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二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11)文言文阅读二
文言文阅读二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
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24(详细解答)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24(详细解答)课内部分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那么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假设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对以下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有都柱都:大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C、合契假设神合契:符合,相合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召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验之以事,合契假设神C、自此以后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3、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连辟公府不就D、验之以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含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一.小试身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记归有光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
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
祖宗,父母之本也。
族人,兄弟之分也。
不可以不思也。
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
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
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
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
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
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 居常不自释.释:宽解B. 贫穷而不知恤.恤:救济C. 以仁孝之道责.之也责:责备D. 不录于.有司于:表被动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专项二文言文阅读第三讲理解翻译(含句式)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专项二文言文阅读第三讲理解翻译(含句式)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
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1)用”/”给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答案例如】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2)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邪?②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答案例如】①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②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谷子;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予的原因。
【参考译文】列子生活贫困,面容有饥色。
有人对郑国的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谷子。
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受悠闲安乐。
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她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我的。
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谷子;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予的原因。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分册二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苏).【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
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那么于会肆言以折之。
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
坐那么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那么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
”从史常耸听喘汗。
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那么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
从史虽羞,退益甚。
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
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
上曰:“吾知之矣。
”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
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
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
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
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
君于为义假设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那么畏避如怯夫然。
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
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
”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
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
君弃去,遂败。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酒食伎乐之燕不与.与:参与B、数.以违命,流于日南数:列举C、唯.公之所欲为唯:希望D、后不听信,恶益闻.闻:传布6、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孔戡“声望高”的一组是〔3分〕①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②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③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素质大拔高.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第10~13题文言文阅读素质大拔高本训练共32题,共152分,用时152分钟。
第一关本科上线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本题共4小题,19分) 导学号 00774097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
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
调南康军教授..__..。
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__..。
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丧,免,调临安府教授。
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
”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
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
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
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
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
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
久之,知漳州。
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__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
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__..。
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
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
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__..。
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解析]正确标点为: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备考文言文专项训练试题及解释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备考文言文专项训练试题及解释一、(安徽省A10联盟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县人。
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
遭父丧,孝闻乡里。
调国子直讲。
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
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
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
以贫求解。
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
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
”诏可。
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
”诏礼官儒者杂议。
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
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
”事皆施行。
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
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
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
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
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
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
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
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
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
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
田悦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
迁工部..尚书,仍前职。
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
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
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47(详细解答)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47(详细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应升诫子书①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
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
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
假设长而弗改,必至穷饿。
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
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
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假设不孝神明殛之矣。
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
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
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
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
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
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③。
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
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
假设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
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
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注】①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
明朝南直隶江阴人。
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
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
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
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③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
泛指防备和禁阻。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检测试题22
2019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92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8分)徐文长传袁宏道①余少时见《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得诗一帙。
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呼石篑①:“何人作者?今耶?古耶?”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先生名渭,字文长。
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②文长大试辄不利。
不得志于有司,遂恣情山水,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与交。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友人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强如初。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④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独身未贵耳。
然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注]①石篑,原名陶望龄,明朝著名学者,号石篑。
【小题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后适越()(2)皆首称文长先生()(3)文长大试辄不利()(4)下狱论死()【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或向人,或作书副词,有时B.友人力解,乃得出副词,才C.卒以疑杀其继室介词,凭借D.不得志于有司介词,表示原因【小题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1)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2)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与交。
【小题1】用“/”给第③段画曲线部分断句。
(2分)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小题1】根据第②段概括徐渭的诗歌特点。
(2分)【小题1】袁宏道主张写文章“不拘俗套”。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二)(陕西)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二)(陕西)【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
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
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
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
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
