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美国白银期货风暴

合集下载

过去50年国际白银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过去50年国际白银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过去50年国际白银价格走势与大事记[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手机看新闻]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白银价格平静的稳定在0.9-1.2美元/盎司之间波动。

6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开始大肆减持白银,到了1971年美国政府的白银库存从1959年的高点6.5万吨下降到只有5300吨。

1965年美国白银的总供应量到达2.3万吨,其中1.24万吨的白银来自美国财政部,从那以后财政部退出了白银市场,总的供给也逐渐回落。

由于供应量充足,白银在70年代初的价格只有1.5美元/盎司左右。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制造加工业需求增长旺盛。

随着美国政府白银抛售的完结,这段时间白银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供需缺口曾达到1.3万吨。

美国亨特兄弟认为有利可图。

开始大量买入白银期货、期权合约并囤积白银现货,准备操控白银价格。

到1979年底,他们已控制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最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督促下,对1979至1980年的白银期货市场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和只许平仓交易等。

其结果是降低空盘量和强迫逼仓者不是退出市场就是持仓进入现货市场,当然,由于占用了大量保证金,持仓成本会很高。

白银市场在1980年1月17日迎来高潮,价格一度飙升至49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

由于资金链断裂意图操纵期货价格的亨特兄弟无法追加保证金,在1980年3月27日接盘失败,白银价格暴跌收场。

1980年白银全年平均价格已回落至16.393美元/盎司。

79年白银期货操纵案例

79年白银期货操纵案例

79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案例上世纪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白银价格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启动和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的白银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即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皇室以及大陆、阳光等大的白银经纪商,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他们已控制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就在亨特兄弟疯狂采购白银的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 000美元。

一张合约代表着5000盎司白银。

在2美元/盎司时,1000美元合10%;而价格涨到49美元/盎司时就显出少得可怜了。

所以,交易所决定提高交易保证金。

交易所理事会鉴于形势严峻,开始缓慢推行交易规则的改变,但最终把保证金提高到6000美元。

后来,索性出台了“只许平仓”的规则。

新合约不能成交,交易池中的交易只能是平去已持有的旧头寸。

最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在CFTC的督促下,对1979-1980年的白银期货市场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和只许平仓交易等。

8案例八 贪得无厌的金银梦

8案例八  贪得无厌的金银梦

案例八贪得无厌的金银梦美国的早期金融市场是一个具有魔幻般色彩的投机世界。

应该说投机市场上的垄断并不有趣也不新鲜,但美国1869年的詹森·杰伊·古尔德和查尔斯·费斯克对黄金市场的垄断梦想和20世纪70年代末期亨特兄弟对白银市场志在必得的垄断行为却因鲜明的历史特征而被后人引以为戒,令人深思不已。

一、古尔德的黄金梦1848年加利福尼亚的苏特金矿发现了大量的黄金,每个人的梦里都涌现出黄金使他们成为百万富翁的动人景象,大批的人们开始向西部迁徙,成功似乎在向每一个敢于行动的人招手。

一个叫亚摩尔的农民依靠向淘金者卖水发了财,而另一个“游民”李维·斯达斯更是在淘金者破烂的衣服上发现了财富的信息,他利用人们搭建帐篷的帆布制成了结实耐磨的裤子,着着实实地赚到了第一桶金。

西部不再是荒凉的代名词,新的银行开始兴建,因为黄金可以为许多银行提供贵金属,新的建筑每天都在增加,贯穿美国的铁路线不断延伸,与此同时借贷也在增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美国的微笑。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金矿已经创造了1000万美元的利润。

在后来的10年间,黄金的产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创造了5亿美元的收益,这使得美国社会的注意力转到了以投机黄金市场而屡现奇迹的华尔街。

黄金热引发了新一轮的投机,与黄金沾点边的股票都开始上涨。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57年,形势发生了变化。

纸币发行量远远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制造的虚假繁荣景象加速了泡沫经济的生成和破灭,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一片恐慌,工人大量失业,美国一片惊慌。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华尔街的投机商却通过卖空证券,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华尔街在危机中依旧延续着它的传奇,各怀心机的投机者沾沾自喜,而以后的黄金市场也因为这样一种背景,虽然出现了暂时的沉寂,但还是爆发了1869年动人心魄的垄断与反垄断之战。

故事的主角是詹森·杰伊·古尔德和查尔斯·费斯克。

21世纪最大白银操纵调查结束,摩...

21世纪最大白银操纵调查结束,摩...

