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载阿霉素葡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载阿霉素葡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
一,

/ 论
论 篷 / /
载 阿霉 素 葡 聚糖 纳 米 粒 的 制 备 及 其 对 肝 癌 细 胞 的 杀 伤 作 用研 究
黄 颖烽 古维立 李志花 陈汝福 周嘉嘉 周泉 波 郭 宁
PR AR I EP AT ON AND AN —HE AT TI P OCARCl NOM A E F C F E T OF DOXORUBl N E AP — Cl NC SU L E N AM P P LC P Y ACCHARI AT D I HI Hl I OL S DE NANOP TI E AR CL S
( 上 页) 接
[7 何学斌 , 1] 薛存宽 , 沈 凯 , 壳 多糖抗肿瘤作 用及对荷瘤 小 鼠 等. [ 4 李尘远 , 2] 潘兴瑜 , 张明策 , 玉竹提取物 B抗肿瘤机制的初步 等. 研究 [ ] 中国免疫学杂志 ,03,9 4 :5 2 4 J. 2 0 1 ( ) 2 3— 5 . 吕作舟. 阿魏侧耳水溶性多糖免疫活性 的研究[ ] 华 J. [5 邓春生 , 2]
维普资讯
现代医院20 0 8年 2月第 8卷 第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 m optl e 08V l o2 oe H si b20 o 8N aF
¨ ¨ …
t … — ——… —— 一
… ~……~一
— 一 —— 一
te r f c f i ig h p tc ri o el i i o a d i io h i e e t l n e ao ac n ma c l n v t n n vv .M e h d T e D / X —P L a o a t l sw r okl s r t o h OX DE L^ n n p r ce e e i p e ae y te me h d o mu s c t n & e a o ain o r a i ov n .I r h l g a b e v d b r n mi r p rd b h to fe l i ai i f o v p rt fo g nc s l e t t mop oo y w so sr e y t s s o s a —

聚多巴胺-阿霉素纳米颗粒对癌细胞的化疗-光热治疗协同作用

聚多巴胺-阿霉素纳米颗粒对癌细胞的化疗-光热治疗协同作用

聚多巴胺-阿霉素纳米颗粒对癌细胞的化疗-光热治疗协同作用刘宇炜;郭卓【摘要】Polydopamine( PDA)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ethanol and ammonia in water, which per-formed an excellent light-heat energy conversion ability. An anti-cancer medicine, doxorubicin(Dox), was loa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 efficiently through π-π stacking and covalent bond, and then the doxorubicin loaded polydopamine ( PDA-Dox )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The drug delivery property of the materials was studied. As a result, the drug release behavior c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pH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was improved in acidic condition. When the PDA-Dox nanoparticles wereex-posed to the laser irradiation, the cancer cell, HeLa, could be killed efficiently by the materials through the chemo-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the laser irradition, the nanomaterial could kill the cancer cell efficiently with the synergistic therapy between the phototherpy and chemotherapy in vitro.%通过在水相中加入乙醇和氨水,将单分子多巴胺聚合成具有良好光热转换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 PDA),并利用π-π作用与共价键作用,将抗癌药物阿霉素( Dox)负载到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负载阿霉素( PDA-Dox),研究了PDA-Dox的药物缓释性能。

用于抗癌载药系统的自组装脂质体聚合物复合微球

用于抗癌载药系统的自组装脂质体聚合物复合微球

用于抗癌载药系统的自组装脂质体聚合物复合微球摘要:通过多种物质的连续吸附得到的聚电解质多分子层对于像抗癌药物这种小分子的运载是非常有用的。

在本研究中,层层自组装(LbL)纳米结构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天然壳聚糖和透明质酸自然沉积到带负电的固态混合脂质体纳米微球(SLNs)上。

