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94834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9.png)
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如今,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亟待革新,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期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尝试1. 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如通过展示生物图谱和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对生物的结构和特征产生兴趣。
2. 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我引入了许多案例教学,通过教授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应用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生物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例如,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并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亲自实践,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4.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并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使用了生物模拟软件和网络教育平台来辅助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和在线课堂学习生物知识。
三、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对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1. 关注学生个性化特点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创新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
![创新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bebe5e35ef7ba0d4a733b81.png)
创新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体会摘要: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础,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实验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从实验材料器具、实验药品试剂、实验方式步骤等方面谈谈对实验创新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创新创新意识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因此,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还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的能力,以及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验教学中,笔者就在实验过程中如何融入创新意识进行了初步探索,现从实验材料器具、实验药品试剂、实验方法步骤等方面谈谈对实验创新的体会。
一、实验材料器具正确取材及处理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科书中不乏这方面的案例,如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恩吉尔曼选择水绵做实验材料等。
因而,在实验分析准备时,首先要考虑取材是否正确。
同时,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究、发现新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生长素的发现”探究实验中,达尔文等科学家选用金丝雀草、燕麦做实验材料,而这两种材料都很难找到。
通过实验观察、对比、验证,用玉米幼苗做实验材料,不仅材料易得,而且效果好,可操作性强,实验易取得成功。
又如,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韭菜叶和萝卜叶取代教材中的菠菜。
因为韭菜叶中含丰富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萝卜叶中含丰富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所以在实验中层析后出现四条明显的色素带,利用新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器具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制作或选用实验器具,一定要满足实验要求。
例如,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选用的研钵,要钵底和杵较粗的才能使菠菜叶片研磨迅速、充分,加入适量二氧化硅研磨也是这个道理;画滤液细线时,教科书上用的是毛细吸管,实验时许多学生用毛细吸管不好画,改用硬笔尖或盖玻片进行实验,发现滤液细线画得较细,实验效果较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51cc1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7.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引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机会。
为了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力,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以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
1. 实验前的预习环节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往往是在课堂上才开始进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较为有限。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可以在实验之前设置预习环节。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与实验相关的预习材料,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预习材料,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设想,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提前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预习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2. 实验过程的引导实验过程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把实验步骤一一告诉学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操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可以改变实验的引导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例如,在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什么是光合作用?为什么植物叶片会变绿?”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种引导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给出实验结果,并解释其原理和规律。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可以改变实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例如,在观察酵母发酵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考虑酵母发酵的机理,讨论酵母发酵的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
这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改进与创新
![高中生物教学改进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54399b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b.png)
高中生物教学改进与创新一、现状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其次,由于考试压力和重点突出,教学目标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此外,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及时,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反映在教材中,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改进方案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进行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授遗传学时,可以以农作物的育种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探讨物种的遗传规律。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2.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项目,让他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更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生物学中的一些复杂数学原理和实验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此外,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与学生共享,以便更新教学内容。
4.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可以引入一些创新的实验设计。
例如,在细胞分裂的实验中,可以利用显微操作,让学生亲眼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
这种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变异的原理,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5.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一个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集思广益的方式推动生物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学生、家长等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资源和创新方案,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供支持和参考。
三、潜在困难与对策1. 教师的培训与支持实施教学改进与创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1f1a0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4.png)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性的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设计生物学实验、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等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和阅读中不断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竞赛科学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生物学科学竞赛。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将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拼,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
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1. 利用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视听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创新思维。
2. 利用实验室设备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室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从而锻炼其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3. 利用互联网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丰富的生物学学习资源可以在网上得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开展网络学习和交流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师的作用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进行思维的创新。
