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_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原文 ]1.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3. 自然灾害与环境。
4. 防灾与减灾。
高考题组一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1.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 4月 20日, 这里发生了 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 4月 21日夜至 24日, 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 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图示区域 (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 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多地震, 导致岩石破碎、岩体松动, 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内因; 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 山高坡陡, 震后出现降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
2.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 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 6月、 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 (夏季多,冬季少 5~8月相对集中,其中 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 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 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 5~8月次数较多, 6月次数最多, 11月~次年 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 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 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 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 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答案和解析)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2013山东文综,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解析:本题考查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及其危害,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甲地的地形坡度较乙地大,水流较急,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乙地大。
第(2)题,图中丙地有河流、铁路经过,联系教材上关于泥石流危害的描述作答即可。
答案:(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2.(2013福建文综,15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
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3.(2012福建文综,15分)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_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_附答案
《自然灾难与防治》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5月7日中国教化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
据此回答1—3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缘由紧密相关的是()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峻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峻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面临灭亡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经国务院同意,教化部确定,从2019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缘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难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剧烈。
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难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5.上述自然灾难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缘由是()A.受锋面雨带的限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限制D.受印度低压限制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剧烈海啸,表明地质灾难具有()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快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19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干脆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试卷
自然灾害与防治试卷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A.14时 B.16时C.19时 D.22时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A.台风减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4—6题4.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5.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6.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7-8题。
7.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C.寒潮 D.台风灾害8.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⑤受地形影响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④ D.②④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据此回答9-10题。
9.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10.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A.狂风暴雨 B.阴雨连绵 C.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1—12题:11.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锋面在附近活动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12.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1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地震C.干旱 D.凌汛2003年7-8月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选修5灾害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我国地震多,伤亡人口多是因为地处 ( )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4.引起图中地震死亡人口分布特征的原因是 ( )A.地震强度东大西小B.地壳厚度东厚西薄C.地震烈度东大西小D.地震次数东多西少 5.影响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最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条件B.自然条件C.开发时间长短D.教育水平2005年8月25—29日,时速高达233千米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失踪,百万人流离失所,很多城市一片汪洋。
下图是该飓风活动路径图示。
据此回答6~9题6.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会诱发地震和海啸B .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C .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 .“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7.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其直接原因是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8.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读右图回答10-11题10.图中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是( ) A .寒潮 B .干旱 C .泥石流 D .台风 11.图中A 区域是我国该种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A .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B .离南部沿海远,降水少C. 工农业用水量大 D .人口稠密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地理人教版高中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人教课标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卷
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卷一、单选题1. 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
2.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B3. 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A.南涝北旱现象 B.北涝南旱现象 C.东旱西涝现象D.全国均涝现象8月25—29日,时速高达233千米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失踪,百万人流离失所,很多城市一片汪洋。
下图是该飓风活动路径图示。
据此回答4-12题。
4.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点5.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6.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其直接原因是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严重干旱A.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7.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8.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A.利用气象卫星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9.下列因素中对“卡特里娜”飓风移动方向产生影响的有①飓风所处的近地面风带位置②飓风南北部地转偏向力大小差异③飓风东西部地转偏向力大小差异④墨西哥湾暖流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10.关于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D.飓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11.“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美国图中虚线范围内损失惊人,其原因可能有①地形特殊②飓风势力太强③救援工作迟缓④缺乏预警机制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2.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④加固海岸堤防⑤修建水库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 D.③④⑤读图,完成13~14题。
人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单元测试(1)
2017届人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单元测试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分)(1)读图甲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
(2)图甲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说明图乙中B地区干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4)图乙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
2.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分)(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
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2)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下面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选择填空)。
(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选择填空)。
