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评定.doc

合集下载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内容评分标准(一)从仰卧到健侧卧0分:完全依赖1分:自己牵拉侧卧(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

病人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健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2分: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3分: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运动(起始位同上)4分: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起始位同上)5分: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6分:在3s内翻身侧卧(起始位同上,不用手)(二)从仰卧到床边坐0分:完全依赖1分:侧卧,头侧抬起,但不能坐起(帮助病人侧卧)2分: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帮助病人移动,整个过程病人能控制头部姿势)3分: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准备随时帮助将病人的下肢移动到床边)4分:从侧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5分: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6分: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三)坐位平衡0分:不能坐1分:必须有支持才能坐(治疗师要帮助病人坐起)2分: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支持)3分: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地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地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4分:无支持能坐并可转动头及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到椅座上)5分: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病人抓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的地面)6分:无支持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回到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病人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四)从坐到站0分:不能站1分: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2分: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3分:可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4分:可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s(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5分:坐—站—坐不需要别人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配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6分:坐—站—坐不需要别人随时帮助,并在10s内重复3次(不允许体重分配不均)(五)步行0分:不能行走1分: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治疗师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2分:在一个人准备随时给予帮助下能走3分:不需要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4分: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行走5m5分:不用辅助器具25s内能独立行走10m,然后转身,拾起地上一个小沙袋(可用任何一只手),并且走回原地6分:35s上下四级台阶3次(不用或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杆)(六)上肢功能0分:上肢不能动1分:卧位,上举上肢以伸展肩带(治疗师将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2分: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治疗师应将上肢置于所要求的位置,病人必须使上肢稍外旋,肘必须伸直20°以内)3分:上肢位置同2分,屈伸肘部使手掌触及和离开前额(治疗师可帮助前臂旋后)4分: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保持上肢稍外旋及伸肘,不允许过分耸肩)保持2s5分:坐位,病人举臂同4分,前屈90°并维持10s然后还原(病人必须保持上肢外旋,不允许内旋)6分:站立,手抵墙,当身体转向墙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上肢外展90°手掌平压在墙上)(七)手部运动0分:手不能动1分:坐位,伸腕(让病人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把圆柱体物放在病人掌中,要求病人伸腕,将手中的物体举离桌面,不允许屈肘)2分:坐位,腕部桡侧偏移(将病人前臂尺侧靠放,处在旋前旋后的中位,拇指与前臂成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然后要求病人将手抬离桌面,不允许肘关节屈曲或者旋前)3分:坐位,肘置身旁,旋前和旋后(肘不要支持,并处直角位,3/4的范围即可)4分:手前伸,用双手捡起一直径14㎝的大球,并把它放入(球应放于桌上距离较远的位置,使病人完全伸直双臂,才能拿到球,肩必须前伸,双肘伸直,腕中位或者伸直,双掌要接触球)5分:从桌子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不能改变杯子的形状)6分:连续用拇指和每一个手指对指,10s内做14次以上(从食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碰拇指,不许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或向回碰)(八)手精细运动0分:手指不能动1分:捡起一个钢笔帽,再放下(病人向前伸臂,捡起钢笔帽放在靠近身体的桌面上)2分:从杯子里捡出一颗糖豆,然后放在另一个杯子里(茶杯里有8粒糖豆,两个杯子必须要放在上肢能伸到处,左手拿右侧杯里的豆放进左侧杯里)3分:画几条水平线止于垂直线上。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文档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完整版,该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以指导个体的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量表的结构和评定指标,供相关人员使用。

2.量表结构量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运动功能评定指标评分细则评定流程2.1 运动功能评定指标运动功能评定指标是量表的核心部分,用于评估个体在不同运动任务下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

常见的指标包括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

指标将根据不同运动任务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划分。

2.2 评分细则评分细则用于指导评定人员对个体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评分细则应明确指定每个指标的评定标准、评分等级和评分要点,以确保评定人员能够进行一致性的评分。

2.3 评定流程评定流程描述了使用该量表进行评定的步骤和流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量表介绍:对量表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评定目的、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

评定准备:准备评定所需的工具、场地和设备,并对个体进行简要了解和确认。

评定过程:按照量表规定的测试方法和顺序,对个体进行评定。

评分记录:将评定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每个指标的得分和总体评定结论。

结果分析:根据评定结果,对个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训练或康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3.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本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认真阅读量表的使用说明,熟悉评定指标和评分细则。

确保评定环境符合评定要求,包括场地、设备和辅助人员等。

评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评定流程和操作规范。

评定过程中应注意个体的安全和舒适,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评定结果应保密并仅用于评估和指导个体的训练或康复治疗。

4.总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工具,能够客观地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

本文档介绍了量表的结构和评定指标,以及使用量表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合理运用该量表,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体的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简介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在特定运动或活动中的能力和功能水平。