2.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科学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其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3. 注重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探索,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6d1e0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2.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目的单一、实验内容单一、实验形式单一的问题日益突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创新能力。
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一、扩展实验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通常只关注基础实验,具有严格的实验要求和预期结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满足。
因此,我们应扩展实验内容,引入一些探索性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观察浮叶子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氧气气泡数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分析光合作用与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二、改变实验形式,增加学生参与度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通常采用集中式实验和教师示范实验的方式,学生多数只充当观察者,参与度较低。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形式。
例如,在研究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每个小组自主设计一套观察细胞分裂的方案,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视频分析的方式来展示实验结果。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引入科技手段,提升实验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利用虚拟实验软件、3D打印技术、生物传感器等科技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实验仪器和材料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这不仅可以弥补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
举个例子,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模拟观察细胞膜的渗透作用,通过调整浓度梯度和时间间隔,观察细胞膜的变化。
虚拟实验软件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变量调节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膜渗透作用的原理,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ece7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d.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现将教学实践报告如下:二、教学实践内容1.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问题引导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实验操作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生物技术应用教学:关注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4. 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践成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通过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2.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学生实验技能提高通过实验操作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生物学学科上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价值。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5b83bd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b.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一、引言生物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增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等。
因此,如何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思路1.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生物实验应该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进行,以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气氛。
教师可以布置实验室,摆放实验设备,展示生物标本,搭建露天实验场等方式,营造生物学实验的独特氛围。
2.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物实验过程的视频、图像等素材制作成教学课件,通过电子白板或投影仪进行展示。
这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结合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在操作中缺乏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我们可以引入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设置一些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观察昆虫的实验中,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昆虫的身体构造有如此多样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探索答案,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4.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可以分为个别实验和小组合作实验两种形式。
个别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实验步骤和原理;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实验,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提高实验效果。
三、实施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确定实验内容和目标根据生物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年级水平,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的目标,即期望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2.制定实验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实验内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教学大纲。
将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条件等一一列举,确保实验过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526c02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b.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深入探讨了实验教学的价值、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创新的建议。
一、实验教学的价值生物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现象,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深入了解生物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实验操作技巧和分析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内容单一传统的实验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物基础知识的讲解上,缺乏生物实验的前沿性和应用性。
2、实验操作单一大部分实验操作都是老师为学生完成的,学生缺少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对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实验操作的技能。
3、实验设备缺乏现实教学室的设备普遍比较简陋,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学生缺乏实现自主实验的机会。
4、实验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实验安全管理不规范,教师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会给师生带来安全隐患。
三、实验教学创新的建议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1、扩展实验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多具体、系统、前沿性和应用性的实验内容,来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特点和科学精神的了解。
2、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分析思维能力。
3、提高实验设备的配置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实验设备的配置水平,丰富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条件,提供更多实验资源。
4、加强实验安全管理加强实验安全管理,规范实验操作步骤,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前的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四、结语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未来的科研发展至关重要。
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实验设计与创新
![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实验设计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d6fda3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1.png)
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实验设计与创新生物学是一门重要且引人入胜的学科,它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让我们对自然界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实验设计与创新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实验设计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践经验。
一、实验设计的重要性1. 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逐渐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实验设计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相互配合和讨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与人合作,还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是提升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机会。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设计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流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设计,学生能够亲自操作仪器,观察生物现象,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验设计的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在实验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学生需要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并确定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设计。
