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制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制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空军及其联合工程师开发的一种全球性导航卫星系统。

其系统采用24颗组成的卫星和地面控制系统,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在地球上的任意一个位置精确定位,并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息。

GPS技术在航空、航海、地质勘探、交通、港口、森林、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也被广泛应用在个人导航和定位服务中。

然而,GPS测量并不是绝对精确的,其误差并非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误差通常来源于多方面原因,包括信号传输路径变化、卫星时钟偏差、天气因素、大气层对电磁波的影响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GPS测量的误差以及精度控制的方法。

GPS测量误差分析GPS测量的误差包含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两种。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误差进行阐述。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通常是由于硬件、信号处理软件、大气层对电磁波的影响、地形等多个因素造成的,这种误差对GPS定位的质量影响比较大。

首先,显著的系统误差是授时误差,也称卫星钟偏误差。

卫星钟的时钟本身并不存在任何误差,但因为在一个卫星的非常遥远的地方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到的距离信号时延无法回溯到发射时刻,因此造成了卫星钟的时间和GPS接收机的本地时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这种误差需要在GPS测量的计算中去除。

其次,由于GPS信号送达接收机时,需要经历从卫星到地球的电离层以及大气层的衰减,其中电离层和大气层对信号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们感应和反射天体中微弱的信号,改变了它们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因此,大气层中的悬浮物和电离层的电动特性将导致接收信号延迟、频移和相移的不同。

此外,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还有多普勒效应、多径效应、卫星几何分布和电离层穿透等因素。

在实际GPS测量中,为了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需要进行多角度测量,尽量避免信号被干扰的情况。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不同,随机误差是没有规律的,即纯随机的误差。

它通常源于金属物体、建筑物、树木叶子等散射物的反射作用,以及接收机、信号传输路径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2、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图根控制点。

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

3、一级、二级、三级平面控制点及等外高程控制点,适用于布设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基础,可以作为图根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碎部点数据采集的起算依据。

4、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进行。

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5、有条件采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

6、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

表17、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

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01m。

《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01m。

8、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将图根点和碎步点加上:表3 GNSS 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注:①一级GNSS控制点布设应采用网络RTK测量技术;②网络RTK测量可不受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③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缩短至表中的2/3,边长较差应不大于2cm。

9、RTK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时,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指定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

10、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a)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b) 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c)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d) 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e) RTK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测量技术总结测量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累和创新所形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测量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为各种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科学及技术领域中,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

从传统的地形测量到工业控制水平的自动化测量,在人类生产活动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展和深化,人们也对测量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在地形测量领域中,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优点已经成为主流的测量工具。

GPS技术大大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精度,从而更好地支持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在交通工具导航、地震预警和无人机等领域,GPS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同时,基于GPS技术的卫星遥感技术更是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成像,实现对地球表面的高精度观测,为地质、生态、农业、水利等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在工业领域,测量技术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光学定位器、激光距离计等,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可得到高精度测量和自动化控制。

同时,在自动化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领域,测量技术也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被广泛应用的测量技术还包括光学成像、声学成像、红外成像、量热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建筑工地、地质勘探、人体健康检测和环境监测等也是测量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

除此之外,测量技术也是一门涉及到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

测量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之前,需要进行足够的理论研究和算法优化。

仪器的制造需要物理学、机械学和电子学的知识及其制造技术的支持。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则使测量技术走向数字化,测量结果实现了实时和在线共享。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测量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关键技术之一,为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是由于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活动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化,我们的社会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成果分析

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成果分析

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成果分析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成果分析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以下称《规范》)的要求,从三大部分去的评估与分析测量成果即:基线质量检核,外业成果质量检核和平差成果分析三大部分。

1.基线质量检核:在基线质量检核前应该先明确外业控制测量所要求达到的等级。

根据《规范》规定各等级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以下公式表示:Ó=[a2+(b·D)2]1/2 其中,Ó-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误差系数D-相邻点的距离,KM《规范》中规定在进行C级以下各级GPS网解算中,15KM内的基线,须采用双差固定解。

15KM以上的基线允许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结果。

一般GPS 商用软件在进行基线处理前要对基线处理进行设置。

GPS处理软件默认的双差固定解合格基线方差比(ratio)大于3.0,一般说来在基线10公里以内,基线方差比满足此条件,可以认为是符合《规范》中等级网的测量要求的。

