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评审报告

合集下载

产品试制试验管理办法

产品试制试验管理办法
附件十一:试制过程问题整改确认表;
附件十二:产品设计评审意见单;
附件十三:产品设计评审报告
附加说明
本制度起草人
袁振刚
本制度审核人
魏志松
本制度审定人
鲁正宏
本制度批准人
本制度提出部门
产品部
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
产品部
批准时间
X年X月X日
下发时间
X年X月X日
附件一
产品试制试验管理流程图
编号
共2页第1页
生效日期
5.2.2产品部对零部件制造过程中反馈的设计问题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计划),并将整改结果反馈各零部件制作单位(包括自制件车间)进行确认,直至问题全部关闭(见附件十一)。
5.2.3生产部生产车间负责按生产计划科下达的生产指令完成专用件的制作、涂装,并按工艺路线的要求对产品样件进行转交和办理入库,并做好标识。
5.5.2发动机检验由质检部负责,检验完成后由质检人员出具检验记录,经质检部部长审核后并反馈到产品部。
5.5.3自制专用零部件检验
公司自制的试制零部件检验由车间内部控制,并做好检验记录(其部件中外协的零部件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检验记录反馈到所需协作件的车间),并将所有检验记录(包括外协件检验记录)反馈到总装车间。以上检验流程详见附件二。
5.12.6编制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5天内,由项目负责人编制试验报告,产品部部长审核、主管产品领导批准,原稿交产品部存档,复印件反馈试验部门(车间)一份。具体见附件八:试验报告模板。
5.13试验综合评审
组织参加试验人员、产品部相关设计人员及技术中心领导对试验过程、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明确结论与要求。
5定及部分改进产品零部件的工时和定额核定。
4.4生产部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
所有文件应经过研发总监审核、技术副总批准。 2.4 详细设计
,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
详细设计过程的所有设计文件应与阶段性设计输入相对应,并经过标准化和审 批。
这些设计文件包括: 系统框图、分系统框图、原理图、 PCB板图、结构图、流程图、 软件清单、仿真软件、仿真数据、接口协议、端口定义、数据格
技术副总 技术副总 研发总监 研发总监 技术副总
专业资料
如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应经过试验、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并进行评 审,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 、《会议记录》。
2.3 方案概要设计
在方案阶段,应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形成《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 技术条件或技术协议、 检验大纲、特性分析报告、 研制方案等。
、产品规格书、
研发总监组织方案评审,填写《方案评审报告》 《会议记录》;
适当的阶段应进行设计评审并形成记录。 2.5 设计确认
设计确认通过实验和测试、变换方法计算、试制、试用、评审、鉴定等方式进 行,应尽可能邀请客户参与确认。
确认过程形成的文件和记录包括:
试验报告、测试记录、设计确认报告、试用报告、
交付记录、评审报告、鉴定报告 ( 结论 ) 、研制总结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质量分
57
质量分析报告
58
用户使用证明
59
工艺审查报告
60 设计(工艺更改通知单)
61
设计更改报告
62
技术攻关报告
63 设计更改的验证测试记录
64
设计更改评审记录
65
用户确认报告
66
准备状态检查表
67
首件鉴定目录
68
首件检验测试记录
69
首件鉴定报告
70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 目的对新产品的设计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加以控制,以保证试制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设计和开发的要求。

2 使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军品和复杂、大型民品的试制工作。

3 职责3.1 技术副总对新产品试制过程中进行的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验、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全面负责。

3.2科研所职责3.2.1科研所负责编制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文件,组织实施工艺评审;对产品试制过程的制造质量进行控制。

3.3 生计科职责3.3.1生计科负责制定、下达新产品试制计划,组织各有关厂进行新产品试制,协调试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试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3.3.2在试制开始前,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准备状态的检查。

3.4计检科负责试制过程的监视测量,适用时进行首件鉴定,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3.5 各厂依据工艺文件组织生产;对零部件加工质量、产品的装配质量负责。

3.6 供应科负责新产品试制所用的原材物料及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并保证质量。

4 工作程序4.1 工艺评审4.1.1 科研所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进行工艺评审。

工艺评审的重点对象是工艺总方案、工艺说明书等指令性工艺文件、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特殊过程的工艺文件。

