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五章:地貌
地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地貌:又称地形,指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内营力:指地球内能积累与释放引起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它不仅形成地表基本起伏,还影响外营力的作用性质与强度。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垂直、水平、褶皱和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
外营力:指在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受大气、水的运动及生物作用产生的营力,它对于塑造各种中、小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外营力作用通常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
气候地貌学:主要研究受气候控制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
(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构造地貌学:是研究地貌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向斜山、单斜山、背斜谷和向斜谷等,称为静态构造地貌,或称次生构造地貌。
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为动态构造地貌,或称活动构造地貌。
岩石地貌学: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外力剥蚀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沉积地貌学:根据沉积物的成因和结构来研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沉积地貌学。
应用地貌学:是应用地貌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与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和规划有关问题的学科(与国民经济建设、生产建设紧密结合)。
地貌学的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1)人作为地貌营力,其无意和有意(规划)对地貌过程和地貌的影响;2)资源评价,工程建设与规划。
、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变为松散的碎屑物,这种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为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叫风化。
残积物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以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它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但是其化学成分与母岩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又称残积相堆积物,是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一种成因类型。
、在垂直剖面上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这些残积物所组成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
地貌的名词解释
地貌的名词解释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构成要素的总和。
它是由地壳构造、气候、水文系统以及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演变形成的。
地貌可以分为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两大类。
一、陆地地貌1. 山地山地是地壳的隆起部分,通常由一系列山脉组成。
山地的形成与地壳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常见的山地类型包括抬升山脉、折叠山脉和火山山脉等。
山地具有陡峭的山脊和峰峦相连的景观特点。
2. 高原高原是大面积地相对平坦的地貌类型,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区。
高原通常由岩石、石灰岩等硬质材料构成,逐渐被河流或冰川侵蚀形成。
高原地貌常具有缓坡、平台和河谷等特征。
3. 平原平原是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的地貌类型。
平原地貌通常被河流冲积或海波沉积物覆盖,具有较高的肥力和适宜农业发展的条件。
平原还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岩沉积形成。
4. 河谷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具有V形的剖面和曲折的走向。
河谷多见于山地和高原地区,河水在长时间的侵蚀下形成了峡谷、峡湾等景观。
5. 湖泊湖泊是由多种地质、构造和气候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湖泊地貌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堰塞湖、断陷湖和火山湖等。
湖泊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海洋地貌1. 海岸海岸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沉积地貌和冲积地貌等。
海岸地貌受海浪、潮汐、风和河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常见的特征有海蚀崖、海蚀洞和沙滩等。
2. 洋底洋底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海洋地表,被大量的水覆盖。
洋底地貌主要由海山、海沟、海脊和海台等构成。
洋底地貌对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循环和板块构造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海底扇海底扇是由河流或冰川携带的沉积物在海底沉积形成的地貌特征。
海底扇分为陆源海底扇和冰源海底扇两种类型。
海底扇的形态复杂多样,是研究河流沉积和海洋地貌演变的重要对象。
4. 海洋盆地海洋盆地是指位于海底的相对平坦区域,由大规模的地壳活动形成。
海洋盆地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地质单元,形成了大洋地壳和海底地貌。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地球矮行星:指围绕太阳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冥王星是典型代表。
地球轨道面:在地球轨道上并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地轴并不垂直于这个轨道面,而是与之成66o33´交角黄道:太阳位于地球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面就是黄道面。
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
赤道面与黄道面约为23°27′交角,即为黄赤交角。
极移: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
这种现象就是极移。
实际上也就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者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赤道。
纬线:所有与地轴相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
纬度: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也可表示为: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
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
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0°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
所有经线都在两极交会,所以经线都是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亦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也可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与两极的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岛屿:同样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实际上,不仅海洋中有岛屿,河流、湖泊,甚至水库中都有岛屿。
海洋中的岛屿可以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第二章:地壳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地壳厚度差异很大。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5章~第8章 【圣才出品】