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其中误差也相对会有所增加。

如果仅作为加密控制,或者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对方宽条件,例如方差比为2 .0,这都是符合《规范》规定的。

2.外业成果质量检核外业质量检核是确保预期平差精度要求的重要环节:(1)重负基线边检核。

在C级以下各级GP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应小于相应级别规定精度的2√2倍。

而其中任一时段的结果与各时段平均值之差不能超过相应级别的规定精度。

(2)同步环闭合差检核。

《规范》中对同步闭合环的要求为Wx≦√3/5ÓWy≦√3/5ÓWz≦√3/5Ó各级同步环闭合差规定表如下:等级限差类型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 2.0 3.0 6.0 9.0 9.0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3.0 5.0 10.0 15.0 15.0例如,静态处理软件3.0中采用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作为同步环的检核指标,当要求的控制网为四等控制网时,同步环的的限差应该在10ppm以内。

浅析GPS控制测量技术要点和方法

浅析GPS控制测量技术要点和方法

浅析GPS控制测量技术要点和方法发表时间:2013-01-09T17:41:41.9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11月Under供稿作者:周艳国[导读] 引入保险机制,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周艳国(广东省东莞市 523990)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某道路工程测量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GPS控制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方法。

关键词:GPS 道路控制测量1 GPS控制测量GPS控制测量工作与经典大地测量工作相类似,按其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其中: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即观测站址的选择)、建立观测标志、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

如果按照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则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技术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处理。

2 工程概况与GPS点的布设实施某道路工程是贯穿南北城区的重要通道。

该线路工程全长约16公里。

本工程基础平面控制采用GPS测量,按照《城市道路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中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标准实施。

以城市C级卫星定位控制点C213、C219、C214、C145、C260、C134、C143、C135、C124、C218等10点,作为平面控制网起算依据。

道路平面控制网由两个等级组成,一等为卫星定位控制网,二等为精密导线网,并分级布设。

本次工程设计GPS网的精度为一等,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沿线路走向布设GPS点,GPS网采用边连式,组成网中的基线有一定数量的多余观测,以增强成果的可靠,取C213、C219、C214、C145、C260、C134、C143、C135、C124、C218等10点作为GPS控制网的起算点,以取得了可靠的坐标转换参数。

考虑到线路的具体情况,带状大地四边形锁的形式被选择为GPS首级网拟布设形式,要保证控制点分布均匀,相邻边长之比小于1/2。

gps测量实训总结

gps测量实训总结

GPS测量实训总结1.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通过使用卫星信号来计算地球上某一点的准确位置。

在GPS测量实训中,我们通过实地操作和数据处理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准确性评估和误差抑制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对我们在GPS测量实训中的学习过程和经验总结进行概述。

2. 实训目标本次GPS测量实训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了解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GPS数据的处理和误差抑制方法,以及学会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设备进行实地测量。

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GPS测量的原理介绍、GPS信号接收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实地测量操作等。

3. 实训过程3.1 GPS测量原理介绍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设备组成。

卫星发送精确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这些信号并测量到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通过这些数据来计算位置。

我们了解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GPS信号的传播规律。

3.2 GPS信号接收和数据记录在实地操作中,我们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设备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数据。

通过设置测量参数、选择测量点和启动测量,设备能够接收到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我们学会了正确操作GPS测量设备,有效接收GPS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在数据记录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首先,我们导入记录的GPS数据到计算机软件中,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编辑和转换等操作。

然后,我们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和误差抑制,减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最后,我们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生成测量报告并进行准确性评估。

3.4 实地测量操作实地测量操作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操作,并使用GPS测量设备记录测量点的位置和坐标。

通过实地测量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GPS测量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篇1实习目的:工程测量是测量学教学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和实验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环节。

通过测量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通过测量教学实习可以将已学过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综合起来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和实验环节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技能,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还可以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践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和要求:1、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2、能独立组织与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观测值和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3、能熟练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地形图。

4、能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并能够绘制道路纵横断面图。

5、能场地平整的测量工作,并计算工程土方量。

6、能运用极坐标法计算放样元素,并运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点位放样。

7、高程测设。

实习组织: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2~3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