4.1.2工艺评审的类型主要有:工艺总方案的评审,工艺说明书的评审,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文件评审,特殊过程工艺文件的评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评审。

4.1.3评审内容4.1.3.1 工艺总方案评审a.对产品的特点、结构、特性要求的工艺分析说明;b.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保证制造质量的分析;c.对产品制造分工路线的说明;d.工艺薄弱环节及技术措施计划e.对工艺装备、试验和检验设备、以及产品数控加工和检测计算机软件的选择、鉴定原则和方案;f.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及控制原则;g.制造过程中产品技术状态的控制要求;h.产品研制的工艺准备周期和网络计划,以及实施过程的费用预算和分配原则;i.对工艺总方案的正确性、先进性、可行性、可检验性、经济性和制造能力的评价;j.工艺标准化程度的说明;k.工艺总方案的动态管理情况。

GJB9001C-2017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6~10合计五套)

GJB9001C-2017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6~10合计五套)

GJB9001C-2017 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06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X”)1. 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环境过程的组成部分。

(V)2. 外部供方的绩效可考虑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 X)3. 选择、评价外部供方时,应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

(V)4. 组织应确定对所有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控制。

(X)5.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V)6. 组织应要求外部供方对其直接和次级外部供方采取适当的控制。

(V)7. 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其关注的外部供方评价和选择。

(V)8. 在采购软件时,要求并监督外部供方按照软件工程化要求实施控制。

( X)9. 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应对采购项目和外部供方进行充分论证,并按规定审批。

( V)10. 在技术协议或合同中,明确外部供方提供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

( V)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40 分)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包括( D )A . 供方B. 外包方C . 合作伙伴D . 顾客2. 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 C )A. 正确和充分的B. 正确和适宜的C. 充分和适宜的D. 完整和充分的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技术协议或合同中,应明确外部供方提供产品的(D )A. 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质量保证要求B. 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C . 规格要求和型号要求、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D . 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4. 在下列情况下,组织不需要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D )A. 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将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 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 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D. 顾客委托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5. GJB9001C-2017标准适用于承担军队装备及配套产品(A )任务的组织A. 论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和服务B. 科研、试制、生产、试验、维修和服务C. 论证、研究、试制、试验、保障和服务D. 论证、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和服务6. 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内容(C )A. 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B. 对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C. 法律法规要求D. 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期望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7. 以下哪个方面不能表明最高管理者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 )A.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B. 确定和应对风险和机遇,这些风险和机遇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C. 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D. 建立并实施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制度。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试制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首件鉴定: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4职责4.1研发部经理负责本程序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并负责。

4.2研发部组织提供新产品试制用产品图样及其采购文件资料、检验试验规范等设计文件资料。

4.3研发部组织提供试制用工艺文件资料和组织工艺评审。

4.4研发部会同生产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并组织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

4.5品管部组织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检验试验和验证。

4.6研发部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4.7研发部组织设计定型准备。

4.8研发部经理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4.9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品、外协件的提供与控制。

4.10生产部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5流程图无。

6管理内容6.1新产品试制过程本公司新产品试制过程一般为: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接受设计输出→分析设计文件→编制和实施试制计划→验证试制结果→试制完成及总结。

6.2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新产品试制小组的建立由研发部经理组织成立,并明确各成员应负职责,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6.3接受设计输出接受设计输出即由负责新产品试制的人员接受,由设计人员提供如下设计技术文件:a)经按规定审签有效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b)新产品试制工艺文件、《关键件(特性)、重要性(特性)项目明细表》和必要的关键工序的工艺装备设计图样交中试组安排制作(需要时),以确保试制产品质量。

6.4分析设计文件生产部要充分分析研究图样和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对工艺的可行性要心中有数,对图样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应与设计人员沟通。

6.5编制试制计划a)根据公司要求合理安排试制过程和阶段时间进度以确保按期完成。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国军标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国军标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国军标本文旨在规范公司军工产品的科研生产流程,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工作内容、阶段控制要求,如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及更改等各环节的控制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军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引用标准包括GJB190《特性分析》、GJB 1269A-2000《工艺评审》、GJB 907A《产品质量评审》和GJB 1362A《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市场部、研发部、工艺工程部、质量部、采购部、生产部和测试部。

