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张巧花侯淑玲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异质性强,病理诊断类型复杂,2008年WHO病理分20种类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基因型而差异较大。T-NH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T淋巴细胞作用机制以及T-NHL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T-NHL的诊治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一、T-NHL的流行病及诊断与分型

1.流行病因。

T-NHL的发病率远低于B-NHL,而且与地域分布有关,亚洲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地区。T-NHL在我国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而在欧美国家仅占所有

5%-15%。亚洲地区以节外病变为主,如EB病毒相关的鼻部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瘤/T-NHL;在欧美地区主要是淋巴结内型,包括非特指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间变型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NHL。

2.诊断

WHO于2008年更新的NHL疾病分类中,在2001年基础上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将T-NHL分为20种独立的疾病,每种独立的类型都有其各自的定义及相应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播散型、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原发性全身型ALCL中有分为ALK+和ALK-两个独立的亚型。将皮肤脂膜炎样T-NHL仅限于表型为αβ。原表型为γδ的皮肤脂膜炎样T-NHL由于预后较差,另外归类于原发性皮肤型PTCL。原发皮肤侵袭性嗜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NHL和原发性皮肤小/中CD4+T-NHL也归类在原发性皮肤型PTCL中。蕈样霉菌病(MF)和sezary综合征分为不同两型。增加了EB病毒相关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儿童)。

NCCN2009年制定的NHL分类中,T-NHL按照细胞形态分为间变性和非间变性两种。非间变性又可分为: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

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表达,可能是血管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人类AITL组织可见c-maf 高表达。阿ALK+的ALCL定义为:位于2p23染色体上的ALK基因重排导致的遗传学改变,产生ALK嵌合蛋白。其中最常见的是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核磷酸蛋白(NPM)融合形成t(2;5)(p23;q35)易位,其他常见的融合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的肌球蛋白3基因(TPM3),占10%-20%,位于3号染色体的TFG,占2%-5%。其T细胞免疫表型经常缺失,也有甚至裸型。最近已明确CXCL13是鉴别AITL与PTCL-NOS的有用标志。

二、治疗

目前T-NHL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NCCN指南一线治疗

1.非皮肤型PTCL的原则:首选临床试验,其次为CHOP方案,再次为EPOCH

方案,除低危患者外,应考虑行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2.ALK+的ALCL由于预后较好,对于处于CR期者无需行干细胞移植。(二)NCCN指南二线治疗

1.对于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首选临床实验,其次为ESHAP方案、GDP方案、

GemOx方案、ICE方案、mini-BEAM方案、MINE方案。

2.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首先考虑参加临床实验,其次使用新药。(三)PTCL不同亚型需不同治疗方案

1.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ATL)

病因:HTLV-1感染。患病年龄:中位55岁。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72%),皮肤病变(53%),肝肿大(47%),脾肿大(25%),高钙血症(28%)。

急性型:表现为高钙血症、白血病表现和淋巴结肿大。预后最差,MST 6 月淋巴瘤型:表现为淋巴结、肝、脾、CNS、骨和胃肠道病变,循环中异常的淋巴细胞少 (<1%) , MST 10 月。慢性型:循环中异常的淋巴细胞 > 5%,MST 24月。冒烟型:MST 尚未取得。

联合化疗:MST 8月。CHOP减瘤后使用抗核苷、 IFN-α和口服VP16

IFN-α联合As2O3治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 。IFN-α+叠氮胸苷:RR 70%-90%,MST 11-18月。新药治疗:denileukin diftitox 和阿仑单抗。

2.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

是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有时可仅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在皮质激素或多药联合方案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中,环孢素曾显示有效。本指南提出单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作为AITL的初始治疗。然而,大部分AITL患者预后差,故治疗此病时,应着重考虑用于其他PTCL的方案。推荐对所有的PTCL-NOS或ALCL患者采用多药方案作为诱导治疗,另外,对于I~II期(低-中危)患者进行受累区域局部RT常显示有效。建议的方案包括CHOP、EPOCH或HyperCVAD与甲氨喋呤和阿糖胞苷交替。在初始治疗后,所有的患者需接受对全部阳性病变的复查,进行治疗中期再次分期。如PET扫描阳性,应在更改疗程或治疗前再次活检。根据治疗缓解情况(CR、PR、未缓解或疾病进展),患者可分为三组。之后的治疗选择取决于患者最初的疾病分期是I-II期还是III~IV期。

3.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s, CTCLs)是一组原发

于皮肤而最终会侵及淋巴结、血液和内脏器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和Sezary综合征(Sezary syndrome, SS)是最常见的CTCL类型。MF占CTCL新发病例的60%,而SS则仅占5%。MF是一种原发皮肤的成熟T细胞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SS是CTCL的一种红皮病性白血病变异型,以明显的血液受侵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在更新的CTCL的EORTC和WHO分类中, MF是一种以惰性表现为特征的肿瘤,而SS则以侵袭性为特征。然而,文献表明,MF中部分患者可以发生向大T细胞