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设组长1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负责借还和保管本组的仪器设备,负责本组实习,监督考勤工作,保管本组的测量成果资料。

实习过程中各组要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每项工作要求由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注意提高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GPS测量知识总结

GPS测量知识总结

1.截止高度角Elevation mask angle &&采样间隔在GPS测量中,为了屏蔽遮挡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所设定的蔽遮高度角,低于此角视空域的卫星不予跟踪。

GPS测量中默认为15度。

理论和实践表明:随着卫星高度角的降低,卫星信号的信噪比也随之减小。

小于30度时,信噪比随高度角降低而急剧下降,特别是在L2频率上更加明显。

另外,高度角越小,容易获得较小的PDOP,但是对流层影响显著,测量误差随之增大。

在外业观测时,高度角设为15度,保证观测的数量;在内业数据处理时,改变高度角为18度,提高卫星信号的质量。

一般GPS静态数据采样间隔默认为60,所谓历元间隔为基线处理时,软件从原始观测数据中抽取数据的间隔。

接收机在静态测量观测时,设置为5S的频率,但在内业处理时,高密度的观测数据通常不能显著提高基线的质量。

为提高基线处理的速度,可以增大数据处理的采样间隔。

通常对于短边,且观测时间较短,可适当缩小采样间隔;对于长边则要增大采样间隔!2.改善基线质量的方法1)使用较为准确的坐标作为起算点,如与已知的IGS跟踪点联测,获得分米级以上的地心坐标。

2)删卫星、截时段、改变截止高度角3)改变其他控制参数,如对流层电离层模型等3.GPS网平差观测值:基线向量及精度误差信息结果:待定点坐标、其他待定参数、各类精度指标如误差椭圆等作用:发现剔除粗差,确定待定点坐标及参数无约束平差是在一个控制网中不引入外部基准,不产生控制网非观测引起的变形和改正,可检查是否存在粗差以及网平差的自身精度;约束平差是设定已知点,将平差结果进行强制性符合。

4.GPS周GPS周(GPS Week)是GPS系统内部所采用的时间系统,表示方法:从1980年1月6日0时开始起算的周数加上周内时间的秒数。

2004年5月1日10时5分15秒的GPS周:第1268周,第554715秒,GPS周记数(GPS Week Number)为1268 6,第554715秒。

浅析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摘要:GPS技术被应用于测绘工程领域,使计量工作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改善,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在进行具体的测量时,必须了解GPS技术在测量中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条件,结合工程场地的地形条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保证其精度和工作效率。

基于此,下文将对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测绘工程;有效应用1 GPS原理分析GPS在实际工程之中的测量原理相对来说较为简便,其主要是借助高轨测距原理,将测量点位以及空间卫星之间的距离作为基础性观测点,之后对相应的观测信息展开测量。

在通常状况下,其会使用伪距测量以及载波相位测量这两种形式来接受相应的观测量。

其中,伪距测量就是在依据信号接收设施所获取的信号来对观测站点以及空间卫星之间的所处距离展开计算分析,以此实现工作人员可以获取基础性的观测量数据,但是这样一种技术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进程中,存有较多的缺陷,容易产生测量误差问题,这就容易导致GPS空间卫星以及接收设施无法保持一致性,因此现阶段,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的进行,很少会使用这一技术来展开工作。

而载波相位技术则是经由对GPS载波信号传输渠道的测量传播路径展开确定,此种方式与伪距测量的信息相对比来看,载波相位的完善性与精准度更加良好,因此在现阶段工程测量中,载波相位技术的使用频率更高。

2 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GPS测绘技术经历了持续的发展过程。

起初,GPS主要用于军事领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设备的逐渐普及,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民用领域。

在测绘工程中,GPS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点定位到差分GPS、实时动态定位等多个阶段,不断提升了定位的精度和效率。

随着卫星系统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拓展,为现代测绘工程提供了强大支持。

3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特点(1)定位精度高。

D级GPS控制测量专业技术总结

D级GPS控制测量专业技术总结

D级GPS控制测量专业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编写者: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者:年月日桂林市七星区GPS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一、测区概况七星区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北至迭彩区,南至 穿山公园,西至象山区,东至桂林环城公路。