21世纪最大白银操纵调查结束,摩...二元观财经上海金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21世纪最大白银操纵调查结束,摩根大通认罚9.2亿美元白银非“善类”,不懂莫碰,非礼勿视近50年,白银经历两次大操纵,一次是20世纪八十年代亨特家族白银操纵,一次就是本世纪摩根大通在2008-2016年之间的操纵。

两次操纵,白银价格都逼近50美元/盎司!白银为何这么香,总能被盯上?1:白银工业需求占:总供给超过80%,绝佳导电性决定其替代品少,适合期货操纵逼仓2:盘子小,白银每年总供给也就是3万吨,控制50%现货,按当前价格算,10倍杠杆下,只要10亿美元就可以完全控盘。

3:可讲的故事多,上世纪是感光前景故事,本世纪新能源材料前景4:波动率大,OTC市场坐庄暴利白银交易者不少,奉劝不懂莫碰,白银非“善类”,碰就要有纪律,摩根大通操纵2008年-2016年白银这一波,见到太多血洗2010年9月-2011年4月,有多少白银空头交易者,不敢回首那段,逼仓起来是真凶,曾经有一位自认为不差钱煤老板,死磕白银空头,7个月消耗了其10年积累财富近8000万,一战回到解放前,如梦初醒,财富是顺势来的,非要逆势而败。

逆势交易,滔天巨浪翻过,只会留下“白骨皑皑”,白银市场从来不缺无形之手,非礼勿视分享投资前的交易逻辑,挖掘新闻背后的投资价值,欢迎点赞,欢迎关注!2020-10-23 22:35:22收藏举报18 条评论•玉麒麟22228小时前我只买纸白银,不赚不出,咋咋滴回复⋅ 6条回复1•黄金白银交流118小时前当下会杀多?还是历史重演碧空?我们拭目以待[捂脸]回复⋅ 1条回复0•BILLLEE914小时前在此期间,巴菲特也曾大量购银,但其不久即获利了结,见好就收。

回复⋅ 1条回复0•吴起7141448217小时前不做空,买银砖回复⋅ 1条回复0•酷库80218小时前做期货那是找死!只买银条谁奈我何。

回复⋅ 1条回复2相关推荐为您推荐了10篇文章泰王的新衣国际智本社⋅ 6评论⋅ 2分钟前不感兴趣餐桌上吃到这些“禁捕鱼”,请拨打12315举报社会光明网⋅ 157评论⋅ 4分钟前不感兴趣田朴:朴厚醇真静水深流文化中工网⋅ 1评论⋅ 5分钟前不感兴趣冯柳再次震惊A股!90亿狂买一只股票财经中国基金报⋅ 1评论⋅ 7分钟前不感兴趣1024,节日快乐其它光明网⋅ 10评论⋅ 9分钟前不感兴趣美国分化:选战正酣,媒体参战左右互斗,民众选边加剧社会撕裂国际中国青年网⋅ 57评论⋅ 10分钟前不感兴趣伊朗开火参战,炮击阿塞拜疆部队,精锐部队抵达前线阻击土雇佣兵军事深度军备⋅ 380评论⋅ 12分钟前不感兴趣奖励举报人,7.6亿元财经光明网⋅ 2评论⋅ 13分钟前。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发生严重失序,导致金融系统运行失灵,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一系列事件。

以下将分析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危机。

1.1929年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股市经历了一段繁荣期。

然而,股市的繁荣是建立在高度杠杆化的基础上,许多投资者借钱进行投资。

最终,当股市开始下跌时,大量的投资者因负债累累而破产。

这导致了银行的资金流失和关门,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2.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股市的过度繁荣和市场的投机行为。

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创新(如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投资者难以理解和控制风险,这导致了市场上的过度投机。

当股市遇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盘。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东亚国家的经济结构问题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东亚国家如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高度借贷和外贸依赖的基础上的。

当国际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条件表示怀疑时,投资资金开始撤离,这导致了货币贬值、利率飙升和企业倒闭。

4.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股的繁荣和科技公司的过度估值。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科技股的热潮,许多投资者涌入科技股市场,使得科技公司的估值飞涨。

然而,大部分科技公司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盈利,这导致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失望和抛售,最终引发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5.2024年次贷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和次贷市场的暴露。

20世纪初,美国推动一项房屋拥有政策,使许多低收入家庭可以贷款购房。

然而,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记录和偿债能力没有进行充分审查,导致了很多次贷无法偿还。

当次贷市场出现问题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信贷市场的恐慌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白银历史:不可不看的惊天投机

白银历史:不可不看的惊天投机

亨特兄弟白银史这是一段离我们不太遥远的历史,故事中的两位男主角是享特兄弟,他们开创了金融投机史上又一传奇,却又在这段传奇中埋葬了自己,最终黯然谢幕,以破产而告终享特兄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疯狂投机白银,控制了美国期货市场中超过一半的期货合约,同时还持有1.2亿盎司的白银现货,把白银这样的大宗商品从2美元/盎司推高到50.35美元/盎司(这个纪录现在还没有打破),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因素,大约等于现在120美元/盎司,无数空头被轧得死去活来,创造了金融投机史上一段前无古人的传奇。

