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
注意事项
(4)肌力在3级以上时,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 持与运动方向相反,同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 必须保持同一强度。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 况来决定。 (5)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 病人。
一、肌力评定
(二)器械肌力测定
肌张力临床分级
标准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二、肌张力评定
(二)肌张力评价方法
级别 0级 1级
1+级
2级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无阻力。 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ROM之末时出现轻 微阻力。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ROM后50%范围 内突然出现卡住,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 分时,阻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
1.握力测试 2.捏力测试 3.背肌力测试 4.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一、肌力评定
(三)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 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即做关节 全范围运动,仪器的杠杆绕其轴心作旋转运动时, 肌肉进行的等速收缩活动。
等速肌力评定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测定,目前应用 的等速肌力测试装置有Cybex、Kin-com等型号。
(一)徒手肌力评定
MMT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
0 1 2 3 4 5
评级标准 没有肌肉收缩 肌肉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关节在减重力状态下关节全范围运动 关节在抗重力状态下全范围运动 关节在抗部分阻力全范围运动 关节抗充分阻力全范围运动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内容评分标准(一)从仰卧到健侧卧0分:完全依赖1分:自己牵拉侧卧(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

病人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健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2分: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3分: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运动(起始位同上)4分: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起始位同上)5分: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6分:在3s内翻身侧卧(起始位同上,不用手)(二)从仰卧到床边坐0分:完全依赖1分:侧卧,头侧抬起,但不能坐起(帮助病人侧卧)2分: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帮助病人移动,整个过程病人能控制头部姿势)3分: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准备随时帮助将病人的下肢移动到床边)4分:从侧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5分: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6分: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三)坐位平衡0分:不能坐1分:必须有支持才能坐(治疗师要帮助病人坐起)2分: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支持)3分: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地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地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4分:无支持能坐并可转动头及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到椅座上)5分: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病人抓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的地面)6分:无支持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回到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病人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四)从坐到站0分:不能站1分: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2分: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3分:可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4分:可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s(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5分:坐—站—坐不需要别人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配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6分:坐—站—坐不需要别人随时帮助,并在10s内重复3次(不允许体重分配不均)(五)步行0分:不能行走1分: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治疗师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2分:在一个人准备随时给予帮助下能走3分:不需要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4分: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行走5m5分:不用辅助器具25s内能独立行走10m,然后转身,拾起地上一个小沙袋(可用任何一只手),并且走回原地6分:35s上下四级台阶3次(不用或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杆)(六)上肢功能0分:上肢不能动1分:卧位,上举上肢以伸展肩带(治疗师将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2分: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治疗师应将上肢置于所要求的位置,病人必须使上肢稍外旋,肘必须伸直20°以内)3分:上肢位置同2分,屈伸肘部使手掌触及和离开前额(治疗师可帮助前臂旋后)4分: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保持上肢稍外旋及伸肘,不允许过分耸肩)保持2s5分:坐位,病人举臂同4分,前屈90°并维持10s然后还原(病人必须保持上肢外旋,不允许内旋)6分:站立,手抵墙,当身体转向墙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上肢外展90°手掌平压在墙上)(七)手部运动0分:手不能动1分:坐位,伸腕(让病人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把圆柱体物放在病人掌中,要求病人伸腕,将手中的物体举离桌面,不允许屈肘)2分:坐位,腕部桡侧偏移(将病人前臂尺侧靠放,处在旋前旋后的中位,拇指与前臂成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然后要求病人将手抬离桌面,不允许肘关节屈曲或者旋前)3分:坐位,肘置身旁,旋前和旋后(肘不要支持,并处直角位,3/4的范围即可)4分:手前伸,用双手捡起一直径14㎝的大球,并把它放入(球应放于桌上距离较远的位置,使病人完全伸直双臂,才能拿到球,肩必须前伸,双肘伸直,腕中位或者伸直,双掌要接触球)5分:从桌子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不能改变杯子的形状)6分:连续用拇指和每一个手指对指,10s内做14次以上(从食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碰拇指,不许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或向回碰)(八)手精细运动0分:手指不能动1分:捡起一个钢笔帽,再放下(病人向前伸臂,捡起钢笔帽放在靠近身体的桌面上)2分:从杯子里捡出一颗糖豆,然后放在另一个杯子里(茶杯里有8粒糖豆,两个杯子必须要放在上肢能伸到处,左手拿右侧杯里的豆放进左侧杯里)3分:画几条水平线止于垂直线上。