阿霉素/葡聚糖硫酸酯的复合物被包在SLNs中。

这使得球形纳米微粒的直径在265nm左右,Zeta电位大约为-12mV。

纳米微球较为稳定,且表现出阿霉素(DOX)的可控释放。

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相比单纯的DOX以及未经修饰的载DOX-SLNs,LBL功能化SLNs明显提高了循环半衰期,并降低了药物的消除率。

综上,结果表明这种具有pH响应外壳和分子靶向性的新型LBL修饰系统,有着作为肿瘤靶向性的药物释放载体的潜质。

1.简介固体脂质纳米粒(SLNs)因其能够运载亲水和疏水治疗药物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SLNs 是结合了聚合物胶体和脂质体微粒优点的胶体载体。

它们拥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延展性和稳定性,有着高载药率。

然而,SLNs的使用总是和突释以及体内的过早释放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微粒总是倾向于结晶,使得药物从内核中释放出来。

此外,通过网状内皮组织(RES)的活动,SLN基结构会很迅速的从内循环中除去。

如果想用这类纳米微粒有效的运输抗肿瘤药物,那么通过制备出一种简单定制,经过表面修饰的控释运载系统来克服这些缺点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种表现出良好性质的新系统是利用带有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层层自装载(LBL)形成的多层聚电解质(PEM)涂层。

这种聚电解质自沉积的方法作为功能化微粒表面或制备核-壳结构微粒的新方法。

PEM在药物运载领域中可以运用于许多治疗方法中。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BL结构能够延长血液循环,并且对肿瘤间隙的被动扩散和渗透有促进作用。

另外,因为层状材料本身的靶向性质,这些结构的肿瘤靶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这种核-壳微球的另一个关键优点包括粒径,高载药率,可控药物释放,以及也许最重要的,可调节的较长的体内血液循环。

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c h o l e s t e r o l — mo if d i e d p u l l u l a n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 【 Re s u l t s ] T h e mo r p h o l o g y o f s e f— l a s s e mb l e d a d r i a my c i n l o a d e d c h o l e s t e r o l — mo d i i f e d p ll u la u n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A N, 并测定其形 态、 粒径 、 Z e t a电位 、 包封率和载 药量 , 采 用 MT T法研究其抑制 U2 5 1肿瘤细胞 的活性作 用。『 结果] A DM— C HS P — S A N 外观 呈圆 形或类 圆形 , 平均粒径 为( 1 1 2 . 8 ± 1 . 0 2 ) n m, Ze t a电位 为( -2 7 . 2 ± 0 2 4 6 )mV, 包封 率和载 药量分别 为( 6 7 . 1 4 + 1 . 2 1 ) %和 ( 7 . 6 5 + 0 . 5 8 ) %; 体 外释 药行 为符
关键 词 : 阿霉素 ; 胆 固醇基普鲁兰 多糖 ; 自组装纳米粒 ; 体外释放 ; 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 : R 3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3) 0 8 - 0 9 5 1 - 0 5
Pr e pa r a io t n a nd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An i t i —Tu mo r Ac t i v i t y o f Ad r i a myc i n Se l f -a s s e mbl e d Na n o pa r t i c l e s Z h u J i a z h e n。 Li F a n z h u co №g e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药物递送系统作为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载药量、靶向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为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国外研究较早,研究内容涉及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

国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抗肿瘤、靶向治疗、基因递送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与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全文内容如下:1.纳米技术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介绍纳米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2.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表征:阐述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作用。

3.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分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抗肿瘤、靶向治疗、基因递送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4.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安全性评价与前景展望:探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毒性评价、临床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5.结论:总结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纳米技术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2.1 纳米技术概述2.1.1 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纳米材料是指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通常为1至100纳米。

根据组成和结构,纳米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金属纳米材料、陶瓷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复合纳米材料。

纳米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但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和有限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为肿瘤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纳米药物是指将药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制成纳米尺度的粒子或载体,其粒径通常在 1 1000 纳米之间。

