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木兰诗》复习材料

《木兰诗》复习材料

《木兰诗》复习材料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兰辞》选自南朝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文言词汇①、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②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2.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③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④古今异义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光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3]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重点段落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疑难解惑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2(鲁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师:昨天能背诵课文的举手有多少昨天还不能背诵的同学抓紧时间这是要默写的现在请大家背一遍(学生背诵课文)教师:你最喜欢背一节学生:第四段教师:那你背一下学生:万里赴戎机……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它讲了战士英勇善战教师:我补充:朔气……表现了木兰的坚韧学生2:喜欢第三节教师:背一下学生2:东市买骏马……教师:为什么学生:好背教师:好背也是原因为什么好背学生2:有规律教师:什么规律学生:互文排比学生3:我喜欢旦辞一段也因为好背因为前面有“旦辞”后面也有这个教师:所以第三段看起来长其实很好背那么前面句式一样只是在里边换了个字这修辞手法呢叫复沓在前面也有──学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学生3:我喜欢问女何所思……一段教师:为什么学生3:写出了她的爱国学生4:写出了形势急迫教师:写形势急迫是为了烘托学生:孝顺教师:烘托爱国孝顺大家说了自己喜欢的段落都有自己的道理描写木兰从军准备的段落:学生:东市买骏马……教师:战场环境恶劣学生: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教师:战争残酷学生:将军百战死……教师:木兰勤劳学生:唧唧复唧唧……教师:木兰内心的担忧学生:问女……昨日见军贴……从此替爷征教师:对就是这一句非常替她的父亲担心教师:昨天我们还介绍了一种新的修辞:互文请同学把东市……这几句翻译一下学生:在东西南北到处挑选东西教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学生:将军战士出生入死回来了教师:对不能翻译成将军死了壮士回来好了今天我们该看第五自然段大家先一起读学生朗读教师:大家先总结这段的主要意思学生:征战归来学生:可汗赏了很多东西教师:不同的人看到的不一样啊我们看关键的句子学生:愿驰千里足教师:为什么呢学生:不知道她是女的怕砍头学生2:两个原因:1她太孝顺了2……教师:从中可以看出她有什么品质学生:孝顺不被财富诱惑爱国教师:不当官就爱国换个词学生:不贪图功力我们看看第五段应该归纳学生:辞官回乡教师板书教师:中间有个字策勋十二转的转赏赐百千强的强学生根据课本回答这个强字现在还用比如“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50%强好大家背一下这一段千里足就是……教师:好大家再互相背一下(学生自己背诵)教师:现在大家一起背诵(学生背诵)大家有什么问题学生:送“儿”还故乡为什么不说女儿教师:同学们来回答学生1:女儿儿子都在古代称儿学生2:因为人家不知道她是女儿教师:大家都有道理学生3:当