2. 制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
方案中应包含实验的时间、地点、所需材料和仪器,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要点。
实验方案要具体、可操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时,通常需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是参照标准,用于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是用于进行实验操作的组。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对照组和实验组,并设计一致的实验条件。
4. 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收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图表、统计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的差异和相关性。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学习创新理论与实践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学习创新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fa2d32fbd64783e09122b03.png)
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
的形成。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 习兴趣 , 在生物及其实验 的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中要注意 与现代教育手段相配套 ,可 以一 定 比例 , 当地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 恰 四、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缺陷 探究性实验 虽然近似地模仿科学家那样工作 ,对科学过 程、 方法 、 思想有 系统 的体 验 , 更深入 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体
验的现象。这种结果与过程脱节的教学 , 妨碍 了学生创新精神 和刨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导致 了“ 高分低能” 的现象。探究式
学 习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 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
致 的, 因此 , 学生应像 “ 小科学家” 一样去发现问题 、 解决 问题创造能
为比较 成熟的、 令学生满意 的、 效率更高 的形式 , 优化各种评
价 方案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同时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实验
能力和科学素质 才能真正的解决 问题 。 总之 , 在高 中生物教学中积极 探索 实验探究式学 习模式 ,
将对高三的生物实验复 习打 下坚 实的基础 。而在对生物实验 进行复习时, 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将会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体
力, 同时受到科学方法 、 价值观的教育 , 并发展 自己的个性。探 索式学 习强调科学概念 、 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三者 的综合和对 科学研究过程 的理解。观念上平等、 开放 、 民主 ; 过程中 自主、 体验 、 个性 ; 形式上生动、 多样、 有趣。生物科学作为一 门建立 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 自然学科 ,比其它学科 更易于触 及学生 的思维及能力发展 , 生物教学中采用实验 探究式学 习模式 , 既 能培养解决问题 的能力、 方法和思维 , 还能让学生在问题解决 过程 中主动获取知识。对学生而言, 实验过程中问题 的解决不 仅是一个知识输 出的再现过程 ,更是一个知识信息重组和 整 合的获得性过程。
高中生物教育实践总结
![高中生物教育实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d2845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0a.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认真践行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现将我的高中生物教育实践总结如下:二、实践内容1. 课堂教学(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 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竞赛。
通过参加生物竞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综合素质。
(2)开展生物实验课。
在实验课中,学生可以亲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
通过参观实验室,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3. 教育教学研究(1)参与课题研究。
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
(2)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通过撰写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践效果1. 学生成绩提高。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学生的生物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2.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教师自身成长。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2)个别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安全隐患。
(3)教育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3篇)
![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318a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9.png)
第1篇一、引言生物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态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动物学:动物的结构、功能、分类、进化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2. 植物学: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进化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3. 微生物学: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进化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4. 遗传学: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子基础、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5. 生态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生物学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思维活跃度等。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实验技能、实验报告撰写等。
3.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
4. 期末考试评价:通过笔试、实验操作、论文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be6bfa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f.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实践,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一、实验内容的选取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选取合适的实验内容。
这既要考虑科学性和专业性,又要兼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
比如,在探究细胞结构的实验中,可以选取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显微镜观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深入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装置的创新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实验装置的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实验效果。
比如,在观察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入光度计和数据采集仪等仪器,让学生实时观察和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的变化。
这样一来,学生既能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又能培养他们运用仪器进行实验的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实验和研究来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比如,在探究酵母发酵作用的实验中,教师可以提供酵母、面粉和糖等材料,让学生自行组织实验并观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面团体积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酵母发酵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将实验过程的图片、视频等展示给学生。
通过展示实际实验过程和结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同时,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并通过模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实验教学评价的创新实验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58954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1.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一、引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探究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创新和改进的方式,探讨如何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实验内容的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应当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
例如,在遗传实验中,可以引入近年来热门的DNA亲子鉴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
在生态实验中,可以设计常见环境污染物对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
三、实验设计的创新传统的实验设计往往缺乏灵感和创意,使得实验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为了提升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可以引入项目制实验设计,让学生自行设定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
例如,在植物生长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决定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水分、温度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实验材料的创新传统的实验材料往往受限于条件和经费,难以再现真实的实验情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使用虚拟实验平台。
虚拟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动画演示的方式,呈现出真实的实验操作和结果,不仅可以节约实验成本,还能够让学生在安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实验环境的改进实验环境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实验室往往狭小陈旧,缺乏设备和材料。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学校可以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生物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学校间实验资源共享,共建实验室联盟,以提高实验环境的共享度和利用效率。