测区内平均高程为海拔150米。

测区房屋较多,通视不是很好。

但测区平坦,交通便利,便利了测绘工作的开展。

测区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东经110°17' 49" - 110°19' 57",北纬25°15' 50" - 25°18' 00" 之间。

二、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1、《GPS 与数字化测图实习指导书》2、本次实习《技术设计书》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4.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CH2001-92)。

城市各级GPS 控制网平均边长 表1(单位:km )等级 C D E 一级 二级 平均距离 10~15 5~10 2~51 〈1城市各级GPS 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表2等级 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b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 10 5 1/120000D 10 10 1/80000E 10 20 1/45000 一级 10 20 1/20000 二级 15201/10000表3:级别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 相邻点间平均距离 /km 水平分量 /mm 垂直分量 /mmB5 10 50 C 10 20 20 D 20 40 5 E20 40 3三、坐标系的选择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1°,测区投影分带为6°带的第19带,3°带的第38带。

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平面坐标系统选用WGS-84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

横轴加常数500000m。

GPS的约束平差选择桂林本地的自建坐标系统和无大地水准模型的椭球,卫星星历采用广播星历。

GPS静态控制测量报告

GPS静态控制测量报告

GPS静态控制测量报告GPS静态控制测量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高精度测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地面上安装GPS接收器,并获得一定时间范围内的GPS观测数据,以确定测量点的空间坐标。

本报告旨在对GPS静态控制测量进行详细说明,并分析测量结果。

一、测量目的和背景本次测量的目的是确定目标测量点的精确坐标,以便在地理信息系统或工程项目中使用。

通过GPS静态控制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空间坐标,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测量原理和方法1.GPS系统原理:GPS系统是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器组成。

卫星发射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使用三角定位原理,可以确定测量点的三维坐标。

2.测量方法:测量前需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准点,并在测量区域内布设控制点。

接收器安装于控制点上,定时记录卫星信号,以获得足够的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可根据测量要求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收集到的观测数据通过专门的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测量点的坐标。

三、测量器材和工具1.GPS接收器:高精度的GPS接收器,包括天线和数据记录器。

接收器应具备双频测量能力,以提高测量精度。

2.三脚架或测量支架:用于安装GPS接收器,保持接收器的稳定。

3.电源和数据传输设备:为接收器供电和数据传输,可以使用电池或外部电源。

四、测量过程和数据处理1.安装接收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布设接收器,确保接收器安装稳固。

2.数据采集:启动接收器,开始数据采集。

采集时间应该足够长,以获得稳定的测量结果。

同时,还需记录气象条件、接收器状态等相关信息。

3.数据传输和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处理软件会根据测量原理和数据质量对数据进行修正和筛选,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五、测量结果和精度分析通过GPS静态控制测量得到的结果是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

根据测量要求和测量条件的不同,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甚至亚亚米级。

GPS测量原理知识点总结

GPS测量原理知识点总结

简答题:1、1954年北京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ITRF坐标框、WGS-84坐标系的定义,以及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P22—P26定义: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CGCS2000是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

原点在地心,Z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IERS)参考级(IRP)方向,X轴为IERS的参考子午面(IRM)与垂直于Z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轴与Z轴和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参考椭球采用2000参考椭球。

ITRF框架实质上也是一种地固坐标系,其原点在地球体系(含海洋和大气圈)的质心,以WGS-84椭球为参考椭球。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

对应于WGS—84大地坐标系有WGS—84椭球。

区别:1.北京54,CGCS2000,WGS84,ITRF坐标都是是大地坐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纬度坐标,但是它们基于的椭球体不同。

2.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常规的大地测量技术建立的二维参心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三维地心坐标系统。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一个地心参考框架。

WGS-84坐标系原点是地球的质心,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

联系: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包括不同参心大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心大地坐标系与地心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以及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等。

所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为什么说确定整周模糊度是载波相位测量中的重要问题?确定整周模糊度有哪些方法?P63—P64原因:整周模糊度(ambiguity of whole cycles)又称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

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航海、地质勘探、测绘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GPS测量中常常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因此,对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进行分析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类型。

主要的误差类型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偏移误差、信号传播速度误差、多径效应、大气延迟误差和钟差等。

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分析:1. 天线相位中心偏移误差:天线作为GPS接收机的输入端,如果天线的相位中心与接收机定位点不重合,就会引入相位中心偏移误差。