这种纳米级的尺寸赋予了纳米药物许多独特的性质和优势。

首先,纳米药物具有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PR 效应)。

肿瘤组织的血管结构通常异常,血管内皮间隙较宽,淋巴回流功能障碍。

这使得纳米药物能够更容易地渗透进入肿瘤组织,并在其中滞留和积累,从而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其次,纳米药物可以实现药物的控释和缓释。

通过选择合适的纳米材料和制备工艺,可以精确地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减少药物的突释现象,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再者,纳米药物能够实现对药物的靶向输送。

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特定的靶向分子,如抗体、多肽、适配体等,可以使纳米药物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靶点,实现精准的靶向治疗,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纳米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和应用方式。

脂质体纳米药物是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

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将抗肿瘤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部,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免受体内环境的影响,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在脂质体表面修饰靶向分子,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输送。

例如,阿霉素脂质体就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纳米药物,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

聚合物纳米药物也是常见的一类。

聚合物纳米粒子可以通过自组装或乳化等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的载药能力和控释性能。

例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纳米载体,其可以通过调节聚合物的组成和分子量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一种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捕获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纳米颗粒。

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合成纳米粒材料: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溶剂沉淀、热分解等方法合成纳米粒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纳米颗粒、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等。

2. 修饰纳米粒表面:将合成的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包括聚集胶束法、电离子凝聚法、共价键结合法等。

修饰的目的是在纳米粒表面引入适当的功能基团,用于后续的抗原诱捕。

3. 抗原结合:将纳米粒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实现对肿瘤抗原的诱捕。

抗原可以是单克隆抗体、多肽、DNA探针等。

4. 粒子稳定化处理:为了提高纳米粒的稳定性,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等物质进行稳定化处理。

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肿瘤诊断:通过将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与荧光染料等标记物结合,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影像学检测。

2. 肿瘤治疗:将药物、核酸或光敏剂等载荷到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内,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3. 肿瘤免疫疗法:将免疫刺激物(例如肿瘤抗原、免疫药物等)
与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结合,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肿瘤抗原诱捕纳米粒具有选择性识别肿瘤细胞的特点,可以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该技术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验证。

纳米粒的主动靶向修饰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纳米粒的主动靶向修饰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纳米粒的主动靶向修饰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何玉芳;范青【摘要】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很多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主动靶向纳米粒,突破了被动靶向纳米粒的局限性.本文针对近年来抗肿瘤纳米粒的主动靶向修饰进行了综述,从配体类型的角度阐述主动靶向纳米粒的现状,包括受体介导类(叶酸,黄素单核苷酸,转铁蛋白等)、多肽类(RGD肽,K237肽等)、糖类(肝磷脂、透明质酸)以及抗体类(单链抗体片段,单克隆抗体AMG 655).%Nanoparticles is a kind of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which owns enormous potential. Recently,many researchers manage to fabricate active targeting NPs in different ways, which has broken the limitation of the passive targeting nanoparticles.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modification of active targeting nanoparticles on tumor therapy, in order to describes the actuality of it, diverse ligands used in active targeting nanoparticles are displayed here, including ligand - receptor mediated NPs (Folic acid, Flavin mononucleotide, Transferrin etc. ) , polypeptide( RGD peptide,K237 peptide, etc. ) , glyco-saminoglycan (Heparin and Hyaluronic acid) and antibodies (ScFvs and AMG 655 of monoclonal antibody).【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4)006【总页数】5页(P617-621)【关键词】主动靶向;纳米粒;抗肿瘤【作者】何玉芳;范青【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11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9随着纳米粒制备技术的发展,其在抗肿瘤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

基于dna生物材料的阿霉素纳米载体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基于dna生物材料的阿霉素纳米载体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前言目前,肿瘤靶向给药常用阳离子多肽修饰载体或药物m”】。

而本研究设计并合成肿瘤靶向分子RLT多肽(CEKLKEAFRLTRKRGLKLA)片段容易合成,价格相对低廉,化学和生理稳定性好,无免疫源性,靶向于肿瘤细胞,增加了肿瘤细胞的摄取,显著提高其肿瘤靶向性。