(多选)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B.交通事故频发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3.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
根据所给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灾害种类粮食损失(亿千克)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干旱200~250 150~200洪涝100 150~200风暴潮2.5~5 50~60冰雹与低温15~25 20~30森林火灾/ 50~100崩塌、滑坡、泥石流2.5~5 20~30风沙和沙漠化2.5~5 20~30(1)读上表,说出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
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
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分析各自的理由。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
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生物入侵具有不同的策略,具体如下:策略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
2021——2021年玉门一中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地理〔选修五〕命题老师:审核老师:审定老师: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共30小题题每题2分,共60分〕1.以下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答复3-4题。
3.亚洲与北美洲一样的农业灾害是〔〕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4.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
据此答复5-6题。
5.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该建立工程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6.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选项是〔〕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早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高三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三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说明:本试题分第一、第二两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请将答案填入第二卷答题表中。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5﹒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 B﹒干旱 C﹒雷雨 D﹒洪涝6.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8.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9﹒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C.春季和秋季D.秋季和冬季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1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A B C D13.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15.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A.南美洲B.非洲C.大洋洲D.欧洲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综合测试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广州、圣地亚哥、乌鲁木齐、吉隆坡4个城市,读图完成1~3题。
1.4个城市附近地形最不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A.①B.②C.③D.④2.关于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需。
此是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台风过境5.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隆冬季节B.盛夏季节C.初春季节D.仲秋时节图1是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及断层分布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自然带均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两地均位于小麦和林牧业区C.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的转换D. 两地均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7.加利福尼亚州西部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季节A.适宜到北极地区科学考察B.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北迁徙C.北京日出时间约为5:30左右D.天山雪线位置为全年最低8.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下面所示的灾害链中,正确的是()A.火山喷发—泥石流—洪涝灾害B.旱灾—森林火灾—滑坡C.寒潮—荒漠化—虫灾D.地震—海啸—洪水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图,回答9题。
9.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震B.滑坡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组织专家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编绘了云南盈江5.8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高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答案】B【解析】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持续时间非常短,火山喷发作为另一种地质灾害,由于有岩浆喷出等现象,持续时间比地震长,但总体较短。
干旱持续时间较长。
【2】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旱涝灾害往往具有关联性。
【考点】中国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
回答题。
【1】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同一种自然灾害则其孕育的地球圈层相同,②错误;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区差异与个人的应急反应关系不大,③错误。
【2】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B.旱灾C.冻害D.洪涝灾害【解析】我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故气候高寒;东北地区纬度高,则冬季气候寒冷,故冻害是两地共有的自然灾害。
【3】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A.海拔高,距海近B.纬度较低,海拔高C.地势低,纬度较高D.纬度较高,海拔高【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害主要受地势影响;而东北地区的冻害主要因纬度高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影响因素和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形成的自然灾害。
3.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意大利威尼斯连降暴雨,让原本就不断下陷的地层碰上雨水持续灌入,据专家观察威尼斯近100年来累计下沉了23cm,在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自然灾害与防治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模块综合检测自然灾害与防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亚洲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上,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解析:选A 孟加拉国水患与西南季风、地势低平、热带气旋(引起风暴潮)有关,因此①③⑤正确;孟加拉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不在赤道上,也没有积雪,因此②④错。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2~3题。
2.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C.冻土D.火山3.为减轻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杜绝地质灾害D.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解析:2.B 3.A 第2题,由图示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西南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且是我国此类灾害的多发区。
第3题,为了减轻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威胁,在西南地区要对这几种主要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研究,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及时发出预报,以减轻这些地质灾害的危害。
读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表,回答4~5题。
省级行政区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其他比例/% 20 20 15 9 6 4 5 21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5.在该植被区不经常发生的是( )A.火灾B.鼠灾C.雪灾D.洪灾解析:4.A 5.D 第4题,由表可知,该植被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分布较广,而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草原面积广阔。
第5题,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洪灾发生频率较低。
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大陆架的开阔程度、海域的深浅、是否有岛屿阻隔等方面分析。
第(2) 题,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沿海防护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等是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1)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
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
(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
2.读“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
(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解析第(1)题,该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域。
第(2)题,在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
第(3)题,据图可分析出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答案(1)热带海域,夏、秋季。
(2)该气象灾害生成后,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
(3)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
3.读“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第(1)题,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特点从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趋势两个角度分析。
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人口的增多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分析。
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题
页眉内容自然灾害与防治历年高考题(2011 天津卷)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2.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B.bC.cD.d(2011天津卷)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3.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 a→c→b→dB. b→c→d→aC. c→b→d→aD. d→a→c→b4 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5.(2008山东文综,31)(10分)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⑵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6.(2007山东文综)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3分)(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4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3分)7.(2007海南,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