淋巴瘤转化,其诊断标准是MF病灶活检中大细胞数量大于25%。

分期:

蕈样肉芽肿协作组(the mycosis fungoides cooperative group, MFCG)制定的TNM分期系统已经成为MF和SS患者分期和分类的标准。最近,基于MFCG分期系统发表后MF和SS免疫组化、生物学和预后方面新的数据,ISCL和EORTC推荐对此分期系统进行修订。在这个修订的分期系统中,所有不同分期

的患者应该具有明确的MF/SS诊断。T1期定义为小于10%的皮肤表面受侵,病变为斑片或斑块状,而T4则是至少80%皮肤弥漫受侵的红皮病。根据病变占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的百分数来评价皮肤受侵的程度,患者的手掌(不包括手指)相当于0.5%的BSA。仅对临床上异常的淋巴结

(直径≥1.5cm)才进行活检来评价分期。除皮肤、淋巴结或血液外,其他内脏器官的受侵,应该经过影像学证实。血液受侵分为3种:B0为不具有明显的血液受侵(Sezary细胞≤5%);B1定义为低肿瘤负荷(Sezary>5%但未达到B2的标准);B2为高肿瘤负荷,Sezary细胞大于1,000/μl。根据更新的分期系统,III期的患者进一步分为IIIA和IIIB两组,以区分血液受侵的程度(分别为B0和B1)。

预后

最重要的生存预后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皮肤受侵的程度和类型、总的分期(T-分类)、是否有皮肤外病变和外周血受侵[221-224]。局限性斑片/斑块期的患者预后较好,而肿瘤期或红皮病浸润的患者预后较差,具有皮肤外病变患者的预后则更差。在一项包括525例MF和S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年龄<57岁患__者的5年OS显著高于≥57岁的患者(80%对56%)。疾病进展、发生皮肤外病变或MF致死的风险与初始分期有关。

诊断:

国际皮肤淋巴瘤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utaneous Lymphoma,ISCL)制定的的规范中,MF的诊断是在综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的基础上做出的。根据修订的诊断标准,SS的诊断包括(下列之一):Sezary细胞的绝对计数≥1,000/mm3;CD4/CD8≥10(由于循环中CD4细胞数增多所引起);和/或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免疫表型异常,包括CD7细胞减少明显(>40%)或CD26减少(>30%),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还提示血中存在T细胞克隆的证据。全面的皮肤检查,可疑皮肤病变的活检和皮肤活检的免疫组化检查是确定诊断所必需的。缺少明确的皮肤诊断时,推荐进行可疑淋巴结活检和外周血Sezary细胞的评价。MF和SS的特征是CD2+、CD3+、CD4+、CD5+、CCR4+、CD45RO+和缺少特定的T细胞标志CD7和CD26[226]。MF的一些亚型也可以为CD8+。如果组织学上有大细胞转化的证据,则推荐使用CD30进行表型分型。这些T细胞还表达皮肤淋巴细胞抗原(cutaneous lymphocyte antigen,CLA)和TH2细胞因子,且与TH1和IL-12细胞因子缺乏有关。解释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 TCR)基因重排的结果时应慎重,因为TCR克隆性重排并非仅在恶性疾病中发生。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TCR基因是一项有用的技术,其意义在于能够支持MF和SS的诊断,尤其是在鉴别MF和炎性皮肤病时。

治疗:

1).局部化疗:激素,HN2,BCNU早期病变或缓解症状,CR 50%-60%

2.)光化学治疗:PUVA 长期治愈率15%-20%。皮肤全层电子束治疗(TSEBT ):早期病变IA期 10y-RFS 33-52%; IB期以上10y-RFS 16%。晚期病变T3、T4和N3的ORR分别是81%、61%和70% 。T3、T4和N3的5y-OS分别是37%、44%和32%。

3).体外光分离置换: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红皮病(T4):ORR 83%, CR 20%。难治MF/SS:ORR 73%。全身治疗:难治性MF。细胞毒药物、INF-α、维甲酸类、融合毒素、单抗。细胞毒药物

单药治疗:CR30%,ORR 60%-70% 。激素、烷化剂、甲氨喋呤、吉西他滨Pentostatin(脱氧助间霉素) 。

联合治疗:强的松和苯丁酸氮芥平均缓解期 16.5月。EPOCH方案 ORR 80%, CR 27%。

4.NK/T细胞淋巴瘤(NK/TCL)

