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案例分析.doc

合集下载

财务风险案例分析.doc

财务风险案例分析.doc

财务风险案例分析财务风险是企业各类风险的集中体现和导火索。

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提前识别和发现风险并尽早采取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财务风险管理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篇1:南方某加油站出纳的老公是个体油贩,利用老婆的职务便利,为他的客户提供发了个票,加油站上级管理部门对加油站进行例行的内部审计时发现:该加油站发了个票开具异常,开票率较高(使用额度占总营业额比例)毎到月底大额发了个票较多,于是,对该站开具的大额票据进行核查,而有些抬头在客户档案(掌握在油站经理手里)里面找不到,询问油站经理对部分客户不知情,于是报案,调查后,该出纳被劳教四年。

1、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对加油站资金流、商品进销存、发了个票管控等财务行为有例行监督机制,并能够落实到位;2、细化发了个票管理,把开票率作为KPI指标,每月进行统计;3、对内部违法行为不姑息迁就,不是只做批评教育和罚款了事,发现事故苗头果断报警,杀一儆百。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篇2:西门子集团最初的资金管理业务全部集中在集团财务部(又称"中央财务部",CF),1997年,西门子将除集团金融政策制定职能之外的全部资金财务及金融业务职能完全从集团财务部分离出来,成立了西门子财务公司(Siemens Financial Services,SFS),作为负责集团具体金融业务动作的职能部门。

20xx年4月,SFS又从职能部门进一步发展成为集团100%控股的独立法人,以适应金融市场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SFS为西门子集团贡献了大量资产和稳定的高盈利:运作的资产平均在0亿欧元,占西门子集团总资产的15%。

20xx财年(20xx年10月1日到20xx年9月30日)西门子集团营业收入达到735亿欧元,其中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3.9亿欧元。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篇3:杜邦公司创建于220xx年前,由于它最初经营黑火药业务的高危险性,风险管理的意识早已深深融入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中,使得杜邦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丰富化和多样化。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风险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企业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损失,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应对风险。

案例背景。

某家跨国公司在进入新兴市场时,遭遇了一系列的风险挑战。

由于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不足,公司在市场定位、产品定价和营销策略上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同时,由于当地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公司面临着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这些风险的暴露使得公司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

风险管理分析。

首先,公司在进入新兴市场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缺乏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导致了公司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价上的失误。

其次,公司在面对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时,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及时的风险预警和对策应对。

最后,公司内部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制度。

风险管理对策。

针对市场风险,公司需要加强对当地市场的调研,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对于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对方案、购买适当的风险保险等。

另外,公司需要加强内部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培训,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文化,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

结论。

本案例充分说明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避免风险,降低损失,提高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及时制定有效的对策,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

总之,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给广大企业提供一些启示,引起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和重视。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1)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1)

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例分析报告摘要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内部分企业参与石油套保发生巨亏的案例反映出我国在石油价格风险管理方面的手段不足。

在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金融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中国企业不仅缺少经验,在投资策略上也存在不足。

本文通过对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例的分析,从套期保值,衍生品交易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理策略角度,阐述巨额亏损背后的原因以及启示。

关键词:期货;套期保值;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策略The analysis report of oil futures huge lossescase of Germany metal company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some domestic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the oil giant hedging ,which case reflects our country that lacks of experience in the oil pric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ituation of oil price fluctuations, how to use the financial tools to circumvent the price risk is important to a company .Chinese companies are not only lack of experience,but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This article through case of the German metal company oil futures huge losses analysis, from hedging, derivatives trading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huge losses and enlightenment.Keywords:Futures-edging;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引言 (4)2.理论综述 (5)2.1金融衍生工具--期货简介 (5)2.1.1期货概念 (5)2.1.2期货投资原理 (5)2.1.3期货交易 (6)2.2期货套期保值的技术风险 (6)2.2.1行情误判风险 (6)2.2.2期现货价格严重背离(基差风险) (6)2.2.3保证金不足风险 (7)2.2.4过度投机风险 (7)3.案例分析 (8)3.1 案例综述 (8)3.2 案例风险识别分析 (8)3.2.1行情误判风险 (8)3.2.2基差风险 (9)3.2.3保证金不足风险 (9)3.2.4投机风险 (9)3.3 案例风险管理启示 (10)3.3.1行情误判风险管理 (10)3.3.2基差风险管理 (10)3.3.3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11)3.3.4投机风险管理 (11)参考文献 (11)1.引言金融市场发展很快,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以及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但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银行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银行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银行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互相竞争,各个银行业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