市场部负责提交研发项目立项的资料,传递客户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并反馈客户对产品设计的确认等。

研发部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策划和设计输入信息的识别确定,编制设计计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文件、评审报告、验证报告、确认报告等,并负责整个设计开发的组织协调以及对所有产品的技术、质量、进度、成本、风险负责。

工艺工程部负责编制《工艺总方案》、工艺文件,并按要求完成工艺评审,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标准化审查,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标准实施及监督管理,产品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审核及记实,工艺流程的设计,工艺文件、工装夹具的制作,试产的实施。

质量部负责编制《质量保证大纲》,制定产品相关检验标准以及质量检验工作。

采购部负责新供应商的开发,按BOM清单组织原材料、外购或外协件采购,协助采购设备配件和检测仪器、工具,保证采购质量数量及供货时间满足要求,并负责合同/订单执行过程中与顾客的沟通工作。

生产部协调工厂资源、产线安排、人力及设备调配等,负责已定型(鉴定)产品的试产备料、制定产品生产制造、加工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生产制造,并协,确保试产按时进行,负责产品试样资料归档管理。

测试部编制测试方案,建立测试环境,组织测试工作的实施,负责产品软件、硬件测试的实施,编制测试报告,参与产品的改进方案设计和评审,负责测试设备、工作的设计工作。

各相关部门负责参与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立项策划阶段(阶段标记“L”)要求市场部根据市场要求提交研发项目立项的资料。

GJB9001C-2018年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解析合计五套

GJB9001C-2018年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解析合计五套

GJB9001C-2018年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解析合计五套GJB9001C-2017标准及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06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1.识别相关是理解组织环境过程的组成部分。

(√)2.外部供的绩效可考虑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3.选择、评价外部供时,应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

(√)4.组织应确定对所有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控制。

(×)5.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6.组织应要求外部供对其直接和次级外部供采取适当的控制。

(√)7.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其关注的外部供评价和选择。

(√)8.在采购软件时,要求并监督外部供按照软件工程化要施控制。

(×)9.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应对采购项目和外部供进行充分论证,并按规定审批。

(√)10.在技术协议或合同中,明确外部供提供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包括(D)A.供B.外包C.合作伙伴D.顾客2.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C)A.正确和充分的B.正确和适宜的C.充分和适宜的D.完整和充分的3.提供给外部供的技术协议或合同中,应明确外部供提供产品的(D)A.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质量保证要求B.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C.规格要求和型号要求、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D.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4.在下列情况下,组织不需要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D)A.外部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将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外部供代表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提供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D.顾客委托外部供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5.GJB9001C-2017标准适用于承担军队装备及配套产品(A)任务的组织A.论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和服务B.科研、试制、生产、试验、维修和服务C.论证、研究、试制、试验、保障和服务D.论证、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和服务6.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容(C)A.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B.对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C.法律法规要求D.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期望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7.以下哪个面不能表明最高管理者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A.满足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风险和机遇,这些风险和机遇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D.建立并实施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改进面意见的制度。

GJB9001C-2018年标准与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解析合计五套

GJB9001C-2018年标准与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解析合计五套

完美 WORD 格式GJB9001C-2017 标准及内审员培训考试题答案06 一、判断题 ( 每题 2 分,共 20 分,对的打“√” ,错的打“×” )1.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环境过程的组成部分。

( √ )2.外部供方的绩效可考虑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 )3.选择、评价外部供方时,应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

( √ )4.组织应确定对所有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控制。

( × )5.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 √ )6.组织应要求外部供方对其直接和次级外部供方采取适当的控制。

( √ )7.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其关注的外部供方评价和选择。

( √ )8.在采购软件时,要求并监督外部供方按照软件工程化要求实施控制。

( × )9.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应对采购项目和外部供方进行充分论证,并按规定审批。

( √ )10.在技术协议或合同中,明确外部供方提供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包括(D)A. 供方B. 外包方C . 合作伙伴D.顾客2. 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C)A. 正确和充分的B. 正确和适宜的C. 充分和适宜的D. 完整和充分的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技术协议或合同中,应明确外部供方提供产品的(D)A. 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质量保证要求B. 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C . 规格要求和型号要求、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D . 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4. 在下列情况下,组织不需要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D)A. 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将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 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 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D. 顾客委托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批产前首件评审报告 模板

