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较教育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比较教育学 考试要点

比较教育学 考试要点

1.比较教育学学科创立的标志:1817年法国人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2.比较教育学的概念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3.比较教育学的的目的:认识及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借鉴国际教育经验探讨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国际教育交流、理解和合作推进全球教育发展战略4.比较教育学的功能特征:借鉴性功能认识性功能交流性功能预测性及决策性功能发展性功能5.比较教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6.比较教育学产生的学科基础:伯克托尔德的《论指导和扩大爱国访问者的探讨》巴塞特的《关于外国教育和教育模式考察结果的利用问题》法国教育学家马克安托万朱利安集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7.全盘借鉴的比较教育学特征:借鉴促进新教育传播借鉴推动了现代教育体系形成(主要代表人物:英国的约瑟夫凯、阿诺德;法国的朱利安、库森;美国的贺拉斯曼、巴纳德)全盘(形式)借鉴的比较教育研究特性8.因素分析法概念:抽象形成各国教育制特点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并把它摆在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民特性之中加以理解代表人物:阿诺德和萨德勒(英国);施奈德(德国)、汉斯(英国)9.因素分析法的比较教育特:1)适应多元化教育发展,为现代教育改革服务2)创立因素分析法的学科理论分析框架3)推进学科建设的科学进程4)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和建立专业研究队伍5)推动世界性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5年11成立,对推动国际间比较教育的发展起1979年成立11.理性借鉴阶段比较教育学科特征:1)在规律指导下的学科研究体系2)共同目的下的科学研究体系3)在战略性思维下的研究整合4)在整体预期视野下的学科洞察力12.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演进:形成阶段(1817—20世纪50年代);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整合—重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现在)13. 因素论分析框架的主要观点:其一: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以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其目的包括对制度与现象的描述、对决定因素的分析和解释,以及促进借鉴和改进其二:强调对教育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分析,并对教育性质、状态和发展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和解释其三:指向多因素的系统分析,并引出多领域或跨学科的探讨14.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国际教育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教育能力、文化过程、教育发展过程15.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教育目标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国际教育交流16.国际教育组织的运行特点:时代性、互动性、整体性、合作性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以国际理解与和平,消除国家、民族和种族间的对立、隔阂和冷漠,反对暴力和战争为基本价值取向;第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重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第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重以人的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18.国家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矛盾:人员交流与人才流失的矛盾;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性矛盾;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性的矛盾19.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理念: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强调动态的文化理解、倡导复归生活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20.教育全球化的内涵:是教育的一种普遍化,它体现为各国、个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本提纲仅供参考,请结合课本与笔记进行复习)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1、比较教育学的定义(P7)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P17-18)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

两者关系为: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

按照研究内涵的大小,可分为整体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方面的问题)和局部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

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可分为专题研究(将各国同一类教育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有许多层次)和总体研究(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有横纵向之分,详见教材)。

第二章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P27-39)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

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

法国的的朱利安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

法国的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美国的贺拉斯·曼(《第七年报》,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等人在介绍和借鉴外国教育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学科的形成阶段。

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①英国的萨德勒(此时的先驱,《教育问题特别报告》,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

他还提出了民族性这一概念,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

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美国的康德尔(1933年《比较教育》,是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的参考书目可能会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而有所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书目,供您参考:
1. 《教育学原理》-王培民、刘玉树
2. 《心理学概论》-杨庆堂、郭永怀
3. 《课程与教学论》-刘红波
4. 《教育法学》-郭平、何云根
5. 《教育经济学》-罗和平、程娟
6. 《教育测量与评价》-张勇
7. 《比较教育学》-张贵明
8. 《教育统计学》-孙宏开、赵元良
9. 《现代教育技术》-侯涌泉、杨红梅
10. 《学前教育学》-张廷琳、杨桂英
请注意,具体的参考书目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大纲而有所变化,建议您在报名参加考试时获取最新的官方公告或咨询相关机构,以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1。

(完整word版)《比较教育学》(完善版)

(完整word版)《比较教育学》(完善版)

《比较教育学》第一章导论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

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三、“理智的框架”:第一,规范模式(normative pattern) :影响各国教育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第二,制度模式(institutional pattern):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资料。

第三,精神模式(pattern of mental state) :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方面的资料.第四,自然模式(physical pattern) :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资料.四、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1.学科的倡导阶段,19世纪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的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发展本国教育,但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对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停留在描述的水平,没有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揭示出教育规律.2.学科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这个阶段比较教育学成为高校的课程,在本阶段比较教育开始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规模不够广阔,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成果不丰富。

