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019d3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7.png)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中学必修二第一单元必考学问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燃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运用,标记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
由于青铜比拟宝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运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起先运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根本含义(1)形成缘由(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意自家的根本生活须要和交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根本模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开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旺盛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展缓慢和长期持续的重要缘由。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开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快精湛著称,还汲取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汲取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中心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殊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汇总(最终版)
![2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汇总(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ac6d27f111f18583d05a20.png)
第二册基础知识汇总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汇总编制人:解文静鱼亚莉郑爱辉审核人:柴丽娟排版:吴文杰一、字音、字形壬戌..()戍.()守窈窕..()万顷.()船舷.()弓弦.()桂棹.()船桨.()浆.()洗追溯.()上溯.()朔.()风呜咽.()幽咽.()蛟.()龙qiǎo()然啾啾..()铁锹.()啁啾..()徘徊..()横槊.()江渚.()挟.()持汗流浃.()背枕藉.()狼藉.()潜.()藏宝藏.()矿藏.()山冈.()淅沥..()裙裾.()黔.()首滂沱..()骇.()人霹雳..()舐.()犊情深薄荷..()砌.()墙沏.()茶明眸.()青霭.()氤氲..()万()俱寂岑.()寂乍.()现咋.()舌椽.()子纤.()手拂.()晓即兴.()间.()歇强劲.()羯.()鼓滂沛.()擎.天()嘈.杂()遣.散()长篙.()满载.()记载.()悄.()然褒.()贬禅.()让庐冢.()荒谬.()纰缪..()风尘仆仆..()前仆.后继()魁梧..()投奔.() shāi()酒 páo zūn() fú yïu() zhúlú()惊()zhã惊jì() rú()慕 rú()动 liáo rào()Kēng qiāng()既往不()二、近义词辨析1.萧萧·潇潇辨析:“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潇潇”形容词,形容风雨急骤状,也可形容小雨。
【试一试】①2011年1月20日,寒风、雪花飘飘、寒气袭人,一场瑞雪把浦东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
②2011年3月3日湖南新闻网报道,春雨,湖南降水加大,气温多变注意保暖。
2.沉思·深思·寻思辨析:“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试一试】①第比利斯,2011年5月7日,欧洲国际象棋女子个人欧锦赛进行中,棋手们正在比赛中。
(推荐)高中语文必修二字词整理
![(推荐)高中语文必修二字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fd5a9be2bd960590c677c2.png)
必修二第一专题知识整理字词。
轮廓(kuò)翌(yì)日孩稚(zhì)虔诚(qián)跌宕(dāng)恬静(tián)禁锢(gù)憧憬(chōng jǐng)绚(xuàn)丽丰饶(ráo)如醉如痴(chī)毋(wú)宁瞥(piē)一眼粗糙(cāo)骇(hài)人曙(shǔ)光蓓(bèi)蕾奢侈(shēchǐ)祈祷(qídǎo)隐遁(dùn)铿锵(kēng qiāng)亘(gèn)古不变坍圮(tān pǐ)熨贴(yùtiē)攫(jué)捋(lǚ)着触须撅(juē)步履(lǚ)隽(juàn)永时髦(máo)昵(nì)称人寰(huán)突兀(wù)摇曳(yè)昊天(hào)仓猝(cù)一幢(zhuàng)凛冽(lǐn liè)拯救(zhěng)攫住(jué)创痛(chuāng)田凫(fú)椋鸟(liáng)潺潺(chán)第二专题知识整理字词。
狙(jū)击瓦砾(lì)一撮(cuō)盐粘(zhān)住匮(kuì)乏翘(qiào)尾巴胡诌(zhōu)窒(zhì)闷模(mú)样肆(sì)虐衣襟(jīn)泥泞(nìng)梗(gěng)概嗜(shì)好欢呼雀(què)跃吝啬(lìn sè)颤(chàn)动甲胄(zhòu)威风凛凛(lǐn)跛(bǒ)脚颠簸(bǒ)径(jìng)自吞噬(shì)瞳(tóng)孔冥冥(míng)无济(jì)于事襁褓(qiǎng bǎo)胡子茬(chá)惊骇(hài)万状揪(jiū)紧烟熏火燎(liáo)愕(è)然褪色(tuìshǎi)器械(xiè)霎(shà)时间肃穆(mù)粗犷(guǎng)闪烁(shuò)啐(cuì)烟头了(liào)望第三专题知识整理字词。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5c334bfad6195f302ba604.png)
卒起不意。 四、 古今异义
通“猝”,cù,仓促,突然。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看到了无私奉献的母爱的伟大。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
第 4 课 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
必修二 第一单元................................................................... 11 第二单元................................................................... 14 第三单元................................................................... 20 第四单元................................................................... 24