再者,氨基酸在低于其等电点的pH条件下带正电,在设计RLT时,在保留能与LDLR结合域结合的多肽片段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RLT多肽,使其在pH低于6的条件下带正电荷,则可避免药物在溶酶体中降解,提高药物作用。

具有研究潜力。

5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有报道说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能够嵌入到DNA双链结构中去,并且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6】I。

DOX.DNA所形成的稳定的复合物在进入血液前都会处于相对稳定的复合物结构[63】。

基于这种发现,本研究拟使用DNA双链材料作为阿霉素药物的载体,分别采用RLT、CTAB和PEI阳离子聚合物材料对DNA双链进行合理修饰,构建高效负载阿霉素的稳定纳米裁体。

并通过与游离阿霉素的作用效果相比较,研究不同种的阳离子聚合物修饰DNA纳米载体后的优势,探讨其在体外表征和细胞学中两方面的作用,为抗肿瘤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设计如下所示:+/天Ⅺ死\+≮。

x2摊asM,。

m-,snr·。

一nCationicpolymers石R瓢9第一章DNA生物材料的制备1.2.2DNAM13mpl8RFIDNA·NewEnglandBiolabs1.2.3试剂LB培养基:溶于1L双蒸水中,需高压灭菌后备用。

LB.Agar培养基:溶于1L双蒸水中,需高压灭菌后立即使用。

LB.蓝白筛选培养基:LB.Agar培养基高压灭菌后,培养基冷却至65℃以下,加入2ml的X—Gal(20mg/m1),lml的IPTG(24mg/ml,100raM)。

X-gal:DMF溶解x—gal固体粉末,配置成20mg/ml液体,过滤除菌,.20。

“白蛋白纳米粒”资料汇总

“白蛋白纳米粒”资料汇总

“白蛋白纳米粒”资料汇总目录一、疏水性IR780经可降解白蛋白纳米粒包裹后用于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肿瘤二、液态药物载药法制备10羟基喜树碱白蛋白纳米粒以及其初步体内外评价三、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四、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研制及性质的初步考察五、白蛋白纳米粒作为疏水性和亲水性药物的载体研究六、白蛋白纳米粒的胞吞作用研究疏水性IR780经可降解白蛋白纳米粒包裹后用于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其中,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是两种备受关注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

而IR780作为一种具有光热和光动力双重作用的药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疏水性IR780经可降解白蛋白纳米粒包裹后的应用,以及其在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肿瘤方面的优势和前景。

我们来了解一下IR780。

IR780是一种具有良好光热和光动力性能的药物,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并转化为热能,引发肿瘤细胞的坏死;同时,IR780还可以通过光动力效应破坏肿瘤细胞的线粒体,抑制其生长。

然而,IR780的水溶性较差,容易在体内被清除,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采用了可降解白蛋白纳米粒包裹IR780的方法。

白蛋白纳米粒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载体,可以有效地将疏水性药物包裹起来,增加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疗效。

同时,白蛋白纳米粒还可以通过控制药物释放的方式,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在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肿瘤方面,疏水性IR780经可降解白蛋白纳米粒包裹后,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双重作用机制。

一方面,包裹后的IR780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并产生热能,引发肿瘤细胞的坏死;另一方面,IR780还可以通过光动力效应破坏肿瘤细胞的线粒体,抑制其生长。

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破坏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疏水性IR780经可降解白蛋白纳米粒包裹后用于光热和光动力联合治疗肿瘤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

一种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34393.7(22)申请日 2020.07.04(71)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18号(72)发明人 唐岚 张冉 何峥 单伟光 张振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代理人 吴琰(51)Int.Cl.A61K 31/355(2006.01)A61K 31/704(2006.01)A61K 9/51(2006.01)A61K 47/42(2017.01)A61P 35/00(2006.01)B82Y 5/00(2011.01)(54)发明名称一种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V E S ‑D O X ‑BSANPs)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VES ‑DOX ‑BSANPs是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载体材料,再通过包裹药物阿霉素(DOX)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得到VES ‑DOX ‑BSANPs。