批产前首件评审报告 模板

□ 定型产品其任何随后的变更(重大的设计变更、工艺变更、生产场地等变更)导致先前的首件评审结
1 果失效的产品。
□ 首次批量生产的新产品。
□ 首次生产的新产品样件(如作为产品交付顾客时)。
□ 首批检修产品(如 C4 修、C5 修等)。
首件评审结论(✓) 必须重新进行首件评审。
2
首件评审有条件通过,本报告第 5 部分所列不符合须改进。

是否按要求完成了重要外供件首检,首 检是否存在开口项,是否已全部关闭。
4.1.34
重量(和重心点 位置-如果适 用)
是否提供重量报告?是否符合图纸及技 术条件要求?
4.1.35 检测记录
检测记录是否齐全,并符合设计工艺要 求?
4.1.36 无损检测记录
识别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无损探伤,按要 求完成无损探伤并提供记录?
是否提供了主要原材料清单及检验证 书,非金属材料防火、环保要求,并对 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子)零部件质量 是否提供了进口部件的原产地证明文件
4.1.25
证明文件
以及关键部件的质量证明?
主要部件供应 4.1.26
商清单
是否提供主要部件供应商清单,供应商 是否按程序要求实施管理。
4.1.27 关键/特殊工序
审核项目
审核要求
检查情况(是 注释
打✓,否打×)
是否 必须 是否 合格
材料或部件代 4.1.30
用清单
提供材料和部件代用的明细。
4.1.31 工作试件
是否按要求提供了工作试件检验记录?
内部重要部件 4.1.32
首件
是否按要求完成了内部重要部件首检, 首检是否存在开口项,是否已全部关闭。
重要外供件首 4.1.33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a.技术准备状态——图纸资料的齐套性、设计定型(鉴定)时遗留问题是否已解决;
b.工艺准备状态——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新工艺的成熟性;
c.人员准备状态——装配、调试、检验及生产人员的培训是否可适应新产品生产;
d.工艺装备准备状态——工艺装备、调试、检测仪器配置是否满足要求;
e.生产场地准备状态——生产现场的工艺布局是否适宜产品生产;
f.物料供应准备状态——物料的可采购性、新增供方的评价情况。
4.2.2对检查存在的问题由生产技术部工程师书面通知有关部门实施纠正,并跟踪检查。检查结果形成“投产前准备状态检查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后才能正式投产。
4.2.3投产前准备状态检查报告等记录由生产技术部保存。4.3ຫໍສະໝຸດ 产品试制阶段4.3.1首件鉴定
4.3.3新产品试制生产过程中反馈的质量信息,由工程师负责分析解决。
4.3.4试制生产过程需对设计图样、文件作更改时,由相关人员填写“技术文件更改单”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4.4新产品试制结束后
4.4.1生产技术部依据试制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对设计文件资料进行完善;设计图样、文件的更改,按“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中相关条款的规定实施。
4.4.4.2产品质量评审着重审查产品的技术状态及其试制、试验过程中暴露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形成“产品质量评审报告”。
4.4.4.3产品质量评审的有关记录交由生产技术部汇总。质量评审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有关部门负责处置,质量部跟踪检查。
4.5需生产定型(鉴定)的产品,生产技术部按照有关产品定型工作条例和产品定型委员会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完成定型(鉴定)准备,并办理定型(鉴定)申报与定型(鉴定)会的组织工作。
4.4.2.3“工艺评审报告”及有关记录交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存入产品档案中保存。

新产品试制程序(含表格)

新产品试制程序(含表格)

新产品试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为了验证新产品设计质量,考核产品结构/性能/工艺,并确保:a) 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进行工艺评审; b) 在新产品试制前进行准备状态检查;c) 适用时,在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d) 在产品试制完成后进行产品质量评审。

2范围本流程适用对公司研发阶段的产品试制过程。

3职责职责参见文件流程描述职责要求。

4要求4.1研发部负责提供新产品试制所需的有效技术文件(图样),负责新型移动测量系统产品装配调试工作和新产品试制全过程的生产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

组织工艺评审和进行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填写《生产准备状态检查表》。

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技术状态更改按7.7技术状态管理进行控制。

在新产品试制完成后组织进行产品质量评审,并对在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中发现质量问题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归零处理,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或《预防措施处理单》。