必修三 第一单元................................................................... 27 第二单元................................................................... 31 第三单元................................................................... 35 第四单元................................................................... 46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小结(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小结(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d6af4cf4afe04a1b071de4c.png)
第一单元小结晨读晚记一、熟记字音、字形乘凉chéng 悄悄qiāo 煤屑xiè幽僻pì蓊蓊郁郁wěng 独处chǔ妙处chù弥望mí点缀zhuì袅娜niǎonuó羞涩sè缕缕lǚ渺茫颤动chàn 霎时shà宛然wǎn 凝碧níng 脉脉mò风致参差cēncī斑驳bānbó峭楞楞léng 倩影qiàn 梵婀玲fàn’ē空隙kòng 丰姿zī无精打采cǎi 艳歌妖童媛女yuàn 鹢首yì纤腰xiān 敛裾liǎnjū嬉游xī不远千里混混沌沌hùndùn 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 驯鸽xùn 疏疏落落落蕊ruǐ嘶叫sī歧韵qí橄榄gǎnlǎn 颓废tuí萧索不能自已yǐ秋士譬如pì廿四桥niàn 普陀山tuó白干gān 折去zhé涸辙hézhé急不暇择xiá揠苗助长yà婆娑pósuō猗郁yī攀缘蕈菌xùn 囚系qiúxì披沙拣金一、景物描写的方法。
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顺序、着眼点和手法,顺序主要远近、高低、俯仰,着眼点主要是描写的角度,主要是绘形、绘声、绘色,或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然后是描写中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的运用,答题时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分析。
《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顺序: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着眼点,从形、声、色、态的角度描写景物,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等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
高一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c45aa3f524ccbff12184e4.png)
烛之武退秦师1.词类活用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2.特殊句式A.省略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壮语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4。
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附2:归纳基础知识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
”、“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cb188fd1f34693daef3e4f.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第二单元
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语文学习是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知识点和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给大家总结一下,语文学习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高一语文考试标准答题套路精讲帮助大家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高中语文必修二重点课文突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讲荷塘月色(朱自清)+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必修二重点课文突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讲荷塘月色(朱自清)+Word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f9b9c7c8d376eeafaa3103.png)
一、作者文体导读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2、主要作品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
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其次,览胜记游散文。
《踪迹》、《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览胜记游的散文名篇。
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书怀抒情散文。
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散文有《背影》、《给亡妇》、《儿女》、《哀韦杰三君》、《怀魏怀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等。
即兴书怀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声》、《荷塘月色》、《择偶记》、《飞》等等。
其四,感悟觉世散文。
朱自清还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
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考复习ppt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考复习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badfa116c85ec3a87c2c5bc.png)
将子无怒 qiāng 载笑载言 zài 其黄而陨 yǔn 渐车帷裳 jiān 隰则有泮 xí kè 溘死 jiāo 椒丘 可惩 chéng yè 哽咽 蹑丝履 lǚ
.
量体裁衣 liàng 否极泰来 pǐ 白鹄 hú 踯躅 zhí zhú 金镂鞍 lòu 赍钱 jī yǎn 日暝 mí ng 琉璃 晻晻 芙蓉 慷慨 青青子衿 jīn 阡陌 羁鸟 樊笼 fán jī 成语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14 .
3、《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 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 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 史上最早的一首( 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 《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后人把 ( )与北朝的( 《木兰辞》 )合称为“乐府双 《孔雀东南飞》 璧”。
6
.
