人固.善盗()(5)晏子避席
..()(6)左右对.曰()
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2)婴闻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有本文而产生的成语有哪些?
4.楚王为何要在酒酣之时让左右“缚一人诣王”?
5.你认为晏子能够击败楚王的原因有哪些?你还知道他的什么故事?请写出一个。

6.如果你是楚王,面对晏子的回答,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会说怎样的话?
6、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2分)
6.楚王与臣下密谋策划侮辱晏子,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分)
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病笃.()(2)索舆
..()()(3)都.不哭()(4)掷.地()(5)人琴俱.亡()
(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
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
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三、阅读《孟母三迁》,回答下列问题。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忍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为可以处吾子矣。


处子:安顿儿子;炫卖:沿街叫卖。

炫,夸耀;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礼仪。

12.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13.孟母三迁的原因是什么?
1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问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写到。

17.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言短文,完成21~22题(4分)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

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

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2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写的故事。

(2分)
22、文中“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句体现了王子猷怎样的性格?(2分)
(四)阅读文言文《华佗治病》,完成22—23题。

(共4分)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 同瘥,病愈),乃多受其货.(财物),而不加治。

无何
..(不多久)弃去。

留书.(信)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追赶)。

守嗔恚
..(chēn huì愤怒),吐黑血数升而愈。

2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华佗对郡守“无何弃去,留书骂之”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②文中哪句话说明华佗医治郡守的病已见成效?(2分)
参考答案:
本试卷字词解释与句子翻译不提供答案,在教参上都有详细介绍,只对问题进行提示。

3.逾淮为枳、南橘北枳、自食其果
4.先制造和睦气氛来消除晏子的防备,然后出其不意地进行刁难,目的是使他措手不及,难以应答,达到羞辱的目的。

5.主要原因是晏子以国家尊严为重,有非凡的勇气,机智善辩。

故事主要是一句话概括。

6.要根据楚王的身份来设计言语。

可以赞同楚王在文中的表现,也可以由新的言语。

植物的生长受环境(温度、土壤等)的制约和影响。

2分,意对即可。

楚王无法解释被缚者入楚为盗的原因,自作聪明,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得自我解嘲,低头认输。

(2分。

意思对即可)。

9.(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

(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

10.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

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

11.提示: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

12.这里又不是我安顿教育孩子的地方。

13.不良的环境对儿子成长的影响太大了。

14.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

教育孩子成人应重视对环境的选择。

15.(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6.望山河草木花鸟
17.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1、王子猷雪夜想起老友行舟前往,至门口不入而返。

2分,意对即可。

22、率真,任性。

张扬个性,全凭自我感觉,不问他人评论。

追求的是事物的过程,而并非结果。

2分,意对即可。

23.①佗以为其人盛怒则瘥。

②守嗔恚,吐黑血数升而愈(4分。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