通过该量表的使用,我们可以对个体的运动能力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估,从而更好地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或训练计划。

量表内容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项目:1. 基本生活活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坐立转移等。

2. 上肢功能:评估个体的上肢活动能力,如抓握、握持、推拉等。

3. 下肢功能:评估个体的下肢活动能力,如站立、行走、跳跃等。

4. 躯干功能:评估个体的躯干活动能力,如扭转、前屈、平衡等。

5. 运动反应能力:评估个体在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速度和准确性。

6. 运动协调能力:评估个体在进行复杂动作时的协调能力,如手眼协调、步伐协调等。

评估方法与标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观察、测量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根据每个评估项目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通常会根据年龄、性别和特定疾病或伤病等因素进行修正,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应用领域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体育训练、残疾人辅助评估等领域。

通过评定个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为康复治疗、训练计划和辅助设备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个体恢复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评估个体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的重要工具。

它的应用可以提供定量的评估结果,为康复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儿童运动功能评定

儿童运动功能评定

儿童运动功能评定概述1.定义:儿童运动功能评定是通过收集患儿的有关资料、选择适当的评估量表或测量工具,依据儿童运动发育规律、运动与姿势发育顺序、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反射发育、运动类型等特点综合评定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运动障碍运动异常为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2.分类:儿童运动功能评定,主要是评定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是竖头、翻身、坐、爬、站、姿势转换、走、跑、跳等运动,精细运动主要包括手的抓握、捏、双手协作能力、手的灵巧性和稳定性等。

3.实施与注意事项: (1) 评定室一-般要求:令儿童感到舒适、安全简洁。

卧位与翻身、坐、爬和跪项目需在垫子,上评定,站立、走、跑、跳项目在地上测试。

评估工具应提前备好。

若评定难以在一次全部完成,可分成几次评定,且全部评定要在1周内完成。

(2)以正常儿童整体发育标准为对照:严格按照评定指导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评定,评定中治疗师一定要观察到每个项目的关键描述。

对于2岁之前的早产儿,需要以纠正年龄进行评定评定方法儿童运动功能的评定,主要应依据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进行全面的评定。

常用的评定方法和量表有:1. GM Trust全身运动评估(CMs)2.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定3.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4.小儿肌力、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5.粗大运动功能测试(CAMIIM)6.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7.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PM)8.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9.步态分析等。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全身运动是最常出现和最复杂的一种自发性运动模式,从妊娠九周的胎儿,持续至出生后.五个月,能够有效地评定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

正常全身运动的发育分为早产儿时期和扭动运动时期(出生后~足月后8周龄),不安运动阶段是(足月后9周龄~足月后5周龄)两个阶段1.早产时期和扭动运动阶段(1).正常表现:整个身体参与的运动,手臂、腿、颈和躯干以变化运动顺序的运动方式参与这种全身运动。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量表内容1. 体力强度:评估运动对身体的负荷情况,包括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指标。

2. 心理效益:评估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压力缓解、情绪调节等方面。

3. 减肥效果:评估运动对体重控制和脂肪燃烧的效果。

4. 健康风险控制:评估运动对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效果,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等。

5. 社交互动:评估运动对社交交流和人际关系的促进效果。

评分标准每个项目都采用以下评分标准,评分范围从1到5分。

- 1分:无效果或效果非常小。

- 2分:效果较小。

- 3分:一定效果。

- 4分:效果明显。

- 5分:非常显著的效果。

请根据您的运动经历和感受,在每个项目上选择合适的评分。

使用方法使用本量表进行评定时,请依次评估每个项目,并在相应项目旁边选择适当的评分。

在全部项目评分完成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范围为5到25分。

评分结果越高,表示运动的功效越显著。

根据评分结果,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更合适的运动计划,或调整目前的运动方式。

注意事项- 本量表仅供参考,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 若有特定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 请定期进行评估,以便跟踪运动效果。

总结本运动功效评定量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评估不同运动对健康的功效。

通过评分和分析结果,您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个人健康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希望本量表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级分级法。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分级评级标准5 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 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 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 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5的0%以上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50围%以的下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2-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5的0%以上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5的0%以下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0 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3-2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3、徒手肌力的检查的特点:1)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2)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所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3)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4)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4、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消除其紧张,心里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简化Fugl-Meyer
(1)跟腱反射
无反射活动
有反射活动
(2)膝腱反射
同上
同上
2 屈肌协同运动
(3)髋关节屈曲
不能进行
部分进行
充分进行
(4)膝关节屈曲
同上
同上
同上
(5)踝关节背屈
同上
同上
同上
3 伸肌协同运动
(6)髋关节伸展
没有运髋关节内收
同上
同上
同上
(8)膝关节伸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9)踝关节跖屈
顺利完成
(16)肩关节前屈举臂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
肩屈曲中途、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
顺利完成
(17)肩屈曲30°~90°,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
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
肩、肘位置正确,基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
顺利完成
6 反射亢进
(18)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指屈肌三种反射
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
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二个反射活跃
活跃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7 腕稳定性
(19)肩0°,肘屈90°时,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20)肩0°,肘屈90°,腕屈伸
不能随意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同上
同上
同上
(7)肘屈曲
同上
同上
同上
(8)前臂旋后
同上
同上
同上
3 伸肌协同运动
(9)肩内收、内旋
同上
同上
同上
(10)肘伸展