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的运动功能评定

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的运动功能评定

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的运动功能评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的运动功能评定。

通过介绍评定工具、评定内容、评定方法,并对评定结果和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评定工具的重要性在于帮助评估者准确测量患者的运动功能,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

评定结果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方案和生活建议,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未来展望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评定工具,以更好地服务于康复患者。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运动功能评定、评定工具、评定内容、评定方法、评定结果分析、案例分析、评定工具的重要性、评定结果的指导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的运动功能评定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的运动功能评定是评估一个人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所需的运动功能水平。

这种评定可以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功能水平,制定更合理的康复方案。

评定结果可以作为康复治疗的依据,也可以帮助医疗保健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通过评定工具的使用,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制定更科学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在评定过程中,专业人士会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评定工具来测量患者的各项运动功能,包括肌力、肌耐力、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

评定内容通常包括步行能力、上下楼梯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等。

评定方法主要包括观察、问卷调查、功能测试等多种手段。

评定结果会根据评定工具的得分标准进行分析,得出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评定工具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上,还可以帮助医疗保健团队更好地协作,提高康复效果。

评定结果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功能水平,以及康复的方向和目标。

未来,随着评定工具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

第3讲 运动功能评定

第3讲 运动功能评定

膝关节前伸后屈
2017/9/26
19
运动功能评定
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群
1级 伸膝 肌 群 2级


3级


4级 5级
仰卧, 向同侧侧 仰卧,小 仰卧,小腿 仰卧,小腿在 试图 卧, 腿在床 在床缘外 床缘外下 伸膝 托住 缘外下 下垂,伸 垂,伸膝 时可 对侧 垂,可 膝,阻力 ,阻力加 触及 下肢 克服重 加于小腿 于小腿远 力伸膝 髌韧 ,可 远端前侧 端前侧, 带活 主动 ,能抗中 能抗较大 动 伸膝 等阻力 阻力
运动功能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特点及注意事项: ①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防止出现替代动作 ② 要作左右对比,先测试健侧同名肌,两侧差异大 于10%有临床意义 ③ 肌力在 3级以上时,检查抗阻力,阻力施加于被 测关节肢体的远端,与运动方向相反 ④ 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患者
运动功能评定 能抗阻力!
跟腱
2017/9/26
21
运动功能评定
肌 群
1级 踝跖 屈 肌 群 2级

3级



4级 5级
仰卧, 同左, 仰卧,膝 仰卧,膝伸( 仰卧,膝伸 试图 踝 伸(测 测腓肠肌 (测腓肠 踝跖 可 腓肠肌 )或膝屈 肌)或膝 屈时 主 )或膝 (测比目 屈(测比 可触 动 屈(测 鱼肌), 目鱼肌) 及跟 跖 比目鱼 踝跖屈, ,踝跖屈 屈 腱活 肌), 阻力加于 ,阻力加 动 能克服 足跟,能 于足跟, 重力踝 抗中等阻 能抗较大 跖屈 力 阻力
运动功能评定
肌 群
1级 伸髋 肌 群 2级


3级


4级 5级
仰卧,试 向同侧 俯卧,屈膝( 俯卧,屈膝(测 俯卧,屈膝(测 臀大肌)或 臀大肌)或 图伸 侧卧 测臀大 ,托 肌)或伸 伸膝(测臀 伸膝(测臀 髋时 膝(测臀 于臀 住对 大肌和股 大肌和股 后肌群), 后肌群),伸 部及 侧下 大肌和 肢, 伸髋10° 髋10° ~ 坐骨 股后肌 群),可 ~15° ,阻 15° ,阻力 结节 可主 可触 动伸 克服重 力加于股 加于股骨 髋 及肌 力伸髋 骨远端后 远端后面 活动 10° ~ 面,能抗 ,能抗较 15° 中等阻力 大阻力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整体运动功能评定概述:整体运动功能评定是一种系统、综合、客观地评估人体运动能力的方法。

通过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测量,得出一个客观的数据,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身体状况。

测试项目:1.肌肉力量测试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对外界阻力产生的最大张力。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特殊设备来测量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比如说腿部、臂部和胸部等。

