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文化与经济、政治-市优质课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1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选择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而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据此回答1~2题。
1.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
这说明()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动力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答案] C[解析]该题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C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与材料无关。
2.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这说明() A.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C.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D.实现了文化的繁荣就能实现经济的繁荣[答案] B[解析]文化增强经济的吸引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影响,B符合题意。
A、C、D三项观点错误。
3.2011年1月4日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王振义颁奖。
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A.知识和科技决定了经济的发展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D.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科技属于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
C项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是双重的。
D项说法错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
4.2011年1月9日,2011年山西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霍州启动,该活动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之所以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因为()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答案] C[解析]本题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因为”,①③符合题意。
1.2文化与经济、政治
课堂检测
判断: 1、文化是包括经济、政治在内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2、文化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
3、文化手段可以解决其他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 ) 4、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政治的发展。( )
文化
反作用于
政治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经济】
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
诺贝尔奖 获得者曾 经论证, 战后美国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的贡献率 是33%
思考: 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 年人的世界里流传开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开 始在更广的领域里大赚特赚。动漫业内人士估测,这只“羊” 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0个亿。 到2015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GDP的约1/3 ,日本和 英国都超过了15%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不到4% 。
反作用 (反映)
经济
政治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重要性)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地位作用)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重要性)
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 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 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好 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 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 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 业利益,而且到处推销着美国 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 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 许多国家纷纷在维护世界多样 性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旗帜 下,加速发展本国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2018年电影《花木兰》 和合作。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优秀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材料三 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然则为天 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黄宗羲思想关键?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第8页
二、思想之变
变在对传统主流思想反思与批判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第11页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
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他们借助传输科学 知识来到达传教目标,在一定范围内传输西方科学知识,包含地球和各大 洲大洋等地理概念,清朝前期传教士还利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 了较为准确全国地图。
利玛窦
利玛窦绘制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效为主工商业市镇兴起。
第4页
(二)经济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专制统治压制和妨碍社会进步和转型。
第5页
二、思想之变
陆王心学兴起
思
想 之
李贽
“
变
社会批判思想兴起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第6页
二、思想之变
1.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王守仁
一、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经济发展:
农业 新航路开辟高产作物引入中国(玉米、甘薯);
农业各种经营,经济作物广发种植。
发 展
手工业 南方行业中出现开设工场新经营伎俩(自由雇佣劳动)
商业
白银成为普遍使用货币;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效为主工商业市镇兴起。
第2页
史料解读:手工业经营方式新改变
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 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 的看法。 • ①、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 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 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 的一面。 • ②、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仓廪实而知 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 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 的。 • ③、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 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 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 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 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 不正确的。
综竞 合争 国中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1、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 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得了巨大的商 业利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B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 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政治 文化
经 济
材料一: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 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 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 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 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但 25个亿的营销战绩却让它受益匪浅。 另据了解,“超级女声”节目播出期 间单场手机短信收入超过1500万元,单场短 信税收可实现45万元,湖南卫视仅7场总决 选的广告收入就将近2000万元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点
必修1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4、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2)》
经济是基础, 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 定的经济 所决定。
情景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 体现。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 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各项工作 。