这会导致测量结果在高程方向上产生偏差。

为了控制这种误差,可以通过校准天线相位中心来减小误差的影响。

2. 信号传播速度误差:GPS测量是基于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来计算距离的,而信号传播速度的误差会导致距离测量的偏差。

这主要与大气密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差分GPS技术,通过同时观测一个已知坐标点上的控制接收机与流动接收机接收到的GPS信号,从而减小误差的影响。

3. 多径效应:多径效应是指GPS信号到达接收机时,除了直射路径外,还经过了其他路径的反射导致信号时间延迟。

这会导致距离测量的误差。

为了控制多径效应,可以选择开阔的测量环境,避免信号反射,或者采用自适应滤波等技术来抑制多径干扰。

4. 大气延迟误差:大气延迟误差主要是指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折射效应而导致的误差。

这会引起距离测量的偏差。

为了减小大气延迟误差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接收多个卫星信号来进行差分定位,从而减小误差的影响。

5. 钟差:GPS测量中的时钟误差会导致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量测量的误差。

为了控制钟差误差,可以利用差分技术进行校正,或者采用精密的时钟来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针对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gps测量实训总结

gps测量实训总结

gps测量实训总结
在GPS测量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
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GPS测量实训让我对全球定位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训中,我学
会了如何使用GPS设备进行测量,包括设置测量参数、选择测量点、记录数据等。

我还学习了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GPS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今后的工作
和学习都将有很大帮助。

其次,实训中我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分工
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达到更好的测量效果。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通过这次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测量过程中,我遇到了
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测量精度不够高、数据处理出现错误等。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GPS测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技能水平。

总的来说,这次GPS测量实训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兰州交通大学gps实习总结

兰州交通大学gps实习总结

兰州交通大学gps实习总结兰州交通大学gps实习总结GPS测量技术总结一、实习目的GPS静态测量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

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

学会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实习安排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略)第二组组长:孙瑞第二组组员:张凯郑聪旺郭高孙前亮赵勇智王力赵宝铎陈建玺赵亚强田斌1.2实习任务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组为11人),分3组。

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

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级别固定误差(mm)平均边长(km)比例误差系数(mm)E≤100.2~5≤20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2个时段。

1.3测量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4测区概况本测区为本校九教东西方向的荒地,那里有许多施工剩下的土堆地形复杂1.5GPS网的布设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

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

GPS测量技术报告

GPS测量技术报告

GPS控制测量技术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熟练掌握GPS静态定位的外业观测、基线解算、GPS网平差的技术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GPS接收机的基本操作知识,能够利用GPS接收机进行实际作业,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随机软件和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GPS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测区概况本测区为在测区内布置的控制点选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视野周围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避免GPS信号被遮挡或吸收,尽量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米,同时要尽量覆盖该测区,有利于其他传统测量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三、仪器设备和软件GPS控制测量采用Ashtech locus单頻接收机,其静态精度为:静态基线±(5mm +1ppmD)高程±(10mm+2ppmD)平面精度要求:0.020m + 1ppm高层精度要求:0.040m + 2ppm内业采用Ashtech Solution专业处理软件(包含数据传输、基线向量处理、GPS 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四、控制网的布设与观测1、GPS布网利用GPS测量的优点,实测GPS控制点6个,其中已知点2个,未知点4个,组成最小同步环15 个,测站数6个,总的基线数15个,复测基线数35个,符合规范中的要求。

2、GPS观测在实际外业观测过程中,使用3台Ashtech型GPS接收机,同时在三个GPS 点上进行观测, 有效观测卫星数≥4颗, 时段长度≥30分钟,当三台接收机都达到5km时才可以搬站。

时间, 以保证观测精度。

在观测过程中三台接收机如果出现其中一台没电时,应立即更换电池,重新设置观测。

丈量天线高度,用斜高,均从天线的三面丈量三次, 在三次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在观测过程中, 自始至终有人值守, 并经常检查有效卫星的历元数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及时通知其它两台仪器, 延长时段3、补测重测第一周观测数据由于卫星接受信号不好,造成基线处理后无法达到精度,平差也无法进行,数据无法使用,所以进行重测。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分类号:教材新校区控制点测量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编写单位名称:11 土管01班第三组2013年1 月6 日编号:01密级:秘密、测区概况本次实习要求通过GPS定位测量综合训练,掌握布设GPS控制网的方法,培养自身的测量能力,熟悉GPS技术。