2.柔韧性测试柔韧性是指关节活动范围内软组织(如韧带、筋膜、肌腱等)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程度。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测量不同关节的柔韧性,比如说大腿后侧、腰部和颈部等。

3.平衡能力测试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特殊设备来测量平衡能力,比如说单脚站立、步行平衡和闭眼平衡等。

4.心肺功能测试心肺功能是指心脏和肺部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特殊设备来测量心肺功能,比如说跑步机、自行车和划船机等。

评定标准:1.肌肉力量测试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制定相应的标准值。

一般来说,男性的肌肉力量要比女性强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2.柔韧性测试标准柔韧性测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值,因为不同部位的柔韧度要求也不同。

但是通常来说,在同样年龄段内,女性的柔韧度要比男性更好。

3.平衡能力测试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运动水平制定相应的标准值。

一般来说,在同样年龄段内,运动水平高的人平衡能力更强。

4.心肺功能测试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制定相应的标准值。

一般来说,年轻人的心肺功能更好,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评估结果:通过对以上测试项目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客观、综合的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和运动水平,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身体状况。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简介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在特定运动或活动中的能力和功能水平。

通过该量表的使用,我们可以对个体的运动能力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估,从而更好地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或训练计划。

量表内容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项目:1. 基本生活活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坐立转移等。

2. 上肢功能:评估个体的上肢活动能力,如抓握、握持、推拉等。

3. 下肢功能:评估个体的下肢活动能力,如站立、行走、跳跃等。

4. 躯干功能:评估个体的躯干活动能力,如扭转、前屈、平衡等。

5. 运动反应能力:评估个体在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速度和准确性。

6. 运动协调能力:评估个体在进行复杂动作时的协调能力,如手眼协调、步伐协调等。

评估方法与标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观察、测量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根据每个评估项目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通常会根据年龄、性别和特定疾病或伤病等因素进行修正,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应用领域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体育训练、残疾人辅助评估等领域。

通过评定个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为康复治疗、训练计划和辅助设备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个体恢复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评估个体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的重要工具。

它的应用可以提供定量的评估结果,为康复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评估一个人的运动功能水平的工具,可用于康复、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等领域。

通过对运动能力进行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肌肉力量评定: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肌肉强度和力量水平。

评定者会要求被评估者进行一系列的力量测试,例如屈膝肌力测试、蹲跳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肌肉力量是否达到正常水平,从而为个体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2. 灵敏度评定:用于评估一个人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评定者会进行一系列的灵敏度测试,如反应时间测试、平衡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是否达到要求,从而为个体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3. 柔韧性评定: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水平。

评定者会进行一系列的柔韧性测试,如坐位体前屈、肩关节内外旋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水平是否达到正常水平,从而为个体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4. 功能评定:用于评估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功能。

评定者会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如步行测试、上下楼梯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能力是否达到正常水平,从而为个体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或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一个全面评估一个人的运动功能水平的工具。

通过对肌肉力量、灵敏度、柔韧性和功能的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变化,并为个体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或康复计划提供参考。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使用可以促进运动健康的发展,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实践中广泛应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已成为运动康复、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量表内容1. 体力强度:评估运动对身体的负荷情况,包括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指标。

2. 心理效益:评估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压力缓解、情绪调节等方面。

3. 减肥效果:评估运动对体重控制和脂肪燃烧的效果。

4. 健康风险控制:评估运动对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效果,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等。

5. 社交互动:评估运动对社交交流和人际关系的促进效果。

评分标准每个项目都采用以下评分标准,评分范围从1到5分。

- 1分:无效果或效果非常小。

- 2分:效果较小。

- 3分:一定效果。

- 4分:效果明显。

- 5分:非常显著的效果。

请根据您的运动经历和感受,在每个项目上选择合适的评分。

使用方法使用本量表进行评定时,请依次评估每个项目,并在相应项目旁边选择适当的评分。

在全部项目评分完成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范围为5到25分。

评分结果越高,表示运动的功效越显著。

根据评分结果,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更合适的运动计划,或调整目前的运动方式。

注意事项- 本量表仅供参考,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 若有特定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 请定期进行评估,以便跟踪运动效果。

