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其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b115bb3f121dd36a32d8247.png)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关系
含义:
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
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
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3、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
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区别与联系:
三者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学策略本身是灵活多样性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2、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
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但是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知道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
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7f6e7f2601f69e31433294c4.png)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一般都有着特定的程序和步骤,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而教学策略既与具体教学任务相联系,又与教学的整体进程相联系,并且常没有像教学方法那样明确的步骤。
教学方法一经教师熟练掌握,就可以在教学中反复应用,并且会形成特定的习惯;而教学策略往往并不是现成就有的,要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审视,反复论证之后产生。
换句话说,教学方法具有固定化的特点,而教学策略具有灵活化的特点。
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后会呈现出一定效率,但方法本身并没有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价值取向;而教学策略是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为着眼点的。
教师之所以讲求教学策略,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因此,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才呈现出动态性和生成性。
第四,教学方法主要局限于教学过程,是对教学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手段的确定;而教学策略可以理解为教学系统的决策活动,它不仅指在教学行为中的策略,而且还包括教学准备策略、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以及教学监控策略等教学策略自然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设计、谋划、形成一定的方案。
但教学策略不只是表现为方案,而是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展开。
教学设计时必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订、选择和运用。
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全盘考虑教学的整体设计。
教学设计一旦完成就比较定型了,它可以是对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整个科目的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的范围比较广,而教学策略的运用范围和时空比较窄,一般主要集中在某一课时、某一内容的范围内,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
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bfbad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f.png)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再如建构主义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教学策略、;还有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
还有探究型教学策略等等。
3.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
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一般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以下的几种: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联系: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
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
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和学的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35c1a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1.png)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知识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然而,很多人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区别不太清楚。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和区别。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和特点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有目的地制定出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策略强调的是整体的、系统性的、计划性的教学安排。
在制定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3. 教材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4.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5. 评估和反馈: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二、教学方法的定义和特点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式。
它是指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授。
教学方法强调的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技巧以实现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教学内容特点:分析教学内容的性质,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 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选择符合其需求的教学方法。
3. 教学资源和教材:根据教学资源和教材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4. 教学环境:根据教学场所和条件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5. 教师的教学风格: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虽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仍有一些区别:1. 理论与实践:教学策略更加注重教学的整体安排和规划,强调教师从理论层面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策划;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具体的操作和实施,强调教师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技巧。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5c9610f1284ac850ad0242a4.png)
教学模式及其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区别和联系: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再如建构主义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教学策略、;还有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
还有探究型教学策略等等。
3.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
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一般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以下的几种: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联系: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
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
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和学的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第一,提出问题:学生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
教学模式VS教学策略VS教学方法:一文读懂三者之间的纠葛与联系
![教学模式VS教学策略VS教学方法:一文读懂三者之间的纠葛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e2556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9.png)
教学模式VS教学策略VS教学方法:一文读懂三者之间的纠葛与联系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然会提及的概念。
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各自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是有明显区别的。
有不少老师在后台表达过对这些概念和联系的迷惑,本文结合例子给大家分享简要分析。
一、定义和内容(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整体框架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描述,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要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学结构。
它能够确保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来进行。
(二)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模式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根据这些问题,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的组织。
2. 教学方法的选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教学媒体的运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如课件、投影仪、实验设备、信息化教学技术等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的实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教学手段或工具,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二、三者的逻辑关系教学模式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涵盖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一种宏观的教学框架。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ee68f0ade80d4d8d15a4fbb.png)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杜威学派“五步教学程序”布鲁纳“概念获得”布鲁姆等的“掌握学习”加涅“指导学习”(九段教学)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情境-陶冶教学示范-模仿教学发现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但是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7.强化法总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a318a995ef7ba0d4b733b1d.png)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xx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xx策略。
教学模式:xx学者xxxx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xx、媒体的总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xx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xx”xx学派“五步教学程序”xx“概念获得”xx等的“掌握学习”xx“指导学习”(九段教学)xx“非指导性学习”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情境-xx教学示范-模仿教学发现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xx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学策略与教学方xx教学方xx是xx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但是教学方xx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xx.教学方xx:我国常用的教学方xx1.讲授xx2.谈话xx3.讨论xx4.演示xx5.练习xx6.实验xx7.强化xx总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xx,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25563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a.png)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和区别首先,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活动的整体组织架构和实施方式。
它是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安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工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常见的教学模式有讲授模式、讨论模式、实验模式、案例分析模式等。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其选择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策略则是指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时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它是在教学模式的框架下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操作的指导原则,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可以包括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形式、学习资源的选取以及评价方式等。
常见的教学策略有讲解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问题解决法等。
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阶段,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教学模式为教学策略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结构。
它提供了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教学架构,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教学策略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
其次,教学策略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教学模式只是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教学策略则具体指导了教师在这个框架下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之间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教学模式更加宏观,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总体组织和安排;而教学策略更加微观,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
其次,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确定的,一般不会频繁改变;而教学策略是相对灵活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再次,教学模式更多地由教师主导和安排,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教学策略更多地涉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教学模式提供了教学活动的整体组织和架构,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指导;教学策略则是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具体指导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教学策略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关系主要是什么?