能使用GPS 进行静态数据的采集并且数据处理,可以完整的整理出坐标数据。

本次实习的范围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黄金校区,先布设E级GPS控制网,在测区内布设了5个GPS空制点,再进行GPS控制测量。

黄金校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是一个基本无干扰的测区,所以此次实习较为简单。

二、作业依据1、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 、CJJ 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 、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 、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 、CJJ 8-85 《城市测量规范》三、坐标系的选择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本次实习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此次测量任务利用分布在第三食堂和校门口两个已知点,经过对这两点的分析可知,这两点的坐标系统与此次测量所用坐标系统相同,点位保存完整,精度及等级也能达到本次测量要求,无需进行换带计算。

只需将此已知数据引入测区即可。

四、作业流程1 、仪器设备和软件GPS空制测量采用3台中海达双频GPS接受机(标称精度5mm+1pmmD, D以Km计),为双頻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静态基线±( 5mm +1ppm)D高程±( 10mm+2ppm)D中海达GPS测量系统配备有星历预报软件(可预报30天内测区各测点一天24 小时的卫星分布状况及健康状况)、solution 后处理解算软件(包含数据传输、基线向量处理、GPS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空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2、E级GPS网的设计和观测(1)GPS布网充分利用GPS测量的优点,实测GPS空制点5个,其中已知点2 个,未知点3 个,组成最小同步环3 个,多边形异步环3 个(计算选取)。

GPS总结

GPS总结

名词解释卫星射电干涉测量:利用GPS卫星射电信号具有白噪声的特性,由两个测站同时观测一颗GPS卫星,通过测量这颗卫星的射电信号到达两个测站的时间差,可以求得站间距离。

多普勒定位法: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利用GPS卫星较高的射电频率,由积分多普勒计数得出伪距差。

原子时:1967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采用铯原子零场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跃迁辐射频率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这样长度的秒,定义为原子时秒,以此为基准的时间系统,称为原子时。

世界时;是以平太阳时为基准的。

它基于假想的平太阳,是从经度为0°的格林尼治子午圈起算的一种地方时,这种地方时属于包含格林尼治的零时区,所以称为世界时。

参考站: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填空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投影方式:横轴墨卡托投影VDOP代表?:垂直分量精度因子HDOP代表水平分量精度因子解答题。

简述GPS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优点有哪些?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地心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

天球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天球球面坐标系如何表示空间点位置?原点位于地球质心O;Z 轴指向北天极 Pn;X 轴指向春分点r;Y 轴在赤道面内由Z、X 轴右手法则构成。

简述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固定极天球坐标系的区别?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 轴指向瞬时地球自转轴方向,X 轴指向瞬时春分点,Y 轴按右手坐标系构成。

结论:瞬时极坐标系方便坐标系相互变换;但不是惯性坐标系。

原点位于地球质心,以质心力学时2000.1.15为标准历元(J2000.0)的瞬时地球自转轴和春分点方向作为Z 轴和X 指向,Y 轴按右手坐标系构成取向。

称协议天球坐标系。

结论:坐标轴指向是固定不变,其与瞬时极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可以通过岁差与章动两次旋转变换来实现。

GPS控制测量

GPS控制测量

GPS控制测量测量工作必须遵循“有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的原则。

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

控制网又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测定点的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点的高程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目前,数字化成图的外业控制测量一般分为GPS首级控制测量和全站仪导线测量及水准测量。

(一)GPS控制测量概述GPS控制测量,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建立测站标志、埋石、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

按照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大体分为几个阶段: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选点与埋石,外业观测,成果检核,数据处理,编制报告。

GPS测量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的工作,实施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对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等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

因此,对其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为了满足实际的要求,GPS测量作业应遵守统一的规范和细则.GPS控制测量与GPS定位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GPS接收机硬件与软件的不断改善,将直接影响测量工作的实施方法、观测时间、作业要求和成果的处理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将GPS控制网依其精度划分为A、B、C、D、E等不同级别,表6列出了它们的精度和标准。