多数NK/T细胞淋巴瘤(NK/TCL)表现为局部病变,治疗方案采用蒽环类为主的化疗联合受累野放疗。有研究强调放疗剂量至少为54 Gy, 采用≥54Gy放疗的患者,其5年OS率明显高于采用低剂量放疗者(75.5% vs. 46.1%,P=0.019)。已有报道显示,系统性NK/TCL患者5年OS率为25%。北京肿瘤医院勇威本教授报道,难治性NK/TCL患者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行挽救治疗,其5年OS率为55%。经CHOP方案治疗失败的难治性NK/TCL患者,采用SMILE方案(类固醇+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依泊托苷+L-asp)治疗的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其ORR为67%,CR率为50%。应用SMILE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或早期难治性NK/TCL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5.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ETCL)

流行病学:肠上皮内的T细胞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1%。既往史:有麸质过敏,可表现为无腹腔疾病史临床表现:老年男性,症状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并发症:小肠穿孔、梗阻、胃肠道出血。

高危因素:腹腔病变血清学标志阳性-抗麸朊抗体阳性。HLA表型:DQA1*0501 DQB1*0201 ,DRB1*0304。预后不良:5y-OS 20%; 5年DFS 3%。部分原因是由于患者一般状况差。

治疗:积极营养治疗:胃肠外或肠道营养。含阿霉素方案联合化疗。明确有腹腔疾病的患者,坚持无麸质饮食。

6.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CPTCL):

流行病学:最少见亚型。发病部位:皮下脂肪,未累及真皮和表皮。临床表现:皮下紫红色结节和/或斑块。SCPTCL(αβ型):惰性的临床过程,较少并发全身性血液吞噬细胞综合症。

分子遗传学改变:CD8+αβ,TIA(T细胞内抗原)。单克隆TCR基因重排和EB阳性。

治疗:联合化疗或局部放疗有效。预后:MST <2年(αβ型5y-OS 80%)。

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αβ型 vs. γδ型。 MST 166月 vs. 15月

7.皮肤γδ T细胞淋巴瘤 (CGD-TCL)

更具侵袭性,先前曾作为SCPTCL的γδ表型。临床表现:皮下病变,表皮、真皮、肌肉也可出现病变,可并发血液吞噬细胞综合征。分子遗传学改变:TCR 基因重排积极治疗:采用局部治疗加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类固醇、补骨脂素、放疗全身治疗,INF-α、INF- γ、CHOP、放疗、HSCT.预后:皮下病变 MST 13月。表皮和真皮病变MST 29月。

8.新治疗研究方兴未艾

核苷类抗肿瘤药吉西他滨吉西他滨为一种脱氧胞苷类似物。已有研究证实,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复发PTCL的总有效率(ORR)为60%~69%。英国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吉西他滨(1g/m2,d1、8、15)+顺铂+甲基泼尼松(GEM-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PTCL的ORR为69%,CR率为19%,中位随访17个月,1年OS率为68%,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23天。另据报道,10例PTCL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其ORR为70%。最近报道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吉西他滨联合CHOPE方案(CHOP-EG)治疗26例PTCL患者,其OS率为77%,中位EFS为7个月。以吉西他滨作为一线治疗的研究还包括美国西南肿瘤协作组(SWOG)采用PEGS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吉西他滨+甲基泼尼松)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吉西他滨联合新型抗叶酸药10-脱氮氨基蝶呤(pralatrexate)的Ⅰ期临床试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如Vorinostat、Romidepsin和Belinostat在治疗T细胞淋巴瘤方面均已显示巨大潜力。Vorinostat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HDAC抑制剂。在一项复发/难治CTCLⅡb期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患者口服Vorinostat 400mg qd,ORR为29.7%,中位药效持续时间(DOR)目前尚未达到,估计至少为185 d。

Romidepsin治疗PTCL疗效持久,在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中,48例PTCL患者接受Romidepsin 14 mg/m2(d1、8、15,28天为一周期),结果显示ORR为31%,中位DOR为9个月;4例CR(中位DOR为34个月),11例部分缓解

(PR),7例疾病稳定(SD)。最常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疲乏、恶心和食欲减退。

Ⅰ期临床试验已显示,患者对Belinostat耐受性好。一项正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表明,11例PTCL患者中2例(均为PTCL-u亚型)CR,5例SD。

新型抗叶酸药Pralatrexate 一项针对复发/难治淋巴瘤的单中心Ⅰ~Ⅱ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Pralatrexate对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疗效。在20例治疗患者(大多对以往治疗无效)中,10例获得客观缓解(9例CR),且部分患者可获得持久治疗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血小板减少和口腔炎。Pralatrexate治疗复发/难治PTCL的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在109例可评价患者中,10例CR, 18例PR,ORR为27%。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最近报道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12例复发CTCL或PTCL患者(主要为孤立的复发性皮肤病变)接受硼替佐米(1.3 mg/m2 iv,d1、4、8、11,21天为一周期)治疗,其ORR为67%(1例PTCL治疗有效)。在本届ASCO年会上,GELA 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LNH 05-1T)比较了ACVBP联合硼替佐米与单用ACVBP方案治疗初治PTCL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单用ACVBP方案相比,联合硼替佐米方案似乎并未提高治疗有效率。