所述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具有大小均匀、粒径合适、分散性较好、理化性质稳定的优势。

在体内外药效实验中,VES ‑DOX ‑BSANPs具有增效减毒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CN 111939151 A 2020.11.17C N 111939151A1.一种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是由脱盐阿霉素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溶于有机溶剂中作为有机相,含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有机相逐滴加入水相形成初乳,经高压均质后去除有机溶剂获得。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脱盐阿霉素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溶于有机溶剂中作为有机相,以含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水溶液作为水相;(2)在剪切条件下将有机相逐滴加入水相形成初乳;(3)将初乳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一定的均质压力下多次循环后得到包裹阿霉素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纳米粒混悬液,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到复合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水溶液。

【CN109771660A】一种具有pH响应果胶阿霉素雷公藤红素纳米粒子的制备【专利】

【CN109771660A】一种具有pH响应果胶阿霉素雷公藤红素纳米粒子的制备【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1171.3(22)申请日 2019.03.07(71)申请人 北京林业大学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72)发明人 侯晓芸 陶英华 雷建都 (51)Int.Cl.A61K 47/61(2017.01)A61K 47/69(2017.01)A61K 31/704(2006.01)A61K 31/56(2006.01)A61P 35/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pH响应果胶-阿霉素/雷公藤红素纳米粒子的制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两亲性果胶-阿霉素纳米粒子的制备,以果胶(PET )为载体,果胶(PET)的羧基与阿霉素(DOX)氨基以酰胺键连接,利用自组装原理与雷公藤红素(CSL)共同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胶束,通过超声、离心、洗涤、透析、冷冻干燥等步骤,制备有pH响应的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果胶-阿霉素/雷公藤红素(PET -DOX/CSL),本发明较现有研究,使果胶从单一辅料或交联剂转化为纳米药物载体,得到果胶负载疏水药物的纳米粒子具有靶向传送,分散性好,载药量高,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缓释药物等特点,且包裹两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由于其粒径较小且分散均匀,很容易通过“渗透和滞留”(EPR)效应聚集在肿瘤组织,具有天然的被动靶向作用,能够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可以降低药物突释带来的毒副作用,抑制多种癌细胞的生长,使癌细胞凋亡,以显著改进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9771660 A 2019.05.21C N 109771660A1.一种基于果胶/阿霉素结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作为疏水段以果胶作为亲水段,与阿霉素氨基反应成酰胺键,自组装形成具有pH响应的果胶-阿霉素/雷公藤红素载药纳米粒子。