本章主要讨论其中的C、D和E级网的布设和观测.表6 GPS网的精度标准表7 GPS各等级网的基本技术要求(二)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收集和分析测区经济地理等情况以及已有的测绘成果成图资料通过对已有控制网测设数据及成果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可获知控制网的质量情况,所设置的坐标系和高程、中央子午线位置以及起始点坐标、起始方位角等基本数据。

以决定是新建还是改建、扩建控制网时的参考。

踏勘已有控制点标石的完好情况以便加以利用。

测区的气象、地址、交通等情况对于选点、埋石及制定观测计划也很重要,1:1万国家基本图及大比例尺地形图对于图上设计、实地选点、野外作业时必不可少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路桥集团叙永至古蔺高速公路A合同段第四分部控制测量技术总结A合同段第四分部二0一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目录1概述1.1工程概况1.2技术规范1.3 技术依据2测量实施2.1 测量准备2.2控制点选点2.3控制点埋设2.4、数据采集2.5、数据传输2.6、预处理2.7、基线解算2.8、GPS网平差3提交资料附件1 控制点成果表附件2 控制点示意图附件3 平差报告附件4 控制点点之记附件5 GPS观测手薄四川路桥集团叙永至古蔺高速公路A合同段第四分部控制测量技术总结1、概述1.1、工程概况叙永(震东)至古蔺(二郎)高速公路A合同段第四分部地处德耀镇集美村四组至德耀镇集美村1组之间,里程为K9+670~K15+819,全长6146米。

该段地形属于盆周山区向云贵高原北部过度地带,整个区域内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沟谷纵横。

标段范围内有桥梁、路基、隧道、涵洞等工程,为了方便以后施工需要依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在标段范围内布设施工控制网。

范围内大部分为水田旱地,呈台阶状,大部分控制点只能布设于旱地田埂边。

测区范围内只有有一条土质机耕道贯穿,机耕道路面窄,路面质量差,交通不方便;另外由于地形复杂为测量选点增加了难度,测量通视条件较差,因此不宜采用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宜采用GPS静态测量进行首级控制测量。

整个标段呈带状分布,里程较短,面积较小,可以视作平面,对控制点进行了三维无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和高程拟合。

1.2、技术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公路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JTJ_T_066-1998)1.3、技术依据根据业主提供的G09、G10、T55-1、T55-3进行GPS控制测量,其中G09、G10、T55-3在解算时将平面坐标和高程一并带入解算,T55-1则只将平面坐标带入解算。

平面坐标系为业主提供的工程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5°、投影面高程0米),高程基准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要求,本次GPS静态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为四级GPS控制测量,然后根据首级控制点利用RTK技术采集施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采集施工控制点时不少于30秒。

2、测量实施2.1、测量准备1、人员配备测量技术员4人,路桥隧技术员4人,中海达HGO平差软件。

2、仪器设备中海达导航技术公司的华星A8共2套5台,2台工作用车,控制点桩位开挖及埋设工具。

2.2控制点选点A合同段第四分部范围内水田、旱地较多,且地势陡峭,选点难度较大,均按照下列要求进行选点:1、每2公里至少要有2个GPS点通视;2、控制点点位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3、点位应选在基础稳定,并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4、点位要便于安置GPS接收设备和全站仪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没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否则应绘制点位环视图;5、点位附近没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50m;6、点位应利于公路勘测放线与施工放样,且距路线中心线不宜小于50m,并不大于300m。

对于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隧道等还要考虑加密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根据现场地形及沿线工程分布特征,共布设首级控制点16个,施工控制点8个。

2.3、控制点埋设按照业主的要求共布设了首级控制点16个,施工控制点8个,均用开挖工具现场开挖成型,然后现场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混凝土桩上部为30×30cm,下部为40×40cm,长50cm,其中心点位置用刻有十字标记的Φ16钢筋进行标识,钢筋长45cm,具体形状见下图。

2.4、数据采集4个已知控制点,16个首级控制点,共20点,投入4台GPS,每次测量4个点,一个时段完成后移动2台GPS到下面待测量控制点上,依次类推。

每次测量时间至少60分钟。

采集的数据则自动记录在GPS接收机的内存模块里;在测量时测量技术员需记录每站的起止时间以及量取天线斜高,同时现场填写点之记及GPS测量手薄。

2.5、数据传输在测量的当天晚上,用专用数据线将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连接,将存储在GPS内存模块里静态测量数据文件拷贝至计算机,并根据仪器编号命名并存储。