4.2质量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进行首件鉴定,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跟踪检查验证。

生产部配合新型移动测量系统产品试制的装配。

商务部负责新产品试制所需的设备、物资、原材料的采购。

4.3各部门保存新产品试制过程的相关记录,包括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及试制过程中质量问题、技术状态更改等的相关记录。

4.4保存试制过程和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

4.5顾客要求时,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新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

5记录5.1新产品试制鉴定评审表新产品试制鉴定评审表5.2检验记录表检验记录表.xls6 附录流程工作要求★责任人☆配合人 ●输入文档 ○输出文档 备注 研发部依据产品开发计划,实施新产品试制策划,提出试制的质量目标,设计作业工艺文件及质量检验的标准,提供必要设备及工具清单。

★研发部 ☆质量部 ☆商务部 ☆财务部 ☆生产部 ☆数据部 ●项目计划 ○新产品试制任务单研发部审批依据项目计划书,生产部安排试制生产计划,并发到相关部门★研发部 ☆商务部 ☆质量部 ☆财务部●新产品试制任务单 ○产品标准 根据试制前的资源检查人力资源资格审核物料清单、选型测试确认报告及实施采购物料齐套情况核查。

新产品研发试制管理规定

新产品研发试制管理规定

新产品研发试制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声誉,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新产品的试制任务,特制定本标准。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按顾客提供的图样、样品开发新产品的过程。

包括公司已生产的、顾客要求进行技术更改的产品,其控制程序按本标准执行。

3、职责3.1 业务部:a)负责履行合同评审程序。

在合同评审单中,应明确地预测产品的市场前景、表述顾客的要求(如质量、时间、数量);b)给技术中心提供新产品的图样、样件或更改指令,如果顾客或预见到市场对产品有特殊的要求,应提供详细的说明文件;c)适时地监控合同进程,对偏离合同评审要求的部门和责任人,有权做出处理并提出纠偏的要求;及时地与顾客沟通、协调,使公司的声誉不被损伤;d)负责新产品的送样、报验、结果反馈。

3.2 技术中心:a)负责参与合同评审,预算投资、确认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时间满足合同的要求;b)根据评审通过的合同制定产品的开发计划、质量计划(需要时)、工艺方案、编制技术文件(包括外委模具的工艺方案确定)及模具设计,其余工作由外协厂家完成。

c)及时地检查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不能按计划要求完成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即时做出处理并制定补救方案;对切实不能完成的计划,要及时反馈业务部推迟的时间并征得客户的确认,否则必须采取措施、满足顾客的需求;d)按时打样、报验、完善工装和技术资料。

3.3 采购部负责按期完成产品和工装所需材料、标准件的协作和采购等工作。

3.4 制造部负责及时完成试制用料、样品生产、模具调试和验收等工作。

3.5 品保部负责及时出具样件和模具验收的检验报告。

3.6 美达负责按期完成产品试制用原材料的准备和下料等工作。

3.7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预见过程的不确定因素。

若不能按确定的时间完成的工作均应至少提前三天书面反馈原因,否则承担因此而带来的任何不良结果。

4、定义5、程序5.1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图:业务部负责提供产品图样、样件及合同评审单技术中心负责技术经理或技术中心主任外协单位或技术中心负责外协单位或模具车间负责,采购部负责标准件和材料模具车间负责、制造部协同完成模具车间 、技术中心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已完成技术下发样件通知单、制造部组织完成、品保部业务部负责 模具、技术、品保、制造部验收模具模具车间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5.2业务部负责把通过合同评审的各项要求和图样等资料提供给技术中心。

产品检验报告(二)2024

产品检验报告(二)2024

产品检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产品检验报告的第二部分,旨在对所检测产品进行详细的全面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从五个主要方面展开阐述,包括产品安全性、质量标准、材料成分、生产工艺以及环境影响。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评估,我们可以对该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正文:1. 产品安全性:- 评估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 检查产品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安全风险或问题。

- 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测试,以确定产品对用户和环境的安全性。

2. 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标准,检查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是否合格。

- 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检测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例如耐高温、耐湿度等。

3. 材料成分:- 确定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成分及其含量。

- 检测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 分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评估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 生产工艺:- 考察生产工艺是否规范合理。