(完整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姓名
住院号
病区
床号
评价时间
0分
1分
2分
Ⅰ上肢
坐位或仰卧位
1有无反射活动
(1)肱二头肌
不引起反射活动
能引起反射活动
(2)肱三头肌
同上
同上
2屈肌协同运动
(3)肩上提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4)肩后缩
同上
同上
同上
(5)肩外展≥90度
同上
同上
同上
(6)肩外旋
无辨距障碍
(17)速度
比健侧长6秒
比健侧长2~5秒
比健侧长2秒
总分
评价者签名
评定时间
0分
1分
2分
(24)集团屈曲
不能屈曲
能屈曲但不充分
能完全主动屈曲
(25)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能完全主动伸展
(26)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
(27)侧捏
不能进行
能用拇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抵抗拉力
可牢牢捏住纸
(28)对捏(拇食指可挟住一根铅笔)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29)圆柱状抓握
同(26)
同(26)
同(26)
(30)球形抓握
同上
同上
同上
10协调能力与速度(手指指鼻试验连续5次)
(31)震颤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无震颤
(32)辨距障碍
明显的或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轻度的或规则的辨距障碍
无辨距障碍
(33)速度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是通过对个体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对其运动能力等级的评定结果。

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时,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动作协调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是个体在进行各种动作时,通过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各种协调动作,如倒立行走、跳跃等,观察其动作是否流畅、准确以及运动起来是否协调。

2. 肌肉力量和耐力:肌肉力量是指个体的肌肉产生的力量大小,耐力则是指个体能够持续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挺举、俯卧撑等,观察其在不同负荷下的力量表现以及进行耐力训练时的持久性。

3.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个体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的伸展性。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如坐位体前屈等,观察其关节活动度和肌肉伸展程度。

4. 速度和敏捷性:速度是指个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敏捷性则是指个体在不同运动方向上快速反应和灵活变换动作的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速度和敏捷性训练,如短跑、倒立行走等,观察其速度和动作变换的灵活性。

5. 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是指个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倒立行走等,观察其在不同平衡要求下的表现。

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时,一般会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评定标准的设定,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

运动功能评定的结果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目标,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

(完整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完整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25)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能完全主动伸展
(26)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大阻力
(27)侧捏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大阻力
(29)圆柱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大阻力
(30)球形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大阻力
10.协同能力与速度(手指指鼻试验连续5次)
6.反射亢进(坐位)
(14)查跟腱、膝和膝屈肌三张反射
不能自主活动
2-3个明显亢进
能部分背屈
1个反射亢进或2个反射
活跃
能充分背屈
活跃的反射≤1
7.协调能力和速度(跟-膝-胫试验,快速连续作5次)(仰卧位)
(15)震颤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无震颤
(16)辨距障碍
明显不规则
轻度规则

(17)速度
比健侧长6秒
比健侧长2-5秒
肩外旋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肘屈曲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前臂旋后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3.伸肌协同运动
肩内收、内旋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肘伸展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前臂旋前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4.伴协同运动的活动
手触腰椎
内容
评分标准
支持坐位
0分:不能保持平衡
1分:能保持平衡,但不超过5分钟