总结本运动功效评定量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评估不同运动对健康的功效。

通过评分和分析结果,您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个人健康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希望本量表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一、介绍在康复医学中,Brusnn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旨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这种评估方法由瑞典医师Signe Brunnstrom于1966年提出,主要应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该方法通过观察和评定患者的运动阶段和协调性,提供了康复师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和跟踪康复进展的重要依据。

二、评估内容使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康复师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操作,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上肢评定这一部分评估主要集中在患者的手、腕和肩部动作上。

康复师会观察患者的协调性、力量和控制能力,以及患者是否能完成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握持物品、旋转手腕等。

通过评估上肢的功能恢复情况,可以了解中风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2. 下肢评定这一部分评定主要关注患者的膝关节、踝关节和髋关节的动作。

康复师会观察患者的步态、平衡能力,以及患者是否能完成一些特定的动作,如蹲下、行走等。

通过评估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可以了解中风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

3. 中间关节评定这一部分评定主要针对患者的肘关节和膝关节进行。

康复师会观察患者的关节协调性、力量和控制能力,以及患者是否能完成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屈伸关节、旋转关节等。

通过评估中间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可以了解中风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

三、评定方法使用Brusnn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康复师需要掌握一些评定方法和技巧,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观察法康复师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和动作的可行性,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法是Brusnn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的核心方法之一,也是最直观、最常用的评定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康复师可以判断患者的协调性、控制能力和力量水平。

2. 操作法在评估中,康复师会对患者的肌肉和关节进行一些操作,以评估患者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5)髋关节内旋、外旋
患者坐位.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90°,两小腿垂于床缘外。 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髌骨中心,固定臂为通过髌骨中心的垂直线, 移动臂为胫骨纵轴,内旋或外旋髋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内旋 0°~45°(图2-27),外旋0°~45°(图2-28)。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ROM中有轻 微的“卡住” 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 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
运动功能评定
李静
评定的重要性
运动功能评定是运动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 实施运动疗法技术和评价治疗效果。
通过运动功能评定去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 部位、范围、程度,即找出问题点,并估计其发展、预 后和转归,决定康复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治疗 措施。
一、概述
(一)评定分期
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 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每小时痉挛出现>10次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测量工具 1. 关节活动测角计 2. 方盘测角计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1)肩关节屈曲、伸展 患者坐位或立位,肩关节无外展、内收、旋转,前臂中立位,手 掌面向躯干。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固定臂与腋中线相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屈曲或伸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 屈曲0°~180°(图2-3),伸展0°~60°(图2-4)。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肌张力分类
1.正常张力 2.肌张力增高 3.肌张力降低 4.张力障碍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级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0°肢位 轴心 固定轴 移动轴
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
关节
运动

移动臂

屈、伸
解剖位站立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180 o,伸50 o
外展
同上
同上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180 o
内、外旋
基底节共济失调
症状 肌张力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震颤:身体部位以各种振幅和周期进行振动 (2)舞蹈症:患者突然出现痉挛性、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抽搐:四肢肌肉急剧的大幅度运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痉挛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是通过对个体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对其运动能力等级的评定结果。

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时,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动作协调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是个体在进行各种动作时,通过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各种协调动作,如倒立行走、跳跃等,观察其动作是否流畅、准确以及运动起来是否协调。

2. 肌肉力量和耐力:肌肉力量是指个体的肌肉产生的力量大小,耐力则是指个体能够持续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挺举、俯卧撑等,观察其在不同负荷下的力量表现以及进行耐力训练时的持久性。

3.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个体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的伸展性。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如坐位体前屈等,观察其关节活动度和肌肉伸展程度。

4. 速度和敏捷性:速度是指个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敏捷性则是指个体在不同运动方向上快速反应和灵活变换动作的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速度和敏捷性训练,如短跑、倒立行走等,观察其速度和动作变换的灵活性。

5. 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是指个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要求个体进行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倒立行走等,观察其在不同平衡要求下的表现。

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时,一般会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评定标准的设定,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

运动功能评定的结果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目标,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