《囚绿记》 1)以“绿”为线索,分五个层次表现绿: 择绿 观绿 2)象征手法 囚绿 释绿 怀绿
绿枝条“永不屈服黑暗” ——坚贞不屈的民 族气节 绿枝条的生存状态
7
苦难时代
.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指要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依托而抒发作者思想情 感的文学作品。它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作真实细致 生动的描绘;要把“景”和“情”有机结合起来,以情统 率景,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将情融入景中。 写景抒情散文大多以空间(如游踪)、时间或感情为 线索来结构全文。 阅读写景抒情散文: (一)看题目,读全文,初解作者对“物”之情; (二)理结构,细查找,知其遭遇种种巧归纳; (三)明主题,景人连,抓关键句悟作者真感情; (四)赏语言,解修辞,连内容带情感赏出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单元总结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单元总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7f92326137ee06eef91861.png)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二词语成语
• 12[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 13[切磋(cuō)]指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 14[视事]到职开始工作。15 [潜修]深入钻研。 • 16[商榷(què)]商讨。 17 [店肆(sì)]店铺。 • 18[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贷,推卸。 • 19[开诚布公]指以诚待人,坦白无私。开诚,敞
反而坏事。 • 3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 4[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 5[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 6[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 7[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 8[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10 [姑
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 9[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11 [敷
开胸怀,显示诚意。 • 20[规行矩步]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无苟且。也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 21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 2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 • 23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
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 24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
急。 • 25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
高一必修2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08c9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c.png)
高一必修2语文知识点总结一、作家与作品1. 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了一个思想觉醒的疯子的故事。
2. 茅盾与《子夜》•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以抒写现代社会底层人物的苦难为主题。
3. 老舍与《茶馆》•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擅长描写生活百态和社会现象。
•《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一个老北京茶馆中的各色人物和社会变迁为背景。
二、文学常识1. 文言文与白话文•文言文是传统中国文学的写作语言,使用古代汉字和句式,含有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典故。
•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使用现代汉字和句式,通俗易懂,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用于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
3.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以共同的思想观点和艺术风格为特征的文学作品,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
•不同的文学流派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三、古诗文鉴赏1.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描写了诗人思乡之情和社会动荡的景象。
•《水调歌头》以婉约柔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人性的思考。
2.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诗作,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之后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登鹳雀楼》以豪放慷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历史变迁的领悟和感受。
3. 《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诗作,描写了作者在安静的夜晚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静夜思》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朴素的感性和深深的情感。
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方式,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3bf5ba77232f60dccca138.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摘要内容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为了丰富大家的语文知识,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第二单元
【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语文学习是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知识点和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给大家总结一下,语文学习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高一语文考试标准答题套路精讲帮助大家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高语必修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高语必修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9d3372816fc700aba68fc11.png)
三、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 • 袅娜(niǎo.nuó) 倩影(qiàn) 霎时(shà) 倾泻(xiè) 宛然(wǎn ) 酣眠(mián) 凫水(fú) 靓女(liàng) 刹那(chà) 泄露(xiè) 婉约(wǎn ) 岷山(Mín)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 • • • 敛裾(jū) 虎踞(jù) 点缀(zhuì) 啜泣(chuò) 惦记(diàn) 拈花(niān) 斑驳(bān) 消弭(mǐ) 拮据(jié.jū) 倨傲(jù) 辍学(chuò) 参差(cēn.cī) 掂量(diān) 黏稠(nián) 弥望(mí) 麋鹿(mí)
语文必修二基础识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朱自清