运动功能评定MAS

运动功能评定MAS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AS)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1分=自己牵拉侧卧 (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患者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患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2分=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 (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3分=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移动 (起始位同上)4分=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 (起始位同上)5分=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 (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6分=在3s内翻身侧卧 (起始位同上,不用手)从仰卧位到床边坐1分=侧卧,头侧抬起,但不坐起 (帮助患者侧卧)2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帮助患者移动,整个过程患者能控制头部姿势)3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准备随时帮助将患者下肢移至床边)4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5分=仰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6分=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坐位平衡1分=必须有支持才能坐帮助患者坐起2分=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靠拢)3分=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的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的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4分=无支持能坐并能转动头和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动到椅座上)5分=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患者捉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的地面)6分=无支持能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返回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患者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从坐到站1分=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2分=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3分=可以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和用手扶持)4分=可以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秒(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5分=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6分=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并在10秒内重复三次(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步行1分=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2分=在一个人准备随进给以帮助下能行走3分=不需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4分=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步行5m5分=不用辅助器具25s内能独立步行10m,然后转身,拾起地上一个小沙袋,可以用任一只手,并且走回原地6分=35s内上下四级台阶3次(不用或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栏杆)上肢功能1分=卧位,上举上肢以伸展肩关节(帮助前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2分=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 (帮助将上肢置于所要求的位置,患者必须使上肢稍外旋,肘必须伸直在20度范围内)3分=上肢体位同2,屈伸肘部使手掌及时离开前额(可以帮助前臂旋后)4分=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度保持2s(保持上肢稍外旋及伸肘,不允许过分肩)5分=坐位,患者举臂同4,前屈90度,并维持10s然后还原(患者必须维持上肢稍外旋,不允许内旋)6分=站立,手抵墙,当身体转向墙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上肢外展90°,手掌平压在墙上)手的运动1分=坐位,伸腕(让患者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把圆柱体放在患者掌中,要求患者伸腕,将手中的物体举离桌面,不允许屈肘)2分=坐位,腕部桡侧偏移(将患者前臂尺侧靠放,放在旋前旋后的中位,拇指与前臂成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然后要求患者将手抬离桌面,不允许屈肘或旋前)3分=坐位,肘置于身旁,旋前和旋后(肘不要支持,并处直角位,3∕4的范围即可)4分=手前伸,用双手捡起一直径14cm的大球,并把它放下(球应该放在桌上离患者较远的地方,使患者完全伸直双臂才能拿到球,肩必须前伸,双肘伸直,腕中立或伸直,双掌要接触球)5分=从桌上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不能改变杯子的形态)6分=连续用拇指和每一个手指对指,10s内做14次以上(从食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碰拇指,不许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或向回碰)手的精细动作1分=捡起一个钢笔帽,再放下(患者向前伸臂,捡起笔帽放在靠近身体的桌面上)2分=从杯子里捡出一颗糖豆,然后放在另一个杯子里(杯子里有8颗糖豆,两个杯子必须放在上肢能伸到处,左手拿右侧杯里的豆放在左侧杯里)3分=画几条水平线止于垂直线上,20s画上10次(至少要有5条线碰到及终止在垂直线上)4分=用一只铅笔在纸上连续迅速的点点(患者至少在每秒钟点两个点,连续5s,必须像写字一样拿笔,点点不是敲)5分=把一匙液体放入口中(不许低头去迎就匙,不许液体溢出)6分=用梳子梳头后部的头发全身肌张力1分=迟缓无力,移动身体部分时无阻力。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功能障碍: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运动功能评定表

运动功能评定表
同上
同上
同上
坐位
4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10〕膝关节屈曲
无主动运动
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屈曲<90度
屈曲>90度
〔11〕踝关节背屈
不能主动背屈
主动背屈不完全
正常背屈
站位
5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12〕膝关节屈曲
在髋关节伸展位时不能屈膝
髋关节0度时膝关节能屈曲,但<90度,或进行时髋关节屈曲
能自如运动
〔13〕踝关节背屈
顺利完成
6反射亢进
〔18〕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指屈肌三种反射
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
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二个反射活泼
活泼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7腕稳定性
〔19〕肩0度,肘屈90度时,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度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20〕肩0度,肘屈90度,腕屈伸
9手指
〔24〕集团屈曲
不能屈曲
能屈曲但不充分
能完全主动屈曲
〔25〕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能完全主动伸展
〔26〕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
〔27〕侧捏
不能进行
能用拇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抵抗拉力
可牢牢捏住纸
〔28〕对捏〔拇食指可挟住一根铅笔〕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可局部完成此动作或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
顺利完成
〔16〕肩关节前屈举臂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
肩屈曲中途、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介绍整体运动功能评定是一项旨在评估人体整体运动能力的测试。

通过定量评估人体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等方面的指标,可以有效判断个体的整体运动功能水平,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柔韧性评估指标1.活动关节的幅度2.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3.柔韧度和伸展度测试方法1.坐位前屈测试:评估躯干和下肢的柔韧性。

