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的介绍

合集下载

课程思政案例大学物理部分案例---以角动量守恒为例

课程思政案例大学物理部分案例---以角动量守恒为例

大学物理部分案例---以角动量守恒为例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课程面向校数学、化学等非物理专业本科生,基础性强、教学要求高、学生受众量大、受益面广。

《大学物理》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必需的物理基础为出发点,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各种教学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2.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原理是创新的基石。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借由直升机螺旋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虽会过时,但物理原理却是恒久不变、永远是创新的基础”;2.利用航天器姿态调整实例,培养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一)案例的引出首先请大家先来观赏两个熟悉的运动场景:一个是在花样滑冰运动中,都有一个经典原地旋转动作,运动员起先伸展双臂旋转,当其收拢双臂时,转速会增大很多,请思考这是为什么?另一个是在跳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为了完成旋转动作,总要在空中收拢身体;可入水时,无一例外,要打开身体,这有什么物理规律吗?好,总结一下我们的问题:1.为什么运动员在旋转时,常常要收拢、打开身体?2.为什么收拢身体和打开身体时,转速不一样?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揭示其中的规律,就要学习我们本堂课的有关内容。

四、分析讲解(一)重点分析:案例与本讲内容的关联度1.通过我国航天器姿态调整案例,实现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迁移,同时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近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一颗一颗的航天器腾空而起。

当我仰望太空,想象航天器在太空遨游的时候,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航天器的太阳能翻板没有对准太阳,他就不能充分接受太阳能;如果航天器的信号发射器没有对准地面的信号接收站,就不能实现与地面实时通信。

因此航天器就需要在太空中调整自己的姿态,可是在太空中,它又没有一定的依托,他是如何实现姿态调整的呢?”2.通过直升机螺旋桨的案例分析,实现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迁移,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虽会过时,但物理原理却是恒久不变、永远是创新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国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案例,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大学物理》课程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大学物理》课程

案例课程: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教学内容主要为力学、振动与波、热学、狭义相对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我们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遵循“目标设计——内容开发——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路线,系统性地构建与六大类思政元素紧密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其课程思政元素质量高、覆盖面广,且与课程内容自然融合,避免生搬硬套与硬性灌输,受到学生的认可。

二、案例展示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刚体对定轴的角动量,及对应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明确守恒条件。

能力目标:能正确应用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通过动量守恒定律与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类比,认识自然规律内在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对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体会到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激发求知探索欲望,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对作业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和实例印证使学生深入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花样滑冰运动员隋文静多次受伤后,仍坚持挑战极限,终得成就的案例,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不畏困难。

通过对天问一号使命和意义的思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在9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以课堂演示的方式来进行验证类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而不是仅由教师来操作。

学生藉此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中,融入6个课程思政元素(按时交作业的意义、实践检验真理、自然界和谐统一、天宫一号陀螺演示、隋文静百折不挠、天问一号的使命),将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担当的家国情怀渗入课程,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并从根本上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0102000授课学时:3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后继课程:近代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和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力学: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万有引力定律等。

2.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等。

3.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4.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物理学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00000000000000001课程时长:16周授课教师:__X适用专业:物理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授课内容:主题1:质点运动学内容: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包括质点、位置、速度、加速度、轨迹等。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等。

教学资源:PPT、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作业、实验报告、考试等。

主题2:牛顿力学内容: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大学物理课程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物理基础,培养其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理论探索和实验操作,学生将深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理学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认识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并能运用它们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3. 培养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科学实践中的安全意识。

4. 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物理学的介绍-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物理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 运动学- 一维和二维运动-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等加速度运动3. 动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质点系统的平衡和运动4. 物体静力学- 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物体的平衡和不平衡状态5. 能量与功-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与能量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6. 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 波的基本性质- 声波和光波的特征7. 电磁学基础- 静电场和电荷- 电场的力学作用和能量转换- 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8. 热学基础- 热与温度的概念- 理想气体定律-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物理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操作:提供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

3. 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或小项目,培养合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小组活动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问题和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

4.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对学生对于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大学物理课程介绍

大学物理课程介绍

大学物理课程介绍大学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很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窗口。

能够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睛看世界,坚持真理,破除迷信。

大学物理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在使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由: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以及电磁学七个部分组成。