![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教学策略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关系主要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022b7b51a37f111f1855b5f.png)
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指向性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
评价最好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
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是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教学思想提出来的,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又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因此教学模式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水平联系,受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制约。
因此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
5.灵活性作为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教学策略的特点是什么?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目标是教学整个过程的出发点。
教学策略的选择行为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业已作出的选择行为在具体的情景中会遇到预测不到的偶然事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教师个体需要对选择行为进行反省,继而作出再选择,直到达到目标。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7a8aa21376baf1ffc4fad7b.png)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
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
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有: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
杜威学派“五步教学程序”
布鲁纳“概念获得”
布鲁姆等的“掌握学习”
加涅“指导学习”(九段教学)
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
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
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
情境-陶冶教学
示范-模仿教学
发现学习模式
抛锚式教学策略
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
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完整版)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其分别有什么特点
![(完整版)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其分别有什么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26df7204a1b0717ed5dd52.png)
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是当某一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既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媒体技术等因素,从而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的总体考虑。
教学策略的特点:(1)明确的针对性(2)典型的灵活性(3)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形(4)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教学策略的载体。
教学模式(instructional models)是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和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的特点:(1)操作性: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程序都是便于人们理解、把握和运用的。
(2)简约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主式,大都以精炼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
(3)指向性: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
(4)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5)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6)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
2.教学设计的评价结果可运用在哪些方面?教学设计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诊断功能。
可借助评价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学生成绩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可以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可解释成绩不佳的原因,为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对学生和教师是一种促进和强化。
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学生和教师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激发其积极性; 较低的评价,能催人生死,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推动和监督作用。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d628418ee06eff9aef807d6.png)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
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
杜威学派“五步教学程序”布鲁纳“概念获得”布鲁姆等的“掌握学习”加涅“指导学习”(九段教学)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但是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
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举例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ecf1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4.png)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举例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两个重要而又相关的概念。
尽管经常被人们混用,但它们实际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和举例等方面探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
一、定义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并运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便在学生中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
教学策略注重在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统筹规划,是一种宏观上的教学策略和决策。
教学方法则是具体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步骤,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策略的过程。
教学方法注重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操作和实施,是一种微观上的教学操作和实践。
二、特点1. 教学策略的特点(1)具有长期性:教学策略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全局规划和安排,需要在课程设计的初期就进行充分考虑,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目标导向: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存在,教师需要明确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相应的策略,以便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3)灵活性:教学策略需要灵活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情境进行调整和变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策略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的特点(1)具有操作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教学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方式,需要具体操作和实施。
教师通过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针对性强: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具体情境选择和设计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3)多样性: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实践操作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满足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学习需求。
三、举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1. 教学策略的应用举例在一门语文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6d118b4770bf78a64295441.png)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联系:
都是在教学目标确定后,由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知道下建立的教学方案或获得的有关于教学活动实施的规律,对于教学活动来说,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有选择的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技术等形成的教学方案,因此它具有一定范围内的综合性,并且具备相当的灵活性。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思想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级程序。
他是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的区别,具有整体上的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具有有序性、完整性。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联系:
都是在教学目标确定并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总结出的教学方案及规律。
区别: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指导思想、理论下建立的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
他是一个宏观上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目标的有秩序的教师工作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的途径和手段。
它具备一定的具体操作性,是从微观概念上对实施教学过程中方法的一种研究成果。
并且是多样化的,可选择的。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2fa5e3550e2524de4187ed1.png)
讲授战略与讲授形式之袁州冬雪创作
接洽:
都是在讲授方针确定后,由实施教导活动的主体在一定的讲授思想和实际的知道下建立的讲授方案或获得的有关于讲授活动实施的规律,对于讲授活动来讲,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可操纵性.
