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

国际商务基础第一部分全球化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驱动力第二章文化环境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4、文化要素:具体要素抽象要素语言(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审美观基础设施宗教信仰教育价值观和态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5、自我参照标准:无意识地参照某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指从某人自己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

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全球贸易环境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

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国际商务复习内容

国际商务复习内容

国际商务复习内容第一篇:国际商务复习内容外汇业务第一节即期外汇交易一、即期外汇交易概述即期外汇交易:也叫现汇交易,是在外汇买卖成交以后,原则上两天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

即期外汇交易:分为商业性外汇交易和金融性(即期)外汇交易。

商业性外汇交易: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一般采用电汇、信汇和即期汇票进行。

金融性(即期)外汇交易:指银行之间进行的外汇交易,一般通过电话、电报、电传来进行二、即期外汇交易的报价影响外汇银行报价的因素:(1)正在运行的其他国际外汇市场的行情,这些行情可以反映出现在世界普遍的价格和各种汇率的走势;(2)国内、国际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最新变动与发展;(3)本行持有的外汇头寸分布情况,及本行的政策目标。

三、即期外汇交易的交割即期交易通常采用标准日交割即期交易通常采用标准日交割,及在交易成交后第二个营业日交割。

原因:(1)由于全球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外汇市场,为克服时差,仅在当天和第二天交割是不够的;(2)交割前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核对和交易有关的细节,如交易对方名称、数量、价格、交割地等;(3)银行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发出交割指令,并在相关银行的账户进行划拨转帐。

第二节远期外汇业务一、远期外汇业务概述远期外汇业务:预约购买与预约出卖的外汇业务,即买卖双方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币种、数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卖方交汇,买方付款。

远期外汇业远期外汇业务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到6个月,通常是3个月,也可以长达1年二、远期汇率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1或100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币单位的标价方法;国际商务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某日基准汇率为:100美元=827.72人民币;100日元=6.5468人民币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或100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单位的标价方法;如:某日纽约外汇市场行情:1美元=1.7310德国马克;1美元=107.6450日元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直接标出远期外汇的实际汇率,如:瑞士、日本等国;一种是标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升水、贴水、平价),如:英国、美国和法国等;一种是点数法:点数是表明货币比价数字中的小数点以后第四位数。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讲义,名词解释及,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讲义,名词解释及,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管理学复习(课堂讲义部分)1.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的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国际商务活动的形式:一国际贸易,即进出口二对外直接投资三通过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工程承包、工程承包等对外经营活动3.国际商务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国际贸易4.服务商品与有形商品相比,有自身特点:一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二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转移分离5.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6.宏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一国的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从一国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对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本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限制、引导、帮助等活动。

7.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8.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性:(案例)一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要比从事国内商务活动困难得多A语言不同B法律、风俗习惯不同C商务活动的障碍多于国内D市场调查困难E交易振法困难多F纠纷处理困难二国际比国内复杂多A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B商业习惯C海关制度及贸易法规不同D国际汇兑复杂E货物运输和保险手续复杂三国际商务活动风险大A信用风险B商业风险C汇兑风险D运输风险E价格风险F政治风险9.现代国际商务发展与历程可以划分为三阶段: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贸易主导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投资主导阶段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商务阶段10.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是寻找和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销售的11.经济体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一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企业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作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二指令经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一种经济体制,也称计划经济。

最新整理国际商务课知识复习.docx

最新整理国际商务课知识复习.docx

最新整理国际商务课知识复习1.什么是战略联盟?其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的预期目标和企业各自总体经营目标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联合的经营方式。

联合是自发的、非强制的联合,各方仍旧保持着本公司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彼此之间通过达成各种各样的协议,结合成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合作竞争1+1》2特点(1)边界模糊(2)关系松散(3)机动灵活(4)运作高效2实施战略联盟战略的步骤有哪些?3.略联盟各方的价值链如何加以连接?战价值链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它是由研究与开发、进货后勤、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辅助活动组成。