被测试者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并并拢,向前弯腰尽可能地触碰脚尖。

2.坐位体前屈测试:评估躯干的柔韧性。

被测试者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并并拢,双手伸直向前伸展尽可能远。

力量评估指标1.肌肉力量2.动作表现的力量3.纵向和横向的力量测试方法1.俯卧撑测试:评估上肢力量。

被测试者躺在地上,双手与肩膀平齐,双脚并拢,上身依靠双手臂支撑离地,再腰背挺直的情况下进行俯卧撑。

2.坐位臂屈伸测试:评估上肢力量。

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用手臂自然下放,双手分别扶住身体两侧的椅子扶手。

然后,双臂放松并伸直,再屈臂使臀部离开椅子座面,最后再伸直臂躺回椅子座面。

3.下肢力量测试:评估下肢力量。

被测试者站立,脚尖和膝盖朝前。

腰部和膝盖保持伸直,试图从跟腱的位置起跳。

耐力评估指标1.心肺耐力2.肌肉耐力3.接触力或对抗力耐力测试方法1.有氧运动测试:评估心肺耐力。

例如,跑步机上的无氧运动测试和踩踏车上的有氧运动测试。

2.举重测试:评估肌肉耐力。

例如,反复举起特定重量的杠铃,观察被测试者能够坚持多少次。

3.动作测试:评估接触力或对抗力耐力。

例如,连续进行相同动作的次数,例如击球或踢球。

协调性评估指标1.动作的准确性2.空间意识3.身体控制测试方法1.单脚站立测试:评估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被测试者将一只脚抬起,双手放在臀部,尽量保持平衡并记录时间。

2.盲目行走测试:评估空间意识和身体控制能力。

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按照指引在指定区域内行走,观察其行走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和控制身体。

3.跳绳测试:评估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控制。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精编文档).doc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内容评分标准(一)从仰卧到健侧卧0分:完全依赖1分:自己牵拉侧卧(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

病人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健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2分: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3分: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运动(起始位同上)4分: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起始位同上)5分: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6分:在3s内翻身侧卧(起始位同上,不用手)(二)从仰卧到床边坐0分:完全依赖1分:侧卧,头侧抬起,但不能坐起(帮助病人侧卧)2分: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帮助病人移动,整个过程病人能控制头部姿势)3分: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准备随时帮助将病人的下肢移动到床边)4分:从侧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5分: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6分: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位平0分:不能坐1分:必须有支持才能坐(治疗师要帮助病人坐起)2分:无支持能坐10s (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支持)3分: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地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地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4分:无支持能坐并可转动头及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到椅座上)5分: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病人抓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 的地面)6分:无支持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回到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病人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四)从坐到站0分:不能站1分: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 2分: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 3分:可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 4分:可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s (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 5分:坐—站—坐不需要别人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配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 6分:坐—站—坐不需要别人随时帮助,并在10s 内重复3次(不允许体重分配不均)(五) 步行0分:不能行走 1分: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治疗师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2分:在一个人准备随时给予帮助下能走 3分:不需要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4分:不用辅助器具15s 内能独立行走5m5分:不用辅助器具25s 内能独立行走10m ,然后转身,拾起地上一个小沙袋(可用任何一只手),并且走回原地6分:35s 上下四级台阶3次(不用或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杆) (六)上 肢 功 能 0分:上肢不能动1分:卧位,上举上肢以伸展肩带(治疗师将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2分: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 (治疗师应将上肢置于所要求的位置,病人必须使上肢稍外旋,肘必须伸直20°以内)3分:上肢位置同2分,屈伸肘部使手掌触及和离开前额(治疗师可帮助前臂旋后)4分: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保持上肢稍外旋及伸肘,不允许过分耸肩)保持2s5分:坐位,病人举臂同4分,前屈90°并维持10s 然后还原(病人必须保持上肢外旋,不允许内旋)6分:站立,手抵墙,当身体转向墙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上肢外展90°手掌平压在墙上)(七) 手部运动0分:手不能动 1分:坐位,伸腕(让病人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把圆柱体物放在病人掌中,要求病人伸腕,将手中的物体举离桌面,不允许屈肘) 2分:坐位,腕部桡侧偏移(将病人前臂尺侧靠放,处在旋前旋后的中位,拇指与前臂成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然后要求病人将手抬离桌面,不允许肘关节屈曲或者旋前) 3分:坐位,肘置身旁,旋前和旋后(肘不要支持,并处直角位,3/4的范围即可)4分:手前伸,用双手捡起一直径14㎝的大球,并把它放入(球应放于桌上距离较远的位置,使病人完全伸直双臂,才能拿到球,肩必须前伸,双肘伸直,腕中位或者伸直,双掌要接触球)5分:从桌子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不能改变杯子的形状)6分:连续用拇指和每一个手指对指,10s内做14次以上(从食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碰拇指,不许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或向回碰)(八)手精细运动0分:手指不能动1分:捡起一个钢笔帽,再放下(病人向前伸臂,捡起钢笔帽放在靠近身体的桌面上)2分:从杯子里捡出一颗糖豆,然后放在另一个杯子里(茶杯里有8粒糖豆,两个杯子必须要放在上肢能伸到处,左手拿右侧杯里的豆放进左侧杯里)3分:画几条水平线止于垂直线上。