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来那度胺为沙利度胺结构类似物。早期报道显示,来那度胺治疗CTCL有一定疗效。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的早期数据表明,来那度胺治疗PTCL有一定疗效,9例可评估患者中,4例PR,有效率为44%,最常见毒性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和感染并发症。目前正进行来那度胺联合化疗的临床试验。

单克隆抗体阿仑单抗(CD52单抗)为一种人源化单抗。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中,24例PTCL患者采用CHOP方案联合阿仑单抗(皮下注射30 mg,d1)治疗,其CR率为71%,预计2年无失败生存(FFS)率为48%,但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阿仑单抗联合CHOP或EPOCH治疗时,均需防治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

CD30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靶点,人源化CD30单抗治疗耐药性霍奇金病(HD)、ALCL和其他CD30+淋巴瘤的研究目前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Zanolimumab为完全人缘化单抗,其靶目标为辅助性T细胞上表面CD4抗原。目前正进行的复发/难治PTCLⅡ期临床试验的初期结果令人鼓舞,21例患者有效率为23%,2例(1例PTCL-u和1例AITL)获得CR,主要毒副反应为暂时性骨髓抑制和输注相关副反应。

免疫毒素/免疫偶联物Denileukin diftitox 为白介素-2受体融合蛋白,已被批准用于CTCL治疗。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27例复发/难治PTCL患者接受Denileukin diftitox治疗,其ORR、CR率和SD率分别为48%、22%和29%,其中CD25阳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CD25阴性患者(61% vs. 45%),中位PFS为6个月。副反应轻微且持续时间短,最常见为低蛋白血症、转氨酶升高、水肿和皮肤反应。由于无明显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因此可与化疗或其他靶向治疗药物联用。近期进行的Denileukin diftitox联合CHOP方案的Ⅱ期临床试验中,49例PTCL患者入组,37例可评价疗效,2周期治疗后,CR率、PR率分别为75.7%和10%,ORR达86.5%,未发生机会感染。

随着科技进展,T细胞淋巴瘤治疗将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

T细胞淋巴瘤怎么回事

T细胞淋巴瘤怎么回事 淋巴瘤的种类比较多,不同淋巴瘤疾病症状、病因、表现都是不一样,治疗的时候也是有不同方法,对淋巴瘤治疗一定要先对它进行认识,使得疾病治疗都是能够正确进行,那T细胞淋巴瘤怎么回事呢,这类疾病是很多人不清楚的,T细胞淋巴瘤比较复杂,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T细胞淋巴瘤怎么回事: 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病,致病因素如HTLV-和EB病毒在亚洲国家多见用免疫的方法测定细胞表型表现为T 细胞免疫表面标记。 T细胞淋巴瘤常以结外病变居多并且在活检组织中常见坏死/凋亡使反应性增生与淋巴瘤难以鉴别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水平并对其分型和预后评估业很有帮助最近的WHO/EORTC分型辨别出种临床病理学明显不同的外周T细胞NHL分别是: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ATL)外周

T细胞淋巴瘤未定型(PTCL-U)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CPTCL)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CGD-TCL)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EITCL)等这几种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特征需个体化诊断治疗。 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较B细胞淋巴瘤差而其疗效的提高有赖于新型药物的出现针对T细胞淋巴瘤发生的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基因靶向治疗和针对其免疫表型的抗体治疗正在研究中由病毒导致的T细胞淋巴瘤也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对于T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对其预后的更精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T细胞淋巴瘤怎么回事认识后,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时候,患者要注意这样方法,要选择一些特殊治疗方式,而且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时候,家属对患者护理上,都是要全面进行,使得患者疾病治疗能够得到很好结果。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治疗现状