• 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有《背 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翁 仲(wēng) 蓊 郁(wěng) 酒 瓮(wèng) • 踱 步(duó) 媛 女(yuàn) 婵 媛(yuán) • 脉 脉(mò) 脉 络(mài) 乘 凉(chéng) • 煤 屑(xiè) 独 处(chǔ) 乍 看(zhà) • 颤 动(chàn) 颤 栗(zhàn) 战 栗(zhàn) • 翁仲:指墓前的石人。婵媛:婵娟;(姿态)美好。
2、故都的秋
郁达夫
• 一、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 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45年在苏门达腊被日寇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 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厦门(xià) 大厦(shà) 蟋蟀(xī.shuài) • 平仄(zè) 混沌(hùn.dùn)馄饨(hún.tun) • 露脸(lòu) 露马脚(lòu) 夹袄(jiá) • 夹被(jiá) 夹克(jiā) 夹肢窝(gā)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5217fe5b8f67c1cfad6b8dd.png)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刘绍梅学习目标:一、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识记字词、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教师勾画重点,梳理知识体系。
《荷塘月色》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3、近义词辨析4、文学常识5、课文内容《故都的秋》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3、近义词辨析4、文学常识5、课文内容《囚绿记》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3、近义词辨析4、文学常识5、课文内容二、课后作业《核按钮》基础知识复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duó步( ) niǎo娜( ) mí望( ) yuán女( ) wěngwěng郁郁( )chàn动( ) wǎn然( ) shà时( ) miǎo茫( ) 落ruǐ() jiá袄( )tuí废( ) qí韵( ) 房lǐn() xùn鸽( ) pì如( ) 细nì( )jīng叶( ) 婆suō() 敛jū() 移xǐ() hé辙之鲋( )圆hú( )尘gòu( ) yǒu黑( ) zhà栏( ) 俯kàn( ) 水wō()虚zhì( ) cháng徉( ) miù斯( ) chéng清( ) 曲zhé( ) niǎo娜( )混dùn( ) 葱lóng( ) yī澜( ) 黑xū xū() mò mò含情( )xiāo皮( ) 剥xūe () xiān腰( ) qiàn夫( ) 一chuán破屋( )jùn秀( ) 幽jìn ( ) jīn不住( ) 安níng ( ) nìng愿( ) chuāng伤( ) lù水( ) lòu相( ) 厚báo ( ) 刻bó( ) bò荷( ) cēn差( )人shēn () 疏luò( ) lào枕( ) là在后面( ) 大大luōluō()zhé叠( ) shé耗( ) chā别( ) 参cī() chà劲( ) 出chāi () zháo急( ) 走zhe ( ) zhāo数( ) 独chǔ() 妙chù( ) pǐ好()点zhuì()chuò学()chuò泣()拾duō()pì静()bì让()pì如()diàn记()diān量()diǎn脚()huái树()kúi伟()guī宝()鬼mèi()péi衬()bèi蕾()péi偿()lǎ叭()qí路()qí岖()xī沥()婆sūo()穿zhuó( ) kuì疚()煤xiè( ) piē见( ) 颤lì( ) chuàng建( ) hè枪实弹( ) hé包()敛jū() 囚xì( ) 潭zhè寺( ) cān与( ) yī郁()咳sòu()平zè( ) 短zàn( )juàn永( ) zhē腾( ) 尺dù()揣duó()二、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5f5edd680203d8cf2f2409.png)
(节选自刘增山的《秋魂》)
2、写作训练
(1)作文材料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名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疑难提醒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将这种情诉诸文字,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的。这种情感,打上了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这一单元散文时,要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要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心灵。
(5)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一个成熟的头脑。
题记
秋实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能成熟吗?怕早已霉烂了;
不是雨,我能成熟吗?怕早已干瘪了;
不是光,我能成熟吗?怕早已苍白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知识梳理】
1、基础盘点
(1)字音:
高一必修二第一节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第一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f4f0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2.png)
高一必修二第一节知识点高一必修二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古诗十九首》、《声调》、《韵律》和《平仄》。
一、《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这些古诗涉及到了各个方面的主题,如爱情、自然、友谊等。
同时,这些诗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韵律之美。
二、《声调》声调是指汉语词语的音调,也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声调对于准确地表达和沟通意思至关重要。
在高一必修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发准声调,并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韵律》韵律是指诗歌在节奏、押韵和音律上的美感。
在古代,韵律对于古诗的创作和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韵律,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同时,通过模仿古诗的韵律,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
四、《平仄》平仄是指汉字的音高。
在古代诗歌中,对平仄的运用十分严格。
通常,古诗的平仄要求每一句都有四个音节,前两个字为平声,后两个字为仄声。
通过学习平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韵味和美感,并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总结:高一必修二第一节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古诗十九首》、《声调》、《韵律》和《平仄》。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f373a8152ea551810a687bd.png)
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一知识点汇总《荷塘月色》一、重点词语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霎时宛然脉脉酣眠参差斑驳峭楞楞倩影梵婀玲妖童媛女鹢首徐回棹纤腰敛裾嬉游消受独处琐屑踱步二、文学常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常见误区提醒《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特点: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独特,大量使用现代口语词汇,朴素自然,给人以亲切感;又适当融合文言词句,使文字更加洗练;叠词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风华从朴素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是他语言风格的精确概括。
他散文中的语言没有刻意雕琢的词句,写得平淡、朴素,而平凡的字句在他的笔下却仿佛突然有了生命一般,让人感到新奇,不禁惊叹!在口语基础上刻意出新,毫无雕饰之感。