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保证银行业机构的稳健发展,已成为当今银行业的最大挑战。

本文将分析两个案例,探讨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案例一——中信银行“乐投”丑闻背后的风险2017年,中信银行因为其金融创新产品“乐投”而遭遇不小的风波。

据报道,不少乐投的投资者在产品到期时却无法得到本息,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

检查发现,中信银行在“乐投”这项产品中违规操作,存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导致产品风险得不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

在这个案例中,中信银行的风险管理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首先,中信银行通过承诺高额的年化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资金,却忽略了其产品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薄弱性。

其次,中信银行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的金融创新产品审批流程,导致产品未经过有效的审批过程就上市销售。

同时,跨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责任不清也是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案例二——汇丰银行的反洗钱风险管理汇丰银行是全球性的银行业机构,在过去几年中也曾经发生过一些反洗钱案例。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在2012年时出现的丑闻,据报道,汇丰银行涉嫌未采取足够的措施,以防止其银行账户被用于恐怖分子及其他犯罪分子的非法活动。

此事对汇丰银行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打击,也让其他银行业机构受到了更多的监管关注。

汇丰银行的反洗钱风险管理问题也体现了其风险管理不到位。

汇丰银行的反洗钱管理团队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反洗钱风险评估机制,并未对高风险的客户和业务进行充分的审查。

此外,汇丰银行的反洗钱的管理团队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了信息的失败传递和审查不足等问题,同时,汇丰银行在反洗钱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使得洗钱分子可以通过汇丰银行隐蔽地操作。

第四章:结论银行风险管理是对银行业机构的生命线,不良的风险管理将会给银行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关于风险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风险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风险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涉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本文以某公司产品召回事件为例,从法律视角分析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以期为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生产家电产品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空调、洗衣机、冰箱等。

近年来,该公司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但在2018年,该公司一款空调产品因存在安全隐患被召回。

三、案例分析1. 产品召回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发现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通知消费者、召回产品,同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

”在本案例中,某公司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根据法律规定,应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产品。

2. 产品召回的法律责任(1)产品质量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例中,某公司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召回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召回产品的,应当承担召回费用,并赔偿消费者因此遭受的损失。

”在本案例中,某公司召回产品,应承担召回费用,并赔偿消费者因此遭受的损失。

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预防损失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预防损失,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降低成本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升企业形象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信任度。