运动功能评定MAS

运动功能评定MAS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AS)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1分=自己牵拉侧卧 (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患者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患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2分=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 (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3分=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移动 (起始位同上)4分=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 (起始位同上)5分=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 (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6分=在3s内翻身侧卧 (起始位同上,不用手)从仰卧位到床边坐1分=侧卧,头侧抬起,但不坐起 (帮助患者侧卧)2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帮助患者移动,整个过程患者能控制头部姿势)3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准备随时帮助将患者下肢移至床边)4分=从侧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5分=仰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6分=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 (不需要帮助)坐位平衡1分=必须有支持才能坐帮助患者坐起2分=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靠拢)3分=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的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的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4分=无支持能坐并能转动头和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动到椅座上)5分=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患者捉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的地面)6分=无支持能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返回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患者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从坐到站1分=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2分=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3分=可以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和用手扶持)4分=可以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秒(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5分=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6分=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并在10秒内重复三次(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步行1分=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2分=在一个人准备随进给以帮助下能行走3分=不需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4分=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步行5m5分=不用辅助器具25s内能独立步行10m,然后转身,拾起地上一个小沙袋,可以用任一只手,并且走回原地6分=35s内上下四级台阶3次(不用或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栏杆)上肢功能1分=卧位,上举上肢以伸展肩关节(帮助前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2分=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 (帮助将上肢置于所要求的位置,患者必须使上肢稍外旋,肘必须伸直在20度范围内)3分=上肢体位同2,屈伸肘部使手掌及时离开前额(可以帮助前臂旋后)4分=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度保持2s(保持上肢稍外旋及伸肘,不允许过分肩)5分=坐位,患者举臂同4,前屈90度,并维持10s然后还原(患者必须维持上肢稍外旋,不允许内旋)6分=站立,手抵墙,当身体转向墙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上肢外展90°,手掌平压在墙上)手的运动1分=坐位,伸腕(让患者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把圆柱体放在患者掌中,要求患者伸腕,将手中的物体举离桌面,不允许屈肘)2分=坐位,腕部桡侧偏移(将患者前臂尺侧靠放,放在旋前旋后的中位,拇指与前臂成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然后要求患者将手抬离桌面,不允许屈肘或旋前)3分=坐位,肘置于身旁,旋前和旋后(肘不要支持,并处直角位,3∕4的范围即可)4分=手前伸,用双手捡起一直径14cm的大球,并把它放下(球应该放在桌上离患者较远的地方,使患者完全伸直双臂才能拿到球,肩必须前伸,双肘伸直,腕中立或伸直,双掌要接触球)5分=从桌上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不能改变杯子的形态)6分=连续用拇指和每一个手指对指,10s内做14次以上(从食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碰拇指,不许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或向回碰)手的精细动作1分=捡起一个钢笔帽,再放下(患者向前伸臂,捡起笔帽放在靠近身体的桌面上)2分=从杯子里捡出一颗糖豆,然后放在另一个杯子里(杯子里有8颗糖豆,两个杯子必须放在上肢能伸到处,左手拿右侧杯里的豆放在左侧杯里)3分=画几条水平线止于垂直线上,20s画上10次(至少要有5条线碰到及终止在垂直线上)4分=用一只铅笔在纸上连续迅速的点点(患者至少在每秒钟点两个点,连续5s,必须像写字一样拿笔,点点不是敲)5分=把一匙液体放入口中(不许低头去迎就匙,不许液体溢出)6分=用梳子梳头后部的头发全身肌张力1分=迟缓无力,移动身体部分时无阻力。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

整体运动功能评定介绍整体运动功能评定是一项旨在评估人体整体运动能力的测试。

通过定量评估人体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等方面的指标,可以有效判断个体的整体运动功能水平,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柔韧性评估指标1.活动关节的幅度2.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3.柔韧度和伸展度测试方法1.坐位前屈测试:评估躯干和下肢的柔韧性。