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
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
”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
”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
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
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
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
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
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
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
”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
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
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议者惜其失几。
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
琳曰:“彼假设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
”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
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人爱之,为立生祠。
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
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得疾卒。
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岁饥,琳尽发以贷.民贷:借款B.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论:判罪C.帝然.之然:认为……对D.未报.,得疾卒报:答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⑤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法严惩。
2019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能力提升练(十)(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吏受郡,当欲以垦田相方耳。
具知奸状。
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
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破之为长平侯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国为长平侯马援击交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口大国为长平侯交蛮夷征侧等隆为长平侯回答本题,要把握语句的意思。
这句话主要讲述刘隆跟随伏波将军马援讨伐交蛮夷征侧等,逮捕了征贰,击”交蛮夷征侧等均要停顿。
由此,用排除法可知应选A.“居摄”是摄政的意思,因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或皇太后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如周成王年幼时周公居摄。
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
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这一制度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指西汉时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D.“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也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等。
解析:A项,“大臣或皇太后”错误,“居摄”指大臣代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隆出身皇室,是南阳安众侯的后裔,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致使其父刘礼和安众侯刘崇都被杀,而刘隆免于死罪。
B.刘隆对世祖忠心耿耿,紧紧追随,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洛阳,但听说世祖在河内,就撇下妻子和儿女追随世祖,结果其妻子和儿女被李轶杀掉。
C.东汉初期,天下垦田和户口年纪不符合实际,朝廷要求重新上报,但很多官员偏袒豪强、盘剥平民。
D.建武十七年,刘隆被封为扶乐乡侯,在大司马吴汉死后,行使大司马的职权;建武三十年,被封为慎侯。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4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槐堂铭并序苏轼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①,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
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世有以.晋公②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
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
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注)①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②晋(国)公,王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将安取衷.哉衷:中心B.以直谏事.仁宗皇帝事:侍奉C.王氏之福盖未艾.也艾:停止D.相.时射利,皇恤厥德相:察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皆不待其定而.求之德不厚而.望国之治B.此皆天之.未定者也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C.责报于.天以勇气闻于.诸侯D.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处涸辙以.犹欢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二文言文阅读专题升级训练二文言文阅读【一】〔2018·沈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罗艺,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
父荣,隋监门将军。
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
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
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
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
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后遇天下大乱,涿郡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
留守官虎贲郎将赵什住、贺兰谊、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什住等颇忌艺。
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
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
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
艺因执之陈兵,而什住等惧,皆来听命。
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诏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
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
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洺州,因请入朝,高祖遇之甚厚。
俄,拜左翊卫大将军。
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
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
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
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
艺遂入据豳州。
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
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
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
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
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
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选自《旧唐书·罗艺传》,有删节〕1、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加有伐.辽器仗伐:征讨。
B、乃宣言..于众曰宣言:宣布。
C、开仓以赈穷乏..穷乏:贫困的百姓。
D、预.宗正属籍预:通“与”,参加。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①然任气纵暴②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③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④因执之陈兵⑤艺无故殴击之⑥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
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
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
他无缘无故殴打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
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
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洺州。
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
在得知赵什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
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二】〔2018·豫北八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李渤,字浚之,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后。
九年,以著作郎征之。
岁余,迁右补阙。
时皇甫镈作相,剥下希.旨。
渤充吊祭使,路次陕西。
渤上疏曰:“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阒乡县本有三千户,今才有一千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
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
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
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
摊逃之弊,苛虐如斯,此皆聚敛之臣剥下媚上,唯思竭泽,不虑无鱼。
乞降诏书,绝摊逃之弊。
其逃亡户以其家产钱数为定,征有所欠,乞降特恩免之。
计不数年,人必归于农矣。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
假设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渤既以草疏切直,大忤宰相,乃谢病东归。
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
十一月,定京官考,不避权幸,皆行升黜。
敬宗冲年即位,坐朝常晚。
一日入阁,久不坐,群臣候立紫宸门外,有耆年衰病者,几将顿仆。
渤出次白宰相曰:“昨日拜疏陈论,今坐益晚,是谏官不能回.人主之意,渤之罪也。
请先出阁,待罪于金吾①仗。
”语次唤仗,乃止。
宝历元年,改元大赦。
先是,鄠县令崔发闻门外喧斗,县吏言五坊使下殴击百姓。
发怒,命吏捕之。
曳挟既至,时已曛黑,不问色目。
良久与语,乃知是一内官。
天子闻之怒,收发系御史台。
御楼之日,放系囚,发亦在鸡竿②下。
时有品官五十余人,持仗殴发,纵横乱击,发破面折齿。
台吏以席蔽之,方免。
是日系囚皆释,发独不免。
渤疏论之曰:“县令不合曳中人,中人不合殴御囚,其罪一也。
然县令所犯在恩前,中人所犯在恩后。
中人横暴,一.至于此,是朝廷驯致使然。
假设不早正刑书,臣恐四夷之人及籓镇奏事传道此语,那么慢易之心萌矣。
”后因谏,上以渤党发,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
以风恙求代,罢归洛阳。
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
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渤孤贞,力行操尚,不苟合,而阘茸之流,非.其沽激。
以言摈退,终不息言,以救时病,服名节者重之。
〔选自《旧唐书·李渤传》,有删改〕注:①金吾:类似守卫一类的官职。
②鸡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
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剥下希.旨希:迎合。
B、是谏官不能回.人主之意回:改变。
C、一.至于此一:乃、竟。
D、非.其沽激非:不是。
2、以下句子中,全能直接说明李渤进谏“不避权幸”的一组是〔〕①摊逃之弊,苛虐如斯②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③不避权幸,皆行升黜④昨日拜疏陈论,今坐益晚⑤然县令所犯在恩前⑥中人横暴,一至于此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⑥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渤在陈述陕西的积弊时,详细列举了渭南、阒乡等县百姓为躲避“摊税”逃离家园的事实。
他深刻指出,这种落井下石、竭泽而渔的做法将会从根本上动摇国家基础。
B、作为考功员外郎,李渤对官员进行了公正的考评,并以功过衡量他们的升免。
对穆宗“坐朝常晚”的毛病,他引咎自责,甚至要求处罚自己。
C、崔发因抓捕了殴打百姓的“中人”,先是让天子囚系在御史台,接着遭致惨无人道的殴打。
李渤直言指出“中人横暴”,是朝廷纵容的结果,如果不加以整治,后患无穷。
D、李渤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他人。
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却认为他以直言被斥,“终不息言,以救时病”,因而敬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皆聚敛之臣剥下媚上,唯思竭泽,不虑无鱼。
〔2〕县令不合曳中人,中人不合殴御囚,其罪一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
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
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
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假设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阮籍传》,有删节〕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坏.府舍屏障坏:拆除。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穷:贫困。
C、口不臧否..人物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
D、乃赍酒挟琴造.焉造:访问。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籍由是不与世事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③籍沉醉忘作④举声一号,吐血数升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任何时候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被他们所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
使写之,无所改窜。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
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二千石。
仲德少沈审有某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
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
及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
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
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
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度水,仲德随后得济,与睿相及。
度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
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
辽追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
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
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
”元德①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
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情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
”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
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