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主要包括蕈样肉芽肿(MF)和Sezary综合征(SS)等。这类疾病大多恶性程度较低,病情进展缓慢。但晚期由于全身免疫系统异常,继发感染及罹患第2种肿瘤的概率明显增加。本病目前尚无法根治,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维持长期缓解。传统治疗方法可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 A)、维A酸、氮芥、卡氮芥、电子束照射;全身治疗有化疗、光量子疗法和干扰素(IFN)-α等。早期患者以局部治疗为主,晚期则以全身治疗为主。 随着对CTCL病理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免疫调节异常在疾病进展中的意义逐渐被认识。CTCL细胞为成熟CD4型T细胞,具有免疫调节能力。通过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4、IL-5、IL-10等。促进Th2系统,而抑制Thl 系统,并使参与细胞免疫的CD8-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在局部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改变这种微环境.增强Thl反应,将有利于CTCL治疗。细胞因子如IFN-α、IFN-γ 、IL一12、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激动剂imidazoquinolines、IFN-γ、cDNA腺病毒载体TG1042均是基于免疫调节原理的治疗新手段。 维A酸类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选择性维A酸类衍生物贝沙罗汀bexarotene)是第3代维生素A衍生物。因其对RXR具有高度选择性.因此又被称为rexinoids。贝沙罗汀通过激动细胞核受体RXR,调节基因转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贝沙罗汀有凝胶及胶囊两种剂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贝沙罗汀凝胶外用安全和有效,对I A~ⅡA期难治性CTCL的总缓解率达54%,除有轻、中度局部皮肤刺激外,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贝沙罗汀胶囊(商品名targretin)(每粒75 mg)口服后达峰时间约2 h.半衰期约7 h,含脂食物可增加其吸收。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9%。II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给予贝沙罗汀300mg/(m2·d)口服,对早期(I A-ⅡA)难治性CTCL的总缓解率为54%,治疗73周后复发率仅13%。不良反应主要为可逆性高三酰甘油血症(79%)、高胆固醇血症(48%)、头痛(47%)、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下降(40%)、白细胞降低(28%)。本药对于难治性进展期患者同样有效,临床试验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张巧花侯淑玲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异质性强,病理诊断类型复杂,2008年WHO病理分20种类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基因型而差异较大。T-NH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T淋巴细胞作用机制以及T-NHL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T-NHL的诊治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一、T-NHL的流行病及诊断与分型 1.流行病因。 T-NHL的发病率远低于B-NHL,而且与地域分布有关,亚洲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地区。T-NHL在我国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而在欧美国家仅占所有 5%-15%。亚洲地区以节外病变为主,如EB病毒相关的鼻部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瘤/T-NHL;在欧美地区主要是淋巴结内型,包括非特指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间变型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NHL。 2.诊断 WHO于2008年更新的NHL疾病分类中,在2001年基础上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将T-NHL分为20种独立的疾病,每种独立的类型都有其各自的定义及相应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播散型、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原发性全身型ALCL中有分为ALK+和ALK-两个独立的亚型。将皮肤脂膜炎样T-NHL仅限于表型为αβ。原表型为γδ的皮肤脂膜炎样T-NHL由于预后较差,另外归类于原发性皮肤型PTCL。原发皮肤侵袭性嗜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NHL和原发性皮肤小/中CD4+T-NHL也归类在原发性皮肤型PTCL中。蕈样霉菌病(MF)和sezary综合征分为不同两型。增加了EB病毒相关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儿童)。

外周T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诊疗规范 (征求意见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1. 概述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 淋巴细胞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NCCN2014版明确指出PTCL包括4类亚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TCL-NOS),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和肠病相关T 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 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 EATL)。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是PTCL中最常见的亚型。所谓“非特指型”,是强调这一亚型与已明确的各种独立的成熟T细胞淋巴瘤均不符合,即PTCL-NOS其实是一大组不属于已明确的任何一类独特亚型的成熟T细胞淋巴瘤。PTCL-NOS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在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特异性。本病属于排除性诊断,即只有在排除其它独立分型的T细胞淋巴瘤后,方能做出PTCL-NOS的诊断。本病临床表现为侵袭性病程,对化疗不敏感,易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25~45%。 2. 流行病学 PTCL-NOS是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亚型。在西方国家,PTCL-NOS占所有NHL的7%~10%,占PTCL发病的30%。而亚洲国家发病率更明显高于欧美,占所有NHL的15%~22%,占PTCL发病的50%。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55岁,儿童少见。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EBV感染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降低或周围环境影响有关。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何选择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