他们疯狂得妄图与全世界做对,却最被世界遗弃。

我们从享特家族说起。

亨特家族的创始人H.L.亨特是个农民,不过美国的农民并不穷困;虽然不穷困,可这人不知道天天向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天赋异禀,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倒腾棉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看出石油开采业很有前途,于是组建了石油公司,由于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商业才能,在短短数年内,他发了。

到了1957,当时的美国《财富》杂志估计,亨特成为美国最富有的8个人之一。

由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老亨特不知道“少生孩子快致富”这句中国谚语,于是他一口气生养了14个娃,并且还都把他们养大了——其中就包括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兄弟俩。

这兄弟俩继承了老爸的商业头脑,继续通过开采石油和开酒店来挣钱——不过,干着干着,这兄弟俩就发现,开采石油和开酒店挣钱都很辛苦啊,而且风险也很大,比方说他们家投资了一个利比亚的油田,结果由于那边政局动荡,被没收了,让这一家子一下元气大伤。

很快的,这兄弟俩就发现,金融市场是一个赚钱的绝佳之地!可不是,金融市场不要劳力费神的掌握这技术、那技术,不需要在商场上与人勾心斗角,互相算计,只需要下下指令、买买卖卖,大把大把钞票就到自家来了,天底下还有有这样的好事?这兄弟俩一商量,得,别搞石油了,就玩期货,又刺激,又好玩,还能挣大钱!先拿大豆期货试试手。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白银具备剧烈波动的群众基础,因为大家都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和心灵深处的触及欲望。

真正激活银价的还是79年世界商品历史上的一端传奇,他就发生在白银身上,从此白银就再也没寂寞过,无数投机家带者对前辈的尊崇在今天都前仆后继的涌入白银市场。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

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他们感到高额利润已经到手,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不知道,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比以往还积极。

偶尔他们也涉足其他商品。

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了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就要采取大动作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他们随即开始发难,一路买进,不停对市场施加压力。

到10月份时,这个国际财团实际上已经拥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所有白银的25%以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白银的八分之五。

到1979年底,他们把银价推上19美元/盎司,把资本变成三倍以上。

现货白银发展史

现货白银发展史

现货白银发展史过去40年白银重要进程:1963年6月― 美国用联邦储备系统发行的纸钞取代面额1美元的银币券,推动银价升至盎司1.29美元。

1968年6月―白银同美国货币体系的关系终结,持有者最后一次将银币券兑换为白银1968 ― 1971年― 美国经济衰退致银价下跌,但维持在每盎司1 ― 2.55美元的区间1972 ― 1978年― 美元贬值,以及石油输出组织(OPEC)的石油出口禁运推动银价上扬,银价波动区间为4.35 ― 5.87美元1980年1月―白银创出每盎司53.50美元的纪录高位,当时美国德州的亨特兄弟公司试图囤积白银操纵价格1980年9月― 两伊战争爆发后,银价从10美元猛涨至25美元1980年12月― 银价稳定在16美元,奥地利、法国和西德成为最后一批取消白银硬币的国家1982年6月― 银价跌破5美元至4.98,为三年半最低点,因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疲弱迹象1983年3月― 银价触及14.72美元,因油价上涨对市场的影响不明朗1986年5月― 银价时隔四年后再暴跌至4.98美元,市场对供应面感到忧虑1992年7月― 银价遭受打击,跌至3.82美元的1973年以来最低点,沙特阿拉伯发生一起银行丑闻后大规模抛售白银2006年3月― 银价触及23年高点13美元,因市场预期美国政府将批准新的iShares白银信托基金2006年4月― 银价创出23年新高14.68美元,主要因为市场寄望于白银上市交易基金投资产品刺激需求2006年5月― 银价创纪录新高至15.17美元2008年10月― 银价创3年新低至8.4美元2011年4月― 经过2年的暴涨,银价创30年新高至49.82美元2013年6月― 2013年银价一路下跌,至6月达2年来新低18.18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

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

中国发生金融风暴的历史

中国发生金融风暴的历史

中国发生金融风暴的历史中国金融风暴是指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和困扰。

本文将回顾中国发生的几次金融风暴,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1980年代初的金融风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中国遭遇了一次金融风暴。

这次金融风暴主要源于政府放松了金融管制,导致了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和金融市场的混乱。

1988年至198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银行不良贷款激增,金融机构陷入信贷危机,金融体系严重受损。