- 检查生产线的设备和工艺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对成品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环境影响:- 评估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 分析产品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情况。

- 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总结:通过对产品的检验和评估,我们对其安全性、质量标准、材料成分、生产工艺以及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和评估意见,可以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方向和建议。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产品检验和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新产品试制流程

新产品试制流程

新产品试制流程新产品试制流程新乡市迈科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产品试制流程制定日期202*.7.8编制孙庆章1.目的为了更好的规范新产品从研发、试制到量产的过程,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建立标准的产品资料档案。

2.适用范围适应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3.工作流程3.1项目立项、评审、相关资料初稿的输出,依《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3.2项目负责人根据客户要求的样件提供节点,倒推编制详细的样件试制计划。

3.3技术部出具相关的试制《产品物料清单》与产品图纸资料,相关原材料、零部件的检验标准等。

3.4项目负责人发行试制物料需求计划。

3.5采购部根据试制物料需求计划进行对试制物料的采购,并跟进其进度。

3.6品质部依据零部件检验标准等技术文件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

3.7项目负责人依据样件试制计划,组织样件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及装配,并填写试制过程跟踪表。

3.8品质部对试制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验证并作记录。

3.9试制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总结会议,提出试制中的问题点并明确解决方案以及完成日期、责任人。

会后出具《产品试制总结报告》,并将问题点的解决办法横向展开到后续的新品试制过程中。

3.10品质部依据客户要求出具检验报告,业务部依据客户要求发货。

3.11项目负责人依据总结会上提出的问题点,跟踪整改进度。

更改日期审核/实施日期批准王占平3.12同一项目若有后续试制活动,均按照以上流程进行。

3.13试制最终完成后,技术部输出标准资料,发行量产用图,编制《生产流程图》与《作业指导书》,品管部编制《品质确认要领书》,为量产作准备。

4.相关文件《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5.相关记录《产品试制总结报告》《产品物料清单》扩展阅读:新产品试制流程江苏xxxx制造有限公司管理标准Q/HH-0606新产品开发管理程序版本号:V1.0密级:JM编制: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共享权限:江苏xxxx公司全体员工Q/HH-0606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加快新品开发进程,明确各阶段相关部门职责,在新品开发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协作,保证新品开发按计划完成,特制订本程序。

GJB9001程序文件——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GJB9001程序文件——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XXXXXXXXXXXXXXXXXX
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新产品试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新产品的各项指标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与新产品试制有关的人、物、料、设备等因素的控制。

3 职责:
3.1模具部负责模具和工装的结构设计、图纸的转化、编制机加工部使用的试验过程文件,实施试验计划。

3.2技术部负责编制铸造部使用的试验过程文件,实施试验计划。

组织工艺评审和首件鉴定。

3.3质量控制部负责新产品的检验、测量,问题跟踪、并验证试验结果。

3.4生产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自查,新产品试制工艺过程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4.1接到新产品试制的任务,技术部组织对图纸和技术标准等进行评审。

评审后在外来文件上按《文件控制程序》4.4条款进行签字确认。

确定人员和职责,分工明确,仔细研究新产品的质量特性,验证其技术状态(图纸、技术标准等)。

在试验前编制试验大纲,明确程序要求、时间节点、设备、操作人员和记录等。

试验大纲需经顾客同意。

试验大纲的表格及批准程序参照《质量计划》。

4.2模具部进行图纸转化,并组织评审。

评审通过后,在图纸上进行相关部门会签,同时进行模具或工装结构的设计及评审;评审通过后,模具部绘制模具或工装图纸并组织评审,通过后在模具或工装图上进行部门会签。

4.3生产部根据会签的模具或工装图组织生产。

生产完成后报质量控制部对模具或工装进行检验,检验合格者由质检部开具合格证,模具部办理入库;检验不合格者,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返工或返修处理。

GJB9001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GJB9001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GJB9001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 范围为了加强新产品科研试制工作管理,不断发展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开发研制的一切新产品试制。

2 引用文件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 职责3.1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对新品的试制工作负全部责任,并对每月试制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主持新品鉴定定型工作。

3.2 新产品试制负责人对军工科研产品应由设计研究所所长或主任担任新产品试制负责人,负责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工作,担任检查组长。