比较教育 自考复习纲要

比较教育 自考复习纲要

第一章概论(适合出填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等)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专门的研究领域开始的标志:朱利安 1817年《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借鉴时代另外几位比较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者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标志“因素分析时代”的其他代表人物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者萨德勒和汉斯主要强调教育以外的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因此有人将他们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而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佳偶制度形成中的影响,因此有人将其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在我国,1930年燕京大学也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分为几个发展时期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几种观点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比较教育的学科领域(四个研究领域)比较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第二章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流派(适合出简答、名词解释、填空等)朱利安的影响及其历史贡献萨德勒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与贡献康德尔的代表作《比较教育》,康德尔对比较教育发展的贡献汉斯认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分为哪三类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第三章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适合出名词解释和填空或选择)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研究方法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诺亚与埃克斯坦科学量化法的七个步骤霍尔姆斯问题法的五个步骤第四章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适合出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即至少包括哪四个方面教育国际化的成因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其影响“国际教育”的概念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的影响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不利影响和积极作用,比较教育在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第五章美国教育美国教育演变的四个阶段美国公立教育的先声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和小学的创建以及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莫雷尔法案》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第一所初级中学的创建《史密斯—休士法》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的创建1958年《国法教育法》1983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典型的地方分权制)联邦教育部成立的时间 1979年教育的实际领导权掌握在基层学区手中美国的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主要是学区美国高等教育行政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美国学制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使,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世称单轨制美国现行学制是:中小学六三三学制,高等教育4年美国义务教育的年限美国的学位制度,四个层次的学位美国小学德育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包班制是美国小学最流行的形式美国中学的主体是综合中学根据高校提供的课程种类、授予学位的情况和科研的水平,美国高校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或层次一般而言,美国高校招生有开放招生和综合招生美国本科教育主要是通才教育美国中小学教师绝大多数由设有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的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来培养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主要措施及效果《2061计划》老布什1991年签署《美国2000:教育战略》,阐述了6项“国家教育目标”1994年克林顿签署《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第六章英国教育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第一笔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以及1839年英国政府设置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标志着英国政府干预教育时代的开始1902年《巴尔福法案》的内容与意义1926年《青少年教育》的内容与意义《1944年教育法》的内容与意义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英国教育行政的特点英国现行学制结构,义务教育年限英国的独立学校系统英国公立中学主要包括哪5种类型公学第六学级英国大学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其中私立大学只有一所——白金汉大学英国大学的学位分为哪四个等级英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P176)职业教育的改革主要创设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七章德国教育马丁·路德首次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义务教育后,德国机会在各地都实行了义务教育1794年普鲁士以法令形式将教育机构收为国家机构德国的幼儿园在福禄倍尔的创办下发展起来凯兴斯泰纳创立职业学校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事实上承认了各州文化教育的立法权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联邦主义1969年成立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为了在教育政策上使各州取得最低限度的统一,联邦德国建立了一系列协调机构,主要有哪几种联邦德国现行的学校制度与其他国家比,联邦德国学制的显著特征(P191)中学的几种主要类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P200)联邦德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核心(P202)德国教育改革动向第八章法国教育拿破仑时期创建的“帝国大学”含义1833年《基佐法》是关于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律1880年代一系列《费里法》规定法国教育发展的免费、世俗、义务三原则1947年“郎之万—瓦隆计划”提出的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大原则1968年《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案》的三原则法国教育行政的特点法国现行学制是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初中前两年是观察阶段,后两年为方向指导阶段法国的“大学校”法国1989年《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法国初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启示1984年《萨瓦里法》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原则——现代化、职业化和民主化(P228最后一行)第九章日本教育1872年《学制》,标志着日本国民教育制度正式诞生。

比较教育考试大纲

比较教育考试大纲

《比较教育》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2333409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试对象:05、06文、理专班一、课程考核目的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评价学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本课程的考试均以闭卷考的形式进行,期终的考核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70%)平时和作业情况也作期终考核的一部分(30%),考核成绩为百分制。

本课程不仅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16周(16周,周课时2)。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王英杰:比较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目1、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本考试大纲根据《比较教育》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按照比较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概论考核内容1.教育比较教育的历史和现状2.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领域分化3.比较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考核要求1.了解比较教育的历史和现状2.掌握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领域分化第二章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流派考核内容1.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2.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3.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4.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5.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1.了解萨德勒、康德尔、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以及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