时女儿是不能参战的所以她称自己是男儿身教师:大家都有道理但是女儿不参战的说法更合乎作品而说女儿也是儿我觉得更有人情味教师:第六段为什么木兰急忙回家官都不作学生:孝教师:不要什么都用孝孝能说明一切问题大家自己读一下体会一下学生自读教师:都不读大家一起读一遍(学生齐读)教师:为什么她要回家学生:爷娘阿姊小弟教师:大家多想一下故乡到底什么吸引了木兰学生:有她的伙伴教师:句学生:出门看伙伴教师:这是她故乡的阿学生:不是是战友学生:她家乡有衣服教师:是阿女孩子还是喜欢自己姑娘的衣服不喜欢军装她还是喜欢回来当漂漂亮亮的女孩子学生:她还想她的房间开我东阁门……教师:为什么学生:战争睡的不舒服学生:还有她的亲戚朋友也想念她阿教师:这点找得不错哦学生鼓掌教师:从里看到的学生:爷娘闻女来……教师:是阿每个人的动作是不一样的父母学生:出城教师:说明思念很深阿那么阿姊呢我请女同学来说……学生:没有回答教师:你站一会教师:木兰的姐姐表现学生:当户理红妆教师:弟弟呢学生:磨刀想以丰盛的佳肴来宽待姐姐学生2:姐姐打仗风餐露宿没有什么好东西想做点好的给姐姐教师:通观这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所有这些场面用什么可以形容学生:欢天喜地亲人团聚教师板书:亲人团聚你坐下学生:木兰多少岁呢教师:这个不知道学生2:反正比你大教师:木兰回来之后干什么学生:脱我……教师:抓词语学生:脱着理贴教师:说明木兰心情学生:很高兴教师:对说明木兰当时的欣喜的心情出门看伙伴伙伴的反应学生:惊奇教师:的确伙伴十分惊奇学生:那她洗澡呢教师:联想很快阿马上联想到洗澡了学生:那她不洗澡阿教师:这可能要想到当时的习惯但是当时的习惯我也不知道(学生稍微有些混乱)教师:这肯定有很多不方便但是也说明花木兰非常……学生:机智聪明学生:狡猾教师:对但是狡猾都出来了好大家再把这段读一下教师:再回头想想木兰对比了回家和做官她选择了回家这说明她心里的取舍是的她的理想中注重什么学生:亲情教师板书教师:她回家的生活很……学生:欢乐平淡学生:但是皇帝赏赐的东西她也可以拿回去阿教师:你认为皇帝赏赐的东西她拿回去了学生:拿回去了!学生:如果是拿回去了就不用着“旧时“衣服了啊学生:她可能不好意思拿女人的衣服啊所以家里只有以前的衣服学生:她说不用尚书郎她既然官都不愿意当了当然不会要财物学生:不一定!教师:愿驰千里足骑马能带那么多东西学生:她有伙伴啊!教师:作品中没有交代她是否拿了但是她官都没有做应该看出她不向往荣华富贵学生:我不觉得因为女人不能当官的所以她不能当教师:官不能当但是钱还是要拿的那么她拿来干什么那学生:当盘缠啊孝敬父母啊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想法文章中没有具体的交代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作品对文章到底时一种什么态度学生:赞扬教师:赞扬什么学生:孝顺看重亲情学生:我想通了肯定她是向皇帝要些补品回来孝敬父母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但是我们看得出作品对木兰是赞赏的至于她要不要这些财务作品没有交代但是要不要财务并不是评价英雄的标准现在这段能背学生:能教师:背一下学生背诵此段教师:最后一段似乎与前面没有联系啊学生:有联系与伙伴的话有联系教师:理解呢学生:可能是对木兰的赞美不是有安能辨我是雌雄所以是赞赏木兰教师:那这里修辞手法学生:借物比喻人教师:这里是用兔子的现象来比喻木兰这种现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大家注意一下“安能”就是“能”表示反问这句话到底是作者写的还是木兰写的呢学生:木兰教师:同意是木兰的举手同意是作者的举手好多人是没有反应啊学生:我觉得是伙伴哦我觉得是作者教师:作者要干什么学生:起一个补充作用学生:这里是说木兰很机智学生:我觉得是木兰因为上面是伙伴的话这里木兰解释给他们教师:我觉得大家都有道理两种可能都有现在请大家思考:作品主要事件学生:替父从军教师:但是写打仗的只有几句话写的比较多的学生:回到家乡还有3段教师:略的是学生:4、5段教师:为什么主要事件很简略而其他的写得很略学生:突出木兰的孝顺学生:前面说了是备战备战是为了父母教师:是一种儿女之情还有回乡的感情这样对木兰的性格……学生:进行了描写教师:这样不仅没有影响木兰的形象反而使形象更为生动所以古往今来许许多多读者都喜欢这个形象。