六、实验指导的改进传统的实验指导往往过于简单和僵化,学生只需按照手册上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
为了实现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从实验引入、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b06cfc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6.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一、引言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步骤繁琐、实验装置过时等。
为了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需要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提供更有趣、实用且有挑战性的实验内容。
二、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新的实验内容和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创新的实验内容和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的方法和实践1.组织实验设计竞赛。
开展实验设计竞赛,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通过比赛评选出优秀的实验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利用虚拟实验平台。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发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提供详细的实验说明和分析。
这样的虚拟实验可以解决实验装置不足、实验材料难以获取等问题。
3.实验与课堂内容的结合。
将实验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以动画、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5.学生自主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主题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并通过学术展示等方式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
四、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的效果评价1.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创新实验教学的兴趣和满意度,评估实验教学创新的效果。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9dad2f9f61fb7360b4c652c.png)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创新【摘要】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论证。
因此,实验课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通过深研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的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课;创新教学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生物实验的探索、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实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谈谈具体做法。
一、学生实验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学生实验课往往是老师事先准备好一切实验用具,精心设计好试验流程,然后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操作,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课上,学生就像一台台设定好的机器,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生物实验课忽视了学生的探索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结果是实验课更多的是一种形式。
针对以上情况,本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几点应对措施:(1)上好实验课,预习很重要。
课前两天告诉学生实验课的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参考书,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在知识的交流与碰撞中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上高中必修1第1章第2节中的《观察细胞》这堂实验时,由于初中已学过显微镜的使用,但使用次数太少,加之相隔时间太久,很多同学都已忘记,所以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初中课本,弄清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再结合本节内容,大致了解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课堂上,我搬来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如何操作显微镜,边演示边讲解。
之后,请下面的同学补充并找出该同学讲解错误或遗漏之处。
一位同学补充道:高倍镜的使用除了这位同学所讲解到的四点(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②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④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外,还应注意显微镜成像是倒像,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移动方向是相反的,从低倍物镜转到高倍物镜,直接转动转换器,不用上升镜筒等。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52683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a.png)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中生物教育的需求,因此急需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探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新课改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影响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要求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新课改要求改变这种模式,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简单实验的演示上,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兴趣不高,也无法真正掌握实验技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参与到实验中去,亲自动手操作,积累实验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2. 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多元化的实验手段和工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实验的手段和工具,丰富实验的内容和形式。
除了传统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生长实验等,还可以引入生物技术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信息学实验等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工具,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可以考虑建立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实验教学目标的明确、实验教材的选用等。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3f21d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b.png)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引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生物实验设计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创新的实验设计和实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
创新实验设计1.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使实验的过程更加可视化和生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引入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际设备和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这不仅可以节省实验材料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扩大实验内容的范围,提供更多类型的实验给学生。
3. 探究性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是一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或探究性的实验题目,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践环节的创新1. 实验预习在实验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这样可以在实验课上减少理论讲解时间,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实践和讨论。
2. 合作实验合作实验是一种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的方式。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并让他们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和操作。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3. 利用真实场景生物实验可以与真实场景相结合,例如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
通过直接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相互关系。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
2. 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同时,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对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究
![对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126e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4.png)
对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创新性。
如何创新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现有的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教育界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传统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制定实验计划、提供实验操作指导、解释实验结果。
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中,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往往是固定和单一的。