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探究二: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辨析: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 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 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 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 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 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练一练 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不使其形成 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 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 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的热播就说明 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文化 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 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zxxk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思考: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吗?(课本第10页专家点评一) §2、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举例说明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设计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文化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把握当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②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①运用事例举例和描述,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
②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体验、感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识。
②让学生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为我国综合国力攀升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2学情分析评论《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
①从高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
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
②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辩证思维有待培养。
③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解力和分析力,能够根据相关材料得出对应结论;能在现实生活中感悟文化的魅力。
但由于刚刚接触《文化生活》模块,对文化的科学性、具体性问题的认知往往会比较粗浅、偏颇和模糊。
④从学习动力看,高中学生视野宽阔,有敏锐的洞察问题能力。
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比较关注,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非常自豪和骄傲,故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3重点难点评论教学重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评论(三)教学过程实践1.历史长河中的海盐文化【学生活动】展示:历史长河中的海盐文化文艺活动:骚子歌和滚灯园林建筑:绮园文化名人:张元济、张乐平、余华【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展示身边的文化色彩,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索,畅所欲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身边”,感受“政治生活化,生活政治化”。
1.2文化与经济、政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政治授课人:
课题
必修三:第一课(2)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2课时
考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与综合国力
重点
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
中心发言人
王少锋
难点
领会文化有别于经济、政治的特殊性。
教具
多媒体
课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
教师启发、引导、点拨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议一议:如何认识当前发展的文化产业和人们日益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文化消费?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特别提醒:比较经济和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时期,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也可能会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课程
影响(书)师:一位哲学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克己复礼”,所以一说起中国,就让人联系上礼仪之邦。
我们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外交方针就是“与邻为善,与邻为伴”,而西方国家的发展则是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使他们在发展中崇尚民主、法治。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缠足,俗称“裹小脚”,北宋年间在民间流传,当时人们以小脚为美,并且越小越美,五寸称“铁莲”,四寸称“银莲”,三寸才可称“金莲”。
那时的女性,为了“小脚一双”,“泪水流了一缸”。
这种畸形的审美观念、这种落后的审美文化,摧残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也使得女性行走苦难,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更不用说下地劳作了,这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视频:《小脚》1分16秒伴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自然美”。
正象农夫山泉迎合大众口味打出的广告词:“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崇尚自然美”这种先进的审美文化,才有了近代女子的“放足”运动,才有了现代妇女的解放,才有了现在的“女子撑起半边天”推动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追问:你还能举出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不同的作用吗?(如重男轻女:一家,想生儿子。
第一个是女的,想生个男的,就把她取名为“招弟”;但第二个还是女的,取名为“再招”;第三个还是女的,取名为“还招”;到了最后一个还是女的,只好取名为“绝招”。
)提问: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这是否意味着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会好起来?你能作出解释吗?(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同步、同时发展。
文化生活第一课(2个课时)
第一框 体味文化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发展:文化无时不在 2、范围: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 3、比较:文化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②国 家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③社会主文化建设可以 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 节、市场监管
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为首“巴统”在对中国出口高科技 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 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 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D、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开发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制于人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 为基础
3、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 坛”于2004年5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 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 >>。长三角16个城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 是因为
经 济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
高中历史优质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
第20课
材料四 当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时,中国马上 提出了一项二十四点声明,表示不介入战争。声明的要点是交战国不 能占据中国领土或领海,不能利用中国领土作为发动进攻的地区…… 东京向北京施加很大压力,要求把山东省排除在中立区之外。但被外 交部总长孙宝琦坚决拒绝。1914年9月2日,日本以部分兵力占领潍县, 然后西向,占领通往济南的全部铁路全线。
新文化运动
1919
五 四 运 动
第20课
这一时期的外交可作为现代中国外交中的一个原点而存在。…… 对外部的国际社会而言, 外交的实行是北京政府维持“中国”这一整 体形象存在的关键;对内部的国家各地方成员而言,外交的实行是“中 国”这一主体存在得到承认的关键。 通常所称的该时期的“分裂”, 在外交方面并不适用。
——[美]费正清 费惟凯《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10、111页 2.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
(1)军阀具备一定的近代外交意识,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地位“沉沦”中 有“上升” ; (2)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弱国无外交!
视角二:经济新象?经济困境?
材料一 (课本P116《学思之窗》)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 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 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 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美]费正清费惟凯《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12页 材料三 由于中国所处之弱势地位和袁世凯的个人私心无法强硬拒绝日本的要求, 但又不愿因过于退让而为各方所责,故决定先适当拖延谈判进程,同时向外界透露日 本要求,利用舆论与民意制日,并探询列强态度。”
你认为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关系是怎样的?