2.6、预处理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时确定数据文件格式为中海达导航专用数据格式ZHD,然后将所有数据文件导入中海达HGO平差软件中并输入每站的站名及天线斜高。

2.7、基线解算在基线解算时要先剔除观测时信号间断引起的数据,星座变化引起整周未知数增加的数据。

待基线向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基线向量网平差。

2.8、GPS网平差平差后求得各GPS点之间的相对坐标差、高程差,加上基准点的坐标高程,求得各GPS 点的坐标以及高程。

具体计算参数及误差分析详见附件3平差报告。

3、提交资料:技术总结1份附件1 控制点成果表附件2 控制点示意图附件3 平差报告叙古高速A合同段第四分部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坐标系统1.1 坐标系统名称北京541.2 基准参数1.3 投影参数M0= 1.00000000投影比率H=0.0000投影高Bm=0投影面的平均纬度B0=0:00:00.00N原点纬度L0=105:00:00.00E中央子午线N0=0.0000北向加常数E0=500000.0000东向加常数2三维无约束平差2.1 平差参数2.2 自由网平差坐标3 二维约束平差3.1平差参数3.2 平面距离平差值0331079.205316858GF4GF140.84030.0026-838.96280.0023839.95630.00351: 238638GF5-90.61340.0028287.52180.0022301.46240.00351: 85433GF8GF594.65850.0028-1192.49920.00261196.25020.00381:316906GF1026.61480.00351002.81890.00331003.17210.00481: 209869GF11GF10177.16830.0035-248.60050.0027305.27170.00441: 69560GF13257.82600.0062697.68640.0037743.80150.00721:102808GF15T55-1949.24760.0024774.38270.00221225.04680.00331:3729813.3平面坐标站点北向(x)/中误差(m)东向(y)/中误差(m)中误差ﻫ(m)误差椭圆E(m)F(m)ET(度:分:秒)G093106056.3430*****563184.9210*****G103105492.1870*****563495.1860*****GF13105669.78270.0023563602.73170.00250.00340.00250.002369:56:32GF103105470.28530.0046566924.53450.00400.00610.00470.0039161:29:59GF113105293.11700.0045567173.13500.00370.00580.00460.0036169:45:18GF123105696.98720.0044567448.56670.00370.00570.00450.0036163:03:31GF133105550.94300.0062567870.82140.00450.00770.00630.0044166:40:25GF143105428.09830.0034568554.21470.00320.00470.00350.0031145:52:23GF153105203.75040.0024568892.11930.00220.00330.00250.0021149:04:12GF163105463.27540.0021569716.20820.00200.00290.00220.0019139:20:09GF23105737.35350.0022563763.91930.00240.00330.00250.002271:24:37GF33105521.32160.0031564198.47570.00300.00430.00310.002926:18:05GF43105620.00564441.60.0020.000.00300.00223:16: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8.942430945941852GF53105538.32900.0037564729.21630.00320.00490.00370.0032159:48:05GF63105581.37630.0037565152.78410.00330.00490.00380.0032158:51:10GF73105593.65850.0044565658.95760.00390.00590.00450.0039162:37:30GF83105443.67050.0040565921.71550.00350.00540.00410.0035165:45:56GF93105443.41040.0043566273.27670.00360.00560.00430.0036166:20:57T55-13106152.9980*****569666.5020*****T55-33105683.4940*****570133.6220*****4 高程拟合4.1 平差参数迭代次数2参考点G09拟合方程H = H0 + A + B * x + C * yA32.6373B(北斜坡)46.647 ppmC(东斜坡)-3.851 ppm4.2 高程拟合坐标站点高程(m)高程中误差(m)G091101.9210G101098.5980GF11060.23190.0021GF10940.58900.0022GF11970.88040.0020GF12852.78330.0020GF13929.62570.0031GF141046.18250.0024GF15951.25620.0028GF16813.65680.0029GF21035.16700.0021GF31029.01030.0020GF41018.01170.0019GF51025.50880.0018GF61008.89060.0018GF7964.33710.0018GF8970.10210.0016GF9947.64620.0016T55-1717.08980.0033T55-3725.3560附件4 控制点点之记附件5 GPS观测手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