如何选择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 医师网2013-08-01分享 作者:解放军307医院淋巴头颈肿瘤科杨秋实仲凯励张伟京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是具有成熟T细胞免疫表型的异质型形态改变的侵袭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例的5%~15%。许多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在这群疾病中,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PTCL-U)、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ALK+)、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L)、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等。其中,PTCL-U和ALCL是PTCL最常见的两种亚型。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通常不包含在内。 PTCL的发病率具有地域和种族的差异。国际T细胞淋巴瘤计划是针对全部NK/T细胞全球发病情况的研究,截至2013年已经入组1314例患者,结果显示亚洲地区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发病率较高,而欧美地区AITL和PTCL-NOS发病率较高,全组5年总生存(OS)率不到50%。由于PTCL的总体预后较差,其一线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选用高强度化疗治疗的方案治疗,如EPOCH、HyperCVAD/HD-MTX/Ara-C,但总体疗效不佳。因此如何提高外周T张伟京教授细胞淋巴瘤一线诱导化疗的疗效值得医生思考。PTCL的发病率具有地域和种族的差异。 国际T细胞淋巴瘤计划是针对全部NK/T细胞全球发病情况的研究,截至2013年已经入组1314例患者,结果显示亚洲地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发病率较高,而欧美地区AITL和PTCL-NOS发病率较高,全组5年总生存(OS)率不到50%。由于PTCL 的总体预后较差,其一线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选用高强度化疗治疗的方案治疗,如EPOCH、HyperCVAD/HD-MTX/Ara-C,但总体疗效不佳。因此如何提高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线诱导化疗的疗效值得医生思考。 传统化疗一线方案选择 CHOP/CHOP样方案 早在1993年,Meta分析结果就显示,2912例NHL患者中,208例PTCL患者有87%采用CHOP方案诱导化疗,中位化疗2周期,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57%,之后32%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0%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OS仅为28.5%,无事件生存(EFS)率为18.4%。与其他一线治疗方案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尽管疗效欠佳,CHOP方案仍作为当时的PTCL一线治疗方案。迄今CHOP 方案还是全球医生的一线治疗选择吗? 近年在国际T细胞淋巴瘤计划的基础上开展的全球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COMPLETE结果显示,一线治疗选用化疗者占86%,其中选用CHOP或CHOP样方案占39%,仍然是PTCL一线治疗最多的选择。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张巧花侯淑玲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淋巴细胞地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异质性强,病理诊断类型复杂,年病理分种类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基因型而差异较大.地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淋巴细胞作用机制以及地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地不断深入,地诊治取得了瞩目地进展. 一、地流行病及诊断与分型 .流行病因. 地发病率远低于,而且与地域分布有关,亚洲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地区.在我国占非霍奇金淋巴瘤地,而在欧美国家仅占所有.亚洲地区以节外病变为主,如病毒相关地鼻部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在欧美地区主要是淋巴结内型,包括非特指型地外周细胞淋巴瘤()、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诊断 于年更新地疾病分类中,在年基础上进行了更精细地分类,将分为种独立地疾病,每种独立地类型都有其各自地定义及相应地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播散型、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原发性全身型中有分为和两个独立地亚型.将皮肤脂膜炎样仅限于表型为αβ.原表型为γδ地皮肤脂膜炎样由于预后较差,另外归类于原发性皮肤型.原发皮肤侵袭性嗜表皮性细胞毒性和原发性皮肤小中也归类在原发性皮肤型中.蕈样霉菌病()和综合征分为不同两型.增加了病毒相关地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儿童). 年制定地分类中,按照细胞形态分为间变性和非间变性两种.非间变性又可分为: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 在血管免疫母细胞细胞淋巴瘤()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可能是血管大量形成地主要原因.人类组织可见高表达.阿地定义为:位于染色体上地基因重排导致地遗传学改变,产生嵌合蛋白.其中最常见地是位于号

如何治疗NK-T细胞淋巴瘤

如何治疗NK/T细胞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侵袭性肿瘤。全世界散在发生,亚洲和南美洲多见。肿瘤细胞表面CD3-、胞浆性CD3ε+,CD56+,细胞毒性分子(cytotoxic-molecule positive)阳性、EBV+,并伴有生发中心受体基因。淋巴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和上消化道。部分患者出现在皮肤、唾液腺、睾丸和胃肠道。偶有病例呈现全身性淋巴结弥漫性肿大、肝脾肿大和急性白血病期。PET-CT 对于分期非常有用,因为淋巴瘤嗜氟脱氧葡萄糖。循环中的定量EBV-DNA是肿瘤负荷的准确标记。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Ⅰ/Ⅱ期,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同时或序贯给予放射治疗或化疗。因为高度系统失败率,单独的放疗并不充分。对于Ⅲ/Ⅳ期鼻咽部、非鼻咽部、弥漫性淋巴瘤需要全身治疗。含有门冬酰胺酶和不影响P-糖蛋白的药物方案最为有效。鼻咽部淋巴瘤的早期阶段不推荐使用干细胞移植。非缓解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差。当达到缓解后对于晚期鼻咽部、非鼻咽部和弥漫性或复发的患者推荐移植。预后模型和检测EBV-DNA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层非常有帮助。 背景介绍: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是除T细胞和B细胞以外的第三种淋巴细胞。与T细胞在淋巴结发育成熟不同,NK细胞主要在肝脏和骨髓中发育。NK细胞是细胞溶解细胞,表达颗粒酶B与穿孔素,可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NK细胞和T细胞具有共同的细胞发育并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如CD2和CD7。与T细胞不同,NK细胞不表达CD3,但表达胞浆性的CD3ε+,NK细胞还表达NK相关的抗原,如CD16、CD56和CD57,其中,CD56的表达较为一致。公认的NK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导致在某些患者的面部中线部位形成一种罕见的破坏性疾病,并导致患者死亡。这种疾病最初被称为致死性的中线肉芽肿。随着病理学的进展,其被认为是一种淋巴细胞起源的肿瘤性疾病。这种肿瘤性浸润由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炎性细胞和嗜酸性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构成,这与典型淋巴瘤细胞肿瘤不同,后者形态更为均一。最初,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样本的多克隆抗体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抗原CD3。而且淋巴瘤细胞具有浸润和破坏血管的倾向。因此,最初被归入血管中心性的T细胞淋巴瘤。 随着单克隆抗体在冰冻或冷冻标本中的使用,这些血管中心性的T细胞淋