四、结论某公司产品召回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重视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4)成功的农村市场开发 .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是许多中 外消费品的难题。 三株公司通过行政区划细化销售网络, 使用其" 土得掉渣" 宣传手段,利用本地 化的销售人员, 开创了大规模开发农村市场的先河。1995年底,三株 把市场 开发重点转向农村后,取得极大的成功,199 6年口服液销售收入达到80多 亿元。次年,口服液、 赋新康、生态美化妆品甚至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农村市场的 销售额甚至超过了城市市场 (5)超细分的市场营销策 略 .如果说把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不同销售方 式之间任 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认为是广义的市场细分策略,那么三 株能够最大限 度开发市场潜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 它实施了同一产品,不同的销售方式与 不同市场相组合 的超细分的营销策略。 二、从营销学角度探寻三株失败 原因 原因之一:重营销,轻产品。
• 市场风险是股票持有者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难 对付的一种,它给持股人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 性的。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 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节节上升 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我们经 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 也很稳定,它们的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 烈波动。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 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 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投资者对股票看法(主要是 对股票收益的预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大多数普通股 票收益的易变性,称为市场风险。
• 三株要想改变现状,走出困境,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改革管理体制,适当分权,发挥子公司作用。 三株 现有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决策的质量,不利于培 养中高层管理 人才,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显然已经 不适应自身发展的要求。可以将决策权 下放到二级子公 司,允许二级子公司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消费水平等实际 情况招 聘合适人才,制定、实施销售策略,充分发挥子 公司作用,增强活力,调动员工 积极性。总公司则需制 定合适的激励机制,加强对财务、营销的监督。 2、转 变用人观念,改革用人机制,着力培养高级人才。 摒弃 原有" 容不得具有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对三株公司发家路 子的批评或改 造" 的观念,大力引进高级人才,完善吸收 高级人才的机制,改善高级人才发挥 作用的环境,提拔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3、灵活调 整营销策略 (1)停止三株口服液及三株赋新康的广告 投入, ,靠产品本身的知名度和 回头客赚取最后的利润;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在2022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发布公告申请停牌重组,这一重组事项涉及16000名股民,100多家债权人,是新加坡历年来债务金额巨大、债权人众多而复杂的一次重组,也是中国首例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的重组。

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6年内净资产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公司,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因此,中航油事件也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5月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出资在新加坡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头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直到1997年7月,中航油总公司派出了陈久霖这个自称“打工的皇帝”,带着49.2万新元,赴新加坡接管了当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

2001年12月中航油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海外中资企业。

其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

中航油以突出的业绩被选入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由于中国内地航空油的供应几乎被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所垄断,所以内地航空公司需要以高于新加坡航空油市价6成至7成的价格,每月从中航油进口至少20万吨航空油,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1/3。

可以说,中航油在内地航空油供应行业占据垄断地位。

二、调查情况中航油作为中航油集团下一个海外上市公司。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各种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风险管理案例,探讨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1.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决定采购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该公司在实施新设备投资计划时面临了一系列的风险。

2.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识别到的潜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供应链风险、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

技术风险涉及到新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供应链风险涉及到原材料供应的延迟和不稳定;资金风险涉及到投资新设备的资金来源;市场风险涉及到需求波动和竞争压力。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其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对各个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使用风险矩阵将其归类为高、中、低风险。

例如,技术风险被评估为高风险,因为新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4.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或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应对各类风险。

例如,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公司进行了新设备的充分测试和试运行;为了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备选的供应链;为了降低资金风险,公司寻求了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贷款和股权投资。

5.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持续追踪和监测其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减轻风险。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建立了风险监控机制,包括定期的风险报告和风险评估。

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公司会及时采取行动,如修复设备故障、调整供应链、调整资金计划等。

6. 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对风险管理措施的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和效率。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在新设备投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虽然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风险,但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成功降低了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1. 案例背景在商业运作中,风险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聚焦于一家创业公司"ABC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案例,并进行分析。

2. 案例描述ABC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科技产品的初创企业。

该公司在推出首款产品前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且通过融资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和推广。

然而,尽管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和全新的创意,他们最终在市场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3. 风险因素分析3.1 技术风险ABC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是一款辅助智能家居设备,预计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各种家电,并提供各种便利功能。

然而,由于技术实现上的困难,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并未能达到预期,导致用户不满意,市场反应温和。

技术风险是该案例中的首要风险因素之一。

3.2 市场风险尽管ABC公司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研,但他们未能准确评估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该产品的特定功能可能对一部分用户有吸引力,但对整个市场而言,需求并不强烈。

此外,市场上已有其他竞争对手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使得ABC公司在市场中难以脱颖而出。