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下图)。
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
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
“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习题与答案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习题与答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习题与答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二节)(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据此完成1~4题。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活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⑤陆地面积大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季风环流控制导致多发的自然灾害有①火山②旱涝③地震④台风⑤风暴潮⑥泥石流、滑坡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3.我国东南沿海灾害点位多,西北内陆灾害点位稀少,其主要原因是A.东南沿海防灾意识强,西北内陆减灾能力强B.东南沿海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内陆人少地多,生态环境脆弱C.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内陆受灾体少D.东南沿海为季风气候,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4.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不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旱灾多发B.台湾省——沙尘暴多发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D.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答案:1.D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发生。
答案:2.A季风环流控制地区,由于季风环流不稳定,所以多发旱灾、台风、风暴潮等气象水文灾害。
答案:3.C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三者的共同作用,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内陆受灾体少。
答案:4.B台湾受海洋与陆地环境的双重影响,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5~6题。
年代项目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受灾人口(万/年) 242 743 859 1 226 1 590受灾农田(万公顷/年) 18.1 43.9 53.7 82.0 89.15.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A.地震、洪涝、台风B.海啸、风暴潮、干旱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台风、洪涝、暴雨6.广东省受灾损失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A.寒潮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C.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D.季风环流改变答案:5.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暴雨及其带来的洪涝。
地理选修5 防灾减灾综合题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五、综合题(题型注释)1.【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4 分)(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答案】(1)坡度15度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地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4分)(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任答三点得6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甲,根据曲线对应的横轴和纵轴数值分析,在坡度15度左右,滑坡面积频率最大,说明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根据图乙数值分析,砂质土地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针对区域的滑坡问题,应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利用植被护坡。
采取工程措施,实行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考点: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及多发区域,主要防治措施。
2.下图为某区域的>10°C年积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26分)(1)2008年的汶川(31°N,103°E)大地震就发生在图示区域。
简述图中主要地质灾害对抗震救灾的不利影响,并谈谈如何有效预防?(6分)(2)读出图中M、N两地>10°C积温线的数值,并简要分析这两地积温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8分)(3)崎岖不平是P所在地形区和N所在地形区地表特征的共同点,试分析其成因。
(6分)(4)与中下游地区相比,流经M附近地区的长江干流河段冬夏季节水温差异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6分)【答案】(1)由于地震灾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山高坡陡谷深,再加上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从而阻断交通,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
据此回答1—3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19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
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A.沙尘暴B.台风C.水灾D.泥石流5.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A.群发性B.随机性C.突发性D.链发性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19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
11.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海啸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1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B.5~8级地震相差60倍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4.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1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16.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A.水灾B.旱灾C.地震D.寒潮17.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A.春季和夏季B、夏季和秋季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18.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19.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在平原地区多发的是()A、干旱B、滑坡C、洪涝D、泥石流20.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 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读图完成21-22题。
2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22.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③④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全球变暖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
结合右图回答23~24题。
23.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A.①B.②C.③D.④24.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环节是图中的()25.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19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19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6.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7.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
据此完成28-29题28.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29.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读图完成36-37题。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
30.2019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
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①南粤大地的干旱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⑥离岸风的吹拂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③⑤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31-32题。
31.年降水量多少()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A.300mm—450mmB.300mm—530mmC.450mm—530mmD.≥450mm32.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降水量(mm)大小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
2019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
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19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
据此回答33-34题。
33.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34.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5.读北京—天津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图中北京和天津城区的地下水位状况,容易导致的危害是()A.洪涝加剧B.盐碱化加重C.滑坡增多D.地面沉降,地面建筑坍塌二、综合题36.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读中国沙尘天气日分布图,完成各题。
(1)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
(2)根据灾害的类型划分,沙尘暴属于灾害,与沙尘暴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
简要描述一下沙尘暴。
(4)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你该提醒家人要注意什么?(5)与广东省相比较,沙尘暴对山东省的影响(大,小)。
为什么?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19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是地震多发地区。
汶川地震共造成多人遇难和受伤。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呈带状分布;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3)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征,使人们猝不及防而殃成灾害。
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识,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都非常重要。
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时,你该怎么做?3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月中下旬我国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结合历史上(1951-1994年)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冬季冷冻灾害频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鄱阳湖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约为。
(2)图中A、B及周边地区夏季常出现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试分析出现旱灾的成因。
(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当地特大雪灾进行专项调查,该小组可采取的调查方法有哪些?39.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