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东亚地区,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次金融风暴的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国家的外债和投机性资金的大规模撤离,导致了亚洲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和金融体系的崩溃。

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受到较大冲击,股市暴跌,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国内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链断裂和信用危机。

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次金融风暴的起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出口市场遭遇重创,国内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同时,中国的股市也受到冲击,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危机,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成功稳定了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

四、2015年的股市崩盘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崩盘,被认为是中国金融风暴的一次重要事件。

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是中国股市泡沫破裂,投机炒作行为过度,市场信心受挫。

股指大幅下跌,数万家上市公司遭遇巨大损失,投资者遭受重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危机,包括暂停熔断机制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最终稳定了股市。

五、2020年的疫情冲击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也不例外。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案的启示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案的启示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案例及启示享特兄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疯狂投机白银,控制了美国期货市场中超过一半的期货合约,同时还持有1.2亿盎司的白银现货,把白银这样的大宗商品从2美元/盎司推高到50.35美元/盎司,创造了金融投机史上一段前无古人的传奇。

他们疯狂得妄图与全世界做对,却终被世界遗弃。

一、案例概要上世纪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滥发纸币为通货膨胀打开罪恶之门。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兄弟俩发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并决定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早在1973年,尼尔森就开始在中东购买白银现货,当时的价格为2美元/盎司左右,同时亨特家族还在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买进白银期货。

到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经购买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白银现货,并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购买了3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他们俨然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白银持有人之一。

白银价格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启动和攀升。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即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1979年夏天,尼尔森-亨特终于发动了总攻。

他要给缓慢上升的白银价格推上最后一把,使它像黄金一样发生井喷行情。

亨特家族与全世界白银交易商的决斗开始了。

尼尔森-亨特通过其控制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下达了累计4000万盎司的买入指令。

“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实际上只有两组股东,第一组是亨特家族,第二组是沙特的王子和巨富。

亨特兄弟通过许多华尔街经纪人完成购买指令,其中包括希尔森、贝奇等大型投资银行。

人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巨额买盘,银价很快从6美元上升到1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买入。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白银大牛市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白银大牛市

上世纪七⼗年代的⽩银⼤⽜市1971年,在损失了⼤量⽩银储备后,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布美元与⽩银脱钩。

此后的⽩银价格完全脱离了政府定价模式,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银冲破了布雷顿体系的牢笼控制,成为由市场供求关系定价的⾃由⽩银,随后⽩银价格飞速上升, ⾄1973年因美元⼤幅贬值的诱导,再次引发了欧洲各国抛售美元抢购⽩银的浪潮。

在这个市场浪潮冲击下,导致西欧和⽇本汇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

经过各国之间的紧急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浮动汇率。

同时⽩银涨过100美元/盎司⼤关,是原来官⽅所规定兑换价格的三倍。

在同⼀时期,美国和其他西⽅国家的通胀率再次急剧升⾼。

加上美国⽩银市场的建⽴和发展,美国公民在被禁⽌数⼗年后,重新获得拥有⽩银的权利,交易商和个⼈投资者认定这些将极⼤地增加对⽩银的需求,因⽽倾囊买进。

⾦价继续不断攀升,新的历史最⾼价格不断被刷新。

最后⽩银价格在美国⽩银市场对美国公众开放的当天,⽩银价格才冲顶回落。

此时的⽩银价格是200美元/盎司。

(对这个市场现象,熟悉股市规律的投资者应该都不陌⽣,“利好兑现、见顶回落”!看来中外都有适⽤的地⽅。

) 1975-1976年间,⾼通胀率引发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和破产风潮是当时最突出的世界经济景象。

为了平抑市场对⽩银的投机需求,美国财政部宣布拍卖部分⽩银储备,国际货币基⾦组织也同出此举,并且要求成员国使⽤“特别提款权”作为记帐单位,取代原先使⽤的⽩银。

当美国和国际货币基⾦组织的⽩银进⼊市场销售时,⽩银市场价格创出了低价102美元/盎司。

但此时拍卖中的⽩银总是被踊跃认购的买单所消化。

⽩银在上世纪70年代的价格飙升⾛势图(季度K线) 1977年⽩银价格出现⼤幅反弹,此时通货膨胀重新成为世界各国的焦点,很快⾦价在1978年⼜超越了前次⾼峰的200美元/盎司。

1979年,⽩银市场出现了买⽅⼒量⼤有不管任何⼈抛出多少⽩银就吃下多少⽩银的⽓势,迫于强⼤的市场购买⼒的压迫,美国和国际货币基⾦组织被迫压缩了原定的⽩银拍卖计划,不久就彻底放弃了这项计划。