双抗体靶向阿霉素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靶向抗骨肉瘤作用

双抗体靶向阿霉素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靶向抗骨肉瘤作用

墨匝墨一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y n t h e s i z e d o u b l e a n t i b o d y c o m p l e x - g l y c o l c h i t o s a n d o x o r u b i c i n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糖( A b e - G C - D o x ) 纳米粒、阿霉素. 壳聚糖纳米粒 。在体外将药物作 用于H E R 2 + 裸 鼠骨肉瘤细胞 系M G 6 3 细胞 , 研 究体外肿瘤细胞摄取 实验 ,并采 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其进行研 究 ; 1 4 只 骨肉瘤裸 鼠随机 分为2 组,尾静脉
HE R2 + c a ri e d M G. 6 3 c e l l s i n Ab e . GC. DO X a n d GC. DO X . F o u r t e e n mi c e wi t h o s t e o s a r c o ma we r e r a n d o ml y
v i a t a i l v e i n . a n d t h e t a r g e t i n g e fe c t wa s o b s e r v e d . Re s u l t s : S t a b l e Ab e — GC- Do x a n d t h e q u nt a i t y o f d r u g。 l o a d _
a n d a d d a my c i n l o a d e d z H E N G H / i n g , z H A N G Xi a o l e i . L I N] r a n , WU Y a o s e n , Z H A NG Q i o n g . De p a r t m e n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年 8 月第 37 卷第 8 期
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 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VOL. 37 NO.8 Aug. 2013
诸佳珍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杭州 310053
通讯作者:李范珠,E-mail:lifanzhu@
951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年 8 月第 37 卷第 8 期
诸佳珍,等: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物学研究所);DMEM 高糖培养液、胰蛋白酶(吉诺生 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四氮唑蓝(MTT)和二甲基亚 砜(DMSO)(美国 Sigma 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ADM-CHSP-SAN 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阿霉素 适量溶于含有三乙胺(TEA)的 DMSO 溶液中[6(] TEA: ADM=3:1,mmoL:mmoL),室温搅拌过夜后,逐滴加入 到含 15 mg CHSP 的 DMSO 溶液中,避光搅拌 3h 后,将混合溶液转入透析袋中,用蒸馏水避光透析 24h。将透析袋中溶液在冰浴下间歇式超声 2min, 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后,即得橘红色 ADM-CHSP-SAN 冻干品[7]。 2.2 形态、粒径和 Zeta 电位 取适量 ADM-CHSPSAN 混悬液滴于喷碳铜网上,2.0%磷钨酸溶液负染 3 min,挥干,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并摄制照片,激光粒度 测定仪测定平均粒径和 Zeta 电位。 2.3 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采用有机溶剂破坏法 [8-9] 测定 ADM-CHSP-SAN 的包封率与载药量。量取 1mL ADM-CHSP-SAN 混悬液于 9mL 的 DMSO 中, 在 482 nm 处测定吸光度,以相同溶剂的 CHSP-SAN 为参照溶剂,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 2.4 体外释药 精确量取 2mL ADM-CHSP-SAN 混 悬液,置于经处理的透析袋中(MWCO=8~14kDa),紧 密封口,分别放入盛有 25mL 的 pH7.4、pH6.8、pH5.0 的 PBS 溶液中,(37±0.5)℃恒温水浴振荡(100r/min), 分 别 于 0.17、0.33、0.5、0.67、0.83、1、2、3、4、8、12、24、 48 h 将整个释放介质用新鲜介质替换,在 482 nm 处 测定其吸光度,计算药物累积释放百分率,绘制释放 曲线。 2.5 体外抗肿瘤活性 2.5.1 U251 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取出冻存有人神经 脑胶质瘤细胞 U251 的冻存管,置于 37 ℃水浴,振摇 速融后,吸取细胞悬液,移至含有 10 倍培养基的离心 管中,混合后低速离心 5min(1500r/min),除去上清 液。用含 10% 胎牛血清、100 IU·mL-1 青霉素、100 μg·mL-1 链霉素的 DMEM 高糖培养基稀释,接种于培 养瓶,置于 37℃、5% CO2 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传代 培养。 2.5.2 抗 U251 肿 瘤 细 胞 实 验 取 对 数 生 长 期 的 U251 肿瘤细胞,PBS 洗两遍之后,0.25%胰蛋白酶消 化,用含 10%胎牛血清的高糖 DMEM 培养液配成单
个细胞悬液,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后,调整至 1×105
个·mL-1 细胞浓度,接种于 96 孔细胞培养板中,于
37℃、5%CO2 细胞培养箱内孵育 24 h,加入浓度分别 为 0.04、0.2、1.0、5.0、25.0、125.0μg·mL -1 的 ADM -
CHSP-SAN 和 ADM-sol 的培养基溶液,孵育 48h 后,
细胞生长抑制率(%)=(1-
加药细胞 对照细胞
OD OD
值 值
)×100%
2.6 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以 x±s 表示,采用统计
学软件 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多组间差异采用
一维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 t 检验分析。
3 结果
3.1 ADM -CHSP -SAN 的 性 质 ADM -CHSP -SAN
ulan,CHSP)是一种两亲性接枝聚合物,具有良好的 Bio-RAD 公司)。
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5]。本实验以 ADM 为模型 1.2 药品与试剂 盐酸阿霉素(浙江海正制药有限
药物,CHSP 为载体材料,制备了两亲性的 CHSP 自组 公司,纯度>98%,批号 100210);盐酸阿霉素对照品
外观为橘红色、乳光明显的均一体系,透射电镜下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察载药纳米粒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及分布较均匀,
粒子之间未见粘连和聚集现象,见图 1。ADM-CHSP-
并考察载药自组装纳米粒对人神经脑胶质瘤细胞的
— —— —— —— —— —— —— ——
人神经脑胶质瘤细胞 U251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