被测试者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并并拢,向前弯腰尽可能地触碰脚尖。

2.坐位体前屈测试:评估躯干的柔韧性。

被测试者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并并拢,双手伸直向前伸展尽可能远。

力量评估指标1.肌肉力量2.动作表现的力量3.纵向和横向的力量测试方法1.俯卧撑测试:评估上肢力量。

被测试者躺在地上,双手与肩膀平齐,双脚并拢,上身依靠双手臂支撑离地,再腰背挺直的情况下进行俯卧撑。

2.坐位臂屈伸测试:评估上肢力量。

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用手臂自然下放,双手分别扶住身体两侧的椅子扶手。

然后,双臂放松并伸直,再屈臂使臀部离开椅子座面,最后再伸直臂躺回椅子座面。

3.下肢力量测试:评估下肢力量。

被测试者站立,脚尖和膝盖朝前。

腰部和膝盖保持伸直,试图从跟腱的位置起跳。

耐力评估指标1.心肺耐力2.肌肉耐力3.接触力或对抗力耐力测试方法1.有氧运动测试:评估心肺耐力。

例如,跑步机上的无氧运动测试和踩踏车上的有氧运动测试。

2.举重测试:评估肌肉耐力。

例如,反复举起特定重量的杠铃,观察被测试者能够坚持多少次。

3.动作测试:评估接触力或对抗力耐力。

例如,连续进行相同动作的次数,例如击球或踢球。

协调性评估指标1.动作的准确性2.空间意识3.身体控制测试方法1.单脚站立测试:评估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被测试者将一只脚抬起,双手放在臀部,尽量保持平衡并记录时间。

2.盲目行走测试:评估空间意识和身体控制能力。

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按照指引在指定区域内行走,观察其行走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和控制身体。