3.3 品牌知名度由于ABC公司是一家初创企业,品牌知名度较低,在市场推广中缺乏竞争优势。

与知名品牌相比,消费者更愿意信任和购买熟悉的品牌产品,这对于ABC公司来说是一个明显的竞争劣势。

4. 风险影响分析4.1 经济损失ABC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市场销售不佳,公司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

资金的大量流出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得脆弱,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营需求。

4.2 市场竞争力ABC公司未能在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地位,这导致了对其他竞争对手的直接抄袭和侵害。

公司的创新成果未能有效保护,竞争对手借鉴其产品并迅速推出更优秀的替代品,进一步削弱了ABC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3 技术困境产品的技术问题和用户体验不佳严重影响了ABC公司的声誉和用户口碑。

【精品】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精品】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精品】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该案例是关于某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该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业,主要经营电子产品销售业务。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增加,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包括资金流动性风险、外汇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

二、问题分析1. 资金流动性风险: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导致不能按时支付供应商款项,影响公司的信用。

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的资金管理不善,没有合理规划现金流。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可以采取优化现金流管理、加强与银行的合作等措施。

2. 外汇风险:由于该公司与国外供应商进行贸易,存在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益风险。

该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对外汇进行风险管理,如采取远期外汇交易、使用外汇衍生品等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

3. 市场风险:随着业务的增加,该公司面临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特别是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解决该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市场预测模型、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以及开展市场调研等方法来降低市场风险。

三、解决方案1. 资金流动性风险解决方案:- 合理安排资金流入和流出,制定详细的现金流预测和计划。

- 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以便得到更多的融资支持。

2. 外汇风险解决方案:- 采取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未来汇率,规避汇兑损益风险。

- 使用外汇衍生品,如期权、期货等,进行外汇风险对冲。

3. 市场风险解决方案:- 建立市场预测模型,通过对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分析,合理预测市场波动,制定相应的策略。

-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动向,及时调整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

四、效果评估通过实施上述解决方案,该公司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并提高公司的整体经营和盈利能力。

例如,合理的资金流动性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对外汇进行风险管理可以规避外汇汇兑损益风险;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可以稳定公司的盈利水平。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一)巴林银行的历史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所创立,至1995年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

此后100多年,巴林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开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1993年,巴林银行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藏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二)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这样一个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

里森未经授权在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从事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亏损6亿英镑,这远远超出了该行的资本总额〔3.5亿英镑〕。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这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但荷兰国际集团以“巴林银行〞的名字继续经营。

(三)巴林银行的破产过程1992年,28岁的尼克·里森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从1994年底开场,里森觉得日本股市将上扬,未经批准就做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

在已购进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后,里森又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空头交易。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引言在任何组织或项目中,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可能影响业务成功的风险。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探讨风险管理在项目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实践。

案例描述假设有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的在线学习平台。

该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导师进行远程互动。

公司决定将该平台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开发和测试。

每个阶段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与客户进行验收。

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经理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

通过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识别出了几个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挑战、人员资源不足以及需求变更。

风险管理计划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项目经理制定了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

该计划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风险识别:项目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共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他们对每个风险进行了描述、分类和评估。

2.风险分析:通过对每个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分析,确定了每个风险的优先级。

优先级较高的风险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分配更多的资源以进行预防和应对。

3.风险应对策略:项目经理与团队一起制定了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

例如,在面对技术挑战时,他们决定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

对于人员资源不足的问题,他们计划招聘额外的人员或与其他项目团队共享资源。

4.风险监控和控制:项目团队设立了风险监控委员会,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登记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团队还制定了详细的沟通计划,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及时分享风险信息。

风险管理实践项目开始后,团队实施了风险管理计划,并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

首先,团队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以审查和更新风险登记簿。

这些会议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团队成员分享新的风险信息以及已经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的效果。

通过这些会议,团队能够及时了解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并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其次,团队与客户进行了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预测、评估、应对和控制各种可能影响到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正确预测和管理风险,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通过一个企业风险管理的案例来了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一:东方商城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东方商城是一家以电商与零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采购的物资大多数通过互联网进行。