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2012ZY16)
Fund proje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2012ZY16)
阿霉素(adriamycin,ADM)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 抗肿瘤活性,为 ADM-CHSP-SAN 的进一步临床研究
广谱药物,目前已上市的盐酸阿霉素注射液虽克服了 提供参考。
阿霉素不稳定,易水解、光解等不足,但由于其水溶性 1 材料
强,较难透过血脑屏障,使其在治疗脑胶质瘤疾病的 1.1 仪器 Labconco 冷冻干燥机(美国 Labconco 公
装纳米粒(Self-assembled ADM-loaded cholesterol-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130509-200301);
modified pullulan nanoparticles,ADM -CHSP -SAN), CHSP(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
应用上受限[1]。自组装纳米粒(self-assembled nano- 司);Zetasizer Nano-ZS 粒度测定仪(英国马尔文仪器公
particle,SAN) 是由两亲性聚合物单体在溶液中自动 司);UV-17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反应形成的纳米粒。作为新型载药系统,自组装纳米 Hitachi H-7650 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 Hitachi 公司);
摘要:[目的]制备胆固醇基普鲁兰多糖阿霉素自组装纳米粒(Self-assembled ADM-loaded cholesterol modified pullulan nanoparticles, ADM-CHSPSAN)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胆固醇基普鲁兰多糖(cholesterol-modified pullulan,CHSP)为载体,采用透析法制备 ADM-CHSPSAN,并测定其形态、粒径、Zeta 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 MTT 法研究其抑制 U251 肿瘤细胞的活性作用。[结果]ADM-CHSP-SAN 外观呈圆 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12.8±1.02)nm,Zeta 电位为(-27.2±0.246)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7.14±1.21)%和(7.65±0.58)%;体外释药行为符 合 Higuchi 方程;给药剂量大于 25 μg·mL-1 时,ADM-CHSP-SAN 抑制 U251 肿瘤细胞的活性作用明显优于阿霉素溶液剂(P<0.01)。[结论]将阿 霉素制备成 ADM-CHSP-SAN 可有效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阿霉素;胆固醇基普鲁兰多糖;自组装纳米粒;体外释放;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509(2013)08-0951-05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niti -Tumor Activity of Adriamycin Self -assembled Nanoparticles Zhu Jiazhen,Li Fanzhu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adriamyci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and study the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y. [Methods]The self-assembled adri- amycin loaded cholesterol-modified pullulan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dialysis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morphology for particle size,Zeta potential, entrapment efficiency,drug loading content.They were incubated with U251 cells to assess the inhibition ability of the self-assembled adriamycin-loaded cholesterol -modified pullulan nanoparticles. [Results]The morphology of self -assembled adriamycin loaded cholesterol -modified pullulan nanoparticles was spherical. The mean particle size, Zeta potential, entrapment efficiency and drug loading were (112.8 ±1.02)nm,(-27.2±0.246)mV,(67.14±1.21)% and (7.65±0.58)%, respectively.The profiles of release were expressed well by Higuchi equation. When the dosages were 25 μg·mL-1 plus, the inhibiton ability against U251 was stronger than adriamycin solution(P<0.01).[Conclusion]The self-assembled adriamycin loaded cholesterol-modified pullulan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more cycitoxic activity against U251 than adriamycin solution. Key words: adriamycin; cholesterol-modified pullula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in vitro release; antitum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