本课程课程代码为:090201本课程课程类别为:基础课,必修课。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理工科各类非物理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授课学时:本科化工类、轻纺类授课总学时为68学时,3.4学分,第二学期一学期完成;本科材料类、建工类、机械类、动力类、电子信息类授课总学时为100学时,5学分,分第二学期68学时,3.4学分和第三学期32学时,1.6学分两学期完成。

专科授课总学时为70学时,3.5学分。

本课程目前师资配备为: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助教10名。

本课程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占70%,作业及平时成绩占30% 。

本课程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基本教材:内蒙古工业大学物理系编.《大学物理》(第一版).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2.教学参考书:1、祁关泉等译.《物理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3.2、何维杰,欧阳玉.《物理学思想史与方法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9.3、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4、尹鸿钧.《基础物理教程丛书》(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2.5、顾建中.《力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6、梁昆淼.《力学》(上、下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7、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9.8、赵凯华.《电磁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4.9、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电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2.10、姚启钧.《光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11、母国光,李若蹯.《普通物理学》(光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65.11.12、章志鸣,沈元华,陈惠芬.《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13、张三慧.《大学物理学》(第一、二、三、四、五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4、陆果.《基础物理学教程》(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美]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极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邓飞帆,葛昆龄,王祖恺.《普通物理疑难问答》.湖南科技出版社.1984,7.17、华东师大普物研究室.《大学物理选择题》.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7,10.18、[英]Toh kok Aun,Tan Sean Huat.《普通物理选择题》.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5,6.19、四川师范学院物理系电磁学教研组.《电磁学思考题解答》(上、下册).1980,4.20、潘仲麟,黄有兴.《电磁学解题指导》.浙江科技出版社.1982,5.21、苏曾燧.《普通物理思考题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7.22、杨建华,苏惠惠.《大学物理学重大难点专题辅导》.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2.23、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教研室.《物理学习题集》(第一、二、三集).1980.4,1983.4.24、王发伯,赵仲罴,黄宁庆,罗维治等.《普通物理典型题解》.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5.25、马文蔚等编.《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6、D. Halliday,R. Resnick,K. S. Krane.《PHYSICS》Fif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INC.2002.《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物理(University physics)二、课程编码090201三、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总学时100学时;5学分第二学期:68学时;3.4学分。

《大学物理》教学全套课件

《大学物理》教学全套课件

物质的电磁性质
物质的导电性
阐述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机制及特点。
物质的介电性
介绍电介质的极化现象,以及介电常数和介电 损耗的概念。
物质的磁性
分析物质的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的产生机理及特点,并讨论磁性材料的应 用。
05
光学基础
几何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 成影和像。
02
力学基础
质点运动学
质点的基本概念
定义、特点、适用条件
速度与加速度
定义、物理意义、计算方法及关系
位置矢量与位移
定义、物理意义、计算方法
运动学方程
建立方法、求解及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意义及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表达式、意义及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表达式、意义及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的计算方法
03
热学基础
温度与热量
1 2
温度的定义和测量 温度是物体热度的量度,通常使用温度计进行测 量。温度的SI单位是开尔文(K)。
热量的定义和性质 热量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进行的能量转移。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
3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 么这两个系统之间也将达到热平衡。
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 光学和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通 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 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 实验技能。
课程地位
《大学物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 学习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对于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大学物理学》课程简介(计算机与信息)

《大学物理学》课程简介(计算机与信息)

《物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物理学》
英文名称:《Physics》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6学时,其中理论:102学时,实验:24学时
学分:7学分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教学目的:物理学是高等院校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
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

内容简介:物理学是以认识物质的基本属性,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
守恒定律、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恒定电流、稳恒磁
场、磁场中的磁介质、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等。

采取以课堂教学、教
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基本按小班方式上课。

采取计算机多媒体
辅助教学方式等。

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和课外阅读。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马文蔚,4版, 1999年。