负责组织设计、工艺、质量、计划生产、物资供应等部门对试制的准备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其开工条件作出评价,以确保产品能保质、保量、按期交付并规避相关风险。

3.3 设计研究所负责试制准备状态检查的计划、组织与协调,负责做好首件鉴定工作的指导与汇总等工作。

3.4 技术部3.4.1负责制定试制产品的工艺总方案,并经审批;3.4.2负责保证产品试制所需的专用设备检定合格,新增加设备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度运行,并检定合格,工装夹具等已经过检定或试用检定,并具有合格证明;3.4.3 负责保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已进行了技术鉴定并符合设计要求;3.4.4 负责保证产品试制、检验和试验过程中所使用计算机软件产品经过鉴定,并能满足使用要求;3.4.5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工艺评审,对工艺总方案和关键件、重要件工艺文件以及特殊过程的工艺文件进行评审。

3.5 计划生产部负责编制生产试制计划,在试制过程中,应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措施,并定期向主管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试制进度情况。

3.6 生产单位负责确保按时完成试制计划,同时在试制过程中要按相关要求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3.7 质量部3.7.1 负责新品试制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3.7.2 搞好试制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评审报告

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评审报告
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评审报告
产品名称
产品代号
检查地点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序号
要求
检查结果
1
设计图样、工艺规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等
2
试制计划、试制要求是否符合任务书、合同要求
3
生产设施、检验设备及环境是否满足技术文件要求,状态是否明确
4
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等
5
采购、外包产品是否满足控制要求,是否经验证合格
6
是否制定了满足要求的质量控制程序、方法、要求和措施
检查评审结论
质量安全组意见:
组长:日期:
评审意见:
组长:日期:
注:具体检查内容结合斜体字要求及产品具体情况确定。

GJB9001C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GJB9001C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1目的为确保新产品试制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新产品试制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军品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管理。

3 职责3.1 研发部为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产品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等的组织与实施。

并负责新产品试制进度的协调、跟踪和资料的收集、归档。

3.2 品质部负责产品质量评审的组织与实施。

3.3 研发部负责过程工艺设计、生产部负责试生产的相关工作。

4 程序4.1试制前的准备4.1.1生产部依据合同或技术协议等要求对试制工作进行策划和安排,下达试制令号,必要时制定生产准备计划。

4.1.2研发部依据试制工作安排及设计文件,作如下技术准备:4.1.2.1编制工艺文件a) 工艺文件总目录;b) 工艺平面布置图;c) 工艺路线;d) 工艺规程;e) 检验、试验文件;f) 质量控制文件;g) 工艺装置明细;h) 工艺装置设计图样;i) 材料消耗定额等。

以上文件编制结束后,研发部应组织工艺评审。

4.1.2.2工艺评审内容包括:确定的工艺总方案、工艺规程等指令性工艺文件以及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特种过程文件等,评价工艺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工艺文件的缺陷,保证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可生产性和可检验性。

4.4.2.3 “工艺评审报告”及有关记录交由研发部汇总后,存入产品档案中保存。

4.4.3 工艺人员根据试制过程存在的工艺问题以及工艺评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工艺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交研发部汇总。

4.2试制4.2.1生产部根据技术准备情况和试制工作安排,下达试制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做好批次管理。

4.2.2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4.2.2.1生产部完成技术和生产准备工作后,向研发部提出申请,研发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a)产品图样、技术条件(规范)、工艺文件、质量保证大纲等技术文件的完整性;b)试制用设备、工艺装置、监视和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是否按期检定/校准,有无合格证;c)采购产品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是否进厂验收,有无质量证明文件;d)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重点是关键工序人员培训考核情况;e)试制场所、环境(特别是超净等级)等条件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评审报告
产品名称评审日期
型号规格承制单位及负责人
评审内容评审结果
1. 图样、技术文件、工艺是否完整;
2. 生产设备、工装、计量器具是否完好、有效;
3. 原材料、配套件等是否配备齐全,是否处于可使用状态;
4. 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否配备齐全,是否通过论证、试验和鉴定;
5. 参与试制工作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
6. 生产场所的环境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口是□否口是□否口是□否口是□否口是□否口是□否
检查结论:
技术负责人:
存在1可题:
相关部门(代表)会签:
采购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存在问题的跟踪验证:
质量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