区别:
讲授战略:
讲授战略是根据已定的讲授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有选择的连系相关讲授内容,组织形式,讲授方法以及技术等形成的讲授方案,因此它具有一定范围内的综合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矫捷性.
讲授形式:
讲授形式是在一定的实际、思想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讲授活动框架级程序.他是从宏观上掌控讲授活动整体及各要素的区别,具有整体上的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具有有序性、完整性.
讲授形式与讲授方法
接洽:
都是在讲授方针确定而且为了完成讲授任务而总结出的讲授方案及规律.
区别:
讲授形式是在一定指导思想、实际下建立的稳定的讲授活动框架.他是一个宏观上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
讲授方式是为完成讲授方针的有秩序的教员工作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实施讲授的过程中的途径和手段.它具有一定的详细操纵性,是从微观概念上对实施讲授过程中方法的一种研究成果.而且是多样化的,可选择的.。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26058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3.png)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区别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教育领域中常用的两个术语,虽然它们有一些联系,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解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概念,并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以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的行动方针。
通过合理应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教学策略的特点是多样性和灵活性。
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学目标。
常见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示范、引导、讨论、合作学习等。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
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策略的实施手段。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的特点是规范性和系统性。
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时需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理解概念。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在概念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教学策略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行动方针和指导原则,强调的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则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注重的是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其次,教学策略更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堂管理策略,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而教学方法则更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再次,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上层概念,对教学方法起到指导作用。
一个好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完整)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完整)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d1d5d8301f69e3142329408.png)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教学策略定义: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
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
((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
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
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是当某一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既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媒体技术等因素,从而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的总体考虑。
教学策略的特点:(1)明确的针对性(2)典型的灵活性(3)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形(4)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教学策略的载体。
教学模式(instructional models) 是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和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的特点:(1)操作性: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程序都是便于人们理解、把握和运用的。
(2)简约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主式,大都以精炼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
(3)指向性: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
(4)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5)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6)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
2.教学设计的评价结果可运用在哪些方面?教学设计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诊断功能。
可借助评价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学生成绩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可以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可解释成绩不佳的原因,为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对学生和教师是一种促进和强化。
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学生和教师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激发其积极性; 较低的评价,能催人生死,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推动和监督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是一种反馈结果,可以为师生调节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
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巩固和整合已有知识,确认,澄清和纠正一些概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新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席晓峰【教学思路】本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都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意义。
此课时安排略少。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做到这些,开始时就要把方向摆正,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信息技术课就是要这样上课。