参考书目:《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三慧, 2版, 1999年。

主讲教师:任社华副教授方涌副教授令狐昌勤副教授。

《大学物理》授课教案

《大学物理》授课教案
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计算、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 用
磁介质及其磁化
磁介质的分类、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铁磁质的 磁化机制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楞次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自感与互感
自感现象与自感系数、互感现象与互感系数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位移电流的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 义
电磁波及其传播
《大学物理》授课教 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力学部分 • 热学部分 • 电磁学部分 • 光学部分 •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 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课程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 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大学物理学》(上、下册),张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波粒二象性
介绍德布罗意波及其物理意义,讨论光的波 粒二象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的表现。
康普顿效应
阐述康普顿效应的实验现象及理论解释,探 讨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量子光学应用
简要介绍量子光学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 领域的应用前景。
07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评定方法
课堂表现
包括学生的到课率、课堂参与度、提问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方 面。
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反 映了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 剧烈程度。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 大学物理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 144授课学时:108实践学时:36学分: 8适用对象:机械类及相近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本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

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同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与内容第一部分力学.第1章运动学1.1 质点运动的描述1.2 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1.3 圆周运动1.4 相对运动基本要求:1.深入地理解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重要概念,深入理解质点的运动。

2.分析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方程。

3.明确圆周运动中角位移、角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加速度为恒矢量时质点运动方程的描写。

2.质点圆周运动的分析。

第2章牛顿定律2.1 牛顿定律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2.3 几种常见的力2.4 惯性参考系力学相对性原理基本要求:1.清晰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2.熟练掌握几种常见力。

3.掌握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大学物理-(含多场景)

大学物理-(含多场景)

大学物理是一门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物理学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课程。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物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设置大学物理课程设置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物理和进阶物理。

基础物理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内容,为学生奠定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进阶物理则包括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物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大学物理,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小组讨论、学术报告等。

课堂讲授是大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手段,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小组讨论和学术报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针对某一物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学术报告则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行文献查阅、综述撰写和口头报告,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实践环节大学物理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科研训练等。

实验教学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科研训练则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科研过程,提高科研素养。

四、考核评价大学物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能力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旨在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物理((一)(二)课程描述

大学物理((一)(二)课程描述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描述课程名称:大学物理㈠课程编号:0911xk05课程学分: 3 学时:54前期课程:高等数学课程简介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的必修基础课。

大学物理课程既为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又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学要求1. 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大学物理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理解,并且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2. 通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如通过对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的观察等途径,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带有物理本质的内容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运用理想模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定性分析研究和定量计算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与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联系工程实际应用的能力等。

3. 在理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精讲基本内容,有些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并要安排适当课时的习题课;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录像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尽量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与中学物理的衔接与过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和中学物理不必要的重复。

在与后继有关课程的关系上,考虑到本课程的性质,应着重全面系统地讲授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不宜过分强调结合专业。

教学内容(一)力学1.质点运动学2.质点动力学3.刚体的运动要求:力学是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学习大学物理其它部分以及许多后继课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力学基础,避免简单重复;要应用高等数学工具,在新的高度讲授力学概念和规律。

大学物理教育课程大纲范本

大学物理教育课程大纲范本

大学物理教育课程大纲范本第一章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介绍大学物理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探索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1.2 课程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原理和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1.2.2 技能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物理实验设计与进行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物理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

1.2.3 思维目标: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1.2.4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物理实验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审美情感。

第二章课程内容与安排2.1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1 物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运动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与理解。

2.1.2 物理实验与实践应用:包括物理实验的设计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

2.1.3 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前沿领域:介绍物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目前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2.1.4 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探讨物理学与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关系。

2.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学分课程,共分为16周。

每周安排3个学时,共48学时。

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第1周:物理学概述第2周:运动学第3周:力学...第14周:电磁学第15周:物理学实验第16周:课程总结与回顾第三章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3.1 教学方法3.1.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1.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培养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1.3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要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大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大学物理课程不仅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等的能力,本课程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和诚实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大学物理课程各教学班的教学共性是:(1)必须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教学大纲》要求;(2)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习题课、课后作业、演示实验操作、考试等;(3)教学手段包括:电子教案、实物演示和电子辅助课件演示、随堂录像插播等。

此外,各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风格、要求等不尽相同(见下表),请同学结合自身特点选择。

