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水资源》教案
保护水资源教案

保护水资源教案保护水资源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保护水资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护水资源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能力目标1. 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 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 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1.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 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 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1. 讲述和讲解法2. 对比和分析法3. 讨论法教学准备1.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2. 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3.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爱护水资源》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2、假如没有水,你想世界将是什么样?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水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P70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请谈谈有关海水的成分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知识?2、你如何看待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不久将出现水危机?3、阅读课本第70页图4-4、图4-5及水资源紧缺指标说一说你获得哪些信息?[归纳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爱护水资源》公开课教案

《爱护水资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重要性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危机。
2. 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4. 爱护水资源的方法和建议5.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水资源的相关图片和数据。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3. 开展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4.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护水资源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水资源保护相关资料3. 互动游戏道具4. 课后实践作业布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丰富程度。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5. 互动游戏: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问答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法律法规: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爱护水资源的法律依据。
7. 方法与建议:引导学生学习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8.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护水资源。
9.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10.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水资源保护。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水资源分布、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评价学生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班会范文汇总六篇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班会范文汇总六篇【篇1】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班会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5~106页“节约用水”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准备:1.调查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查找有关宣传节约用水的资料。
2.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3.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1.视频,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优美的水声。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预设:水)教师:老师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水”的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宝贵的水资源)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看完这篇报道,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预设1: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预设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教师:是啊,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离不开它。
但在实际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调查了周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预设:洗车,水龙头没关等)教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很习以为常的小事,因为有些人意识不到水的珍贵。
但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许多人在备受干旱的煎熬。
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
(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图片)3.观看图片,思考讨论揭示活动主题。
《保护水资源》教案8篇

《保护水资源》教案《保护水资源》教案8篇《保护水资源》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西海固,懂得水是生命之源,教育学生保护水资源。
2、使学生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了解一些节水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水资源,节水措施等资料。
2、分组调查家里及周围的用水情况。
活动过程:一、队会开始仪式:(一)整队、报告人数中队会时,由小队长整理本小队的队伍,然后向中队长报告,中队长再向中队辅导员报告。
(二)正式部分:(中队长主持)宣布队会开始----出旗-----唱队歌-------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二、进行活动:l谈话导入当今世界,节水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们生活的地方缺水问题似乎还不怎么明显,但有许多地区,缺水情况十分严重。
苏州少先队形象大使苏苏、州州两次去缺水的西海固,让我们随着他们的摄像机一起去看看。
l观看苏苏、州州两次去西海固的宣传片l谈感受刚才我们随着摄像机一起走进了西海固,你有何感受?l认识西海固西海固,位于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地带,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属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0倍。
由于山大沟深、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西海固地区历来有着“贫瘠甲天下”的称号。
因为干旱,使得这里成为一片不毛之地,举目望去,看不到一丝绿色;因为干旱,这里百姓的饮水就靠雪水维持,终年不洗澡不洗脸,过着我们“天堂”人无法想象的生活;更是因为干旱,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这里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l联系实际,交流用水情况。
西海固的孩子从未洗过澡、从未见过鸡蛋和矿泉水,靠着把污浊的雨水当作宝贵的生活用水,对他们来说水是多么重要,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从小节约用水,不浪费每滴水,看看我们生活中或你周围,大家的用水情况怎样呢?1、交流家里用水情况,每个月用水吨数2、交流生活中浪费水情况调查。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3篇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篇6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而许多地区水资源浪费、污染很严重,污水任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用水和生活环境。
那么,利用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关于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教育,因为如何节约用水不仅是工农业生产研究的问题,也直接联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每个学生自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是本课题的一再强调的中心。
另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也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第一,地球上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很缺乏的;另一方面,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通过大量的生动、写实的录象、图片等有关水的概况、水资源污染等材料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受很深,在此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留有不少的遗憾。
下面简要谈一下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
一、引入有震憾力。
通过“新闻调查”节目的一段片断,抛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一个原本依傍淮河的美丽的村庄为什么变成了如今令人恐惧的癌症村?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可能会想到与水源、空气、食物等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关,那么再看到问题的答案,令学生感到触目惊心,由于水质污染给人类已经带来了惨重的灾难,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爱护水资源!二、教学环节清晰自然。
整堂课环环相扣,过渡较流畅,有条不紊,引入过后,由一段视频:地球上水资源概况,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水资源很丰富,储量很多,分布也很广泛的印象,再提出了一个疑问:那么地球上水资源如此丰富,下段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在影片《荒岛余生》片断中,男主人公身处海洋,走向孤岛时,那种口渴的样子,苦苦找水以及喝树叶上的露珠的艰难景象,让学生又感到淡水资源如此短缺!这样的设计,十分清晰,又富有辩证的思想,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水,形成鲜明的对比。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
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
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分析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内,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
珍惜水资源中班教案七篇

珍惜水资源中班教案七篇珍惜水资源中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我国现有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节约用水。
二、活动重点:介绍水在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活动难点:使学生明确水到底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这个问题,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象,从而认识到保护我国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活动过程:(一)录像引入。
主持: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主持:在活动前,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与水有关的录像吧。
(学生观看录像。
)(二)揭示活动主题。
主持:从录像中我们看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所以应该节约用水。
各小组活动展示。
主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我们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的资料。
首先请第一小队汇报。
1、第一小组:出示图片生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约占总水量的2.6%,其中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分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总水量比较起来,能饮用的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啊!生2:中国的人均水资源约2300立方米,只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在世界排名121位。
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2、第2小组展示:(1)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的摄影。
主持:原来水这么重要这么宝贵!可是我们人类却不懂得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源。
我知道第2小组已经收集了很多在学校里浪费水的现象,请第2小队的同学为我们介绍各位同学,我们第二小组在生活中捕捉了许多镜头,请大家仔细看,能否找到你的影子?(2)水污染摄影3、第3小组展示:欣赏小品《收水费》(1)小品表演,引出节水方法的讨论。
主持人:是啊!同学们,大家能为小陈一家想出节水的好办法吗?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想想办法吧!(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节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护水资源》教案
龙山中学肖娜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方法与过程
(1)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
(2)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3)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节水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3月28日是中国水周。
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1、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A、收集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水污染的情况。
B、调查你自己家的用水情况。
2、情景导入
提问:我们每天都要用水,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回答:略
引入: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
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3、讲授新课: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板书)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展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讨论: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
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原因:1、淡水资源比较少(能直接饮用的仅占水资源的0.769%);
2、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水量增多;
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被污染。
4、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20多个国家缺水)
展示:部分国家的人均水量图
我国各地区(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均水量图
讲解: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
(用具体数字说明)
展示: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各类损失的资料
讲解:从种种的表格、数学、资料都向我们诉说着淡水资源的短缺,21世纪,水资源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二、爱护水资源(板书)
1、节约用水(板书)
展示:自己家的用水情况,并根据课本第62页调查项目打分标准进行打分。
提问:生活用水节约和浪费相比较有什么差距?
展示:生活用水节约与浪费方式比较
小结: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节约用水,并把这种风尚不断地讲述给别人,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介绍:《水法》和节水徽记。
2、防止水体污染(板书)
1)水体污染: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和周围的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污染的途径(板书)
(A)工业生产各种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
(B)农业上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提问: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展示: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3)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3)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总结:略
练习: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