如何治疗NK-T细胞淋巴瘤

如何治疗NK/T 细胞淋巴瘤 NK/T 细胞淋巴瘤和NK/T 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侵袭性肿瘤。全世界散在发生,亚洲和南美洲多见。肿瘤细胞表面CD3-、胞浆性CD3ε+,CD56+,细胞毒性分子( cytotoxic-molecule positive )阳性、EBV +,并伴有生发中心受体基因。淋巴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和上消化道。部分患者出现在皮肤、唾液腺、睾丸和胃肠道。偶有病例呈现全身性淋巴结弥漫性肿大、肝脾肿大和急性白血病期。PET-CT 对于分期非常有用,因为淋巴瘤嗜氟脱氧葡萄糖。循环中的定量EBV-DNA 是肿瘤负荷的准确标记。鼻咽部NK/T 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Ⅰ / Ⅱ期,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同时或序贯给予放射治疗或化疗。因为高度系统失败率,单独的放疗并不充分。对于Ⅲ / Ⅳ期鼻咽部、非鼻咽部、弥漫性淋巴瘤需要全身治疗。含有门冬酰胺酶和不影响P-糖蛋白的药物方案最为有效。鼻咽部淋巴瘤的早期阶段不推荐使用干细胞移植。非缓解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差。当达到缓解后对于晚期鼻咽部、非鼻咽部和弥漫性或复发的患者推荐移植。预后模型和检测EBV-DNA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层非常有帮助。背景介绍: 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NK) 是除T细胞和B细胞以外的第三种淋巴细胞。与T 细胞在淋巴结发育成熟不同,NK细胞主要在肝脏和骨髓中发育。NK细胞是细胞溶解细胞,表达颗粒酶B与穿孔素,可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NK细胞和T 细胞具有共同的细胞发育并表达T 细胞相关抗原,如CD2和CD7。与T 细胞不同,NK细胞不表达 CD3,但表达胞浆性的CD3ε+,NK 细胞还表达NK 相关的抗原,如CD16、CD56 和CD57,其中,CD56 的表达较为一致。公认的NK 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导致在某些患者的面部中线部位形成一种罕见的破坏性疾病,并导致患者死亡。这种疾病最初被称为致死性的中线肉芽肿。随着病理学的进展,其被认为是一种淋巴细胞起源的肿瘤性疾病。这种肿瘤性浸润由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炎性细胞和嗜酸性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构成,这与典型淋巴瘤细胞肿瘤不同,后者形态更为均一。最初,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样本的多克隆抗体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T 细胞抗原CD3。而且淋巴瘤细胞具有浸润和破坏血管的倾向。因此,最初被归入血管中心性的T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什么 如何治疗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什么如何治疗*导读:外周t细胞淋巴瘤,很多人可能还是对它比较陌生的,实际上这是淋巴瘤的一种,不过它比一般的淋巴瘤要更为严重,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大量的治疗甚至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外周t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它的诊断主要是主要依靠专业血液病理学家根据合适的活检病理和免疫表型而得出。这种疾病主要是由致病因素如HTLV-和EB病毒引起的,较b细胞淋巴瘤来说,这种淋巴瘤的治疗难度更大,预后也更加不容乐观。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检测 既然这种淋巴瘤这么让人担忧,那么在检查的时候如何能够判断患上了这种淋巴瘤呢,一般来说要诊断外周T细胞淋巴瘤或它的特殊亚型,需要专业血液病理学家根据合适的活检病理和免疫表型而得出。大多数外周T细胞淋巴瘤CD4阳性,但很少CD8阳性,CD4和CD8双阳性或有NK细胞免疫表型。没有特征性的基因异常。怀疑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包括反应性T细胞浸润。在某些病例,应用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研究证明是一个单克隆T细胞群,对诊断是有帮助的。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 一般来说,这种t细胞淋巴瘤相比其他的淋巴瘤来说要更加