你认为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关系是怎样的?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影响1.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相反,政治不稳定则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产生影响。
2.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政治稳定。
经济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自然也就不容易出现社会不满情绪,进而增强政治稳定。
但是,经济发展也会对政治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国家对外借款过多、消费过度攀高等都有可能引发政治风险。
3.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文化作为维系和传承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精神力量,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思想的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又通过意识形态的影响影响到政治和经济。
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和经济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伴侣,二者之间共存、互动是不可分割的。
政治主导经济,经济反哺政治。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和经济是相互促进、互相支持的。
2.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经济和文化也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伴侣。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而经济活动也需要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例如经济发展需要优良的文化品质和人才支撑。
3.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同时也是构建政治行为的思想基础。
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都备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三、结论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
三者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数量级上的增加或减少,而是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了解这些关系还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1-2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等教育的发展。
[理解·应用] 全面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文化在综合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国力竞争中 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的地位 我国应对文 化竞争与挑 战的态度和 对策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
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 好起来,或者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 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理解·应用]
1.图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和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 同性质、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淆。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文化 决定经济、政治。
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
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 是不正确的。
【典例1】 世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国家形象展示,其 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有专家称上海世博的 经济效益是北京奥运会的3.49倍!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而国家必须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 展。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
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 大的智力支持。因而要加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重视高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1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综合国力
[例 3] “HSK”是中国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
人 教 版 政 治
水平而设立的标准化考试,于 1991 年正式推向海外, 第一次对外公开招考只有 39 人参加。近年来,参加考 试的人数不断增加,“汉语热”由此可见一斑。这表明
[解析]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汉语热”表明中国的综合国
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B应选。A、D表述本身错误;C
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1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
本部分的考点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 合国力的关系,在考试中的地位比较重要,选择题、主观 题都有涉及。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试题经常围 绕三者的相互影响和交融进行命制。 对于文化在综合国力 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命题通常通过具体事例,如文化产 业的兴起等进行命制。学生需要重点把握。
第1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
对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统一,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 相对于文化, 经济是基础, 起决定作用, 但二者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因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文化对经济的重要性应 从反作用和相互交融两个角度把握。
第1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
答案:一、1经济 影响 3传承性
经济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刘先云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结合身边事例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2、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具体表现。
3、联系时政理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国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文化与综合国力。
三、学习过程【预习案】(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考点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________,政治是经济的__________,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 __。
(、和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提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的反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____________,又________ 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①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______________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____________社会的发展。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____________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___________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____________越来越重要。
②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____________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____________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前总统 里根 美国企图通过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 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别国的 民族文化直至取代,(文化渗透) 以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国际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国 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名词解释
•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 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如影视业、旅游业等。
• 文化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的智能和知识的劳 动者运用和掌握的文化资源创建社会财富, 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
• 文化软实力: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 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思考探究
决 在不经了济的发难展题中—,—科12学亿技人术口的的作吃用饭越 问 来题越。重这要说明在经济发展中什么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我国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 地区,仍旧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庄稼生虫子了,才知道打药。药剂 的勾兑也没个比例,虫子是死了, 庄稼也黄了。
这种为现象推存动在经的济原建因设是,什发么展?教如育何事业,培养各种 解高决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 品。其错误在于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2、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为首“巴统”在对中 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 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 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
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D、立足自力更生,努力开展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 制于人
•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战略任务;
•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 尊心;
•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 教育和科技;
• ……
一、相互影响
文化对 社会的 影响
文化与政 治、经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二、相互交融
地位
文化与综 合国力
对策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练一练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 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 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 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 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你知道这些歌曲吗?
东唱大翻方支海身红山航农歌行奴万祝跟毛给靠把岁福着主党舵歌毛毛毛席听 手 唱主主泽的席席东书春走万世战天进寿界士的新无一最要故时疆片爱嫁事代红读就嫁灰太狼
建国初
我爸是李刚 私奔到月球
经济
基 础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文化
反映并反作用于
经相济对发独展立了性,
文化一定发 展吗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利用 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完成 了杂交水稻的试验和推广,解决了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自己永远也解
与此同时,日本加紧了对我国动画片输 入;韩国服装、电视剧、化妆品等的流 行也在我国席卷起一股“韩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 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资源大国; 文化产业弱国; 缺少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 面临来自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冲击; 文化软实力薄弱、文化竞争力低;
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
思考:
喜羊羊与灰太狼
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流传开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
部动画片开始在更广的领域里大赚特赚。动漫业内人
士估测,这只“羊”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0个亿。
《变形金刚3》全球票房总计11.06亿美元,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总量达十五六亿美元。
到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GDP的约1/4 , 日本和英国都超过了15%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 比例不到4% 。
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发展 作用越来越突出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 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 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 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