为了方便采购,东方商城经营着多条供应链业务,供应商数量多达数千家。

然而,由于资金流动性受到限制,东方商城在供应商付款方面出现了困难,多家供应商的信誉评级因而下降,企业信誉也受到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东方商城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与银行合作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以及对供应商的信誉评级和供应链的审核整改。

此外,东方商城还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开展效益分析来推动供应商优化经营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成功规避了大量潜在风险,确保了持续稳定的供货渠道与流畅的资金循环,提升了企业信誉,也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共赢合作。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东方商城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供应链金融风险。

首先,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为供应商提供额外的融资支持。

其次,企业加强对供应商的信誉审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信誉评级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了甄别和分类,同时也对供应链的管理进行了整改,确保了资金流动性的流畅性。

此外,企业还与供应商开展合作,进行效益分析,为供应商提供流程优化建议和对应支持,推动供应链的协同效能,提升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共赢关系。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风险管理在商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应对风险的应用方式。

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涉及到企业内外部的因素,包括供应链、资金流动性、品牌信誉等多个维度,需要整合各种资源来打造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企业能够在面对风险时做出及时、明智的决策,做好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一)巴林银行的历史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所创立,至1995年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

此后100多年,巴林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1993年,巴林银行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外职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二)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这样一个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围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

里森未经授权在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从事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亏损6亿英镑,这远远超出了该行的资本总额(3.5亿英镑)。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这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但荷兰国际集团以“巴林银行”的名字继续经营。

(三)巴林银行的破产过程1992年,28岁的尼克·里森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从1994年底开始,里森觉得日本股市将上扬,未经批准就做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

在已购进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后,里森又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空头交易。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下面结合某企业发生的一起化学品泄露事故,对其进行案例分析。

该企业是一家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化学品,包括有毒有害物质。

然而,在一次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导致厂区内有一种高毒的化学品泄露。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针对事故的发生原因,企业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在搬运化学品时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并且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给予操作人员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基于分析结果,该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包括强化化学品的危险性教育、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操作规程的宣传。

其次,对厂区内的化学品储存进行了重新规划,增加了防护设施,确保化学品的储存和搬运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该企业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建立了安全策略和责任制度,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在实施改进措施的过程中,该企业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改进措施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企业需要对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这需要企业进行长期的投入。

其次,改进措施需要得到所有员工的共同认可和支持,对于一些习惯于传统操作方式的员工来说,接受新的安全管理方式可能存在抵触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企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首先,事故发生率和伤亡率显著降低,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其次,生产效率提高,工作环境改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此外,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也得到了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利益。