在遣词用字上更有如神之笔,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与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两点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
《故都的秋》【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
第二部分(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1、记叙:(3-11)依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2、议论:(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3、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刘绍梅学习目标:一、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识记字词、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教师勾画重点,梳理知识体系。
《荷塘月色》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3、近义词辨析4、文学常识5、课文内容《故都的秋》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3、近义词辨析4、文学常识5、课文内容《囚绿记》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3、近义词辨析4、文学常识5、课文内容二、课后作业《核按钮》基础知识复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duó步( ) niǎo娜( ) mí望( ) yuán女( ) wěngwěng郁郁( )chàn动( ) wǎn然( ) shà时( ) miǎo茫( ) 落ruǐ() jiá袄( )tuí废( ) qí韵( ) 房lǐn() xùn鸽( ) pì如( ) 细nì( )jīng叶( ) 婆suō() 敛jū() 移xǐ() hé辙之鲋( )圆hú( )尘gòu( ) yǒu黑( ) zhà栏( ) 俯kàn( ) 水wō()虚zhì( ) cháng徉( ) miù斯( ) chéng清( ) 曲zhé( ) niǎo娜( )混dùn( ) 葱lóng( ) yī澜( ) 黑xū xū() mò mò含情( )xiāo皮( ) 剥xūe () xiān腰( ) qiàn夫( ) 一chuán破屋( )jùn秀( ) 幽jìn ( ) jīn不住( ) 安níng ( ) nìng愿( ) chuāng伤( ) lù水( ) lòu相( ) 厚báo ( ) 刻bó( ) bò荷( ) cēn差( )人shēn () 疏luò( ) lào枕( ) là在后面( ) 大大luōluō()zhé叠( ) shé耗( ) chā别( ) 参cī() chà劲( ) 出chāi () zháo急( ) 走zhe ( ) zhāo数( ) 独chǔ() 妙chù( ) pǐ好()点zhuì()chuò学()chuò泣()拾duō()pì静()bì让()pì如()diàn记()diān量()diǎn脚()huái树()kúi伟()guī宝()鬼mèi()péi衬()bèi蕾()péi偿()lǎ叭()qí路()qí岖()xī沥()婆sūo()穿zhuó( ) kuì疚()煤xiè( ) piē见( ) 颤lì( ) chuàng建( ) hè枪实弹( ) hé包()敛jū() 囚xì( ) 潭zhè寺( ) cān与( ) yī郁()咳sòu()平zè( ) 短zàn( )juàn永( ) zhē腾( ) 尺dù()揣duó()二、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点缀啜泣辍学拾掇没精打采斑驳倩影喝彩敛裾了截爽直萧索落寞严厉学历再接再厉娇嫩矫情娇生惯养骄兵必败喇叭咳嗽攀援玷污掂量惦记漂浮深邃吞噬常春藤船舶停泊嬉戏闲暇瑕不掩瑜名闻遐迩鞭挞黯淡枝蔓轻歌曼舞漫不经心三、解释下面的词语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
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猗郁:茂盛的样子。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近义词辨析(1)嬉:游戏玩耍。
如“嬉笑驽骂”。
嘻:笑的样子或声音。
如“嘻嘻哈哈”。
(2)班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如“树影班驳”。
错落:指不同事物在空间上交错纷杂的样子。
如“苍松翠柏,错落有致”(3)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
和谐: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
(5)霎时:极短时间;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6)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如:萧索的晚秋景象。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如:景象萧条。
经济衰败。
如:经济萧条。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如:秋风萧瑟。
形容冷落;凄凉。
如:门庭萧瑟。
萧疏:萧条荒凉,是书面语。
如:万户萧疏。
稀疏;稀稀落落。
如:白发萧疏。
(7)颓败:衰落、腐败。
如:荒凉颓败的景象。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如:颓废的生活。
颓靡:颓丧,不振作。
如:士气颓靡。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如: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颓唐:精神委靡;衰颓败落。
如:老境颓唐。
(8)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
如:固执己见;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
(9)事情: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如: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事故,差错;职业,工作。
事件: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
如:政治事件。
(10)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
如:占据地盘。
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占有。
如:占领市场。
四、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文学常识: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日日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倩(qiān)影媛(yuàn)女鹢(yì)首袅娜(nuó)B.羞涩(sè)蟋蟀(shuai)啼(tí)唱婆娑(shuō)C.陪衬(chèn)瞥(piē)见肋(lèi )骨澄(dēng)清D.宛(wǎn)然颤(zhàn)栗氛(fēn)围创(chuāng)伤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可是突然间水涡全部没有了,原来这都是鲈鱼搅出来的,我的桨声终于把它们吓退到深水中去;我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消隐!B.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C.几年的时间,张明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D.老师这几年对同学们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大家都很感动。
4.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________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 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 D.幽静赏玩软弱5.下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A.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B.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颜色和竹子一样,体形完全像一根树枝。
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潜台词啊!D.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6.翻译句子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答案:1.D(A“倩”应读“qiàn”;B“娑”应读“suō”;“蟀”不是轻声,应为shuài;澄应为dèng/ch éng2.B(A.翻——番;C.度——渡;D.轻——清)3.C4.C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