四十年前的惊涛骇浪:重温史上最大期货逼仓事件始末

四十年前的惊涛骇浪:重温史上最大期货逼仓事件始末

四十年前的惊涛骇浪:重温史上最大期货逼仓事件始末1970年代,对全世界的金融家和企业家来说都是充满危机和挑战的十年。

美国在越南战场难以自拔,中东战争导致了石油禁运和产量不稳定,石油输出国组织登上历史舞台,拉美国家出现货币危机,而且苏联在军事上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势,这些都加剧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美国和欧洲经济出现了“滞胀”时期,其标志是石油、黄金、白银等“保值商品”的价格飞涨。

在商品市场大牛市的背景下,许多交易商和银行家把大笔资本投入了商品期货和现货投机,期货价格反过来影响了现货。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石油大王亨特家族的冒险奇遇。

与亨特家族相比,华尔街和芝加哥交易所的那些交易商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在黄金和白银产量大大提高,国际市场流动性很强的1970年代,亨特家族居然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关系,近乎垄断了白银市场,并促使银价飞涨。

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决定干预,亨特家族将榨干全世界的空头交易商,成为贵金属交易市场的传奇人物。

然而,传奇毕竟终结了。

在美国政府、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世界各国交易商的一致打击下,亨特家族损失惨重,甚至被迫放弃一部分石油产业以换取对手的宽恕。

石油大王投机白银的失败,也被许多期货教科书用作经典案例。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贵金属投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尝试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豪赌的开始在大豆市场的成功使尼尔森-亨特洋洋得意。

与此同时他还在进行另一种商品的交易,这种商品比大豆贵重的多——那就是白银。

在大豆期货获利了结之后,亨特家族更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对白银现货和期货的炒作,而且他们这次还找到了可靠的战略投资者,作为其垄断国际白银市场的盟友。

实际上,在大豆期货官司结束的1977年9月,亨特家族已经完成了巨额的白银囤积,而且白银价格早在1976年就出现了大涨。

现在,亨特家族已经看到了美国监管部门的软弱无力,打算在白银期货市场上再玩一把豪赌。

这次,他们还有获胜的希望吗?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这个数字看起来很低,但已经从最低点上升了8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财政部放宽了对白银的管制。

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

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

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来源:汇鑫期货我们在进入期货市场进行期货交易时,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在期货交易各个操作环节上的风险点,以提高自身素质,规范交易行为,把风险降到最小限度。

根据风险的不同影响作用,可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根据风险的可控性,可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根据风险的主体,可分为政府管理风险,交易所管理风险,期货经纪公司服务风险和客户交易风险。

1.大户操纵期货市场虽是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但仍难免受一些势力雄厚的大户的操纵和控制,造成投机性的价格起伏。

美国白银大王享特兄弟在1980年初炒白银不幸失手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1979年初,亨特兄弟以每盎司6一7美元的价格开始在纽约和芝加哥交易所大量购买白银。

年底,已控制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 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

1980年1月17日白银价格涨至每盎司48.7美元,半年时间上涨了四倍。

在黄金市场的刺激下,白银价格在1月21日达到50.35美元的历史最高峰,比一年前上涨八倍多。

这种疯狂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最终必然会猛跌下来。

此时,美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银根,利率大幅上调,期货投机者纷纷退场,致使银价暴跌。

到3月底,跌至每盎司10.8美元,使白银市场几乎陷入崩溃的境地。

亨特兄弟在这场投机风潮中损失达数亿美元。

2.投机心理投机者加入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货价格的上下波动来获利。

因此,何时买进卖出,主要取决于他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即价格预期,他预期价格将上涨时买进,预期价格将下跌时卖出,预期价格将盘整时则观望。

投机者的价格预期不仅受期货价格变动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而且还受他们对当前和历史的价格走势判断的影响(技术分析)。

因此,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人们预期价格将上涨而纷纷购进,从而推动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的趋势信息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价格上涨预期,人们进一步购进,从而推动价格进一步的上涨。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银市大案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银市大案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银市大案【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美国亨特兄弟操纵银市案曾在国际商品期货市场掀起轩然大波,震惊世界,成为上个世纪期货市场的典型操纵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白银价格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启动和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的白银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即以每盎司 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皇室以及一些大的白银经纪商,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他们已控制了纽约商业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然而当NYMEX在美国商品期货贸易委员会CFTC督促下采取了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只许诺平仓交易等方法后,亨特兄弟因持仓本钱大幅提高无法追加巨额保证金,又因接盘失败银价下跌而无力归还贷款,不能不抛售作为贷款抵押的白银现货,随即致使银市大跌。