(完整版)木兰诗知识梳理

(完整版)木兰诗知识梳理

《木兰诗》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二、古文知识(一)重点注释1、当户:对着门。

户,门。

当,对着。

2、杼:织布梭子。

3、惟闻女叹息:惟,只。

4、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何所忆即所忆何。

5、军帖:军中的文告。

6、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征兵。

点兵,征兵。

7、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8、鞯:马鞍下的垫子。

9、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辞,告别。

去,离开。

1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溅溅(jiān),水流声。

1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胡人的战马。

啾啾(jiū),马叫的声音。

13、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战争。

14、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度,过。

15、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6、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17、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18、可汗问所欲:可汗问(木兰)所欲。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

19、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

20、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扶将,扶持。

20、红妆:女子的艳丽装束。

21、著(zhuó)我旧时裳:著,穿。

22、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23、出门看火伴:火伴,同伍的士兵。

2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25、傍地走:并排跑。

26、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怎能。

(二)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三)一词多义愿1、愿为市鞍马:愿,愿意。

2、愿驰千里足:愿,希望。

儿1、阿爷无大儿:儿,儿子。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zhù)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 啾啾..(jiū jiū)胡骑.(jì)朔.气(shuò)金柝.(tuò) 阿姊.(zǐ)策勋十二转(zhuǎn)霍霍..(huò)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同行.(háng)十二年三、重点字词解释:1.当.户当:对着.2.机杼.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3.惟.:只.4.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5.可汗..大点兵可汗: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民族君主的称号。

6.十二..卷:十二:表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愿为市.鞍(ān)马市:买.8.旦.:早晨。

9.辞.:离开,辞行。

10.但.:只,仅仅.11.溅溅..:急速的流水声。

12.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3.啾啾..:马叫声。

14.戎机..:作战时机,这里指战场.15.度.:越过。

16.朔.:北方。

17.策勋..:记功勋于策书之上.18.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转,勋位升一等叫一转。

19.强.:有余。

20.郭.:外城。

21.扶将..:搀扶。

22.红妆..:女子用的胭脂等装饰物。

23.霍霍..:磨刀声.24.著.我旧时裳.著(zhuó):同“着”,穿。

裳:古代指裙子,也泛指衣服.25.帖.(tiē)花黄..:“帖”同“贴”.花黄,当时女子贴在脸上的一种饰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文体知识《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二:一是文人专门创作;二是从民间收集。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等。

2.文章中心概括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3.写作特点(1)浓郁的民歌特色。

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以悬念“叹息”起笔,接着一问一答,这是民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

如“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2)大量铺陈排比,感染力强。

如文中的“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开我东阁门……”,这些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整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叙事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离家出征、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②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③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计,同伴(2)古今异义①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②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④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⑤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⑥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⑦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⑧策勋十二转.今义:旋转(3①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②将:将军百战死(高级将领)出郭相扶将(搀扶)③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通“贴”,粘上)④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万里赴戎机(重要的事务)⑤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⑥策:策勋十二转(记)策马扬鞭(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⑦何:问女何所思(什么)水何澹澹(多么)(4)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愿为市.鞍马市:原意为集市,文中指买策.勋十二转策:原意为竹简,文中指登记②名词用作状语当窗理云.鬓箕畚:原意为云彩,文中指像云一样的(5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带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三、思考与探究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的粗略?详写:①从军的缘由②离别思亲③辞官④团聚的欢乐;略写:①军旅生活。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原文:《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衍生注释:1. “唧唧”:这里是叹息声的模拟,可不要理解成小动物叫的声音。

这木兰在家织布,突然就叹气,肯定有心事。

2. “军帖”:就是征兵的文书,就像现在的入伍通知书。

不过那时候征兵可不像现在,那是可汗要打仗,到处抓人充军。

3. “爷”:在古代这不是爷爷的意思,而是指父亲。

这木兰家,她老爹被征兵,可他又没大儿子,木兰只能自己上了。

4. “朔气传金柝(tuò)”:“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就是一种打更用的器具。

大冬天的,寒夜中只能听到打更的声音,那木兰打仗的环境可是相当艰苦的。

5. “策勋十二转”:这是古代一种对功劳的计法。

木兰的功劳那可是相当大,转了十二转,赏赐也特别多,可木兰一心只想回家。

6.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花黄”是当时妇女在脸上贴的一种装饰。

木兰回来赶紧恢复女儿身的打扮,等伙伴们看到,估计眼睛瞪得老大。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上,这《木兰诗》主要讲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教师版

《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教师版

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二、三行对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唧唧,叹息声。

当:对。

户,门。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唯,只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何,什么。

忆,思念。

亦,也。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军中的文告。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兵。

军书,这里指征兵的文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用法相同。

)爷,父亲。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为了。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市,集市。

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译文: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早晨。

辞,离开,辞行。

但,只。

闻:听见。

溅溅,水流声。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至,到。

胡骑,胡人的战马。

啾啾,马叫的声音。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木兰诗》文言文复习

《木兰诗》文言文复习

木兰诗一、整体把握1、文体知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

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

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2、作品简介《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3、【把握文章主旨】(1)这首诗歌中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作出详略安排的?详写的内容有: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