3.跳绳测试:评估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控制。

《运动功能评定》课件

《运动功能评定》课件
体育教学科研,48(3),89-98.
运动功能评定的局限性
1 评价标准不够客观
评定标准可能存在主观 性,对于不同个体可能 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
2 评价方法不够准确 3 心理因素的影响
评定方法可能存在误差, 不同测试工具和技术可 能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
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可能影响其在评定过程 中的表现和结果。
运动功能评定的应用案例
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评定
综合评定法
结合直接评定法和间接评定法,综合 考虑多个因素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 身体机能。
运动功能评定的应用
运动训练
通过评定个体的运动功能, 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 高运动能力和表现。
运动表现发展
通过评定个体的运动能力和 表现,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 空间,促进运动表现的发展。
运动伤害预防
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机能和 运动能力,预测和预防运动 伤害的发生。
体力测试
通过测试个体的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和灵 敏度等指标来评估其身体机能。
运动表现评定
通过评估个体在实际运动比赛或活动中的表 现和成绩来评估其运动能力。
运动功能评定的方法
1
间接评定法
2
通过测量个体相关指标,如心率、速
度、力量等来推断其运动能力和身体
机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直接评定法
直接观察和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身 体机能,如实际比赛成绩和技术评定。
通过评估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提供科学的训练建议,提高竞技表现。
单纯性肥胖症评定
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改善健康状况。
身体活动水平评定
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活动水平,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级分级法。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1 肌力评定标准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3-2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群收缩主动屈曲等阻力屈肩抗较大阻力屈肩肩外展肌群仰卧,试图肩外展时可触及三角肌收缩同左,上肢放在滑板上,肩主动外展坐位,屈肘肩外展90°,可克服重力外展坐位,屈肘,肩外展90°,阻力加于上臂远端,能抗中等阻力坐位,屈肘,肩外展90°,阻力加于上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屈肘肌群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同左,肘可主动屈曲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可克服重力屈肘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中等阻力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屈髋肌群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髋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可充分完成该动作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前面,能抗中等阻力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股骨远端前面,能抗较大阻力伸髋肌群仰卧,试图伸髋时于臀部及坐骨结节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可克服重力伸髋10°~15°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中等阻力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较大阻力伸膝肌群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可克服重力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中等阻力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较大阻力踝跖屈肌群仰卧,试图踝跖屈时可触及跟腱活动同左,踝可主动跖屈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能克服重力踝跖屈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抗中等阻力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抗较大阻力伸髋肌群仰卧,试图伸髋时于臀部及坐骨结节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可克服重力伸髋10°~15°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中等阻力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较大阻力伸膝肌群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可克服重力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3、徒手肌力的检查的特点:1)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2)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所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3)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4)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二)评定内容
包括:关节活动功能评定、肌肉功能评定、步态 分析、痉挛与弛缓的评定、协调与平衡的评定、姿势反 射与原始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上下 肢穿戴假肢或矫形器的功能评定、穿戴脊柱矫形器的评 定等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概述
(三)评定应当作出的判断
1. 主要的运动障碍和种类 2. 功能障碍的程度:常按独立程度来分4级 3. 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近期、中期、出院、远期 4. 决定运动治疗措施的先后顺序:根据功能障碍的主次,
三、肌张力评定
(5)伸展性检查 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
三、肌张力评定
(5)伸展性检查 手腕靠近肩、双肘靠近脊柱
三、肌张力评定
(5)伸展性检查 上肢绕颈;下肢踝关节屈伸
三、肌张力评定
(5)伸展性检查 膝关节屈曲、髋膝关节同时屈曲
三、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等级 0 1 1+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1)肩关节屈曲、伸展 患者坐位或立位,肩关节无外展、内收、旋转,前臂中立位,手
掌面向躯干。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固定臂与腋中线相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屈曲或伸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 :屈曲0°~180°(图2-3),伸展0°~60°(图2-4)。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三、肌张力评定(踝阵挛法)
等级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标准
无踝阵挛 踝阵挛持续1-4秒 踝阵挛持续5-9秒 踝阵挛持续10-14秒 踝阵挛持续15秒以上
三、肌张力评定(Penn痉挛频率量表)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测量工具 1. 关节活动测角计 2. 方盘测角计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3)肩关节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患者坐位,肩关节屈曲90°。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顶部, 固定臂垂直于躯干,移动臂为肱骨长轴,肱骨在水平面上向后或向前 运动至最大范围。参考值:水平外展0°~90°(图2-7),水平内收0° ~45°(图2-8)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2)肩关节外展、内收
患者坐位、立位或仰卧位,测量外展ROM时肩关节无屈曲、伸展, 前臂旋后,掌心向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固定臂与躯干 纵轴相平行,移动臂与肱骨纵轴相平行,外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测 量内收ROM时,肩关节屈曲20°~45°,前臂旋前,掌心向后,内收肩 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外展0°~180°(图2-5),内收0°~75°( 图2-6)。
二、肌力评定
上下肢各主要肌肉力量的手法检查图表见课 本P20-24
典型举例:屈肘肌、髋内收肌、髋内外旋肌
二、肌力评定
MMT的注意事项:
1. 选取适合的测试时机(运动后、疲劳时、饱餐后不宜) 2. 采取正确的姿势,3级以下的应将肢体置于去除重力的体
位 3.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 4. 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位置,避免代偿 5.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做MMT检查 6.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症
二、肌力评定
(二)器械检查 1. 握力计 2. 捏力计 3. 拉力计 4. 等速测力仪
三、肌张力评定
(一)肌张力的手法检查
1、视诊:观察肢体或躯体的异常姿态。 2、触诊:肌张力高,触之硬;肌张力低,触之软。 3、反射:腱反射、屈肌回撤反射(0-4级评分:0 :无反射,1:反射减退,2:正常,3:活跃,4 :阵挛)
(4)肩关节内旋、外旋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 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尺骨鹰嘴,固定臂与躯干面相垂真,移 动臂为尺骨长轴,内旋或外旋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内旋0°~ 70°(图2-9),外旋0°~90°(图2-l0)。
如: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最严重的、患者感到最痛 苦的和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应予以优先
二、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检查(MMT)
0 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1 级~~~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级~~~可触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50%以下。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对抗轻微阻力。 4-级~~~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级~~~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级~~~能对抗比中等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级~~~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级~~~能对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运动功能评定
李静
评定的重要性
运动功能评定是运动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 实施运动疗法技术和评价治疗效果。
通过运动功能评定去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 部位、范围、程度,即找出问题点,并估计其发展、预 后和转归,决定康复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治疗 措施。
一、概述
(一)评定分期
1. 初期评定:了解病情、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2. 中期评定:调整计划,多次进行 3. 后期评定:评价效果,提出出院建议
2
3
4
标准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ROM中有轻 微的“卡住” 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 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 力,活动比较困难。 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 十分困难。
三、肌张力评定
被动运动
(1)上肢被动运动
三、肌张力评定
三、肌张力评定
三、肌张力评定
(2)下肢被动运动
三、肌张力评定
三、肌张力评定
(3)上肢摆动:手的摆动、前臂、上臂摆动
三、肌张力评定
(4)肌肉僵硬的检查
头下落试验 正常:下落速度快,检查者手有冲击感 僵硬:下落速度慢,检查者手的冲击感轻,重度 时,不能下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