(完整word版)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完整word版)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部位和体位评定工程议论标准上肢坐位Ⅰ. 上肢反射活动1. 肱二头肌肌腱反射0分:不能够引出反射活动2. 肱三头肌肌腱反射2分:能够引出反射活动Ⅱ. 屈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上提2.肩关节后缩0分:完满不能够进行3.肩关节外展〔最少90 度〕1分:局部完成4.肩关节外旋2分:无逗留充分完成5.肘关节屈曲6.前臂旋后Ⅲ.伸肌共同运动1. 肩关节内收和〔或〕内旋0分:进行2. 肘关节伸展1分:局部完成3. 前臂旋前2分:无逗留充分完成Ⅳ. 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0分:没有明显活动1.手触腰椎1分:手仅高出髂前上棘2分:能顺利进行2.肩关节屈曲90 度0分:开始时手臂马上外展或肘关节屈曲〔肘关节位 0 度〕1分:肩关节外展及肘关节屈曲发生在较晚时间2分:能顺利充分完成3.前臂旋前、旋后0分:肘关节不能够保持 90 度或完满不能够完成该动作( 肩关节 0 度时,肘关节 90 度 )1分:肩肘关节正确位时能在必然范围内主动完成该活动2分:完满旋前、旋后,活动自如Ⅴ分别运动1. 前臂旋前0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够旋前( 肩关节外展90 度,肘关节 0 度位 )1分:可局部完成也许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够旋前2分:顺利完成2. 肩关节屈曲90 度~180 度0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外展( 肘于 0 度位、前臂中立位 )1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2分:顺利完成3. 前臂旋前旋后0分:前臂旋前旋后完满不能够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 肩关节屈曲 30~90 度、肘关节 0 度1分:能在要求肢位时局部完成旋前旋后位时 )2分:顺利完成Ⅵ. 反射亢进1.肱二头肌肌腱反射0分:最少 2-3 个反射明显亢进2.指屈肌反射1分: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最少 2 个反射爽朗3.肱三头肌肌腱反射2分:反射爽朗不高出一个并且无反射亢进Ⅶ. 腕牢固性1.腕关节背伸0分:患者不能够伸腕关节达15 度( 肘关节屈曲90 度, ,肩关节 0 度时 )1分:可完成伸腕,但不能够抗阻2分:有些略微阻力仍可保持伸腕2.腕关节屈伸0分:不能够随意运动( 肘关节屈曲90 度,肩关节0度时)1分:患者不能够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2分:能圆滑地、不逗留地进性3.腕背伸〔肘关节 0 度,肩关节屈曲30 度〕评分同〔 1〕项4.腕关节屈伸〔肘关节 0 度,肩关节屈曲 30 度〕评分同〔 2〕项5. 腕环转运动0分:不能够进行1分:活动费力或不完满2分:正常完成Ⅷ. 手指0分:不能够屈曲1.手指联合屈曲1分:能屈曲但不充分2分:〔与健侧比较〕能完满主动屈曲2.手指联合伸展0分:不能够伸1分:能够主动伸展手指〔能够松开拳〕2分:能充分地主动伸展3.钩状抓握0分:不能够保持要求地址〔掌指关节伸展、指间关节屈曲, 1 分:握力略微检测抗阻握力〕 2 分: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抓握4.侧捏0分:不能够进行〔所有关节挺直时,拇指内收〕1 分:能用拇、食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够抵抗拉力2分:可牢牢捏住纸5.对捏评分方法同“侧捏〞〔患者拇、食指可捏住一支铅笔〕6.圆柱状抓握评分方法同“侧捏〞〔患者能握住一个圆筒状物体〕7.球形抓握评分方法同“侧捏〞〔握球形物体,如网球〕Ⅸ. 协调性与速度( 快速连续进行 5 次指鼻试验〕1.震颤0分:明显震颤1分:轻度震颤2分:无震颤2.辨距不良0分:明显或不规那么辨距不良1分:轻度或规那么的辨距不良2分:无辨距阻挡3.速度0 分:较健侧慢 6s1分:较健侧慢 2~5s2分:两侧差异﹤ 2s下肢仰卧位下肢坐位下肢站立位下肢坐位下肢仰卧位说明:Ⅰ. 反射活动1.跟腱反射0分:无反射活动2.〔髌〕膝腱反射2分:有反射活动Ⅱ. 联带运动屈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屈曲0分:不能够进行2.膝关节屈曲1分:局部运动3.踝关节屈曲2分:充分进行伸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伸展0分:没有运动2.髋关节内收1分:略微运动3.膝关节伸展2分:几乎与对侧相同4.踝关节跖屈Ⅲ .伴有共同运动的运动0分:无主动运动1.膝关节屈曲 1 分: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不高出90 度2分:膝关节屈曲〉 90 度2.踝关节背屈0分:不能够主动背屈1分:不能够完满主动背屈2分:正常背屈Ⅳ. 分别运动〔髋关节0 度〕0分:在髋关节伸展位不能够屈膝1.膝关节屈曲1分:髋关节不屈 ,膝能屈曲但不到 90度或在进行时髋关节屈曲2分:能自如运动2.踝关节背屈0分:不能够主动活动1分:能局部背屈2分:能充分背屈Ⅴ. 反射亢进1.膝部屈肌0 分: 2-3 个反射明显亢进2.膝腱反射 1 分: 1 个反射亢进或 2 个反射爽朗3.跟腱反射 2 分:不高出 1 个反射爽朗Ⅵ. 协调性和速度0分:明显震颤跟膝胫试验〔连续重复 5 次〕 1 分:轻度震颤1.震颤2分:无震颤2.辨距阻挡0分:明显的、不规那么的辨距阻挡1分:轻度的、规那么的辨距阻挡2分:无辨距阻挡3.速度0 分:比健侧慢 6s1分:比健侧慢 2~5s2分:两侧相差〈 2s1.评分原那么0 分表示不能够做某一动作; 1 分表示局部能做某一动作; 2 分表示能充分完成某一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 级分级法。