第5章地貌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答: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2.喀斯特地貌答: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其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由于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因此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形成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3.熔岩地貌答:熔岩地貌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
熔岩地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隧道是熔岩内部的窄长通道,熔岩表面冷却很快,当熔岩流还在流动时,熔岩外表已固结成壳,由于凝固的熔岩导热性非常小,熔岩流内部能长久地保持高温,使熔岩里未凝固的液体熔岩流到较低部位,于是在熔岩内形成空洞,成为熔岩隧道,熔岩隧道顶部崩坍后,熔岩表面就可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熔岩堰塞湖是熔岩流到河谷内,阻塞河道使上游河谷积水成湖,如中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4.风化作用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①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其结果是形成各种碎屑物质;②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③生物的作用是指在生物参与岩石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发生分解的风化作用。
《自然地理学》 第五章地貌
《自然地理学》第五章地貌一、名词解释:风化壳、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河流阶地、基座阶地、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内叠阶地、上叠阶地、侵蚀基准面、三角洲、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峰丛、峰林、冰碛、角峰、槽谷、冰碛丘陵、终碛堤、冰缘地貌、风蚀残丘、雅丹地貌、、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海沟、断块山、正地形、负地形、河床、河漫滩、分水岭、荒漠、荒漠化、断层海岸、台地、海蚀崖、海蚀台、水下沙堤、黄土、黄土沟间地貌、黄土沟谷地貌、溯源侵蚀、平衡剖面、河漫滩、牛扼湖、离堆山、河流劫夺、喀斯特地貌二、填空1、完整风化壳自下而上分为()、()、()、()、()五层2、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即()和()。
3、滑坡形成的地貌有滑坡裂缝、()、()和洼地。
4、以河谷发育与地质构造关系,将河谷分为()、()和逆向河等。
5、岩溶地貌发育在()岩石中,形成条件中所需的二氧化碳必须具有()。
6、构造地貌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第二级为();第三级()。
7、在地质构造上,汾渭盆地为()盆地,西安骊山为()构造,秦岭为()山地,造成秦岭在构造地貌上具有()的特点。
8、在岩溶地貌发育地区,具有同一个基座但峰顶分离的山峰称(),它继续发展形成(),最后发育成()。
9、在溶洞中,自洞顶向下增长的是(),向上增长的是(),二者若相接则称()。
10、营力是地貌形成的动力,它又分为()和()二种。
11、大陆边缘在地貌上由陆向洋分成三个部分,即()、()和大陆基。
12、陆地上的流水有三种形式:()、()和()。
13、搬运方式有四种:()、()、()和真溶液搬运14、相邻而朝向相反的谷源冰斗壁后退,可形成(),最终使得山脊形状锋锐,称为()。
15、依据组成物质与结构,在河谷中阶地有三种:()、()、和()。
16、风蚀作用包括风的()和()。
17、风沙搬运的形式,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形式,即()、()和()。
18、黄土地貌可分为三大类:即()、()和()。
地物地貌名词解释
地物地貌名词解释地物:地球表面上相对稳定的自然形成的物体,它们与地球表面的其他物质不同。
如岩石、土壤、植物、人类活动遗迹、海洋生物等。
地貌:自然界的地表形态称为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多种形态。
山岳冰川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陆地边缘海陆边缘沿岸水下海底沉积海岸海底地貌,分为地壳变动的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地貌两大类,地貌可按其成因、形态、构造、岩性、发育历史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划分。
按成因又分为构造地貌和非构造地貌;按形态可分为线状地貌和面状地貌;按构造可分为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和黄土地貌;按发育历史可分为幼年地貌和老年地貌;按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内陆地貌、沿海地貌和岛状地貌;按岩性可分为大陆地貌、海岸地貌和海底地貌等。
1.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水蚀地貌、风蚀地貌、冰川地貌和海蚀地貌等。
2.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风蚀地貌、沙丘地貌、风积地貌、海积地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冰川地貌等。
3.波浪作用形成的地貌:海蚀地貌、湖蚀地貌、沼泽地貌、滨海地貌等。
4.生物作用形成的地貌:海蚀地貌、红土地貌、冻土地貌等。
5.人类活动作用形成的地貌: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有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大类。
侵蚀地貌主要包括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侵蚀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风蚀地貌)以及重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重力地貌)三大类。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风蚀地貌、沙丘地貌和风积地貌三类。
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只有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堆积地貌)一类。
6.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冰川地貌是指冰川及其所切割的地貌,在山地尤其普遍。
7.地震作用形成的地貌: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场的变化而引起的地壳震动或错动,从而产生地震。
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中的地质断层处,并引起地表的显著破坏现象,有时也会在海底或湖底引起震动。
按照地震震源机制分类,地震主要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两大类。
8.火山作用形成的地貌:火山喷发时,巨大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除了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之外,还会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第五章:地貌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坡面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在其他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滑动和崩塌,而形成滑坡和倒石碓地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自然地理学__第五章__地貌5.2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鸟瞰
黄河的河漫滩与阶地
甘肃南部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河流型,鸟爪形
河漫滩的特征
河漫滩具二元结构,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 上部为较细的河漫滩沉积;河漫滩占据了谷底 的大部分,滩面向内侧缓缓倾斜。
河 边天 床 滩然
堤
泛滥平地
湖 沼
(四)阶地(Riverterrace)
由于河流下蚀,过去不同时期的谷底便相对高出 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称为阶地。
阶地
阶地
弯
道
凹岸
凸岸
环
流
发育过程:滨河床浅滩→雏形河漫滩→河漫滩;
1、河漫滩的发育
①滨河床浅滩阶段: 最原始的河漫滩是出现在年青时
期的V 形谷内,由于河流的侧向侵蚀, 使谷坡逐渐后退,谷底开始展宽,在 河弯的凸岸处形成狭窄的和由粗大砾 石所组成的滨河床浅滩。
②雏形河漫滩阶段
随着侧向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 凹岸继续后退,凸岸处雏形浅滩不 断扩大加高,以致在河流平水期也 大片露出,发展成为雏形河漫滩。
④溯源侵蚀: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 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伸长;
2、搬运作用
指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搬运方式: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3、堆积作用
由于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
包括: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沉积物 细粒———粗粒
流水的分选作用
洪积扇四川
塔克拉马干的洪积扇
泥石流,四川丹巴,03.06.