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为此,将本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题引入,二是“丰富多彩的信息”及“信息的一般特征”。
在第一部分中以一篇小文《蒙塔尔的人生哲学》为契机,让学生体会信息交换对人类的重要性;在第二部分中先引导学生对一幅照片中所包含的信息由浅入深进行分析,从而体会信息的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传输性等一系列特征。
教学以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阅读《蒙塔尔的人生哲学》(见附录)一文。
提出问题讨论:毛里奇·蒙塔尔先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结合自身经历讨论:为什么大家喜欢聊天?(实际生活中、网上)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丰富多彩的信息:出示图片,分析图片中所带来的信息(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表层信息:很多洋葱、汽车、卖洋葱的人等;浅层信息:天气有些冷、批发市场、有些洋葱烂了、卖洋葱的人不开心⋯⋯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了解,对已获得的表、浅层信息进一步分析照片中的隐含信息。
为什么卖洋葱的人不开心?为什么洋葱卖不出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洋葱?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种洋葱?学生的回答与自身的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有关,根据学生的答案随机生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分析得出结论:农民从媒体(口头或其他媒体)得到信息——洋葱的销路好、价格高,引起农民大量种,结果导致洋葱积压。
三、信息的一般特征在讨论了上面的具体案例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在上面的讨论中什么地方体现了信息的哪几种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传输性,共享性)。
举例证明上述特征在生活中的体现。
四、明晰信息定义在进行了上述一系列讨论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并说明信息定义的多样性,明确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种要素。
附录:意大利洞穴学家毛里奇·蒙塔尔的洞穴生活2003年7月29日,40 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 蒙塔尔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长达1 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动。
“先锋地下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 平方米的帐篷内,里面除配备有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外,还设有起居室、卫生间、工作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
在洞外山顶上的控制室里,研究人员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观察蒙塔尔一个人在长期孤独生活的情况下生理方面会产生哪些变化。
在2000 多米深的溶洞里,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刚开始20 天左右,由于寂寞与孤独,蒙塔尔曾感到害怕,怀疑能否坚持到底,但是后来还是顶住了。
他给果树和蔬菜浇水,看书、写作或看录像。
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
实验室内还备有一辆健身自行车,他共骑了1600 多公里。
度过了1 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 年8 月1 日重见天日。
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 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
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的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蒙塔尔说:在洞穴里度过了1 年,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
过去,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常常倾向于独处。
现在,让我在安静与热闹之间选择,那我宁可选择热闹,而不要孤寂。
我之所以在洞穴中坚持了 1 年,只是为了搞科学试验。
我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重新纠正。
但我不后悔,因为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生的奥秘: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如果想要得到快乐,就得把完全的自己展示出来,才可能加入到人际的互动中去,这样,生活在尘世中的我们,才能把自己的快乐完全展示给别人。
人生的美好就像风中的花粉,在相互传播着的同时,带给了别人一缕愉悦,你自己也暗香盈袖。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在引入阶段用了较长的时间。
书中的“感觉剥夺实验” 我认为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看了或听了只能觉得“噢,有这回事”,不能引起深层的注意。
我用了蒙里奇的洞穴生活经历来引入时,学生很惊奇,因为我并没有打开教科书,而在手里拿了一本《读者》(2005 年16 期),用一篇出现在课本外的文章来开始信息技术课是想隐性地告诉学生:知识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在。
该文章有些同学在课前就看过,但当我重新又读出来再引导他们去思考时,很多同学都被震撼了。
这篇文章除了可以显性地说明“感觉剥夺实验”外,还告诉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因此在读过这篇文章后我说:“我期待着与你们能在今后的共同学习中多交流,让我来分享你们的快乐和烦恼。
”这句话让学生活跃起来,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在讨论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进入第二个环节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书上提供的图片来进行分析,一是认为书上的照片信息量少,二是认为书上的照片对信息的一般特征体现不够。
选择上述图片来进行信息特征分析,不但信息量比较大,信息的层次也比较丰富,而且能让学生多一个接触现实社会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对照片信息的分析更深地体会信息的时效性与价值性等一般性特征。
有了前期的铺垫,这个过程的讨论变得很活跃。
在讨论为什么会积压这么多的洋葱时,有的学生说洋葱不好吃,有的说丰收了,还有的说种的人太多了;在原因分析中有的学生说可能是上一年有人种洋葱赚了钱所以今年就有很多人种,有的说可能他们在报纸上看到洋葱销路好价格高所以很多人种,也有的说可能是当地适合种植,还有的说可能是当地政府规定他们种的。
学生们的答案各不相同,说明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在积极思考中,我们也看到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这也正是我这节课的目的所在: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随后我以“卡特里娜” 飓风与石油价格关系为例,进一步说明信息的时效性与价值性,这个看似信手拈来的例子,由于结合了新闻效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以技术为中心,学生缺少自己的思考。
枯燥的技术课程让接触电脑多的学生觉得无聊,而接触少的学生却觉得跟不上,最重要的是学到的技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用,让他们感到学无目标。
在新课标中,我们看到信息技术课将信息作为主线,将技术作为辅线,以信息获取、处理需要为学习技术的前提,使技术的学习有了内动力,再辅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案例,让学生产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更有效地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
在后续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在这一课中加入问题“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解决”,能更进一步地引起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发布的兴趣,课堂讨论也会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