(每位教师的个人简介见http://211.71.70.120:8000网站中“教师简介”一栏)。

物理专业课

物理专业课

物理专业课摘要:一、引言1.课程背景2.学习目标二、物理专业课概述1.课程内容2.课程难度与挑战3.课程价值三、学习策略1.课堂参与2.课后复习3.实践与应用四、学习资源1.教材与参考书2.网络资源3.实验室与设备五、考试与评估1.考试形式与内容2.评估标准3.考试技巧与策略六、学习成果与展望1.知识与技能掌握2.学术与职业发展3.个人成长与收获正文:一、引言1.课程背景物理专业课是针对物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物理现象,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物理学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物理专业课概述1.课程内容物理专业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等。

这些内容是物理学的基础,对于深入学习物理学其他领域和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难度与挑战物理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如理论知识的理解、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等。

3.课程价值物理专业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中所涉及的原理和理论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策略1.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

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教师和同学,避免形成知识盲点。

2.课后复习课后要及时复习课堂内容,对于重点知识和难点进行深入理解。

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实践与应用课程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大学物理课程情况分析

大学物理课程情况分析

大学物理课程情况分析1. 课程简介大学物理课程是针对高等院校工科、理科及部分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3. 课程内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包括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部分。

经典物理学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声学等内容;现代物理学主要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学等内容。

4.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通过系统、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自学: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参考书,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考核方式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2.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6. 课程评价大学物理课程评价采用以下标准:1. 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物理学》、《大学物理》等。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物理实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 网络资源:提供在线课程、教学视频、习题库等,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

8. 课程改进1.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课程介绍大学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很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窗口。

能够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睛看世界,坚持真理,破除迷信。

大学物理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在使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由: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以及电磁学七个部分组成。

本课程课程代码为:090201本课程课程类别为:基础课,必修课。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理工科各类非物理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授课学时:本科化工类、轻纺类授课总学时为68学时,3.4学分,第二学期一学期完成;本科材料类、建工类、机械类、动力类、电子信息类授课总学时为100学时,5学分,分第二学期68学时,3.4学分和第三学期32学时,1.6学分两学期完成。

专科授课总学时为70学时,3.5学分。

本课程目前师资配备为: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助教10名。

本课程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占70%,作业及平时成绩占30% 。

本课程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基本教材:工业大学物理系编.《大学物理》(第一版). 大学. 2002.教学参考书:1、祁关泉等译.《物理学史》.教育.1986,3.2、何维杰,欧阳玉.《物理学思想史与方法论》.大学.2001,9.3、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高等教育.1986,2.4、鸿钧.《基础物理教程丛书》(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6,2.5、顾建中.《力学教程》.人民教育.1979.3.6、梁昆淼.《力学》(上、下册,修订版).人民教育.1980.1.7、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人民教育.1978.9.8、凯华.《电磁学》(上、下册).人民教育.1978,4.9、梁灿彬,光戎,梁竹健.《电磁学》.人民教育.1980,12.10、启钧.《光学教程》.人民教育.1981.6.11、母国光,若蹯.《普通物理学》(光学部分).高等教育.1965.11.12、章志鸣,元华,惠芬.《光学》.高等教育.2000,6.13、三慧.《大学物理学》(第一、二、三、四、五册).清华大学.1999.14、陆果.《基础物理学教程》(上、下册).高等教育.1998.15、[美]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极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科学技术.2001.16、邓飞帆,昆龄,王祖恺.《普通物理疑难问答》.科技.1984,7.17、华东师大普物研究室.《大学物理选择题》.工业学院.1987,10.18、[英]Toh kok Aun,Tan Sean Huat.《普通物理选择题》.科技文献.1985,6.19、师学院物理系电磁学教研组.《电磁学思考题解答》(上、下册).1980,4.20、仲麟,黄有兴.《电磁学解题指导》.科技.1982,5.21、曾燧.《普通物理思考题集》(第二版).高等教育.1983,7.22、建华,惠惠.《大学物理学重大难点专题辅导》.科技大学.1993,12.23、大学物理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教研室.《物理学习题集》(第一、二、三集).1980.4,1983.4.24、王发伯,仲罴,黄宁庆,罗维治等.《普通物理典型题解》.科技.1981,5.25、马文蔚等编.《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1993.26、 D. Halliday,R. Resnick,K. S. Krane.《PHYSICS》Fif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INC.2002.《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大学物理(University physics)二、课程编码090201三、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总学时100学时;5学分第二学期: 68学时;3.4学分。