end
板 状 河 床
绍兴,西施浣纱处
秦岭的板状河床
壶穴的形成
壶穴正在形成,秦岭
自然地理学课件第五章
(二)风化壳
风化作用的残留物质、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 产物。残留物质是化学性质较稳定因而未经化学风化的 物质,由自然元素、氧化物或硅酸盐构成的岩屑等。风 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在母岩表面 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积物(eluvium)。次生矿物以粘 土矿物及铁铝含水氧化物最常见。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土、蒙托石和伊利石。高岭土 Al2SiO2(OH)4由水化硅酸铝组成—温暖湿润气候下形成, 我国东部和南方分布最广。蒙脱石 Al4(SiO4O10)(OH)4.nH2O—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 标准风化产物。伊利石—半湿润半干旱区淋溶作用弱或 富钾母岩风化形成的稳定产物。蒙脱石和伊利石在气候 转湿或地表积水情况下,均可继续风化为高岭土。
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表 元素迁移序列(根据B.B.波雷诺夫) 元素迁移序列 强烈迁移元素 容易迁移元素 迁移元素组成 Cl 、 S Ca 、 Na、 M盐)、 P、Mn
Fe 、 Al 、 Ti
惰性(稍有移动)元素
基本不移动元素
SiO2(石英)
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一、风化作用(weathering)的定义:地表 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 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 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风 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 地表夷平面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physical weathering):又称机械风化或 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 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 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包括1) 负荷及应力发生变化,裂隙、 节理扩大;2)太阳辐射增温与 昼夜温度变化造成岩石热胀冷 缩,但不同矿物胀缩不均匀;3) 岩石表面干湿变化以及水的相 态变化可造成岩石胀裂;4)裂 隙中的盐类发生结晶;5)植物 根系对岩石的挤压和穿透,动 物挖掘洞穴等。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地球: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2.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
(14960×105km=1.5亿千米)。
3.恒星日: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恒星日。
(注:真正周期,23h56’4”,360°)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太阳日。
(平均太阳日:24h,360度59分)第二章地壳: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克拉克与华盛顿依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的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级元素的丰度,所获数值后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3.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4.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
6.构造运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它反映在地表表现为地形高低变化,海洋、陆地范围的改变,岩石圈的改变及地震等。
7.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是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
8.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层有地层缺失。
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
9.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10.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自然地理学第五章详细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第五章地貌5.1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5.2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5.3 流水地貌5.4 喀斯特地貌5.5 冰川与冰缘地貌5.6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5.7 海岸与海底地貌5.1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关于地貌:地球硬表面由内外动力塑造的外貌和形态。
地貌动力又称地貌营力(Geomorphologic process)内动力——地球内部放射能和重力能结果:巨型和大型地貌外动力——由地外太阳能引起结果:中小型地貌一、地貌成因地貌成因:构造运动、气候、岩性、人类活动1.构造运动宏观尺度:决定因素中观尺度:水平、倾斜、褶皱、断裂与地貌2.气候:高寒气候、温湿气候、干旱气候3.岩性:不同的岩石抵抗外力侵蚀作用有很大的区别。
4.人类活动的影响:-间接(改变地貌发育条件)-直接(干预地貌过程)二、基本地貌类型1.我国划分标准:海拔依据: 外动力>5000m 极高山 3500-5000m 高山1000-3500m 中山 500-1000m 低山相对高度<100m 丘陵2.平原: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高(平)原:地势较高,切割相对强烈。
低平原:地势平缓,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小。
平原被山地四周围绕时,由平原与四周山坡共同组成盆地。
三、地貌在环境中的作用1.提问:秦岭淮河是我国地理的什么分界线?冬季0度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800mm等降水线,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分界,土壤分界线2.地貌在环境中的作用:1、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海拔、气流阻碍)2、改变降水分布格局(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3、对生物界的影响(通过温度和降水影响)4、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5、对自然地域分异的影响5.2 风化作用与重力地貌一、风化作用1.定义: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2.类型:物理风化:机械风化或崩解化学风化:水化、水解、溶解、氧化生物风化:生物物理风化、生物化学风化一、风化作用——风化壳1.概念:随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
地貌名词解释
地貌名词解释地貌名词解释滩脊(beach ridge)又称“沿岸堤”。
指激浪流将沙或砾石以及贝壳碎片堆积在高-潮线附近成为与海岸线平行的堤状堆积体。
高数米,宽数十米,长数百米至数千米。
是堤式海滩的组成部分,其前缘存在着砂质海滩。
根据新老滩脊的关系、规模、物质组成等,可以分析海岸变化的动态。
[10]天然堤(natural levee)又称“自然堤”。
沿河流两岸,由河流沉积而成微见高起的长堤。
洪水漫溢河槽时,在其两旁流速骤减,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天然堤。
土体蠕动(soil creep)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移动的速度每年小的只有若干毫米,大的可达几十厘米U形谷(U-shape valley)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