战略联盟的许多利益,它们包括:取得当地伙伴的市场知识、满足政府的要求、共担风险、共享技术、获取规模经济以及取得低成本原材料或劳动。

公司希望达到的目标决定着跨国公司在哪里连接价值链。

相同价值链活动的连接不同价值链活动的连接4.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伙伴时应注意些什么?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1)寻求战略互补(2)寻求具有相当管理风格的公司(3)评估与潜在伙伴经营政策上的差异(4)考虑与潜在合作伙伴跨文化沟通方面的困难(5)避免“抛锚”伙伴(6)警惕“象—蚁”复合体五种核心价值要求:1)信任 2)宽容 3)合作 4)承诺 5)互利关系5.依据不同的标准,战略联盟的类型有哪些?根据联盟成员之间的依赖程度来划分这种依赖程度主要取决于母公司对联盟的资源投入以及对联盟产出的安排。

(1)非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2)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3)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根据联盟各方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来划分横向联盟是指联盟双方在相同的价值链活动方面进行连接。

(2)纵向联盟;供应/生产联盟、、研发/制造联盟、生产/营销联盟、分销商联盟6.影响战略类型选择的因素有哪些?1)战略目标(2)公司的优劣势(3)公司产品或产业的性质 4)当地政府的规定 5)控制与风险的权衡6.战略联盟管理结构有哪几种?如何选择?(1)主导母公司(2)分享管理(3)分开控制(4)独立管理(5)轮流管理联盟关系的很多特点影响管理结构的选择具体到国际合在政府高度参与国家的合资企业一般产生为当地伙伴主导的IJV。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教学幻灯片提要第一章全球化全球化:含义: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表现:市场的全球化(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全球的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向与某些全球标准.)生产的全球化(企业从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和质量的差异,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构成以及改善他们提供产品的功能,而达到更有效的参与竞争的目的),全球机构的出现(帮助管理,规范和监督全球市场,促使多国协议的制定来治理全球商务秩序)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三者间区别?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降低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技术变革,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化的争议:就业与收入,劳工政策和环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世界上的穷国国际商务:为满足个人以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研究的是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即以国家或企业为主体以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商务的含义: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贸易:各种商品买卖行为市场营销:商品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国际商务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制:纯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特点:言论自由,定期选举,完全公民与财产权,少数民族的权利,非政治性官僚机构极权制度:神权极权主义和世俗极权主义。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1、国际商务的概念:广义:超越了国界产生的围绕企业经营的事务性活动。

狭义:是指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的具体企业行为,即将通常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落实到企业层面的具体企业活动。

2、国际商务的类型:即进出口以现金或实物投资为主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工程承包或其他形式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对象、3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4、“政治全球化”主体的一元化与多元化p135、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1)重改全球贸易供求链结构 2)重建全球交流标准化平台3)重回全球商务价值化服务4)重组全球资源矩阵5)重构全球产业共享式发展 6)重造全球服务“超地线”组合 7)重叠全球流通“全息式”互动8)重认全球老牌“旧经济”实力9)重开全球买卖中间商“黑箱” 10)重换全球东西方主角6、政治防线的类型:1)没收是指东道国政府将外国企业的投资无偿地强行收归己有。

征用是指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的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

在征用情况下,企业是非自愿的,而且补偿金额往往是投资总额的一部分。

国有化是指东道国政府将企业的资产收归国有,由政府接管。

2)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授权有关金融机构,对境内外汇资金的收付、买卖、借贷和转移,以及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所实行的干预和控制措施。

3)进口限制进口限制是指东道国政府采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进口限制的手段分为关税和非关税两种,即所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4)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指国家在国内市场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限制,目的是维护公众利益,保持市场稳定,但这种价格管制直接干预了企业的定价决策。