综上所述,该企业通过对一起化学品泄露事故的案例分析,认识到了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这一过程,企业不仅减少了生产安全风险,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1公司背景简介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是河北省财政厅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社会审计的试点所;承担省直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河北省某研究所是省直科研单位;现有50多位员工..在基于WINDOWS 平台开发软件方面;具备较丰富的实战技能..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审计工作的需要;对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所以就联合河北省某研究所进行联合开发2实际项目分析2.1项目介绍该系统基于windows和sql server进行开发;开发工具是powerbulider..项目开发过程中;共生成程序源代码约数万行;项目开发的难度和源代码行数都比预计的要多..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具有工作底稿制作能力和查证功能;数据可传递;能自动生成和人工输入相结合;产生合并抵销分录;能自动产生勾稽无误的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有灵活开放的系统;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等特点..2.2开发队伍的风险开发团队维持在10人上下;事务所提供3人;开发单位6-7人;有一些人员只能部分时间工作;开发人员能够自始至终地参加整个项目的工作..开发人员的流动基本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2.3技术风险数据结构复杂;关联比较多..需要创建新的算法或输入;输出技术;软件需要与其他软件产品的数据库系统接口;客户能确定所要求的功能是可行的..同时;由于当时审计软件在国内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人员普遍对该系统比较陌生;这也带来了相当的技术风险..2.4客户相关风险用户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明确;他们认为计算机是万能的;只要简单的说说自己想干什么就是把需求说明白了;而对业务的规则、工作流程却不愿多谈;也讲不清楚..有的用户日常工作繁忙;他们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分析人员讲解业务;这样加大分析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可能导致因业务需求不足而使系统风险加大..2.5项目按时完成的风险另外;这个项目也像许多其它软件项目一样;面临着竣工日期带来的巨大压力..3实际的风险管理状况凭借公司在以往的经验;在此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都有可能有风险存在;WBS是完整表示项目;且伴随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要素;所以以WBS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既可以方便地识别;标识相应的风险来源;又方便和项日其他工作一起;统一管理..在软件项目中;各阶段主要工作简述如下:启动阶段:进行项目预研;以确定项目是否立项;并对项目的范围进行比较清晰的定义;计划编制阶段:进行初步的需求分析;详细定义项目的范围;并对项目涉及的所有相关活动;做尽可能细的详细计划;执行阶段:详细分析需求;保证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中不同需求的来源是可追溯;并按需求进行设计、编码、测试;以确定软件产品达到计划给定的范围和标准;并做相应的部署测试;控制阶段:该阶段贯穿计划和执行两个阶段;主要进行各种控制T作;如需求变更、进度、费用控制等;收尾阶段:项目的收尾工作;主要是安装和维护;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四个主要阶段中;通过研究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的阶段目标以及衡量不同阶段目标的标准;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中;即需求分析阶段、软件设计阶段、编码阶段和测试阶段;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于各阶段中的风险项..并由项目经理在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五个阶段予以控制..3.1需求分析阶段3.1.1、风险识别表1需求阶段识别的主要风险3.1.2、风险分析表2需求阶段风险定性分析3.1.3、风险解决表3需求阶段风险解决方案3.2设计阶段3.2.1、风险识别表4设计阶段识别的主要风险3.2.2、风险分析表5设计阶段风险定性分析3.2.3、风险解决表6设计阶段风险解决方案4实施效果与总结分析4.1实施效果此项目开发的目标是为了向审计公司提供辅助审计管理系统..开发流程也是比较遵从软件工程的规范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投入了比预料多几倍的人力物力..根据当时参与项目的同事的分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4.1.1、需求不明确由于出发点和利益不同;系统开发者与用户对于同一问题常有不同看法;这样需求分析的风险就逐渐加大了..另外对需求变更的控制做得不好..需求的改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有时候这种反应会导致程序的不稳定;严重的时候;一个错误的修改引起另一处程序的错误;而新的错误的修改会导致更新的错误;更严重的情况;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被修改..4.1.2、技术风险此软件数据结构复杂;逻辑关联性比较强..软件需要与第三方财务软件产品的数据库系统接口..带来了相当的技术开发困难;阻碍了项目的进行..由于以上原因到了测试阶段;未确定的需求和不断发现的bug成了灾难..结果测试当天就因为一个bug导致数据被误删和数据混乱..于是暂停测试;改为封闭式开发;并且继续增加人员;第二次修改时是才发现整个数据结构也要发生变动;这就意味着无异于从新开发一次;所以最后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员予以弥补..分析原因;为什么这个项目会失败看来好像是需求没有做好;其实是没有把风险放在整个项目这个大系统下来对待;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这样一来风险因素就容易被忽略..然而;软件项目前一阶段的失误会对下一阶段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旦发生了变化;就不得不修改设计、重写代码、修改测试用例、调整项目计划等等;为项目的正常的进展带来不尽的麻烦..所以;没有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过程机制;就很难有效地保证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过程机制是软件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成果最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最根本保证4.2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改进IT项目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风险管理..从理论上讲;虽然IT项目风险管理开始于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但实际上风险管理应该贯穿于项目的始终;并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评估..因此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就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并且能采取降低风险的好措施;从而减小1T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偏差;最终顺利地把项目引向成功..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通过外部环境的优化对风险管理起到的支持作用;比如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在支持..借助保障制度的实施;使我们以风险管理方法、技术等为核心基础;创造出一个适宜风险管理的软环境..通过外部环境的优化;促进内部核心功能的发挥..。