1983 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分级评级标准5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2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2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 3-2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肌检查方法群1 级2 级3 级4 级5 级肩仰卧,试向对侧侧前图屈肩时卧,上侧屈可触及三上肢放在滑肌角肌前部板上,肩可群收缩主动屈曲坐位,肩内坐位,肩内旋,坐位,肩内旋,掌心向掌心向下,阻旋,掌心向下,可克服重力加于上臂下,阻力加于力屈肩远端,能抗中上臂远端,能等阻力屈肩抗较大阻力屈肩肩仰卧,试同左,上肢坐位,屈肘肩坐位,屈肘,坐位,屈肘,外图肩外展放在滑板外展 90°,可肩外展 90°,肩外展 90°,展时可触及上,肩主动克服重力外阻力加于上臂阻力加于上肌三角肌收外展展远端,能抗中臂远端,能抗群缩等阻力较大阻力屈坐位,肩同左,肘可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肘外展,上主动屈曲垂;前臂旋后垂;前臂旋(检垂;前臂旋后肌肢放在滑(检查肱二查肱二头肌)(检查肱二群板上;试头肌)或旋(或旋前(检查头肌)或旋前图肘屈曲检查肱肌)或肱肌)或中立(检查肱时可触及中立位(检查相应肌肱桡肌),可肉收缩克服重力屈肘位(检查肱桡肌)或中立位肌),肘屈曲,(检查肱桡阻力加于前臂肌),肘屈曲,远端能抗中等阻力加于前阻力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屈仰卧 ,试向同侧侧髋图屈髋时卧,托住对肌于腹股沟侧下肢 ,可群上缘可触主动屈髋及肌活动仰卧 ,小腿悬于床缘外 ,屈髋 ,可充分完成该动作仰卧 ,小腿悬于床缘外 ,屈髋 ,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前面,能抗中等阻力仰卧 ,小腿悬于床缘外 ,屈髋,阻力加股骨远端前面,能抗较大阻力伸仰卧 ,试向同侧侧俯卧 ,屈膝髋图伸髋时卧,托住对(测臀大肌 ) 肌于臀部及侧下肢 ,可或伸膝 (测臀群坐骨结节主动伸髋大肌和股后可触及肌肌群 ),可克活动服重力伸髋10°~15°俯卧 ,屈膝 (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 )或伸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 ), 和股后肌群 ),伸髋 10°~伸髋10°~15°,阻力加于15°,阻力加股骨远端后于股骨远端面,能抗中等后面,能抗较阻力大阻力伸仰卧,试向同侧侧膝图伸膝卧,托住对肌时可触及侧下肢,可群髌韧带主动伸膝活动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床缘外下垂,床缘外下垂,可克服重力伸膝,阻力加伸膝,阻力伸膝于小腿远端前加于小腿远侧,能抗中等端前侧,能抗阻力较大阻力踝仰卧,试同左,踝可仰卧,膝伸跖图踝跖主动跖屈(测腓肠肌)屈屈时可触或膝屈(测比肌及跟腱活目鱼肌),能群动克服重力踝跖屈仰卧,膝伸(测仰卧,膝伸腓肠肌)或膝(测腓肠肌)屈(测比目鱼或膝屈(测比肌),踝跖屈,目鱼肌),踝阻力加于足跖屈,阻力加跟,能抗中等于足跟,能阻力抗较大阻力伸髋仰卧 ,试向同侧侧俯卧 ,屈膝肌群图伸髋卧,托住对(测臀大肌 ) 时于臀侧下肢 ,可或伸膝 (测臀部及坐主动伸髋大肌和股后骨结节肌群 ),可克可触及服重力伸髋肌活动10°~15°俯卧 ,屈膝 (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 )或伸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 ), 和股后肌群 ),伸髋 10°~伸髋10°~15°,阻力加于15°,阻力加股骨远端后于股骨远端面,能抗中等后面,能抗较阻力大阻力伸膝仰卧,试向同侧侧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肌群图伸膝卧,托床缘外床缘外下垂床缘外下垂,时可触住对侧下下垂,可克服,伸膝,阻力伸膝,阻力及髌韧肢,可主动重力伸膝加于小腿远加于小腿远带活动伸膝端前侧,能抗端前侧,能抗中等阻力较大阻力踝跖仰卧,试同左,踝可仰卧,膝伸仰卧,膝伸(测仰卧,膝伸屈肌图踝跖主动跖屈(测腓肠腓肠肌)(测腓肠肌)群屈时可肌)或膝屈或膝屈(测比或膝屈(测比触及跟(测比目目鱼肌),踝跖目鱼肌),踝腱活动鱼肌),能克屈,阻力加于跖屈,阻力加服重力踝跖足跟,能抗中于足跟,能屈等阻力抗较大阻力3、徒手肌力的检查的特点:1)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2)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所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3)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 4)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4、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消除其紧张,心里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