2.掌握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第三章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考核内容1.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2.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3.比较教育的重要文献考核要求1.了解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2.掌握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第四章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考核内容1.教育的国际化2.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教育3.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比较教育考核要求1. 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教育2.着重理解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比较教育第五章美国教育考核内容1.美国教育的演变2.美国现行教育制度3.美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美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美国教育改革动向第六章英国教育考核内容1.英国教育的演变2.英国现行教育制度3.英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英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英国教育改革动向第七章德国教育考核内容1.德国教育的演变2.德国现行教育制度3.德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德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德国教育改革动向第八章法国教育考核内容1.法国教育的演变2.法国现行教育制度3.法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法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法国教育改革动向第九章日本教育考核内容1.日本教育的演变2.日本现行教育制度3.日本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日本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日本教育改革动向第十章俄罗斯教育考核内容1.俄罗斯教育的演变2.俄罗斯现行教育制度3.俄罗斯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俄罗斯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俄罗斯教育改革动向第十一章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考核内容1.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为21世纪做准备2.下放教育权限,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3.转变教育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4.重视普及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5.加强教育与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6.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力求提高教育效果7.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培训,建立高质量师资队伍考核要求1.了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2.掌握转变教育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六、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述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研室名称:初等教育教研室执笔人:审核人:审定人:编写日期:。

比较教育学考试大纲答案

比较教育学考试大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1.比较教育(理论)P. 7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解释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

2.《国防教育法》(美)P.332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3.因素分析(理论)P.29要改革教育必须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参照国际的教育经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重点,转向分析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

4.《汉堡协定》(德)P.2301964年各州州长签订了《汉堡协定》,《汉堡协定》采纳了《总纲计划》的部分建议与教育改革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规定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九年;在四年制基础学校上设两年制促进阶段;各类中学名称统一为“主体中学”(至九学级结束)、“实科中学”(至第十学级结束)、“完全中学”(至第十三学级结束);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各分为两种形式,即常规形式与上层形式,后者仅包括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几个高年级,其目的是为那些在主体中学第七学级表现出有才华的学生提供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教育,为那些在实科中学第十学级也表现出才华的学生提供完全中学的教育,以利发掘人才。

《汉堡协定》的颁布意味着联邦德国教育复兴时期的结束。

一些人士认为,这一协定为超出传统学校结构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因此它也意味着改革时期的开始。

5.《学制》(日)P.158颁布于1872年的日本,《学制》在体制上参考了西方各国,包括法、德、荷、英、美、俄等国家的学制,主要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具有高度的划一性和强制性;在思想上吸收了西方的教育价值观,是以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为基础的,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009_加试_比较教育

009_加试_比较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比较教育一、考试内容及要点第一部分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一、比较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二、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分类。

比较教育研究包括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两大类型。

区域研究是基础,比较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三、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从1817年朱利安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开始,国外或者说世界比较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比较教育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四、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就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一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讲分为两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教育只是一个研究领域或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五、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一)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朱利安是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他在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是比较教育学的开山之作。

(二)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是比较教育发展中“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

(三)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其1933年出版的《比较教育》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阐释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

(四)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第二部分国别教育一、日本教育(一)日本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二战前日本教育的演进与二战后日本教育的变革(二)日本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六三三”学制。

东西方教育的融合以及系统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指导。

(三)日本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偏重学历、学校教育过于整齐划一。

改革的趋势是实行“宽松教育”,处理好教育的统一要求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

二、法国教育(一)法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重点掌握二战后的“郎之万—瓦隆计划”、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

(二)法国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五三四”学制。

出色的学前教育,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升学就业指导。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比较教育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比较教育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比较教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各计20%,共计80%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各计20%,共计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理解比较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内涵、意义、有关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2、较系统地掌握各主要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历史、现行教育制度以及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

3、能运用比较的视角和比较的方法分析我国现实的教育问题,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一、比较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二、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分类。

比较教育研究包括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两大类型。

区域研究是基础,比较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三、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从1817年朱利安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开始,国外或者说世界比较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比较教育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四、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就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一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讲分为两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教育只是一个研究领域或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五、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一)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朱利安是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他在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是比较教育学的开山之作。

(二)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是比较教育发展中“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

(三)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其1933年出版的《比较教育》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阐释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

(四)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五)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六)诺亚和艾克斯坦的科学量化法第二大部分国别教育一、日本教育(一)日本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二战前日本教育的演进与二战后日本教育的变革(二)日本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六三三”学制。