从石油到白银,所有商品价格的过度

从石油到白银,所有商品价格的过度

从石油到白银,所有商品价格的过度波动都是投机者制造的?对交易员操控2008年石油价格的指控,使加油站和其他地方的议论纷纷更加热闹了,指控称,投机者推高了石油价格,诱发了价格飙升以及让人束手无策的价格大幅波动。

5月24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the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简称CFTC)在一份联邦诉讼材料中,指控瑞士一家机构的两名交易员以囤积和抛售数百万桶石油的方式,在衍生品合约上获利5,000多万美元。

该项指控是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指派一个特别工作小组调查石油价格欺诈和操控之后三周提出的,同时也是众议院一个监督委员会的民主党人士报告称“石油的过度投资可以造成价格虚高30%”之后的第二天提出的。

近些天来,指责投机者是个颇为流行的消遣,但是,沃顿商学院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则认为,这些指责往往是找错了对象。

尽管投机活动确实存在,而且也确实可以影响价格,不过,石油以及其他商品价格最近的大部分波动都有其重要的经济原因。

在市场中,投机是一种正常的功能,与非法的价格操控并不是一回事。

他们告诫说,试图控制投机活动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通过承担风险以及保持价格流动的方式,投机者在保持市场健康运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投机者有时可能会将短期价格推升得过高或者打压得过低,不过,通常来说,他们都能让波动的价格回归。

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克里斯塔·舒华茨(Krista Schwarz)认为,过去几年来,大部分石油价格的波动都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原因并不在于过度的投机。

“我不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纠缠的这个特殊案件有什么价值,不过,我要说明的是,与全球石油市场的规模比起来,5,000万美元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舒华茨谈到,他的一篇题为《投机者消息灵通吗?》(Are Speculators Informed?)的论文即将在《期货市场杂志》(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刊出。

简析美国上世纪80年代银行业危机成因

简析美国上世纪80年代银行业危机成因

简析美国上世纪80年代银行业危机成因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将其积沉的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此举大大提高了美国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价格、解雇工人、缩减生产,美国国内面临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同时并存的困局。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率,美国提高利率,因为提高存贷款利率将提高持有货币的成本,减少现金的流通,收缩货币供给,同时提高私人部门投资成本,降低总需求,降低价格总水平,抑制通货膨胀。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繁荣时期,美国银行业为扩张业务规模,积极向拉美国家提供了许多贷款,这些贷款使得拉美国家在美国为拯救国内经济提高贷款利率后陷入债务泥潭,面临巨额债务到期却无力偿还,最终爆发债务危机,重创美国银行业。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总需求疲软,产出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衰退,首先时80年代前半期美国农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导致农业不动产价值降低,使得集中以农场不动产为抵押品的银行资产减值,坏账率飙升,最终因资不抵债破产。

其次是8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同样使得大批集中以住房为抵押品的银行因抵押品贬值、坏账率飙升、最终资不抵债而破产。

可以看出,美国银行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拉美债务危机和国内部分行业衰退导致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使得负债端与资产端的差额扩大到无法用银行资本金弥补,被迫破产关闭经营。

但对此,美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也必须负有责任。

监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业务素质低下,且监管松散,无法及时识别问题并加以矫正,变相放任和助推了美国银行业风险的聚集。

另外,由于50年全球经济欣欣向荣,银行业扩张需求高涨,监管机构降低了银行准入标准,大量缺少经营管理经验的新银行成立,这些新银行在危机出现时最先受到冲击并倒闭,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恶化了民众恐慌情绪的蔓延,最后连累老银行业也随之大批倒闭。

银价56年变迁:金银比价回归15倍不是梦

银价56年变迁:金银比价回归15倍不是梦

银价56年变迁:金银比价回归15倍不是梦银价56年变迁:金银比价回归15倍不是梦2011年03月26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艾经纬张岚历史数据测算,黄金和白银比价的历史平均水平在15倍左右目前每盎司近40美元的白银价格是顶部还是仍属底部?《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白银50美元/盎司的价格,现在30多美元/盎司并不高,长远来看,现在的价格仍是底部,2~4年内肯定会突破100美元/盎司,同期黄金也会涨但肯定比白银涨得慢。

1955年~1970年:美国财政部抛售白银二战以后,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动下,欧洲、日本开始进入经济复苏状态,这一阶段白银需求大幅度提升,同时矿产供应以及其他供应渠道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