2)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近端肢体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止出现替代动作。

3)每次测试都要做左右对比,检查时应先测健侧同名肌。

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才有临床意义。

4)肌力在 3 级以上时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持运动方向相反,同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必须保持同一强度。

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5)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经挛性瘫痪的病人。

(二)器械肌力测定当肌力能抗阻运动时,可采用器械进行肌力测定。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握力测试、捏力测试,背肌力测试、四肢肌群肌力测定和等速肌力测定。

1、握力测试用握力计测定,用握力指数评定。

测试者采取坐位,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前臂和腕部取中立位,手握住握力计的手柄,最大力握 3 次,取握力最大值。

握力指数 =握力(kg)/ 体重(kg)x100,大于 50 为正常。

握力主要反映手内肌和屈指肌群的肌力。

2、捏力测试用捏力计测定。

测试者用拇指分别与其他手指相对,用最大力捏压捏力计 3 次,取捏力最大值。

捏力主要反映拇对掌肌和其他四指屈肌的肌力,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左右。

3、背肌力测试用拉力计测定,用拉力指数评定。

测试者双脚站在拉力计上,手柄高度平膝,双膝伸直,双手握住手柄两端,然后伸腰用力向上拉手柄。

拉力指数=拉力( kg)/ 体重( kg)x100,正常值男性为 150-300,女性为 100-150。

不适用于有腰部病变的病人和老年人。

4、四肢肌群肌力测试借助牵引绳和滑轮装置,通过与肌力方向相反的重量来评定肌力。

5、等速肌力测试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测定,目前应用的等速肌力测试装置有 Cybex、Kincom 等型号。

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即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仪器的杠杆绕其轴心做旋转动运动时,肌肉进行的等速收缩活动。

等速仪器内部有特制的结构使运动的角速度保持恒定,角速度确定后,受试者用力越大,机器提供的阻力也越大;受试者用力越小,机器提供的阻力也越小,使运动时的角速度保持不变。

其功能是记录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最大肌力矩、爆发力、耐力、功率和达到峰力矩的时间、角度等多种数据,并可分别测定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和等长收缩的数据。

等速肌力测定是目前肌肉功能测定和肌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

器械肌力测定可获得精确数据但测定肌力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等速肌力测试,旋转角度要预先设定,运动以恒速进行,故对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骨关节急性扭伤等病人禁止应用;对于疼痛软、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的病人应慎重使用。

二、肌张力测定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正常的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平衡运动,使关节有序固定,肢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有利于肢体协调运动。

肌张力测定主要是手法检查,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肉在放松、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然后通过被动运动来判断。

(一)肌张力分类1、正常张力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2、肌张力增高肌腹紧张度增高。

病人在肢体放松的状态下,检查者以不同的速度对病人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很难进行被动运动。

3、肌张力降低检查者被动活动病人关节时几乎感觉不到阻力;病人自己不能抬起肢体,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的外形和弹性,表现为松弛无力。

4、张力障碍肌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二)肌张力分级肌张力临床分级是一种定量测定方法,检查组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肢体反应和阻力,将其分为 0-4 级。

表 3-3表 3-3肌张力临床分级(三)肌痉挛的分级目前多采用改良版的 Ashworth 痉挛量表进行评定。

评定时,病人宜采用仰卧位,检查者分别对其上、下肢关节被动运动,按所感觉的主力来分级评定。

评定标准见表 3-4.表 3-4 改良版 Ashworth 量表级别评定标准0 级无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 内均无阻力。

1 级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到ROM 之末出现轻微阻力。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ROM 后 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

2 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

3 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 级僵直,患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注: ROM,指关节活动范围。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的运动弧度或关节的远端向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最终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髓移动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