比较教育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比较教育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方面差异与共性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人才,本课程特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2)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教育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模块(1)比较教育理论模块:介绍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2)国际教育交流模块:探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3)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块:分析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4)跨文化教育模块:研究跨文化教育交流中的文化差异、适应策略及效果评价;(5)教育政策比较模块: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政策,分析其形成背景、实施效果及影响;(6)教育评价比较模块:探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2. 实践教学活动(1)文献阅读与分析:要求学生阅读国内外比较教育学经典著作,分析其中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国内外知名学校、教育机构,了解其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及管理模式;(4)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5)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教育政策,分析其形成背景、实施效果及影响;(7)教育评价比较研究: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育评价研究。

比较教育学整理后的复习提纲

比较教育学整理后的复习提纲

2014年复习范围名词解释:1.比较法(1)比较法要求首先判明决定教育制度的无形的、难以捉摸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判明比校内的力量和因素更为重要的校外力量和因素。

(2)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2.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3.比较教育学冯增俊: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4.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时代里,那些拥有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从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全球鸿沟。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程度极不平衡。

②地区鸿沟。

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③语言鸿沟。

语言鸿沟是指在信息通讯上使用英语和使用其他语言的差距,以及由这种差距带来的阅读、理解、交流、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障碍。

英语在信息交流中的广泛使用导致了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等受到严重威胁。

此外数字鸿沟还表现为④性别鸿沟、⑤种族鸿沟、⑥代际鸿沟等等。

5.教育国际化(1)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教育国际化被解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

(2)“教育国际化是指在教育思想、模式、内容,以及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国际间交流的趋势”。

(3)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能力,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过程,教育国际化是一种特定的教育发展过程。

《比较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2)

《比较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2)

《比较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比较教育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教育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 学时、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对国内外教育进行综合比较的新兴学科,比较教育学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进经验,拓宽教育视野,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国际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国际教育中的教训,为本国敦育改革提供借鉴;同时,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和提高本科师范生运用比较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教育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一)了解比较教育的基本原理;(二)掌握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三)了解世界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结合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四)能就某一专题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外析,提高比较分析水平和比较研究能力;(五)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实践;(六)促进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理解与合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专业课,是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此前学生学习了教育概论、教育史等教育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后继课程,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主要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教育问题,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教育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质量。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史四、课程教学重、难点(一)课程的重点木课程重点主要是“国别教育”和“国际教育”。

这两部分属于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章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教学;(2)关注现实,尤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探究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教学组织灵活、多样,可采用讲授、问答、自学、讨论、查阅文献、调查、课题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比较较教育学 教学大纲

比较较教育学 教学大纲

《比较较教育学》教学大纲学时数:108(自学72,讲授36)适用专业:教育学【说明】一、课程性质与内容选择比较教育学足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教育学科,是教育研究中—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个重要分支。

在教育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比较教育学被列为必修科目。

比较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以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基本的知识准备,尤其要求学生具备《教育概论》、《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等学科的扎实知识基础。

比较教育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纵向来看,包括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横向来看,包括教育行政、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改革、学校管理、教育法制、义务教育、教师与学生、课程等整个教育领域。

这样广泛的范围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涉及,必须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

根据太原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将以基础教育为侧重点选择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世界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教育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加深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比较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养成在研究教育现象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全面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3.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在当代世界和国际社会大背景下认识和解决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联系国际和国内教育实际,理解国外和国际上的教育经验与教训、教育技术与方法,从而有效借鉴,真正为我所用。

【本文】第一章比较教育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比较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领域,及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深刻领会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一些重要比较教育学家的思想及其对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掌握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提高运用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内容要点:一、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和学科基本特征。

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

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

《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比较教育学2.课程类别:限选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4.课程地位:5.总学时:36学时6.总学分:2学分7.先修课程:教育学二、课程目标(限200字以内)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对国内外教育进行综合比较的新兴学科。

比较教育学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是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吸取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 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比较教育学的定义,了解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基础原则,学习和掌握调查法、比较法、分析法等比较研究方法。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意义一、比较教育学的概念二、比较教育学的作用第二节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二、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三、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外国和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各自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成果和阶段特征。

第一节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一、学科的倡导阶段二、学科的形成阶段三、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第二节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一、第一阶段二、第二阶段三、第三阶段第三章 中国教育(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问题和对策;香港、澳门和台湾教育的发展回顾、现行教育制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中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1、近代学校出现和国民教育制度初建阶段2、国民教育制度改革阶段3、社会主义教育曲折前进阶段第二节中国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一、教育行政制度二、地方教育行政第三节中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二、对策第四节香港、澳门和台湾教育一、香港教育二、澳门教育三、台湾教育第四章 印度教育(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独立前后印度教育的发展、印度教育行政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比较教育考试重点