它大部分仍袭冰覆以前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与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坡陡峻,谷底平缓,横剖面呈U形。
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athering)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
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下切侵蚀(downcutting)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下切侵蚀。
下蚀的强度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程度泻湖(lagoon)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的湖泊。
有的高-潮时可与海水相通,如河北昌黎县七里海;有的则与海水不通;还有古代泻湖长期与海隔离和较长岁月的沉积作用,使原有咸水因地表淡水的注入,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积湖”,新月形沙丘(crescent dune)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为新月形沙丘。
它的高度不等,一般为几米到几十米,最高达50米,宽度一般在100-500之间,也有更小一些的。
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朝风向的一坡称为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坡度一般在10度-20度之间;相反的一坡称为背风坡,或叫落沙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一般为28度-55度左右,有时达56度。
地貌地物的名词解释
地貌地物的名词解释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丘陵、洼地等。
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地质作用、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山脉。
山脉是一些连续的、呈带状分布的山地。
它们通常由多个山峰和山谷组成,起伏不平,并且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大局观。
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和地质变化所引起的。
由于地壳板块的碰撞、挤压、拉伸等力学作用,地壳会发生断裂和隆起,从而形成山脉。
接下来是河流,它是指地表上具有一定长、宽和深度的水流集合体。
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的形成是由于降水和地势的共同作用。
降水使得地表的水量增加,形成了河道,而地势的起伏则决定了河流的走向和流速。
河流的流速会侵蚀地表的岩石和土壤,形成河谷和峡谷,这些地貌特征也是河流所具有的。
湖泊是一种自然的、囤积在地表的水体。
它是由于降水、河流的水源或地下水的涌出所形成的。
湖泊通常由湖面、岸线和湖底组成,形状和大小各异。
有些湖泊是被山脉或断层所环绕,气候湿润的地区容易形成湖泊。
湖泊的存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供应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丘陵是指地表上相对较低的山地。
丘陵地貌通常由起伏的坡面和翻越的山岭组成。
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壳的抬升和沉降等因素。
丘陵地貌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农业生产。
洼地是指地表上较低的部分,通常形成水的聚集地。
洼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的下陷和地下水的涌出所导致的。
洼地的地貌特征主要有湿地、沼泽和盆地等。
洼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也是重要的水文环境。
总之,地貌地物是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形特征的总称。
地貌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地质作用、气候、水流等。
地貌不仅决定了地球的自然环境,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地貌地物的认识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保护地球环境和利用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地貌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坡面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在其他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滑动和崩塌,而形成滑坡和倒石碓地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携带泥沙和推动沙砾发生位移。
其方式有悬移、推移、跃移和溶解搬运。
流水的堆积作用:当流动的水量减少,坡度变缓,流速降低或进入水流的泥沙增加时,其动能就减小,一部分物质堆积于坡麓、河谷、平原、洋盆、称为堆积作用。
流水的侵蚀和堆积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搬运”这一纽带,把两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系统。
三者受流速、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制约。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
洪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分散和下渗、水量减少、流速减缓,动能降低,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状的扇形堆积体。
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
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水混合的特殊洪流。
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
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的控制,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就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河流侵蚀基准面。
海平面是控制外流河向下侵蚀的下限,这一控制河流下蚀的最低基准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湖盘、干支流交汇处、坚硬岩坎甚至堤坝,也可以成为句地的或暂时的基准面。
平衡剖面:在河流长期作用下(老年河流),当河床纵剖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达到相对平衡(即河床冲淤平衡),流水只把支流汇入泥沙全部搬运入海而床底纵剖面保持稳定不变,这时的河床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它表现为一条近似平滑的凹形曲线。
河谷: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是一种常见地貌类型。
河谷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
谷坡上常发育阶地。
河流谷底则发育河床与河漫滩。
河漫滩:洪水期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床两侧的河谷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牛扼湖: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灯泡型曲流河道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狭窄,最后在洪水期被洪水冲掘,河道取直,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后的河道,比降增大,流速加快,侵蚀加强,而原弯曲河段流速变小,发生淤积,平水期河流走新的直道,残留下形如牛角的弓形河道转化为湖泊,称牛扼湖。