略写的内容,主要是战斗的过程。

十年征战,寥寥几句就交代完了。

(2)从这一内容的安排来看,本文作者是想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完美心灵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

这一详一略之间,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二、重点复习篇1.重点字词赏赐百千强.:有余。

胡骑.:战马。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出郭.相扶将:外城。

双兔傍地走.:跑。

著.我旧时裳:穿。

朔.气传金柝:北方。

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

(3)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4)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策勋十二转.(古义:次今义:旋转)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5)一词多义市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贴)将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 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6)词类活用愿为市.鞍马(名词做动词,买)策.勋十二转(名词做动词,登记)当窗理云.鬓(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的)学法指导:2.文言翻译(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二、三行对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唧唧,叹息声。

当:对。

户,门。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唯,只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何,什么。

忆,思念。

亦,也。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军中的文告。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兵。

军书,这里指征兵的文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用法相同。

)爷,父亲。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为了。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市,集市。

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译文: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早晨。

辞,离开,辞行。

但,只。

闻:听见。

溅溅,水流声。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至,到。

胡骑,胡人的战马。

啾啾,马叫的声音。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木兰诗 复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 复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一填空题《木兰诗》选自(代)编的是朝时。

它与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解释下列词语1、木兰当户织()()2、不闻机杼声()3、惟闻女叹息()4、问女何所忆()5、军书十二卷()6、愿为市鞍马()()( )7、旦辞爷娘去()()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万里赴戎机()11关山度若飞()12朔气传金柝()()13寒光照铁衣()14策勋十二转()15赏赐百千强()16出郭相扶将()()17当户理红妆()18着我旧时裳()19对镜帖花黄()20雄兔脚扑朔()21雌兔眼迷离()22双兔傍地走()三原文填空1 文中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2 表现木兰出征做周密准备的排比句是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5 表现战争激烈紧张、旷日持久的句子是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20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21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22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四问答题1、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2、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3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4、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5、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复习

《木兰诗》复习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 喜爱,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四:一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木兰挺身 而出,替父从军;二是战功赫赫,不贪富贵;三 是极富感情,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四是勤劳淳 朴,机敏聪慧,成为千古传颂的巾帼英雄。
①《木兰诗》选自 宋 朝 郭茂倩 (人名)编 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 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代父从军 的故事,塑造 不慕名利 的女英雄形 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象。
1.解释下列词语。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朔气传金柝
水流声
战争
(4)出郭相扶将

北方的寒气
(5)对镜帖花黄
外城
(6)出门看火伴
通贴,粘贴
①策勋十二转( A )A.次 ②赏赐百千强( C )A.多 ③愿为市鞍马( B )A.市场 ④愿驰千里足( A )A.希望
通伙,伙伴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顶针
结构内容
代父从军(1—3) 勤劳孝顺
英勇善战 不慕富贵 巾帼英雄
木 兰 诗
十年征战(4) 辞官还乡(5—6) 赞美木兰(7)
爱家 爱国
主旨:
这首诗通过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 军的故事,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一英雄形 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 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 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谢谢大家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

《木兰诗》期末复习材料.doc

《木兰诗》期末复习材料.doc

《木兰诗》复习材料一、文学常识《木兰诗》是I首著名的北朝民歌,乂名《木工辞》选自南朝宋代郭茂倩编的《空府诗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热情赞扬了这位女了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二、文言词汇(见《阳光夺冠》)四、理解性默写1. 《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人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 《木兰诗》屮而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由鞍马,从此替爷征。

3. 《木兰诗》屮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輔,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而线思念亲人的句了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日•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 《木兰诗》屮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了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 《木兰诗》屮从“归来见天子” 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丫不用询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 《木兰诗》屮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口《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英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 《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冇关月•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知识要点归纳及训练试题

《木兰诗》知识要点归纳及训练试题

《木兰诗》知识要点归纳及训练试题《木兰诗》知识点归纳【第1节原文】:唧唧……从此替爷征。

【重点字词解释】:唧唧:叹息声。

复:再,又。

当:对着。

户:门。

闻:听到。

机杼声:织布机的声音。

唯:只,只是。

女:女子,指木兰。

何:什么。

思:想。

何所忆:思念什么。

军帖:军中的文告。

大:大规模,大规模地。

点兵:征兵。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概数,非确数,表示很多。

愿:希望。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正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机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声声的叹息。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木兰我也没想什么,木兰我也不思念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的文书,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能干的特点。