学生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同样的实验操作,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新鲜感和探究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3. 实验结果难以验证和应用由于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展示,学生很少有机会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也难以让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为了改变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创新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以下将介绍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教育界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1. 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题目的选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学生在实验中扮演了更加积极的角色。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引入多元化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作者:王更强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6期【摘要】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创新实验教学设计,提出了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创新开发高中生物实验,创新拓展教材实验、创新开发野外生态考察实验、创新开发家庭厨房实验室微课程、创新开展STEAM特征的生物实验和科技活动,促进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参与走向体验,从体验走向模仿,从模仿走向创新。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36-01实验是科学之基石,实验是一个学生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是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升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启迪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优势,如何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中落地,如何创新实验教学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有效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下面将我校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为基石,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四类: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的内容,对检测试剂、材料、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创新;二是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三是将探究性实验从定性研究发展为定量研究;在一次课中实施二次探究,实现探究的质的飞跃;四是创新设计开发“图表式”学案,实验前,以“图表式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实验准备,实验中,以引导实验探究过程为目的,以互动研学和合作交流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增强其创新意识,实施高效实验教学。
为了不断创新实验探究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构建高效生物实验课堂。
我们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究,开展引导式实验探究,从引导探究到自主探究、从局部探究到整体探究,从而实现基于创新实验在理念、思维和操作三个层面的发展。
我们找到了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7条策略:从“指定”到“指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从“给予”到“创造”,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从“事实”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确认”到“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论;从“单一”到“发散”,引导学生拓展探究新实验;从“验证”到“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经典”到“普通”,引导学生挖掘科学史中的实验探究创新思想。
二、创新开发高中生物课外实验1.创新拓展教材实验。
教材常规实验所包含的实验原理、思想和方法是学生在新情境中设计实验的基础,它为学生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和模仿的基本框架。
师生在完成教材实验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模仿课本实验的程序进行实验设计,让学生进行开放式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我们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为主题,以高中生物学知识和原理为出发点,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实验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创新开展了以下多个课外实验:生物膜选择透性的观察,探究酵母菌发酵速度跟环境、温度的关系,探究外界溶液的浓度跟细胞吸水的关系;植物顶端优势的观察;生长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让短日照植物提早开花的简易方法;激素对色素细胞影响的观察;人体遗传性状的观察——人体形态性状的遗传;大麦对杂草他感作用的观察;生态球的制作和观察;苏丹红诱发洋葱根尖细胞微核的效应。
2.创新开发野外生态考察实验。
结合本地独特的生物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活动,实现乡土资源与生物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开发大量的野外生态考察实验。
近年来,我们以东莞同沙生态公园为基地,充分利用生态公园里丰富的自然资源。
开展了系列野外生态考察实验活动18个:同沙生态公园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情况的调查;同沙生态公园入侵植物种类的调查;同沙生态公园入侵植物薇甘菊生态位特征研究;探究同沙生态公园适合莎草生长的土壤;群落最小表现面积的调查;用样方法调查群落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中鳞翅目昆虫多样性调查及蝴蝶标本制作;路线统计法调查鸟类的数量;探究水生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同沙生态公园常见植物认种比赛;同沙生态公园内植物种类多样性的调查及植物的电子标本的制作;同沙生态公园某种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同沙生态公园内生物种间竞争关系分析;同沙水库水质污染的调查;不同库区水质的酸碱性测定;同沙生态公园的白色污染物的情况调查及清除活动;水域生态系统的组成调查;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区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
这些活动以“体验、实践、创新”为宗旨,融体验、调查、实践、实验为一体,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寓学习于活动之中,可谓真正的创新探究。
3.创新开发家庭厨房实验室微课程。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利用假期让学生在家中一展一些有趣的生物实验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从旁观到参与,从模仿到创新,让学生感受体验“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生物学魅力。
将高中教材选修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延伸,从2016年暑期开始我们开设了家庭厨房实验室的微课程,本课程的设计主题是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课程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
主要有7个实验,“你好,乳酸菌!”——酸奶的制作;“干杯,酵母菌!”——酒酿的制作;“干杯,酵母菌!”——釀制葡萄酒;“膨胀吧,酵母菌!”——红糖发糕;“膨胀吧,酵母菌!”——馒头成形记;“膨胀吧,酵母菌!”——关于面包你需要知道的事;“你好,乳酸菌!”——泡菜的制作。
教师确定实践项目内容,筛选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评估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课前进行重复实验论证,原创清晰优质的图文介绍,并提供全程在线指导。
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教育技术,指导学生假期在家中完成实践活动,收集实验过程的照片、视频、实物、参考资料等。
并将成果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分享和收集。
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实验、探究生命现象的各种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的能力。
(1)创新活动实施。
①制作微课:教师针对每一个实验项目制作一个独立微课,以视频形式上传到慕课学习网站。
每一节微课围绕实验内容呈现以下环节:实验原理、材料、装置、步骤、注意事项、知识拓展。
②实验前交流:学生通过网站学习微课,确定实践项目,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可针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
③实验操作:学生在家中完成实验,拍摄实验过程照片,记录实验结果。
④实验后交流: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交流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分享经验;可进行重复实验,改进实验效果。
⑤撰写学习报告:教师通过“学习指南”阐述学习报告的明确要求,包括学习报告的内容(表1),鼓励多样化个性化风格,形式不限(Word、视频、flash、手抄报、手绘拼贴等)。
(2)创新活动展示。
①实物作品展示:本课程活动由学生在暑假进行,开学后第一周内举行交流会,学生可携带部分便于储存的发酵成品进行展示或者互相品尝,并交流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②学习报告展示:学生通过在线方式提交学习报告,教师收集后以专题宣传栏形式在校园内展出。
家庭厨房实验室微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实验,感受生物实验教学的魅力,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的巧妙,学以到用,关注现代化发酵技术的发展,就食品安全问题表明观点并展开讨论。
本课程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
4.创新开展STEAM特征的生物实验和科技活动。
STEAM教育起源于美国,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s)的首写字母,由于STEAM教育方式能培养学学科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STEAM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将STEAM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生物学教学,从源于课本或真实生活的生物视角出发,以项目式学习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项目研究,创造性的开展STEAM特征的生物实验,是当前中学生物实践活动的热点和趋势。
如何开展和实施STEAM特征的生物科技活动的项目?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STEAM教育是将问题聚焦为完成某项具有指定要求的作品,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探索总结了STEAM特征的生物实验活动的两种模式。
模式一的特点:成果是以研究结论呈现,主要体现理论价值。
我们按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实验方案,反复实验,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的程序进行。
如我们开展的实验和活动:《复方大蒜—夹竹桃提取液对吹棉蚧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红托竹荪幼担子果菌蕾生物保鲜作用的研》、《苏丹红诱发洋葱根尖细胞微核的效应》、《“我为地球擦拭碳足迹”环保科技活动》等。
模式二的特点是:成果是以实物呈现,主要体现其使用价值的。
我们是根据作品要求进行创意设计、作品制作实验、作品成果展示的程序进行。
如《“方便”帐篷——简易卫生间研究报告》、《“如”你“所”愿———应急卫生间研究报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寻迹的新型故障标志小车》、《太阳能智能背包》。
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开展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可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参与走向体验,从体验走向模仿,从模仿走向创新。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胡兴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转型的挑战.[4]曾庆国.“产体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中学生物学》,2018.7.[5]龚雷雨,陈廷华.从体验走向创造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中学生物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