7、经济发展阶段:五阶段论主要的四种类型:8、经济体制的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混合经济、国家指导经济9、技术环境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1)技术进步与国际商务活动的产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二是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要点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要点

国际商务管理1、重商主义学说:该学说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增加财富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货币的拥有量,而货币增加的途径主要依赖于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

2、绝对优势理论: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分工和贸易的依据,即使那些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因此,被认为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的重大补充和发展,成为自由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

4、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即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要素的产品,即比较劣势产品。

新理论贸易:5、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并把产品的区位选择与海外生产及出口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察。

7、内部化理论:所谓“内部化”,是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市场内部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的发挥作用。

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运用的结果。

8、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将边际产业的开始,并依次进行;第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受益。

9、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10、区域经济一体化依据其经济结合程度和相互依存关系,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

P6611、关税壁垒是指一国以提高关税的办法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措施。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教学幻灯片提要第一章全球化全球化:含义: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表现:市场的全球化(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全球的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向与某些全球标准.)生产的全球化(企业从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和质量的差异,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构成以及改善他们提供产品的功能,而达到更有效的参与竞争的目的),全球机构的出现(帮助管理,规范和监督全球市场,促使多国协议的制定来治理全球商务秩序)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三者间区别?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降低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技术变革,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化的争议:就业与收入,劳工政策和环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世界上的穷国国际商务:为满足个人以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研究的是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即以国家或企业为主体以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商务的含义: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贸易:各种商品买卖行为市场营销:商品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国际商务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制:纯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特点:言论自由,定期选举,完全公民与财产权,少数民族的权利,非政治性官僚机构极权制度:神权极权主义和世俗极权主义。

国际商务复习大纲

国际商务复习大纲

掠夺性定价:以价格为竞争武器,将较弱的竞争者逐出一个国家的市场。
!
多点定价策略: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市场彼此竞争。
!
经验曲线定价:开始低价,获得先发成本优势。
6、跨部门研发小组:
!
重量级人物领导
!
各部门必须有至少一名代表
!
尽可能在一处工作,增加亲密感方便沟通
!
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
制定自己的沟通及冲突解决程序
十六、全球制造与原材料管理
1、原材料管理:是对物质材料通过整个价值链的传输过程——从采购、生产到分销的控制活动。
2、在哪里制造的影响因素:
!
国家因素(区域外部性;贸易壁垒;汇率变动)
!
技术因素(固定成本;最小效率规模;柔性制造与大规模定制)
!
产品因素(价值重量比;服务世界通用需要)
国家因素 政治经济差别 文化差别 要素成本差别 贸易壁垒
!
伊斯兰教:强调履行契约责任、信守诺言,决不欺骗。节俭。不剥削。不收受利息。
!
印度教:苦行文化,种姓制度。
!
儒教:忠、信、义。绝对的责任。降低管理成本。
十二、国际企业的战略
1、通过全球扩张来盈利
!
区位经济(创建全球网络)
!
经验效应(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战略意义)
!
!
经验曲线:在产品寿命周期内所观察到的生产成本有规律的下降。
!
!
技术授权:(是指一项协议,规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许可方把无形资产授予另一个实体,收取一定
的许可使用费)
!
!
优点:企业不必承担开发国外市场的费用和风险;规避技术壁垒;不想开发无形资产的应用价
值。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基础第一部分全球化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驱动力第二章文化环境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

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全球贸易环境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

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重点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重点

一:国际商务管理的概念国际商务管理包括那些为满足个人与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交易。

基本形式: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许可、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等。

国际商务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活动,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国际转移。

国际商务发展的本质是资本的国际化运动。

这里的资本包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二、企业国际化1.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2.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3.企业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的追求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4.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演变的过程三: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1.全球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分工,组织生产和销售。

2.全球一体化经营:按照利益最大化在全球配置资源。

3.灵活多样的经营战略:以满足东道国的实际需求,建立融洽关系,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4.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便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

