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 三国演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非常明显。

3、戏曲小说:

宋金元院本、杂剧中有很多三国故事剧作。像《赤壁鏖兵》、《关大王单
刀赴会》、《刘先主跳檀溪》、《貂蝉女》等等。这些剧本对三国故事都有所
发展。

小说方面,元至治年间《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以及在此前后刊的《三分
事略》是元代说书艺人的底本,保存了宋元以来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大致面貌。

袁本: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
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
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
明君良臣的渴慕。
• 二、关于《三国志演义》的拥刘反 曹倾向

《三国志演义》之所以有明确
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有历史本来的
原因,也有当时社会状况对于作者 的影响;有作者的因素,也有改定 者的功劳。概括起来,

一、文学方面
• 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 是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 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
• 为后代戏曲、说唱文学和各种文艺创作题材的渊薮。

二、非文学方面
• 战争,特别是农民战争的教科书。
• 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小说以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写起,终于三国归一。但此书,把三国纷争说成是
“不是三人分天下,来报高祖斩首冤”,归结为一个冤冤相报的因果循环。但
二书对罗的写作提供了基础。
• 二、作者
关于罗贯中,知道得很少,根据贾仲 明《录鬼簿续编》、王圻《稗史汇编》、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书之间不无矛 盾的记载,我们可以约略了解到作者名本, 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东原人,元末明初 人。
《三国志演义》的语言吸收了我国史传 文学文言文的成就,并加以通俗化,形成了 一种较文言文浅显的半文半白的文学语言。 前人说《三》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事纪其实,亦庶乎史。”可见三国演义的语 言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它既具有文言文的 简练精粹,又具有白话文的生动浅显。
•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貂蝉的故事。

2、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如鞭打督邮,
本是刘备干的,却因有损刘备之宽厚而移之
于鲁莽的张飞。这样既保持了刘备的性格,
又突出了张飞的性格。草船借箭本是孙权、
周瑜的业迹,为了突出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智
谋而移花接木了。

3、根据生活的逻辑合理想象、虚构。
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舌
战群儒”、“阐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 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 与版本
•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在群众传说与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文人写定
的“积累型长篇小说”。

1、历史著作:陈寿《三国志》,再加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2、民间传说:

隋代杜宝《大业拾遗记》:隋炀帝观看水戏,其中有刘备跳檀溪的情节。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一、关于《三国志演义》的主题
Leabharlann Baidu

历来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说法有:1、为蜀汉争
正统说。2、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
说。3、反分裂、求统一说。4、歌颂理想英雄或讴
歌封建贤才说。5、人才学教科书说。6、追慕圣君
贤相鱼水相谐说。7、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8、反
映民族心理意识说。9、悲剧说。
了进一步的加强。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 一、“七实三虚”——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
• (一)《三国志演义》中虚实关系及处理原则

1、在不违背历史过程和主要人物命运的前提下,增加拥
刘反 曹的思想倾向,对情节和细节加工,改造,

2、在内容比重上有所侧重。《三国志》中魏志有三十卷,
吴志也有二十卷,蜀志仅十五卷,而《三国演义》里五分之
三的回目是有关蜀国及其人物的故事。

3、在人物塑造上,越是主要的人物虚构的成份越多,因
而也就愈益生动。

4、汰除了一些史实和《三国志平话》中的情节。
• 《三国演义》里虚与实的关系极其微妙,它所遵循的原则 是“以史益文,以文益志”。
• (二)《三国志演义》中的虚构方法:

1、根据历史而生发、演化。如吕布与
• 三、版本
1、现存《三国志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
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 尚未分回,一般称之为“嘉靖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二百四十则合并为
一百二十回,回目也由单句改为双句,一般称“李评本”,
因为此本的评语系叶昼假托李贽所为,又称“伪李评本”。

中杀人,杀吕伯奢一家,杀粮官以欺全军;而对其 奸诈、雄豪的描写亦如是。
• (3)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细节突现。如“关羽斩华 雄”中“其酒尚温”这一细节。
• (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如刘备之仁与曹操 之奸的对比。

鲁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
而近妖。”
四、“文不甚深,语不甚俗”——雅俗 共赏的语言特色
出各次战争的独特性,做到同中见异,特色鲜明。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战战不
同。

2、《三国演义》还注意从战争中写人,让人物性格、
神态通过战争充分地反映出来。
• 三、性格单一而稳定——类型化的 人物形象
• 毛宗岗评本说说三国演义的人物有 “三绝”:曹操——奸绝;关羽——义 绝;诸葛亮——智绝,此外象张飞、刘 备、赵云、司马懿、许褚、孙权、鲁肃、 周瑜、杨修等等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
授连环计”、“诸葛亮七擒孟获”等等。

二、“陈叙百年,该括万事”——杰出的叙事艺术

(一)结构独具特色

1、以历史的发展为纵线,以魏蜀吴三国为横线,以蜀
汉为中心,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2、采用章回体形式,利用单线发展的方法。

3、整个小说剪裁得当,突出重点。

(二)长于描写战争

1、《三国演义》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写

一是刘备在历史上本有仁厚之
名,而曹操本来就是不太被人们肯
定的奸雄色彩很浓的历史人物;

二是三国故事所产生流传的时
代,正是汉民族自尊最被摧折的时
代,这种民族情绪必然会给作者以
深刻的影响,刘备的血统毕竟比较
高贵,又地处南方,与此种民族心
态正合;

三是罗贯中本有此倾向,而经
过毛氏父子的改定,这种倾向得到
2、“志传”系统本,穿插有关羽次子关索(花关索)
故事。

3、至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清朝康熙年
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志演义》,世称“毛
本”。此本在“李评本”的基础上,对全书的回目、情节
和文字作了全面加工润色。与以往的本子相比,它的正统
色彩更强,艺术上也有较大的提高,评点也有过人之处。
• 人们一般认为《三国》的人物是一 种类型化的人物,人物形象具有单一性、 稳定性、和谐性等特点。

人物塑造方法:
• (1)出场定型。如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
的非常言行,曹操少时诈“中风”以诬叔父,诸葛 亮隐居隆中时的非凡抱负,均可谓性格“亮相”。
• (2)反复皴染。如写曹操之凶残,连续写了他梦

唐代李商隐《娇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妇
孺皆知。

宋代就出现了专门说三国故事的说书艺人:霍四究。《东坡志林》卷一:
“王彭尝言:‘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
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北
宋时期说书艺人所说的三国故事十分精采动人,也说明当时拥刘反曹的倾向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