比较教育考试重点

比较教育1.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1817~20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借鉴”为主要特征。

代表人物:①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它标志着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的开始。

②1831年库森的《普鲁士教育报告》。

法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即1833年的《基佐法》。

③霍勒斯·曼《第七年报》④萨德勒(英):他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

2.第二阶段(20世纪初~1945):因素分析。

①康德尔,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1933年发表《比较教育》,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作。

他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受以下三个主要目的的指导:“报道—描述”的目的;“历史—功能”的目的;“借鉴—改善”的目的。

康德尔的分析社会历史背景的历史学方法,在这个阶段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占有支配地位。

②施奈德(德)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③汉斯(英)在1949年发表《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3.第三阶段(1945—现在),研究方法多样化。

①贝雷迪(美),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列、比较。

②诺亚(美)和埃克斯坦,合著《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③埃德蒙·金(英),是一位比较教育专家,《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4.比较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它的跨国或跨地区性、跨文化性。

第二是它的跨学科性。

第三是它的可比性。

5.比较教育概念: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

6.设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的或者说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教育):①通过对外国教育的比较研究,使师范生增长知识,扩大眼界。

②各国教育有一些共同问题,也各有其特殊的问题。

③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

7.比较教育的研究分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

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

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

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比较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课程学时:543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的比较教育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中一个理论与运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

在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比较教育列为必修科目。

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教育状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理解比较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了解世界几个主要国家教育的基本现状,能对不同层次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优缺点。

懂得在当代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背景下来认识和解决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联系国际国内教育实际,理解国外和国际的教育经验、教训、技术和方法,并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本课程作为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以教育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为基本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教育原理》、《外教史》、《中教史》等,本课程第一章为导论,是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是学制述要,旨在介绍世界几个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学制沿革和现行学制情况,第三章~第八章,是从纵向就各种层次教育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异同,第九章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进行比较,第十章是战后世界教育发展的回顾和对21世纪教育的展望。

第二章是基础,同时也是重点。

第一章相对而言是难点。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比较教育的概念,了解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掌握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设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的,掌握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比较教育的发展和比较教育的研究的方法第一节比较教育的发展一、比较教育的第一阶段二、比较教育的第二阶段三、比较教育的第三阶段第二节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设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的一、基本特征二、设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的第三节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方法论基础二、比较教育的研究分类三、比较研究常用的方法第二章学制述要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学制沿革和现行学制。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一、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二、学科性质: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法国19世纪的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是比较教育史的开端。

他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四、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借鉴时代”的儿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朱利安、法国的库森、英国的阿诺德、美国的霍拉斯?曼和巴纳德。

五、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徳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标志着“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

六、萨德勒反对孤立地研究教育,明确提出了“民族性”概念和研究校外事物的主张。

七、“因素分析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萨德勒、美国的康德尔、英国的汉斯和德国的施奈德。

八、康德尔的代表作《比较教育》不仅是“因素分析时代”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而且是整个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九、汉斯在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在这本书中,他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十、人们将萨德勒和汉斯等人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把施奈德的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

十一、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比较教育。

十二、1929年,国际教育局正式成立,开始以国际组织的形式研究比较教育,并定期出版刊物。

十三、在我国,1929年,庄泽宣出版《各国比较教育论》;1930年,燕京大学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十四、比较教育的发展史包括:史前史(古希腊一一19世纪)、“借鉴时代”(19 世纪一一20世纪初)、“因素分析时代”(20世纪初一一二战结束)、“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二战结束一一现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比较教育学专业复试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比较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参考书目
1.《比较教育学》吴文侃、杨汉清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2.《比较教育》王承旭、顾明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

Ⅲ、考查内容
绪论
一、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日本教育
一、日本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日本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日本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法国教育
一、法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法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法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章德国教育
一、德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德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德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章俄罗斯教育
一、俄罗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俄罗斯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俄罗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英国教育
一、英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英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英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美国教育
一、美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美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美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国外幼儿教育与基础教育
一、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八章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
第九章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
一、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第十章教育管理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
二、教育行政内容
三、学校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
二、地理、人口与教育
三、社会意识形态与教育
第十二章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革命与教育
二、世界教育面临的问题
三、未来教育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