5.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国际经营的政治和财务风险。

四:绝对优势理论:主要观点有:1各国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2如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并进行交换,则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3自由贸易有效。

五:影响中间产品内部化的主要因素行业因素;区位因素:国别因素:企业因素六:企业国际化的四要素理论;企业内部资源因素:1.市场知识2.生产要素数量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3.企业市场份额4.企业竞争结构七:国际商务环境评估的基本方法1多因素分析法,是一种主观定量评价方法2投资障碍分析法,包括政治障碍;经济障碍;资金障碍;人力资源障碍;国有化风险;歧视性政策;政府干预过多;普遍实行进口限制;实行外汇管制;法律和行政制度障碍。

3动态分析法,适合于考察经营环境现实状态和未来趋势的经营环境动态分析法。

八,出口:指企业在国内生产,组织到国外销售,是国际商务经营最简单的形式。

(一)间接出口:指企业通过国内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出口业务。

间接出口主要有四种渠道:专业外贸公司:出口管理公司:合作出口:外企驻本国采购处:(二)直接出口;指企业不通过本国的中间商,将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客户或最终用户。

国际商务总复习.doc

国际商务总复习.doc

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一、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1、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2、民主或集权的程度民主: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集权: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治反对党派则是被限制的二、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有三种类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3、用以区分或评判的要点a)生产数量的决定;b)市场价格的决定;c)企业的生产效率三、法律体系1、不同的法律体系•普通法:以传统、先例和惯例为基础,法官有权解释法律;•大陆法:以一套十分详尽的法律条文所组成的法典为基础,法官只有应用法律的权力;•宗教法:以宗教教义为基础的一种法律制度;2、合同法的差异合同:规定交易的条件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管理合同执行的法律实体;在普通法框架和大陆法框架下处理商务合同的差别:在一个普通法框架下起草的合同往往对所有偶然事件都有非常详尽的说明;而在大陆法框架下,合同则趋向于较短和较为笼统的描述。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国际仲裁庭;四、经济转型的本质第一步:放松管制:撤消对市场自由运作的限制,建立私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经营的方式;第二步:私有化:将国有财产转变为个人所有;转变的主要方式:拍卖第三步:法律体系:建立保护私有产权和提供合同执行保障的机制;五、国家差异分析对管理者的启示收益:需要考虑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和未來财富:成本:需要考虑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因素;风险:因政治、经济或法律因素导致商务环境发生剧烈变动的可能性;第3章文化的差异本章的三大主题一、要在不同国家成功从事商务活动需要跨文化的知识能力跨文化的知识能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如何影响商务实践。

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与其文化Z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是在不断演变的。

国际商务综合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综合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综合知识点总结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间从事贸易、投资、技术、劳务、旅游等经济活动的一种商务行为。

国际商务的发展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际商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对国际商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总结,对于了解、学习及研究国际商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国际商务是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旅游以及国际技术等活动的总称。

国际商务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

它包括进出口贸易、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国际市场等各种商务活动。

国际商务是由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两大活动组成的。

二、国际商务的发展趋势1.全球化趋势:世界范围内市场的变得更开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商务发展为全球化。

2.信息技术的影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际商务的模式,提高了贸易效率和质量。

3.自由贸易区与关税联盟: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提高成员国整体竞争力,关税联盟降低了贸易壁垒,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4.国际服务贸易:随着国际旅游和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成为国际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商务趋向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贸易和环保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与环保之间的平衡。

三、国际商务的组织形式1. 跨国公司: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方式组建跨国公司,开展国际商务活动。

2. 国际贸易中介:包括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报关行、物流公司等专门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

3.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贸易中心等,这些组织为各国的国际贸易进行规范和促进。

四、国际商务的运作流程1. 市场开拓:了解国外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价格和市场环境等。

2. 产品生产:根据对外贸易市场的要求,逐步建立生产体系,加大产品的品质、品种和规模,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采用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供货及时和品质稳定。

