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四则小故事之令狐文艳创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的四则小故事

令狐文艳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从小就机智过人,胆识超群。

其实,司马光的一生更以渊博的学识,历任我国北宋时期的五朝名臣,并于晚年创作了煌煌史著《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司马光何以取得如此辉煌的人生成就呢?他的灵魂深处有怎样的中心思想支撑着?下面我们通过他从小到老的四则小故事或可以窥见到他伟大人格形成的路径。

一、剥胡桃

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拿了一只青胡桃,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姐姐忙了半天也没有剥下皮,就生气地走开了。

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过来,知道司马光想吃胡桃,就舀来一碗开水,把青胡桃放进水里。胡桃经开水一泡,很容易皮就剥下来了。司马光的姐姐从里屋出来,看见他在吃胡桃,就问胡桃皮是谁剥的。司马光说:“当然是我剥的,我想了个办法,用开水一泡,这皮就剥下来了。”

正在这时,司马光的父亲走进屋来,狠狠地训斥说:“你

这孩子,怎么能说谎话!”原来,女佣替司马光剥胡桃皮的情景,恰好被父亲在窗外看得一清二楚。

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马上低下了头。从此,他牢记父亲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再也不撒谎了。

二、制警枕

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着手写《资治通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头枕在这样一块圆木头上,进人梦乡后,身子只要稍微一动,“警枕”就会滚动,将自己惊醒。惊醒后的司马光立即起床,继续握笔写书。

三、卖马

司马光在年老的时候,日子过得比较紧。有一次,家里没有钱用,他吩咐一位老兵把他相伴多年的坐骑——一匹老马牵到市场上卖掉。老兵临走时,司马光叮咛道:“这匹马曾犯有肺病,要是有人买马,你要据实告诉人家。”老兵私下笑他迂腐,却不能理解他对人诚实的用心。司马光竟然如此真诚,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四、恭敬兄长

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八十岁左右时,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了,但照料兄长从不委由仆人代劳,都亲自操持。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尤其老人家体质羸弱,消化不良,需要少吃多餐。所以每当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啥?”几乎是时时刻刻

地关注,就如同照顾婴儿般地无微不至。

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并关切地问道:“衣服嫌薄吗?会不会冷?”日日与兄长相伴嘘寒问暖,这是何等的温馨感人!

谚语说:“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司马光将兄弟间真挚的友爱做到了极致,传为古今的美谈。

透过司马光的四则小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窥知到他的品德、学识、涵养的无懈可击,缘自他的孝顺、友爱、忠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光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本性。

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继承父亲之志,自幼勤奋好学,不仅学识渊博,通晓经史,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参与了父亲《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侍奉父母也极其孝顺,在母亲去世之时,悲痛至极,三天三夜滴水不进,其孝至诚可知。

司马光人伦的表率,后人宗仰的丰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