第三学期: 32学时;1.6学分。

四、适用专业化工类、轻纺类68学时;材料类、建工类、机械类、动力类、电子信息类100学时。

五、编制者巨东,教授六、编制日期2005年6月10日七、课程开设的意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容的大学物理课,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因此,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工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高等学校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物理课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大学物理课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通过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八、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大学物理不仅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基础课,同时也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机原理、结构力学及电子、通信、机械类等多种课程的基础。

学习大学物理首先应在高中学完物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数学是大学物理课程问题解决的主要工具,所以应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开课。

大学物理知识及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工科大学各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比如,力学理论是建工、机械、能动等专业的专业课的基础理论,光学理论是通信、机械、计量等专业的基础理论,热学理论是化工、能动轻纺等专业的基础理论,电磁学是电子、通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原子结构理论是材料、化工、计算机等专业的基础理论等等。

九、教学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作业安排第一章质点的运动规律(12学时)1、主要容第一节机械运动的一般概念理解物理模型—质点,体会物理建模的思想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参照系、坐标系的概念,了解时间、空间的一些相关概念。

第二节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理解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能在直角坐标系熟练的建立运动方程,能根据运动方程计算速度、加速度,能计算平面运动时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第三节运动学量的积分关系能够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速度、加速度的函数形式)、初始条件确定质点的运动方程。

第四节相对运动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公式。

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概念,能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质点的动力学问题。

第六节力学相对性原理及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围了解力学相对性原理,了解“惯性力”的概念2、本章重点位矢、位移、运动方程和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求解一维动力学问题。

3、本章难点计算平面运动时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求解变力作用下质点的一维动力学问题。

4、本章作业 10道题第二章运动的守恒定律(10学时)1、主要容第一节功和能掌握功、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保守力做功特点及其保守力做功与相应势能之间的转换关系,能熟练计算一维变力的功,能熟练应用系统的势能;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质点系的动能定理、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第二节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冲量的概念,掌握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能熟练应用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平面力学问题,体会应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第三节角动量守恒理解角动量、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2、本章重点功、动能、势能、冲量、动量、力矩、角动量等概念,动量、机械能、角动量守恒定律。

3、本章难点势能、守恒定律的应用4、本章作业 10道题第三章机械振动(8学时)1、主要容第一节简谐振动掌握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能分析建立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能根据给定条件写出谐振动方程,能根据谐振动方程计算出任意时刻的速度、加速度;能根据振动曲线写出谐振动方程。

第二节简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掌握简谐振动的矢量图,能熟练应用矢量图求出谐振动相位。

第三节简谐振动的合成掌握两个同频率、同方向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了解两个不同频率、同方向的简谐振动的合成,了解“拍”的形成,了解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第四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2、本章重点谐振动方程、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振动相位的意义及其确定、同方向同频率振动的合成。

3、本章难点谐振动方程的导出与分析、振动的合成方法、旋转矢量图、相位的概念。

4、本章作业 8道题第四章机械波(10学时)1、主要容第一节波的基本概念理解简谐波的形成条件,理解横波、纵波、波面、波线的概念,掌握波长、波的周期、波动相位、波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二节简谐波的描述——波函数掌握由已知质点的振动方程得出平面简谐波波函数的方法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能区分波形图和振动图线。

第三节波的能量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的概念。

第四节波的干涉理解波的迭加原理和波的干涉条件,掌握相干波迭加后的加强和减弱条件,熟练计算相位差和波程差。

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和特点,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第五节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了解惠更斯原理对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的解释。

第六节声波了解声波的基本概念(声压、声强、声强级、响度),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七节多普勒效应了解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及其产生原因,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2、本章重点波函数,波的图象、波的干涉。

3、本章难点波动图、波函数、驻波4、本章作业 8道题第五章波动光学(12学时)1、主要容第一节光的本性了解光学的发展简史,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二节光的干涉原理理解相干光的获得方法,掌握光程的概念及光程差与相位差之间的关系,熟练计算有介质时的光程和光程差。

第三节光的干涉实验能分析确定氏双缝、薄膜干涉、劈尖、牛顿环的干涉图象,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了解劳埃得镜的干涉原理,掌握半波损失的条件。

第四节光的衍射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了解衍射分类第五节单缝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掌握分析单缝衍射条纹分布规律的方法,了解圆孔衍射及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会分析缝宽及波长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