《国际商务管理学》总复习资料.docx

《国际商务管理学》总复习资料.docx

《国际商务管理学》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国际商务管理概论第一节国际商务管理的内涵和特征P2-4[名解]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Z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P2[单选]国际商务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国际贸易° P2[简答]服务商品的定义及特点。

P3定义:服务劳动生产出來的产品称为服务商品。

特点:①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②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转移分离。

[简答]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

P3(1)“越境提供”:从一国境内向任何英他国家境内提供服务,如对外海陆空运输服务。

(2)“境外消费”:在一国境内向任何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在一国境内向外国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

(3)“商业存在”:通过任何在其他国家境内的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如在其他国家境内的本国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

(4)“自然人移动”:一国自然人在任何其他国家境内提供的服务,如一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另一国境内捉供服务。

[名解]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名解]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金业或金业集团从白身利益出发,在从出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P5第二节国际商务发展的历程与当代国际商务的特征P7-9[简答]现代国际商务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P7-8(1)贸易主导阶段:20 11上纪60年代以前。

(2)投资主导阶段:20世纪70年代。

(3)全球商务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T•深入到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哄至同产品的不同心产过程。

(辅导书P7)[单选]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各国就业结构业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那些比较发达国家,英总体趋势是:就业人口从农业和T.业向服务业转移。

(辅导P6)[单选]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各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中国目询的总体趋势是:就业人口从农业向服务业和丄业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务基础第一部分全球化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驱动力第二章文化环境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4、文化要素:具体要素抽象要素语言(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审美观基础设施宗教信仰教育价值观和态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5、自我参照标准:无意识地参照某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指从某人自己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

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全球贸易环境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

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6、进口限制:自愿限制协议;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

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7、自愿限制协议:不违反现存的国际贸易规则,8、关税:根据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征收的税收9、配额:对允许进口的国外商品数量的限制。

10、非关税贸易壁垒:购买国货运动,与外国投标者相比给予国内投标者更优惠的待遇;与国际标准不同的国内标准;强调产品的设计而不是性能。

11、进口限制的影响:?要求国内消费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进口限制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供应来源,而当地生产者从中受益。

(欧盟限制农产品的进口)?进口构成随之发生变化,国内生产商可能转向别的原材料来替代。

(美国队进口钢铁征收30%的关税),当然,也可能让他们调整经营和生产结构来提高效率。

?为国内某些企业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以便其能成长、发展或重新获得竞争地位。

12、出口限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外国订单会转移,影响本国企业的发展。

13、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host-country)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促进资金流动降低了研究开发水平技术转移增加了资金外流的风险促进地区发展加剧国内竞争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增强竞争,对经济有利侵蚀了东道国的文化有利于收支平衡扰乱了国内商务活动增加就业机会外国政府干预的风险14、母国对投资政策的看法?就业方面,引起工会的反对?技术优势:技术外溢15、资本外逃:由于投资者认为投资回报或者是资本的安全在他们自己国家得不到足够的保障,而使得私人资本流向国外。

第四章政治与法律1、政府行为的三个主要领域对国际商务经理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是禁运和贸易制裁,出口控制以及对国际商务行为的管制。

2、制裁:出于敌对或者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通常包含特定强制性贸易措施,以扭曲自由贸易流向的政府行为。