风险管理十四大失败案例与分析

风险管理十四大失败案例与分析

案例1: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1.5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公司实施伊朗大坝项目的成功案例我国某公司在承包伊朗某大坝项目时,风险管理比较到位,成功地完成了项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面对该项目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合同管理:该公司深知合同的签订、管理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合同管理部,负责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该公司认真研究并吃透了合同,针对原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据理力争,获得了有利的修改。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则坚决按照合同办事,因此,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也为后来的成功索赔提供了条件。

融资方案:为了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该公司委托国内的专业银行做保值处理,避免由于利率波动带来风险。

因为是出口信贷工程承包项目,该公司要求业主出资部分和还款均以美元支付,这既为我国创造了外汇收入,又有效地避免了汇率风险。

工程保险: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该公司通过在保险公司投保工程一切险,有效避免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风险,并且在投标报价中考虑了合同额的6%作为不可预见费。

进度管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是人、财、物三方面因素。

对于物的管理,首先是选择最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效率;其次是对设备采用强制性的保养、维修,从而使得整个项目的设备完好率超过了90%,保证了工程进度。

由于项目承包单位是成建制的单位,不存在内耗,因此对于人的管理难度相对小;同时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特别是当地员工都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这也大大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设备投入:项目部为了保证项目的进度,向项目投入了近两亿元人民币的各类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其中包括挖掘机14台、推土机12台、45t自卸汽车35台、25t自卸汽车10台、装卸机7台、钻机5台和振动碾6台等。

现场进驻各类技术干部、工长和熟练工人约200人,雇佣伊朗当地劳务550人。

成本管理:对于成本管理,项目部也是牢牢抓住人、财、物这三个方面。

在人的管理方面,中方牢牢控制施工主线和关键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施工力量,尽量减少中国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一、案例背景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
司,公司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
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环保项目、
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2008 年 10 月 20 日
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
而巨亏 155 亿港元!其中包括约8.07 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
和 147 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2008 年 10 月 21 日
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 6.47 港元,跌幅超过 55.4%,当日收报于 6.52 港元,跌幅达55.1%,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

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
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 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
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
别增持 100 万股及 200 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9 年 3 月26日
中信泰富公布08 年全年业绩,大亏126.62 亿港元,董事会
主席荣智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二、案例分析
目的: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
生了 155 亿港元的巨额亏损。

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
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着长达 14 年的牢狱之灾。

从 30 余年商战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分析:原因 1.少数人统治:群体决策缺陷。

由于现代投资市
场的高风险以及决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国际上许多大
型金融企业都实行群体决策制度,如董事会制、委员会制等。

但是,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果高层管理者中存在一个特殊人物,群体决策就会陷入少数人统治的境地。

泰富有着非同常人的“钳控力” ,如身上有着极具分量的标签——即荣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同时还是中信泰富的缔造
者,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和支配决策集团中其他决策成员的
思想与态度;另一方面,中信泰富高层存在着明显的“内聚力”现象,其中以公司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公司副董事总经
理荣明杰、公司董事兼财务部部长荣明方三人与荣智健的关
系最具代表性。

范鸿龄与荣智健一起打下了中信泰富的江
山,并追随荣智健20 多年,形成了对荣的特殊情感,而后
者分别作为荣智健的长子与爱女更是对父亲遵从有三。


然,两种力量都最终可能导致对荣智健个人决策权监督的失
控。

2.控制环境:业绩巨亏、股价大跌、股民指责、司法介入,
作为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的荣智健居然表示自己对合同“不
知情”。