从1955年开始,美国财政部出售了数量惊人的白银储备,使得白银的价格维持在银币“币值”之下。

另外,市场对银币流通的需求因总体经济的实际增长而增加了很多。

1960年,美国财政部出售了2200万盎司银条和4600万盎司银币。

1961年又出售了6300万盎司银条和5600万盎司银币。

当时,美国财政部意识到如果不立马采取措施开始让白银退出货币市场的话,白银会消耗殆尽。

1961年,美国财政部下令5美元和10美元的银圆券不再流通。

同年11月,财政部暂停之前以91美分的固定价格出售银条,这样一来,白银在市场上的报价迅速提高。

到1966年,美国财政部减少银币的项目准备就绪,但继续出售银条,保持白银市场相对平稳。

1971年~1980年:货币属性被取消与亨特家族爆炒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彻底取消了白银的货币属性,并且停止介入白银市场。

这使得白银的总供给量稳步下降,而制造需求大幅度提升,新供应的白银远不及市场的需求。

到1979年,投资者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坚信白银市场正面临着金属的极度短缺,在某一时刻银价可能急剧上升。

许多交易商和银行家把大笔资本投入了商品期货和现货投机,期货价格反过来影响了现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阴谋之1980年美国白银期货风暴吕达君1960年代为了缓解白银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美国政府不得不出面调节,从战略储备中向市场出售了17亿盎司的白银。

当时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度”,不允许美国人买卖黄金,因此,人们认为,持有白银就是防止和对付通货膨胀的最好手段。

1970年,亨特家族通过经纪公司买进了几千盎司的白银。

在1973~1974年,更是大量买进白银。

亨特了解到,白银的生产在今后多年里都无法完全满足社会消费的需求。

市场储备的白银不会太多,由此他产生了一个罪恶的阴谋念头:买空市面上所有的白银,进而操控整个金融市场。

于是纳尔逊·亨特和他的同伙开始非常隐蔽地进入银市,悄悄囤积白银。

根据期货交易所公开的统计数字,短短几个月内,银价也从每盎司2.5美圆上涨到每盎司6美元。

纳尔逊·亨特花费超过1亿美元,买进了超过4000万盎司的白银。

银市已经出现羊群效应,银市交易所投机者众,银价不断上涨,亨特捂仓不动。

1975年,亨特家族需要筹措进一步投机白银所需的巨款,据说前美国财政部长詹·康纳利(John Connally)从中牵线搭桥,亨特最终与德黑兰的阿拉伯巨富们建立了联系:一个阿拉伯富商、两位沙特阿拉伯酋长,以及其他几个富翁。

亨特的兄弟威廉·赫伯特·亨特(William Herbert Hunt)此时也参与进来。

这个由阿拉伯人和亨特家族组成的同盟,以一家国际金属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在百慕大群岛注册,这里是避税天堂。

这样,他们的投机资金就不受美国政府监管,建立了一个在美国进行白银投机活动的指挥中心。

他们做好了冲击美国白银市场的准备。

纽约和芝加哥的白银交易所银价开始缓慢地上涨,随后成交量大幅度增加,光是1979年秋天,就有8000多份、总量为4000万盎司的期货合约到期。

价格上涨速度越来越快。

亨特家族坚持要求按照期货合约来交割实物,使市场白银的流通量越来越少,以此迫使银价持续上涨。

1979年秋,银价突破了每盎司15美元的记录。

富翁们不断买进白银,使已经高涨的投机气氛达到沸点。

这时其他投机者也参与到白银投机中来,他们相信白银价格会继续上涨,并通过买进白银来推波助澜。

他们也开始要求实物交割。

—些重要的贸易公司和期货交易所的白银存货开始被耗尽。

白银市场面临有价无货的危险。

1979年末,1盎司白银的价格已经超过30美元。

这时有许多重要的贸易商行和经纪公司也转而从事白银的投机活动。

在每盎司35美元的价位上,美国安格公司与亨特家族成交了1900万盎司白银。

市场投机活动的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此时看好银价必将下跌的伦敦金商莫卡特家族(Mocatta)也参与了进来。

在银价不断创造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他们认定银价必将下跌。

于是他们开始大量卖出他们手中没有的白银---期货合约。

因为根据期货合约规定,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必须交付实物,否则必须在期货合约到期之前卖出期货合约---即把交付实物的责任转移到下一个买家身上。

他们做的是“击鼓传花的游戏”---用少量的保证金换取10倍以上的买卖金额期货合约,获取比较大的买卖差价,而转嫁危机于期货合约的承接者。

现在的所谓期货市场,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由金融大鳄操控市场价格,炒买炒卖期货合约,以牵取暴利,以邻为壑,窥视并且置对手于死地的地方。

大鳄们反而美其名曰“套期保值”,以此引诱不明就里,信以为真的天真的人们上钩。

这是已经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

当你刚刚参与期货市场的时候,大鳄们肯定会丢给一些鱼饵,到你投入大量资金的时候,你就成了大鳄的鱼儿了。

亨特投机集团此时已囤积了2亿盎司的白银,总价值大约是100亿美元。

这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阴谋家仍然不准备收手,他们的疯狂行为,严重捣乱了白银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终于惹怒了市场。