如取消贸易融资或者是禁止高科技产品的贸易。

制裁预期的目标却总达不到,需多方共同实施。

3、禁运:出于敌对或者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通常是全面禁止贸易的政府行为。

4、出口管制制度:禁止或者至少是延迟敌对国家得到战略性重要商品的制度。

5、政治风险:由于东道国政治行动的结果,而使得国际企业资产、盈利能力或者是管理控制遭受损失的风险。

包括所有权风险、经营风险和转移风险。

6、所有权风险:与保有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内在风险。

7、经营风险:政府或者是其他集团干预某个公司国外业务的危险。

8、转移风险:某人将利润或者是产品转移进或转移出一国的能力受到政府规章制度限制的风险。

9、政府活动包括征用、没收和国有化。

10、征用:政府通常以低于公司资产投资的低水平补偿接管某一公司。

11、没收:政府强制性地取得某一公司,而对于所取得的资产没有任何补偿。

12、国有化:政府要求将部分所有权和管理权从外国公司转到当地的实体,有或者是没有补偿。

13、经济风险有外汇管制、税收政策、价格管制。

14、法律基本体系包括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类。

普通法是基于传统,根据过去的判例和习惯的做法而非成文的调理和规章的法律。

大陆法系是基于成套的成文规章条例的法律。

第五章经济一体化1、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都已解除,尽管有时仅限于某些商品或者是服务。

(北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制定共同的贸易政策。

(南非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取消了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制定共同的贸易政策,并且允许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经济联盟:具有共同市场的特点,并且在货币政策、税收和政府支出方面协调一致,并使用统一货币的贸易国家之间的联盟。

2、经济一体化的代价及其所带来的好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贸易创造: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即当一组国家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对非成员国保持共同的壁垒时,给某一特定国家带来的好处。

贸易转移:当一组国家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对非成员国保持共同的壁垒时,给某一特定国家带来的损失。

例子:西班牙与欧盟之间农产品自由流动,对美国的农产品征税,则会导致美国竞争力下降?降低进口价格:一个国家集团对外征收关税,需求的下降程度会很大,所以迫使出口国降低价格。

?竞争加剧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越大,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越多,结果是消费者能获得较低的价格,同时也将刺激那些缺乏活力和低效率的经济体积极行动起来。

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内部由于市场扩大,产量增加而引起的生产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多个企业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更低的生产成本。

?要素生产率提高:使得劳动力和资本能够从生产效率低的地区流向生产效率高的地区?地方主义和名族主义3、欧洲的一体化1957年,罗马条约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1994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布欧盟成立第三部分全球贸易和投资第六章国际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以国家所拥有的稀有金属来衡量国家的财富,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从而让贵金属流入,主张经济名族主义。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效率较高(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较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些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主要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产品美国英国小麦(蒲式耳/小时) 6 1布(码/小时) 4 5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可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即使都处于绝对劣势状态,也能发生贸易)产品美国英国小麦(蒲式耳/小时) 6 1布(码/小时) 4 2此时互惠贸易比率的范围是:4C<6W<12C4、比较优势的例外: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一国相同。

5、为什么英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生产效率都低于美国,也可能向美国出口??当两种商品均用一国的货币表示时,英国的工资要比美国的工资低很多,以至于一种商品在英国较便宜。

因此,美国可能出现的要抵制英国的廉价劳动力以保护本国工人的高工资是错误的。

6、比较优势一开始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是错误的。

7、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

机会成本理论指一种商品的成本为额外生产一单位该商品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

结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

8、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a.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其以内的点是可能的,但不是有效的;其以外的点是不可行的。

向下倾斜(斜率为负)的直线(固定成本)。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只能消费它生产的商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

b.小麦的机会成本=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斜率的绝对值c.贸易所得分析和有贸易时的相对商品价格(见后)d.固定成本下,小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国仍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这是因为小国满足不了大国的进口需要。

9、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机会成本递增: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的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以释放刚好足够的资源。

凹向原点。

b.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T):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的Y的数量。

c.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d.X对Y的边际替代率(MRS):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凸向原点。

e.孤立均衡是反映一国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情况下,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如何确定均衡点,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点。

孤立条件下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在孤立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f.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见后)?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两国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构成互利贸易的基础?相对商品价格在两国相等时才停止。

?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国家1对国家2的出口商品需求越强,而国家2对国家1的出口商品需求越弱,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就越接近于国家1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两国存在不完全分工g.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工的情况。

H.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见后)I.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就仍然存在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