难以治疗。预后也更不容乐观,现在的治疗方式一般是用CHOP、EPOCH和HyperCVAD/MTX-AraC进行治疗。对年青病人常常在病程早期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外还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中药治疗,但是也不能够依赖,此病的预后较差,只有少数患者存活的时间超过五年。所以还有待新的生物技术研究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导语:淋巴瘤的种类较多,在对淋巴瘤治疗上要先对自身病情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疾病才会有帮助,t细胞淋巴瘤是常见的,这样淋巴瘤治疗方法比较多, 淋巴瘤的种类较多,在对淋巴瘤治疗上要先对自身病情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疾病才会有帮助,t细胞淋巴瘤是常见的,这样淋巴瘤治疗方法比较多,不过对t细胞淋巴瘤治疗也是比较痛苦,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坚持进行,那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化疗方案的选择可有CHOP、DICE、EP、NP、ProMACE/cytaBOM等,目前大多报道仍以CHOP为首选,有报道加用亚硝脲类可提高疗效,难治者可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挽救方案。有人对CHO方案2个疗程无反应的难治的患者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挽救方案ADV(L-ASP 5 000~6 000 u/m2iv第1~7天,地塞米松10 mg/d,第1-7天,VCR 1 mg/m2iv第1天)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50%,明显优于采用非ADV方案治疗的CR 0% (P<0. 05)。 统播散的NK/T细胞以多柔比星(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反应极低。墨西哥有报道用CMED方案,即环磷酰胺(CTX) 2 g/m2,甲氨蝶呤(MTX) 200 mg/m2,依托泊苷(VP16)600mg/m2,地塞米松80 mg/m2,静脉滴注,每2周进行1次。治疗32例,其中21例达CR,追踪69. 1个月无复发。 预后方法 NK/T细胞淋巴瘤属于较高度恶性的淋巴瘤,多发生于鼻部及其周围组织,多具有侵袭性和高度进展的特点,常规治疗疗效较差。其预后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药治疗t细胞淋巴瘤

中医药治疗t细胞淋巴瘤 单从字面意义上看,很多人对T细胞淋巴瘤了解的可能并不是很多,作为人类“刽子手”的恶性肿瘤之一,几十年来它吞噬了成千上万例患者的生命。那么患上T细胞淋巴瘤是不是真的就无药可医呢?北京御方堂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马紫線教授表示,所谓的“不治之症”那是过去!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病,其治疗的最佳时机就是在患者发病早期,随着癌细胞扩散转移,也就意味着患者病情恶化到晚期,离死亡的距离也就更近了一步。为了尽可能的降低t细胞淋巴瘤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的医者前辈始终致力于攻克癌症特色疗法的研究中。那么中医能治疗癌症吗?T细胞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效果如何?对此我们听听李忠教授的解说。 “一刀切”非福即祸过度放化疗适得其反 谈到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西医“三板斧”抗癌,即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近年来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介入治疗都成为抗癌领域的后起之秀,那么这些治疗方案对癌症患者而言是否真正有着实实在在的高疗效呢?马紫線教授认为,现代医学的治疗,无论手术、化疗和放疗,均是治标之法,这些攻击性手段只是暂时从表面上杀死、杀伤了一些癌细胞,而产生癌细胞的潜在环境并没有随之改变,在临床中我们也亲眼见证,由于手术后忽略辅助治疗和术后护理最后难逃复发转移厄运的病例比比皆是。另外,放化疗虽然在抑制癌细胞生长、杀死癌细胞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让人体内更多的正常免疫细胞无辜受损,这就造成了“用兵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为了弥补西医局部治疗癌症的不足之处,发挥中医抗癌作用至关重要 很多患者之所以对中医治疗肿瘤产生质疑,原因还是在于本身对中医了解的不够,或者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见。实际上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30年来发展较快,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中药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发挥着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许多不能手术和放疗,或化疗失败,或手术和放疗后复发与转移的中、晚期癌症病人,通过中医中药的治疗,有的症状获得明显改善,有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那么T细胞淋巴瘤的中医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对晚期患者而言能否延续生命呢? 肿瘤界泰斗李忠教授提出中医“癌状态”论,开状态疗法抗癌先河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忠博士曾指出,癌既不是痰,也不是瘀,癌是一种状态,要想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攻克肿瘤,就必须改变“癌状态”,改变产生癌细胞的癌环境。李忠教授带领状态疗法专家组通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和患者反馈证实,状态疗法对癌症患者不产生副作用。治疗t细胞淋巴瘤过程中不伤害患者身体,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一般早期癌症患者服药5天就能见效,中期患者服药10天就有明显效果,晚期患者服药一个疗程就能进行适当的运动。 “状态疗法”与其他的中医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不同在于,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其次通过阻断其营养的补充,再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通过此长彼消的方式改善癌状态。融入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癌环境,实现了帮助中晚期癌症患者延续生命5—20年的事实。临床众多患者的成功抗癌经历足以证明“状态疗法”对肿瘤患者的意义是极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