不仅惹恼了贸易商行,而且也激起了那些需要白银来维持生产的企业家们的愤怒。

柯达公司每年为生产胶卷需要购买5000万盎司的白银。

一些需要使用白银生产感光胶片的大集团也不愿意看到银价狂涨,许多有关厂商开始向这个损人利己的阴谋集团发起舆论攻势。

蒂芙尼公司(Tiffany&Co)在《纽约时报》上的广告中叱骂:“我们认为囤积好几十亿美元白银的人是丧尽天良的。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保罗·沃尔克(Paul Volker)也出面警告银行,不要再为白银投机者提供贷款。

1980年1月初,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管理委员会被迫出拳,有史以来第一次限制大买主的买卖数额。

这一规定大大限制了投机行为,但是其他中小投机者还是通过买进白银而不断抬高银价。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将近50美元,这时,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管理委员会向疯狂的白银期货投机者们宣布:从即时起,只允许卖出白银,禁止买进白银。

这对亨特家族来说,无异于致命的一击。

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发布禁购令后48小时,银价就跌至每盎司30美元。

对于看错行情的投机者来说,银价下跌得越快,他们的损失越惨。

伴随着银价的不断下跌,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抛售白银,经纪公司也在拼命把手中的期货合约强制出售掉(结清多头头寸)。

这又引起银价的新一轮大幅暴跌。

许多白银投机者因此被迫退市。

几天后,亨特家族也不得不追加了保证金,数额达到惊人的9亿美元。

但是当到了1980年3月中旬银价已跌到每盎司20美元的时候,阴谋制造者亨特家族把自己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已经没有资金平仓。

1980年3月27日,刚开市时银价是每盎司15美元,当Bache公司的经纪人在电话里要求亨特家族再追加好几百万美元保证金用以平仓的时候,亨特家族无奈而沮丧地回答:“我们无法追加保证金。

”在几个小时内,银价下跌到每盎司10美元。

当风声传到股票市场上,股市也出现了混乱。

与亨特家族及其石油产业有关的股票成为抛售对象。

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价格失败——维护市场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这个案例是上个世纪期货市场的重要操纵事件,其戏剧性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20世纪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具体过程见下图。

白银价格从1973 年12 月的2.90 美元/盎司开始启动和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的白银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 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即以每盎司6.70 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 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 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皇室以及一些大的白银经纪商,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 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他们已控制了纽约商业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到1980 年1 月17 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银价已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 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

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就在亨特兄弟疯狂采购白银的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000美元。

一张合约代表着5000盎司白银。

在2美元/盎司时,1000 美元合10% ;而价格涨到49美元/盎司时就显出少得可怜了。

最后,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在CFTC的督促下,对1979-1980年的白银期货市场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和只许平仓交易等。

其结果是降低空盘量和强迫逼仓者不是退出市场就是持仓进入现货市场,当然,由于需要占用大量保证金,持仓成本会很高。

当白银市场的高潮在1980年1月17日来临之时,意图操纵期货价格的亨特兄弟无法追加保证金。

在1980年3月27日接盘失败,白银市场价格出现了下跌。

价格下跌时,索还贷款的要求降临在亨特兄弟面前。

他们借贷来买进白银,再用白银抵押来贷更多款项。

现在他们的抵押品的价值日益缩水,银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

3月25日,纽约投资商Bache向亨特兄弟追索1.35亿美元,但是他们无力偿还。

于是Bache公司指示卖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银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白银倾泻到市场上,价格崩溃了。

亨特兄弟持有数千张合约的多头头寸。

单单为了清偿债务,他们就要抛出850万盎司白银,外加原油、汽油等财产,总价值接近4 亿美元。

亨特兄弟去华盛顿求见政府官员,试图争取财政部贷款给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此时,亨特兄弟手里还有6300 万盎司白银,如果一下子抛出,市场就会彻底崩溃。

另外,美国的一些主要银行,如果得不到财政部的帮助来偿还贷款,也要面临破产的危险。

在权衡利弊之后,联邦政府最终破天荒地拨出1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来拯救亨特家族及整个市场。

从亨特兄弟操纵白银市场的事件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石。

交易所发现有操纵市场行为的企图,就会来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制止操纵危机的大面积爆发。

同时,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监管机构在解决由操纵引发的风险中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

在白银案例中,美国监管者在面对由于操纵风险而造成市场机制失灵时,拿出最终解决危机的方案,以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我们作为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一定要从维持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前提出发,提倡理性交易,促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