据中信泰富审核委员会的调查,此事并不牵涉欺诈
或其他不法行为,而是财务董事未遵守集团对冲风险政策,
且在进行交易前未按规定取得董事会主席批准,超越了其权
限所为。

我认为如果每个部门都各行其是,不请示、不汇报,一盘散沙的结构,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整个企业
运营系统就会存在很大的漏洞;企业管理层犯错的危险系数
也被放大,这样恐怕企业离败落已不远矣,企业文化建设更
是无从谈起。

.加框效应:高估收益头寸。

加框效应是指在投资决策时,
对低概率事件作出过高的期望,从而使得投资者愿意承担更
大的风险。

加框效应的实质是没有看到真正的输赢概率,降
低对损失可能性的估计,而提高了对赢利可能性的估计,因
此选择了与市场方向完全相反的决策。

由于特种钢生产业务的需要,中信泰富两年前动用 4.15 亿美元收购了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 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
权公司的全部股权。

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
的需求。

而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中信泰富在市场
上购买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即中信泰富把宝完全押在了澳元
多头上。

然而,一场全球金融海啸最终让澳元飞流直下。


澳元价值前景的误判导致了荣智健决策的失误,并最终让中
信泰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投入升级:误判市场风险。

投入升级主要是指投资决策者
为了证明自己最初选择的正确性,进一步向已经存在较大风
险或者证明可能失败的地方继续追加新的投资,希望能够弥
补过去的损失,并最终获得赢利。

投入升级实际上是投资者
对未来获取高额收益的期望,和即使在低概率条件下运气也
会改变的信念相结合的产物。

中信泰富买入澳元期权合约共 90 亿澳元,比实际矿业投资额
高出 4 倍多,并且其买入行为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采
取分批买入的方式。

所有不同经济体衰退的趋势非常明显 , 之所以如此,就是荣智健认为澳元跌势已经见底,并试图通
过追加投资挽回前面的损失,结果窟窿越填越大。

低估世界
经济尤其是澳洲经济下行的风险,甚至某种程度上对澳大利
亚经济做出过于乐观的预期,使中信泰富最终尝到了刀刃上
舔血之苦。

5.官方兜底:忧患意识淡漠。

产权经济学认为,国家控股企
业由于事实上割裂了产权所有者和产权经营者的利益链条,
不仅淡化了后者对前者的责任意识,而且也放松了经营者对
市场的风险意识。

因为,在国有化的制度安排中,风险最大
承接者是政府 , 荣才敢于大胆压赌,孤注一掷。

三、启示
.控制境外衍生品的交易风险,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加强监管,应同时出台相应的规定文件,对于那些已经造成巨额损失的
企业负责人极其相关责任人要严厉处罚。

如果不处罚,就会
导致更多的企业冒风险去违规。

.香港警方之所以对中信泰富大动干戈,是因为怀疑公司董
事作出虚假陈述,董事之间可能存在串谋欺诈。

这就会因为
信息的发布不及时而侵害不知情的中小投资者利益,香港证
监部门介入调查中信泰富事件同样也是基于这样一个切入
点,由此可见,信息披露机制的严格执行,对维护中小投资
者利益来说至关重要。

3、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将风险控制升华为企业文
化。

管理者在提高内部控制意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营造良
好的企业风险控制文化。

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和维系,
没有企业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再完美的内部控制设计,也只
能是留在书本上的一堆文字。

在这个过程中, 控制环境逐渐与企业文化融合,以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优目标。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实行“控制自我评估” ,加强自我监督。

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 以期能更好达成内部控制目标。

其基本特征是 : 关注业务过程和控制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评估活
动。

自省自查,有助于企业早日发现问题,从而早日解决问
题,将风险控制到最小,使收益能够达到最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因而,我国必须完善法规制度,使企业在投资衍生金融产品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能够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