⑵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⑶“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 充分表现木兰从军前心理活动的复杂、不安和态度的严肃认真。

设问,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

⑷“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交代木兰叹息的原因。

“大”字,突出征兵范围广、数量大,反映当时军情的紧急。

“十二”“卷卷”,表示数量之多,夸张,强调军情的急迫,照应上文,点明木兰叹息的原因。

⑸“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第2节原文】:东市……鸣啾啾。

【重点字词解释】胡骑:胡人的战马。

:到东边集市买骏马,到西边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到南边集市买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买长鞭。

早晨告别父母离开,晚上住宿黄河边,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在溅溅作响。

早晨告别黄河离开,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在啾啾嘶:⑴“东市……买长鞭”:排比、互文,充分表现表现木兰从军前准备工作的充分、周密、细致和繁忙、紧张而又井然有序的情景,表现她沉着冷静、认真细致的性格特点,烘托她整装待发的豪迈气概和训练有素的英雄本色。

《木兰诗》复习资料(含答案)

《木兰诗》复习资料(含答案)

七下《木兰诗》复习资料(含答案)(满分15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_一、文学常识(6分)《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不慕名利的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诗》与《》被誉为“乐府双璧”。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8分)机杼.()军帖.( ) 可汗..()()..( ) ( ) pèi头()鞍鞯鸣溅.溅( ) 燕.山( ) 胡骑.()鸣啾.啾( ) 戎.机()朔.气( ) 金柝.()策勋.()十二转.( ) 赏赐.()磨刀霍.霍( ) 扶将.()阿zǐ()红妆.( ) 著.( ) 旧时裳.( ) 理云bìn()安能biàn()傍.地走()扑shuò()雄 cí()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5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军书..()大点兵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愿.( )为.( )市.()鞍马旦.()辞.( )爷娘去()但.()闻黄河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十二转.()赏..()策勋..()天子坐明堂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尚书郎愿.()...()木兰不用驰.()千里足出郭.()相扶将..()当户理红妆..()..()花黄..()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火伴..()双兔傍.()地走.()..()皆惊忙扑朔..()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四、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2分)对镜帖花黄()五、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6分)卷卷有爷.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出郭.相扶将()木兰不用..尚书郎()双兔傍地走.()六、指出下列词类活用并解释。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复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复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复习资料《木兰诗》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一、作家作品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字词归类整理(一)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火”通“伙”,伙伴。

)(二)古今异义1、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

今义:强壮、强大等)2、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3、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

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

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5、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作姓氏。

)6、木兰当户织(古义:门。

今义:人家、门第。

)7、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

今义:指因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8、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古义:虚数多。

今义:数词,十二。

)(三)一词多义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通“贴”,动词)2、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买)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四)词类活用1、问女何所思。

(“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2、策勋十二转。

(“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4、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市”,名词用作动词,买)(五)文中成语1、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六)特殊文言句式1、倒装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何所思”即“所思何”,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何所忆”同此。

)2、互文:(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复习材料1、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2、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4、惟:只。

5、何:什么。

6、忆:思念,惦记7、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8、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1、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2、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3、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4、辞:离开,辞行。

15、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16、旦:早晨。

17、但闻:只听见18、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9、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21、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指战争。

22、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23、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tu 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4、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6、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7、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

百千:形容数量多。

强,有余。

28、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9、不用:不愿意做。

30、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1、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2、郭:外城。

33、扶:扶持。

将:助词,不译。

34、姊(zǐ):姐姐。

35、理:梳理。

36、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7、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38、着(zhuó):通假字通“着”,穿。

39、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40、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4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4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43、“火”:通“伙”。

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4、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①、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出门看火伴(同上)②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④古今异义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

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作姓氏。

)四、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是中国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决定代父。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四句,写紧张地购买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的,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还朝辞官。

先写朝见天子,然后写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

天子不知底里,不便明言,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

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一,二,三,六,七段详写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

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3]重点难点句子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

“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

“女亦”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

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

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重点段落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

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

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