离堆山: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
河流阶地:较宽的谷底,尤其是河漫滩河谷,经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谷底部分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沿河分布于谷坡上,即洪水位淹没不了的谷底部分称为阶地。
阶地由阶面和阶坡组成。
形成阶地的原因有:①地壳上升运动。
②侵蚀基准面下降。
③气候变迁。
阶地类型有: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使分水岭外移,导致一条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流,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
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而成为断头河。
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地段,河流和海洋(湖泊)水体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
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假设一个原始面经过侵蚀和堆积,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的地貌,就是准平原,也就完成了一个侵蚀循环,此后如果再度出现地壳抬升或基准面下降,便进入了另一个侵蚀循环。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导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成为喀斯特作用。
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和具有溶解力的流动的水。
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尤其是节理发育、层厚、质纯和位于区域性断裂带的石灰岩,喀斯特作用最强。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均可形成喀斯特地貌。
地貌发育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冰川地貌:是指第四纪古冰川及现代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形态和堆积地貌形态的总称。
包括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大类型。
冰川作用: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称为冰川作用。
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
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刨蚀+拔蚀)、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冻土:是指地温处于零温或者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成为冻土。
分为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季节冻土和终年不化的多年冻土两类,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并受海陆分布、岩性、坡向,植被和雪盖的影响。
主要在高纬、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高原,气温低而降水量少的地方。
冻融作用:由于气温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水和地下冰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土层反复冻融,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导致岩(土)体破坏、扰动和位移,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这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冻融作用包括冻胀、冻裂、冰劈、扰动、滑塌等许多复杂过程,于是形成各种相应的冻土地貌。
有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
风沙作用: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
风蚀作用包括吹蚀和磨蚀两方面: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和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
风挟带沙粒运移,对地表岩石进行挫磨,乃至钻进岩石裂隙或凹坑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风的搬运作用主要是通过风沙流即携带沙粒气流的运动实现的。
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风中携带的沙粒沉降于地面,这种现象就是风积现象。
充足的沙源与多风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相结合,使风沙作用成为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并形成独特的风沙地貌。
风成地貌: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所形成的侵蚀形态和堆积形态,称为风成地貌。
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热带温带荒漠区。
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
雅丹“维语”意为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风蚀垄、槽相间的形态组合。
它以罗布泊西北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在我国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
黄土颜色呈各种黄色调,以粉沙为主,结构疏松,富含碳酸岩类。
风成黄土具垂直节理,层理不明显,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海岸地貌:是海岸带由波浪、潮汐、沿岸流等海洋水体动力与陆地作用形成的地貌。
其中以波浪作用最重要。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海滩)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及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
波浪对海岸的撞击、冲刷、研磨、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
海蚀作用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海积作用: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侵袭陆地造成的海蚀产物、河流冲积物、海生生物的贝壳、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变形成海滨沉积物。
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舄湖:水下沙坝是一种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沙堤。
不断升高后露出海面就转化成离岸坝。
在离岸坝与海岸之间常常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湖泊,称为舄湖。
这类舄湖成长条状,以离岸坝与海隔开,但仍有水道与海相互沟通。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从岸边低潮线起向外海直达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边缘止,平均坡度只有0.1度,其深度在低纬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这个海区称大陆架或大陆棚。
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
大陆坡:即大陆架前缘的陡坡,是真正的大陆和大洋盆地的交接带,位于大陆架和深海底之间。